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i okita freeone:最后的抗联--苏联远东红军步兵独立第88特别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49:18
 远东铁骑——苏联红军第88独立步兵旅


    一、越界过江

    1939年初冬,在牡丹江虹云商行,东北抗日联军举行了重要会议,到会的有抗联总指挥周保中,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兼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冯仲云,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北满省委执委委员,第三军军长许亨植。这几位将领代表硕果仅存的2000多名抗联战士,就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方向进行紧急磋商。会上,周保中剖析了抗联面临的严酷形势,强调“必须以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东北抗联的行动。”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了周保中关于“保存力量,越界过江,到苏联远东地区野营整训”的意见。

    1940年3月19日上午,在苏联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迎来了3位中国客人,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他们将与远东边疆区党委和远东军讨论越界过江野营整训问题。周保中向远东边疆区区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伊万诺夫通报了抗日联军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求苏方从国际主义原则立场出发,考虑东北抗联转移到中苏边境苏联一侧建立野营,进行阶段性休整的要求。会议非常顺利,苏方原则同意东北抗联转移到苏联一侧进行休整。12月上旬 东北党和抗联各路军干部会议在伯力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周保中、王效明、崔石泉、柴世荣、季青、金策、冯仲云、安吉、徐听等11人。会议历时两个月,讨论了东北抗日游击运动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坚持了党在抗日游击运动中的领导权和抗日联军的独立性。会上,周保中重申了在尊重中共抗联党委对部队实行独立领导的组织原则基础上,可以交流抗联所获得的日军在东北的军事情报,会上并指定远东军区内务部长瓦西里内务旅级指挥官作为苏军代表,直接同东北抗联进行工作联系。“伯力会议”随即画上句号。
 
    3月27日,周保中等人踏上归途,从冰封的江面向乌苏里江南岸进发,拂晓时分,返回虎林。抗联第二路军总参谋长崔石泉和第七军政治部主任王效明前来接应。1941年春,按照抗联党委统一部署,战略转移开始。在牡丹江地区活动的第一路军从吉林珲春的防川(中、朝、俄3国交界处)越界,那里没有界河,抗联战士避开日军哨所,顺利进入苏联;在佳木斯地区活动的第二路军第2支队从饶河越过了乌苏里江;第三路军的战士们从逊克,孙吴越过黑龙江,进入苏联方面指定区域。 

    二、野营整编 

    距哈巴罗夫斯克(伯力)75公里位于黑龙江(苏联称阿穆尔河)边的费士克,森林茂密,因“阿穆尔河”一词的俄文字头为A,所以这里被简称为“A营”,先期过境的第二路军总部直属部队,第三路军3支队的300余名指战员驻扎于此。在海参崴和沃罗斯诺夫之间的一个小火车站附近,有处被称为“蛤蟆塘”的地方,这里被选为北野营地,取其俄文名称字头称为“B”营,抗联第一路军警卫营和二、三方面军的500余名指战员驻“B营”。东北抗日联军退入苏联境内组建南北野营 。东北抗日联军北野营 1940年冬建立, 12月18日进入苏境的抗联第二路军总部警卫旅、二支队及抗联三路军一部党的干部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彭施鲁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李永镐、隋长青、李成祥、姜信泰、乔书贵、陶雨峰、陈雷等。会议选举了北野营党临时委员会,书记姜信泰、组织乔书贵、宣传李永镐,还对野营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学习、组织纪律等问题进行了部署。同时,决定保留各路军编制,按实到人数混合组成连、排。抗联第二路军为一连,连长崔石泉,指导员彭施鲁。抗联第三路军一部暂和第二路军混编,由陈雷负责。东北抗日联军南野营 1941年春建立;党委书记:季青。 

    野营部队的后勤供应由苏军负责,军装多用苏军替换下来的棉衣、军大衣,少量的皮大衣和毡靴、棉皮鞋等旧衣物作为补充。伙食供应较好,每名战士每天1公斤面包,还有少量的菜,食用油和肉类。司务长为苏军大尉彼德罗维奇。军事训练按照苏军的条令进行,苏军教官为安德烈少校。1941年6月开始,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需要,军训内容又特别增加了爆破技术、跳伞的训练,抗联战士每人都能从2000多米高空跳伞10多次。几乎人人都会跳伞、滑雪、游泳、攀岩。相当一部分人还会电台收发报,照像,测绘,爆破等侦察技术。抗联部队整体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40年12月20日,周保中写信向苏方声明:“今后,游击运动的一切必须由东北党组织决定。因为东北游击运动是中国***整个革命斗争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必须由中共党组织领导游击运动。”抗联将领在伯力深入讨论了关于东北抗日联军加强党组织建设问题,选举周保中、魏拯民、金策为东北抗联党代表,临时机关设在伯力。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于1940年12月成立。总司令:周保中 副 总 司令:张寿篯(李兆麟)、政委:魏拯民(魏实际无法出席,并于1941年3月在密营病饿而死)下属3个路军剩余部队。 

