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悦kx620s:天台宗简明教程(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20:08:17

天台宗简明教程(下)

[2011-4-5]

  

宋智明著

第十五课 天台宗的判教 

“判教”是佛弟子总结判释佛法的一种技巧,即把释尊一代说法的时间前后与内容深浅进行适当的分类编排的方法。这种判教法有以下四个作用:一、把三藏十二部分类,确定其说法时间与内容的归属,以便进行比较和研究。二、从时间与内容上,确定佛法理论的大纲,整理成各各不同的理论体系,以便归纳整个佛法。三、便于学者用较短的时间了解佛陀一代时教的内容,并还可以在学行的意境上与悟证位次上,进行对照。四、在判释之后,各宗便可基此发挥其理论与观行体系的圆满与深妙。因此,判教在佛教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各宗的判教是不一致的,如三论宗立二藏(声闻、菩萨)、三轮(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法相宗立三时教(有、空、中道);华严宗立三时、五教、十宗等。而天台宗是将释尊的一代时教判释成五时与八教。 

五时八教是智者大师根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的三照三譬,《涅槃经?圣行品》的五味相生譬《法华经?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而把佛陀说法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把说法形式方法和教理内容各分为四类。 

五时指:第一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对法身大菩萨及宿世根熟众生,讲《华严经》大法,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小乘顿根人如聋如哑。此时如从牛出乳,为五味中的乳味。第二阿含时,佛为钝根小机人在鹿野宛十二年间说三藏教《四阿含经》。此时如由乳制成酷味。第三方等时,阿含后八年间,佛说《维摩》、《思益》、《楞伽》、《楞严》、《金光明》、《胜鬘》等经。并谈藏、通、别、圆四教,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人耻小慕大。此时,如将酷加工成生酥。第四般若时,方等之后二十年间,为已回小向大的小乘人说《般若经》,以明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破斥其对大小乘的分别偏执,正说别圆,兼说通教。又如生酥制成熟酥。第五法华涅槃时,钝根小机渐已调熟,佛于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正明圆教,畅出世本怀,开权显实,会三乘归一乘,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作佛。临示灭一昼夜,说《涅槃经》追说四教,追泯四教,扶律谈常。此时如从熟酥精制而成醍醐味。 

此五时判教,又分通五时和别五时,上说是别五时。通五时,指佛陀教化众生时,不拘次第,依众生的根机深浅不同,相应受教者的能力而说,使其各得不同的法益,以显教法的圆融无碍。 

“八教”分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二大类。化法是说法的内容,化仪是说法的方式方法。化法四教是: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和不定教。 

从化法四教的内容看,藏教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依生灭四谛、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事六度行、实有二谛,修析空观,证偏真涅槃;通教正化菩萨,偏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行、通教二谛三谛之理,修体空观,证真谛涅槃;别教独被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别教二谛三谛之理,修次第三观,证中道无住涅槃;圆教化最上利根之人,也普摄一切行人,明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圆修一心三观,圆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涅槃。 

从化仪四教的方式看:顿说无上大法,不带方便法门的是“顿教”。从小乘法以方便入门,渐渐过渡到大乘的是“渐教”。佛所说法,各人悟证各异,互相不知的是“秘密教”。佛所说法,各人虽悟证各异,而彼此相知的是“不定教”。 

上述八教穿插在《法华》以前的四个时期。《法华》开权显实,会渐归顿,融摄一切法门,是一代化导的终极,超出八教之表,称为“纯圆独妙”之法。 

判释佛教不仅仅是文字义理上的归类,更重要的是通过善巧的教判,去掌握宇宙人生各层次的真理,形成圆融通摄的大智慧正观,并以此鉴照现实人生中的一切问题,摄受现代社会中各种知识,再进而判断时代众生的根机与需要,以敏锐的眼光与深邃的智慧及灵活的方便,随机发挥,善巧立义,使自身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去引导众生,共证菩提大道。 

练习题: 

1. 什么叫判教? 

2. 判教有哪四种意义? 

3. 各宗的判教有什么不同? 

4. 五时所说法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5. 藏、通、别、圆各有什么内容? 

6. 顿、渐、秘密、不定是什么意思? 

7. 为什么说《法华》超越八教之表? 

思考题: 

1. 判教对佛教的弘化作用有哪些? 

2. 判教是站在那个角度去判的?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 

3. 如何运用判教的智慧去应用于人生现实? 

 

第十六课 本迹权实论 

洞悉释迦如来本迹权实的施化妙旨,是台宗行人把握佛陀一代时教,了达究竟真意,彻悟诸法实相的又一重要途径。 

“本”是如来所内证的法身理体,“迹”是八相示现的应化方便;对三乘之机而方便说法是权,开显实际理地如实指明的是实。 

《妙玄》卷八上释本迹有六义:“谓本者理本,即是实相一究竟道;迹者,除诸法实相,其余种种皆名为迹。又理之于事,皆名为本;(说理说事,皆名教迹也。又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名为迹。……)。又行能证体,体为本;依体起用,用为迹。又实得体用名为本,权施体用名为迹。又今日所显者为本,先来已说者为迹。约此六义以明本迹也。” 

别说本迹唯依释尊而说,也共分六义: 

一、理事的本迹论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理即是本时的实相真谛,一切法即是本时的森罗俗谛。由实相的真本垂示于俗迹,如果寻于俗迹即能显示真本,本与迹虽有差别,但都是不可思议的。经中说:“一切法空如实相,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正是说明这理性的本迹。 

二、理教的本迹论 本时所照的二谛俱不可说,都叫做本,若佛方便说之即是二谛之教,所说言教叫做迹。如果没有二谛之本,就没有种种言教。反之,假如无言教之迹,哪能显示二谛的真本?所以本迹虽有差别,不思议的道理是一样的。经中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正是此意。 

三、教行的本迹论 释尊最初禀承先佛的言教以为本,才有了修因至果的行持。由于依教而解理,再进而起于修行,由修行的悟证会通于言教中的妙理。本迹虽有不同,不思议的教行依然是一。经中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正说明了教本行迹的道理。 

四、体用的本迹论 由过去最初修行契入理体证于法身为本,因为初得法身之本,所以依体起应身之用。由于应身才得显法身的妙用。法应二身虽有体用的不同,而不思议之道是不二的。经中说:“吾从成佛以来,甚大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作如是说”。 

五、实权的本迹论 释尊最初久远时中证得法应二身,都叫做实证之本,中间数数唱生唱灭种种权施法应二身,都叫做权施之迹。假如没有初得法应之本,就没有中间的法应之迹。由迹显本,虽有权实之不同,不思议的道用全体相即。 

六、今已的本迹论 《法华》以前所说的事理乃至权实等,都叫做迹,现在法华所讲久远事理乃至权实,都叫做本。因为没有“今”所明久远之本,就无以垂示已说之迹;没有“已”说之迹,就无法显示“今”本。“今已”,虽有时间差异,其不思议的妙用是一致的。经中说:“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本迹二者的关系是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同样不可思议。 

智者大师将本宗所宗依的畅佛本怀的《法华经》分迹、本二门。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为理圆,本门为事圆,二门皆为显示圆教一实相之妙理。又二门虽各有种种权实,但总而言之,迹即是权,本即是实。且为实施权,权含于实;开权显实,权即是实,法华会上,若迹若本,若权若实,无一不真实。因此学佛行人既不能执迹迷本,执权废实,又要了达本迹二门皆是妙门,权实二法皆是妙法,二而不二,微妙难思。 

了悟如来本迹权实,就明白佛与弟子间的种种言说指示,皆是方便引导,使令悟证本具佛性,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祖宗教皆是迹是权,唯有自心所证方是根本实际。所以证于自心者,也即证齐于佛界之德量,也即平等于众生之法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迹权实的事理全消归自心,由是体用一如,妙施无尽。 

练习题: 

1. 什么叫本迹? 

2. 什么叫权实? 

3. 如来为何要为实施权、开权显实? 

4. 理事的本迹变其义如何? 

5. 理教的本迹其义如何? 

6. 教行的本迹其义如何? 

7. 体用的本迹其义如何? 

8. 实权的本迹其义如何? 

9. 已今的本迹其义如何? 

10. 本迹二门与权实的关系如何? 

思考题: 

1. 从如来的本迹权实中,你了悟了什么真理? 

第十七课 真正的信解 

依天台教观修证佛法,虽然离不开天台祖师的教典与理论文字,但千万不要执着于教典文字,而应该藉教观心,以求大开圆解,而后蹑解起行,乃至行起解绝。但此处的解字,非是私心妄加穿凿附会,而应深信佛祖言说,解佛祖真实义。 

因此,学习了历史与理论之后,应立志于菩提心愿的熏修,不断地开发本有的功德。智者大师在《渐次止观》卷一中说:“以中道正观,以诸法实相,怜愍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行者若能发此四愿,善知四心摄一切心,一切心即是一心,亦不得一心,而具一切心,是名清净菩提之心。因此心生,得名菩萨。” 

真正的信是要在不断地解悟中开发的,所以听闻、阅读、思维、观察、体验对于菩提真信都有增上的作用,而真实的领解却应以如实的心智去观照,彻见自心的实相。即不寻行数墨,依文解义更不离经判道。重在消归自心,行证自心本具功德。 

因此,解读佛祖著作,也就是解读广大无边具一切功德妙用的我们的自心,故其真解也无边无际,不可穷尽。佛法无边,众生无量,心法无穷,只有一一以圆融的见地,会入不可思议的性具之中,才能知一三三一的现实妙旨。 

真正的信解即是止观的现行,如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中说:“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了悟无分别之止,则无明止歇,妄念不流,清净心即能显现。善解妙分别之观,则念念觉了前境,妙达诸法。 

真如之性德,佛道之心海,都在止观不二的信解中真正确立。 

真正的圆信圆解,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 

一、信理 圆信诸法实相等台宗的一切真理。 

二、信事 圆信止观等种种方便,确为入道的事用。 

三、信自 圆信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四、信他 圆信诸佛及台宗历代祖师早已悟证大道,真实不虚。 

五、信因 圆信依圆解所起心因地圆行,必是相应佛道的正因。 

六、信果 圆信止观圆修的正因,必能感得三德秘藏的殊胜佛果。 

从真正的信解之后,行人也将以佛道为本而修于自性的佛法,解从最高处信入,行从最圆处走出。圆信圆解要在最平常处,透现实相的妙明之光!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圣教义理甚深无上,倘心凡夫见地想完全搞懂才肯信受,那将非常困难,难免当面错过。但若对最起码的是非邪正都不能明辩,满足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而笃信不疑,那将有走上邪路的危险。所以古人说:“有慧无信增邪见,有信无慧增愚痴。”所以学佛之人首先要深信诸佛诸祖没错,深信自利利他的真正的解脱之道没错,但要有智慧分别方便说和究竟说,更要有智慧不赶时髦,不瞎起哄,不上打着佛教旗号招摇撞骗的当,这就需慧解。信解之后,更须行证。有解无行,说食数宝;有行无解,盲行瞎练。真正的信解,能保证行证不出差错,而笃实的行证又能证明信解是否正确。信解行证四者相互资助,真至究竟解脱。这是修行一切佛法的必由之路。 

练习题 : 

1. 为什么要真正的信解方得佛法利益? 

2. 为什么不能以研究全部史料为能事? 

3. 为什么要真正发菩提心方能圆解佛法? 

4. 圆信圆解的实际做法是怎样的? 

5. 如何在解读佛祖言教中解读自心? 

6. 止、观二义在信解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7. 真正的信解应从那六个方面建立? 

思考题: 

1. 应以什么态度解读天台教籍? 

2. 检查自己的信解是否合于真正的信解? 

3. 深刻体会信解行证四者的关系? 

