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gth matlab:★你,正在被催眠最新章节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7:39:19
 你,正在被催眠 相关部分 
  • 前 言
  • 目 录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1)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2)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3)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4)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5)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6)
  •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7)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1)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2)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3)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4)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5)
  •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6)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1)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2)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3)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4)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5)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6)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7)
  •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8) 
 自 序   在我的催眠班里,经常会有学员迫不及待地问:“格桑老师,您什么时候教我们几分钟内将人催眠倒的技术?”我于是问他们:“请问,你将别人放倒,打算干吗呢?”这说明,大多数人对催眠的认识仍然是“催人入眠”。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最常看到的催眠其实是催眠表演,比如“搭人桥”、“喝水醉倒”等等。催眠表演是催眠效应的放大化演示,但那只是为了让大众对催眠有直接、深刻的体验,更多出于宣传的目的。而我们真正应该了解的,其实是日常生活中的催眠现象,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其实是催眠的心理调适与治疗技巧。  从生活中提炼催眠要素应用到治疗中——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点,也是对所有学习“得觉催眠”的学员的基本要求。催眠状态是一种意识高度集中、无意识活跃的状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经常会自发地处于催眠状态,如发呆、全神贯注地阅读等等。而催眠治疗则是用技巧定向地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给予暗示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容易使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是用来访者最容易自发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比如,一个人特别喜欢看电视,看的时候经常进入催眠状态而忘掉了身边的一切,那么对此人催眠时,我们就引导他想象看电视的情景,效果一般会好于其他方式。  除了心理治疗,催眠技术更大的意义在于自我催眠,以帮助人们自我调适、激发潜能、促进沟通等。当处于催眠状态时,由于无意识的活动增强,潜能被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灵感最活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巅峰状态”,艺术家、作家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我们在学习、工作时,就可以通过自我催眠使自己进入巅峰状态,一来提高效率,二来使工作的过程变得更加愉快。而对于工作、学习中的压力,也可以运用催眠技巧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近十年来,我在四川、北京、山东、辽宁等地开设“得觉催眠”的讲座与培训超过万场,主要目的就是普及催眠知识与技巧,帮助更多的人活得轻松愉快。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催眠,都可以通过催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得觉”在于“得到觉悟”,藏语意为“平安吉祥、快乐安康”,我建立“得觉理论”的心愿,不仅是因其在心理治疗中快速、有效,更重要的是,大众能够在生活中应用这种养生方法和催眠技巧,让生活更轻松、喜悦。  本书应广大学员和受众的要求,以详尽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身边究竟发生了和发生着哪些催眠现象。同时,我将其中的催眠要素提取出来,教给读者应用这些催眠要素的具体技巧。在书的后半部分,我用完整的催眠案例,讲述催眠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催眠治疗和自我保健的具体步骤。我在书中用了部分催眠式的语言,也许阅读时你会觉得有点奇怪,请重复!我的目的所在,就是让你能真正感受到书中所饱含的积极暗示,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能让生命保持喜悦的状态。  最后,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纪谊女士、于彬女士、曹文女士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感谢张兵为本书的资料整合所做的贡献;感谢我的助手牛津为本书的完成所做的工作;感谢所有从“得觉催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的朋友!
前 言  “昏暗的房间里,悄悄地透进几束惨淡幽然的光。光束中,隐约看到尘埃在四处飘荡。房间的中央站着一个男人,手持一只水晶球,在另一个人眼前不断晃动。一下、一下、又一下……水晶球泛着淡淡的、诡异的光,一次又一次地滑过那个人的眼前。男人压着嗓子用沉沉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什么。不一会儿,那个原本端坐在椅子上的人开始瘫软,然后逐渐睡去……”电影和小说通常这样渲染催眠的场景,为催眠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因此,很多人觉得催眠是一种玄妙无比的法术。  那么,催眠的神秘面纱之下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呢?  其实,催眠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一点也不神秘。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是催眠高手——当人全神贯注地进行某一活动或做某件事时,就会在一段时间里完全忽略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例如,上课走神时会忽略课堂上的一切,游戏、上网时会产生“忘我”状态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处于催眠之中。  很多人以为催眠就是让人昏昏欲睡,这是很片面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催眠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人的主意识集中于一点,注意力范围缩小。在这种状态下,潜意识被唤醒,人们对暗示的接纳度大大提高,于是不同的暗示就会引发一系列相应的反应和效果。   不少人都觉得催眠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高深问题。其实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学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钟情于某种活动,例如看电影,听演唱会,练瑜伽,玩网络游戏等等。为何我们会有迷恋的感觉呢?这就是催眠在起作用: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十分放松,在这种状态下,心理阻抗变小,对外界的评判减少,情绪趋于平和,而此时人的接纳度最高,这些活动带来的良性暗示和积极的思维引导——尤其当引导的方向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相同时——更容易被接纳、认同与产生共鸣,我们就会产生舒服的感觉,也因此爱上这些活动。  再比如,购物消费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对某一品牌的产品有特别的感觉呢?当提到速溶咖啡的时候,是不是仿佛看到那个经典的红色咖啡杯里冒出的暖暖白雾呢?其实,这种将品牌与美好印象联系在一起的感觉,也是一种催眠。  说了那么久,你一定想知道,周围这些事物到底是如何对我们进行暗示催眠的,而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屏蔽消极暗示催眠、利用积极暗示催眠呢?——这也正是本书即将一一展示的内容。本书将对生活中最常见的催眠现象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催眠的原理,告诉诸位如何利用积极的催眠激发自我潜能。  当了解这些暗含催眠的技巧并掌握应用方法后,我们就可以更加轻松愉悦地融入社会,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成功总是有秘诀,关键是你的选择! 目 录  第一章 催眠到底是什么?             1  1.催眠与睡眠相同吗? 1  2.催眠是怎么回事? 6  3.被催眠后的感觉如何? 10  4.哪些人可以被催眠? 14  5.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 16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催眠 21  1.神话,最具力量的催眠 21  2.儒与道,持续千年的催眠场 26  3.历史故事中所包含的自我催眠 31  4.谁用四大名著催眠了我们? 36  5.俗语,还是催眠口诀? 39  第三章 宗教中的催眠 43  1.人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被宗教催眠? 43  2.解密宗教仪式背后的三大催眠要点 49  3.宗教建筑如何构建催眠环境? 52  4.宗教音乐有哪些催眠的特点? 58  第四章 传媒与影视娱乐中的催眠 63  1.你知道自己正在被广告催眠吗? 63  2.偶像,最耀眼的催眠师 71  3.电影,最直接的催眠体验 76  4.“日韩流”,第几次催眠了你? 81  第五章 网络中的催眠 85  1.网络游戏背后有怎样的催眠? 86  2.你如何被QQ上的他催眠? 90  3.博客也能催眠吗? 95  4.看网络色情如何催眠? 98  第六章 揭秘犯罪中的催眠 103  1.揭秘诈骗中的催眠 104  2.揭秘传销中的催眠 113  3.揭秘精神控制犯罪中的催眠 116   4.如何用催眠侦破催眠犯罪? 121  第七章 企业中的催眠 125  1.什么是小团体语言的催眠? 126  2.什么是催眠式销售? 130  3.如何在管理中应用催眠? 136  4.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可以催眠企业成功? 142  第八章 教育中的催眠 151  1.如何用催眠提高学习兴趣? 151  2.怎样利用催眠提高学习能力? 155  3.怎样在催眠状态下矫正不良习惯? 158  4.如何利用催眠医治失眠? 163  第九章 身心疾病治疗中的催眠 169  1.催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170  2.催眠治疗性功能障碍 177  3.催眠治疗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 182  4.催眠治疗进食障碍(暴食症、厌食症) 193  第十章 自我保健中的催眠 201  1.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催眠? 202  2.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积极的催眠暗示? 214  3.如何化解别人消极的催眠暗示? 221  附一:一个完整的得觉催眠调适案例 227  附二:得觉催眠危机处理案例(两例) 235 第一章   催眠到底是什么?  本章针对人们对催眠的疑问,进行了概要介绍,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看待催眠,以此作为本书的引子,也作为所有相信催眠与不相信催眠的人认识催眠的引子。   1.