数据采集系统源代码:科技期刊办刊的几个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20:15

摘 要通过对多年办刊实践的反思,认为要办好一份期刊应善于通过交流和学习来创造出自已的特色。但在这个过程中应正确认识理解3个问题:在办刊目标上,不要盲目追求SCI;在编辑部建设上,应视需要设置编委会;在编辑特色上,不要简单模仿他人;同时要辩证认识论文密度、退稿率及报道范围;并提倡体裁多样化。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办刊 误区


1 引言
在为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颁奖大会准备报告期间,一直为体裁所困惑,因为按习惯的学术论文体裁是无法把《Nature》,《Science》等的建筑风格、人文精神、思想理念、文化背景等东西表达出来,而这些正是我最想告诉大家的。于是对熟悉并贯彻了多年的科学论文写作规范产生疑问:标准化是否僵化了人们的多样化思维、限制了科学思想的展开,再联想到期刊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其他一些现象,如:简单模仿他人、挤SCI这座独木桥、一味追求规范化标准化,但却很少思考检验期刊质量的真正核心标准是什么。事实上我们正在越来越重形式而远离期刊生命力之夲源——内容,“包装”之风已在科技期刊界蔓延。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前,首先声明:文中的思路和观念源于对多年办刊实践的反思,是供大家评论和引发讨论的。
2 简单模仿他人
现在,信手拿起几本杂志,就会有千人一面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大家遵循了同一个国家标准。然而当您不经意地发现某一期刊的一些奇怪变化时,不久这些变化就会出现在一批期刊上。比如,A刊根据SCI对参考文献的著录建议,草拟了3种著录方式:一是将所有文种参考文献全译为英文;二是只将中文文献译为英文,并用英文标注in Chinese,日文文献则标注in Japanese等等;三是将中文文献改为中、英文对照出现。但无论哪种著录形式都有违国标,该刊是国家优秀期刊,在此刻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最终,本着遵守国标,发展国标的理念,先采用了第2种方式,试行2期后,觉得我国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读者,应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考虑到译文的准确性和正确还原问题,于是萌生出第4种方案,它只将作者名、刊名(书名)对照出现。现在这4种方式均有杂志采用了,但为什么要这样?有些杂志不一定说的清楚。其实,上述4 种形式都不是理想的模式,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无法保证翻译质量;占用篇幅增多,降低了信息密度;加重了作者和编辑的劳动量;增加了出错的机率。优点主要是迎合了SCI的要求,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模仿。
还有一个例子是,B刊自1997年起将自己众多的荣誉和影响一一罗列在目次页上,目的很明确:扩大影响力,提高在读者和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此做法立即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同时也受到相当多人的赞同,怎么办?已经做了,没有原则性错误就不要随意更改。现在,有许多期刊也这么做了,甚至有些期刊的宣传与事实不符,这就值得考虑了。所以,在听取、学习别人经验时,不宜简单模仿,而要“悟”,为我所用。
3盲目搭建高层次编委会
C刊在1996年进行编委会换届时,组建了有12位两院院士及7位外籍知名教授参加的国际编委会,这些编委亲自为该刊撰稿,外籍编委亲自审核英文摘要,积极出席编委会会议,听取汇报,提出意见,确实为该刊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该刊质量和知名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有一个高层次的编委会。如今,许多期刊都建立了有数十位院士参加的编委会,于是就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不无感慨地指出:我记不清做了多少杂志的编委了,但我能为他们做的太少太少。
近期,研究《Nature》时发现:《Nature》没有编委会,因为它认为编委会会限制、影响期刊的发展。这就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编委会对期刊质量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正面的。事实上,某些杂志的编委会是否形同虚设,只有自己心里最明白。
4 挤SCI这座独木桥