  1941年3月中旬,在伯力军区招待所宴会厅,伊万诺夫宣布苏方赞同东北抗联党委坚持对野营部队行使领导指挥权的立场,撤换了与抗联党委有严重分歧的联络员内务旅级指挥官瓦西里,并委派了新的少将级联络员(代号王新林)。 


  1942年初,为了进一步适应抗日斗争的形势,抗联党组织酝酿对部队建制进行调整,打算组建一支从指挥体系到兵员配置更加合理,更为适应斗争形势需要的部队。周保中就此与苏联远东边疆区党委交换了意见。5月,伊万诺夫约见抗联党委全体领导,伊万诺夫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斗争的力量,苏联赞同中国同志关于抗联部队整编的意见。”苏方建议:把抗联部队列入苏军序列,这样就有了合理可靠的后勤供应渠道;不公开使用东北抗联的名称,而授予苏军番号,作为苏军在费士克的驻军。苏方派军官到部队担任各级副职,负责军事训练,翻译联络和后勤供应,装备由苏联方面供应,服装按苏军陆军服装配发,干部、战士分别授予苏军军官、军士及士兵军衔,部队领导权由抗联党委独立行使。而对抗联党委准备把编制改成教导团的想法,苏方的意见是:“要改编成教导旅”。伊万诺夫的解释是:“一个团的供应标准低了些,抗联部队可以把远东地区的华侨青壮年动员起来,苏军可以把边区那奈丝族(赫哲族)应征士兵补充到抗联中来,这样就壮大充实了抗联队伍。”由于苏方的意见尊重了中共抗联党委坚持的领导指挥权,体现了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共同利益,抗联党委同意了苏方的建议。 


  三、抗联授衔 

  1942年7月16日下午,周保中同苏联远东军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将留在苏联远东境内的东北抗联部队扩充为步兵教导旅。全旅编为4个步兵营,1个无线电连,1个迫击炮连,1个教导连。1944年后,增加一个自动步枪营和一个八二迫击炮连。每营两个连,每连3个排;每营装备重机枪6挺,每连装备轻机枪9挺,每排装备冲锋枪15挺。旅、营设司令部,旅、营、连军官正职由抗联干部担任,副职由苏军军官担任,正排长以上者按苏军军官标准发薪金。88旅编制军衔分别是: 

旅长 —— 中校 ]

副旅长、政治副旅长、旅参谋长、旅司令部各部部长  ——  少校 

营长、副营长(含营政治委员)  —— 大尉

连长、副连长(含连政治指导员) —— 上尉 
  
排长 ——  中尉、少尉 

战士一律授予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等士兵军衔 

  8月1日,在苏联远东的费士克营地,东北抗日联军700多名指战员身着苏联军服佩带苏军军衔,整编成为苏联远东军区第88独立步兵旅。上午苏联远东军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在A营检阅了部队,他庄重宣布:“授予抗联教导旅以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的苏军番号,对外代号8461部队。”同时宣布了军官任职命令: 

周保中为少校旅长(1943年晋升为中校)


李兆麟为教导旅少校政治委员(1943年12月改任政治副旅长)


萨马尔钦科为少校副旅长兼参谋长(后为什林斯基少校)


巴达林为少校副旅长 德勒为少校副旅长兼后勤部长 西辽金为少校旅政治部主任


崔石泉(1945年改名为崔庸健)为大尉副参谋长,同时担任旅党委书记 !


