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疾风和凯旋:天眷堂馆藏古钱币图录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53:11
  天眷堂馆藏古钱币图录图集          元朝(元,元末起义军)

公元1206年~1368年)

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中国,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

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

金国,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6年灭南宋,1279年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

中国。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窝阔台建都和林(今蒙古国境内);1263年,

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统治中心完

全向中原转移。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西北至新疆东部,北到西伯利亚(一说到达北冰洋),东

到大海(包括台湾),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包括西藏、云南、今缅甸东部。元朝领土面积超过1200

万平方公里(一说2200万平方公里)。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4](元惠宗)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

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

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大元”。 元代主要行使纸币,同时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银锭之统

称“元宝”即来源于元朝。元初曾一度禁止使用铜钱。后来虽然铸过不少种类的钱币,但数量较

少,用以流通的主要是纸币。传世较多的小钱,多属庙宇钱和供养钱。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

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至元通宝 

铸造背景: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

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

时年80岁

铸造时间 : 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铸

特征:: 有蒙、汉文两种。形制有大小多种。


蒙文(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折二

至大通宝

铸造背景: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

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

时年31岁。

铸造时间:至大1308年~1311年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

特征: 仅小平钱,另有蒙文当十钱。

至大通宝 小平

大元通宝

铸造背景: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

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

年,时年31岁。

铸造时间: 至大1308年~1311年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铸。

特征: 非年号钱。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

大,较为常见。


蒙文(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



至正通宝

铸造背景: 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铸 各种至正通宝、元宝、之宝等钱。顺帝时期是

元代铸钱最多的时期,所铸钱种类亦颇复杂。有“供养钱”、“地支纪年钱”、“纪值

钱”等,每种钱又有多种。至正之宝权钞钱:顺帝至正年间铸。钱背面有“权钞壹

分”、“伍分”、“壹钱伍”、“弍钱伍”、“伍钱”等字样,这些钱数是对纸币的作

价。本来纸币是代替金属币流通的价值符号。权钞钱则相反,用本身有 价值的金属铸币

来代表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这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货币上也是罕见的。

铸造时间: 顺帝至正1341年~1370年

特征: 背有蒙汉两种记值


至正通宝背辰 小平



至正通宝背辰折二



至正通宝背卯 折二


至正通宝背辰 折三

至正通宝 折二


至正通宝 背二 (蒙汉文)



至正通宝 背二(蒙汉文)



元代农民起义军钱币

龙凤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刘福通等农民起义领袖拥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凤,

铸造时间: 公元1355--1356年铸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钱。背无文。

龙凤通宝 折三大样

天祐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江南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据高邮为都城,建元天佑

铸造时间: 公元1354年--1357铸。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四种,钱文正面楷书背面有纪值的篆书。


天佑通宝折三


天佑通宝折五

天定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迁都江州,该元天定

铸造时间: 1359-1360年铸造

特征: 有“小平”、“折二”、“折三”

天定通宝折三

大义通宝

铸造背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称帝于江州(今江西九江),改元大义,

铸造时间: 公元1360年铸

特征: 大义通宝。有 “小平”、“折二”、“折三”三种,流通于长江中游地区


大义通宝 折三


南宋(建炎-淳熙)

(公元 1127—— 1279 年)

  南宋发行纸币,铸币比北宋时大为减少。铸币中又以铁钱及折二钱为主。其货币流通的地区性,币

材、币值、币名的多样性,比北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淳熙七年(公元 1180 年)开始,钱币上出

现了纪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纪年钱币

建炎通宝、、建炎重宝:

铸造背景:建炎元年五月初一庚寅日(1127年6月12日),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应天府,建立南宋。

铸造时间:高宗建炎年间(公元 1127—— 1130 年)铸。

特征: 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钱.

