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县委书记车祸: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一)――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用笔、用纸、坐姿、执笔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59:17

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一)――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用笔、用纸、坐姿、执笔分析

高伟6461 发表于 2007-3-14 08:16

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一)――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用笔、用纸、坐姿、执笔分析

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      ――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用笔、用纸、坐姿、执笔分析魏晋时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觉醒和自觉的时代,伴随着文字的隶化、楷化的定型,笔法的日益丰富与人们对汉字视觉形象的不懈追求,王羲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的全面成熟,书法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峰诞生了。魏时代是孕育契机,造就英雄,造就天才的时代。
历史上的所有的艺术经典,是一座座无法再造和复制的高峰,后人难以企及,只能仰止,这是因为世移时变,后人已缺乏了当时创作者的文化生态,而这些文化生态是无可再造的。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江绍兴[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称[font=Times New Roman]“[/font]王右军[font=Times New Roman]”[/font]。有[font=Times New Roman]“[/font]书圣[font=Times New Roman]”[/font]美誉。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庾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时经父传授笔法论,[font=Times New Roman]“[/font]语以大纲,即有所悟[font=Times New Roman]”[/font]。他早年又从卫夫人处学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唐人书评》曰:[font=Times New Roman]“[/font]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font=Times New Roman]”[/font]王羲之又善于转益多师,广闻博取、探源明理。他曾自述:[font=Times New Roman]“[/font]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font=Times New Roman]”[/font]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蹇腾之势,谓[font=Times New Roman]“[/font]钟家隼尾波[font=Times New Roman]”[/font]。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撅,不折而用转,所谓[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一榻灌直下[font=Times New Roman]”[/font]。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曰:[font=Times New Roman]“[/font]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font=Times New Roman]”[/font]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对后世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其妻郗氏也工书,有七子,王献之最知名。[/align]王羲之传世书法作品主要有:
3R&gU'R(b]qT#p [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乐毅论[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黄庭经[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快雪时晴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
1W%Ax*ff;Y9uw*UK [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孔侍中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连为一纸,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
n)R8s4p1~/wloF4~K [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丧乱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丧乱帖》与《二谢帖》、《得示帖》三帖连为一纸。
9f%O.P Jcm x;c [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十七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7[/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行穰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 8[/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姨母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9[/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七月都下二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1izM%YC y
[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寒切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Le?V5{.] [font=Times New Roman]11[/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平安帖[font=Times New Roman]>>[/font]:《平安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
]S,?TpL;W"Jxu T0` [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兰亭序[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赵构《翰墨志》载:晋穆帝永和九年[font=Times New Roman](353)[/font]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font=Times New Roman]([/font]今浙江绍兴[font=Times New Roman])[/font]修禊[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一种祭祀活动[font=Times New Roman])[/font]时,为大家诗集写的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其中[font=Times New Roman]“[/font]之[font=Times New Roman]”[/font]字二十字,各不雷同,酒醒后,又写了上百遍,都不及当时所作。后人评道[font=Times New Roman]“[/font]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font=Times New Roman]”[/font]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font=Times New Roman]“[/font]天下行书第一[font=Times New Roman]”[/font]。《兰亭序》真迹已佚,今传世的均为摹本,以冯承素[font=Times New Roman]“[/font]神龙本[font=Times New Roman]”[/font]最为知名。[font=Times New Roman] [/font])b}FE][(tXr"D
从传世王羲之摹本的角度分析,《兰亭序》作为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以其文辞和书法的双绝,列为王羲之书法的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最经典的作品,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在诸多的王羲之《兰亭序》临本、摹本、刻本中,以冯承素[font=Times New Roman]“[/font]神龙本[font=Times New Roman]”[/font]最为知名,也最为接近原貌,这也是学术界的共识,冯承素[font=Times New Roman]“[/font]神龙本[font=Times New Roman]”[/font]可说是下真迹一等。因此我们只要通过对冯承素[font=Times New Roman]“[/font]神龙本[font=Times New Roman]”[/font]的研究,利用一些古文献的记载,再加上现代考古的一些新材料,就可以较为接近王羲之书法书写时的文化生态原貌,还原王羲之书写时的状态,对当今的书法学习和创作有参考的价值。
/m-r w^s 何为文化生态,即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如家学、师从、交游、世风、写作时的笔墨纸砚、坐姿、家具、握笔的方法等等。
*b4Dv)|z6kBD ~ m!L 后人学兰序的人很多,但各人的收获是不同的,这也正是经典的魅力,南唐李后主曾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俊迈。欧阳修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僒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犷。徐浩得其熟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失于狂。独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桑世昌《兰亭考》卷五)ISLg]
