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克鲁斯眼图片:央视春晚《除夕的传说》 模糊定论引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20:34

央视春晚《除夕的传说》 模糊定论引质疑

  • 来源-视觉中国
  • |
  • 2012-01-29 10:59:40

 

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春晚较以往的形势有了巨大的突破。作为春晚五大亮点节目之一的《除夕传说》,在媒体直言该节目有抄袭日本创意之嫌、并在网上曝光日本原版创意视频后,再度遭到中国年文化研究者的质疑。

《除夕的传说》从李咏与几个小朋友述说“古老的传说”、并提出“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的问题后隆重登场。春晚舞台屏幕里一边出现着动漫制作的“恐怖怪 兽”,另一边则出现了真人韩庚的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还用“功夫”与怪兽进行对打。虽然整个节目影像与真人的配搭完美,画面既有中国山水画的挥洒,也有当代 漫画的卡通意味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该节目还是给全国的观众留下了更大的疑问:怪兽到底是“年”还是“夕”?而到底为什么中国人过年要“放鞭 炮、挂灯笼、贴对联”,主持人李咏提出了问题,但节目并未就这个问题进行真正充分贴切的解答。
节目播出之后,《中国年文化保护红皮书》主要发起人、中国年文化主题动漫《年来了》、《大年小年除夕记》的制片人——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CEO李儒 奇对此发出强烈质疑,指出央视春晚《除夕的传说》里模糊的说法缺乏对中国年文化的系统挖掘和科学扬弃,不利于中国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
他说:关于“年”、“夕”究竟谁是怪物的讨论,其实这本来就是千百年中国民间悬而未决的“公案”,而央视春晚恰恰应是“以正视听”还“除夕”一个“正解” 的场合与时机。但很遗憾《除夕的传说》节目的说法是一种典型的“蜻蜓点水”和“模棱两可”,缺乏对中国年文化的基本了解和系统研究,使得原本就显得模糊久 远的中国年传说更加破朔迷离和莫衷一是。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权威发布平台,这种关于中国年文化传说的发布既要慎重,也要全面客观、科学扬弃,以有利 于中国年文化的梳理、保护和传承。

三版本流传各有说法 
李儒奇告诉记者,关于除夕的传说,历史上有三种:
第一种说法是“年”是少年,“夕”是“怪兽”。该观点是以上海美术制片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品的2D动画片《除夕的故事》为代表;该片演绎了古时候有 一个怪兽叫'夕'.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就出来危害百姓,百姓只好请灶王爷,清理一位叫做“年”的天神少年来赶走它。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年”终于除掉 “夕”,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于是大家就把腊月三十晚上叫“除夕”,天亮后的正月初一叫做“年”。
   


第二种说法是“年”是“吉祥兽”、“夕”是怪兽。该观点是以新儒动漫有限公司2008年出品国内首个3D年文化动漫《年来了》为代表;该片以素有“中华文 明的曙光”之称的中国红山文化为背景展开,“年”是天上龙帝和仙马的后代,宙运宝图“河图””的守护者,“夕”是神秘莫测的喀纳斯湖魔窟的虚耗之主怪兽。 在腊月三十“年”利用“红色、光亮和响声”帮助人们打败了“夕”, 请来中央之国十二座神山的12神兽化作巨山镇压住了夕。人们并由此发明了 “岁”(嵗)字,并从此有了“除夕”、“迎年”、“守岁”的习俗。
 

 

第三种说法是“年”是“怪兽”,该观点是以传媒大学2011年出品的动画片《年》为代表。该动画片描写了年兽侵扰人间被人们驱赶的故事。但这种说法无法解 释“夕”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除夕”叫做“除夕”,而不是叫做“除年”?人们为什么过年要“拜年”、“迎年”?这一系列民俗现象。

   


民众期待“年”是吉祥兽、夕是“怪兽”

为庆祝中国首个法定“除夕”佳节,搜狐网计划在除夕之夜面向全国网民独家网上直播中国首部年文化三维动画片《年来了》,并在2008年元宵节搜狐网曾做过 一项调查,在人们的心目中“年”形象应该是什么?在七万多名接受调查的网友中,接近半数的人认为“年”应该为“吉祥兽”。

 

