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ophole:【子木原创】读书三十二之季羡林《作诗与参禅》(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44:13
读书三十二之季羡林《作诗与参禅》

1、  中国的禅宗,名义上来自印度,实则完全是中国的产物。

2、  禅宗的衣钵相承:尊达摩为初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泓忍,六祖惠能。

3、  诗与禅紧密结合的例子:韩驹《陵阳先生诗》卷一《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吴可《学诗诗》,《诗人玉屑》卷一:“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薄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龚相《学诗诗》《诗人玉屑》卷一:“学诗浑如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戴复古《论诗十绝》,《石屏诗》卷七:“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4、  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禅宗最初是主张“不立文字”的。这是继承了佛家的传统。后来禅宗却从“不立文字”发展成为“不离文字”。诗则不同。钱钟书说:“了悟以后,禅可不著言说,诗必讬诸文字。”

5、  诗与禅的共同之处:就在“悟”或“妙悟”上。

        钱钟书《谈艺录》二八《妙悟与参禅》一节中说: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素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或者不好渔洋诗,遂并悟而非之,真因噎废食矣。高忠宪《困学记》云“平日鄙学者张皇说悟,此时只看作平常,自知从此方好下功夫耳。”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云:“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唤作物格知至。古人把此个境界看作平常。”按刘曛《隐居通议》卷一论语二可参阅。又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断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故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写道:“禅”与“诗”宋代禅宗广泛**,士大夫知识分子谈禅成风,以禅喻诗成为风靡一时的风尚。其结果是将参禅与诗学在一种心理状态上联系了起来。参禅须悟禅境,学诗需悟诗境,正是在“悟”这一点上,时人在禅与诗之间找到它的共同之点。

6、  什么叫“悟”?

        《说文》:“悟,觉也。从心,吾声。”悟字中国早有之,自佛教传入后,“悟”字才变成了一个佛教术语,被赋予了以前不可能有的含义。从梵文和巴利文中可知,“佛陀”之意即“已经觉悟了却的人”、“觉者”、“悟者”。佛祖就是一个“觉者”、“悟者”。

7、  “悟”到了什么东西?

        首先要悟到“无我”。佛家把“悟”分为两层,先到小乘,再到大乘。小乘即“无我。”中国人确已悟到了“无我”。如徐增《唐诗解读》卷五说:“行到水穷处,去不得处,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便坐而看云起,坐久当还,偶值林叟,便与谈论山间水这之事。相与留连,则不能以定还期矣。于佛法看来,总是无我,行无所事。行到是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运,此真好道人行履,谓之好道不虚也。”这是对王维《终南别业》一诗的解释。

        其次,佛教从小乘发展到大乘,最早表现在《般若经》中。主要思想是,法无自性,即所谓法空的思想。“空”,许多大乘的重要经典。什么是“空”呢?《中论》第二十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法”,指的是事物。一切事物是因缘生成,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称之为空。

        “悟”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得真理,是一脉相承的。悟得的东西低层次的是“无我”,高层次的是“空”。禅宗的思想基础是大乘空宗。因此悟空对中国禅宗和禅学诗人,是至关重要的。

        《坛经》把五祖和六祖之间的一段公案简略介绍:上座神秀题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五祖念了偈以后,对神秀说:“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对他是不够满意的。惠能虽不识字,也作了一偈,请人题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五祖认为慧能悟道,便把衣钵传于他,并说:“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

        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8、  禅与中国山水诗:

        禅与诗的密切关系首先或者主要表现在山水诗上。悟“无我”或者悟“空”,最好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主观条件,指的是心灵中的悟解;一个是客观条件,指的是适当的自然环境,以远离尘嚣的山林最理想。

9、  言意之辨: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唐皎然《诗式》说“采奇于象外”,“文外之旨”等。王渔洋最欣赏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说明他倾向于神似,反对形似。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认为诗的妙处在于“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象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 ,在于无迹可求,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唐人戴叔伦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目睫之间”。禅家称之“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11、中国语言文字的作用:谈一谈中国汉语语言在作诗和参禅中所起的作用。

        模糊学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科学,是一门新的边缘科学。是从数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诞生出来的。“模糊类是该类中的成员向非成员的过渡是逐渐的,而非一刀切的。”

        模糊性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所共有的。可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模糊性最强的语言。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炙人口的。其中既无人称,也没有时态,连个动词都没有,只是平铺直叙列上了六种东西,其间的关系也是相当模糊的。但是无论谁读了,都会受到感染。人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把这六种东西加以排列组合,总起来给人一种深秋旅人早晨登程的荒寒寂寞的感觉,具有极浓的艺术感染力。主人是谁呢?根本没有说出,然而呼之欲出。谁想是谁是主人。故而极具感染力和切身感受。

        唐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谈作诗。诗人心中有了“情”,有了“意”,需要表达。但作者和读者间意思存在互猜的情况。刘勰《文心雕龙》中:“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出必显。”中国古人说:“诗无达诂。”

        模糊朦胧的语言,也许比明确清晰的语言,更具有魅力,更具有暗示的能力,更适宜于作诗,更能让作者和读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作为诗的语言,汉语在世界众语言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中国作诗,讲究“炼”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极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支破月来花弄影”等。

         禅宗的机锋,可谓是语言模糊性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