李煜是亡国之君,但确是中国历史上的词赋和书画高手,其见解非同一般,在他看来,对王羲之书法继承最好的是王献之,为什么,我认为只有王献之的文化生态和王羲之最为接近,但即便如此,王献之也无法替代和超越王羲之,因为王羲之独特的性格经历和学书之路别人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王献之可以继承王羲之的家传笔法,但王羲之的独特风度和胸襟,他所处的特定的时空,是无人能替代的。今人书法学二王一路的很多,但就书法成就而言,能达到清代王文治水平的已寥寥无几了,为什么?因为当今的文化生态和魏晋时期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就是和清末民初比也已经相差甚远,为什么,因为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活的物态化的凝固物,它首先是中国哲学思想陶冶的产物,其次才是技巧上的训练。而现在学习书法的路子刚好相反,因为毛笔实用功能的废止,代之以硬笔的传统,近来甚之是键盘的传统。而接受传统文化的传统,自从上世纪初科举废止以来,随着西式学堂的兴起,私塾的消失,阅读经典的传统已丧失将尽,因此随着中国书法最后的几位大师的离去,如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中国书法水平的总体衰落是必然的事,在不久之后,传统的书法艺术也可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
S~9h A0gB 王羲之时代的魏晋玄学和魏晋风度的文化生态内容暂且先不谈,下面重点从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用笔、用纸、坐姿、握笔四方面来谈一谈。
"H ecH}-C9n [font=Times New Roman][/font]
0r\U(NyA u.l [b]《兰亭序》的书写用笔分析。[/b]
:I U4KBU!Xx 赵构《翰墨志》载是鼠须笔,魏晋时的笔如何,我们可从考古的情况略知一二。`e8K,a8FD
我国古代的笔就是毛笔,它究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什么时候,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切的定论。不过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彩绘陶器,上面所绘的图案,清晰流畅,粗细得宜,色彩和水份饱和,这不是用一般竹木削成的笔所能表现出来的,而必须用蓄水多,柔软而有弹性的裹束起来的毛才能做到的。毛笔的雏形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在战国时,人们对于笔的称呼不一,楚称[font=Times New Roman]“[/font]聿[font=Times New Roman]”[/font],吴称[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不律[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燕称[font=Times New Roman]“[/font]弗[font=Times New Roman]”[/font],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为[font=Times New Roman]“[/font]笔[font=Times New Roman]”[/font]。
"m0w"b.tE1Dv JS9p [font=宋体][color=#000000]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聿”“書”“畫”等古文字,聿的甲骨文字形是手中握着毛笔的形状,有人认为这就是“笔”的初文,而“書”是用毛笔写出口中的语言,“畫”是用毛笔在田上划线,可能是“劃”本字。中国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解密古代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从“聿”的造型分析,我国的先人至少在商代已经有毛笔。[/color][/font] `4I Wa2aw
古代有[font=Times New Roman]“[/font]蒙恬造笔[font=Times New Roman]”[/font]的传说。蒙恬,秦名将,公元前[font=Times New Roman]223[/font]年他奉命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font=Times New Roman] [/font]安微宣城地区),见山兔毛长适于制笔,遂命工匠制造了一批改良的笔,世称[font=Times New Roman]“[/font]蒙恬笔[font=Times New Roman]”[/font]。司马迁《史记》中载:[font=Times New Roman]“[/font]蒙将军拨中山之毫,始皇封之城,世遂有名。[font=Times New Roman]”[/font]所以[font=Times New Roman]“[/font]管城[font=Times New Roman]”[/font]也就成了笔的别名了。说明这时的毛笔已经基本定型,并有了装饰。hY+{o/ZW#k5a)V F
图一^8~9[UBQ s uA+n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毛笔,当是湖南,河南出土的战国时期毛笔。笔管竹制,髹以漆汁,用麻丝把兔箭毛包裹在竹轩的外周,形成笔头,笔锋坚而挺。[font=Times New Roman]1954[/font]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中[font=Times New Roman] [/font]出土的一支毛笔,笔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内,笔杆竹制长[font=Times New Roman]18.5[/font]厘米,径[font=Times New Roman]0.4[/font]厘米,笔毛长[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厘米,是极佳[font=Times New Roman] [/font]的野兔箭毛所制,极宜书写简牍。据制笔的老技工观察,认为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毫做成的,做法与现在的有些不同,不是笔毛插在笔杆内,而是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然后用丝线缠住,外面涂漆。与笔放在一起的还有铜削、竹片、小竹筒三件,据推测,可能是当时写字的整套工具。竹片的作用相当于后世的纸,铜削是刮削竹片用的,小竹筒可能是贮墨一类物质的。
BY`%`4g#F7t 图二
~l(}T$xF [font=Times New Roman]1975[/font]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支毛笔,其形制和战国笔大致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良。该笔在竹管的端部凿成腔,以纳笔头。整枝毛笔纳入一个和毛笔等长的细竹筒中,竹筒中间的二侧,镂有[font=Times New Roman]8.5[/font]厘米的长方形空糟,以便取用毛笔,竹筒髹以黑漆,并绘有朱色线条。
UDt%h.HF 另外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东海县温泉镇尹湾西汉墓出土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m-Q&b Q#]?9mG2\*w+R#L 1993年2月份东海县温泉镇尹湾西汉墓出土
W,C"Z bA4K[2n 在甘肃武威磨咀子一座东汉中期墓中出土的一支笔,笔芯出锋用的是黑紫色的硬毛,外面覆盖着一层较软的黄裼色的毛,正和《古今注》的说法相同。
9P,_Oih6\!@ 两汉时期的毛笔,继承了战国及秦的遗制,笔的粗细、长短都差不多。东汉人蔡邕在他的的《笔赋》中,对当时毛笔的形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悍,体遄迅以骋步。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形调抟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文中对毛笔的笔杆、笔毫及缠束方法都有详细的说明,考古所发现的实物与这一记载也基本相似。6Tm,c(dS2I{&f2XW
魏晋时期,随着制笔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对制笔进行总结的著述,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笔经》及“韦诞制笔法”。三国时有魏国人韦诞,字仲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font=Times New Roman] [/font]有文才,善辞章,并以制笔和墨闻名当时,他所制之笔,人称韦诞笔,著有《笔经》一卷留世。贾思勰[font=Times New Roman] [/font]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韦诞的制笔方法:[font=Times New Roman]“[/font]先次以铁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将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font=Times New Roman] [/font]讫痛颉之,以所整羊毛中为笔柱,复用毫青衣羊毛使中心齐,亦使平均,育颉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size=10.5pt][color=#000000]华人德先生认为这里“羊青毛”的“青”实为“脊”字之误,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color][/size][/font][/font]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韦诞的制笔方法,同时也反映出魏晋时制笔的过程和特色。
)AW]`XK 唐时,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这里所产的毛笔,称为“宣笔”。宣笔以兔毫为原料,精选劲挺毫毛,称为紫毫。这种笔,精致绝伦,在选料及制作技艺上都有着极高的水平。当时最为流行是锋短形如鸡距的“鸡距笔”,毫芒犀利劲健,如剑如戟,使书写者的笔力得以施展。现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中国唐笔,就多为这种类型的,有斑竹管、斑竹管镶象牙、金管象牙等,工料精致,极为讲究。u'|1yfrEk Yh&N
到了宋代,宣州制笔名工辈出。制笔技术不断提高,宣笔声誉日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毛笔散卓笔,“卓”,高,长之义,这种笔逐渐趋向软熟、散毫、虚锋,改变了晋代以前的旧制。散卓笔“无心”,显然不是兼毫,可能是单用羊毫制成的较软的长锋笔。过去的笔则用较硬的笔毫,如兔毫、鹿毫作心,仅以羊毛作副,由于兔毫偏硬,在书写楷书、行书时还可以,但作草书时就不适应了。在这方面无心散卓笔却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散卓笔在宋代颇为流行,有专家研究认为,无心散卓笔的出现与适应桌椅上悬肘悬腕书写的需要有密切关系,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
"F'_}\ Jn [ Y#}6g5V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一点结论,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基本属于无心散卓笔的形制,属于软毫系列,而汉魏晋人的笔属于硬毫系列,而且属于有心笔,笔头不长,而有心笔的“心”如何,据我推测,早期用麻丝把兔箭毛包裹在竹杆的外周,早期是竹杆,后来笔头纳入竹管的端部腔中,这时可能是丝麻等填充物,再后来是其它的硬毛 ,然后形成宋代的无心散卓笔的形制。.^8G,v4?8`5@ r(]
我们现在观察魏晋时期的一些书法作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笔画分叉现象及贼毫的出现,这是由当时的硬毫有心笔的特性产生的。如:《兰亭序》中的“岁”的竖笔、“群”的“羊”的竖笔,“毕”的横折的竖笔,“觞”的左“角”横折的竖笔,“同”的第一竖,“死”的横钩,均出现分叉的空心之笔,究其原因,是因为魏晋的有心笔聚锋能力较差,经常出现叉锋现象,如图三f(k$g L1KP0D
ieKo,}j
[/size]
,y"Fpi-A#V:}
9c)w+Ga%Qw'CC6Zp [[i] 本帖最后由 三水斋 于 2007-3-28 22:47 编辑 [/i]]

