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斗恶龙英雄2 3周目:苏州人一年要过多少节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36:16

苏州如今有多少节日?还真算不清楚。那些传统节日和新兴节日,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年下来竟有近百个节日可过。在这样隔两天就过个节的氛围里,我们却越来越没有过节的感觉了,我们的节日究竟是怎么了?

 

记者  肖寒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恐怖的春运如同一场定时战争,暂告休缓,东奔西走的互相拜访和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也终于消停下来。不少人都在埋怨,如今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丰盛大餐和新衣服也无法成为期盼和渴望,过年与平常日子的区别越来越小。然而说是这么说,真到了每年的那几天,依然是循着规矩过下来,该做的事情一件也没落下。

这,就是节日的魅力。

 

吃穿住行无所不包

新兴节日市场百花齐放

节日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的某种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时间从不停留地往前奔跑,然而总有一些事情需要纪念,或者定期完成,为了在飞逝的时间长河里,给它们留下一些痕迹,人们制定了节日。我们有太多的节日,除了那些传统的、泊来的,更有不少近年来被打造出来的区域性节日,这些节日有些已经受到了广泛的普及,涉及面广,有些却只在小区域被得知,然而依然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不论大小,这些节日,如同暗夜里的星辰一般,各自闪烁,互相辉映,从而繁荣了苏州整体的节日市场。

这些新兴节日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拉动地方旅游市场,如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中国苏州孙子兵法文化旅游节、苏州甪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中国园林古镇木渎旅游节、东山民俗风情旅游节、阳澄湖旅游节、中国丝绸旅游节等,就直接以“旅游”为名,开宗明义。而太湖开捕节、太湖放鱼节、南浩街神仙庙会、虎丘庙会、虎丘花会等,则将特色鲜明的吴地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文化吸引人。

苏州葡萄节、太湖大闸蟹文化节、木渎(藏书)羊肉美食节、苏州树山采摘节等让人在游玩过程中一享美味,而苏州乐园啤酒节、相城区活力岛音乐节、苏州草莓音乐节则以狂欢为主题,为苏州节日增添了不少现代元素。

论欣赏美景,我们有西山太湖梅花节、拙政园杜鹃花会、拙政园荷花节、苏州天平红枫节、同里油菜花节、苏州太湖梅花节;论陶冶情操,我们有苏州评弹节、苏州昆曲节、苏州戏曲艺术节、苏州收藏文化节、苏州刺绣文化节、苏州民间艺术节、苏州市网络文化节、苏州美食文化节、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苏州古园林艺术节、苏州孔子文化节、苏州企业文化节、苏州玉石文化节……还有苏州阅读节、苏州购房节、苏州购车节、苏州太湖宠物节等,使百姓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节日可以呼应,而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苏州婚博会、苏州电博会、苏州住博会等博览会,虽然未以“节”字冠名,却已然成为了苏州人一年一度不可忽略的狂欢盛典。

新兴节日的涌现,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佐证。这种新兴节日百花齐放的现象为市场增添了一份亮色,一种活力,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年到头,苏州的节日市场永不落幕。

 

只谈经济缺乏文化

新节日走入发展困境

这些年,有不少新兴节日在苏州热热闹闹地开展,又悄然落下帷幕。市民也已经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在不少人看来,这些新兴节日只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既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群众基础,套着“节日”的假面具,便以为可以凝聚人气和财气,而实际上,不过是一场冠冕堂皇的“商家活动”而已。

城市新兴节日的先天不足使它很难获得与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相似的地位,这是因为没有积累的文化气氛,没有深入人心的传统认同感所造成的。而这种新兴节日沿袭的惯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使节日组织者短视:一次组织,一次收益。在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使节日的文化积累不是越来越丰厚,而是愈见稀薄,最终的结果,就是看见新的节日不断地办,也不断地夭折,至少越来越难办。

苏州的新兴节日不看还不觉得如何,真的仔细盘点下来,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虽如此多,能称得上王牌的却并不多,可以算得上苏州“城市名片”的,更是寥寥无几。我们把之前谈到的那些新兴节日综合起来不难发现,不管是旅游类、美食类、还是设计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类节日,都是以文化为核心的。要打造精品节日,根治如今节日泛滥的现况,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放眼未来,才能使新兴节日越办越好。

这些节日并不是单独的个体,若能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层面积极展示苏州城市形象,弘扬苏州历史文化,发展苏州市场经济,以苏州城市名片整合为看点,经过精心策划构思,组织专门的专家队伍对节日活动进行论证,最终,就能把苏州最精华的文化烹饪出一道色香味美俱全的佳肴,不但端给苏州市民,更要端给世界人们品尝。当然,这一切亦是谈谈容易,面临每年一大笔的节日宣传及筹划费用,如何保证品质与效益的双赢,依旧是值得仔细探索的问题。

 

剥离文化传承不济

传统节日如何越走越远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新兴节日,日渐热闹;一边是传统的节日,日渐寂寞。

我国的传统节日多起源于七个方面:历法节气、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祭祀、宗教、多神信仰及日常衍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不少传统节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便是被称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的春节,其文化含义也已经被剥离得所剩无几。

如今,春节的节期结构已被破坏,节前的伴节,比如冬至、腊八节和灶王上天节等已消失,节后的“初三”、“破五”、“初七人节”、“元宵节”等已残破不堪。春节已被孤立化为“除夕”加上“年假期”。许多伴随的风俗,比如祭祖、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亲戚朋友相互拜年、送迎财神等,正在消失或弱化。

节日通过其“非常性”与常日区别开来,并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国传统节日的“非常性”主要体现在名称的特殊性、所在年度周期时间线上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活动的特殊性、活动空间的特殊性以及民俗主体节日体验、情感的特殊性等五个方面。“非常性”缺失是传统节日当前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重建这种“非常性”,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如今,物质水平的提高让我们不需要再等待节日里的丰盛大餐,然而节日的特殊性就此失去了吗?显然不是。文化才是节日最大的特色与意义,而现代文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更显珍贵。传承与发展节日所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不仅是传统节日的生存之道,也是现代人立本、寻本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繁华表象下的寂寥

我们需要怎样的节日

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下,不少传统节日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拿我们熟悉的七夕节而言,如今已经被商家定义为“东方情人节”并且大做文章,而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情人节”则是三月初三。这并不是说就要反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进。两千年来,中国传统节日自其发端之后,就是一边衍生着、一边新创着走过来的,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近年来,重阳节衍生为“敬老节”,因为“重阳”在字面上有“再度阳光”的意思,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民俗节日,“敬老节”在尊老爱老、倡导孝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传统节日文化的衍生和新创,就像一棵大树的分叉和长枝叶一样,是自然的、必然的事情。其实,不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兴节日基本上具备了节日性质,但与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相比又具有鲜明的特质,若能将这些新兴节日和传统节日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取长补短,发扬光大,也是一件美事。

最近数十年苏州节日的状况是:一方面,传统节日正慢慢被人淡忘,另一方面,新兴节日日益增多,品质高者却不多见。节日市场的火爆热闹和其内涵的日益稀缺形成鲜明对比,不禁令人惋惜。贴近群众生活,丰富文化内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品质,才能使这些新旧节日真正繁花似锦地热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