第一营营长 营长 金日成大尉 营政治委员 安吉大尉


第二营营长 营长 王效明大尉 营政治委员 姜信泰大尉(后改名为姜健)


第三营营长 营长 许亨植大尉(未到任由王明贵上尉继任) 营政治委员 金策大尉


第四营营长 营长 柴世荣大尉 营政治委员季青大尉


各营营政治委员在1943年12月全部改任政治副营长


担任各连连长和连指导员的有:崔贤上尉、彭施鲁上尉、乔书贵上尉、金光侠上尉、陶雨峰上尉、崔勇进上尉、朴德山上尉(后该名为金一)、金京石上尉、张广迪上尉、崔明锡上尉、隋长青上尉、李永镐上尉等


担任旅司令部各部部门负责人的有:旅情报科长兼政治教员 冯仲云上尉


授予中尉军衔的有:无线电连连长 王一知中尉(女)、
                                        政治部秘书 陈雷中尉、                                 政治部组织干事 宋明中尉等


担任各排长的有:沈泰山中尉、徐哲中尉、周岩峰中尉、范德林中尉、崔明锡(崔光)中尉、吴白龙中尉、许风学中尉、金昌哲中尉、林春秋中尉、崔春国中尉、杨海清中尉、刘铁石中尉、张熙昌中尉等;


授予少尉军衔的有:朴成哲少尉、单立志少尉、李敏少尉(女)等,排级干部正副职,由抗联党委自己选任。


授予军士军衔的有:吴振宇、李乙雪上士;还有白鹤林、崔仁德、金奉律、金龙渊、金益铉、李斗益、李中山、朱道日、全文燮、太炳烈、赵明善、金铁万、赵明选、特殊侦察员赵明录等,以上这些战士都是一营(金日成部)的朝鲜族战士,这些人以后都成为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将领。
在苏军解放东北前夕,抗联教导旅根据苏联远东军司令部的指示,抽调二百八十名指战员,组成二十多支特遣队,空降东北敌后,担负战前侦察任务。其中东满五十五人,松花江、牡丹江地区六十五人,北满九十人,南满八十人。他们为苏军统帅部及时掌握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十七个筑垒地域,三道防线的布防设施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情报。值得说明的是,特遣队员在侦察过程中大部分壮烈牺牲。 

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抗联教导旅发来的贺电:八十八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进行的侦察、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令人敬佩的中国英雄们,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两批先遣人员离去后,抗联仅剩战斗人员400余人。8月11日,周保中按预定方案召集部队登舰,跨过黑龙江杀回国内。 

    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周保中等人计划“抢在国民党之前,控制长春、沈阳、哈尔滨等57个重要城市,重建东北各地党组织”。根据这一方案,将400多人分成57个进驻小组,每组按城市大小,多则10人,少则1人。这一方案电报莫斯科后,即获得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决定方案中的57个城市的卫戍司令由苏方担任,其副司令员由88旅派人担任。苏方支持抗联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88旅指战员从8月中旬,开始以苏军卫戍副司令员身份顺利进驻了57座城市,立即投入到打击敌特,建立民主政权的斗争中去,准备迎接八路军进军东北。苏方为表彰88旅指战员英勇作战的功绩,在八月下旬授予,88旅旅长周保中中校,政治副旅长李兆麟少校,第一营营长金日成大尉,第二营营长王效明大尉,第三营营长王明贵上尉等五人,苏联红旗勋章。并授予所有88旅指战员“战胜日本奖章”,另外部分干部战士被授予红星勋章、战功勋章等苏联勋章。 

    9月8日,周保中率领88旅指挥部到达长春,并向驻东北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提出要求,希望他提供飞机,东北抗联要到延安的中央汇报工作,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当即表示赞同。10日,担任苏军驻沈阳卫戍副司令的抗联将领冯仲云电告周保中:“翼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的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三千人进驻沈阳。”旋既周保中下令电台向东北人民广播八路军出关到沈阳的喜讯。 

    9月14日,曾克林与苏军代表维斯别夫等飞赴延安,并带上了周保中给中央的信,信中汇报了东北抗联的情况,说:“抗联已回东北,希望中央派人来,越快越好”。18日,彭真、林彪、陈云、张闻天、李富春、林枫、王稼祥、黄克诚等20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共率两万多名干部和10万大军进入东北。 
 
    1945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代表、东北局书记彭真在沈阳接见了东北抗联党委领导成员。随后,周保中等人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等10余位领导作了详尽的工作汇报。汇报结束时,周保中把抗联党委会的组织关系及党员档案、党费正式移交东北局。 

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由抗联队伍发展而来的东北人民自卫军和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一起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周保中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至此,东北抗日联军(88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解放全中国开始了新的战斗。
1945年9月初,周保中率部回到东北,把抗联干部分配到50多个市、县,开展东北人民的解放工作。第一营回到朝鲜成立朝鲜人民军