高伟6461 发表于 2007-3-14 08:17

贼毫的出现,如“惠风和畅”的“畅”的左“申”中的分叉,“年”的第二横的收笔的分叉,“殊”的右“朱”第二横回收的出锋等,“所”的第一横收笔的分叉等,均说明这种笔的聚锋能力差,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又能偶然达到一定的笔墨效果,如竖笔的分叉空心之笔,在《兰亭序》中可以说是很有规律。 
~\l*h CA5q m f?$Zz1M.WH7N,~
如图五)P+[,B{eK c:|^
(R7`*TJt`8Sc5p
[b]《兰亭序》的书写用纸分析sR#s(X h`,F
[/b]
vR8oAA b1w 冯承素摹本。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Uq"s1YOo /`8T x}'X({&Q
宋赵构《翰墨志》载:王羲之作《兰亭序》用的是蚕茧纸。
]\z$]:cW2V%G I N V cne!IMK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般认为,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树肤(即树皮)、麻头(麻屑)、敞布(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5sq``hv3N} 1_3d+d \'l4H
其实,纸的发明,要远远比这早。考古所见最早的纸,是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的西汉纸,称为“灞桥纸”。1973年出土的甘肃居延纸、1978年陕西扶风出土的“中颜纸”、1993年出土的新疆罗布泊纸,均为西汉纸。西汉的造纸大都是麻质一类,到了东汉,稻草、树皮、藤等均已用于造纸,纸已经达到“平滑如砥”的水平。蔡侯纸是因其原料便宜、制法易行、质地坚韧而名世。a(q$l4??"u
C9uZ;O rS'?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破布和树皮。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叶,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故用于纺织应是更晚一些的事了。另外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构皮(即楮皮),对枸皮纸曾有“楮先生”之称。
Grx)r#w4a+K j2O9Vw S]f-sl
在纸出现之前,战国时就有生丝织成的“帛”。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绢”为更粗的生丝织成。据出土资料,在殷周古墓中就发现丝帛的残迹,可见那个时候的丝织技术就相当发达。但明确提及丝帛用于书画,还是在春秋时期。《墨子·天志中篇》如实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当时,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o*_O ~4M3@v

U9GL%p6K3E X 汉代虽发明了纸张,但是还有“贵缣帛,贱纸张”的传统。用丝帛和纸张,有一点必须说明,丝帛必施胶浆,否则书写时会洇。直接从槽中抄出,未经过处理的纸,也是会洇的,自古就有“生绡”、“生纸”之称。而“熟纸”则是经过“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处理过的成品,必“虚柔滑净”。从古人的墨迹中可见,用的纸完全不洇,或只有一点点洇,笔迹顺滑流畅。古人是不时兴用“生纸”书写的,生纸用来葬礼祭祀,直到明代才用于书画。
"L.qZ'X-g n n~ KU5{&W9Yo8[4y3V5vF5K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由此看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z(B3Pq%@^j

