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视频: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9:28
http://wenku.baidu.com/view/6edfb81d650e52ea551898a7.html各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各课知识点0)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土壤与生命》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我们周围的土壤
                  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2、了解土壤
                  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知道土壤分为三类:沙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3、肥沃的土壤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4、土壤的保护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使学生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弃电池,滥施化肥等。我们要保护土壤,保护环境。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它将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
                  1、果实和种子
                  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知道果实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一是借助外力,如风力、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如蒲公英的种子是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二是依靠自身所产生的力量。
                  2、根和茎
                  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知道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3、叶和花
                  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知道一朵完整的花它有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有的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多部分,它们是不完全花。花粉的传播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植物界最普遍的传粉方式,主要有风媒花和虫媒花。
                  4、植物和我们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可能被我们食用,它们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六个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氧气和食物等,对人类的贡献太大、太多了,我们需要植物、我们要热爱植物。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本单元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体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路”。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固态、气态、液态,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单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引领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诸如轻重、软硬、形状、颜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1、认识固体
                  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和液体都不易被压缩。知道不同颗粒状的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2、把固体放到水里
                  把固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在不溶解的物体中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利用固体在水中的这些性质,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3、认识液体
                  不同的液体在颜色、形状、味道、气味、透明度、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重点要认识液体轻重、粘稠度、表面张力等性质。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热水会浮在冷水上。液体倒入水中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或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通过实验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关心天气》本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心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及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行为,所以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1、今天天气怎样
                  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影响人类活动,比如从气温、降水、风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每年5月最适宜攀登珠峰。知道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气温有多高
                  同学们能正确使用温度表,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一天中的温度早晚低,午后高;最高时并不在正午,一般在14时左右。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每天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3、雨下得有多大
                  降雨量的等级划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雨下得大小会影响我们生产及生活的许多方面。
                  4、今天刮什么风
                  知道人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把风速叫做风级。风向标可以测出风向,风力计可以测出风速。风速有0~12级共13个级别。
                  5、气候与季节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第五单元 观察与测量
                  本单元主要是根据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第二部分,测量。科学课的教学要重在“探究”,这是本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的灵魂。要彻底打破“教知识”、“教书本知识”的旧的教学观,必须从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人手,带领学生亲自去种,亲自去养,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做总结报告,以及讨论交流、自我评价。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亲身经历(哪怕是观察)一次这样的活动,他们所获得的东西也是课堂上所无法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