催眠与睡眠相同吗?  从字面来看,许多人觉得所谓“催眠”就是催促人们尽快入眠,比如,母亲用摇晃、唱小曲给哭闹的婴儿等方法,使孩子尽快入睡;失眠的人听催眠曲帮助自己入睡。那么,催眠与睡眠是一回事儿吗?  事实上,“催眠”这个词在创建之初就是一个类比性的概念,源自一次偶然事件:1842年,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1795—1860)发现,不用药物而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可以使病人被麻醉。于是,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催眠理论。起初,布雷德认为催眠仅仅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状态,所以他根据希腊语“hypnos(睡眠)”改写出英文单词“hypnotism(催眠)”来表示催眠现象。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从生理、感官等各个方面来看都不同于睡眠状态。但“催眠”一词此时已经为世人广泛地采用和接纳,这个“错误”也就沿用至今了。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6年版)对催眠的定义是:“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形式反应的心理状态。被催眠者似乎只与催眠者保持联系,自动地、不加批判地按照暗示来感知刺激,甚至引起记忆、自我意识的变化。暗示的效果还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从医学上定义,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催眠状态下,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主意识相对变窄,潜意识被唤醒并能够主动吸取对自身有益的暗示。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 Ivan Petrovich,1849—1936)解释了催眠和睡眠的区别:“假如抑制毫无妨碍地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那就是平常的睡眠;假如只有大脑皮层的一部分受到抑制,那就是通常所谓的催眠状态。”而美国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弗雷德?H?弗兰考则这样说:“催眠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各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来,这并不是处于昏迷或睡眠状态,而是类似于那种当你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一项工作或阅读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他人对你所说的话而已。” 
  现代神经生理学利用脑电图技术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人的大脑会发出α、β、θ、δ等不同种类的脑电波——α波主要出现在人们闭目、安静的时候,此时人的意识清醒而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β波也出现在人意识清醒的时候,不过随着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变得紧张;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体疲倦时可见,缺氧或深度麻醉时也可能出现;δ波在睡眠的时候出现,但在缺氧、大脑器质性病变或深度麻醉的时候也可能出现。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催眠状态下大脑发出的主要是α波,与大量出现δ波的睡眠状态显然不同,这从生理学的角度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一样的。  大量的实证表明,催眠与睡眠是不同的。那么,看起来如此相似的两种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睡眠是一个自发的生理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并且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睡觉”与“醒来”的过程。而对于催眠,人们似乎无法掌控。这是因为,催眠更多的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随时都会发生,包括在我们熟悉的睡眠过程中。我们知道,睡眠会受到心情、光线、声音等因素的影响,这在本质上是自我无意识暗示的结果,也就是说是一个催眠的过程,它几乎总与我们的睡眠同步。当然,这也表明我们可以将催眠作用于睡眠,改善睡眠质量——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催眠应用的重要方面。  视野拓展:为什么“数羊”可以催眠?  “数羊”是人们摆脱失眠的一种常见办法。最初人们从“1”开始一直数下去,但很多时候收效甚微,有的人甚至越数越兴奋,于是后来出现了“改进版”:从“1”数到“5”并不断重复,效果就好多了。  不过,大部分人恐怕并不知道“数羊”的秘密何在——这其实是国外应用催眠改善睡眠的一个简单方法。在英语中,表示睡觉的“sleep”与表示羊的“sheep”发音很接近。在不断重复“sheep(羊)”的过程中,失眠者大脑里会出现单一的“羊”的画面,让纷乱的思绪得以集中;而由于相近的发音,重复数羊多次后潜意识中的“sleep(睡觉)”指令就会起作用,使人进入睡眠状态。 
  这一做法在国外是比较有效的,但直接翻译过来的“数羊”缺乏单一的意象,无法有效地使人集中注意力,也不具有潜意识的指示功能,效果自然差了很多。而“改进版”只从“1”数到“5”,增加了重复的部分来集中注意力,效果虽然有所改善,但仍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方法。本书第八章会有专题讲述催眠在改善睡眠方面的应用。   2.催眠是怎么回事?  两百多年来,催眠一直经历着它的“玄异时代”。尽管近几十年催眠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普通大众依然怀疑这是一种玄学。毕竟,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就告诉大家“魔术是我要给大家看的把戏,是假的”,这么一来,观众的看点就放在寻找哪些内容“像真的”上面。而催眠师一直强调“催眠是科学的”,尤其是催眠表演秀在开始表演之前都会强调催眠是真实的,因而观众的看点就放在寻找哪些内容“像假的”上面。再加上很多江湖骗子到处宣扬催眠,运用催眠,使得原本科学的名词“催眠”名声大大受损。那么,催眠究竟是什么?其科学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催眠,就是催眠者用语言、肢体动作等对被催眠者进行暗示,使其注意力集中,从而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的方法。这个引导的过程不是科学家或者心理学家发明的,而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意识变化的主动应用。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可以体验到催眠的效果,只是不太注意罢了。  比如,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你可以感受到车内嘈杂的人群、窗外飞驰而过的站牌;某个瞬间,你看到了咖啡厅的广告牌,突然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你与某人在那里度过的一段难忘时光,脑海里不由地出现一系列的画面;对你来说,车厢里的吵闹消失了,窗外的风景也不见了,周围的一切都被遗忘了,此刻的你只感受着那一段被广告牌唤起的回忆画面,直到听见车到站的广播才蓦然惊醒——这就是一个催眠过程。  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几十年的临床实证表明,对于一些身心问题,人体本身有自动痊愈(修复)的能力。而应用催眠可以主动地控制意识范围,唤醒身体中蕴含的潜能,协助人体自动痊愈。至于催眠的原理,尽管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利用一些仪器测试催眠过程中身体的变化(比如前文提到的脑电波图),但其中真正的奥秘仍没有解开,科学家为解释其原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却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   巴甫洛夫学说认为,催眠是介于睡眠与觉醒之间的一种状态,被催眠者大脑部分被抑制,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只能与催眠师建立“单线”联系,也因此催眠师的暗示力量格外强大。  新离解性学说(Neodissociation Theory)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1904-2001)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认知系统,这些系统之间有级别,也可以被离解,人体能被催眠的原因是体内存在感受催眠的认知系统,催眠师必须和该系统建立联系后才能进行催眠。  主张角色扮演学说(Role Enactment)的美国心理学家西奥多?萨宾(Theodore R Sarbin)认为,人可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催眠也是一种社会环境,人进入催眠状态时是在扮演一种“被催眠者角色”,做该角色中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弗洛伊德认为,催眠状态是人在外部环境中具有的一种适应性退行行为。他个人更倾向于用“自由联想”来把患者无意识的行为意识化,从而进行修正达到痊愈。尽管弗洛伊德最后放弃了催眠,但他为催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想象,将催眠的过程看做一个定向想象的过程。  策略行动学说的倡导者斯潘罗斯则认为,催眠状态下人的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是有目的的,只不过催眠状态下的行为不会随意发生。  这五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催眠的实质,为人们认识催眠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目前学术界还未完全揭示催眠的机理,在国外催眠已经被当做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在我国临床医学界对催眠依然采取谨慎的态度,但是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应用催眠治疗身心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视野拓展:最早的催眠——麦斯麦术(Mesmerism)   弗朗兹?安东?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1734—1818)最初着迷于研究占星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随后,他攻读了神学、法律、哲学与医学,并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开了一家诊所成为一名医师。 
  当时,维也纳有一位很有名的神父麦克斯米伦?海尔,他可以用神力为信徒治病。麦斯麦尔亲眼见到了海尔神父为人治病的全过程:在昏暗的教堂里,海尔神父身穿黑袍,口中念念有词,缓缓踱到患者面前,突然用闪亮的十字架触碰患者的前额并说:“现在,你将会死去,你的呼吸将会减慢,你的心跳也将会减慢;等一下我为你驱除魔鬼之后,你会复活,变得健康。”患者随着神父的指令倒在地上,身体僵直,仿佛死去一般;紧接着,神父开始做法,然后告诉患者:“现在,我已经用神力将附在你身上的魔鬼赶走,你醒来后将恢复健康。”患者随即醒来,身上的病痛也好转了。  麦斯麦尔觉得非常神奇,便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他结合占星术与宇宙磁流说对生命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人的身体就像一个磁场,有许多看不见的磁流像行星那样分布,当磁流分布不均匀时,人体就会生病,只有使身体磁流重新恢复均匀,病情才会好转。  于是,麦斯麦尔开始应用“磁流术”为患者进行治疗:他将一个大桶中装满铁砂、玻璃粉和水,在桶中央树立一根铁柱,将许多铁丝缠绕在铁柱上,用铁丝的另一头接触患者;治疗的时候,他身穿黑袍,在音乐中如天神般现身,手执铁质短棒与患者接触,目的在于“疏通磁流”;他的嘴里念念有词,患者则进入昏睡状态。重复多次后,麦斯麦尔唤醒患者,许多疾病就可以痊愈。  麦斯麦尔因此名声大振,但当时却引起了医学界的声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应医学界人士的呼声,对麦斯麦尔和他的“磁流术”进行了调查。他们把一杯经磁流通过的水给病患喝下,发现并无效果。从此,麦斯麦尔被当做骗子而遭到驱逐,只能在英国等地为一些穷人看病。  后来,麦斯麦尔的“磁流术”被认为是最早的催眠,只是他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   3.被催眠后的感觉如何?  在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以及其他普及催眠知识的讲座中,我都曾经当场演示“催眠人桥”:将自愿体验催眠的观众导入催眠状态后,把他们的身体置于两椅子间,腹部悬空,然后让一个体重一百多斤的人站在上面。演示完毕后,场内观众询问了被催眠者被催眠的感觉,有的被催眠者表示整个过程中自己相当清醒,可以清楚地听到指令,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的被催眠者觉得整个过程模模糊糊,感觉腹部上承受的重量像是一本书或一个气球的重量,还有被催眠者说是热乎乎的熨斗——这是站在上面的人的脚的温度。总的说来,所有的被催眠者都感到腹部上面一百多斤的重量变轻了。
