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蛇肚子鼓鼓的: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55:59

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课程资源严重缺乏、课堂教育表面热闹但学生自主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教师教育问题堪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让教师教育与新课程实施同步进行。

关键词:基础教育 新课程 改革 反思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0年起全面启动,2001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新课程进入国家级实验区,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从这时起,人们更加关注新课程的实施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改革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理论工作者投入改革的热情和作出的努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到新课程的实施。现在对这些问题作较全面的反思,对于订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缺乏与新课程配套的课程资源,这是目前新课程实施遇到的最大障碍,在农村学校中更为明显。“课程实施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1]也就是说,任何课程政策的推行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实施政策所需要的资源,而且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局面”[2]。这种局面会严重阻碍课程实施的进程。在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设施、环境、场地等课程资源,都应该加以规划,并且能够适时地提供。这是课程改革初期重要的保障,也是改革得以推行的物质基础。目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第二,教育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少课程开发的动力与意识。因此,当务之急是将课程资源的建设纳入到课程改革计划中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唤醒教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意识。

(二)课堂教育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

在学习方式中,人们普遍将“发现学习”认定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实际上,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发现学习适合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具体材料,接受学习适合已定论的,现在的理论材料;从学习效果看,接受学习对学习内容掌握的速度快、系统性强,发现学习速度慢不成系统,但是记得牢,易迁移;从组织形式看,接受学习适合集体教学,发现学习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另外,接受学习对学习陈述性知识快速有效。我们不能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只有两种学习方式恰当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人们经常把传统和落后联系起来,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可能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能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大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些痼疾”[3]。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有需要改革的一面。就拿学习方式来讲,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法,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悟自得。教育的发展还有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发生变革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表现为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多种形式。

如果单就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就像盲人摸象;如果单就改变学习方式来医治教育问题,就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变学习方式似乎可以改变教学的很多东西,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提倡,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评价体系―升学考试如不作根本的改变,哪怕平时“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喊得再响亮,一遇到中考或高考,教学也都不敢“自主”了;都要紧紧围绕考试这个唯一的目标行事;无论平时的评价如何重过程,如何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中考或高考的一张试卷照样可以堂而皇之地约束学生的“自主”。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如此重视升学考试呢?如果反从考试本身找毛病,无论如何改造高考,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升学考试是一种选拔考试,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与生存问题。教育的现实印证了教育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等有密切、复杂的关系的。无论是教育还是其他意识形态,都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中发展的。

真正的自主学习离中国的课堂似乎还很远,这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也不乏民族特点的因素。其一,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影响。自主最主要的是强调自己作主,先要有自主意识才能有自主的行为。而在中国传统中,中国人是非自我的,在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思想目的论中,关注人的社会价值,压抑了“自我”,限制了“独立人格”,这种影响,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其二,在现实中,我们民族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有着不同的自主期望。张文新教授与国外学者合作,通过对中美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文化在自主问题上存在着很大不同。我国中学生行为自主期望明显低于西文国家,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的尊严、自主,并把自主能力的获得作为儿童心理成熟的重要指标;而东方文化中贬抑个人的自主。在两种文化中自主的价值不同。中国的儿童行为自主期望较西方低。当然,除此之外,教育现实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真正的自主学习,中国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就难免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南京师大谭顶良教育在《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一文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转变这一热点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可能靠政府的“一声令下”立竿见影,也不可能凭着教师个人的“一腔热情”说转就转。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教师教育思想及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情境、教育资源条件、教育内容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个别差异等;同时教育评价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外部保障。就转变来讲也不可能突然从接受学习转到研究型学习,应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谭顶良教授认为,根据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学习方式转变首先应该增强学生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意义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意义接受学习,再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最终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型学习。

(三)教师教育问题堪忧,解决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忽略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忽略教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选择要包括教师在内的学校主管,家长成立一个委员会选择教材,对教师选择教材,判定教材优劣的能力应有很高要求。在某些人看来,好像有了好的教材就万事大吉,一切顺理成章。其实,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宜无限夸大,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的水平高,就是一本一般的教材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0世纪80年代,钱梦龙、魏书生等一批特级教师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用的是和大家一样的教材却取得了大不一样的效果。关键是教师能否驾驭教材。“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代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页’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4]作为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智慧,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修养和学科素养。教师的素质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在我国这次课改中因为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多用“帮助”、“引导”、“组织者”等来描述,教师的提高和教师的作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再从课改的实践来看,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有的教师为了就会上级的检查或外人的参观,出现了很多弄虚作假的现象。例如,很多公开课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讲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还有很多公开课只让部分“好学生”讲课堂;有的则让学生对要提问什么问题提前充分准备……这样做,严重破坏了教学的真实性,教学的自然性,违背了教学规律。这不仅无益于改革,而且污染了“环境”,是对下一代的犯罪――试想当我们的学生眼看着他们的老师作假,而且还要老师一起配合的时候,我们教育者对学生进行了怎样的言传身教!当我们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公开课不能让自己参加而伤心的时候,教师都在“前台”大讲特讲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这有多么滑稽,多么令人心痛!

在课程改革过程,虽然也进行了各级骨干教师培训,但是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期望短期的培训解决多少问题。教学问题十分复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们可能经过短期培训掌握某些非常复杂的工作流程或操作技术,但不一定能解决如何教学的问题。近几年,各地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普通存在长期以来的习以为常的做法――上边说什么他们做什么,对于新教育观念不假思索地接受或者经验主义地反对。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一线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素养。加之中小学教师工作紧张,业余时间有限,工作期间很少读教参和教材以外的书,也谈不上急需学科知识的更新及教育理论的学习。些外,教师普通缺乏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对新课程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很少教师能够胜任。多数教师对教材的运用亦步亦趋,普通缺乏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亟待提高,在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始终要注意教师观念的转变,消除教师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紧迫感,注重教师的培训进修。

二、加强师资培训教育科研,让师资培训与新课程实施同步

实行课程改革后的师资培训形式,主要为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实验区部分教师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办的形式开展。事实上中小学教师能接受培训的人数实在有限,相对于课程改革的师资需要,可谓杯水车薪,或者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让人想起一首歌谣中蜗牛的吟唱:阿黄阿黄鹂儿你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然而,课程改革却不充许有蜗牛般的耐心。因此,从现实出发,师资培训应与新课程实施同步进行。

第一,加强校本培训。所谓校本培训,就是在中小学内,从学校改革出发,对教师进行培训。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学校能认识到教师与课程是共生、共建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能言传身教,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火种,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第二,加强校本教研,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校本教研是新课和改革背景下的以个体学习为前提,合作交流为平台,行动研究为途径,课堂教学为基点,行为反思为抓手,专业成长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研究方式。校本教研是帮助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学经验的梳理,使新时期教学研究者的成果不再停留于表面,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每位教师养成学习、反思、研究的良好习惯,使每位教师体验丰富、快乐的教学生活。校本教研方式我种多样,没有固定的程式,中小学校经过实践探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总结出一些切实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研究方式。

第三,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上各职称而写论文,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要让文章发表获奖,总得关注教育理论热点,总得去接受和掌握一些新的教育观点。而教育科研的氛围一旦形成,教师自觉地寻求现代教育理论支撑就成为必然,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先驱,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必须自觉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科研型”的教师。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培养21世纪具有世界竞争力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2]   宋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   杨启亮.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12):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