_0_ KGcbLf Qe      史书上还有提到有关蚕茧纸、苔纸、发笺纸、侧理纸等名词,那么是否当时曾用青苔、毛发等造纸呢?有专家认为,根据这类纤维的特性来看,认为不大可能,毛发极少纤维结合力,成纸强度很低,不宜单独用来造纸,至于蚕茧纸和发笺纸之说很可能是一种象形名词,白净、细密的麻纤维纸表面形似蚕茧,可能就称其为蚕茧纸。假如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着色的长纤维或毛发,给人以披发的感觉,故而可能就称其为发笺纸,形似青苔并且显绿色花纹者可能谓之苔纸,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尚需进一步考据。 *|(UN0Ra)q&X&I:x
VUv5~&| h3z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有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O~,],X?5J'i2R(K
0DuL'B:C5e&E
《兰亭序》已葬入昭陵。好在魏晋书法有墨迹传世。我们先看王珣的《伯远帖》。
kU/NNK z1`
lA1b^W,MM 王珣《伯远帖》是被乾隆皇帝封为“三希”之中的惟一真迹,也是王珣惟一的墨迹真本。#a?b&RC G`l

U Sg'X2F_ r5M 王珣(350-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氏三世均以能书见称于世。王珣从家学,亦擅长书法。传世墨迹极少,宋《宣和书谱》著录有二件,草书《三月帖》和行书《伯远帖》,今仅存《伯远帖》孤本。
SU4XhP&?!g
(s3g9l*s_IL5n;p 《伯远帖》是一封信函,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凡5行47字。从质地、用笔到书风,都反映出东晋的时代特色。帖书用麻纸,为早期的书法用纸。笔是有心硬毫笔,点划直书时极劲健,转折处又多锋棱,因毫少且硬,还常出现开叉的枯锋飞白和“贼毫”细丝,显示出典型的早期毛笔书写特征。
OM*Q:W WE %l;_6jm"F%Q {$gz
王珣《伯远帖》图六 SZ RG9o

n;k)]4S9Z 《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日人有总称为《丧乱帖》者。日本学者内藤干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此帖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1934年以后。
j K9W7E^!Ft.@"j(?#s7I 0Y ss&O3@:e/fI4S bQ?u[
图七:王羲之《丧乱帖》行草,摹本,白麻纸。纵28.7厘米。8行,62字。日本皇室藏。%})}hK)D)q9z!Y Ci6\

] D$Zw+E3mj~ XC)k 据史料记载,由于造纸工艺所限,晋和晋以前的纸,一般都不大。现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高七寸一分,《中秋帖》高八寸四分,《兰亭序》的各种版本高都在七寸半。晋纸长亦不过一尺半,只有缣帛才狭长,如宋人摹东晋顾恺之的《列女图》就是画于狭长的缣帛。
$Z\}+X|$tP
iY8Q3Yemz.TV,I2Z 图八:《列女图》(故宫博物院藏,宋人摹本)《列女图》绢本XF:I\!g
9mX~&_h Ys kC
到唐代,纸仍是晋尺寸,但造纸的工艺可将纸加长,类似狭长缣帛,呈卷状。唐末至宋,除狭长纸外,还流行小张“笺纸”,这跟大量印书有关,宋时方将“笺”装订成“册”。享有盛名的“薛涛笺”、“澄心堂纸”,就是唐末女诗人薛涛和宋代李后主分别制作的笺纸。到元代,才有大型纸张问世。
`^2Y.Y'N2w)w 8x?nXr
东晋末年,朝延曾下令:“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以黄纸代之。”5U!J._#v/pMKll
  这“黄纸”是什么纸呢?史载晋代葛洪将黄檗汁浸染麻纸,能有效地防止虫蛀。唐代有一种名贵的“硬黄”纸,较厚,施以蜡,“莹澈透明”,“以蒙物,无不纤毫毕见者,大都施之魏晋钟、索、右军诸迹”,也专门用来写经。“硬黄”,顾名思义,“硬”是指质地,“黄”是指颜色。其纸质非常厚实牢固,具有韧性。据古人言,硬黄纸“长二尺一寸七分,阔七寸六分,重六钱五分”,可见其纸之厚重。我们现在看到的唐人王字摹本,皆用硬黄纸所摹,宋人亦继续如此。3w+CuF T P5m0~#@8g)[3\
`^Hj0rt^5C6S
  硬黄纸是用麻所制,麻是我国造纸的最早、最普遍的用料。晋代普遍还有茧纸、苔纸、侧理纸等。茧纸是因纸质像蚕茧外壳而故名,较厚,很像如今的“高丽纸”;纹理纵横斜侧的侧理纸亦以此为名,均属麻纸;苔纸亦是麻纸别称。
x`;fhIcb $b)k!y-pDE
由此可以推知,原本《兰亭序》是写在较厚的白麻纸上的,这种纸应该属于熟纸,渗化效果不好。W5T0c*]!^"S
.hDJJ]O
还有一个佐证: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被公认为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其用纸也为麻纸。$]5}Fg/Hk${ g&fk
K R~o:rW;dS4V
陆机(261-303),字士衡。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0s[(]*dgw.E
%ap'H1m2H g 《平复帖》。章草。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O)a(IEOx0S
qE z}FAO-@
《平复帖》图九
5Vv:I,Mtc2i _8n+t)F_"_Wb
[[i] 本帖最后由 高伟6461 于 2007-3-14 08:24 编辑 [/i]]