建炎通宝 小平

建炎通宝 小平



建炎通宝 小平 四挑版一对



建炎通宝 小平 背川


建炎通宝 折二 母钱

建炎通宝 折二


建炎通宝 折二


建炎通宝 折二


建炎通宝 折二



建炎通宝点建小平折二 折三 一套


建炎重宝

绍兴元宝、绍兴通宝

铸造背景: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

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以此改元为绍兴元年,并改越州成了

绍兴城。

铸造时间:高宗绍兴年间(公元 1131—— 1162 年)铸

特征: 均有小平、折二钱。通宝尚有折三钱。均篆、真对钱。元宝折二背有星月纹


绍兴通宝小平



绍兴通宝 折二



绍兴元宝 折二




绍兴元宝 折二


绍兴元宝 折二


绍兴元宝 折二 母钱

隆兴元宝

铸造背景:孝宗(1127-1194)(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

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

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铸造时间:孝宗隆兴年间1163年—1164年




隆兴元宝折二


隆兴元宝 折二



隆兴元宝折二



隆兴元宝 折二


隆兴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

铸造时间:1165年—1173年

乾道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 折二



乾道元宝折二

淳熙元宝、淳熙通宝

铸造时间:孝宗淳熙年间(公元 1174 —— 1189 年)铸。

特征:元宝钱有小平及折二钱,钱文有篆、真二体。真书钱背有纪年,自柒至十六,这是世界上钱

币纪年最早的。背文有星月纹或钱监名,如正、泉等。通宝为折二钱;铁钱纪监名兼年。



淳熙元宝 小平 背星月

淳熙元宝 小平



淳熙元宝 小平 背十



淳熙元宝 小平 背十一

淳熙元宝 小平 背十二


淳熙元宝 小平 背十三

淳熙元宝 小平 背十五

淳熙元宝小平背十六


淳熙元宝折二


淳熙元宝 折二 背星月


淳熙元宝 折二 背星月


淳熙元宝折二 篆书



淳熙元宝 折二 篆书 背星月


淳熙元宝 折二 背泉

淳熙元宝 折二


淳熙元宝 折二 背七


淳熙元宝 折二 背八


淳熙元宝 折二 背九

淳熙元宝折二 背十


淳熙元宝 折二 背十

淳熙元宝折二 背十一

淳熙元宝折二 背十一

淳熙元宝 折二 背十三


淳熙元宝 折二 背十四


淳熙元宝 折二 背十五


淳熙元宝 铁钱 同十四

清朝(天命天聪顺治)

清代钱币沿袭我国两千多年传统,仍铸方孔圆钱,清末才改铸铜元。铸钱机构除中央有工部的“宝

源局”和户部的“宝泉局”外,各省多设局铸钱。私铸则与过去历代一样,虽严法而不能禁。

天命汗钱、天命通宝

铸造背景:清太祖努儿哈赤在入关前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国称帝时所铸

特征: 满文钱及汉文钱。


【天命通宝。汉文】



【天命通宝。汉文】

【天命通宝 。汉文 】


[ 天命通宝。 汉文 ]



天命汗钱



天命汗钱



天命汗钱

天聪汗钱

铸造背景:太宗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仿明天启大钱所铸

特征: 正面铸有满文“天聪汗钱”,背面铸有满文“十”和“一两”。有大字小字版。小字版稀少



天聪汗钱

顺治通宝

铸造背景: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

八年八月二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是清朝

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特征: 一共铸造五式钱:

顺治一式又名顺治仿古式(仿明钱式):

顺治五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始铸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据北京之后,同时在货币发

行上大量采用了明代遗留的旧机构、工匠和钱币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铸造的“顺治通宝”

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铸币的风格,且由中央的工部和户部主持造币,而地方铸币在这一时