第十八课 皈依的境行观 

  

由皈依的正境而起正行,然后观照一心的谛理,开显本具的性德,这是台宗学人在信解佛法后,应当遵行的基本步骤。 

所皈依的正境即是佛法僧三宝,所起的正行即是念诵、思维、观想、体悟的四重方便,而能生起的智即是解智、体智、相智与用智。 

 

一、皈依的念诵法行 每日念诵下文六次,以作为真正皈依者的发心与正愿: 

愿皈依佛陀耶,发无上菩提道心,念念觉悟,开显法身性体,圆成妙觉德量! 

愿皈依达摩耶,发无边法智慧心,念念观照,开显报身光明,圆成妙相智量! 

愿皈依僧伽耶,发无漏无碍净心,念念了妄,开显化身妙用,圆成妙净方便! 

二、皈依的思维法行 阅读有关三宝事理二境的书籍,经常思维三宝的种种功德。 

佛德: 

(1) 佛的因地发心与果地的觉证。 

(2) 佛的庄严与利乐。 

(3) 佛的涅槃与常住。 

(4)佛的说法与度生。 

(5)佛的智慧与证量。 

(6)佛的愿力与慈悲方便。 

法德: 

(1)法的文字与义理。 

(2)法的规律与作用。 

(3)法的真理与悟证。 

(4)法的表达与实际。 

(5)法的究竟与归趣 

(6)法的建立与开显。 

僧德: 

(1)僧的和合与出离。 

(2)僧的清净与随便。 

(3)僧的声闻与菩萨。 

(4)僧的统理与教化。 

(5)僧的超越与平等。 

(6)僧的德相与无碍。 

深入思维三宝的功德,即能发生真正的皈依意乐,并在内心升华为觉悟向上的动力。 

  

三、皈依的观想境 虽然已通达对三宝的思维,认识了三宝的功德,但于修持方面,仍须进一步在自己心中形成如实的观境,方能不断印入,契合不二。 

观想分为竖观、横观与圆融观三种: 

(1)竖观的法行 观想佛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法身,量齐法界,永超诸相,绝诸对待,平等圆融。 

观想法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报身佛,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差别宛显,平等无碍。 

观想僧宝即是我们自心的应身佛,清净妙乐,遍摄一切,变化无量,逗会群机,平等自在。 

(2)横观的法行 观佛宝:观想应化身佛有无量相好庄严,种种方便示现。观想报身佛有自受用与他受用的妙明庄严,种种光明,交融法界。观想法身佛有无边的常住不动的性德,妙显一切,自然具足。 

观法宝:观于法性之法即是诸法实相,实相之相,本来如是。观于法智之法即是谛智千差,善巧观照,明光圆显。观于法用之法即是缘度方便,善转法轮,自在无碍。 

观僧宝:观一念清净心,即是自性之体德,无明本空,真净本具;观一念智慧心即是自性之相德,惑业本无,妙智普照;观一念随顺心,即是自性之用德,众生本明,平常是道。 

四、皈依的体悟境 体悟离念时无相之佛而觉了不昧,证于法性真空的佛宝。体悟正念时妙相之佛而分别不昧,证于法性妙假的佛宝。体悟念即非念,正念无念的佛而圆觉无碍,证于法性中道的佛宝。 

体悟一念未生之前,法性如如,证于真法宝。体悟法性本觉之光,无照不照,证于妙法宝,体悟众缘差别之相,不转而转,证于净法宝。 

体悟心体本净,而证于自性之体宝;体悟心相无量,而证于自性之相宝;体悟心用无差而证于自性之用宝。 

如是行人依明师的指示,修皈依的正行,逐渐深入,返归自性,则一念之心,顿具三宝功德。佛道妙机尽在其中矣! 

练习题: 

1. 皈依的境行观三者的关系如何? 

2. 皈依的正境是什么? 

3. 皈依的正行有那四种? 

4. 念诵行如何行持? 

5. 思维行如何随文入理? 

6. 观想行如何依理起观? 

7. 如何体悟佛宝? 

8. 如何体悟法宝? 

9. 如何体悟僧宝? 

思考题: 

1. 在学修皈依的境行观之后,你对三宝有了怎样的体悟? 

2. 你准备怎样去参学明师和在观察思维中对三宝引生更殊胜的崇敬? 

 

第十九课 五悔的加行 

  

修证佛法无非是为了除障显理,开发本明,具足妙用,但众生无始以来障重业深,人我未破,心地狭窄,法我未空,取舍情生,所以应修五悔的加行,有别于正行的预备行,以作道场正修的基础。 

“五悔”即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种,既能消一切重障,又能开发善妙功德的殊胜方便加行。 

一 忏悔 “忏”是陈露先恶,“悔”是改往修来,即悔改过去三世所造罪过,修将来之善果。 

(1)应在佛前诚心作如是忏:“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间眼证我忏悔。我无始无量,遮佛道罪,无明所逼,不识正真,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罪恶。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事,破发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应现生后,受诸苦恼。如三世菩萨,求佛道时忏悔,我亦如是,伤己昏沉,无智慧眼。”(《摩诃止观》卷七)。忏悔之时要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折人我,众恶倾殄,这是形式上的真忏悔; 

(2)随时随地,觉察身口意三业任何所起的过失,当下除灭,不生相续,一念顿忏,往后不造,便心念清净安然,这是行持上的真忏悔。 

(3)了悟妄即是真,碍即是通,一切罪业即是解脱,一切平等,本来如是,常性不改,原无可忏,亦无有悔,则是实相常忏。 

二、劝请 

(1)劝请十方诸佛菩萨愍念众生,普门示现,闻声救苦,广济有情。 

(2)劝请佛菩萨转劝示证等四谛法轮,使一切众生世间皆蒙利益。 

(3)劝诸佛久往世间,饶益一切众生,如大炬火,光照有情,久住安稳,广度一切众生。 

(4)如有正眼法师,悟道缁素,已发大心,愿度众生,因缺因缘,不为人知,没有法会、领众、开示等弘法机会,则应劝令众生请求慈悲度化,创造种种条件,使正法之光,因兹而普照。 

三、随喜 众生得佛法的善妙利益,我们应庆祝他们的欢喜。無论世间出世间,无论是身或者心,无论是初信乃至等觉,无论超越我们的修证或者低于我们的行位,乃至一切众生皆具三因佛性,都应随喜恭敬。对于各种法门,各个宗派的正法正行也一一随喜,使心量广大,欢喜无量。 

四、回向 回众善行向于菩提,回事相而向于理性,回心智而向于法界,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如果无善,我以善布施,布施众生以后,正向菩提。所以回向能令小善而成其大。《摩诃止观》卷七中说:“正回向者,断三界道,灭诸戏论,干烦恼泥,灭棘刺林,舍除重担,不取不念,不见不得,不分别能回向者,所回向处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实不生,无巳、今、当生,无已、今、当灭,诸法如是,我顺诸法随喜回向,如三世诸佛所知所见所许,是名真正回向,亦名最上具足大回向,则不谤佛,无过咎,无所系,无毒之失。” 

回向的心行,即是大菩提心在具体修行中的真实体现。 

五、发愿 愿是学修佛道,慈济众生动力,是心念的正导,是成佛的关键。愿有总别二义:四宏誓愿是总,地藏、观音、弥陀等各各发不同的愿是别。 

总愿又分为依文发愿、随时发愿、无愿之愿三种: 

(1)每日在佛前念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宏誓愿以及能体现成佛度生,包括菩萨一切法行的大愿。 

(2)随时随地,在起心动念之际,在面对众生之时,在学修佛法,弘扬教观等一切作用处,都以大愿而体现慈悲精神。 

(3)不用分别起念发愿,知一切皆自性所现,如: 

自性众生誓愿度,不度而度,自性烦恼誓愿断,不断而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无学而学,自性佛道誓愿成,无成而成。 

别愿则依自己目前及将来的情况而定,但不离以下数点:学习之愿、修持之愿、悟证之愿、利乐之愿、建立之愿、方便之愿、净土之愿等等,皆可依自心观察而善巧发愿。 

又忏悔又分事忏、理忏,事忏则三业至诚恭敬地面对三宝发露忏悔,能灭或、业苦之事障;理忏则于对境历缘时观悟实相之理,断三惑,如《摩诃止观》卷七说:“知顺逆十心,而系缘实相,是第一忏,常忏悔,无不悔时。”又如《普贤观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溶”。 

依此五种法行能破除一切大恶业罪,谤法罪,即劝请能破除天摩外道谤毁佛法之罪,随喜能灭除轻慢他人、嫉妒他人修善之罪,回向能灭除倒求小果之心,发愿能灭除修行退志的过失。所以五悔的加行法,是每一位台宗学人应当学修的。 

练习题: 

1. 五悔的名义如何? 

2. 为什么要加行五悔? 

3. 五悔的具体内容如何? 

4. 何为事忏?何为理忏? 

5. 为何要加行五悔? 

思考题: 

1. 你对五悔加行的内容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非常有必要行此法门? 

2. 体悟五悔的真义,是否对禅修与研学有质的变化? 

试着行持五悔,并把心得写出来 

 

第二十课 二十五方便 

台宗行人通过对义理的解悟与实际的圆信,并从皈依与五悔的加行中逐步走向止观的正修,而修习止观必有前方便作为基础,方能稳固进步,直达宝所。台宗将观行的基础,列为二十五条,叫作“二十五方便”。分为“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类。 

一、 具五缘 

(1)持戒清净:持戒是使身心无染的关键,由持戒清净,三业无犯,才能生定发慧。因此,修习止观,必先坚持净戒。 

(2)衣食具足:生活来源有了保证,以及合法的正命生活,才能坐下来安心办道,如果终日为衣食奔波或不正确的生活,那么止观必难成就。因此,衣食具足,是修习止观的第二个条件。 

(3)闲居静处:初心习观,如果环境喧闹不安,则难以修静。所以,初心学人,必先不作他务,闲居清静之处,远离愦闹,心念才能定住不动,妙观才能由静心中开发。因此,闲居静处,是修习止观的第三个条件。 

(4)息诸缘务:缘务挂累身心,能使初心学人观行不纯,难以相续上进,所以,初修止观学人,应舍一切缘务的干扰,专心办道,妙观才易开发。因此,息诸缘务是修习止观的第四个条件。 

(5)近善知识:善知识有外护、同行、教授的三种,但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修观的成功与否,全赖明师的教导指示。所以,初心学人应积极寻求善知识,时时亲近,依止修习,才能事半功倍,早日获证菩提。因此,亲近善知识是修习止观的第五个条件。 

以上所述的五缘属于事具,如止观深入,可由事具而达理具,则五缘自性本具,与外境也就无关了。 

二、呵五欲 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五尘。在五官口根接触五时,五易产生贪欲之心,障碍清净心的现行。因为色及触等对于感官的诱惑力,使学人产生颠倒的心理状态,在虚幻上,妄生执着,失去定心,甚至于坠落。因此呵弃对五欲的执着之心,在对境之时,正念安住,不生贪欲,心念便能平静,烦恼不起,修习止观便易得力。 

三、弃五盖 五盖是不对五尘境时,在意念中产生的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的五种遮盖。这五盖具足八万四千烦恼,能障禅定与智慧,使修习止观不得成就。因此,在打坐时必须摒弃五盖使内心清净,止观方能胜进。 

四、调五事 是调和食、眠、身、心、息等五事,使适应于修习止观。这五调是:调饮食要令不饥不饱;调睡眠要令不节不恣;调身要令不缓不急;调息要令不澀不滑;调心要令不沉不浮。因此,五事调和即能身心轻安、安稳快乐,能使止观迅速成就。 

五、行五法 是修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种法,使在思想认识上坚固信心,决定志向。“欲”是希望上求佛道的菩提心。“精进”是专精不杂,勇猛不懈的修习。“念”是思维佛法的功德,增强修习的信心。“巧慧”是抉择世法与佛法的轻重,苦乐伪真等,使生起欣求佛道。厌离世俗烦恼之心。“一心”是决定修习止观,再不改易,上求佛道,永不退转。 

以上呵五欲至行五法,也都有事、理二种:与实相之理相应的,是属于理方便;于分别心中依事相而用的,是事方便。《摩诃止观》说这二十五方便“通为一切禅慧方便。诸观不同,故方便亦转。”又说这二十五法为外方便、远方便,但“因是调心,豁然见理”,见理之时就不论内外远近了。并劝诫“不可定执而生是非。”因此学佛行人,对这二十五方便既不要舍离,也不要执著分别,而应当因着这二十五方便,调心见理,则这二十五方便,即方便而趣究竟了。 

练习题: 

1. 什么叫二十五方便? 