高伟6461 发表于 2007-3-14 08:18

[b]晋人书写的坐姿与执笔姿势分析
eaYH&A$ckJ [/b]#?C/\j3sq3N
《史记集解》曰:坐,跪也,表明古人是跪着坐的。“跪坐”的标准姿势是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也许是文字的抽象所使然,“ ”(女)字的构形与“跪坐”有别,其臀部悬起不着脚跟,似为虚坐。
4a.jh0M L;G ^!]&k^ t@Wd0LOY[
先民常见的坐姿还有“单膝跪坐”、“蹲居”、“立坐”、“箕踞”以及“盘坐”等。“单膝跪坐”即一膝立起,一膝跪地,跪地一侧的臀部贴于脚跟上。“蹲居”即双脚落地,两腿弯曲,臀部不着地。“立坐”即双脚落地,两膝立起,臀部着地。“箕踞”即两腿分开,微屈其膝,臀部着地,有如簸箕。“盘坐”即交胫(盘腿),臀部着地。
WL*y4Ezb(f3Q+E
P~(t f)j U_ 这些坐姿中,箕踞最舒适,蹲居次之,跪坐则最不舒适。如果没有跪坐的习惯,坐不了多久,便会双腿发麻,难以忍受。A&I3av3H TG
8?$a5D8X8L!K??~[
古人很讲究坐姿,《礼记·曲礼上》云:坐毋箕。《弟子规》亦云:勿箕踞。在传统文化中,箕踞被认为是非常失礼的,蹲居也不礼貌,而令人难受的跪坐却被视为文明的举止。为何如此呢?有学者解释说,古人的下衣不全,跪坐可以防止下体露出。
#\ ^8o.?%@l5psqb!X a*E#sL:B'^6z$F
晋人的坐姿,我们可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看出。1961年在南京西善桥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
Q&Fci YA wV"]b~]
图十w7^"mk$B/ZZ

/at0wF}^b4~l 另外中唐时期时孙位的<<高逸图>>,也有明确描绘。
7lmY0RC
9F/aCr%[z{4s)J 孙位,一名遇,会稽人,自号会稽山人,唐未杰出的人物画家。《高逸图》是一幅彩色绢本的人物画,最早见于《宣和画谱》。据近人研究,现存的《高逸图》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第一个人物是山涛,第二个手执如意作舞的人物王戎,第三个人物是捧杯纵酒的刘伶,第四个人物是手执尾尘的阮籍,因是残本,尚缺嵇康、向秀、阮咸等人物。反映了这些人孤高傲世,寄情田园,不随流俗的哲学思想。
k1n|.gK0P#ERs
#SZD B'E$N\rFm 唐孙位高逸图十一 g7\R K\+sKmA

!Np5g9sU{@gR 中国家具史的专家认为,战国至两汉时期则是早期古典家具的第一个兴盛期,出现了配以屏风、握帐的矮式床、榻和筵席,以及与之相应的几、案等共同组成的席地起居家具的基本格局。到了唐、五代、西夏和宋辽时期,由原先席地而坐的筵席等矮式家具逐渐过渡为垂足而坐的桌、椅、凳、墩等高座家具,自此高座家具成为唐五代西夏宋以后乃至明清的主要家具陈设形式。
I-VK;R*d}j
*y~ v9V!XtK!G!Q:n(R;| 如图十二    传王维作  伏生授经图   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44.7厘米D5F4^t:y!K
jH_3P8}@ N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j8o@h5n(PP+by
J}a6M0B 孙位高逸图十一
IZ%Fjd1bC
jyE*gMXY0sO/D 中国家具史的专家认为,战国至两汉时期则是早期古典家具的第一个兴盛期,出现了配以屏风、握帐的矮式床、榻和筵席,以及与之相应的几、案等共同组成的席地起居家具的基本格局。到了唐、五代、西夏和宋辽时期,由原先席地而坐的筵席等矮式家具逐渐过渡为垂足而坐的桌、椅、凳、墩等高座家具,自此高座家具成为唐五代西夏宋以后乃至明清的主要家具陈设形式。
.xcD~zO_'d
Se]I:K&MSn6V 如图十二    传王维作  伏生授经图   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44.7厘米
H ^ k3P0L"m]
,oIst#_Aj eQ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u\&d kT2b*y6b
.w(GO0~!tep V 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发现了伏生,当时他年已九十余,老不能行,故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此图画伏生在讲授典籍的情景。图中的伏生形象清矍苍老,手持书卷,席地而坐,似正在认真讲授。其神情专注而和蔼。线描手法高超,敷色清雅。此图现存日本,是否为王维真迹,尚有争论。但清楚画出几案的高低。
"W7e1dIR7A-eY   
+u^#@(s,YW
&KSp'fDT1e 图十三  五代 王齐翰《勘书图》 绢本设色 纵28.4厘米 横65.7厘米    南京大学藏  
N8R9@%P,]Hl EY6@/V[8w vE
王齐翰, 建康人(今南京), 仕南唐画院为翰林待诏, 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勘书图》描绘文士勘书之暇挑耳自娱情景。画中文士白衣长髯, 袒胸赤足, 一手扶椅, 一手挑耳, 微闭左目, 复翘脚趾, 状甚惬意。其身后为三叠屏风, 上绘青绿山水, 屏风前设长案, 置古箱卷册等物, 身前为一画几, 陈列笔砚简编等物。另有一黑衣童子侍立。画几稍高,但和宋代比,属于中等。9tI3nt `-E1q

}0Y o8\rE%S A} 图十四  宋 佚名《蕉荫击球图》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K}#G1M(\ l