     那么,这些被催眠者讲到的感受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所有的奥秘都藏在我们的大脑中。大脑中控制我们行为、感受的部分被称为“意识”,意识负责思考、判断与发出命令,同时接收信息、体验感受。此外,大脑中还有另一部分也在时时刻刻地运行着,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我们称之为“潜意识”或“无意识”。比如,我们的手被火烫到后会立即缩回去,然后可能会大叫“哎哟——”,整个缩手的动作或许还不到一秒钟的功夫,却牵动了臂部、指端一百多块肌肉的连锁反应,这便是潜意识的作用。而意识则告诉我们被火烫是一种痛的感觉——很少有人会在被烫后,首先思考“好烫”,然后才缩手的。  潜意识的能量非常巨大,是意识的三万倍以上,但在日常生活中,潜意识的能量却经常被忽略,我们能够清晰感受的通常是意识的部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感受到潜意识的巨大力量。催眠,正是这样一个唤醒潜意识的过程——应用语言等诱导,让意识范围缩小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由此将潜意识的力量爆发出来。在“催眠人桥”的演示中,被催眠者的注意力被完全集中在全身肌肉的收缩上,整个人变得像钢板一样,从而使得腰部肌肉的巨大力量被唤醒,变得无比坚硬。整个过程中,由于被催眠者并没有失去意识,所以他能够清楚地知道发生的一切。  催眠就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潜意识沟通的过程。随着潜意识作用的上升,意识的作用越来越弱,这便是催眠的深化。心理学家一般将催眠分为三个阶段:浅催眠、中度催眠与深度催眠。  在浅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处于一种特殊的清醒状态——身体非常放松,手和脚放松到无法活动,眼皮沉重,甚至无法睁开眼睛。浅催眠被解除后,被催眠者意识清醒,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且感到非常地轻松、舒适。  在中度催眠状态下,人的潜意识进一步被唤醒,知道发生的事情,但会感到意识无法完全控制行为,只能控制催眠指令中的行为,甚至有些人会有幻觉出现。中度催眠被解除后,被催眠者能保留部分记忆,但是内容更接近催眠指令而非真实情况。 
  在深度催眠状态下,除了催眠师的声音外,被催眠者的其他感觉几乎全部消失,其人格、记忆都会发生改变,催眠师还可以使其年龄变小、退回到儿童时期——智力、语言、腔调、行为都与被暗示的年龄一致。在深度催眠被解除后,被催眠者不会记得这期间发生的事情。  一般的心理治疗中应用最多的是浅催眠和中度催眠,深度催眠只有在催眠师培训中才有可能体验到。在国外,人们除了可以在心理医疗机构感受催眠,还可以看到催眠师在舞台上表演的“催眠秀”。舞台催眠秀一般会将体验者导入中度催眠状态,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比较正规的催眠师都会在唤醒体验者之前给一个良性的暗示,比如良好的睡眠、愉快的心情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的催眠发展较晚,无论治疗还是表演都不够成熟,想要体验催眠的人一定要慎重。  视野拓展:运用想象体验催眠  人在进行思考和会话时大脑有特殊的模式:首先把需要记忆的东西转换成图像储存在记忆的仓库——潜意识里,当接收到外界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后,大脑在“图片库”里搜索出相关的图片,形成相应的生物信号,指挥人体进行说话、表情等行为。比如,当我们思考“我要吃柠檬”时,首先会在大脑里出现柠檬的图像,同时感到口中有酸味而分泌唾液。当我们去买柠檬时,会凭经验判断柠檬的好坏,这里的经验其实就是大脑里过去储存的关于柠檬外形、颜色以及吃柠檬经历的场景。假如大脑对某一信息没有储存相应的画面,我们首先可能会感到茫然,接着大脑就会将已有的相关图片重新组合,给出一系列新的图片来“交差”,类似这样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想象。  催眠是一种通过诱导使人进入特殊意识状态的技术,通常是被催眠者按照催眠师的暗示缩小意识范围、重现过去发生的情节,然后根据暗示调整脑中的画面,嫁接新的情绪体验。其实可以将催眠看成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只不过这种想象是定向的。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自我放松方法,使你可以通过想象来感受催眠。经过多次练习后,你会发现这种放松比蜷缩着打盹更有效。   ★ 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  ★ 集中注意力,让自己进入如下的想象,或者念出声来让自己听到:  “我正在休假。”  “那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  “空气非常地清新……”  “我慢慢地向前走,感到非常地舒服……”  “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  “很舒服,全身都非常地轻松……”  ……  ★ 感受身体回归自然放松的状态,根据需要多次重复。   4.哪些人可以被催眠?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一个概念“催眠感受性”,这源自对被催眠者普遍调查后的一个概率性结论。这个结论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被催眠,催眠的难易程度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医师和心理学家认同“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这一看法,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每一天每一个人其实都在经历催眠。  有时人会自己进入催眠状态。比如发呆,大脑里一片空白,当突然惊醒时自己也觉得奇怪——“我刚才在想什么来着?”这就是一种催眠状态,许多人会在发呆的时候冒出特别精彩的点子或者灵感;再比如人在专心阅读或欣赏电视节目时,往往会忘了周围的一切,再回过神来的时候,觉得时间突然变快了,或像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内心有种特别充实与舒服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们非常清楚自己不过是在看电视而已,这也是一种催眠,之所以有充实的感觉,是因为书或节目让你经历了平日里不会有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时人是被他人催眠。一种情况是某些人提供给我们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缩小、限制我们的思考空间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在餐厅吃饭,服务员会问:“请问您要几瓶啤酒?”如果没有这样的问话我们可能选择白酒、饮料等等,但是服务员的目的是推销啤酒,所以一开始就把我们的思维缩小到“啤酒”的概念上,这就是一种催眠;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些信息的不断重复,让我们的思考变得单一或者成为一种惯性,比如广告,我们会习惯去买一些在生活中重复率比较高的广告中宣传的产品,甚至把这些品牌作为该类产品的代名词,如“汰渍”代称洗衣粉,“XO”代称洋酒等等。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被催眠。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与感受,这些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催眠体验,都可以作为催眠的切入点(即动力点)将人们导入催眠状态。  视野拓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催眠现象  下面表格中列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体验过的经历,想想这些经历哪些包含着催眠现象?你还可以想出哪些催眠的体验?  想 发呆、片刻的停顿/自省   嗅 某种气味勾起的回忆   做白日梦、猜谜 花香带来的想象   注意力高度集中 饭菜味道的感受   回忆往事 呼吸清新的空气  看 阅读   体  觉 全情地投入运动   凝望河水、火焰、云朵 身处大自然   高速驾驶 巅峰状态   看电影、看电视 玩儿时的游戏  听 反复重复同一件事 度假   梦被惊吓、弹奏乐器 瑜伽   5.催眠,如何在东方文化下生长?  自布雷德医生使催眠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来,催眠已经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两百多年。其间虽然有不少波折和阻碍,但总体来讲,已然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得到了西方人的普遍接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身心疾病的工作中。然而在中国大陆,虽然这套系统的理论自20世纪初就被引入,却始终得不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台湾、日本等地的一些催眠理论(如前世今生)以及大量关于催眠的负面信息(催眠犯罪等)蜂拥而来,使催眠蒙上了更重的玄异色彩,人们对催眠的看法也更加矛盾,一方面期冀催眠对缓解快节奏生活下的巨大压力有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又害怕催眠带来的伤害。  毫无疑问,催眠是一种优秀的心理调适与治疗技术。那么,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地接受催眠,如何使诞生于西方的催眠理论与东方文化相融合,是中国心理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从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心理的因素入手,寻找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催眠理论与方法,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将真实的催眠还原给大众。   中国千年来的文化中鲜有单纯的科学体系,心理学也不例外,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关注人内心状态的变化。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特色是科学与哲学相融合,以“思想”、“民俗”、“道德”等形式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的生活中,直指人内心的最深处,可以说“不是心理学,胜似心理学。”那么催眠的理论与中国文化在哪里能找到契合点呢?  (1)自省。细观中国诸家思想,大都把“自省”作为重要的部分,那么,自省描述的是怎样一种状态呢?“省”说的是不要只用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也要人们在吸收大量外界信息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仔细倾听内心的需求,梳理内心的想法来顺应“天地之道、自然法则”,这样才能不断收获与进步——这描述的正是与潜意识沟通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催眠。  (2)画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画面融入在生活中,应用画面可以说已经成为整个民族千年来的无意识行为。无论汉字怎么演变,都是因形而表意,每个汉字写出来都是一幅画面,史学家往往通过大量的文字描写力求再现历史画面,因此中国历来文史不分家。在催眠中,大脑运作的方式就是通过画面来完成与潜意识的交流——这正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契合点。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最容易将个人导入催眠状态,与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一些单纯的技巧相比,见效更快、更好。  继续研究下去,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找出更多的催眠要素。催眠就像我们的哲学与科学一样,虽然未成成熟体系,却融合了生活体验与感受。这一点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亦然。所以,在引入西方系统的催眠理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的文化中提取与催眠相关的内容,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催眠,应用催眠,进而普及这门科学,让我们拥有更适合东方人的催眠。   视野拓展:得觉催眠——发掘于东方文化的催眠方式  在“2007中国第一届心理学家大会暨首届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上,我走上讲台,对着台下来自全国各地近五百名优秀心理工作者,第一句话就说:“我,要催眠你们!”接下来,我为全国的心理学家展示了发掘于传统文化的催眠理论,也是我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得觉催眠”。 