2. 修习止观为什么先要具二十五方便? 

3. 具五缘有哪五种缘?为什么要具此五缘? 

4. 什么叫五欲?为什么要呵责? 

5. 什么叫五盖?为什么要摒斥? 

6. 什么叫五事?为什么要调和? 

7. 什么叫五法?为什么要行此五法? 

8. 什么叫理方便与事方便? 

思考题: 

1. 通过二十五方便的学习,你认为这些基础法重要在哪里? 

2. 二十五方便中哪些对止观的修习起间接作用?哪些起真接作用? 

 

第二十一课 止观法门 

  

天台宗认为止观法门可以概括一切因地行门及果地功德,是修行人最急需的正修之道。从因地的修习来说,止可伏一切惑,观能断一切惑;止有爱养心识的作用,观能开发妙解功能;止是禅定的胜因,观是智慧的源流。所以成就了止观二法,无疑即能圆成佛道,自利利他。 

止一般分为“方便三止”与“次第三止”二种。“方便三止”是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三种止法。 

一、系缘止 把心集中在鼻端、脐间、涌泉等处,或专念佛号、专持一咒、观想佛相好等,都是系缘止的方法。 

二、制心止 心中无念,一法不立,默默返观心性。若妄念起时,即以“放下”“断”等法制止散动,即“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方法。 

三、体真止 是把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用因缘无性其体本空的观察法,使心不生取舍,缘歇心空,能所双亡,便能体入真空之境。 

“次第三止”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的三种止法,是在方便三止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法。 

一、体真止 以内观、外观、内外观等观察法,止息攀缘妄想,体入寂然之理体,证达真谛空性。与前面的体真止法相同。 

二、方便随缘止 在体证真谛空寂性体上,同时知空非绝对空无,不执理废事,于内外变化的境界上,方便断习及方便随缘教化众生,在种种缘中,安住不动,不取不舍,即相离相,渐能成就俗谛妙用。 

三、息二边分别止 在真谛边易住于“空”性;在俗谛用边又易住于“有”相,这二者皆不契中道实相。所以应进一步体知心性非真非俗,不住空,不住有,停息真俗,空有边的执着,但也不废真俗空有的妙用。于法自在,能成就中道第一义谛。 

次第三止可次第断三惑、证三智而成三德。 

观法一般分为“次第三观”与“圆顿三观”二种: 

“次第三观”是先从假入空观,(也称二谛观)与体真止的意义相同;再从空出假观,(也称平等观)与方便随缘止的意义相同;最后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与息二边分别止的意义相同。但是,观以照理为本,所以显了心智契证三谛。 

“圆顿三观”是不思议的观法,又叫“一心三观”。即于一念心中所明一实相谛圆理上,观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这是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这是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这是总中观。三观即是一观,一观即是三观,因此三观融于一心,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皆即空、即假、即中、无次第先后,绝待圆融,任运现前。因为圆修三观,于是三惑破于一时,三智发于一心,顿时圆成三德秘藏,所以称为“不思议圆顿三观”。 

在修的方便上,止观法门皆有坐中修与动中修二类。动中修又有历行、住、坐、卧、语、作“六缘”修止观,及“六根”对“六尘”时修止观二种。此二类皆应随宜相续而修,不令间断,方能有成。 

一心三观在初步的修法上,又有所谓推检法,即用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句”来推理检点一念性具三千的道理,破一切住著,使离一切妄见。如能于推理时使心念澄澈,当下湛湛寂寂,万念俱空,就证入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议空观,照于不思议的真谛境。恰当空空寂寂时,即便顿了自性中原本具足一切诸法,并不象木石般的冥顽不灵,所以能妙用无尽,法法全彰,即证入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议假观,照于不思议的俗谛境。又正当诸法宛然时,即照而寂,却当体全空;即寂而照,却法法具备,这样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即证入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议中观,照于不思议的中谛境。由此可见,四句推检是圆修一心三观的善巧方便。 

练习题: 

1. 止观法门有哪些殊胜的地方? 

2. 止分为哪二种?有何不同? 

3. 方便三止怎样修? 

4. 次第三止怎样修? 

5. 观分为哪二种?有何不同? 

6. 次第三观怎样修? 

7. 一心三观怎样修? 

8. 止观法门在方便上有哪二类? 

9. 圆顿三观的推理法修习过程如何? 

思考题: 

1. 三止三观各种修法,是否已概括了一切的修行方法?为什么? 

在止观的各种修法中,您认为哪些是事修?哪些是理修,哪些是事理圆融修? 

第二十二课 四种三昧 

天台宗把修观的行持仪规分作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坐非行的四种三昧。三昧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正定调直定、等持、正心行处等,使正念住于一处而不动,由此生起正智慧而觉悟真理,是三昧义。法界是一处,正智能使心念安住法界不动,而四种行仪是助缘,观心以四种行仪而得调直,所以叫用“四种三昧”。 

一、常坐三昧 也叫“一行三昧”。出《文殊说》与《文殊问》两般若经。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随一佛方向,结跏趺坐,排除一切恶觉、乱想;不杂思维,但系缘于法界——止,一念法界——观;止观双运,法法融摄。信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无前无后也无边际。无知者、无说者,离一切二边,住于正念,发菩提心,精进勇猛。如坐时疲倦至极,或被疾病所闲,或被睡眠所覆,在种种内外障侵夺正念,不能以止观力遣除干扰时,应称念一佛名号,以求佛力的加持。除了经行、饮食、大小便外,应时刻相续,不可须臾废修三昧。于一期中若能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 

二、常行三昧 也叫“般舟三昧”。出《般舟三昧经》。“般舟”是梵语的音译,意即“佛立”。行佛立三昧有三力:即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有功德力。此一行虽本为《摩诃止观》原文,如是说易为谈者明了,如不必则仍恢复原状。修此三昧者,能在定中见十方现在诸佛立在其前,所以叫做“佛立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不得休息;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名号;心常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可唱念同时进行,也可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但须唱念相续,没有停息之时。观想时,还须即相离相,三谛圆具,三观现前,以观佛相好而证实相。此种三昧能断除宿障,功德最殊胜。 

三、半行半坐三昧 出《方等》与《法华》二经。依《大方等经》说,以七日为一期,唯坐时诵经,旋佛百二十帀,旋时持《摩诃袒持陀罗尼咒》,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低,旋毕端坐思维实相之理,思维毕再旋咒,周而复始,尽七日一直照此法修去。如依《法华经》所说行者成就此三昧时,普贤菩萨即乘六牙白象显现在前,灭除罪障,获证六根清净。以三七日为一期,旋佛时诵《法华经》,或专诵《法华经?安乐行品》,跏趺坐时思维经义,也一直循环修去。 

四、非行非坐三昧 也叫“随自意三昧”或“觉意三昧”。上述三种三昧,都用行坐的行仪来修,此法不拘于行坐,又通于行坐,为了成就四句,所以叫作非行非坐三昧。这三昧比较自由,不受事相仪规的限制,只要在一切时中,或做一切事务时,随意应用止观法门,锻炼纯熟,心观相应。即能由随自意而成就三昧。这是最方便的行仪,没有专修条件的事忙者可以照此法修,菩萨大悲度生,如幻妙用,也是依此三昧而得自在。这种三昧不属于前三种三昧,但摄诸经所说三昧,因此在四种三昧中这种三昧最重要。 

练习题: 

1. 台宗把修观的行仪分作哪四种? 

2. 三昧是什么意思? 

3. 什么常坐三昧?怎么修? 

4. 什么叫常行三昧?怎么修? 

5. 什么叫半行半坐三昧?怎么修? 

6. 什么叫非行非坐三昧?怎么修? 

7. 四种三昧能何共同点? 

思考题: 

1. 四种三昧的行仪是否包括了一切的修法仪规? 

2. 您认为哪一种行仪最易修?哪一种行仪最难修? 

第二十三课 三性止观法 

南岳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中以三性之明止观境界和止观体状。其中止观体状对止观修证阐述较为详明,这又从染浊三性和清净三性两方面说明。后来台宗祖师较多侧重染浊三性即妄心观,因此本课就从染浊三性方面叙述止观的体性与状态。 

三性是:“分别性”,为妄心分别的缘虑心;“依他性”,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真实性”,则指人生宇宙的真实体性。分别性中的止观是止息无明妄想及虚妄境相,依他性中的止观是体入空及空的源头,真实性中的止观是悟入真如及彻证真如的大用。 

第一,分别性中的止观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从观入止。观五阴身心与外六尘境界,虚妄无实,唯意识分别所现。由于不了此义,执以为实,在一切境界中念念起贪瞋痴,造种种业,招感生死,不能解脱。作了这样的观想以后,再作止忍的工夫:不再相信妄境是实有,虽有习惯的相续作用,以意志力免强违背习性而以智慧观破,念念转化。再进一步达到了知能观的心念也非实有,但以痴妄认为是实有,所以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不断破折,使执实之心止而息之。二、是从止再起观修。《大乘止观》说:“复以知诸法无实故,反观本自谓为实时,但是无明妄想。”即初步悟入妄想实有之境皆空。 

第二,依他性中的止观:先从观入止,以悟唯心所作,虚相无实,不断体察观修,一切五阴等境界皆是相似有,其体虚妄,因妄熏而妄现,如空中花,有即非有,不生不灭。这样以缘心遣心,知相本无,所以虚相的执着立即消灭,体入了身心境界皆空的状态。 

从观入止之后,再修从止复观的工夫。《大乘止观》说:“既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显现。即名从止起观。”空不碍于有,才是真空。因此在空中观力起于照俗的作用,以达真性的空有不二之境。 

第三,真实性中的止观,这是体入真如的关健: 

一是从观入止。即参究体悟现前一念的心相是什么。是无前二性的以“无”为心呢?还是不同前二性别有净心呢?再进一步观照:“无是无法,对有而生,有尚本来不有,何有无法以为净心?”如此观修,执无之心便得止息。此说明无性性。 

二是从止更入观门。《大乘止观》说:“观于净心作如是念,二心之无既非是心,更有何法以为净心?又复此心可见耶?为不可见耶?为可念耶?为不可念耶?作此分别时,即念为观”。这样不断地推穷心源,了悟我觅心之心体,唯是净心。……又复设使分别,即正是净心分别也。……是故当知觅净心者,即是净心。……而净心之体常无分别,作此解者,名为随顺真如。此说明无真性。行人在定心中寻觅清净心性,了悟能寻觅的就是心体,心体虽无分别,却又有分别的作用,这样就是随顺真如的悟境。 

三是体悟之后,再从止起观,以所悟真如,修习久之,无明妄想的习气消尽,微细妄念自然而息,这就是证入真如。因为在观修中有悲愿的熏习力,就在定中兴起大用,或者从定而起,若念、若见、若心、若境,种种差别即是真如的妙用义,也叫从止起观。此即说明根本真如三昧。 

四是再进一步达到寂照的止观双运行,即“炽然分别”而当体寂;虽当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此即说明寂用双现前。 

这三性止观中的八层体状工夫,“若利机深识,则不须从第一分别性修,……又复虽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大乘止观》)可见三性止观亦具圆顿旨义。依之修习可圆成真如佛德。 

练习题: 

1. 什么叫三性?其名义如何? 

