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达决战sf是什么:《大 学》——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专著导读 熊春锦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08:14

中华道德根文化——探索人生性命的真谛! 心灵的家园——道德知音

 

易慧19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易慧19 (易慧19)当前离线

UID
156 
帖子
2959 
主题
350 
精华
22 
积分
27295 
威望
9815  
道德币
1961  
贡献
143  
阅读权限
在线时间
2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8 
最后登录
2011-9-22 

总版主

UID
156 
帖子
2959 
主题
350 
精华
22 
积分
27295 
威望
9815  
道德币
1961  
贡献
143  
阅读权限
在线时间
25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8 
最后登录
2011-9-22 

2# 发表于 2008-3-2 20:51 | 只看该作者

     二、八条目


    《大学》还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段阐述中,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道修养渐进和深化过程,成为实践德道的次第和系统论。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些实践的次第也就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就是修身,修心炼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在此即指生命,用五德全面再造性命两大系统,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和方法,,在《大学》中反复强调的就是每个人身国内的道德修养。


    格物: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经》圣人之治方法论中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观察道以德而显化,德能化生长养万物,万物生长成灭的根本变化规律,用此普遍自然法则指导修身,就是格物。


    致知:《说文》曰:“致,送诣也。”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所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规范意识思维,确立以道德为准则的正知、正见、正识。达到以“知善明德”为基础的“理通法随”。如《易·象下传》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致知而致命,以道德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愿。


    诚意:诚,《说文》曰:“诚,信也。”诚,是道德修养具备深厚信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意识行为。人体内八识中,意识系统指挥着眼耳鼻舌身五显根,这五显根的活动,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后天意识是否诚信道德,对五德是否真实地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认同和信守。是否愿意将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交给道德进行再造。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地用道德规范意识活动和一切行为,就是“诚意”。不自欺心,慎独意行。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只有具备真信、至信、坚信道德的人,才能达到合符要求的诚意。而信德是否能够丰厚,又与心中的礼德是否明亮直接相关,火德生土德。诚意,是否能够生成和稳定,一方面要看“致知”这个理论认识基础是否达至“正知”状态,还要同时把握住“正心”的修持,才能确保诚意的生成和稳定。


    正心: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心脏的场性。《黄帝内经·灵枢》曰:“心者,五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坚固,邪弗能容也。” “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中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并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阴我心识。所谓“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阈值之内。用礼德的要求修持心性,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使意识阴我心,服从于以火德为主导的思识,服从阳我心思识的领导和管理,不僭权,不越轨,保持正见正觉,不离道德规范,就是正心。诚意,是正心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尊道贵德的诚意信念,也就无法真实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的君主,意识属于后天智性,难以全面合德,思识则属于先天慧性,与德性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所以扶持和确立思识阳我心在心中的主导性地位,用道德修心、正心是修身的关键。


    修身: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次第,是修身的基础。道德学问的基础目的,就是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合符德性的全面转换,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阳我思识心为“心君”的统帅下,全面而系统地展开德化意识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在生活实践中改造和根除不符合德性的禀性、习性,用五德全面塑造心与身,完成身国中的“圣人之治”。使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境界,也就是以礼德为主导而全面展开仁德、义德、信德、智德的修持与实践,使身国全面地处于德治的状态。这也就是《大学》里所讲的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这一步的德治其身,才能德朗其内,明照身外,以德服人。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


    齐家:齐,有一致,同等,平整之义。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立德修身,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道德人家。古人云:“道德人家福泽长”,道德之家中必有道德修身之人。心中礼德的真正明亮,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而且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人和整个家庭。如果能在以身作则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家人进行道德教育,使全家都能尊道贵德,以德修身,全家人都达到一致的、同等的道德人生修养状态和境界,就是齐家之义。


    治国:治,本义为水名,引伸开来则有管理、整理、调节之义。修身如治国,治国如修身。没有修身的基础,则无法正确地治国。我国历史是一部道德文化史,在“治国”的方略中,历史上曾经经历了道治、德治、仁治以及“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不同历史阶段。《大学》之书形成的年代,正是整个社会从仁治逐步丧失,而“智治为主刑治为辅”管理社会的方式逐步兴起形成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它的形成,是整个社会逐步离道失德,丧仁弃义,礼德无法维持的必然结果。以“文功武治”为手段的霸治,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智治的出现,由于人的心身没有仁德、义德、礼德的规范,人性不全。后天意识中的私心和贪欲恣张,统治者唯以人的后天智识为用,法律律人而不律己,因而带给人民的是长期的苦难和社会的不稳定。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和必修课。不以德修身,则难以肩负治国的使命。


    《大学》中所阐述的治国,应当是一种以德治为主体,法治为辅助,智治为应用的一种治国模式,在德治己心和民心的坚实基础上,以法治为制约,使人的智能合符德性,从而恢复国家的仁治状态,在此基础上返归于德治社会和道治社会的最高境界。


    平天下:平字,古意是由一个“于”字, 和“八”字共同组成。“于”字,是当炁的运行受到阻碍、但是能越过障碍的意思; “八”,是炁流自动分开的意思。自然地散聚越过障碍,那么也就使事物的变化自然平和舒顺。当国家管理者本身处于德治其身的状态时,并且用德治同时管理天下时,才能使天下太平舒顺,易于管理。道的德能,可以超越任何障碍深入民心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道莅天下,民心自化。只要德治天下,就必然会出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道经》)一样的轻松、平顺、自然。


    德平天下,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这是上乘学问和教育理论培养人才应当实现的最终目标。



                                    熊春锦     2005年2月15日书于吉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