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生成二维码图片:生姜与干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8:49

生姜与干姜是中医常用的两味药,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医生并没有分清楚两者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两个药的药性:
干姜:气味辛、温,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痢。 生者尤良。
生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这儿有个大大的疑问:无疑是干姜条下生者尤良一句,为此查阅文献。在清黄宫绣的《本草求真》中找到了明确记载干姜与生姜分在不同部里。干姜为草部;生姜为菜部。干姜条下记载姜母晒干为干姜!这样就可以理解了,干姜指的是姜母,生者尤良个人理解为未晒干的姜母,因为晒干有利于保存所以生的干姜不好找。
什么是姜母?可能城里长大的好多医生都不知道,生姜的繁殖是根茎繁殖,市场上买的姜多为当年的生姜,可以作为繁殖用,取生姜一块埋入地下,这块生姜就会发芽长出新的块茎,在收获的时候你种下的那块姜就变成了姜母,姜母里面纤维缠结不能入菜了,所以《本草求真》将之归为草部。
弄清楚以上情况,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干姜与生姜的理解:
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止汗,逐风湿痹,肠下痢。生者尤良(未晒干的姜母更好,因其仍有些许生发之气)。
姜:气味辛、微温,久服去臭气(秽浊之气),通神明(去阴邪也)。

常在药房看到干姜无纤维纹路,姜片蜷缩,这已远离干姜之意了。

 

晚吃生姜有毒?

    首先表态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很多病友来看病时都这样说,证明确有流传。

    讲到药食同源,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姜。姜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贝。我们老百姓谁家的厨房少得了姜呢?而中医的药方中以姜为君臣佐使之药的也比比皆是。

    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句话原句,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接著你还会看到:“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这是对的嘛?要说清楚“晚上吃姜是否等于吃砒霜”的问题,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寒热说起。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气温也最高;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半夜阳气最弱,此时阴气为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生命的活动表现属阳,生命的安静表现属阴。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如生姜等。

姜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点姜,对健康有利.

生姜味辛性温,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

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

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

晚上二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所以,补益的药物中,温补的(如鹿茸、红参等)应该早晨、白天吃,这样白天就精神;养阴的补品应该下午、晚上吃,人体更易吸收、利用,利于睡眠。

由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白天吃姜有益,自然联想到晚上不宜吃姜。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我认为有些断章取意!比如: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看似很有道理,不过那只是大家断章取义而已。

    我们先从正面来看姜的好处:

    最早孔子就说过“不撤姜食”,至理名言。居家过日子,是不可一日无姜的。家里不论老小,谁要是着凉受风,马上一碗姜汤伺候。出点汗,散掉表寒就没事了。胃寒,胃口不开,喝两天生姜红枣茶,暖暖胃就好了。

姜的好处大家知道得很多,不多讲了。只强调一点,所谓“早吃姜,补药汤”,我认为是指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

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这儿插一点题外话:白天阳气旺盛时不能赖在床上,应当在外面工作忙碌;晚卜阴气甚,容易损伤阳气,所以人类发明了房子、被子来规避阴气,此时应该归家守舍。

    现在我来说说,为什么我不完全赞同夜不能吃生姜,综合一句话:体质有别,区别对待

    就每一个个体而言,体质有寒热之别。寒热偏差不大的人,按上述即可。但有些寒热偏差很大的人,则应该注意:热盛的人,经常感到身体有各种热的表现,这类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而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

寒气大的人,经常感到全身有各种冷或怕冷的表现,晚上如果能有姜汤驱寒,则身暖眠安,平时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

    我们再来看:姜有生姜、干姜之分。生姜性温,以温胃为主,有止呕良效,人称“呕家圣药”,兼具温肺之功。生姜虽温但不燥,不会引起喉咙疼,安全性相当高。而干姜则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其热气能行五脏,不可多用、滥用。 .

    从寒热性质疾病的治疗方法来看,中医认为应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属于虚寒性体质,患的又是虚寒性质的病,此时夜间吃姜也不必顾忌,这对病情好比是雪中送炭,有益无害;

相反,如果病人属于热性体质,患的又是热病,此时纵使白天也不能吃姜,否则对病情无异于火上浇油。

    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此时生姜是良药,不是砒霜;如果患热性疾病的人中午发热加剧,此时吃姜,便是“杀人”不见血,与砒霜相差无几。

    综上所述,所谓“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提法不完全准确。

食物、药物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适应证,用得恰当就是良药,用之不当则犹如砒霜。不独姜如是,附子、大黄、人参、桂枝……皆如是。换言之,就是要“辨证分析”,切不可一概而论,这也是中医学最核心的精髓所在。  

   节气大雪来临了,顺边教大家几招巧用生姜驱寒

    1.姜糖苏叶饮:生姜、苏叶各3克,红糖1 5克。

    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置瓷杯内,加红糖,再以沸水冲泡,盖上盖后,泡10分钟即成,趁热服食。每日两次。

此饮具有发汗解表、祛寒健胃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诸证,尤其对伴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证的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

    2.生姜红糖汤:生姜5~10克(体寒的人可适当加量),红糖1 5克。

煲前先大力拍打生姜或以生姜磨汁,加1杯清水,加红糖,加热至沸腾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祛风散寒。糖尿病患者可去红糖,用木糖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