  “得觉”二字是一个藏语的译音,意思是“平安吉祥,快乐安康”,包含藏族祈祷中最崇高的祝愿。在汉字字形的理解中,“得”可以看做是每一天都会进行的细微的自我对话,“觉”则是自己享受头上的光环——这正是我们多数人人生状态的写照:一面痛苦犹疑,一面享受快乐,痛苦的时候内心就会有矛盾的对话,快乐的时候就会享受快乐的感觉;而更重要的是,“得觉”二字精准地反映了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即“得到觉悟”的过程,用一个太极图来表示就是:  “得觉”更准确地来说是一套养身方法,包括“得觉催眠”、“得觉八式健身操”、“得觉心理调适技巧”、“得觉潜能训练”、“得觉呼吸养身法”。而“得觉”催眠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自身学习要求的催眠理论,在临床治疗与人们日常生活应用中更贴近中国人的本源思想:我们每天都会有很专注的一段时间,意识清醒地集中在一件事或一段冥想中,此时潜意识被唤醒——这种状态是我们的灵感与创造最活跃的时候。而“得觉”的方法则教大家如何有意识地驾驭这种状态,调动潜能,克服在一般状态下不能克服的生理、心理疾病。  在催眠具体的操作技巧中,得觉催眠更加注重从个人本身的催眠动力点入手,结合传统的技巧(如藏音、点穴),灵活地将患者导入不同程度的催眠状态,有效降低患者对催眠的阻抗。  得觉催眠已经在心理治疗、潜能开发等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与多家报纸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掌握这套技巧的心理工作者反馈其在应用中非常有效。我相信随着“得觉”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与完善,这种催眠方式必将为更多的中国人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自我调适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催眠  正如“事实总发生在科学之前”,虽然催眠在中国很晚才形成科学的系统,但人们对催眠的应用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它在中国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也画下了浓重的一笔。本章中,我们将在许多熟悉的文化中发现催眠的要素,以及这些催眠要素为文化本身增添的光彩。   1.神话,最具力量的催眠  人类的祖先从自然界中站起来,建立了与自然系统不同的社会体系后,便开始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观察自然界——风雨雷电、日出日落、岁月更替、四季变换等等。此时再回头看自身,不禁产生诸多的疑问:人从何而来,为什么天生就是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什么有男人女人的区别……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到处都是看不到的“未知”,于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焦虑感充盈内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恐慌——其实我们小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例如当我们第一次单独睡觉时面对无边黑暗的害怕与揪心——但既然走出了由“猿”到“人”的第一步,人类就已经选择了改造自然这条路。这将是异常艰苦的过程,没有强大的支持系统是不可能走下去的。  人类最终选择内心作为一切力量的来源,开始不断地给自己编造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造人的神话、英雄的传说……故事有许多不同的内容,但每个故事里世界的主宰者都是长得像人但充满神奇能量的“神”,人们不断地通过这些神看到自己战胜自然的各种场景,用神话的能量来暗示自己无所畏惧,从而获得强大的心理力量。  关于“女娲”的神话,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据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考证,在女娲存在的那个时代,人类似乎遭遇了“地球翻转”一般的重大自然灾难,正与神话中描写的“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生灵”相吻合。我们暂且不管祖先们怎样度过这样的灾难,总之他们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得继续面对自然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显然是无法生存的。当时正处于母系时代,于是女英雄“女娲”便以无所不能、拯救世界的形象在人群中流传开来,人们用“我们有女娲护佑”给自己心理暗示,进而获得安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催眠。同样,人们用“女娲造人”来解释人类的诞生与生殖繁衍也是自我催眠,因为有了“合理的”答案,人们才不会陷入面对无知的恐惧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心理学中是作为相当重要的一个现象来进行研究的。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神话中神“无所不能”的色彩就逐渐减淡,而更加接近人类本身和实际的需求。比如,“后羿射日”与“女娲补天”相比,后羿不再像女娲那样具有无边的神力,而是更多地依靠勇气、力量与工具来战胜自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此时人们更需要靠自身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后羿的成功是人类想要的成功,人们再次靠神话来进行自我催眠,进而获得改造自然的勇气与力量。  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许多关于自然、关于人类本身的问题已经被科学所解释,而神话则更多地被作为儿童的启蒙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发挥其最初的作用——帮助懵懂的小孩认识世界,而且包含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人类灵性的最美好的东西——勇气和爱,可以让孩子传承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不仅仅限于小孩,这些传奇故事中的催眠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能给所有的人带来不一样的力量。   视野拓展:利用催眠获得力量的小窍门  人的能量是通过身体释放出来的,但却由大脑所控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能量只是总能量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能量因为大脑绝大部分的沉睡而沉睡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经常会感到疲劳或者是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实际上并不是身体的原因。英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家哈德菲尔德(J. A. Hadfield)在《权利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Power》)中说:“我们所感到的大部分的疲劳与无力是由于心理的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理的某些运作方式来增加身体的能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外部的暗示激发身体的潜能。  大脑的工作原理就是把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图像,然后再把图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譬如,电影中的大场面在带给我们震撼的时候,我们的主意识就完全集中在画面上,而画面所传达的情绪力量就会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力量。
  ★ 看大场面的影片与图画。画面给人的大脑最直接的刺激,利用大场面(比如《指环王》或《特洛伊》)的力量与震撼催眠自己,获得能量。  ★ 听激昂的音乐。音乐最容易进入人的潜意识,大脑会毫不排斥地接受音乐所带来的情绪,激昂的音乐(比如贝多芬的《英雄》或《第五交响曲》)给人以激昂的状态。  ★ 用积极的语言激励自己。积极的语言(比如“加油!”、“我一定能!”、“所向无敌,无所畏惧!”)会激发我们积极的情绪,让我们充满活力。   2.儒与道,持续千年的催眠场  2004年,余秋雨与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踏访世界文明古国的痕迹,结果发现了什么?古埃及神秘的文明,如今只剩炎炎烈日下的断壁残垣与夜晚的风沙;古巴比伦辉煌的建筑与文物,早已在多次战乱中毁坏散落……许多我们熟知的历史古国已不复存在。唯有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甚至经过百年战火的洗礼与外来文化的入侵后,不但没有被同化或消失,反而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异彩,像磁石一样吸引、同化着其他文化。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都在于“人”,文明的延续在于人的精神的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儒”与“道”。这两大思想千年来统领着中国人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催眠”。那么,这样强大的“场”是怎样影响和催眠我们的呢?  作为中国最早的经典学派,道家以老子的学说为代表。那么,什么是“道”呢?根据《尔雅》中的解释:“一达之谓道”,“道”就是“达”。从字的结构上来看,“道”可拆为“首”与“走”,就是头在考虑走的地方,即自我发展的方向。综合两者,我认为,所谓道,就是指人在进行一切行为活动时的精神层面。这是什么样的层面呢?就是人心归自然,让自己的精神与天地统一起来,达到一种“你好、我好、世界好”的“清静”状态。   儒家学说以孔子为代表,在儒家的经典理论中,有这样四种人生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完善自我。孔子给出了完善自我的两个关键标准——“仁”、“礼”,并将其作为后三者的基础。也就是说,无论“齐家”、“治国”抑或“平天下”,关键都在于使人讲求“仁”与“礼”。这四种境界实际上都是在讲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为人们提供了在社会中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正因为如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前后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儒家学说在中国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表面看来,“儒”与“道”两种学说似乎格格不入,但是几千年来道家与儒家一直并肩统领着国学思想,关键一点就在于两种学说都追求“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和谐状态,只是关注的范围不同。如此一来,这两种思想就能从多个方面给人以精神上的指导,从精神的各个角度催眠人们,维系中华文明的灵魂。  儒家倡导人“出仕”,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在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获得地位与荣华富贵。儒学还构建了人与人的和谐场面,让统治者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治国教民的依据,因此全套搬用作为国学。于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做官是再清晰不过的美好画面了,很多人甚至亲眼见证了身边的邻人和朋友拥有权力、财富、成就的场面。这种直接的刺激,最容易驱动人们去模仿儒学中所倡导的行为模式,经过多人(甚至几代人)重复之后,儒学就成为整个社会中的无意识动力点,很多人想都不想就直奔升官发财的道路,这就形成了儒学的催眠效应。  儒家的思想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权力、财富、自我价值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于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虽然儒家本身倡导和谐礼让的道德趋向,但是人们对自身的关注还是达到了某种“狂热”的程度,导致欲念丛生。《淮南子》原道篇中说:“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喑,惊怖为狂;忧悲多患,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这里描述的就是因此而产生的痛苦的精神状态。为摆脱这种痛苦,人们又发现了道家思想的“超然物外、清净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放弃那些过分的欲念,将关注点扩大到自然界,顺应世界的变化,回归“真我”(自然属性)。当那些遭受痛苦、失意的人遇到道家理论,往往发现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精神层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在自然界广阔的天地里,顺应发展而自然行事,更能带来精神上的轻松与快乐——这正是他们想要而没有得到的。