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迪拉克xts越野:斜塘老街的历史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48:26

本报记者 张登峰 实习生 孙敏 施慧玲

  一条有着760多年历史的斜塘老街,对于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的不少老斜塘人来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一条街巷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古朴繁华老街,在几番风雨变迁后,破败坍塌,风貌不再。昨天,当斜塘老街改造重建启动的消息传出后,不少老斜塘人兴奋得奔走相告。因为改造重建的斜塘老街,将把昔日老街所蕴含的浓厚乡土文化、乡土风情和重要的历史记忆再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老街老镇

  它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

  “760多年的斜塘老街,承载了很多历史和记忆。”园区商旅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苏州老街志》记载,斜塘老街在金鸡湖东1.5公里处,形成于清朝初年。长约200米,宽2至3米,东西向,街南临斜塘河。民国期间,该街原为无巷直街,商铺南北相向排列,路面由碎石和条石铺设,上有“廊棚”覆盖。东、西街口均设有防盗木栅,称“巷门”。巷门朝启暮闭,北部诸村从陆路来的赶集人均由西巷门进入街东。街之东、西端都有数十米市梢。使该街实际长度为270米。

  “南斜塘”、“北斜塘”概念最早出现在清乾隆五年(1740)《元和县志》里。斜塘老街是南斜塘繁华区域,常被作为南斜塘代称。2005年6月,苏州工业园区兴建,斜塘地域实施大规模动迁,斜塘老街所在的南斜塘中心地位未变。

  斜塘老街街河相依,前河后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基本保持着江南水乡民居原貌。沿街建筑以一、二层为主,绝大多数为坡顶式样,整体面貌和谐统一。街东梢郑姓七代老宅建于清宣统年间,耗时九年,保留传统风貌最好。郑姓因经销芦席发迹,其宅坐东朝西,两水环绕;前为商铺,后两进以正厅和厢房相结合,中设天井,高敞而精致。用材以榉木为主,雕梁画栋,颇有气派。  关键词:名人老宅

  老街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记者了解到,斜塘老街改造重建工程将恢复重建原斜塘老街的大户金宅、尤宅、郑宅等居民宅院。

  据介绍,“金宅”原有相当一部分的金氏后裔居住在那里,他们的祖辈建造于清朝中后期的10多座老房子,动迁前有近万平方米自东至西均匀分布在整条老街上。斜塘老街的金氏祖先是金日磾(前134-前86年),他们是300多年前从徐州迁来的北方匈奴民族的后裔。据史考,当时斜塘有家较雅的“玉壶春”茶酒馆,正是金氏后人所开。

  “郑宅”位于塘东,斜塘老街以东沿河处;该宅为典型的江南农村殷实人家住宅。

  “尤宅”是清代文学家、戏剧家尤侗的故居,在原斜塘镇斜东村。尤侗60多岁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尤侗深受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的赏识,并有许多“体物言情、精切流丽”的篇章在社会上传诵。

 关键词:老字号老景点

  它们是地道的乡土风情

  据介绍,斜塘老街曾经商号铺面林立,多属小本经营的“夫妻老婆店”。据1928年《苏州明报》,时有商铺多达270家,如地货行、米行、布店、绸号、酱园、茶馆、酒楼、糖果店、寿器店、席草行之类。据1949年刚解放时登记,街上仅铁匠铺之类手工作坊就有20多家。此次改造重建方案提出,恢复众多斜塘老街老字号,包括魏记酒店、致和堂药店、永大祥绸布号、西陆轩茶馆等一系列老字号。

  斜塘老街重新设计恢复的10个老景点主要是:斜塘古韵、石桥月夜、空谷幽兰、林园晚霁、水上驿站、一窗秋影、韦氏别业、柳塘飞燕、青丘野眺、月林清影。

  “斜塘古韵”位于斜塘老街的核心老街区,主要呈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水巷美景。“石桥月夜”主要以原唯亭古八景中的一景“石桥月夜”所描写的意境为依据,设计了以古桥、滨河商肆组成的景观。“空谷幽兰”是结合昆曲艺术馆设计的景点。“林园晚霁”位于斜塘老街南部滨水小岛,以韦应物“雨歇见青山,落日照林园。山多烟鸟乱,林清风景翻”的诗句场景为设计主题,形成诗意的景观。“水上驿站”为船舶停靠、游人观景的水院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