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慧普法师:佛说四念处经--性空法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35:28

佛说四念处经

性空法师 2002年9月26日 锺闻瑜整理 

    成就四念处的修行便能够了解四圣谛,四念处能够任运的出现于一处,便是在解脱的境界里。
一、 教起因缘 
    在阿含经里,四念处经算是佛所讲的最深的经之一。四念处经有两部,一是在南传长部因品中的《大念住经》(汉译《长阿含经》【缺】)。它对四谛的分析是比较详细和彻底的。另一是我们今天讲的中部里的《四念处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里的《四念处经》),它比长部的《大念住经》简短。佛讲此经是在印度北边拘罗国(Kuru)的剑摩毖昙(Kamma Sadamma)的小城市里,那里的人大都很聪明, 环境也特别好。依照《阿毘达磨》所载,为实现佛法,需要四种条件。
    第一是食物:拘罗国人的经济很好,所以对出家人托钵乞食很方便。 
    第二是气候:这个地方靠近喜马拉亚山,气温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适合修行。 
    第三是闻法:拘罗国人都很用功学习佛法,也能背诵佛所讲的经,他们均有佛教及其它宗教的知识。 
    第四是修行:那里的人都很用功,不论是出家人或是在家的男、女居士,均能依佛所教的一切解脱法去修行,特别是三十七觉支,所以功德很大。 
    佛通常开示,大都是先说明修习善业及戒的好处,再慢慢讲解理想的在家人生活,其次再说明修定的好处,然后再讲智慧。然而在拘罗国的剑摩毖昙,佛却是直接说解脱的法门,可见那边的人,具备所有的解脱条件。要如何修行达到解脱呢?佛说有一乘道(Ekāyana: the only way),唯有一法,那一法是无比道,是最佳、最高、最深的道,那就是四念处的道。如果我们了解这个方法,并如法修行,就不需向外寻求,而可直接解脱。所有的解脱精髓都在四念处里。
涅盘的意义 
    什么叫做解脱呢?解脱就是我们的心离开所有的苦,又叫做涅盘。这可由五个方面来说明涅盘的意思。第一是清净:为清净众生(For the purification of beings),就是要使他们实现清净法,实现涅盘。依照《七车经》(《清净道论》的修行概念以此经为基础),要实现涅盘,需修七种清净法。如果我们能够实践七种清净法,就能实践戒学、定学和慧学,也就表示我们有涅盘的道,而众生完成涅盘,才会完全清净。第二是度忧悲(For the overcoming of sorrow and lamentation):众生实现涅盘,才能度忧悲苦。第三是灭苦恼(For the destruction of suffering and grief):同理,有涅盘才能够完全灭苦恼。第四是达正道(For reaching the right path):正道就是佛教徒的八支圣道,是实现涅盘最直接的方法。不管是南传、北传或是藏传佛教,都一致认为,要使众生清净,度忧悲,灭苦恼,达正道,实现涅盘解脱,唯有勤修四念处。所以第五是证涅盘(For Realizing Nibbana):就是解脱所有的苦。

