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试卷:[原创]社会不稳定与媒体的触发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9:55:00
[原创]社会不稳定与媒体的触发作用4987 次点击18 个回复0 次转到微评 左路军3号 于 2012-1-29 17:27:4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中间地带

 

现在一些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咋一看似乎与媒体的报道评论渲染有关,比如一起出租车停运事件被报道,紧接着又发生类似的出租车停运。一些事情本身就是媒体事件,由媒体报道评论引发人们呼吁抗议,引发广泛的批评与吁请,比如孙志刚案件被报道。

 

社会不稳定不是舆论和媒体引起的

 

实质上,这些不稳定现象和民声的出现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爆发的过程,媒体只不过拍照记录评论和反映了它们而已。如果一则媒体报道对现实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促同类现象发生,这只能说明媒体触发了早已存在的矛盾、长久积累的问题,使它们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并不是媒体报道评论本身造成了这些问题与矛盾。

 

曾经有一段时间,主流媒体不参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报纸也不允许反复报道或炒作某一类事件,经常报道焦点热点问题的《焦点访谈》也改版了。实际上改变了社会不稳定事件频发的局面了吗?没有改变。这样的做法,除了使主流媒体走向边缘,使一些都市小报凸显其影响力之外,就是使外媒、互联网论坛、微博成为了报道国内外热点事件与社会普遍关注问题的主要平台。

 

把宣传看成是对社会稳定和政权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的东西,是一种传统的思维。过去领导人曾说:如果一张报纸专拣坏的登,那么这个政权就一天也存在不下去。一些学者在分析苏联亡党亡国经验教训时,也把根源归咎于宣传意识形态管理出了问题。其实这种把观念的东西看成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把现实现象看成由观念造成并引起的思想,不仅是唯心主义的,也是不符合现实的。

 

如果观念意识形态或者思想文化宣传真有一些学者想象得那么大的威力,何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十年宣传和“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几十年灌输教育,以及发展到最后的天天讲月月讲,却没有能够避免文革被否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被人民群众唾弃的结果。

 

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在现实而不在宣传,在体制而不在观念、在实践而不在舆论。文化大革命运动好不好、正确不正确,不在于宣传舆论的定调评价,不在于对一切非议文革者控制打击的力度,而在于事实:文革带来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结果了吗?带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伟大胜利了吗?它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真正得到亿万人民拥护了吗?显然没有。

 

文革运动是怎样走向灭亡的,是宣传意识形态出了问题?经历过那一段历史进程的人都清楚,根本没有这么回事。文革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逻辑,是它自己走到否定自己的地步的:左的政治经济政策致使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林彪反党集团的暴露宣告了文革从理论到实践的彻底破产,证明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对文革、不满文革的政治态度与政治主张是正确的;文革政策造成一系列现实矛盾和冤假错案,使得这些左的不能再左的政策做法愈来愈难以延续下去;周恩来的去世和因悼念周恩来产生的四五运动,是文化革命造成的各类现实矛盾的总爆发;解放思想的理论务虚会议以及后来的三中全会,众多知识分子和老干部对文革政策的批评,呼吁平反冤假错案的强烈要求,都是文革政策难以为继的表现。

 

如果说当时是因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了社会不稳定,造成了一系列群体事件的发生,比如各地知青返城风、绝食罢工,各地干部群众要求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等等。那么,这些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宣传意识形态吗?表面看好像是的:如果一开始就不允许悼念周恩来的“反动诗歌”到处张贴,一开始就不允许别有用心的人借悼念活动煽动对“中央领导”的不满情绪,四五天安门事件或许就不会发生;如果打倒四人帮之后,中央坚定不移的坚持两个凡是,不允许“自由”的言论和思想在理论务虚会议和随后的中央全会上稍有表现和传播,反对文革、要求纠正文革错案的思想观念与相应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不会广泛传播并到处涌现。

 

但这样一来,文革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文革政策进一步延续导致的后果会自动解决和消失吗?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人民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知识分子和广大知识青年没有用武之地等现实问题会自然而然消失么?显然不会。

 

新时期的社会稳定是怎么实现的

 

改革之初,的确因为宣传意识形态观念及其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各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活跃与不稳定,行动做法的多样化与不稳定,可是这种不稳定的根源说到底还左的政策制度本身。如果不是固守人民公社制度,固守反城市化的上山下乡政策,坚持左的政治经济政策不动摇,众多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就不会积累到当时那种程度。打倒四人帮之后,因为宣传舆论观念的改变,因为放开了人们讲话的自由,诸多现实问题矛盾露在人们面前。实际上,即使没有宣传舆论思想方面的触发因素,也会有其他的因素触发上述问题矛盾的爆发,例如云南知青的绝食罢工,就是因为一女青年因生产被耽误致死这一偶然事件触发的。

 

如果当时,我们不是把人民群众对文革政策的不满态度,不是把各种各样质疑非议现行政策观念的自由化思想,甚至不是把知青绝食罢工等群体行为,看成是文革运动带来的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而是把这些现象本身看成是社会问题矛盾产生的根源,看成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采用王东兴同志的办法,用控制解放思想的进程,压制人们对文革政策不满的表达,来回避真正解决问题的政治经济改革。我们当时的社会,可能会有高压政策下一时的稳定,可能会有报纸广播宣传上的大好形势和一致拥护。但是最终,左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带来的矛盾问题还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触发因素爆发出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用果断废除不合时宜的旧政策体制,引进新体制观念的做法,一举解决了现实中国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使1978年之后的中国社会真正走上了稳定与充满活力的道路。当时政府采取的是呼应群众改革要求,实事求是的看待既定政策制度优劣的态度,采取的是不合理的制度政策坚决改正不含糊的做法。改革和改变虽然也带来了一时的秩序混乱与社会不稳,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改革带来的是动态的稳定、长久的稳定。例如,废除人民公社的改革虽然一度带来社员思想与行为的不稳定,但因为大包干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就使得我国农村实现了相当长时间的真正稳定。

 

同样,孙志刚案的发生和媒体报道所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反应,根源也在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收容遣送制度。是这一制度带来的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在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媒体报道、学者评论呼吁不过是反映了这一类问题和矛盾,并没有造成这一现实问题和矛盾。中央领导果断采取制度性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同一类问题矛盾产生的制度根源,使得由收容遣送制度带来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彻底根除。

 

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出租车停运的报道评论,还是“郭美美”新闻事件的发生与评论,都是现实的出租车管理体制、红十字会捐款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与矛盾的表现。在媒体纷扰与喋喋不休的报道评论背后,存在的是真正的问题与弊端,微博与各类媒体报道评论只是表现了这些东西,用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批评非议了这样的现实而已。而且我们已经看到:由于媒体反映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现实的矛盾和弊端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社会稳定,并不以这类问题的媒体报道评论已经过气而发生丝毫的改变。

 

分享到: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