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铝合金衬塑管:“清华毕业”成升迁的“特权通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15:42

        “1989年出生,2011年7月工作,2012年12月升任副县级领导。”近日,网民在华声论坛、天涯等网络社区爆料,称甘肃省武威市出现了一位“火箭式”干部,清华大学2010届毕业生焦三牛,在参加工作仅半年后,即升任该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县级领导)。“这也太狠了吧,刚工作就当领导。”有网民说。(1月19日《云南信息报》)

工作半年就升任副县级领导,如此“火箭式”干部想要不受公众关注也难。一边是“火箭式”干部一个比一个强悍,一边是公众质疑不断。诟病声起,听到的回应就是“选拔合理合法”。然而,合谁的“理”又合谁的“法”?

所谓的“选拔合理合法”,初看起来,似乎是“光明正大”的。武威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选聘)县级领导职位人选公告规定,“211”大学毕业在武威工作2年以上和清华大学毕业在武威工作的,可直接报考副县级领导职位。“这个公告我们是向省委组织部请示并通过了的。”省委组织部门都通过了,难道不合理吗?况且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由于威武地处西部,人才资源极为匮乏,因此,武威市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建立了人才合作机制,“这才会有不少清华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选择来武威市工作”。可我们深究下去,却不难发现,清华大学完全成了一个“自制”的“特权通道”。因为根据2002年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第七条规定,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该同志根本没有5年的工龄和2年基层工作经验;同时不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为何还能升任副县级领导?唯一的解释就是清华大学毕业,此时,清华毕业承担了“特权通道”的角色。

“火箭式”干部的背后总不缺乏“特权通道”。他们的套路就是预设相关规定,预设时,会堆积一个崇高的目的,比如人才缺乏,然后冒出“火箭式”干部,然后用自制的“合法合理”来搪塞公众。自然,如此“自成一家”,也就“创造”出诸多的“特权通道”,他们既可以无所顾忌地让“火箭式”干部飞上天,又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公众解释“合法合理”。

有多少“火箭式”干部,就有多少“特权通道”。权力的任意妄为,伤的不只是干部,更多的是酿造社会不公,践踏了政府的形象。

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