二、释说法钮: 
修习四念处的条件
 
    为达到解脱,要修四念处,不管我们是修身念处,还是受念处、心念处或是法念处,都要靠四种条件来完成。
    一、热忱(ardent):即精进的意思。不论我们做世间的事情或出世间的修行,没有热忱、努力和用功,是不能成就的,由于精进修习,可以使我们的心里不会生出不善法烦恼,如果烦恼出现,要马上发现,不让它在心里相续。透过努力去掉它,使未来的烦恼也不生。不但如此,精进还可以让我们的心生出所有的功德善法。靠着热忱与精勤,可以培养尚未生出的功德,并使它成熟。同样的,我们要努力避免不适合的所缘,而注意在适当的所缘,不让我们继续在戏论里面打转。同时,不要满意于我们的修行成就,这才是热忱和努力的真正意思,没有这种活泼的兴趣来修行,是不能完成四念处的学习,与完满解脱。
    二、正知(completely aware):它与智慧有关。首先我们要了解何者利益及不利益?什么是方便、不方便?什么是我们修行所缘的境界?还有对所缘的境界迷惑、不迷惑?这四种正知就叫做利益正知,方便正知,境界正知和不迷惑正知。境界正知就是止的修行,不迷惑正知是观的修行。
    三、正念(Right mindfulness):是要使我们修行的所缘稳定,不使我们的心浮动,正念的因缘就是稳定的相,有稳定的相才会有正念。为什么说有念才有定呢?因为念是靠稳定的相来的。佛教导我们,精进是定的资粮,念是定的因缘。所以定也是修习四念处的条件。由于心的稳定,行者没有忘失,不忘失就是念的作用。能不忘失,才能成就身念处的修行。用《阿毗达磨》的语言,《清净道论》的道理,正念的现起,就是能面对所需的所缘。如若不然,便称不上是念、是学、是修四念处了。我们当知,修行的智慧是在合理的作意,有了它,才会有善心,合理的作意是靠正念,合理的作意就是无常、苦、无我、空。正念是善心的基础,依照南传佛教,所有的善心都有正念,它无贪、无瞋、无痴。如果我们要有善心、要解脱,便要不断的修习正念。
    四、舍(Relinquishment):我们要长时间留在清净心里,先要鎭伏世间贪忧。要如何出世间贪欲?那就是要修舍!吾人之所以有贪忧,是因为执着乐受。拒绝不可意的所缘,会产生忧与瞋,忧、瞋二者一定是守在一起的。瞋就是生气的感觉,像在烧自己,烧自己会不高兴的,对不对?心有苦,就叫做忧。修舍,能不执着乐,不拒绝苦。舍,也是所有善心的条件。在此,舍并非是舍受,在佛教里,舍有两种:一是舍受,如果没有苦受,没有乐受,则只有舍受。另一是舍心,也叫中舍心,我们的心不变,心在中点。所以我们不执着、不拒绝,因此才能够修习和成就四念处。世间是什么呢?世间就叫做五蕴。除了这以外,没有其它的世间经验,关于这个世间的经验也要舍。
    有努力、正知、正念、舍的修行条件,就能在佛所教的一乘道、最佳的无比道上,实现解脱。有了这四个条件,才能够 contemplate body in the body ,feeling in the feeling,mind in the mind,Dhamma in the Dhamma,这就是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也就是说,当我们观身在身时,就观在身,不观我、你、男人、女人、众生,也没有我与我所。能如实观就不会有迷惑。

修四念处,可自轮回中解脱 
    依照梵文及巴利文的意思,身体就是蕴,也就是很多法聚在一起。在色里有许多不同的色法,同样的在受、心和法里,也有许多不同的受法、心法和法。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四念处的境界里,就已经没有我、你、众生,这就是四念处的如实观。不管我们用的是那一念处,观色、观受、观心还是观法念处(法念处包括想和行),四念处就成了我们世间(五蕴)的经验。当我们如法如实观时,你、我、众生的概念会灭去。而当上述概念灭去时,我们就能够深入涅盘的境界,涅盘的境界就是无我、无我所的境界。无我、无我所,所以是空。四念处的修行就是证空的修行。证空便是没有我,没有你,没有众生。成就它的条件正是精进、正知、正念、舍。为什么佛教四念处,而不说五念处呢?那是因为只有身、受、心、法四处可观可念。依照南传佛教的见解,色法有28种,心法有89种、心所法有52种,除了它们以外,还有涅盘。这些就是所有我们经验的境界。四念处里包括了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缘起、十二因缘等。虽然还有其它的法,可以让我们了解世间的经验。比方说,作意、想及寻伺等都很重要。但众生的不正见 是靠四个颠倒来的,轮回则依两种根本烦恼:欲爱跟无明(不正见)。 
    为了去掉这些颠倒,修身念处时,要观身不净。修身念处能够去掉以不净为净的颠倒,也能够去掉爱及取。在佛教里,修行的人有钝根与利根两种。在身、受念处方面,对于钝根者,佛强调身念处的修行。对于利根者,佛则教以受念处来去掉欲爱这个轮回的第一根本。佛教受念处,是要去除在苦观乐的颠倒。在心、法念处方面,对于钝根的行者,佛教以心念处,它是要去掉在无常观常的不正见;而利根者,就施以法念处来去掉在无我观我的颠倒。所以修四念处能够解脱四种颠倒(不正见的根本),并且可以出轮回。轮回是靠无明与欲。而欲的根本便是无明,无明的因就是欲,它们向来都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有无明才有欲,有欲才有无明,不过强调的重点不一样而已。为了能实现佛法,必需修习止观。因为止能去除欲爱,观能泯去无明。止观的修行,是包括在四念处里面。在练习身念处时,佛开示从最粗的到最细的。身的无常、身的苦,以及身的无我和身的空,最容易了解。法的无常、苦、无我、空,则最难明白。所以要由最粗的开始修到最细的。如果我们没有定,一定要从色的分别开始。当我们有定时,便可以依照我们的意思和倾向来选择名的分别或色的分别。不管怎么修,解脱的基本条件就是定的修行。