0a,lvAD ~9B b#y 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苏汉臣作。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之类。故今改作无名氏。桌子高度已和现今相似。
KG2K8Y&CG b l!H&j@$o d
图十五   宋 马远《西园雅集图》   绢本淡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f)r2h)a V3i
0|t+Ur \&c5S cQa 宋代有很多绘画世家,其中最为出名的恐怕要属山西的马家。元佑元年(1086年),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肇等十六位名士,于驸马王诜宅邸西园集会。马远据此所绘,长卷共分四段。此为其中一段,写米芾挥毫作书,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围观。桌子高度已和现今相似。Fi2G-f M9riV

9hH I(e:Ru 1958年湖南长沙市金盆岭九号墓出土西晋永宁二年(302年)的对书俑,瓷质高17.3厘米,底板长15.8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俑胎灰白,青绿色釉开片,多已剥落。两俑相对跪坐。中间为一长方形尖脚案,上饰斜方格纹。案的一端置一长方形书箱,中间有笔架,可平放笔三枝,俑手中握一枝,笔架上留有两枝。两俑均戴高冠,帽带系于下颔,脑后有笄。圆脸,大眼,合嘴,若有所思。身著尖领长袍,一俑左手持长方形版,似为简牍,右手执笔作书写状。另一俑相对跪坐,双手捧案,前置册,后置六边形物,顶住对方俑手中之简牍,以便作书。两俑相靠紧密,似有所语。 B1Ar3m^'a{t
,fwQy'T7K
永宁二年已是西晋的末年,第二年东晋的王羲之就出生了。西晋的瓷俑证明了西晋时或西晋之前人们可能的书写姿势,那么东晋呢?我们世世代代仰慕的王羲之,是否也是如西晋瓷俑那样的书写姿势呢? 王羲之的书论中没提及,同时代的书家亦未提及。为什么不需要提及,只有一种不须提及的解释,即当时的书写姿势人人皆知,是一种常态。
2BYA$cC M h%}4| W
j?'d4?o6~
图十六    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对书俑。
KHdmwG-v-L9U a [;xZY'M{5vW
那么我想这种情况在同期的绘画中是否也有反映?我确信一定会有的,翻了一下《中国美术全集》果然就发现有许多例证:如宋摹北齐《校书图》(图十七):图中(图十七—1)一大床榻上坐了4个人,属文人学者,在校书。当时的书不是装订成册的,而是论“卷”的。榻上的校书者姿态不一:其中一人左手拿纸,右手执笔,正在书写,姿势如同西晋瓷俑;一人右手执笔作休息状,左手持纸伸平远看,像是欣赏自己的书作。` h%N$QH3\+{ Ra)f
XEv:Ebs7t@"Te
画右(图十七—2)还有一人则坐于平交椅,右手持笔,左手拉着纸下方,纸上方由侍者双手抻着。 北齐《校书图》与西晋瓷俑的书写方式如出一辙。
-Ec2I5s2F9n
4@O G;|"U D3t)h 图十七――1g jpx%L`$Dr
L{m5Z&\ Oc2S?"n
从同期的家具看,当时的几案都很矮,几乎与床榻齐平。孙晓云女士认为:如将纸放于几案上悬臂书写,视觉与手要有二三尺之遥,是无法写当时的细腻小字的。若整个手臂放置几案上,好比人将头凑近至脚面,这显然是一个杂技动作,恐羲、献前贤不至于如此狼狈。
0XYA3SS ?^bCnl s3@
 从西晋到北齐,其间近三百年,这正是书法所处的巅峰期,正是王字一统天下的时期。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图、《列女传》等,都如实反映出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状态。
:\ r0e'|(^!p2S:o &l8sZ5f9Y ?pn
《女史箴图》(图十八)中,画有一站立女史,左手拿纸,右手执笔书写。古人说的“倚马立就”大概就是这样的。孙晓云女士于是断言,王羲之的书法是如《女史箴图》中女官司站着书写或如北齐《校书图》中坐在矮床沿上由书僮拿着纸或自己拿纸书写的。当然这种可能是有的,但我认为还有以下二种情况。
,HP)O2Eyu 7X a&c7M#@~'Z
第三种情况是像王维 〈〈伏生授经图〉〉中那样在床上放一个矮书几“跪坐” “箕踞”而书,这也应该作为一种常态,孙晓云女士在<<书法有法>>一书中强调前面第一、第二种书写方式,我认为是不够全面的。第四种情况是面壁而书,特别是写长幅作品的时候。qJk2]I{ ~x

L N@9F(mAq,x:P 图十八  《女史箴图》9sT&AGo%} @/Y
9{.wp6oI
如何执笔,我们人人皆知,所有书法初级教程、字帖的第一页,都画有右手执笔的姿势图。写字的人如同拿筷子一样熟悉它。 但是随着书写与研究的深入,我又有点怀疑惑了。
8x`(B3H ]N 唐代书家韩方明把执笔法归纳为五种:b[sY.D%vB^
dKg(|6Pjz y
一、“执管”。“双指包管,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撅讦送,‘亦日抵送,以备口传手授之说也。”这便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执笔法。朝上的食指像高昂的“鹅头”,王羲之爱鹅的传说,实际上是源于此。食、中指“双苞”的这种执笔法早已被现代书家奉为“经典”。其实这种执笔法应该产生于宋代,在高桌椅产生以后。
:_v'XXo1l d'o o6m|W3X,g
图十九9cg}y{Ls$^N

gp'B'B_[(K D 另有一种“单苞”(下图1)法,与前者不同的是,仅用拇、食、中三指执笔,拇指在笔杆左侧,食指在笔杆右侧,指间相聚,看上去,拇指与食指之间呈一狭长空隙,故也称之为“凤眼”。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拿钢笔、铅笔的方法。韩氏谓以此作书“力不足而无神气”。从古人的图像分析,我认为这种执笔法更接近魏晋人的执笔法,据说苏轼作书就是以拇指与食指二指为主的“单苞”法。本人现在也尝试用这种握笔法,发现在笔的使转上似乎更灵活些。这种执笔法在图十六、图十七、图二十、图二三、图二五、图三一等中可见端倪。*Ne.Bw:u6t2f4`q?
c!Q,E4w v7u:\}"t O(J/S
[[i] 本帖最后由 高伟6461 于 2007-3-14 08:25 编辑 [/i]]