 周保中任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吉辽、吉林军区司令员,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2月,回到云南任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省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校长等职。1952年底,他调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部长。1953年8月7日兼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1956年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64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李北麟归国后任滨江省副省长、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害,时36岁。金日成:朝鲜第一号人物。崔庸健:又名崔秋海、崔石泉等。金日成时期的朝鲜第二号人物。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国副主席,第二个元帅。 朝鲜劳动党是在战前不久才由4个主要派别联合组成的,以金日成为首的游击队派虽然人数不多,但占据了主导地位;延安派成员则多为军事领导干部,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莫斯科派(来自苏联的朝鲜族人)和南方派(或国内派)虽势力较小,但也有个别领袖人物在党内很有影响。   还在战争期间,那些对金日成的地位和威信构成威胁的各派领导干部就开始遭到清洗。矛头首先指向掌握着军事实权的延安派干部。1950年12月,武亭因平壤失守被罢免,不久朴一禹、方虎山也相继被贬和被捕。   朝鲜劳动党三大以后,金日成为寻求新一轮外援而出访苏联和东欧各国。1951年6月1日金日成离开平壤后,朝鲜党内对金日成不满的干部,包括金奉、崔昌益、朴昌玉、朴义、徐辉、尹公钦、金承化等人,开始四处活动,希望在8月即将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揭露和批评金日成的错误。   徐辉、尹公钦等延安派干部则私下串联,组织倒金力量,甚至取得了崔庸健和金奉的支持。   对于金日成排除异己的做法,北京和莫斯科本来是表示过不同意见的。8月2日,苏共中央又通过使馆向劳动党传达了进一步的看法,希望金日成在检讨朝鲜党的一些错误做法时应表现得主动一些。   8月初金日成回国,崔庸健立即出卖了延安派干部,向金日成全面报告了国内的危急情况。   金日成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经过一番努力,金日成取得了主动权。在8月21-23日召开的常委会议上,虽有一些不同意见发表,但最后的结论是:中央的路线是正确的,犯错误的主要是许哥而和朴昌玉等人,对此“中央常务委员会将采取措施来予以清除”;根据目前调查的材料,没有理由对党的领导干部进行撤换。   8月28日,常委会议通过了金日成将在中央全会上做的报告草案。在报告结尾处,金日成提出党内“存在着派别和宗派活动残余”,号召全党加强警惕并与之斗争。   8月30-31日,朝鲜劳动党召开了中央全会。金日成按照预定程序首先做了常委会一致通过的报告,随后的两个发言均是表示同意的赞美之词。第三个发言的是延安派干部、贸易相尹公钦,他以“愤怒的揭发式语调”批评党内存在的错误倾向。尹的发言被多次打断,并淹没在一片反对声中,崔庸健甚至站起来大骂,会场一度陷入混乱。   面对如此局面,休会的时候,内阁副首相尹公钦、职业总同盟(总工会)主席徐辉、文化部副相金刚、建材局长李弼奎等人商议后,感觉形势不对,便悄悄离开会场,潜往中国。   会后,“整个国家陷入大规模的搜捕和强力镇压之中”,很多党内重大问题遭到歪曲,呈现在全体党员群众面前的情形似乎是“一小撮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满的人策划了宫庭政变式的严重密谋事件”。9月1日,金日成到苏联使馆,崔庸健到中国使馆,分别通报了全会情况和所做决议。   9月3日,朝鲜政府正式向中国外交部通报,有4名朝鲜公民在安东地区越过朝鲜边境并被中国边防军截获,请求中国政府将上述人等遣返回国。乔晓光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当场答复:这些人并非普通越境者,强制性将其遣返是不可能的。   从金日成等人向苏联报告的情况看,与八月“反党”事件有牵连的,主要是延安派干部,不仅被看成是“分裂”和“宗派”活动主谋的崔昌益和徐辉,就连反对派中的最高层干部、党内元老(“老头子”)金奉,都是陆续从中国回来的。据说,金日成曾讲过这样的话:参与政变阴谋的人都属于延安派。   9月18日晚,毛、周、彭等人与苏共代表团商谈处理朝鲜问题。米高扬建议中苏两党共同派人去平壤,了解情况。毛则对朝鲜许多同志无辜被捕、开除、撤职的做法极为不满,并直接指出,金日成还是搞斯大林那一套,一句反对的话都听不得,谁反对就杀谁。安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朝鲜。平壤学院院长;人民军总参谋长,1947年12月病逝于平壤。王效明: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49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55年少将姜信泰: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东北解放战争。回国后任保安干部训练所2所长、人民军总参谋长,中将军衔。朝战爆发后任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因战事顺利晋升大将。50年9月8日因空袭阵亡于韩国安东(美国资料称其死于地雷)。金日成把朝鲜第一所军校名为姜健军官学校。他是朝战阵亡将领中军衔最高的。许亨植:李熙山。朝鲜族。42年8月3日在庆城(现黑龙江省庆安)青峰岭作战中牺牲,时33岁。 金策:回朝鲜后任副首相兼产业相。50年7月任前线指挥部司令,上将军衔。因战事顺利晋升大将。50年10月,任东部司令,组织主力后撤和敌后游击战。1951年1月30日因积劳成疾,心脏麻痹逝世。金日成将他的故乡改名金策市。