从1995年起,期刊开始讲究进入六大检索数据库。一段时间以来,你案头上的会议通知、报告会有几个不提及SCI。仅请ISI美国总部的人到中国访问就有近十次,每年都有。ISI中国总部已受邀在国内各种场合作了200余场报告。SCI的确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工具,但ISI有自己的商业利益和选刊标准,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选取太多的中文期刊。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推动更多的中国期刊进入SCI作为国家导向,但非常遗憾的是,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也对此推波助澜,制定了论文被SCI收录奖励数千至上万元的政策。于是各刊为了有良好的稿源也就不得不追逐SCI,削足适履:增加英文项目、改革参考文献、并纷纷将办刊目标和宗旨进行调整,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更让人着急的是一些承载和传播应用研究成果的技术期刊也调整目标为进入SCI,而SCI主要收录对象是基础科学研究。所以,没有必要都要进SCI。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大家关注,《科学时报》为此开辟了讨论专栏。科技部和教育部已于2002年8月2日传达出取消政府导向的SCI排名的信息,算是给这个问题一个明确表态。
5 论文体裁教条化
学术期刊严格执行论文写作排版国标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如何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不排斥甚至鼓励写作风格多样化。有些编辑把论文标准化简单教条地理解为“一种体裁(学术论文,Paper),一种标准”,这样一来,所有论文千篇一律,单调乏味,也就影响了科学家创造性和科学思想的自由表达、甚至让科学家产生了厌恶情绪,反对编辑对论文进行修改就是生动的例证。有些编辑会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编辑对光盘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有些反感。因为,该标准中的“中图法分类号”是图书馆人员十分熟悉的事,根本不需要编辑、作者这些外行去标注,而且这些标注往往是错误的;在参考文献上加注[J],[M],[C],…就是为了方便光盘制作,但光盘版又是什么?它只不过是印刷版与网络版之间的一个过渡。所以,编辑既要给作者打工,又要为光盘数据库这类“个别特殊用户”打工。同理,作者是期刊稿源的供应者,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我们的作者又为论文标准化规范化打了多少工?现在还要交数目不菲的版面费。这些问题比起排斥写作风格多样性来说,还算不了什么!因为科学家的创新、发现、发明往往始于一些思想火花,这些火花比起某些实验结果来说更重要,期刊是否有体裁把思想火花发表出来,让同行去分享,去激发出一连串的思想涟漪是最重要的。还有,写作需要冲动,有冲动的写作才是快乐的,但期刊的写作规矩太多,使作者倍感痛苦,视写作为苦差事,若不为评职称、涨工资,期刊怎会有这么多痴心的作者。那么,为什么不鼓励科学家在冲动时拿起笔信手写来,象画家一样龙飞凤舞?记住,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写作是否符合出版规范(有些编辑往往视来稿是否合符该刊的写作规范来判断文章质量),而在于科学的精髓和发现。
事实上,《Nature》和《Science》就有论文、通讯、评论等体裁来充分满足写作风格多样化。
6 只闭门造车,不看实际效果
编辑人员不应只关着门办刊,而应到书刊市场上,到高校图书馆,到网上去浏览一下您的期刊的显示度如何?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关注您的期刊是否在相关高校图书馆显要位置?我1997年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期间,在该校图书馆没有发现我们的期刊,深感汗颜,但过刊中有,于是立刻给他们寄去了刊物和介绍。次年,书架上又有本刊了。再一次,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市立Charlings(查林阁)图书馆,又有幸见到了我们的期刊。在网上,凡相关材料研究的各大学网站,若有推荐投稿的期刊名单,那名单当中几乎都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因此,《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有一定的显示度。
发行量也是科技期刊编辑不愿正视的问题,在国际上有著名的BPA公司对发行情况进行统计公布,而我国没有这样的公司,所以发行量也就成了各学术期刊的秘密,可能也是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全体成员最不愿面对的问题。但为何不反过来想一想,大家千辛万苦编辑出来的期刊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出版它的意义何在?因此,要想方设法扩大发行面,提高发行量,要用务实的态度去对待发行。