2. 依分别性如何修从观入止法? 

3. 依分别性如何修从止复观法? 

4. 依他性如何修从观入止法? 

5. 依他性如何修从止复观法? 

6. 真实性中从观入止是怎样体究的? 

7. 真实性中的真如体与分别用有何区别? 

8. 真实性中的悟与证有何不同? 

9. 真实性中的大用是怎样兴起的? 

思考题: 

1. 修习三性止观法门并认真体会。 

2. 深入思考真实性的止观四重含义。 

 

第二十四课 四安乐行法 

四安乐行,是说四种可以获得安乐的行法。一般地也就是指《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菩萨于恶世弘扬《法华经》时应安住的四种法。 

“安乐行”一词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卷八(下)有三种解释: 

一、依事释:身无危险(安)、心无忧恼(乐)、依之而能进趣(行),故名安乐行。 

二、附文释:附于《劝持品》时,著如来之衣故法身安,入如来之宝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导般若行;附于《安乐行品》时,住于忍辱地故身安,无暴率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 

三、法门释:不缘生死涅槃等边,安住不动,称为安;又受三昧广大之用及五受,故为乐;无所受,无所行,而行于中道,称为行。 

总之安乐即是大涅槃三德秘藏之乐果,行是止行、观行、慈悲行之涅槃道是乐因。因果俱乐,因果俱妙,故称“安乐行”。 

安乐行四法智者大师立以下四名: 

一、身安乐行:谓身远离豪势、邪人邪法、凶险嬉戏、旃陀罗、二乘众、欲想、五种不男之人、危害之处、讥嫌之事,蓄养年少弟子及沙弥小儿等十事。因为这十事能使菩萨行人身常劳累烦杂,所以远离之后就可以常好坐禅,修摄其心,因此称为“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口远离说人与经典的过失,不以了义破不了义,使小根行人心地不安,不轻慢初学或偏权之法,不故意赞叹与毁谤,不生怨愤与嫌弃,因为这四种口上的过失,能使菩萨断众生的缘份,产生不友好的气氛,所以远离之后,即可得安乐,经常修摄其心,使口不造业,所以称为“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谓远离嫉妒谄曲,以大行轻视谩骂,小行之人烦恼扰乱,争论竞斗的四种意念。因为意念不正,无法方便利生,所以应对众生平等说法,慈悲亲和,则这样才可以常好坐禅、自在安乐,以此修摄其心,称为“意安乐行”。 

四、愿安乐行:对于《法华》等大乘经典不闻不见,不知不觉,不信不解的众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证得正等正觉时,必以智慧力、方便力、神通力等引导他们,使之入于法华实道之中,因为无大誓愿则其果不圆,其心不普,所以发此誓愿而常好修摄自行,因此称为“誓愿安乐行”。 

对于四安乐行法慧思大师的《法华安乐行义》认为:“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于一切法中无受阴故曰乐,自利利他故曰行。”并立两面种行法,即有相行和无相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燃,是名文字有相行。” 

另外慧思大师将四种安乐行,“第一名为正慧离着安乐行;第二名为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第三名为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第四名为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 

(1)正慧离着安乐行:菩萨以无着的中道实相的真正大智慧,在众生中以善巧方便力转化、利乐,使一切有缘皆能行于中正大道。所以菩萨以正慧观于“因”而破无明断一切烦恼,了知一切法毕竟无有和合相,亦无聚散。这样的观行知集谛微妙的智慧即叫做“生忍”。能行于“生忍”即得离一切执着的安乐行。名虽与智者大师所立不同,但都是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故其意思大同小异,且顾名思义,不难领会,故不赘述。 

初发心的凡夫位,能行于这四种安乐行,即入于圣位,也就叫作圣行了。所以安乐行法对于台宗门人修身养心,通达无作妙用,是有极重大的意义的。 

练习题: 

1. 安乐行如何解释? 

2. 有身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3. 有口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4. 有意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5. 有誓愿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6. 什么叫有相行与无相行? 

7. 慧思大师怎样命名四安乐行? 

思考题: 

1. 认真阅读《法华经?安乐行品》并结合智者大师和慧思大师的解释深刻体会安乐行义。 

2. 四安乐行对于自身的修养与对众生的利乐如何? 

3. 你如何在人生观实中体会四安乐行? 

 

第二十五课 四重四谛观 

  

天台智者大师依四教中的四重观意,以声闻四谛的法门而建立四谛的观修方法,使苦集灭道的最基本的四谛,逐渐升华为无生四谛,无量四谛,及至圆成无作的不可思议四谛。 

一、藏教的生灭四谛观 立足于人生现实,以客观相对性的观点。在禅定心中明了地谛观生灭变异的四种谛理,所以称为生灭四谛。 

(1)生灭苦谛:对于人生的三苦、八苦,谛观它们在众生心中出现时,有产生变化,以至灭亡的三个过程,所以一切诸苦都是無常变灭的。 

(2)生灭集谛:苦由众生心中的贪嗔痴及等分烦恼而来,而此烦恼心是流动迁移,不断地扰浊内心,由此才引生了善、恶无记的三有漏业,能感招生死的苦果。 

(3)生灭道谛:以戒定慧等佛教法门对治自心的烦恼,改变其习惯的思想,使贪嗔痴烦恼得以调伏。这是道法的善巧作用。 

(4)生灭灭谛:以修行的功用,灭尽三界因果的有为法,还归于真谛的无为无漏的寂灭空境,生死已了,烦恼不生,获证永恒的空性。 

二、通教的无生四谛观 如能依生灭四谛为基本的观修智慧,不必入于空性,而以理观的悟智,进一步了达四谛如幻,当体即是无生,而不等烦恼灭尽方证无生,所以称为无生四谛。 

(1)无生苦谛:了苦如幻,当体即空,所以苦也就没有了逼迫之相,而于苦时不再被苦受所逼,生死也即通于涅槃了。 

(2)无生集谛:了悟惑业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无性,全体是空,空无和合,更无烦恼可染之心,所以烦恼也即通了菩提了。 

(3)无生道谛:所对治的惑业即已空幻,能对治的道法也即空设,无能治与所治,所以一切道法也就空无所执了,因不再被道法所阻,所以道与烦恼也即成了不二之相。 

(4)无生灭谛:苦与集都已如虚空,空性之中无有生灭,无生灭的性质即真谛涅槃,更无幻化的苦集染于真性,所以在灭谛中就无生相了。 

三、别教的无量四谛观 无生如幻的观修,仍偏于真谛空性的一边,未能起無量差别的妙用,所以其智慧虽利而不广,其境界虽深却不普。因此菩萨在無生理观的基础上更进而展开悲愿广大,智解无边无量四谛,以此而适应无量众生差别机缘。 

(1)无量苦谛:观照十法界诸苦的无量境况。因为菩萨谛观地狱界有八万四千鬲子,一一狱中受苦形状,亦复多种。乃至谛观,畜生饿鬼等差别的苦报、苦受等无量差别,悟知苦谛有无量相。 

(2)无量集谛:观照五住烦恼的无量集积。因为菩萨谛观见惑就有十六知见,六十二见,一百八百等,一一皆具八十八使,何况思惑,尘沙,无明等无边差别的烦恼。所以悟知集有无量相,菩萨通达一切众生界的无量烦恼,方能即烦恼而成菩提,广度一切众生。 

(3)无量道谛:观照一佛出世的无量法门。菩萨谛观大小二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佛的法门就有恒河沙了,何况十方诸佛法门。所以悟知道有无量相,菩萨能达无量道相,方能广施方便,普利一切。 

(4)无量灭谛:观照涅槃指归的无量差别。菩萨谛观道谛的法门因人设立有无量差别,故针对各种法门而形成的指归之法也有无量。无量的因心成就无量的果德,通达无量的果德,方能随机印证,授记作佛。 

四、圆教无作四谛 无量四谛虽然广大无边,仍有其差别相在,所以未达究竟圆融。圆教的四谛是实相、是天然本具,非造作而后有,故称“无作四谛”,为佛法最究竟圆满的体现。因此有无平等,小大一体,是非齐观,迷悟不二。 

(1)无作苦谛:谛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苦境的存在,一一即是实相的妙现,法尔如是,本然任运,所以一切苦相都不必捨弃,因为全体真实故。 

(2)无作集谛:谛观无明尘劳即是菩提。因为无明无性,即是法性,法性的当体即是一念清净心,此心即是菩提,不必离菩提而修菩提,所以无集可断。 

(3)无作道谛:谛观着有滞空之边与心外取法之邪,当下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三千诸法,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正体。边邪之人,随闻一句,皆得作佛,所以无道可修。 

(4)无作灭谛:谛观生灭都是缘生,缘生无性,即是寂灭性。一切众生即是涅槃相。因此离开生灭,就没有涅槃可得。所以生死即涅槃,离生死无灭可证。 

台宗行人以智慧心对四重四谛理,一一观照,使理境明了现前,达理无碍,圆悟一切皆自心所现,如果真能深入无作,那么万物缘生皆是一乘大道,更不被诸法所拘了。 

练习题; 

1. 为何要立四重四谛观? 

2. 生灭四谛的基本名义如何? 

3. 无生四谛谛观过程如何? 

4. 无量四谛的量以什么来体现? 

5. 无作四谛的无作妙在那里? 

6. 如何体悟无作四谛的微妙处? 

思考题: 

1. 一一谛观四重四谛之后,观看自己心灵世界的变化。 

2. 联系人生实际去体悟四重四谛的不同层面。 

第二十六课 四重因缘观 

这里的因缘指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十二支。如下:   

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 

行——过去世所造作一切业。 

识——投胎时一刹那的意识妄念。 

名色——住胎早期的心识和身体。 

六入——“胎中位”诸根具足。 

触——出胎后三至四岁,根尘接触生起意识。。 

受——五岁至十三岁根尘相触领纳前境。 

爱——十四至十九岁,贪爱胜妙资具与淫欲。 

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四方追求。 

有——积集善恶业,牵引未来果报。 

生——未来受生的因缘。 

老死——从五阴之身住世衰变直到身坏命终。 

以上无明与行是过去的二支因,从识至受是现在的五支果;爱取有二支是现在的因;生死是未来的果,所以这十二因缘包括三世两重因果。 

先以顺观知无明乃至老死的整个生命的发展过程,叫“顺生门”,然后再逆观知老死乃来自无明的迷惑,若灭无明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是还灭门。   

天台智者大师在十二因缘法中,依四藏通别圆教次第而立四重观修方便。  

一、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 是以假观的法理而解释十二因缘。又可分别四种:①刹那(一念缘起一念心中具足十二支,如因瞋心而杀生的瞬间,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②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③分位缘起,如三世两重因果;④远续缘起,指十二因缘的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因观此四者可以心意思量,可以言语议论,又观知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生灭宛然,所以叫“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通过此种观法,知断无明,直至了生死轮转,证得寂灭解脱。 

二、通教的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观 以体悟众生皆空的智慧,观于十二因缘,了达生即无生,灭即非灭。谛观无明不在外,不在外,不在中间,犹如虚空,但有名字,毫无实体。无明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因此观知无明当体不可得,乃至老死皆幻化无生,从而悟入无生的真谛。 

三、别教的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观 谛观根本无明乃由于二乘不了心外无法厌苦断集,证灭修道,因此迷于中道真实义谛,发起界外偏真无漏之行,由此引生方便变易生死识种。又缘界外无漏正受,而起涅槃法爱,深生取着,润彼变易识种、令生有芽,招感方便不思议变易生死。又进一层谛观不了心外无法,便呵弃真空,别修万行,也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发起界外入假神通行,由于引生实报变易生死识种,又缘界外胜妙境界,而起神通法爱,深生取着,润彼变易识种,令生有芽,招感实报不思议变易生死。 

如能悟知心外无法,不偏空寂的正受,不落离空的假有,超越变易的识种,那么将此根本无明一一破尽,方得二死永亡,成就佛道。 

四、圆教的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观 圆悟心中谛观无明爱取的种种烦恼,即是菩提,究竟清净,这是了因佛性。行与有的业即是解脱,在业行中解脱自在,就是缘因佛性。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的苦果即是法身,法身无苦无乐,即是大乐,不生不死是常,即是正因佛性。 

由谛观而圆悟十二因缘即是三因佛性,也即中道实相,所以更无思议与生灭,自在地圆显佛道的妙化,成就无上圆满的果德。 

十二因缘法是错宗复杂的人生现象,是生命流程中的连续变化或刹那现起的因缘关系。通过对四重十二因缘观照和体悟,可以明了生死轮回的因果关系,从而断无明,了生死,证涅槃;乃至无明不断而断,生死不了而了,涅槃不证而证。 

练习题: 

1. 十二因缘的名义如何? 