柴世荣:1943年夏秋之际,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时49岁。(训练或回国侦察)季青:李德配,季青是他1936年从地方到抗联部队时的化名,44年9月至55年被关押在苏联西伯利亚劳改营,过着非人的生活,55年回国。十年动乱又遭冤狱,被当作“苏联特务”、“叛徒”关押三年之久,直到76年7月终于作出了正确结论:“季青同志在抗联时的历史清楚,他在苏联关押纯属冤狱”,中间关于职级问题又多有波折,直到84年9月,中组部批准为副省级干部,88年12月逝世,终年77岁崔贤:回朝鲜后,任三八线警备旅长、人民军政治局长、第二师少将师长,50年10月第二军团长武亭去职后,崔贤接任军团长。后任民族保卫副相、递信相、中央军委副委员长、民族保卫相、  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1982年4月9日病逝彭施鲁:东北军政大学合江分校副教育长、副团长、东北军区军政学校副校长、第27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49后,担任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军委军校部编研处处长,总参军校部、军训部副部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55年大校,61年少将。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离休金光侠:回朝鲜后任人民军作战局长,中将军衔。1950年6月12日任第2军团长(辖2、5、7师)。因指挥失误被降为军团参谋长。1954年任民族保卫相,大将军衔。后任副首相。 陶雨峰上尉:周保中的副官,余不详崔勇进:历任平壤民警局长、平壤学院院长、中央保安干部学校校长,第十三师师长、姜健军官学校校长、第五军团长、第三军团长、空军司令员、民族保卫副相,上将。水产相、交通运输委员会委员长、内阁副首相。去世时为大将军衔。98年12月逝世。金一:北朝鲜共产党平安北道委员会书记。劳动党中央委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员。民族保卫省文化部长、民族保卫省副相。劳动党中央常委、政治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副委员长。、内阁副首相兼农林相(首相为金日成)。内阁第一副总理、政务院总理。、国家第一副主席、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委员长。84年3月9日因病逝世。李永镐:1945年1948年任人民军第三师师长。1953年任海军司令员,中将军衔。1957年5月,李永镐任第三任驻华大使。冯仲云: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49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长,水利电力部任副部长,68年被迫害去世王一知:周保中夫人,吉辽军区骑兵警卫大队临时政委;吉林省民主学院行政系主任。吉林省委委员,省立女子联合两级中学校校长;东北妇联执委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处处长。省妇委第一书记兼省妇联主任。在云南工作期间,西南局妇委常委、西南大区妇联秘书长。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副司长、司长和全国侨联委员、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87年11月26日去世,陈雷:苏联红军绥化卫戍区副司令员、绥化中心县委书记,龙南纵队政委,黑龙江警卫一旅政委,龙南专署专员,西满第三地委副书记兼三分区副政委,黑龙江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省政府副主席、主席。省委基建部部长、省委工业部部长、副省长兼经委主任、计委主任、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哈尔滨轴承厂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党支部副书记。省建委主任、党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徐哲:朝鲜驻中国大使。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中将。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中央委员。劳动党中央委员,书记局书记。最高人民议会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五届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议员。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大将。吴白龙:朝鲜人民军第七军副军长,少将。民族保卫省副相,上将。朝鲜劳动党中央军委副委员长,工农赤卫队总司令。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大将。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许风学: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大将军衔崔春国:朝鲜人民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1950年7月30日中炮阵亡。刘铁石:沈阳卫戍区司令员助理、市政府秘书长、沈阳电台台长、汤原县、勃利县县长,49后,历任东北水利总规划处长、东北地质局财务处长、辽宁省、吉林省地质局副局长。吉林省地质局顾问。 92年1月29日病逝。朴成哲:朝鲜人民军师参谋长、师长、最高司令部侦察局长。 保加利亚公使、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劳动党中央国际部部长,外交部部长。 副首相。内阁第二副首相。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任人民服务委员会委员长、政务院总理。 李敏:黑龙江省中苏友好协会组织部长,副总干事、省政府文教办副主任,教育厅副处长、党组成员,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党委书记、道外区委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黑龙江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黑龙江分会副理事长吴振宇:师长。朝鲜人民军空军和防空军参谋长。劳动党中央委员。第一集团军司令,民族保卫省副相。大将。民族保卫第一副相兼人民军总参谋长。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元帅。1995年病逝。
