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机构 知乎:-> 王长江:呼吁民主和政改的智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38:06
在各个场合,王长江从不讳言他对民主制度的推崇,特别是在今年,当国家权力在救市的背景下全面扩张、“国进民退”在各个领域狂飙突进时,他提醒全社会“警惕政改麻木症”、“中国到了非大力推动民主不可的地步”。
  “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断言‘选举式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会导致中国在发展民主的问题上看不到大势,踌躇不前,落到群众的后面,令百姓失望,这才是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王长江大声疾呼。
  王长江的身份是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中央党校一度以其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而被称为“马列公园”。与人们的想象不同,在这个“御用”色彩最浓、与权力的关系紧密到无以复加的学术教育机构,正生发着大量超出旧有意识形态框架的新思想,其中涉及对国家权力边界的界定,以及更广泛的民主与自由理念和制度创新的论说,而不仅仅是对政权的合法性作出论证。
  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演绎至今日,已涉入深水区,所面临的诸多内外挑战,绝非念一两句经典咒语就能消弭于无形。倘若领导阶层无意创新、普罗大众无力创新,知识阶层无勇气创新,则危险可知。
  但质疑之声也随之而至。“一旦用一种新的解释、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去分析这个问题,批评意见就会一大堆,老觉得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王长江说,“最严厉的指责,莫过于把中央党校看作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本营。”
  在一篇名为《中央党校最近究竟触动了谁的神经?》的网帖里,王长江回应那些质疑者:“我不知道这里的‘资本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倾向所使用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我只知道,改革开放以来,过去的所谓姓‘社’姓‘资’的标准已经过时,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个新认识的框架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探索。”
  针对有人指责中央党校“倾向资产阶级国家竞争式选举”,他批驳道:“把竞争式选举说成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专利,就更有些莫名其妙了。难道只有不竞争的选举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竞争怎么体现选择?没有选择叫什么选举?难道只有搞没有竞争的选举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他的逻辑缜密且如刺猬般尖锐,令对手无从下口。
  
  推动私营企业家入党
   作为一名学者,王长江平时除了读书、写文章、授课以外,还要用大量时间到基层调研,与基层党建工作者交流体会,切磋理论问题。在他看来,那些习惯于抱着书本空对空的理论家们,无论左派或右派,对现实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来自基层的党校学员。因为学员面临着大量实实在在的问题,他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某些问题上,学员们的见解甚至比老师还要深刻,学员们披露的社会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王长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从事的是世界政党比较研究。苏联解体前不久他正在莫斯科,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这促使他更深入地思考和探求政党兴亡的规律。
  作为中国最高级智囊机构中的一员,王长江的理论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推动私营企业家入党。
  1998年王去苏南调研时,那里的集体经营模式已经走到头,企业开始转制。一些工人把企业包下来,从而变身为企业主。  
  “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按传统观念来解释,私营企业主属于剥削者,剥削者就不能入党。但他们之所以成为私营企业主,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人家按照中央精神去搞经营,反倒没资格入党了。另外,原来已经是党员的人,总不能因为成了私营企业主,就开除党籍吧?那又该怎么对待这批人呢?这就造成了很多矛盾。”
  针对这些矛盾,王长江作了一次调研,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党对非公企业中的优秀分子的政策应该调整”的建议。
  这一建议在当时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党内有些同志反对得很厉害,中央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后来派人下基层调研,结果和我的结论相同。这样逐渐开始转变,最终在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有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