高伟6461 发表于 2007-3-14 08:20

古人的执笔方法到底如何,我也找了一些古人的绘画资料,但因为这些图像本身在清晰度上有问题,以及画家的的模糊处理,一下子还难以下很肯定的结论,但是大致的轮廓还是可以勾勒的,根据现有的图象分析,我认为古人的执笔因为坐姿的不同,执笔是相当灵活的,并没有很刻板定一的执笔法,当然有一种常用的执笔法,就是以三个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斜撮笔杆,如下图。和我们现在拿铅笔和拿筷子的动作略有相似之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可以从我提供的图像中自己去揣摩分析。下面我可以提供一些图像线索。)?iH-~6E.DH3R

,zz4^4?GZ1R6m3l 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对书俑。见图十六 ){*zq(K W,p

*@%Bgp0m+jR5i o5dA3Y'iO$W!w
《女史箴图》东晋 顾恺之 唐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349厘米英国伦敦博物馆藏     图二十《女史箴图》(局部)3Q dK)cKHdm}a

_1`$~bv^K"k 北齐《校书图》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ypm}
3IF.xf yPc
图二一  北齐《校书图》(局部)
fR~ I#w%q:V8m
i2r EaK@z7` 甘肃安西榆林窟第二十五窟北壁《弥勒经变》唐代壁画,一人在树下写经 _ vZyXzrq5W

3sc ]PWM3E j _ 图二二^&J.wvs%Cz

;s Vo@8Ge 《弥勒经变》(局部)*L8w*g^@

Z2F"I PO;^m%M 图二三  
8dggRSlj
s;n-U5lx'r.{ 《北方神星·计都星像护符》纸本设色,五代 佚名   英国图书馆藏,纵42.7厘米 横30厘米   E/` C]Twb#_9K

n.jaZ!O:k)x  图二四c)\!AYL.`

Yg7f%u"Eq9Z 宋 马远《西园雅集图》 绢本淡设色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b]VU'i O||-he"u
M? m2nsW6l$eIQ
图二五《西园雅集图》(局部)"NgMV0d$A,u%i

C8Go3^S l(Efe2C)k-g 宋陆信忠《地藏十王图》 绢本设色 纵53.7厘米 横37厘米 日本永源寺藏3m,q5YyNIeSo.kQ

e?(Ok}Dc}+D 图二六
SVrb hsvU:W
8afX,nG"y+r(`p b Uq@d 西夏《炽盛光佛与九曜图》绢本设色 纵102厘米横66厘米(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Z7a![/c-d"qP ~!xxG3IS
见后图二七
^Er7dp W1QEj 6A#e0O gY9C
南宋张思恭绢本《猴侍水星神图》   绢本设色 纵121.4厘米 横55.9厘米
(~n,X$d(LDY;wY
h)yN;?!b;_2[0p,W)G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gG9vb.B9Lc
ox!^-Yh
图二八
/QE'o+_B,~}
x)vQ/t vU6g!M 图二九    南宋《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传周季常、林庭珪作绢本设色 }NVzM0Y

u OV4s&U;Gb,X&p 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3P7v1gf.R|$NNS*G0m
nnl5h(V7?*\Z
图三0   南宋金处士(金大受)作《十王图》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r3@ R4{o$I*GR5}A
(NA)e7gzY n
绢本设色   纵111厘米  横47厘米
K S XxKQ
Sd0w)SyL3ij+\s#~ 台北故宫藏张雨题倪云林肖像(缺图)P0n9U{/SL,{Dg ^
Lv[{0b i
;bq/I n]'p:Az;p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47厘米横104.5厘米
i7EoVG/W/]y ,DQ `?IA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fCj,Sv b
1G:BuE:Xc,o$\ 图三一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局部)0?:Vhi{`!a0u}@
&j;u7K \ Q3H ]
图三二 明 李在《归去来兮图》纸本水墨 纵28厘米 横7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vku9m1g
wgVR1f$\
明 谢环《杏园雅集图》绢本设色 纵37.5厘米 横240.7厘米 (美)大都会美术馆藏
nXD'm U pK B Qn)~HY:u
见后图三三4Z_3B3aK/?-Bb6?{
KXCN5dIX"| Rp+J

l#G(nP3~r^b2z+f   明  佚名《货郎图》绢本设色 纵27.9厘米 横27.9厘米
'}!Of:NT5F E(^,sil2G`!z|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见后图三四1m`6Dg!q

?!^4|:`E7n1i}f "T;}p2K/s-[nJa+R
明 传蒋贵《神仙图》》绢本设色    纵164﹒7厘米 横95.3厘米   
/[*`B!g#PT'h g 5FN2?%O aW
日本私人藏    见后图三五Md8H]u[P