李乙雪:1945年回国,一直担任金日成的警卫工作,1962年10月任人民军第5军团长、中将军衔。1970年11月当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1972年2月任人民军第5集团军司令官、上将。1984年8月任护卫总局总局局长,1985年4月晋升人民军大将,1992年4月晋升人民军次帅,1995年10月晋升人民军元帅,1996年2月任劳动党中央护卫司令部司令官。 白鹤林:在88旅任特殊侦察员。50年代初在朝鲜战争中作战英勇。1958年晋升少将。1962年任民族保卫省政治安全局局长,晋升中将。1970年3月任社会安全部副部长。1970年11月当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1978年8月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1980年10月当选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1985年10月任社会安全部部长,晋升为大将,1990年5月任最高人民会议法制委员会副委员长,1992年4月晋升人民军次帅,1998年8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会议法制委员会委员长。2003年9月之后不再担任国防委员职务。2006年10月5日去世。1982年曾获得金日成勋章,1992年获得“共和国英雄”称号。崔仁德:1992年4月晋升为次帅,现任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校长。
金奉律:1954年任人民军炮兵参谋长。1956年当选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1957年任民族保卫省副相,晋升中将军衔。1972年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1980年再次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晋升大将军衔。1992年晋升次帅军衔。1995年7月19日病逝。
金龙渊:1998年9月晋升为次帅,现任万景台革命学院院长。
金益铉:1962年10月任人民军第五军团长、中将军衔。1980年10月当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5年8月晋升人民军上将,1992年4月晋升人民军大将,1997年4月任人民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并晋升人民军次帅,1998年5月当选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兼人民武力相。2003年9月当选国防委员会委员。
李斗益:朝鲜战争停战后留学苏联。1962年任朝鲜人民军第九师师长,晋升少将。同年当选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1967年当选第四届议员。不久晋升中将。1980年当选劳动党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期间晋升上将。1984年晋升大将。1992年4月晋升次帅军衔。2002年3月13日因心脏病逝世。
李中山:1997年4月授人民军次帅军衔。2005年任朝鲜人民军军需动员总局局长。成为朝鲜中央军事重要领导干部的人之一。
朱道日:1945年返回朝鲜平壤。1950年任朝鲜人民军营长,参加朝鲜战争。1958年任第十旅旅长,晋升上校军衔。1962年当选第三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1964年任第十师师长,晋升少将军衔。1970年11月劳动党五大当选中央委员。1972年当选第五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1978年任第三军团军团长,晋升上将军衔。1980年当选劳动党中央委员、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5年晋升大将军衔。
全文燮:1945年回国,1956年起全文燮历任第十师师长、第七军团长、第二军团长。1960年任开城地区防卫司令,晋升中将军衔。1961年任第二集团军司令。1964年任社会安全省副相兼护卫局长。1973年任中央护卫司令。1980年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1年任国家检阅委员会委员长。1988年任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晋升大将军衔。1992年晋升次帅军衔。1998年12月逝世。
赵明选:回国后,担任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官,空军上将军衔。赵明录:空军参谋长,同年晋升少将,1975年任防空军司令官。1977年10月晋升中将,任空军司令官。1980年10月在劳动党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5年4月晋升上将。1992年4月晋升大将。1995年10月晋升次帅,同月起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1998年9月起任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  乔书贵上尉、金京石上尉、张广迪上尉、崔明锡上尉、隋长青上尉、宋明中尉、沈泰山中尉、周岩峰中尉、范德林中尉、崔明锡中尉、金昌哲中尉、林春秋中尉、杨海清中尉、张熙昌中尉等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