2.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如何观修,达到什么效果? 

3. 如何谛观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如何才能相应? 

4. 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的根本无明是怎样形成的? 

5. 如何破除根本无明? 

6. 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如何圆观? 

7. 在圆悟心观中,应该怎样通达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无上道用? 

思考题: 

1. 在一一谛观十二因缘中,其中什么规律? 

2. 在历观因缘法内,智与境是如何统一在一念心中的? 

第二十七课 四重六度观 

  

六度是菩萨道上根本的行法,而对于六度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体验,即形成菩萨道的位差与作用,所以智者大师以四重六度观的修法来实践菩萨行人的从浅位到深位的开发与胜进。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种波罗密,加上方便愿力智,即成十度。四重观分别有:事六度观,理六度观,不思议六度十度观,称性六度十度观。 

一、事六度的观修以坚强的事行来体现菩萨道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称为事六度。 

谛观: 

1) 檀那波罗密——财法二施——度悭贪到布施彼岸。 

2)尸罗波罗密——僧俗二律——度毁犯到持戒彼岸。 

3) 羼提波罗密——生法二忍——度嗔恚到忍辱彼岸。 

4) 毗梨耶波罗密——身心二进——度懈怠到精进彼岸。 

5) 禅那波罗密——世出世禅——度散乱到禅定彼岸。 

6)般若波罗密——小大二智——度愚痴到智慧彼岸。 

依六度事缘而起谛观,一一明了,了知其中差别之相用,并体现在人生实践之中,以菩萨心而作利乐之行,从而获得六种度脱。 

二、理六度的观修 在事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如幻的智慧,一一了悟六度的事行皆如梦幻,本无所有,当体全空,于是达一切事当下即是真谛之理性。谛观六度具体的行持时,做到能行所行以及中间皆不可得,即所谓三轮体空的无生正观。如在布施时,能施的我,所接受布施的对象,以及中间的法与财等,一一体达,了不可得,心中不存丝毫分别之见,这样在布施等度中,即能体现无生的道妙。 

三、不思议六度、十度的观修 非空非有、无内无外,主客不立。菩萨在无生正观的基础上,连无生也不住,尽管行而无所行,不必通过思维与观念才去行动,自然能以心智相应于众生的缘起而以六度或十度去方便度脱,使无量众生皆达彼岸。这是菩萨在谛观中,以大愿、大智、大力、大方便体现了六度的无量法行,因为修养极高,行德流于自然,所以不必再作对立的思维观察才行于六度。同时以智量无边故,能于一一度中摄一切法,成一切法,其量浩如恒沙。此中深细,唯不断深入谛观,达成不思议心妙时,方能全体现前。 

四、称性六度、十度的观修 以实相圆悟的心智,念念之中均符合于法界的真性,由此而展开的圆融无碍的六度与十度,每一度也都具法界的全体。一一之中具法界的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圆悟的人,在布施时,谛观施从缘生,当下无性,竖穷横遍,体自如如,空观现前。正于空观现前之际,一切法都趣于施,因为当下圆具十法界的依正,而法界无外,离此更无一法可得——假观现前。正于即空即假之时,更于一切趣于布施与不趣布施的两边,平等圆照,即是中观现前。 

称性的六度、十度,全在圆悟之人觉性的圆妙体现,一心三观之中,更无分别思量,乃是全体圆明,彻底朗照的。 

六度的观修,先应从禅定来体悟。然后在事缘中去应用,在节节深入之后,使悟智与妙行,成为圆融的一体,此时即不必分是度非度,一即是一切,一切也即是一,自在地妙显于生活的当下,成为圆明无碍的行人。 

练习题: 

1. 试释六度的基本名义? 

2. 四重六度的基本含义如何? 

3. 事六度如何观修? 

4. 理六度怎样才能体悟无生? 

5. 十度中的方便、力愿、智、作何解释? 

6. 为什么叫不思议六度、十度? 

7. 不思议六度、十度如何观修? 

8. 什么叫做称性? 

9. 称性六度、十度如何观修? 

思考题: 

1. 在六度观修中,如何体现事理一体,动静不二,心境无碍,圆妙自在? 

2. 不同的悟智在实践六度中,有何不同? 

 

第二十八课 天台日用观修之道 

道在日用处,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止观的道用,方便修行即能归于真正的圆活自在。所以禅坐的修持仅仅是准备与趋入的方便,只有超越一切法行的修为,才是如实的自然之道。 

天台智者大师在《小止观?正修行》中说:“端身正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不修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在日用中修止观,即是历缘对境的修习方便。缘有行、住、坐、卧、作作、言语的六种日常之缘,境有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的六种尘境。 

在历缘止观中,首先应作如下观察:“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住等也一样)?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观察之后,就应修于止法:“若于行(住等也一样)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心行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如能止到纯熟,当下立断,不止而止,且更进一步体悟到行中所有的心念,即是本觉理体的妙用,自然空明无碍,日用之道也即现前了。止法之后便是观法:“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由于历缘修观纯熟,透过一切境与作用,心光大明,了然一切,不观而观,无知而知,圆觉万有而无滞,则实相真道现于日用之中了。 

日常历缘的修法,一般由理解到实修,在实修中不断反照而逐渐明了,由心地明了而产生新的悟智,再借悟智去透脱一切缘用,一直达到自在无碍,更无作意为道用妙显。 

六根对境修止观法,也就是六根在日用中的妙智放光,使道用无亏,出入自在。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说:“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迷情之色,不起嗔恼;若见非逆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眼见色时,空其对色的各种影响与染着,使心灵无住无为。耳闻声等也是如此,使根不取境,境不染根,根尘双消,心地清净。《小止观》又说:“云何名为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其余五根与五尘接触亦如此修观。在观照中,即相而空,了根无住,寂一切法,又显一切用,当体明了,来去无碍,方得无观之正观,于是道便在根尘日用中体现了出来。 

除此之外,睡眠与饮食的止观工夫,是日常中极为重要的修为,因为睡眠易昏沉而使工夫隔断,饮食则易贪着而忘照,所以特列此二行而作说明: 

  一、睡眠时的止观工夫 睡眠之时不宜过劳而眠,不应贪着而睡,应在清朗心神之中,不睡而睡,即身体彻底放松,进入大休息态,使心空而无累。心念不起糊思乱想,不住任何妄念分别,使心灵进入大忘状态。唯以无思之时,明了觉照此当下一念,空空洞洞,湛湛寂寂,如是直入非空非有,即观非观的正定之中。如有梦境出现,即境了心,不起分别对治,当下了知全体是空,了然无痕,虽不随梦境转而又照了其境,丝毫不昧。到了起床之时,仍然照见醒来之一念,此念无过来今,非内外境,一片明朗,绝诸尘埃,于是朗然之心,不起而起,安乐自在。 

  二、饮食时的止观工夫 于饮食时,根不到境,境不引心,独立孤明,一览无余,正于此际,心无贪味之念,舌无即境之着,其时空明绝待,无念可动。无动之念又能明了所食之时以及种种宴席,一目了然,八面玲珑,应付自如。 

日用中的止观之道,唯有念念觉照于目前方可真正明白其妙处。成佛做祖之因也即在每一念每一处的修养之中。 

除《小止观》外,《摩诃止观》中非行非坐三昧及随自意三昧等都强调日用中修习止观,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中不间断修行。《小止观》说:“动止(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人,解慧心寂然。”这样的修行人名为大菩萨“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三界无伦匹”。 

练习题: 

1. 止观的道应在什么地方体现? 

2. 静坐修禅与生活之禅有何不同? 

3. 什么叫历缘修止观?有那六种? 

4. 什么叫对境修止观?有那六种? 

5. 历缘修止观的共同前提是什么? 

6. 以行为例说明如何修止观? 

7. 眼见色时如何修止观? 

8. 睡眠止观的工夫应如何修? 

9. 饮食止观的工夫应如何修? 

思考题: 

1. 台宗强调日用处修道有何意义? 

2. 日用处修道重在何处用功? 

 

第二十九课 天台说法观 

  

佛法在默也在说。讲说佛法是台宗行人的广大悲愿;也是利济众生,开显心量,增进观力的一个殊胜方便,同时又是使佛法久传不衰,发扬光大的唯一因缘。因此,天台法门立有说法观的这一重要课题。 

讲说佛法的行人,必须要有止观的功夫,有基本人格修养,并且不为名闻利养而弘法,完全以菩提心的悲智方便去化导众生,利乐一切,因此意乐一定要清净。 

说法观应有以下的修持基础,方可进行: 

   

一、读诵大乘经典 以空假中三观来读诵所要讲说的经典。假观是现高大身,莲花台,金色光明字,虚空界诸佛菩萨与无量众生,其广度而普应。空观则了能诵所诵皆不可得。中观则当下直显,更无分别空有之心,全体实相,一念法界。 

二、解读的深透 解读佛教经论,应深入文义,了悟境观,圆会异说,透彻法源,方能变通其说,善巧安立法义。 

三、择法与应机 知众生机缘,择法而说使众生心结顿开,圆悟佛旨,解脱烦恼,超出知见。因此不说无义之法,不接无缘之机。应机感相扣,妙谈入神。 

四、依四悉檀而说 以“世间悉檀”随顺闻法者的意愿、欲望而说世界法,以接引入门,引生兴趣,归向佛智,开显正信。“为人悉檀”建立五乘次第,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机说不同的法,使闻法者生善心行善法。以“对治悉檀”针对不同众生的习性执着分别教以善巧的法门,使药到病除,恢复原本的清净。以“第一义悉檀”直接显示诸法实相的无上大道,令根机成熟的众生顿悟顿证本来面目。四悉分别令闻法者得“欢喜”、“灭恶”、“入理”益。 

五、说法前的禅观 在禅定中深入所说法义,以及引用的典故,发挥的内容,关键论点的确立,使听闻获知利益等,均应一一明了现前,条理清晰。 

   

六、正说法的三观 以三轮体空的根本空智,显起圆活妙假的言辞之海,说无言之法,用不二之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当体圆明直显,使众生在听闻时,顿入无生妙境,获圆妙正解。 

七、五重玄义的讲式 五重玄义是台宗讲解经论时,开宗明义的一种方式,使所闻的人在入文之前已明晓全部经论的含义,所以是非常重要的。讲说者必须有通达五玄与善立五玄的能力,否则就无法一贯始终的讲好一部经。五重玄义即: 