于是,人们痛苦的精神在道家那里得到了自由。这样一种自我认同的状态,也同样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在大众中形成了另外一个无意识场。这两种文化相辅相成,联系人、社会与自然,强大的无意识场造成了强烈的催眠效应。  在西方心理学界,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提出了著名的人类五大需求层次理论——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宿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我们发现这与中国儒家的四大境界颇有相似之处,不过马斯洛认为这五个层次是由下到上逐步被满足的,与国学中的“儒”、“道”相比,后者更加灵活、广博。正是这种灵活与广博,让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有精神上的寄托,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寄托,社会才能往前发展。  视野拓展:指点人生前进的二字箴言  在各种场合,总有朋友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未来能做什么?”、“我遇到了XX,该怎么办?”、“我要怎样才能XX?”等等,这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何在未来不确定因素中继续前进?中国儒道文化教给人们两种应对方式,叫做“顺应”与“坚持”,这四个字讲的是一种极为灵活的人生态度,我将这四个字所含的处世哲学概括为“迷、明”二字箴言,作为心理调适的一个技巧。   迷,则行醒事   “迷”是对各种困惑的概括,“行醒事”为应对方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看不清楚未来的时候,把眼前清楚的事情做好。这其实是“顺应”的体现——我们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唯有心平气和地接纳困难,把能做和该做的事情做好,才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因为只有行动才能看到变化。   明,则择事而行  这句话紧承上句,意思是当已明确自己的未来或者目标时,就有选择性地直奔目标做事。  这其实是“坚持”的体现——做事情有选择性,直奔目标,生命高效率运转,并且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3.历史故事中所包含的自我催眠  中国历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史不分家”,史学家们除了记载历史外,还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责任,即建立一种精神力量,使后人能够模仿、借鉴、学习与传承。这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史学家在记录历史的同时,或描述、渲染故事场景,或塑造人物形象,将深刻的思想间接地展示给人们,使人们在读到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史学家笔下要传达的思想,化作实用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有些是人们的美好品质,有些是人性的特点,而有些则是可以被人们模仿的方法。这当中,也不缺少催眠的影子。  比如,许多历史著作中都有对“吴越之争”的描述,在相关的文字中,史学家讲述了吴越两辈四个君主间的恩怨,其中关于吴王夫差,提到了这样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南方的邻居吴国和越国谁都不服谁,两国的战争从公元前544年吴王余祭被越国俘虏暗杀开始,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驾崩,当时的吴王阖闾乘人之危攻打越国。然而越国早有准备,阖闾惨败而归,不久竟然一命呜呼,吴国的军事实力也随之大降。其子夫差背负着父亲的耻辱继位,虽然很想立刻报仇,可毕竟形势不允许,于是他决定先休养生息两年,等喘过气来再教训越国。  不过,夫差知道自己本性贪图享乐,而且自制力不佳,害怕自己因平静的生活而变得颓废不思进取,于是想了个主意:他命令属下每天都要在自己最容易松懈的时刻提醒他继续努力。早晨,侍从们在他的窗下大声质问:“夫差,你忘记要给你父亲报仇了吗?”在质问中夫差立即醒来,痛苦地回答“夫差不敢”,然后迅速起床工作。吃饭时,只要超过一定的时间,侍从们就会撤走碗筷并且质问他:“夫差,你忘记你父亲的仇恨了?”夫差会立即停止进食去工作。晚上,侍从们也用同样的方法防止夫差打瞌睡。   故事后来的发展自然是夫差于两年后打败了越王勾践,从此得意洋洋,变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被越王勾践在眼皮底下“十年修养,十年生聚”后大败于会稽山。我们从后来的故事中知道夫差其实是一个贪图安逸、注重享乐的人,但是在这个故事的前段,夫差却能够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一门心思地把精力全部放在报仇强国的事情上,这靠的就是催眠的力量。那么他是怎么应用催眠的呢?  夫差利用自己的君主之便,指挥手下人集体用语言催眠自己——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不要忘记丧父之耻,这样不断地重复,在夫差的潜意识中深深地烙下了要为父报仇的意念。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他放弃了享乐,完全处于“完成复仇大业”的催眠状态之中。并且,夫差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侍从、属下在主动催眠夫差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催眠,因为重复的信息也进入了属下的潜意识中,使吴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岂有不胜之理?  类似的故事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吕不韦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催眠自己战胜困难,最后变成了大富翁;苏秦在一事无成被家人鄙视的情况下,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催眠自己学习;史学家司马迁在身体受刑的情况下,催眠自己完成《史记》的撰写。当然,史学家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催眠还没有作为科学发展出来,但是我们今天研究这些故事则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其中的催眠因素,这就说明中国对催眠的应用远早于对之的研究。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在应用这些技巧,可见其认同度相当高。那么,中国的催眠研究者理应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发掘催眠技巧,相信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机缘,这些技巧会更适合中国人。   视野拓展:“信念”背后有什么催眠技巧?  阅读历史故事,我们会发现获得成功的人大都拥有某种我们称之为“信念”的力量,可以放弃许多正常人难以割舍的东西,坚持不懈,直到成功。那种执著看起来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做到,感觉这些人仿佛处于“为了目标可以不顾一切”的“失控”状态——这其实就是一种催眠状态。
  人们的活动来自于内心的需求,每个人心中都会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目标。但是人们都愿意“逃离痛苦,追求快乐”,而追求目标的过程一定是个痛苦的过程。懒惰、找借口、拖延等等一些因素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信念”就是清扫这些“绊脚石”最有效的武器。从汉字的表意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信念:信念就是人心中每天对自己说的话。所以,我们每天对自己说什么样的话,就将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心理学上称之为“暗示”,不断地自我暗示将使自己处于催眠状态。  在催眠理论中,“自我暗示之父”法国的埃米尔?库埃(Emile Coue,1857—1926)的“正性构想”提供了一种自我催眠的成功模式,就是不断暗示自己在进步、在努力。这种暗示,首先使人的需求与渴望不断加深,然后用未来积极的画面替换掉当下痛苦的体验,从而使人们获得前进的动力,这与“信念”的作用是相同的。  我们也可以利用“信念”的催眠力量帮助达成目标,这是一个技巧,下面介绍其中一种模式:  ★ 了解自我,确立自己真正的目标。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每天都念给自己听。  ★ 把目标细化,成为真正可实施的方案,每做一件事情都问问自己:这件事对我目标的达成有什么意义?  ★ 不断重复想象自己成功后的画面,特别是在懒惰、想放弃的时候。  ★ 遇到挫折时,告诉自己:挫折与成功总是并行而来,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4.谁用四大名著催眠了我们?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作品最瑰丽的宝藏之一,虽然成书于几百年前,但从古至今一直受到读者的喜欢,让许多人为之痴迷,甚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对之进行研究。出现这样的现象,必然存在催眠的效应,本节将一一揭示四大名著中的催眠效应。  首先是爱情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红楼梦数百年来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书中人物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男男女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之所以吸引读者,主要是因为人们内心的一种“弥补缺憾”情结在作祟。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遇到宛若童话故事般理想的或凄美悱恻的爱情,当看到这样的情节在书中出现时,“补缺”情结就会发挥作用,让我们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书中,将自己想象为贾宝玉或者林黛玉,用他们的爱情来弥补自身爱情的缺憾,通过这样的补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书中。其原理类似于那些买不起豪华轿车或跑车,于是把自己卧室摆满汽车模型或贴满汽车图片的男孩们。 
  谋略小说的典型巨著《三国演义》,则满足了人们对权力的渴望。想想看,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号令万千兵士为之厮杀战斗;而且,作为三国时期的领导者,他们牢牢控制着天下的英雄:司马懿、周瑜、陆逊、赵云、诸葛亮、关羽……这样的权利,谁会不为之心动?于是,渴望权力、迷恋谋略的人,便会不自觉地被故事吸引,将自己化身为书中的英雄豪杰,以满足自身对于操纵、控制力的欲望。  玄幻小说催眠读者的要素,与网络游戏类似——虚无缥缈的故事情节、刺激无比的背景设置。在这样的世界中,必然会有英雄。比如《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其广大神通深深地吸引了那些渴望力量、对未知世界充满幻想的人,尤其是以孩童为代表的年青一代。这也是《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广受儿童喜爱的原因,甚至有些孩子因为《西游记》而崇拜六小龄童——他们被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催眠了。  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水浒传》,其中的人物虽然没有齐天大圣那般法力无边,但是也深深催眠了读者。读者在看《水浒传》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主人公的拳脚功夫所折服,更是因为梁山的108条好汉满足了他们潜意识里的叛逆心理。他们越是反抗残暴不仁的奸臣恶霸,越是让读者为他们的反抗精神所着迷,甚至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为林冲、鲁达……  文学的催眠在于通过文字的组合,让人产生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想象其实是整合了读者大脑中已有的资料,根据自己的情绪感受创造出属于个人的画面。不要小看这样的空间,在给读者带来画面的同时,也留给了读者填充自己内心欲望的自由,这样的过程强有力地把读者的意识缩小到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催眠的效果。  读者被某部文学作品催眠之后,会把书中的一些语言模式应用到生活中,比如看过《水浒传》后,许多男孩子都会把“鸟人”、“洒家”之类的词挂在嘴边,以显示自己的英雄之气;而读过《西游记》后,“何方妖孽,报上名来”则可能成为流行的问候语。如果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书中角色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享受书中的人物、情节或者场景,为书中的悲伤而悲伤,为书中的幸福而幸福,为书中的快乐而快乐——这个过程中,人已经进一步被催眠,融入书中了! 