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没有出现象明代钱币那样的“背文计地钱”。


顺治通宝 光背 阴圈


顺治通宝 狭治



顺治通宝 阔治

顺治通宝 缶宝 光背



顺治通宝 光背


顺治通宝 户手 光背。罕见版】


顺治通宝大明手



顺治通宝 背上圈


【顺治通宝 背二】

顺治二式又名顺治单字记局式,

是继顺治一式后的第二类顺治钱形式,始铸于顺治二年停于顺治九年(1645―1653年),其形式类

似于唐代的会昌开元。钱背由一个单一汉字(有穿上、穿右及穿左三类)记载其铸钱局。据记载顺治时

期全国先后有二十三个钱局开铸单字记局钱,但从现存顺治钱实物来看仅发现了工、户、蓟、宣、

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新共十九局。而古籍所载:陕西省局

的“陕”字、江西省局的“江”字、广东省局的“广”字以及湖广省郧阳府、常德府等局铸造的顺治

钱。



顺治通宝 背右工



顺治通宝背右俯户


顺治通宝背右户大样


顺治通宝 背右肥户


顺治通宝 背右户阔缘大样


顺治通宝 背右楷书大同



顺治通宝 背右同正样



顺治通宝巨字背右同

顺治通宝 背左延


顺治通宝背左延


顺治通宝 背上蓟



顺治通宝背上襄



顺治通宝 背右荆



顺治通宝 背上昌



顺治通宝背上福


顺治通宝 背上河



顺治通宝 背右河

顺治通宝 背上浙



顺治通宝背右浙

顺治通宝 背上临


顺治通宝 背右临


顺治通宝 背上原

顺治通宝 背右原


顺治通宝 背上宣


顺治通宝 背右宣



顺治通宝 背右长宣

顺治通宝 背上东


顺治通宝 背右东



顺治通宝 背上阳



顺治通宝 背右阳

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

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

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

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

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据史料记载顺治一厘式共有十九局开铸,分

别有:户一厘、工一厘、蓟一厘、宣一厘、云一厘(密云局)、东一厘、临一厘、原一厘、阳

一厘、陕一厘、同一厘、河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云南

省局)、荆一厘。除荆一厘和云一厘(密云局)未见实物外,其余各局铸币均不难见到。各局

版式基本固定,变化不大,除原一厘、浙一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等

南方各局使用较为特殊的面文书法而外,其余各局多数采用了户部铸币的标准面文体系。这说

明清代铸币体系正进一步趋于完善与统一,同时也说明到了顺治中、后期清政府的中央集权逐

步加深,而南方的割踞势力也进一步被削弱了。


顺治通宝户一厘


顺治通宝阳一厘



顺治通宝河一厘



顺治通宝陕一厘




顺治通宝蓟一厘



顺治通宝蓟一厘



顺治通宝昌一厘



顺治通宝 云一厘



顺治通宝 宁一厘



顺治通宝 临一厘


顺治通宝 宣一厘


顺治通宝 江一厘


顺治通宝 东一厘 面寄郭

顺治通宝 同一厘

顺治通宝 浙一厘


顺治通宝福一厘


顺治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央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开铸

“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

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

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顺治满文式

虽然只有户部、工部二局铸造,但铸造量非常大。所需的铜主要来自明代以及顺治旧式钱回炉改

铸, 所以在存世的顺治钱中背“宝泉”、“宝源”顺治最多。

顺治通宝 宝泉

顺治通宝 宝泉 宫钱手



顺治通宝 宝源

顺治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

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

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故名“满汉文式。分别有满汉文: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

河、 临、浙、陕等



顺治通宝 满汉文东



顺治通宝 满汉文宁


顺治通宝 满汉文河



顺治通宝 满汉文宣



顺治通宝 满汉文同



顺治通宝 满汉文江



顺治通宝 满汉文昌

清代(康熙雍正)康熙通宝

铸造时间和背景特征: 康熙帝名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

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改铸“康熙通宝”

钱,,面文楷书直读,背记局,分“满文”“满汉文”二种,满文钱仿顺治四式。背宝泉、宝源二

局,满汉文钱仿顺治五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记局名,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

钱制皆如此例。当时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 形成了一首押韵、顺口的康熙钱“背文诗”。诗云:同

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这首诗将“康熙通宝”钱背满汉文的二十局都囊

括其中。所以有人将康熙的这套钱称为“诗文二十品”。后来还出现了“巩”字(甘肃巩昌局)康熙

康熙通宝 宝泉

康熙通宝宝泉长足宝

康熙通宝 宝泉

[康熙通宝宝泉特大样(仅见)直径 29.5mm 厚度1.4mm

[ 康熙通宝宝泉正样与宝泉特大样 对比图]

康熙24局诗钱一套:

康熙通宝满汉文同

康熙通宝满汉文福

康熙通宝满汉文临

康熙通宝满汉文临最大样直径 29.4MM 厚度1.3MM



[康熙通宝满汉文临特大样与正样对比图]

康熙通宝满汉文东


康熙通宝满汉文江

康熙通宝满汉文宣

康熙通宝满汉文原


康熙通宝满汉文苏

康熙通宝满汉文蓟


康熙通宝满汉文昌

康熙通宝满汉文南



康熙通宝满汉文河


康熙通宝满汉文宁

康熙通宝满汉文广

康熙通宝满汉文浙


康熙通宝满汉文台


康熙通宝满汉文桂


康熙通宝满汉文浙



康熙通宝满汉文云


康熙通宝满汉文漳

康熙通宝 大清

雍正通宝

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由于雍正在位仅仅13年相对前朝铸造数量最少。雍正通宝计有15个铸

局,宝泉、宝源、宝浙、宝苏、宝河、宝黔、宝安、宝云、宝晋、宝武、宝昌、宝济、宝南、宝川和宝

巩等。其中以折二型“黔、云、济”最少见。

雍正通宝早期大样

雍正通宝 宝泉 宋体

雍正通宝早期大样


雍正通宝 宝泉 大型

雍正通宝 宝泉 阔缘


[ 雍正通宝 宝泉(乾隆宫钱手,疑乾隆时期补铸)]


雍正通宝 宝泉 雕母 罕见

雍正通宝 宝源

雍正通宝 宝武


雍正通宝 宝武 双点通



雍正通宝 宝安




雍正通宝 宝安


雍正通宝 宝苏



雍正通宝 宝苏母钱直径:厚度:


雍正通宝 宝巩


雍正通宝 宝晋 (方晋)

雍正通宝 宝黔


雍正通宝 宝黔

雍正通宝 宝黔



雍正通宝 宝黔


雍正通宝 宝巩

雍正通宝 宝南


雍正通宝 宝昌


雍正通宝 宝云


雍正通宝 宝云


雍正通宝 宝济



雍正通宝 宝河



雍正通宝 宝川


雍正通宝 宝浙


雍正通宝 宝浙

清代(道光 咸丰泉小平)道光通宝

宣宗道光年间(1821——1850年)铸。背文为满文局名,共十九局。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

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道光通宝宝泉大样



道光通宝 宝泉 摇头

道光通宝宝泉上星

道光通宝宝泉大样宫钱母钱

道光通宝宝泉大样宫钱


道光通宝宝泉大样宫钱


道光通宝 宝源


道光通宝 宝源 母钱



道光通宝 宝源 母钱

道光通宝宝源



道光通宝 宝江 (套子钱)



道光通宝 宝云 母钱


道光通宝 宝云



[ 道光通宝 宝晋 部颁样钱 ]



道光通宝 宝晋

道光通宝 私铸





道光通宝 宝东



道光通宝 宝浙



道光通宝 宝浙



道光通宝 宝黔


道光通宝 宝苏


道光通宝 宝昌.


道光通宝 阿克苏 八年十


咸丰通宝重宝元宝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

故。在位11年。“咸丰”是清文宗的年号,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此时民怨沸

腾,清政府为了苟延残喘,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继推出“咸丰

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钱币。

   

咸丰元年首先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由于鸦片战争、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

生,钱局铸造制钱已很难正常进行,很多省钱局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即使开铸,也是偷工减料。因而

造成咸丰通宝制钱精好者少,而粗制滥造的多,大都质劣而轻小,或造成铁钱、铅钱代替铜钱。咸丰元

年时,规定钱重一钱二分,至第二年,变为一钱,但具体铸行大多轻于规定重量。“咸丰通宝”面文有

楷书等,背文满文局名有:宝源、宝泉、宝河、宝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包巩、宝苏、

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阿克苏、宝黔,等二十四个局。此后

在大平军连捷,各地反清起义风起云涌下,清军疲于奔命,清廷惊慌失措。这时,清朝的军费开支大

增,而税额收入大减,再加上鸦片战争的影响,导致财政拮据,为了筹款继续镇压太平军,缓解财政危

机,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铸大钱。《大钱图录》说:“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军

务日滋,清饷不能继,寿阳相国权户部议,请铸当十大钱,兼增铁冶以供度支。旋推及当五十,当百

钱。巡防王大臣续请铸当五百,当千两种。”说明咸丰大钱是在迫不行已的情况下铸行的。“咸丰重

宝”始铸当十大钱,继而又开铸当五十、当百和当百以上,并令全国各省迅速铸造推行。“咸丰重宝”

铸行情况十分混乱复杂,当值等次,大小轻重,铸造材质,铸造工艺,文字书体,钱文等,在各局甚至

在同一局监内铸造时,都差异很大,以至有当值大小和钱体大小轻重倒置的,此外还有铁钱和铅钱。为

了能迅速推行大钱,咸丰铸钱局数量上比前朝又有增加,并在原有宝源、宝泉和各省钱局外,又设立热

河宝德局,江苏宝苏局再设清江浦分局,新疆喀什局,还准许克勤郡王,设立捐铜局专铸大钱,已停铸的

钱局纷纷恢复铸行。咸丰大钱的当值有多种。“咸丰重宝”当十钱的铸行最普遍,各开铸大钱的钱局都有

铸行,铸造量颇丰。其次是当五十,当百大钱,当五百,当千仅宝泉局、宝源局、宝巩局、宝陕局、宝河

局和克勤郡王等铸造过。除上述几种当值外,还曾铸行过当五、当二十、当四十到当四百等大钱。宝文当

十,当五十大多用“重宝”,当百以上用“元宝”。但有的钱局或用“通宝”重宝,或兼用几种宝文。咸

丰大钱的钱文书法,各局自成体系,差异明显。


咸丰通宝 宝泉

[ 咸丰通宝 宝泉 珍宝 长通宝铁母 稀少品 ]

咸丰通宝宝泉珍宝长通宝铁钱


[ 咸丰通宝 宝泉 戴书铁母]