释名:以人法喻的七种情形来解释经论的题目。 

显体:显示一部文中理性的真谛,即经文的根本实质。 

明宗:阐明修行所归的真境,即教理的目的宗旨。 

论用:论说一部中对行人的利益之用。 

判教:判别一部教相的归属,即此经论在整个佛法中的地位。 

五重玄义分别解释如上还有七番共解: 

标章:即分科标出章段题目,使得层次分明而容易忆念不忘。 

生起:即阐明各部分内容次第相生及其理由,使不散乱。 

引证:引证据典证明所说不谬,使人生起信心。 

观心:即将经论文句义理指归自心,其要旨在于即闻、即解、即证,使人精进用功。 

料简:以问答方式解释疑惑。 

开合:即或开而详谈,或合而略说,使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得益。 

会异:即将不同的说法会通得出圆满的解释。 

后三者能使闻法之人生起慧解。这样七番共解能助行人具足五心(信、进、念、定、慧)从而成就五根、五力,破除五障。 

消文四意,在以五重玄义总论一部大义后,再以此四释法解释经论文句,即: 

四缘释:即四悉檀。 

约教释:即以藏、通、别、圆化法四教解释经文。 

本迹释:即从本地和垂迹两方面解释。 

观心释:即消释经文指归自己,在于劝化和指导观心修行,不惟说食说宝,徒劳无益。 

五重玄义、七番共解出自《法华玄义》,消文四意出自《法华文句》,两者构成了天台宗解释经论,讲经说法一套完整系统的方法,为后来历代台宗学人所遵奉。其特点不仅在于充分发挥经文奥义,更在于将教理观心有机结合起来,自行化他,共证菩提。 

讲说佛法,是以文字义理为心观之境,以众生为道场之用,观用一体,于是自在微妙的智慧与慈悲的心怀,借此因缘不断涌现,成为萨婆若海的无尽之流。 

练习题: 

1. 天台法门为什么重视说法这一活动? 

2. 说法之人为什么要有禅观的功夫? 

3. 说法者的修养性会影响说法的效果吗? 

4. 应如何去读诵佛经? 

5. 解读佛法是否应心法相应,圆会通达? 

6. 应如何择法与应机?如何在说法前入观? 

7. 试释四悉檀的含义与如何对机而说? 

8. 五重玄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9. 七番共解和消文四意体现了天台说法的什么特色? 

思考题: 

1. 试着去体验整个说法观的全部内容。 

讲说佛法者的真智慧与慈悲方便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第三十课 天台十境论 

有修观的方法,也就必有所观的对象。智者大师把所观的对象归纳为十大类,叫作十境,以此来摄持行人在修观时所包容的所有境相。台宗行人应仔细的了解十境的具体内容与次第差别,方能在修观过程中对于所出观的各类境界有明确的认识并善知如何去转化与对治。 

十境的次第是: 

一、阴入界境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即人生万有存在的最基本现象,有内在与外显的二大因素,是缘生缘灭一切法的基因。行人即以此为所观境的开始,藉智慧的观照力,观此境即空、即假、即中,如能就此三观齐透,开显一境三谛妙理,圆成一心三智,则当下成佛。由此可知了解与观显此境,乃至摄于一念现前之心而顿悟,都是修道者最切要的下手功夫,也是成就最迅速的一条路子。 

二、烦恼境 烦恼即贪嗔痴与等份的四大基本无明妄惑的现象,其变化之相有八万四千,它们不断的昏覆自性,烦扰心地,使众生一直处在无知迷妄之中,犹如梦中颠倒一般。所以行人应了解烦恼的含义与自已烦恼的重点与状态,使用三观之法而使断绝,恢复一念心的智慧力用。 

三、病患境 病患系于有漏之身共有四百四病,四大增损,五藏相克,阴阳失调,内伤外惑,种种伤痨乃至坐禅不当,产生禅病,至使气脉不通,心受身所制,不得轻安,难入禅观,所以应针对种种疾病发生时,应用止观,锻炼,医药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治,否则就难以深入禅定,真智便无法开显。 

四、业相境:由于过去世尚存于八识田中无量的善恶诸业,因禅观而翻出,形成逼迫身心,散乱黑暗等一切影子,此时心中忽现各种景相,乱起乱灭,当知即是业相在未受报之前的翻出,也即所谓翻种子,如能不被所迷,不受影响,一经翻出之后,即不再受报,所以只要不住在业相上,其业也就自然空亡。 

五、魔事境 魔事主要是指禅修中幻觉与心身变化所产生不正常现象,称为心魔,同时也包括天魔、精灵等外魔的干扰。因为当行人心未空净,着于内外之相,并受神经系统的束缚禅定到深层时,就易击发各种境界,如:佛菩萨及父母等的形象与可怖的魔鬼,闻到音乐声,乃至出神飘游,神奇变化,神通功用等等,一旦执取,则心狂难制,神经失控,产生颠倒的思想意境,胡言乱语,神志不清,轻的产生精神变态,严重的即成精神病人。因此行人在发生任何境界时,谛观身心及摩幻皆不可得,无取无舍,安住觉智,一一化解,不落于魔事之中去。 

六、禅定境 由于修观必能引入禅定的境界,如世间禅的四禅八定,出世禅的八背舍等。当禅定发生时,必经五阴的识心深细而起变化,所以不可住于禅定境界,应了知禅亦是虚伪之相,不生爱昧之心,使之引入真正的三摩地中。 

七、诸见境 由禅定的静心功夫,必能引发聪慧,定中思维的超常发达,所以容易产生各种非凡的认识,特别的结论,如果认取自己的所悟为真,则落于外道的执见中,而产生邪慧。因此应除一切知见而引入无分别之见的正见中,消融一切归于无念的空明。 

八、慢境 随着定慧的功深,出现相似于佛菩萨的境界,但实际上仍然是某种心相或感应,其功德并未相应,由于不知位次的浅深,往往误以为已得涅槃,已得某种地位或以为已彻悟真性,从而产生慢的心态——骄傲满足之想。因此应破除骄慢之心,识明所证的位次继续进修,虚心平怀。 

九、二乘境 在功行中,由于宿世之中偏于声闻,缘觉的重习,个性偏习于孤调,其心不广,所以当翻出过去二乘狭劣心志时,心也就不再乐于大乘普度众生的悲愿,死守空寂,喜于山林,不乐弘法。因此,厌弃之心日增,即成道上大障碍。故应以大乘佛法鼓舞心志,策发菩提心深入世间,做淤泥中的莲花。 

十、菩萨境 虽发大心,立菩萨大行,由于情见未空,妄念未尽,因此,但翻出三教菩萨着相修行的种子,在利乐之心的同时,不悟不发是真正的发心,无行是圆妙的修行,不度是微妙的大度,所以不与中道相应。应于一乘妙观,开发妙解,确立无作妙行。 

以上十境从生起的过程来讲,一般是有次第的,但从宿世因地所下的种子与因缘互变的关系来看,又是无次第的。所以观行者,应针对现前的任何境相,一一观察,一一境相一切境相当体即空、即假、即中,等同法界,即是大乘佛法,能观所观莫不如此。谛观纯熟,摩佛一如,同一实相,更无他法。 

练习题: 

1. 为什么讲有观智就有观境? 

2. 天台宗立有那十类境? 

3. 立十境的目的是什么? 

4. 为什么最初入观应观阴入界境? 

5. 烦恼、病患、业境这三者的关系如何? 

6. 内魔与外魔如何区分? 

7. 禅定境与诸见境应如何互除? 

8. 慢境与十乘境各偏在那一边? 

9. 为什么菩萨境也有错? 

思考题: 

1. 历十境而作深细的观察,你认为自己哪一境的现象偏多? 

用三观去观照这十境,使心智直透诸境,了悟无作圆心。 

第三十一课 天台十乘观法 

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大白牛车的喻意,在《摩诃止观》里建立了十乘观法。这由十法而成乘的善巧安立,可使上中下三根行人都能修习圆顿止观,直至成就佛道。因此这十乘妙观可圆摄一切观法,是十分广博的行持法。 

十乘观法的次第是: 

一、观不思议境 把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缩减为现前第六意识即妄即真的一念,再进而观照这一念之心,圆具三千性相,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三一一三,圆融无碍,更无文字的意解与意识的思量,即此不思议妙境,成不思议妙观,境观不二,全体法界,当下圆明。如能从此顿悟顿证,即可圆证佛道。若悟而未证,亦可以此悟智,扫荡无始情执,化转一切习染,逐渐消融妄习,开显功德妙用,直至圆成,也无别法可修与位次可依。这是直显实相、相应佛道的无上妙法。 

二、真正发菩提心 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精进心,大慈悲心。如于以上观修中,既未悟证,那么肯定在因地中,带有个人私有的情见,未能大公于天下,为众生而修行,所以应圆发四宏誓愿,使心与理相应,念与智不二,直使此心同佛心,此愿合佛愿,更进而于念念之中全依佛觉而觉之,以佛念而念之。如此在发心中,悟入不发之妙发,忽然顿悟自心即佛,一切众生本自圆成,于是空一切执时,妙假顿现,慈悲付缘,应用无差,中道不立,平直无碍,因此,由发心而证入佛道。 

三、善巧安心 即修习止观法门将心安于法性实相。虽然真切发心,仍未悟入,那么一定在禅观之时,不是偏昏沉就是偏于散浮,使自己不能做到空有不二,明朗现前。因此,应用即寂之照来破除昏沉之病,用即照而寂来破除散浮之病,使自己在禅观中惺惺寂寂,朗朗虚明,于是在反照时,当下顿悟实相妙体,心体明静,圆含一切。 

四、破法遍 即以圆融三观圆破三或。如果仍未安心入道,必有见思、尘沙、无明等障惑覆蔽心头。因此,应依一切智慧来照破自心的惑障,如依一心三观或无生的推检法等,一一破除心中惑障,使心地清净,空假不二,中道历然,超入实相妙境。 

五、识通塞 即识别助道和障道因缘,或护或破,以进证实相之理。修观法时仍有得失之心,应当了知通与塞的状况。如果法门不适合此刻观修进道,则应改修它法,使之趋入菩提涅槃。因为经破法遍后,仍未悟入无生之理,就必须检讨得失,时时必以护持真如心于六度正轨,使自己不产生阻塞而圆会实相观智。 

六、道品调适 即应用大乘三十七道品,一一调适自心,合则用,不合则舍,使观智日开而昏惑渐消,乃至于清净自显,妙明湛然。 

七、对治助开 即方便法门对治障难,助开圆理。在用功过程中,如产生种种道障的因缘,如烦恼业报等,使自己无法开启实相正理,就应当运用各种对治的法门来排除事障,如用六度对治六蔽乃至用密显等法来除障显理,助开心体圆德。 

八、知位次 通过前面的精进修持,必定有所开发,有所成就,这时如不知自己所处的修证地位,就易以凡滥圣,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产生增上慢的通病,反而丧失已修的功德。因此,应当了知自己所处的位次,使自己不断努力,相应道妙。 

九、能安忍 即于内外顺逆诸障能安忍不动心。通过修习禅观,一般正确的修行者都能成就“五品弟子位”,同时也即能圆具本性的一切功德,尤其在说法方面,更能显示圆融透彻,直入人心,开发智慧。因此,必受广大群众尊敬,但也容易被人妒忌,或自己动了名利之心,所以在内外种种魔事境界上,应能安忍不动,使自心策进趋入“六根清净”的圆十信位。 

十、离法爱 行人在“六根清净位”上,往往执着于相似十信位而产生法爱,以至有顶堕的危险,所以必须舍离法爱,契入中道,妙证无生,使自心进趣到十住乃至等妙二觉之位。 

十境中的每一境,都可用这十乘法去修,而此十法又有上中下三品成乘的不同。如上根人在第一观不思议境中即得成就;中根人须修到第二至第七时才能得成就;下根人则须修完全部十乘方能成就。用这十法收尽上中下的根机,皆能普使证入“初住”而逐渐圆满佛道,所以又叫“十法成乘”。 

练习题: 

1. 什么叫十乘观法? 

