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的质量怎么样:高效课堂教育学(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08:50

         关于课堂心理学 

   当我们讲教育就是“从儿童出发”时,那么“认识学生”则变成了一道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首先命题。课堂教学其实是一个认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控制系统。如果课堂不能“控制”,那实在无法保证效率与质量,更不可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但必须理解课堂教学的控制不是强迫、囚禁、专制,而是调剂、调动、激励。

  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控制,首先要承认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控制必须经由学生的自主控制来实现,或者换句话说,教师的控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控,除此外,教师单向的控制有可能是专制的代名词;第二,课堂教学的控制必须具有可接受性,否则,就变成了师生之间的敌对;第三,课堂教学的控制是一种师生互控、互动关系。

  著名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说过,任何良好的教育,都要求有像母亲一般的眼睛,每天每时都能从儿童的眼睛里、小嘴上、脸额上,判断他心灵中最微小的变化。一个不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师,很难说他是一个好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认识,包括对学生认知心理状态、情感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观察了解。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学生只有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思维活跃、记忆清晰、情绪开朗,才有可能产生“超水平”发挥的学习“高峰体验”。如果学生总是处在紧张、压抑、受训斥等挫折的情绪中,他会表现出感受性降低、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沮丧、厌学、抑郁、恐惧等心理状态。很容易判断,教师奚落、刁难、挖苦学生,或者令其当面出丑,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心灵伤害。

  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采用的“李炳亭五条”(李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看“状态”。这个状态是通过“听声音、看动作、察表情”来做出判断的。因为课堂教学心理学,其实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当我们说好教育写在脸上时,其实就是在说表情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学习?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最佳心理状态?它是指最适宜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那么,什么又是“最适宜”?它的表现为:最佳注意状态、最佳认知状态、最佳情感状态、最佳意志状态。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应研究如何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包括:紧张心理状态、恐惧心理状态、压抑心理状态、忧郁心理状态、松散心理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般教师很容易忽视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有些教师坚持以为,学习原本就是一件苦差事,因为教师就需要对学生严厉、训斥、挖苦、打击。我们还可以说,“上课像打仗”一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不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

   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如健康状态的影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缺乏课堂情境体验等;其次是教师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所占比例甚大,其突出表现为:1、教师讲授的内容艰深晦涩;2、教师的教学态度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强制命令;3、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及个性特征;4、教师性格的缺陷,常选择与学生对立。

  教师对课堂教学控制目的是为了调动、点燃、激励、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顾明远先生曾概括说,如果爱是教育的全部,那么兴趣就是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产生最佳心理状态,首先是要调适好自身的状态,要热情、鼓励、信任每一位同学,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其次,要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生态,对学生而言,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而教师就是提供学习所需要条件的人,因而我们说,“教师即条件”。再其次,教师要敢于尝试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千万不可因循守旧,教师不因该成为“迂腐”、“封建”、“顽固”的化身。最后,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教育信仰,因此影响自己的学生,使他们能拥有百折不饶、知难而进、乐观向上的气质。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概括起来有十种:1、关怀激励;2、信任激励;3、期望激励;4、榜样激励;5、疏导激励;6、情感激励;7、意志激励;8、教师示范激励;9、表扬激励;10、谅解性激励。

  教师要眼中有人、心中有生,如果我要简单总结,我的建议是,教师要敢于超越自己的经验和“艺术”,围绕建构两个新型的关系去“认识”学生,即在教学关系上,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在师生关系上,变“师中心”为“生中心”,你敢这样做,你就无形中符合了课堂教学心理学的要求,你也会恍然大悟,教学原本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