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公寓产权:从虚无处看真美,于论辩中见新知——《米洛斯的维纳斯》“拓展延伸”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6:32

从虚无处看真美,于论辩中见新知

                                   ——《米洛斯的维纳斯》“拓展延伸”案例

 牡丹江第二高级中学   史世峰

一、引言:课前不说半句空

语文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说教,而应是一种双向关注教者和学生且具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实施新课程以后,我们认识到,教材不再是课程的全部,我们更需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更需要关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相互的对话,以教材为基点,有选择的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真实的学习情境。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两者并重,共赢共生,和谐如水中游鱼,鱼在证明水的存在,而水又为鱼提供了环境。应形成这样一种课堂:老师巧妙地引导示范,学生大胆参与、开动思维,从而达到师生双向互动,形成一种共和谐共生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完成对教材的解读分析。

二、背景:分析学情定位文本

教学对象——高一(三)班,共有学生56人,学生们思维敏锐,善思善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意识,有一部分学生阅读视野宽,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当然也有一部分读书不多,虽有思考,但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

    对于《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自读文章,应立足学生的自主诵读和自主交流,通读全文也好,解析要点也好,无不旨在强调作者的思想意境,力图返回到作者世界,揭示作者愿意。但不能到此为止。作为读者的老师和学生,应当结合自己的认知和视野,引发深入的思考,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最终的解读中达以延伸拓展,将思维碰撞的火花,化为自己的东西,拨动个人的心弦。

三、问题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自读课文,针对本文我预先设计了自主诵读和自主交流两个环节。引导学生沿循文脉发现文中作者的观点,学生们或是独立阅读思考,或是合作探究,经过一番思维的碰撞,不同的观点,进而归一,那就是“作者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继而追问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何在?学生们带着思考,再一次走进文本,很快的找到“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米洛斯的维纳斯失去了两条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艺术的美往往在于存在想象空间,因为美在想象,所以八大山人的笔下的鱼,齐白石画中的虾,“无水”自游,给人以想象的艺术之美。

针对学生们的发现,我引导点拨在作者看来“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双臂残缺的维纳斯恰恰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时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残缺固然有想象,但完整的却是弥补残缺的,不是更美么?”一个观点抛出,一场思辨悄然开始。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我直接抛出问题“在艺术作品中,残缺是不是一种美?”此时,学生们的思维被调动激发起来,如石入静水,涟漪泛起,有的人为“残缺是一种美”,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残缺不是一种美”,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见此情形,于是我说到为了让大家深入地讨论“缺残是不是一种美”,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干脆举行个辩论会好不好?同学们一致同意。

四、互动探究:论辩中见真美

此时我们的课堂好像变成了一个辩论的赛场,我的角色也随之转变成为辩论会的主持者,同学们按观点分组的成为了正反两方辩论者,现场进行了一番的准备,在场的听课专家、老师无疑是本次辩论会的评委。辩论的帷幕已经拉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本次辩论会的主席,艺术品中残缺是不是一种美,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以下两方同学的观点:

正方:我们的观点是:“残缺是一种美。”维纳斯以其卓越的雕刻技巧、完美的艺术形象和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世界人民的心。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赞道“她是奇迹中的奇迹。因为它的残缺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令人领略到了残缺的美,如果将这种美加以延伸的话,残缺的美是一种种朦胧的美,是一种神秘的美,同时也是一种虚无的美。这使我想到老子的话“微妙玄道,深不可测”,还有“有生于无,无生于有”这便是神秘与虚无,每一种生命都是从无到有的,下面我方的同学将从绘画、书法、雕刻等方面,来透视其美。这好似“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的绽放,而它的绽放正是他的破碎呀”所以我方的观点是残缺是一种美。(掌声)

反方:首先,我要陈述我们的观点“残缺不是一种美”。米洛斯的维纳斯作为爱与美的象征,我们并不否认她是一件崇高的艺术品。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如正方同学却把她的美归结为他的残缺与断臂。难道你能说完整的大卫塑像不美么?难道你能说高大的自由女神不美么?难道你能说凯旋门不美么?难道你能否认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比八十回的《红楼梦》更受欢迎么?如果残缺真是一种美的话,为何不把大卫的头砍掉,把凯旋门上的浮雕去掉,那岂不是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方认为残缺不是一种美。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觉得维纳斯美么?

   反方:维纳斯不美,因为它残缺。

   正方:既然你认为它残缺,那么你会把它补全么?