2. 十乘法有那些基本内容? 

3. 如何修习观不思议境? 

4. 为什么真正发菩提心时也能悟证佛道? 

5. 如何才能善巧安心? 

6. 破法遍与识通塞的观法有何不同? 

7. 道品调适与对治助开有何差异? 

8. 为何要了知自己所证的位次? 

9. 能安忍与离法爱应如何去领悟? 

思考题: 

1. 由十法而成乘的圆观法门,为什么能摄受三根而使令成道? 

2. 一一谛观十乘观法,使自己相应进趣,将体会描写出来。 

 

第三十二课 天台宗的行证 

通过止观的修习,一定有所悟证,为了使学者在修习过程中,能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台宗因此立了六个顿即成佛的阶段——六即佛。六即佛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使修行人不循名违实、以凡滥圣;二是为使修行人增强信心,依次进修,功不唐捐。因此,六即佛对修行者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 

“六即佛”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等六个过程,“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兹略解如下: 

一、理即佛 这理便是中道实相,亦即不思议佛性,凡夫与佛在佛性理体上平等不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因此虽然无明覆盖,漂流生死,仍然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所以古德颂云:“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意思是说,凡夫一动一静都是理性(即佛性)的现起,但众生贪染分别,举心动念违其真性,若行若藏,皆非“佛”的构成条件,而向着黑暗的路子,跟着物欲去六道轮回,不知返本归元,开显本具的佛性理体。 

二、名字即佛 学者由教师讲习、或阅经卷,闻知确认苦恼众生也有本具佛性,与十方诸佛无殊,不觉悲喜交集。颂云:“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说,佛未出世时,众生皆执生死为实有,自佛出世,讲说倡导无生之法,说明诸法本无起灭,岂有生死?但如今听闻无生不死的佛性之理,知道根身器界,当体无非理具事造的佛性本体,推知过去、现在、未来,头出头没,皆此体性,无数劫来,不自精进,枉造恶业,枉受轮回,思之悔恨不已,故“翻恨自蹉跎”。 

三、观行即佛 依解起于观行,时时刻刻,回光返照,参究自性。颂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意思是说,达此位次理慧相应,心观明了,念念返照真常之理,息却如幻的六尘,遍观诸法性只是一性,无真之与假的相待立名,佛法绝待,故无真亦无假。观行的修习分为五品:(1)随喜,(2)读诵,(3)说法,(4)兼行六度,(5)正行六度。 

四、相似即佛 由于观行功夫得力,粗垢任运先落,有六根清净的德范,入十信位,发相似无漏的观行,依稀仿佛地见到法身的模样。颂云:“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意思是说,众生的烦恼共有五住:(1)见爱住地,(2)欲爱住地,(3)色爱住地,(4)无色爱住地,(5)无明住地。观法性的功行到了这里,先任运脱落了前四种烦恼(即见思或),而第六法尘的所知理障无明犹未空尽,智眼尚翳,法执尚存,故说:“空里见花红”。 

 

五、分证即佛 由于相似的观力,启发真智,分破无明,分证法性(法身),入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地位。如云雾先散开一隙,逐渐扩大。颂云:“豁然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犹见月朦胧。”意思是说,到了这里豁然心开,乃属证悟,不同解悟,这时能、所双忘,心体湛然,一切无碍。虽然湛然,而诸法实相未能穷源竟委,如薄云罩月,所见真而不明。 

六、究竟即佛 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福慧圆明,趣最胜果,成无上觉,果德圆极,究竟涅槃,称为“妙觉果海”。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意思是说,从来弃妄执真,致使真性却成妄执,今不执妄亦不执真,则一切妄当下即真,虽然真体圆成,也不过是恢复离言绝待、法尔如是的本有之性(佛性理体)而已,更无一法是重新得来的。到此才是大休大歇,修学事毕,所以叫究竟成佛。 

一切有情,无非是佛;十界众生,悉是六即。因为台宗的教旨建立在圆融无碍上面,所以这六即的教义,便是无碍成佛的行证。但在这六即里面,又包括五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八种位次。而此八位,却又是五十一位所开发,所以台宗的行证,又未尝超越渐次断识的事实与阶段,其关系列表如下: 

理 即——未入位 

名子即——虽未行证,但已信解佛性理体而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可说为“发菩提心位” 

观行即——外凡位————一、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位————二、十信位 

————————三、十住位 

四、十行位 

分证即 五、十回向位 

六、十地位 

————————七、等觉位 

究竟即—————————八、妙觉位 

以上六种即佛,是就悟界的理体而言的行证;八种位次,是就迷界的事修而起的行证。而此理悟、事修二种行法,互相融摄,迷悟一如,理事无碍,即是台宗的精义所在,也即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练习题: 

1. 什么叫六即佛? 

2. 为什么要立六即佛? 

3. 什么叫理即佛乃至究竟即佛? 

4. 解释六即佛的六种颂文大意。 

5. 六即佛与八种位次的关系如何? 

6. 为什么说迷悟一如,理事无碍是台宗的教义所在,也是台宗的行证轨迹? 

思考题: 

1. 六即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2. 我们怎样才能依六即佛义而上趣佛道? 

 

第三十三课 天台宗的果位 

  

天台宗开示三谛圆融的妙理,其所显示如来的果地,也是三身互融,三土互摄。三即一,一即三,不一不异,不相隔历。所谓“三身”是: 

一、法身 即是法性本有的理体,以法为身,法尔真实如是,平等不异,无来无去,不生不灭,竖穷三世,横极十方,有佛无佛,无不遍满,此又称为“毗卢遮那佛”。如《法华文句》所云:“有佛无佛,性相常然。”即是此身。有自性清净、离垢清净二义。 

二、报身 即是契合法身如来的大觉智相。法身无限,报身亦无限。此报身佛修因感果报得诸惑尽净,众德悉圆,此又称为“卢舍那佛”。所谓:“以如如境,契如如智。”即是此身。有自受用、他受用二相。 

三、应身 即是大觉的外用,随机缘应现成道,化益众生,此即“释迦佛”。所谓:“和于功德法身,处处应现,八相成道,转妙法轮。”即是此身。有胜应、劣应二种。 

上述三身,即是理、智、悲的三德,如配之三谛,法身为中谛,报身为空谛,应身为假谛。三谛圆具而融通,三身无碍而相即,此三身中,举其一身,即摄归其余二身。举一法身,即具报、应二身;举一应身,即具有法、报二身。如《法华经》说:“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又说:“我成佛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祗劫,常住不灭。” 

这样的法身中具有三十二种应身的相好,释迦牟尼佛亦复现有法、报的理智,可知法身以外无报、应二身,应身以外无法、报二身。兹列表如下: 

法身——(中谛)毗卢遮那佛——理德 

佛 身 报身——(空谛)卢舍那佛———智德 即一佛身 

应身——(假谛)释迦牟尼佛——悲德 

再由佛身而推至佛土,也是如此。一切如来的法、报、应土,互相融即,无一非是实相如如的境界。兹列表如下: 

同居土————————— 

方便有余土———-———— 

实报土————————报 土 

寂光土————————法性土 

又,天台宗的重心在于圆教,所以在果位上便是圆具法、报、应的三身三土,即三身圆具、三土融即的一实相境。兹列表如下: 

劣应身————凡圣同居土 

胜应生————方便有余土——应身——应土 

报 身————实报庄严土 

法 身————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士:指凡夫与圣人杂居的国土,有净秽之别。如娑婆世界是同居秽土,极乐世界是同居净土。 

二、方便有余土:二乘、三贤等所居三界外净土。二乘、三贤位行人依方便道,断三界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尘沙无明未破,变易生死未了,故称“方便有余”。 

三、实报庄严土:为断除一分无明的菩萨即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所居的果报土,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国土,纯属菩萨所居,无有凡夫二乘。 

四、常寂光土:也称为“理性土”。此为全断无明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的妙觉究竟果佛所居。此土就理性本体,涅槃三德(如来秘密之藏)立名。即常意在法身,即法性本在常住之体;寂意在解脱,即法性自在应物之用;常意在般若,即法性明了照物之用,三者不纵不横,非三而三,总为一秘密藏。 

这四土其体本一,四而非四,只是由于业力,修证感得报应不同而所知见亦不同,同一法界,无二法界。 

, 有因地修行,必有果地证得果报。这里三身四土即是果报,而一般地身约正报而言,土, 约依报而言。究竟地,依正不二,身土不二,只是一个法界法性。 

从上述圆证的果位上,可知台宗诸法实相等圆理在因地修行的作用,由于圆解圆修的殊胜,所以在果位上才显示了圆满究竟的妙德。 

练习题: 

1. 天台宗所显示的果地有那些特征? 

2. 什么叫法身? 

3. 什么叫报身? 

4. 什么叫应身? 

5. 三身的关系如何? 

6. 三身与三谛如何配合? 

7. 三身与三土的关系如何? 

8. 四土如何解释? 

9. 圆理与圆果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 

1. 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三身、三土、三谛的圆融关系? 

2. 从果位的圆德上,你认为它的价值在哪里? 

 

第三十四课 天台禅宗观 

达摩祖师所传的中国禅宗称为“教外别传”,天台宗法门则为“教内真传”。一者不立文字,贵在直指而圆活应用;一者赅罗教海,妙在圆解而圆融观修,都是禀承佛祖之道而衍化利生之门,是同源而异流,虽异形而同归。 

志磐大师以台宗子孙的身份在《佛祖统纪》卷二十论禅宗说: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至矣哉,斯吾宗观心之妙旨也!谓之教外别传者,岂果外此为教哉?诚由此道以心为宗,离言说相,故强为此方便之谈耳!不然,何以出示《楞伽》,令览教照心耶?何以言:大乘入道,藉教悟宗邪?为此同宗,撰达摩禅宗志。” 

志磐认为天台与禅是完全一致的,根据台宗整个修证圆旨,与禅宗所传的种种方便,概其台禅的相同点有以下数观: 

一、同源观 天台宗慧文大师因龙树二论而悟证,禅宗则由龙树历传二十八代至达摩,所以法脉是同源的。 

二、同理观 同以实相妙心为理性之本,以彻见无生不二之旨为宗。台宗大开圆解,即禅宗之彻悟,所悟之理是同的。 

三、同行观 台宗以教而指心,说通达于心通;禅宗以心而传心,心通后而达于言。一以《法华》为印证之本,一以《楞伽》为印心之籍,其不思议的观行则是一致的。 

四、互证观 禅无教则易落暗证,未悟谓悟,为害天下,故须教来正之;教无禅,则易落于文字义理,不知真空,徒具形式,故须禅来透脱。唐末永嘉大师精研台教,阅《维摩经》悟后,仍去曹溪印证,后著《证道歌》,名闻天下,即是其例。 

五、方便观 教下的台宗有许多止观前后的方便,以其次第与圆融无碍,而摄持整个佛门的接引之用,因此差别门头善巧无量。宗下的禅宗因不立文字,觉在当机,故唯应机而施,直接指授,重在除妄显真,调伏身心,使令悟入妙心,所以更无剩法予人。 

六、弘扬观 教理若不弘扬于世,禅门必无大才。因为没有透过教下的熏陶,真理性的智慧必然不高,虽然有个别人宿根开发,合于禅机,但如果没有普遍教法的弘扬,其禅机也必然不适合于大众,其言其行也难于圆活。所以透过教观的高层而悟入禅的妙机,再以圆活的妙用应于时代,则禅宗方有可能再度弘扬天下。 

七、无法观 禅者佛心,教者佛言,祖师者传佛心、佛言于天下众生,俾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了妄即真,恢显本来。因此,禅宗者,离佛心外别无所传,故宗即无宗;天台者,离佛言外,则无言之可言,故教亦非教。无宗无教,当体无念,行人于无念心中,了悟一切法本来如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一心清净,更无所求,则不但教亡于言,宗也无可传了! 