咸丰通宝 宝泉 戴书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戴书铁母

咸丰通宝 宝泉 戴书铁钱 细缘

咸丰通宝 宝泉 戴书铁钱 细缘 大样

咸丰通宝 宝泉 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缶宝铁钱


咸丰通宝宝泉四点宝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异书铁钱 罕见


咸丰通宝 宝泉 背左上决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背右上决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背左下决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背右下决铁钱


咸丰通宝 宝泉 背左下决铅钱


宝陕局

咸丰通宝 宝陕 小平

咸丰通宝宝陕小平铁母

咸丰通宝 宝陕 小平 铁母 阔缘

咸丰通宝 宝陕 小平 铁钱


咸丰通宝 宝陕 小平 铁钱 降宝

咸丰重宝 宝陕 当十

咸丰重宝 宝陕 当十 大字



咸丰重宝 宝陕 当五十 小样

咸丰重宝 宝陕 当五十



咸丰元宝 宝陕 当百


咸丰元宝 宝陕 当百 大样


咸丰元宝 宝陕 当百

宝德局

咸丰通宝 宝德 小平 铁钱

咸丰通宝 宝德 当五 铁钱



咸丰重宝宝德 当十



咸丰重宝 宝德 当五十



咸丰元宝 宝德 当百

宝蓟局


咸丰重宝 蓟当十



咸丰重宝 蓟当十铁钱


咸丰重宝 蓟当五十

宝巩局


咸丰通宝 小平

咸丰通宝 小平

咸丰重宝 当五


咸丰重宝 当五

咸丰重宝 当十

咸丰重宝 当十 母钱


咸丰重宝 当十 宋体


咸丰重宝 当五十

咸丰重宝 当五十



咸丰元宝 当百



咸丰元宝 当百

宝福局

咸丰通宝 小平


咸丰通宝 小平铁母

咸丰通宝 一十


咸丰通宝 二十

咸丰通宝 五十

咸丰通宝 一百



咸丰通宝 一百 黄铜 样钱

咸丰重宝 二十

咸丰重宝 五十

咸丰重宝 一百

咸丰重宝 记重一十


咸丰重宝 记重二十

宝苏局

咸丰通宝宝苏 小平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三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五十



咸丰重宝宝苏 当五十


咸丰元宝宝苏 当百


咸丰元宝宝苏 当百

北宋(绍圣--圣宋)

绍圣元宝、绍圣通宝

铸造背景:同上

铸造时间: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

特征: 皆为篆、行对钱,元宝有小平、折二、折三,通宝只有小平。两种钱都有铁钱。


绍圣元宝草元



绍圣元宝大字试样 母钱仅见2枚


绍圣元宝 母钱


绍圣元宝母钱

绍圣通宝小平


绍圣通宝小平 铁钱 小字


绍圣通宝 小平 铁钱 中字


绍圣通宝小平 铁钱 中大字

绍圣通宝小平 铁钱 大字



绍圣通宝 隶书 背上 铁钱 稀少品



绍圣元宝折三铁钱

元符通宝

铸造背景:同上

铸造时间: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年—1100年

特征: 小平,折二等铜,铁钱。

元符通宝母钱


元符通宝




元符通宝 小平大字大型 试铸样 孤品



元符通宝铁母

元符通宝 小平 楷书 铁钱 小字


元符通宝 小平 楷书 铁钱 大字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背“上”|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背“上”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背“上”


元符通宝 小平铁钱 背“ 汾”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背“上”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背“汾”|


元符通宝 小平铁钱 背“汾”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 铁钱


元符通宝 小平铁钱背“汾”


元符通宝 小平铁钱大字 背“上”



元符通宝 小平铁钱 大字 背“上”


元符通宝折二


元符通宝折二

元符通宝折三铁钱

圣宋元宝

铸造背景:宋徽宗(1082~1135)名赵佶,汉族,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

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生母宋神宗钦慈皇

后陈氏。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

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擅长楷、草书及山水、人

物、花鸟、墨竹。擅长婉约词,创“瘦金体”。

铸造时间:宋徽宗建中靖国1101年

特征: 有小平, 折二 钱文篆行成对,制作精美,版别繁多。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大型原母 直径25.4CM 厚度1.2CM



圣宋元宝 结宋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母钱


圣宋元宝 美制


圣宋元宝 美制

圣宋元宝


圣宋元宝长字一对

圣宋元宝行书 小平大型 试铸币或铁母

圣宋元宝小平大样

圣宋元宝折二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背上 铁质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铁质

圣宋元宝背上铁质

圣宋元宝背上铁质

圣宋元宝背上铁质


圣宋元宝背汾铁质

圣宋元宝背汾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