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beat天空之城伴奏:沉重的话题:中国最苦的群体已不是农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18:14
 沉重的话题:中国最苦的群体已不是农民  ★★★還舊樓主2012年1月30日轉自《中华网揭幕内参》★★★         很久以来,只要一说起中国百姓的生存状况,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说“农民最苦”!或者“农民工最苦”!这已成为我们国家领导人、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是在多年前所谓的“三大差别”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惯性思维”。其实,时过境迁,“三大差别”最近几年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彻底逆转。“农民最苦”的概念已经名存实亡,当下最苦的群体毫无疑问是城市“市民”。

       当然,我说“农民最苦”的现实已经改变,决不是说农民已经很幸福了,我只是拿“农民”和“市民”的生存状况比较而言的,现在农民确实比市民好过得多!

        多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农民种地不但不“缴税”而且还有各种补贴,养殖家畜也有补贴,他们的经济状况大有改观。如今农村也实行了“低保”、“医保”、“老保”,农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笔者老家在农村,每次回老家看到农民家的院子、房子、车子都自愧不如。

       自从取消了“商品粮”之后,城市居民的生存状况就每况愈下。特别是“国企改制”以后,广大市民沦为“下岗职工”。“房改”之后,他们就一贫如洗了!看看眼下他们的生活吧,住在狭窄胡同的破房子里,推着三轮贩卖青菜,或者骑着机动三轮载客,或者当环保工人扫大街……他们起早贪黑挣扎着!

       农民最不济还有几亩地种来维持生活,拿我们河南农村来说吧,一个农民有二亩地,那么一年他可以收获2000斤麦子、2000斤玉米,口粮基本没问题。而城市市民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自谋出路。也就是说“农民”和“市民”没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过去的农民很累很苦,那是农业科技落后所致。现在种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繁重的体力劳动几乎没有了,他们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有了太多太多的空闲。如果一个农民再勤劳一些,或者发展家庭养殖业,或者进城当农民工,那么他就有了双份的收入,经济状况就会更好。

       “农民工”这个称呼据说有“歧视”意味,但是,只要挣钱多管他怎么称呼?我们许多工薪阶层非常羡慕“农民工”,因为他们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收入颇高。我们也算“高级知识分子了”,可是每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平均每天80多元。而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不包括技术工)日工资却有120多元,一个月就是3000多元。你们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不是倒过来了?

        说起“农民工”,多数人立马就会想到“拖欠农民工工资”,好像这也是“农民苦”的一个表现。其实,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毕竟是少数!

        是的,城里的某些生存条件确实比农村好,高楼大厦美轮美奂,医院的水平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高,超市的货物琳琅满目……

        可是单单从这些就能说明城市市民幸福吗?他们手里没钱啊!这一切对他们有何意义?他们看见的只有物价高,他们看见的只有无奈和心酸! 擊進入更多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