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在哪个国家:胡建平:论中医理论的系统化及气化学说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2:49:19

胡建平:论中医理论的系统化及气化学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需要大力弘扬、发展,但目前中医发展却处于停滞不前、举步维艰的境地。近几十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是有的,但问题却不断出现,使人感到困惑。很多人对中医的现行发展模式提出质疑:中医证候模型建立的不合理性,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只是增加新的西药,中医的现代化只是西医化等等。
       当然,也有人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如引入系统论、分形论、循证医学等以创立新中医理论体系。众说纷坛,争论蜂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笔者不想对此多加评议,仅就中医理论自身谈一点个人看法。 1完善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目前,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政策的导向。诚然,我们不能总是固步自封于已有的理论体系,也不能因为遭受挫折而畏缩不前,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肯定会带来新的问题,但只能以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引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有用成分,与现代科技接轨有其必要性和客观性。由于现在尚处于探索阶段,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但总得有人去做,做过方知对错,错则易道而行。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在大搞中医药现代化的高涨热情下忽视中医理论自身的发展,只有更好地继承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许多人已意识到这一点,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教育模式的转变?培养新一代的纯中医?争论颇多。“有疗效才是硬道理”,这是近来看得较多的字眼,但这几十年的道路走过来,审视一下中医的临床疗效,恐怕是不尽如人意,临床水平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老一辈名老中医的故去,其趋势势必更为明显! 是什么制约了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药材质量、教育体制的不合理,西医的冲击,还是中医行业的保守思想?都是,但都不是症结所在。个人认为中医发展的症结点在于“传承障碍”,也就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和老中医的临证精华不能很好地被我们领悟、运用并加以发展。而为什么中医理论的传承会如此之难?传统文化底蕴的匮乏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更为主要的是中医理论本身特点的制约。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些零散理论的雏形,大多数还是纯粹的经验积累;秦汉时期,随着《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中医系统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才基本形成,经过汉唐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中医理论趋于完善;宋金以降,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不同流派、不同学说不断涌现,达到中医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民国以后,中医在理论上并未得到很好的突破,基本上只是承袭以前的理论。上述可以得到这样一条线索:中医理论的发展是由分散到统一、再由统一到分散的过程,其实这也是大多数理论的普遍发展规律。目前中医理论体系中,流派较多,各种学说并存,脏腑、八纲、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虽紧密联系但又相对独立,内、外、妇、儿、针灸自成体系,让人难以兼收并用,而中医理论的整体性和治疗特点又要求我们必须是“全才”,然后才可能是“专家”,大多数年轻的一代中医在无人指引的情况下,东抓一把,西瞧一下,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无所适从,苦苦思索之后终无所获。虽然早已有些专家提出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化整理,比如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体系的统一和寒温统一论,并付诸于实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为了让中医理论能够快速、完整地传承下去,并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有必要对目前相对零散的中医理论做一整合,使各种理论、学说、辨证方法融会贯通。同时,这也是中医理论正处于由分散到再次统一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2如何进一步完善、统一中医理论  2.1 中医人体结构的整体性—六大系统整体性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人体自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仅功能统一,在结构上也是完美的统一。内有五脏六腑,通过十二经脉,外连五官九窍,相互络属,五行生克,紧密联系,营、卫、气、血、津、液、精、神(本文统称为精气)运行其间。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体的整体性,依据“三阴三阳”可将人体划分为六大系统,因为中医学将五脏六腑加上心包络分属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亦直接以三阴三阳命名,并与脏腑一一对应。更为重要的是,三阴三阳是对阴阳从数量和层次上的推衍和分析,能够很好地反映脏腑和手足六经的生理、病理类型。为了便于描述并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六经”,姑且将其称为“六大系统”,即太阳系统、阳明系统、少阳系统、太阴系统、少阴系统、厥阴系统。  2.2 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气化学说要谈气化,首先谈谈五运六气与标本中气。标本中气源自于《内经》的运气学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近现代,有人将其列为术数、玄学而视为糟粕。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运气学说在中医界人士的眼中与中医在西医和世人眼中的地位有其相似之处,有欠公允。