  视野拓展:集体催眠怎样利用“场”的力量?  由于被催眠对象的不同,催眠可分为集体催眠、单人催眠和自我催眠三种。在临床治疗中,集体催眠就是让病情相似、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几个或十几个人集中在一起实施催眠,这样既可同时治疗多人,又可消除求治者的孤独感和恐惧心理,还可以通过催眠气氛,增加求治者对催眠效果的信服。催眠作用于人的意识,营造一个恰当的场,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场”指的是什么呢?有人用“磁场”来做类似的分析,其实简单地说,“场”就是人们对某种感觉的普遍感知度。例如,当置身法庭或者教堂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这就是“场”的力量。  在集体中,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场”。其原因就是,群体中一些人对暗示有特别敏感的反应,会完全按照催眠师的暗示完成动作;另外一些人虽然对催眠师的暗示不够敏感,但看到身边的人进入状态,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周围人的反应和动作。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希望与别人得到一样的收获,同时只有与众人一样他们可能才会感到安全。在心理学上,这叫“从众效应”,也称“集体无意识”,催眠的“场”就是对之的应用。  集体催眠这种“场”的效应,对企业领导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团结、努力、向上,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在自己及高层、中层领导中,营造一个团结、勤奋、向上的氛围,其他员工自然而然地会随着“场”而努力工作。   5.俗语,还是催眠口诀?  “俗语”是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从古代到现代,我们生活中已经累计了无数条这样的俗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些俗语都代表了某种为世人所共同认可的道理,当我们内心困惑或者要说服他人时,一句俗语往往大大地增加说服力。此时,俗语就像是催眠口诀,对人们有引导、教化的作用。 
  不信?我们不妨看看以下例子: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某件事情几经努力却依然没有理想的结果,而我们恰好听到这句话,则郁闷的情绪就会缓解:自己的能力总有限度,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搞定,有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也没什么奇怪,更何况古人都这么说了,我干吗还要跟自己过不去呢?这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就说明“放下心里的包袱”是这句话的最大作用,也是它能够催眠我们的原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句话是中庸思想的典型代表,通常用来让那些性格较为暴躁、容易滋生事端的人处于温和状态。劝慰情绪激动的人,通常会遭到强烈的反驳,人们用这句话反复劝导——因为它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还有什么理由比这个更充分呢——致使听者在瞬间无言可对,加上内心本来也不愿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这句话便成为很好的台阶,产生了效果。  根据以上两个心理过程,我们不难总结俗语成为“催眠口诀”的原因。首先,俗语具有权威性。俗语中凝练的道理经过多代人的重复已经形成一种社会认同,个人潜意识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对其正确性毫不质疑。其次,俗语与人最深层次的愿望一致。人本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能更好,而无数经验表明,俗语中包含的道理总是引导人们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也愿意顺从俗语的引导。第三,俗语语言模式与人们的语言极易合拍。俗语语言韵律规整、简洁凝练,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朗朗上口,表达的意思又容易理解,自然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化作用。  视野拓展:“不要想红色的大象”  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说,左脑接收到的语言在右脑产生画面,语言的不断重复会强化右脑的画面。这就是语言能够催眠的生理学原理。用一个形象的例子“不要想红色的大象”可以将其过程演示出来。  发出命令:  “请你不要想红色的大象!”   “请你千万不要想红色的大象!”  “拜托你不要再想红色的大象了!”  第一句命令被耳朵接收到后立即入脑,左脑搞不清楚红色大象是什么意思,立刻把命令转达给右脑:“喂,主人说让你不要想红色的大象!”  右脑是最听话的执行者,立刻在大脑里搜索关于红色大象的照片,站着的红色大象,躺着的红色大象,吃饭的红色大象……将有关大象的照片全部搜索出来。  此时,左脑又把第二句命令传达了过来:“喂,主人让你千万不要想红色的大象!”右脑对着挑出来的照片左看看,右看看,最后挑出一张问左脑:“主人啊,是不是不要想这个红色的大象?”  第三句命令又来了:“喂,拜托你要不再想红色的大象了,你怎么还在想呢?”右脑觉得很迷茫,于是又拿出另外一张:“那,一定是不要想这张红色的大象喽!”  这就是左右脑的对话,当我们用否定的语言跟自己说话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被否定那部分内容的画面,而否定词会被忽略,也就是消极的内容词会被屏蔽,去找这句话带来的画面,体验画面带来的感觉。比如我们告诉自己:“考试不要紧张噢!”首先大脑会给出许多紧张的图片,身体也会随即出现紧张的反应。  这个例子说明,在我们选用正面语言或者是否定的负面语言时,大脑里首先会出现语言里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被语言包围着,特别是自己的语言,所以快乐与成功的又一大秘诀在于:给自己积极的语言。这个技巧的具体内容将在后文讲述。 第三章   宗教中的催眠  宗教具有催眠性。无论哪个宗教,其教义、仪式以及规模,无一不是对催眠最好的应用。宗教的教义和仪式一方面为信徒提供信仰,另一方面又用信仰来约束信徒的行为,使其完全顺从于宗教组织。   1.人们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被宗教催眠?  在科学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畏惧让他们不得不建立某种信仰,比如原始图腾、中国的神仙、西方的诸神等等。有了信仰,人们才可以自我催眠:“我是受到神灵庇护的,无论现在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克服。”而宗教,大都延续了人们对神的崇拜,由一些人形成组织,大家跟着信奉某种教义,执行固定的仪式来表达对宗教信仰的尊敬。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神是虚无的,然而他们依旧信奉宗教,相信宗教所宣扬的思想,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虽然脱去了神的外衣,但是宗教对人们的催眠因素仍旧存在——对无法解释或未知事物的恐惧,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寄托。  对于生死: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死亡怀着深深的恐惧。虽然现代科学对死亡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但人们总希望有一些东西能保留下来。于是谈到生死轮回,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告诉人们:“死亡并非终点”。并且,宗教给出了死后轮回的详细画面,这些或喜或忧的画面——比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天堂与地狱”——给人以一个身心双向的体验,这些体验就约束了人们的欲望。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遗憾的事情,这些事情在临死时会让人因缺憾而异常痛苦。宗教轮回的说法,让人看到了弥补的机会。人们会觉得“加入宗教成为信徒就能够弥补遗憾,拥有圆满的一生,这真是太好了!”于是,只要宗教里所要求的行为礼节,人们都会不顾一切地去遵循并坚信不疑;即使产生了一点怀疑,也会很快被周围的信徒催眠。  对于生死轮回,宗教催眠的正面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对个人责任与利益更加了然,并且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行事方法。  对于苦难、困难:  宗教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信徒向善。他们认为,只要多做善事,将快乐、善良、美好的事情带给别人,自己就会获得心灵上的超脱,从而消除孽障和苦难。对于那些渴望消除心灵的不安与困惑、企盼过上平静安详生活的信徒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同时,宗教还信奉隐忍的态度。例如,圣经中,耶稣教导门徒在旅行时不能带任何物品,包括干粮和衣服,如果饥饿、寒冷,就向附近的人家讨要。当别人给予干粮、衣服后,都要说上一句“奉主之名,你们一家有福了。”当然,对于别人的赠予,门徒们不得有半点意见,给多少是多少。细细想来,这与佛教在化缘后说上一句“阿弥陀佛”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的要求,其实也是对信徒们的催眠。因为在讨要和化缘的过程中,信徒们会不断给自己施加信号,“奉主之名”和“阿弥陀佛”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重复刺激。而且,在整个宗教的传授过程中还有两个共同点——对传教者、信徒们的赞许;祈祷词简单、重复,语气温和。这些都带有极强的暗示效果,十分容易让信徒们进入催眠状态。  宗教同国学一样都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但不同的是,宗教把这种寄托放在一个与人类差不多但又具有神力的“神”上面,由这个“神”来引导众人的精神。而人们愿意加入教会的原因最主要就是为了“逃离痛苦,追求快乐”,这也是人的本能所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痛苦大都由心中的欲念引起,欲念是索取,人的欲望越大痛苦就越多;而人行善的时候,令人痛苦的欲望就会减少,因为给予的过程实际是能量的互换,给予的越多,个人获得的能量就越多,人的格局也就越大,对自我认识的程度也就越深。  这样一个自省觉悟的过程,不断地重复,让人养成“自觉”的习惯,人就会获得无穷无尽快乐的能量。   视野拓展:谈谈宗教的起源  提到宗教的起源,答案或许千差万别。有一种说法是一堆火——在远古时期某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个闪电过后,一道亮光从天而降,劈开了一棵参天大树,大树应声而倒并燃起了熊熊烈火。一群原始人类发现了这团火,他们认为这种具有极高能量的物质,来源于一种更高级的生命。经过分析,他们认为这种更高级的生命应该叫做“神”。于是,他们开始对神顶礼膜拜——最早的宗教就此诞生。  这就是我们在第一章中所提到的来自“神”的催眠。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宗教人士通过火焰,发现了催眠的真谛。  在郊外游玩,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夜间点起篝火时,望着变化莫测的火焰,自己常常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毫无杂念的入静状态,脑子里完全空白,只是傻傻地盯着在干柴上舞蹈着的火苗发呆。这就是进入了催眠状态。 