   反方:当然会的。

   正方:那么你是补一条胳膊还是补两条胳膊呢?

   反方:当然是两条呀,如步一条的话还是残缺的。

   正方: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是否看过李安导演拍的《卧虎藏龙》呢?

   反方:看过。

   正方:好,剧中小龙和小虎是一对完美的情人,如果说把小龙比作维纳斯的右臂,那么,小虎就是维纳斯的左臂,而在故事的结尾,李安导演为什么让小龙独自跳下悬崖,而没有让两个人都跳下去,就是为了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从这一点是来看,残缺就是一种美。(掌声)

   反方:我想提醒对方辩友的是你们说的这些只是《卧虎藏龙》中的一个片断,这部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这个。而且据我所知《卧虎藏龙》所获得只是服装、武打等几个奖项,之所以没有获最佳剧情奖,就是因为其结局的安排不合理,所以我方认为“残缺不是一种美”。(掌声)

   正方:维纳斯因其双臂残缺,达到一种“无”,给人们提供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一千个欣赏者的眼中会有一千个维纳斯手臂形状,如果是一个完整的维纳斯还会给人提供这种想象的美么。

   反方:我们并不否认维纳斯的美,但是如果一尊潘多拉的雕像,去掉他的双臂,你还会认为他是美的么?

   正方:对方辩友承认其是完整的形象,人为的去掉其一部分,这是破坏艺术,如果去掉大卫的头,削掉凯旋门上的浮雕,这种破坏当然不会成就其完整的美。

   反方:依据对方同学的理论,说的根本就不是完整美,而是说的印象美,你第一次见到完整的大卫,你觉得他是美的?第一次见到断臂的维纳斯觉得她是美的?那你第一次见到我我也是美的呀?(掌声)

    ……

就这样,一场激烈的、紧张的论辩之中 ,同学们对残缺美也有各自的认识,至于论辩之中的观点正确与否,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重要,关键的同学们的参与和锻炼,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尤其是面对众多听课的专家、老师,敢于从容的表述自己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在论辩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学们在论辩中碰撞,在碰撞中交流,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言,有所获。在思维的较量和语言的对抗之中,达到语言和思维的双赢。现场热烈的场面,听课老师热情的掌声,专家频频点头,已经是对我和学生们最大的鼓励和认可。

最后让学生动笔以虚实相生的观点来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美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立论也好,驳论也好,学生从容动笔,而且有些同学的文章得倒了在场专家的好评。

就这样,一堂课在激烈、紧张并宽松、自由中结束了。在这节课当中,本人努力践行新课标的要求,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合作,主动探求,给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五、自评反思:教学有法亦无定法

本篇课文作为一个自读篇目,就其本身的解读分析并不难,但是对于教者和学生的理解分析却不能停留于此,教者应贵在能带动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最终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思维的较量和碰撞中,从而达以对本篇课文的深入理解,基于此,我引导学生找出本课文的基本观点,并以此切入引导学生解析全文。启发学生对 “在艺术作品中,残缺是不是一种美?”而展开了见仁见智的辩论,辩论中学生们反应敏锐,观点鲜明,让人们领略了辩论的魅力——思维的对抗,语言的较量。并能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辩论使得大家对艺术的鉴赏和审美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解。而后,又以迁移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以虚实相生的观点来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旁征博引,触摸到许多历史、美术、古代书法、哲学知识等。整堂课围绕着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锻炼学生思维而展开,而教者做的恰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营造一个师生民主对话的环境。正所谓年轻者无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本节课我处理可能过于大胆,但我想在对自读课的学习上,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显得更为重要的。

六、收获及反思: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一)艺术中的虚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探讨论辩中,能让学生在对文本深刻领悟的同时,巧妙有效的达到课外资料的开发拓展,从而培养学生关注文学、艺术的兴趣,以此为驱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文本是课程实施的一种资源,是课程的载体之一,新课程强调对文本的超越、选择、补充。但我认为,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正确发挥文本的作用。本课,重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提出问起,并在思辨探讨中,达到对问题的解决。也最终达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析和延伸。

(三)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调控。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并巧妙的设置情景,鼓励学生在论辩中要张扬个性,让语言充满魅力,让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另一方面,当学生对文本的问题论辩时出现了偏差,或者学生的辩论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又应该及时指出。      

(四)教师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教师本身即是最真实的、最具体的、最可感的课程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意义深远。

(五)开发课程资源,要重视文本的作用,更要重视教师、学生的能动作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种合作探索的过程,身心体验的过程,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同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