八、妙行观 无论宗与教的祖师均解行相应,个个悟透无宗无教之旨,心中了然无滞,更无人法之痕迹,以无悲之大悲,行无行之大行故。妙心之中,分别众生因缘根机,或于宗中,或于教中,开设门庭,善说法要,方便利乐,无非是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舍迷就悟,识得自家宝藏,不再沦丧苦海。因此,识得此中道理,真是赞叹祖师慈悲为人处,同时也了得自心妙行处,以弘法利生为已任者,如无此见地,岂可为人师表?法不孤起,起必由人,达人无人,妙行无碍矣! 

以上八观以论台禅的不二,而此不二不必远推宗派史迹与教典异论,唯须于一心中悟入,则能无碍于彼此,即天台而圆融禅宗,更不必舍台宗而别求禅悟,无法之法斯为妙法! 

练习题: 

1. 禅宗与天台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 禅宗与天台在内容上有那些一致? 

3. 比较地说明同源与同理的意义。 

4. 同行观与互证观有什么内在的函义? 

5. 举例说明方便观的实际作用? 

6. 台宗在弘扬时是否也可离教而直指? 

7. 无法观的真义是什么? 

8. 妙行观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9. 如何领悟台禅的不二? 

思考题: 

1. 以台宗教观的悟解融合禅宗时是否消除了宗派之间一种隔离? 

深入观察无法观与妙行观,使自心悟达如实的境界。 

 

第三十五课 天台密乘观 

  

密法乃释尊最后度人之方便,一者末法众生业重,显教观修难以成就,二者修至意念无法及时,诸佛秘密金刚心咒的威力,扫荡微细情执,破无明而见本性。因此无论那个宗派,往往都兼修密法的助道,如鸠摩罗什大师临终付二密法:一是护身,二是开智。所以有必要建立天台密乘的正观。 

密宗的流派一般分藏密、东密与台密。在汉传天台法门中,还没有系统化的密修体系,唯以唐代所流传的杂密为助道的方便,因为天台法门贵在实相妙心的悟证,才是第一义的无上法门,所以不需要另外建立系统的密乘。如志磐在《佛祖统记》卷二十九说: 

“持密语以希显验者,非与夫解第一义者,妙心一悟,当座而决,是以洁斋三业,精明轨仪,诵专数言,课充亿万,积月累岁,而用成无间,重精叠思,而始获一感。维兹瑜伽五部之教,一切行果广大悉备,而于护国救世尤为至要。斯盖佛道显仁藏用,所以御外务而回不信也。撰瑜伽密教志。” 

由此可见,天台对于密乘重在感应与护国,虽然瑜伽五大部,一切行果广大悉备,并没有让天台学人深入密藏,专行于密的提法。所以铠庵说:“华严顿施别圆,则无俟于密;鹿苑专说小乘,则未易用密;唯方等、般若二时,欲转小成衍及被接入别圆,则如来始于此时有显密二轮之用。若夫法华开显,无小无大,俱入一乘,殆犹日轮,当午罄无侧影。所谓用密者尚何施耶?自金刚智诸师为末代机缘有宜密教者,故东传此道,以名一家。然嗣其后者,功效寝微。唐末乱离,经疏销毁,今其法盛于日本,而吾邦所谓瑜伽者,但存法事耳。” 

因此,密乘作为接引的方便,在汉地的台宗中,已非常式微了。其实台宗所倡导的一乘佛法,诸法实相的观门,就是金刚乘中的无上大圆满密法,是西藏大手印中的精华部分,讲说时可以说是显,悟证者即是密,所以显密不二,不必舍天台而别求它宗的次第密法,唯应从天台止观中实悟实证,得真正的受用,方可与无上密乘相互印证,这样才不失台宗的本色。 

密乘又分为有相密与无相密,台宗学人因汉人习性关系,只适合于较简单的观修方法如种子、本尊、咒轮等,净土十六观也可视为有相密法。无相密即一境三谛、一心三观的实际体现——手结印,口持咒,意无分别,摄持于假空中的观智之中而得相应。悟证之后,一一实相,清净平等,一切均是不可思议的妙观,则是一乘无上密的证成。 

台宗学人在密法的修习方便,大致可以列出五种: 

一、普通修持 如定课持诵《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是不须特别传授的普通修持。 

二、对治修持 如业重的持《地藏心咒》,多病者持《药师咒》,多欲者持《楞严咒心》,度生者持《六道金刚咒》等。以种种密法加持,消除各人不同的障碍。 

三、专一修持 如单以《六字大明咒》莲花印,准提佛母法,阿弥陀佛心咒法等专一修持以至证成。 

四、立坛修持 如传灯大师在天台山高明寺立楞严坛克期修持以取证。 

   

五、无相修持 以心地密法,实相妙心无修之修,而修于自性本具之无上密法,心法相应,一念法界,当体圆成,即证三德秘藏。 

台宗学人不必排斥密法,也不必向密宗探求不适根机的密乘,应以正确的态度,善用台宗传统的密法,认真教授与相应行持,使佛法中这一胜妙方便能在台宗学人中起到积极的助道作用。 

练习题: 

1. 为什么说密法乃最后度人的方便? 

2. 密宗有那些教派的分类? 

3. 天台宗汉传的密法应是哪一种密系? 

4. 密法在志磐大师看来有什么作用? 

5. 五时中密法属于哪个时朝? 

6. 为什么汉传的天台宗密法会衰落? 

7. 为什么说天台法门即无上密法? 

8. 什么叫有相密与无相密? 

9. 台宗学人修习密法均分哪五类? 

思考题: 

1. 你对密法的看法如何? 

2. 台宗学人修持密法,容易产生那些弊端? 

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 

“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是天台历代祖师一贯的主张。其故有三:一、因为净土的理性,即是实相理体,也是如来藏妙心的净性,所以天台即净土;二、净土的行持,即是一心三观的念佛法门,性修不二,理观并举,乃是唯心净土的无生不生的妙行;三、净土的果德,即是三德秘藏,常寂光净土即法身、般若、解脱,实报净土即是妙假,方便净土即是真空,凡圣同居土即是法性的垂示。所以净土之果德,全收天台的妙证。 

志磐大师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说: 

“在凡具惑而能用三观智,显本性佛,如四明师之言曰:心境叵得故,染可观净;不碍缘生故,想成相起,唯色唯心故,当处显现,斯观佛三昧之正诀,唯明宗得者意能行之。至若称唱嘉号,瞻礼尊容,读诵大乘,持奉净戒,皆净业之正因,正观之助行,而但修善行也。仁慈者,亦可以成回向庄严之绩。然则若定若散,若智若愚,无一机之或遗,虽登堂之有金银,入品之有上下,至于趣无生而阶不退则一概云耳。悠悠末代,凭愿行而升安养,自庐山而来传往生者,才三百人,意遐方外域,不及知者,奚若河沙之多。是知此方学佛道者,机疏障重,未闻有成,而独于念佛之法,无问僧俗,皆足以取一生之证信矣!撰净土立教志。” 

在志磐大师看来,净土法门即是最高的观修方法,也可做次第接引的方便,但因末代机劣,欲取一生成办,唯有净土法门。所以天台提倡净土法门是根据众生实际情况而展开的。 

但是作为天台的行者,绝非一般世俗净土信仰者的观念与求拜行为,而应建立在天台教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净土观与行持观,方能真正弘传净土,实践净土法门的人间化。 

其中要观照的有以下数点: 

一、理事观 净土法门“事是明显说,理是秘密谈”,因此观净土的种种事缘,应悟此中理性,但理不孤起,必托事缘而显,即理为本事为迹也。 

二、唯心观 说理说事,皆不离一心而显现,故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无论悟与未悟,此唯心之旨常然不变,能知“心作心是”的唯心境界,则常以此现前一念之心起信、发愿、念佛,而时时生于自心的净土。如此,净土法门,方成天台一心三观的圆修,证成唯心实相的妙境。 

三、生死观 生死者唯心念的变易生灭,肉身的生与死只是正报色的假相,如能不执身相,了悟此心为生死本,则于念佛时,念念了妄不生,生缘不灭,一心虚明,神栖安养,于是当念无生,无生而无不生,则娑婆印坏,净土文成,虽生命未终,而早已迳登极乐了。 

四、厌欣观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此净土行人常生的心念。但应知所厌者乃娑婆世界之烦恼恶业与种种执著,并非人生世界应作的事业与借此开发的善根的殊胜因缘。因此,厌者不消极,心灵中仍有菩提智光与方便利济之行为。欣求者,也并非只贪西方胜妙境相,而应欣慕净土贤圣的功德,开发自心的莲花,把净土的美德净妙化解为自已的行持,如是身在浊世,心在莲邦,自有一番清净安然的天地。 

五、信愿观 “信、愿、持名”为净土三资粮。唯信需要解而悟知,方是真信,故常须思维观察净土理事,自他因果,不断开拓自心的信德,才能显示信心中的淳善至美的德性。而愿则须切,切切在自心中不忘失净土的功德,不离开一念的清净,不执著自我的分别,唯弥陀是我心中之佛,唯莲邦是我心中之土。念念归真,时时反源,所以愿至切者,即可顿入空明无碍的净妙境界。 

六、妙行观 化一切境为极乐,悟一念心即弥陀,觉智照于无住,慈悲观于平等。闻一切声皆名号之所自出,说一切语唯妙音之所演畅。娑婆即净土,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正于圆明独朗之际,不妨行众生缘而行方便,逗机巧施,应迹无方。于是妙行自在,利乐无穷,成娑婆之智灯,转五浊为莲邦,导众迷于长夜,开菩提于正觉,俾使一切有缘众生,皆得解脱,永离苦轮。 

七、品位观 真行道人,不求品位之高低,唯觉正行之无住,但不妨以品位而印证,以资策进道业,克期胜果。 

未证无生之前而修三辈之法者,生于凡圣同居土。初证无生,未破无明,生于方便有余土。破无明显中道实相,生于实报庄严土。无明究竟,妙德全彰,则圆证常寂光净土。 

至于三辈九品的位差,可参阅《观无量寿经》。又行于事一心不乱,虽伏见思而未断者,生于凡圣同居土。证于事一心不乱者,生于方便有余土。行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悟而圆行菩萨道者,则生实报庄严土。证于理一心不乱者,即圆证而显圆德者,则生常寂光净土。 

净土是未法时代最殊胜的普被法门,使上智下愚一切众生均有往生成佛的可能。因此台宗学人在圆解的基础上,更应力修净业,使自己与净土的妙假功德相应,开显出清净的庄严妙果。 

练习题: 

1. 天台宗与净土法门的关系如何? 

2. 天台的观智与净土的妙行是怎样一致的? 

3. 志磐大师的在“净土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 净土理事观与唯心观的关系如何? 

5. 净土生死观与厌欣观的关系如何? 

6. 如何是净土的真信切愿? 

7. 净土的妙行观应如何悟入? 

8. 净土品位观应如何体证? 

9. 为什么说净土乃未代的最妙宝筏? 

思考题: 

1. 认真思考天台的圆理圆行与净土法门的一致性的要素所在。 

2. 建立自己的净土行,以达台净不二,性相圆修的妙旨。[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