个人认为,阴阳五行学说和运气学说都是中国古人用以描述自然界现象的学说,而运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更为细致严密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并不为医学所专有,古代术数、玄学、预测家们亦将其作为基本理论,运气学说也并非为术数家们所专设,医学也完全可以借鉴之,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包括现代自然科学)都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人为创立的,是人类的一种说理工具,一种用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工具而已,只要能很好地解释所要解释的对象,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正确的、科学的。因此,我们不是要去鄙视术数家和预测家们,而是应该感到惭愧,对于他们的理论姑且不去评价其正确与否,但他们在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方面较之中医界的仁人志士们明显技高一筹,他们的理论框架较之中医理论也更为严密。也许很多中医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但冷静地思考一下,单纯一个阴阳五行学说,其框架其实是很简单的,用以解释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就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诊断会模棱两可,不同医生的诊断、处理方式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之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论怎样都能够说通”,正是世人对我们的评价。正因如此,笔者不揣浅陋引入运气和标本中气学说以说明人体气化特点。  2.3六气气化特点中国古代对整个宇宙、大自然、人体运动变化的规律主要是基于气化理论,阴阳运转,化生经天之六气,人应天而亦有六气之化。是故,阴阳为六气之通过上表及上文所述,结合标本中气学说,可将人体划分为三阴三阳六大系统,六系各有其主气,可以反映其主要的气化特点,除主气外,每系统各有其标气和中见之气,可以反映阴阳表里主从关系,六气又各有其五行属性为其质,通过五行生克以反映系统间的关系。 2。3.1 位置关系 “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少阴相为表里,阳明太阴相为表里,少阳厥阴相为表里。 2.3.2 与阴阳化生的关系阳进阴退则热化,《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阴进阳退则寒化。《素问·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阴阳动荡(摩荡)则风化。唐容川:“风者,阴阳摩荡之化”;阴阳交媾则湿化。唐容川:“究湿之性,非热非暑,乃水火交蒸之化”;阴阳孤立则燥化,可分温燥与凉燥;阴阳各造其极则火化,而有阴火、阳火之别。 ”本,六气为阴阳之化,是阴阳消长运动的六种基本类型。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而在人体,“六大系统”可看成是六气运化的场所,精气为气化的物质基础。气化正常则身体健康无病,反之则诸恙缠身,脏腑、经络、精气病变和天之六气失常(亦即“六邪”)感人而病,均通过影响气化的正常运转而表现出来,而系统之间亦通过六气的生化制约而取得平衡。这样通过六大系统的气化将人体脏腑、经络、形骸苗窍有机地联系起来,尤其是可以整体的阴阳分属关系紧密地统一于阴阳气化。换言之,通过六大系统的气化完成了人体的阴阳整体统一及天人相应的整体统一。在此,先引用任应秋老先生关于五行生克通例表的一部分。 2.3.3 结构特点太阳系统:足太阳经脉与膀胱,手太阳经脉与小肠,主气为寒,主质为水,外应皮毛,内主胸中,统摄营卫;少阳系统:足少阳经脉与胆,手少阳经脉与三焦,主气为火,主质为火,外应腠理,内主膈中,为人身水火之道;阳明系统:足阳明经脉与胃,手阳明经脉与大肠,主气为燥,主质为金,外应肌肉,内主脘中,精气以津、液为主(水谷之海);太阴系统:足太阴经脉与脾,手太阴经脉与肺,主气为湿,主质为土,外应肢末,内主大腹,精气以气、营为主;少阴系统:足少阴经脉与肾,手少阴经脉与心,主气为热,主质为火与水,外应骨脉,内主小腹,为精神之宅、阴阳之根。厥阴系统:足厥阴经脉肝,手厥阴经脉心包,主气为风,主质为木,外应筋脉,内主少腹,藏血疏气,精气以血、神为主。 2.3.4气化关系风、寒、暑、湿、燥、火为四时之气,随气候变化;风、寒、热、湿、燥、火为经常之气,人身所固有,不随气候而变化。以厥阴系统为例:足厥阴肝得震卦之全,独主风木,手厥阴心包附属于心,仅得离火之余气,故心包火弱而肝风气盛,火不胜风而火反从风化,足经司令,手经从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本气为风,标气为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中见少阳火气。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极尽,阴极而阳生,故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从“中见少阳”之化。由阴变阳,以使阴阳相续而不致绝灭。 2.3.5 病理及治法特点以阳明经系为例:手经司令,足经从之,阳明本燥而标阳,中见太阴之湿化,两阳合明,其气充盛,必制之以阴而从太阴之湿化,以使主气之燥不致太过,气和而无病也。病则气化异常,阳明本气燥化太过(胃火亢盛或外感化热化燥入里),或“中气”不及(脾阴不足)而易从其本燥标阳而化热化燥。胃为水谷之海,燥热易伤津液而与宿食、糟粕结实。阳明多血多气,气血亢奋易与邪气剧争。阳明主合,病则开;主降,病则失于肃降。因此,阳明病的治疗应甘寒清润以平燥热之气,苦寒通下以泄腑中之实。此为主证、常见之证,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不同的个体亦有其素质的偏颇和差异,外界环境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变证亦可随之而现,如阳明主气气化不及,感中见脾湿之化太过而现寒湿证。治疗自当以温化燥脾为主,是故理论不可生搬硬套。但不论是脏腑气血、阴阳盈虚而致气化失常,还是外界气化的异常感人而引动内在气化的异常,不论是主证还是变证,都与固有的生理特点息息相关,有其质方有其气,有其气方有其化,他系仿此。  2.4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和举例可知,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通过气化这一主线贯穿在一起。依据不同的气化特点将整个脏腑、经络、形骸苗窍归类为六大经系,并能以五行生克和标本中气详细说明六大系统之间的气化关系。病理上,内伤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盈虚、外感六邪均导致气化失常,经形骸苗窍的变化表现于外。治疗上内调脏腑经络、补泻精气,外驱邪气以助各系统气化恢复正常。这样内伤外感以气化为结合点达到协调统一,外感伤寒、温病通过气化变化特点合二为一。综上所述,以三阴三阳为分类标准,气化为线索,可以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很好结合起来,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伤寒抑或是温病,最终通过影响气化变化而表现出来,用于外感或内伤的各大辨治方法自可以气化为归结点而得到统一。但是,以上提供的只是一个思路和方向,分析部分亦只是略概其貌,以供诸同仁参考指正。因为理论上尚不成熟,并且目前还只是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古人的经验做纯理论上的整合,尚需进一步细化、分类,并付诸于实践检验。在实践过程中,不是以现有理论强行解释现象和经验,而是用实践和经验不断来纠正和完善理论。笔者期待建立一个开放完整的理论体系,与诸同仁探讨,共同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