 
在关于年的三种版本传说中,47.47%的被调查网民期待年是吉祥兽,他们的意见是如果年也是怪兽、夕也是怪兽,和中国人每年“迎年拜年除夕守岁”的传统 习俗会有相悖之处。特别是中国人习惯用“迎新年”、“贺新年”、“拜大年”、“年年好运”之说,而夕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怪兽,是真正危害人们、应该驱赶的 “元凶”,否则就不会有“除夕”的传统习俗。而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也正应是人们针对夕害怕“红色、响声和火光”的特点的克敌制胜的智慧习俗。

中国年文化亟待梳理、保护和弘扬

早在2008年春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关东民俗文化专家曹保明、辽宁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曲彦斌、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中国首部年文化三维动画片创作者李儒奇、郭雪鸥等联合发表《中国年文化保护红皮书》,借此呼吁:“保护中国年,不能再等了!”
红皮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中国年文化保护的意义;二、中国年文化保护的办法;三、中国年文化的内容;四、把“中国年”打造成一项比“圣诞节”更具魅力的全球文化产业。
在关于“中国年文化保护的办法”中,红皮书提到:1、呼吁发起成立“中国年节文化保护委员会”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 3、“年文化”更要与时俱进,其中包不断开拓新内涵,探寻新形式、新载体,创造新群体空间; 4、年文化产业开发。
这本厚厚的《中国年文化保护红皮书》,作者曾专门递交国家文化部蔡武部长,并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高度重视。

   
把中国年文化打造成一项以圣诞节更具魅力的全球文化产业

李儒奇说:“把中国年打造成一项比圣诞节更具魅力的全球文化产业”一直以来是我的一大心愿。“中国年文化产业”的最大赢家包括春运、电讯、礼品、餐饮、旅 游,也应包括文化产业。而“中国年文化产业”不但要盯准国内市场,更要开拓海外市场,让世界人民都来过一个美好标准的“中国年”。
在回答“中国年真的可以比圣诞节更精彩吗”中,李儒奇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1、中国年文化的历史积淀要远远厚重于圣诞节的历史;2、中国年文化的时间 跨度要远远宽广于圣诞节;3、中国年文化的活动内容要远远丰富于圣诞节;4、中国年文化的区域张力具有很好的全球基础;5、中国年文化的产业规模要比圣诞 节更具想象空间。


 


中国首个年文化动漫系列形象 让传统成为时尚

   
李儒奇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动漫园引入的全国首家动漫企业,华漫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做了大量中国年文化保护的相关工作。2011年岁末华漫兄 弟与中国吉祥有限公司联手推出“大年、小年、夕”的动漫标准像,这是国内首次为中国年文化建立完善的动漫图像系统。年文化系列形象一经推出得到了人民网、 《今晚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壁纸下载量当日即突破万余次。最值得关注的是,华漫兄弟真正的把中国年文化当做一项文化产业去运作。目前他们已与沈阳市沈北 区政府签订合作意向,计划联合打造“中国年文化、沈阳七星山”。

文化强国 年文化演绎“龙马精神”

今年是龙年,人们在年节祝福庆贺时常常会祝愿“龙马精神”。而华漫兄弟公司与中国吉祥有限公司推出的“大年、小年”形象正是龙马精神的体现。
《中国成语大词典》的解释是:“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龙马精神”则比喻人像龙马一样“精神奇盛、旺健非凡”。为此,唐诗中还留有“龙马精 神海鹤姿”的名句。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古代龙和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古人甚至认为: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 《周礼》中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六尺以上为马”。《山海经》中说:“马实龙精”。而关于真正的龙马,还要从中华始祖伏羲说起。传说有一天伏羲在卦台 山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云雾滚滚,一龙马翻腾而出,伏羲根据其身上的斑纹“河图”创制了“八卦”,并滥觞出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今天,当我们打开 《周易》,依然能看到龙马的身影。周易乾卦《用九》中“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坤卦中“元,亨,利牝马之贞。”的卦辞更将乾坤和合的“龙 马精神”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精华紧密相连,从而增添了无尽的中华文化内涵与底蕴。大年、小年的动漫设计正 是源于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龙马精神的理解。

   



背负“河图”图案的大年       背负“洛书”图案的小年

2012年龙年来到,愿中国年文化保护也能龙马精神、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