  早期的宗教人士发现了人的这种特殊状态,于是,他们利用火焰以及其他方式促使信徒进入催眠状态,并借助“神”的名义来给人治病。人处于催眠状态下,许多疾病都能有效地得到减轻甚至治愈(关于利用催眠治疗疾病的技巧,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这一结论,在三千年前古埃及出土的手卷中就有记载,后来又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因催眠的力量而被治愈的人,对于“神”的力量越发崇拜,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宗教,从而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催眠效应。   2、解密宗教仪式背后的三大催眠要点  宗教大都不以国家、地域为疆界,能够在不同人群中建立广泛的联系与认同,这与宗教特有的交流方式密切相关。宗教一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维系信徒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这些仪式通常将音乐、文字以及肢体语言结合在一起,建立某种程序,比如祈祷、赞美,引导广大信徒模仿并不断重复,成为信徒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进而达到催眠的效果,使信徒完全顺从宗教的安排与意志。  几乎所有的宗教仪式都围绕着信仰展开,这也是催眠最重要的部分。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为了过得快乐与幸福,我们应该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认同、接纳,对现在发生的事情付出努力,对未来的生活抱有希望。然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有冲突、压力、怀疑、忧伤等等负面因素,一旦遇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开始变得沉重、信念变得模糊,我们也因此茫然,恐惧与痛苦油然而生。  而宗教建立的信仰既无形又有形,正好调和了这样的矛盾。“无形”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可塑性来建造精神家园。人们可以把感觉、需求暂时放在里面有需即取,当精神沉重时身体也可以不受影响地往前走,有助于摆脱困境。比如,许多人会在痛苦、陷入困境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主/上天在考验我呢,只要坚持就好了”。“有形”是说宗教通过图画、文字等塑造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其作用就在于当人们产生疑虑的时候,信仰不会那么容易被质疑或崩塌。人们想象那些真实的故事和实在的形象,可以将自己的思维转向新的看点,问题因此而更容易被解决。“有形”与“无形”的结合使人们觉得宗教信仰更加稳定,更能够提供长久的力量,因此人们心甘情愿地信奉宗教,这就是催眠。 
  宗教提倡、教导人们怀有感恩的心,礼赞作为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催眠作用。首先,宗教要求人们赞颂的本教信仰往往是塑造出来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大量的故事,人们赞颂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美好的品质,一方面经自我暗示起到被教化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不断地重复强化使宗教信仰在人们心中更加稳固、不易被动摇。其次,人们在礼赞的时候,内心往往会有美好的感情,能够带来愉悦的感受。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总愿意靠近令自己舒服的体验,而宗教正好把这种愉悦的感受提取出来,让人亲近,达到催眠的效果。第三,宗教仪式中的礼赞通常要让人们随着音乐唱出来(如赞美诗),这本身也是一种催眠手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有体会,在专心唱歌时大脑的感觉是空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评判,同时耳朵又随时接收着声音信号,所以赞美的内容就直接进入潜意识,被人们所接纳。  祈祷几乎是每个宗教信奉者的必修课。一方面,人们在祈祷时向神灵表达自己内心各种各样的意愿与需求,尽管目标的达成大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人们仍愿意向神灵祈求,并且很多时候祈求是一种无意识行为,这点从人们的语言习惯中就可以看出——许多人的口头禅就是“谢天谢地”或“上帝保佑”。另一方面,人们通常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祈祷,因为祈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需要的内容在人们祈祷时以画面的形式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转移了本来对准“痛苦”的看点,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力量往前走。  这种效果与其说是宗教仪式的催眠,不如说是人们的自我催眠。信仰、礼赞与祈祷本来就是获得快乐人生的重要途径。在忙碌的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安静下来,静静地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进行恰当而强有力的自我暗示,生活即可变得充实、满足与幸福。但是,许多人的自我价值感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尚不能灵活、独立地应用,只好借助宗教来完成这个自我催眠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宗教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视野拓展:上帝是什么样子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神学院的最后一堂课上,老神父给这些经过长久训练即将走向世界各地的神父们出了最后一道考试题,他说:“经过这么久的学习,现在请大家描述一下上帝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多么简单的问题啊,年轻的神父们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纷纷站起来发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上帝。有人说上帝留着漂亮的大胡子,和蔼可亲;有人说上帝满头银发,满脸沧桑;有人说上帝非常年轻,富有活力;有人说上帝眼光明亮,深沉而睿智……这么多人发言,描述出来的上帝竟然没有两个是相同的。随着发言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脸上渐渐露出不安的表情,甚至后面发言的几位神父的声音已开始变得犹疑不定。  老神父耐心地听完了最后一个人的发言,看着下面一张张略显惊慌的脸,笑了,说:“太好了,各位,我们看到大家心中的上帝都是不一样的。”有人问:“那么,别人问上帝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向他们描述呢?”老神父说:“上帝在每个人的心里,怎么会完全相同呢?你们就是要让每个人看到他们心中的上帝。”  老神父的话所震撼的不仅仅是年轻的神父们,还有我们。上帝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与上帝的交流可以看做是内心的自我对话,随着个人的感受、体验、需求不同而不同。对于上帝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的答案都正确,关键就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约束自己的哪些行为,想拥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当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都有清晰答案的时候,上帝的模样也就清晰了。   3.宗教建筑如何构建催眠环境?  宗教建筑向来是建筑艺术家与美学家们备加推崇的经典,比如东方佛教的寺庙,西方宗教的大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些建筑背后包含着的文化内涵使建筑具有恒久弥新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这其中就包含有催眠的因素。  我们先来看看东方的佛寺与西方宗教的教堂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寺逐渐具有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佛寺大都依山而建,取山在中国文化中的感觉——高、静、幽。建筑以殿堂为主,四方对称,多采用传统的梁柱式结构,并且梁柱的数目、方位都有固定的讲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寺庙外形楼阁相簇、飞檐斗拱、结构精巧,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给人以高远的感觉,并且照顾了声音的反射,使发出的声音都会有饱满的回响,时刻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印象。色彩方面,寺庙一般以朱红、青灰为主,加上自然的山水植物之色,显得厚重,内部墙壁上都有形态逼真、甚至略带夸张的油彩画。寺庙内的神灵塑像高大辉煌、栩栩如生,如天津市蓟县城内的独乐寺观音阁高二十三米,构架空灵,飞檐张扬洒脱,阁内的十一面彩塑观音像高达十六米多,色彩鲜艳,表情生动。人们站在塑像面前会感觉巨人从高空直压下来,相当具有震慑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拉萨缺氧、高寒、高海拔且植被稀少,一片灰褐色之间,布达拉宫楼群傲然矗立山巅,红白两色的楼群连接天地,格外恢宏!