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纪无法放弃宠物:日本基础教育掠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01:08
日本基础教育掠影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9-11-26  陈维亚
    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ACCU组织的邀请和安排,我们中国基础教育教职员访日团于2008年10月对日本进行了为期14天的访问。访日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日本教育界官员和学校师生的热情欢迎和真诚接待。通过访问,增进了对日本教育制度与教育现状的了解,促进了两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友情。

    本人所在的E团是一个由高中校长、教师组成的高中分团。访日期间,先后听取了两场日本官方所作的教育说明会,参观考察了十所学校。其中在东京访问了关东国际高中等三所学校,在基础教育先进地区的香川县,考察了县立高松商业高中等七所学校。受访学校中,有重点中学,也有普通中学,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我们与这些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其中包括听取校况介绍、参观学校的教学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师生座谈、共进午餐等活动。

    在五个访日分团中,E团是唯一一个留宿于日本普通民众家庭的团队,有更充分的时间直接了解日本普通民众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价值标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日本人民真挚的友情。

    访日之行,足迹遍及日本本州、四国的许多城市和乡镇,感受良多,受益匪浅。简而言之,我们认为“科学、务实、人文”是日本基础教育最本质的特点。“科学”在于它注重结合民族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务实”在于能以最具体的形式体现和落实各项教育目标;“人文”在于每一个学龄孩子都能充分地享受应有的受教育、受养护的权利和机会。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万事德为先,从古至今,德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首要内容。日本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视体现在诸多方面。

    日本设立了道德课和社会课,以正规课程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从一般的社会准则、国家的发展历程、先民的奋斗史等展现做人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各校都设有“和室”,通过校史荣誉展示、礼仪传承来宣扬大和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非常重视地方文化的推介,如介绍当地风俗和科学文化名人,以具体形式传递着爱祖国、爱家乡和爱学校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全员参与德育活动。不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师,都能够自觉努力地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不会因课时的多少或课程在考试体系中的地位不同而放弃自己的责任。香川县统一要求各校设定“道德日”,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面对面的尊长爱幼的品行教育,更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务实有效的素质教育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教育大纲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有明确的解释,即“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国际化的生存意识”。设置家政课就是一种务实的体现。从小学到高中,家政课始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烹饪、洗洁和远足成为中小学重要的生存教育内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对孩子的自理能力达成了一致的要求,小学生独自上学,独立或合作完成餐具整理等工作。有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严格,但是爱孩子爱得远,让孩子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成长起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够快乐有尊严地生活,是日本人对于基础教育本质的理解。在香川县直岛学校访问时,我们曾和小学四年级学生共进午餐,学生良好的自理能力着实让我们惊叹不已。

    尤为突出的是,日本的中小学校体育和美育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创造欲望。我们参观的学校普遍有充足完善的体育设施,甚至拥有两个以上的体育馆。学生在课后的社团活动中充分锻炼身心,除足球、篮球、排球之外,尤其注重在剑道、柔道和棒球等具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中体验运动之美,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个性的张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展现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从日本中小学生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我国中小学生与他们在身体素质、精神面貌方面的差距。

    日本每个学校通常都有二三十项的社团活动,不仅学生感兴趣,就连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也会认真考虑社团活动的形式与孩子个性趣味的接轨。应该说,在同样重视高考结果和未来前途的前提下,日本国民对于基础教育的理解,普遍脱离急功近利,而定位比较准确务实。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对于基础教育这一关系到民族前途的重要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各种教学设施、体育场馆器材一应俱全,小班型多教师的设置,以及基础阶段学生的大量午餐补贴等,都落到实处,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学设施滞后的情况,他们的教室很少装配多媒体设备,校园里也没有正规的运动场和塑胶跑道,教学难度与高考脱节等,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和议论。我们认为,这些滞后既反映了日本基础教育理念的理性和实在,不摆花架子,不好大喜功,同时也反映了日本教育部门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某些偏颇。

    保有与拿来的科学融合

    日本的基础教育非常注重对本民族文化基因的保护和繁衍。在学校中随处可见茶道和室、本土文化宣传介绍。他们坚持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对于保有自己传统瑰宝的重视。不仅如此,日本的基础教育还体现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视。在日本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三个组成部分,即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学生所学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论语》《塞翁失马》《故乡》《藤野先生》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诗作,日本学生也进行了学习。甚至刚刚选入新课程选修目录的《长恨歌》,也早就出现在日本高三的语文课本里。在日本,中小学都有书道课和专门的书道教室,每个班还定期举办学生书道展览,这让人自然联想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谈到的要不要“拿来”和如何“拿来”的精辟论断。

    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仅靠自力更生办教育是被动的,而如何“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又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教育要改革才有出路,但决不是只有改才是对的,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被自己丢掉、又从别人那里捡回来的例子。因此,无论是一线的教育者还是教育管理者,都应该理性分析辨别自己的长短,既要保有自己成型且成功的经验,又要眼光向外,借鉴、吸纳他人之长,为我所用。没有正确的保有,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了无根的花木;没有合理地借鉴,改革就会失去了价值与实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待日本教育制度的问题上,我们既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夜郎自大,最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我们的国情、地情,探索和开创出一条科学的办学之路和教育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不断进步。
来 源: 广东教育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