8 追求高退稿率
通常,人们认为退稿率是办好一个杂志的晴雨表,退稿率越高,杂志质量越好。但近年的实践表明情况不完全是这样。举个例子,《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 年~2000年退稿率为61%,2001年达62%,到2002年,退稿率达70%,如此高的退稿率给编辑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目前的高退稿率主要源于稿件的大量积压,而非论文质量问题,但是退一篇稿,就可能退掉一个作者,他下次可能就不敢再给你投稿了,不退而录用吧,稿子积压的又太多,论文发表时滞已经达到2年。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决定自20O3年起改月刊,同时提高信息密度,以降低退稿率。所以近2月录用率又开始回升,而且收到的来稿质量明显提高,低质量来稿很少见到,许多来稿已经按本刊在网上公布的版式排好了,可见来稿作者的认真程度。这是一个可喜现象,至少意味着作者在来稿前对本刊进行了认真研读,另外,还减少了一般论文在其它相应期刊上发表的时滞,减少论文在途时间。美国陶瓷学会会刊(J.of Am.Ceram.Soc.)的退稿率一般也是维持在48%左右,它是通过出版特集来调节一个合适的稿件积压量。
8片面强调高论文密度
我国在进行期刊评比时,提出了高论文密度指标。然而,这个指标的提出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期刊已经将字号减小至6号字,将图挤在一起,甚至在半栏内放4个拼在一起的图。这样一来,信息密度是提高了,但读者就得拿着放大镜去阅读。《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自从严格控制信息密度后(平均4页/篇论文),编辑和作者叫苦不迭,因为有的论文实在不能压得太短。其实,掰着指头算一下,现在一篇论文是由中、英文摘要、作者信息、参考文献及正文4部分组成,即使是一篇4页的论文,真正用于表述论文核心的只有2页,这能说清楚什么?随手拿几本国外刊物研究一下:J.of.Am.Ceram.Soc. ,2002,85(6)计304页,共发表论文40篇,通讯14篇,其中:论文篇幅为6.4页/篇,通讯3.3页/篇;而Supercond.Sci.Technol .,2001,
14(11)共17篇论文,平均6.2页。所以,对信息密度的把握不宜固定化,该长就长,宜短就短。
9轻视评述论文
有些期刊认为,评述论文无创新。其实,评述性论文十分重要,如J.of.Am.Ceram.Soc.一年12期,3600页,创刊25年多来,每期发表论文40篇,其中就含有特邀的评述论文,Supercond.Sci.Technol.在2001年11月份就及时发表了当年才宣布发现的MgB2超导性评述论文,占32页。仅就《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经验来看,网上点击率最高的该刊论文也是评述论文,ISI JCR所反映出被引频次高的仍是评述论文。因此,一些学术刊物认为评述文章无创新而拒绝刊登的观念值得反思。其实,若刊登上几篇高质量评述论文,一定会有益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更好的例证是英国的《Nature》,自成立出版集团以来,已经创办了系列《Nature Reviews》评述杂志,所以,应重视评述论文。
10 固守不变的报道范围
有些期刊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刻意强调报道范围的固定不变,事实上,报道范围应与时俱进。日本的《钛·锆》杂志创办多年,但由于锆方面的论文较少,而钛产业却蓬勃发展,于是更名为《钛》;著名的《J. of the Less-Com. Met》近年改为《J.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以适应材料科学的发展;《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Institute of Metal》改为《Materials Transactions》是为了适应全球材料科学的蓬勃发展而将刊物改为国际化杂志;《J. of Mechanical Working Technology》改为《J.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仍是为了适应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黄金学报》改为《材料与冶金学报》的目的更是一目了然。仅ISI所收录的杂志中,就有 260余种进行了刊名变更。因此,科技期刊应该及时将那些处于发展中的,可能是自己期刊今后发展方向的内容包容进来,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促进新领域的发展。若死守原有的报道范围一成不变,可能在扼杀新领域的同时,也扼杀了期刊今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拓宽报道范围是应该的和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