}9c m"t7N:X
Q3N}-hS 日本空海在中国学书法时的“执笔法”图(缺图)
p(p9`e(nHb @ eLYz3rA;V3v

&qI }B0PB` 日本中村不折旧藏新疆吐鲁番发现的唐画残片,一人面对卷子,执笔欲书。(缺图)
L+x)hk.SU)I 8["fyk"a_)T|

/]R {$d3D } 二、“攒管”,亦名“拙管”。“五指共拙其管末,吊笔急疾”,“起稿草用之”。“今世俗多用”,此法“全无筋骨,慎不可效也”。^%S._.j+v9wDIz-T

N7U!oo:t f 三、“撮管”。与“拙管”同也。专门用于“大草书或书图幛”。如今有一种类似斗笔、笔杆粗短、杆顶端呈扁圆状的毛笔,叫“抓笔”,正是五指齐“抓”的。
du9x&b1G&f P@,T|pG+N-m.gj
四、“握管”。“捻拳握管于掌中,悬腕以肘助力书之”,“当用壮气”,此又是“非书家流所用也”。
i4Nd%Cxg*q 7O?&D H&rkR%h
五、“搦管’。以管于五指“第一、二指节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异所为”。“此又非书家之事也”。 *R-`Th[G4T Obv+~

9i;uXe)HGG 第一种执笔法,宋代之后许多书家惟此为宗。但这种执笔法和魏晋时代的执笔法是有区别的,据图像分析,我认为魏晋时期的笔和纸至少不会是机械的90度角,而是常有夹角的。我临《兰亭序》时发现“永和”的“和”的第一笔用90度笔很难临像,后来改变了纸笔的角度,终于恍然大悟。这大概是我研究执笔法的一点小小的收获吧!
'_,xx9]%p.R*K ;k+f5hv#Xxm
古人对执笔的高低亦很考究。卫夫人日:“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习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汉寸的二寸相当今寸的一寸多一点,三寸亦不过二寸。这是有它的物理道理的。 ~0T bN^-jU

-a.OB"eZ4e Y :L%WQ2c?Y0F
图二七   西夏《炽盛光佛与九曜图》(局部)绢本设色 纵102厘米 横66厘米
m'_xd7a%rs+J
E6|k L3V9~6Ph#I$w (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H&`@-o4X4R@

@5x1qp^h,^&H 图三三明 谢环《杏园雅集图》,zb,UN!hB!N
|on-Glc9j
图三四  明佚名《货郎图》
o`He&H
"w L2LImo9j/ZnK 图三五  明 传蒋贵《神仙图》
o0E$]s!hsJ3u'\ u&j+ye p2z
[color=#000000][font=宋体]结论:以上我着重从王羲之神龙本《兰亭序》入手,[/font][font=宋体]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美术史料以及相关专业史的研究成果入手,分析了魏晋时期我国书法创作的文化生态,推想魏晋时期人们书法创作时的[/font][font=宋体]用笔、用纸、[/font][font=宋体]基本坐姿、执笔方法,[/font][font=宋体]其实这种文化生态一直保持得很久远,坐姿的变化是随着家具的变化而产生的,最早从五代开始有稍高的家具出现,到北宋有了发展,南宋完成了转型,握笔姿势的变化从北宋开始,但到明代的画上仍然出现魏晋时的握笔方法,这大概就是赵孟頪/font][color=black][font=宋体]所说的“[/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size=10.0pt]结构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变[/size][/font][/color][color=black][font=宋体]”的另一[/font][/color][font=宋体]层真正的含义,用生宣创作书画的习惯从明代开始的,无心散卓笔的出现在宋代,古典文化氛围的全面失落在科举制结束之后,这一切的一切,无疑对中国的书法的创作与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具体的影响。梳理这段书法的历史,无疑会[/font][font=宋体]对当今的书法创作和书法观念产生一些新的思路,这也是本人写作本文的初衷。[/font][/color]
M#K'Yl)yc
&PNfem f[$NKp `
参考文献:
} P9m%iF
8S0]C"M8` a6Qn r+f 1、<<书法有法>>孙晓云 知识出版社
Y9Z8JA wx(Z4xG&G
$Yk d&Nv;u\bW 2、<<沙孟海书法论文集>>之《古代书法执笔初探》7P8Q.G7a EnK h0E

$DO/MzpHn ? 3、<<中国美术全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G kAw+U@*N+]ld9]

A&t{2i/GA:wV 4、<<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K.C#rsED&VJ
y[S-\&? EvP
5、<<中国大百科全书>>之《中国文学》《中国历史》《考古》《博物馆》卷
9\ p"aXc5N Z
l YEdI'{(b 6、<<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刘人岛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VL:e]"a Z
yA#g5p6@2?K/m-XAH
7、<<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林树中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9X$@.H~E2W3j
/P w wgVYm
8、<<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敦煌研究院编 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版3H`NbTF~)B8t-CY

^u'C ~)^ JY)@ -n |)X]kt4q)R4d
&j.OPDk#` |:g

;M4ND7M"M!elna )Tp-V)k ?*}n.L
&p2D(q O"Z&u!I
作者姓名:高伟    性别:男     年龄:40y*Afe8R&ci

&|\U5z~d%Oh 身份证号码:330106196607110175xd&g*ixA$l8z/v~
${0K$\m*tE
详细通讯地址:杭州市东新路长德公寓6——4——601   邮编:310004(Cv5Fs9m3Q5jP"`+G_ F
Lb7e`Aan0?xV
电话:0571——85367525, 手机:138571500031J(anWgUB_
)|T2g mN\C5o
[[i] 本帖最后由 高伟6461 于 2007-3-16 16:59 编辑 [/i]]

高伟6461 发表于 2007-3-14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