其中,红宫专供宗教领袖和整个宗教机构使用,白宫主要用于一般的工作与生活,其纯白的基色象征着圣洁和灵性,与云海连成一片,金色的圆顶在阳光中跃然云间。人们在布达拉宫脚下仰望这座圣殿,无需言语,就可以不自觉的心无杂念,无需指点就可以专注于内心的虔诚——这便已然进入了催眠状态。布达拉宫的神奇便在于此,当属催眠的绝顶建筑与最佳境地。  西方最经典的宗教建筑当属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天主教教堂。哥特式大教堂在城市里往往是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主体高大宏伟,大理石的建材给人以整洁、浑然一体的感觉,外部高耸的尖塔群高者入云、矮者挺拔,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教堂内部多使用尖形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扶壁,厚重度大大减少的同时,产生垂直向上、高耸入云的动感,大幅饰有彩色玻璃花窗,使教堂内光线丰富而有层次;教堂的塔顶、门前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石刻,教堂内部往往装饰有宗教色彩浓重的饰物,力求营造出神秘感。如被米兰人称为“世界奇迹”的米兰大教堂,从高空俯视宛如一个巨大的拉丁十字架伸展在米兰的城市间。这座教堂通体白色,长150米,宽49米,中部堂顶高约45米,教堂上建有135座大理石尖塔,中央尖塔高达108米,尖塔上较大的人物雕有2000多尊。教堂两侧建有高高的花窗,上面饰以彩色玻璃拼成的圣经故事,精美而华贵,集中体现了教堂的神圣。   比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宗教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但给人带来的感觉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其催眠要素的所在。  首先,东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规模上都给人们一个神圣的暗示。建筑外部都非常高大,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同时内部都注意到了高度空间上的设计,使人走在其中忍不住抬头仰望——正是这个抬头的动作,使思考停顿、大脑空掉,身体渺小的感觉立即没有阻抗地浮现出来,在对方气势的震慑下,神圣感油然而生,这便是催眠的第一步。  其次,东西方的宗教建筑都借用了视觉来达到催眠的作用。东方寺庙内部整体的光线偏厚重,但色彩却很丰富,看久了人的眼睛就会疲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花了眼”——这时非常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而西方教堂力求给人以华丽、神秘的感觉,也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浅催眠(催眠深度的三个层次见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东西方宗教建筑的内部音响效果都有助于催眠。宗教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如寺庙里的诵经、跪拜,教堂里的讲经、礼赞等等。在这些仪式中,人们所处位置所听到的声音十分饱满,频率中偏低,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与放松,加上对倾听内容抑扬顿挫的重复,使人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视野拓展:如何布置催眠场地?  环境对催眠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感受性较好的人来说环境的影响不大,甚至在气氛热烈的舞台上都可以被催眠;而对于感受性较差的人来说,唯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进入催眠状态,所以催眠师必须考虑催眠室的布置。  催眠室的选择与布置:催眠的关键在于使被催眠者感到身体的放松,所以房间的选择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而太小则显得局促,这两种感觉都会让被催眠者身体紧张。催眠室中的布置要简洁而具有一两处亮点,让被催眠者在进门的瞬间就受到催眠的暗示,比如一张可调整的躺椅、一个简单的桌子或小几、一个在架子上的水晶球等。要注意的是房间的布置与装饰不能太复杂,防止被催眠者的注意力被分散。 
  催眠室的光线:事实表明,略微昏暗的光线有助于被催眠者放松,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文学作品中关于催眠的描写总是会渲染出昏暗气氛的原因就在于此。在催眠的实施过程中一般不用自然光,所以催眠室通常都装有纯深色的窗帘。灯光不宜过强,选择能制造均匀、柔和光线的小灯。  催眠室的声音:催眠室应保持足够的安静,远离一些突发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飞机飞过的声音,因为突然的声音会让被催眠者瞬间从催眠状态醒来。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催眠室中装上音响设备,在室内形成环绕、立体的声音效果,会让一些听觉敏感的被催眠者快速进入催眠状态。   4.宗教音乐有哪些催眠的特点?  宗教音乐被信徒看得极为神圣,各大宗教的活动都会用音乐渲染某种情感氛围——基督、天主教信徒用受难曲、弥撒曲等营造对主的崇敬,佛教则用诵经的方式与佛祖沟通或者是获得内心的宁静。宗教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特别的语句重复形成的咏唱或诵读,另外一种是用具有韵律特点的语言写成的叙事歌曲,这些歌曲往往是信徒们表达喜悦、惊喜、痛苦、内疚、希望等强烈感情的常用方式,已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  欧洲的教会音乐以一种叫做“圣咏”的音乐形式为主,一直影响着整个欧洲的音乐表现形式。圣咏是指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基督教歌曲,信徒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确定节奏,反复颂唱,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东方宗教以佛教为例,也有类似的诵经仪式,用不同的声调节奏反复颂唱,比如“南无阿弥陀佛”。  反复颂唱这样单节奏的音乐,信徒们会处于浅催眠状态。单调而没有特定意义的声音从人的嘴里发出时,大脑感到空白,意识中的评判减弱,声音不可阻挡地进入人的潜意识。歌曲的节奏、音调将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迅速地调动起来,情绪对音乐有非常强烈的感觉,身体也体验到相应的感觉——这样歌曲与人的情感形成了相互的认同。再经过不断地重复,大脑也会不断地确认这样的认同。长年累月不断地被催眠后,音乐一旦响起人就会立即进入状态而有所体验,同时,一旦有这种体验时人也会不自觉地想起音乐的节奏,形成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除了“圣咏”之外,人们还将圣经里的内容加以语言上的改编,配以相应的曲调,用清唱的方式结合咏叹、合唱形成歌剧,在教堂或者一些礼堂内进行表演。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创作清唱剧的高手,比如乔治?亨德尔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是清唱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而约瑟夫?海顿的《创世纪》和浪漫时期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的《以利亚》,则是古典时期清唱剧的精品。  这些有具体事件、情节的宗教音乐,大都是将宗教故事中的经典形象、情节进行不同风格的描述。作为信徒,人们对这些故事已经非常的熟悉,之所以愿意重复地观看欣赏并乐此不疲,就是因为音乐的催眠作用。  清唱剧类似歌剧,但没有演员的肢体动作,纯粹用音乐颂唱来表现。人们在观赏的时候眼睛不会被台上的画面引导,但声音进入耳朵时,清唱剧中所描述的画面会立即在大脑中清晰地播放,就仿佛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人们不仅把清唱剧中的画面清晰地在大脑中表现出来,而且会加入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从音乐里得到认同或是某种鼓励,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整合身心达到平衡。   视野拓展:藏宗密语究竟是什么?  古老而神秘的藏文化对生命与世界有着独特的诠释。西藏高僧往往通过修习一定的功法,使自身处于自控、自觉的状态,身心与天地合一,达到自由的境界,而他们的身体则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能量与变化。在他们修行的过程中,大量地应用了藏密功法、密宗咒语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音节或者肢体动作却与人的身体有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关系。许多人觉得这是故弄玄虚的巫术,也曾经有媒体煞有介事地出来破除迷信,事实上这里所谓的“藏宗密语”,不过是一套结合了自然界声音以及动物活动规律而形成的发音方法,其中就包含许多催眠的要素。  藏宗密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真言”。“真言”是宗教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中声音的模仿,比如最常见的三个字“唵”、“阿”、“吽”。这三个字是印度梵文声母的总纲,“唵”被用来表达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阿”被用来表达宇宙开辟万物生命生发的根本音,“吽”被用来表达万物生命潜藏生发的根本音。在梵文中,这三个字母的发音之所以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是因为这三个发音的组合与最广博的宇宙联系在一起,意在对无限长时间和无限大光明的呼唤。
  藏宗高僧将此三音作为日常的功课来训练,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让自己达到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高僧大脑中的画面辽阔而深远,能使他们的心胸无比开阔,不为琐事烦恼,内心就可以归于平静祥和的状态;同时这三个字的发音气从丹田出,在发音的时候自然会伴有“腹式呼吸”——懂得养生的朋友都知道这种呼吸法对于人的意义,所以颂念的过程也是调节身体的过程。  “藏宗密语”看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只是在科学蒙昧的远古时代,人们只能用想象的方式来应用一些智慧。事实上,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民间文化中科学的部分提取出来,应用到新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