修安那般那(身念处的修行) 
    因此,在身念处里,我们有十四种、八种、五种或是九种的练习。第一种练习是用安那般那来修身念处。佛教安那般那,长的有十六种练习,如《中部》《安那般那念经》或《劝罗睺罗大经》(Maharahula-lovada Sutta),此处佛用四种练习说明安那般那的修习,这四种练习领导我们向禅定,禅定是四念处最好的基础。对修行者而言,为了深入四念处的修行,必须以禅定作为它的基础,如此才能达到效果。所以,应先注意呼吸,知道它是长的,还是短的,这是第一步。在《俱舍论》及《清净道论》里,先修数息,然后再修随息。数息、随息就是了解呼吸的每一状况!每一个呼吸,要看得很清楚,知道它是长还是短!能够这样了解,要用念,不离开你的所缘。在数与随之后,还有触,对于它,也要知道是长的或是短的。如果定力增加,则可以定呼吸在触点,不勉强地用智慧、用念,就能在触点上,观呼吸的全程,也就是它的开端到末端。能够了解触跟入息与出息的过程:开始入,继续入,入至中间,继续入,结束入。入过程的开端、中端跟末端。然后开始出,继续出,乃至结束出。在呼吸的触点上,看到整个出息的过程;开端、中端和末端。修行家能如法修行,便能像《清净道论》所说明的那样数、随、触,然后进入止。止就是定的意思。 
    Calming the (breath-) bod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 in; and, Calming the (breath-) body- activity, I shall breath out ?这个意思是,能够在接触点上注意每一个呼吸,及其全部过程,呼吸会变的越来越微细,所缘也会越来越微细。而观这个微细所缘的心也会变成越来越微细,结果微细的心就有光明,而所缘也变成光明,变成禅相。结果呼吸的经验与认识光明的经验融化成一个境界,那就是安那般那定的境界。此时光明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它能分别的很清楚。由于有定的缘故,当你在注意身体时,它会变得光亮,但这并不是你的禅相;光明出现在触点上才算是禅相。假如仍持续不离开这个触点,则能够实现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四禅。呼吸又叫做身行(身的活动)。因为我们身体的活动是靠呼吸,没有呼吸,身体便不能够继续生活。当我们有心行(心的活动)时,就表示我们有受与想。它是心存在的条件。而当我们有身行时,就表示我们有呼吸,它是身体存在的条件。没有它们,身心是不能够存在的。

观呼吸的喻说 
    在我们用精进、正知、正念和舍完成禅定后,佛再说明如何用呼吸来修观。于身念处的部份,我们如是于(自己)内,即(气息)身,观身而住。于(他处)外,即(气息)身,观身而住。或于内及外,观(气息)身而住。在用安那般那修身念处时,我们应该了解,呼吸是代表我人身心的情况,而且也要了解他人的身心情况,也是被呼吸代表的。依照佛教的说法呼吸是心生的色法。没有心,就没有呼吸。它不但跟身体有密切的关系,跟心也有密切的关系,这我们很容易看得到。心改变,呼吸的质量也改变。心有烦恼,呼吸也变得有烦恼。这个道理,不但要在自己的五蕴里了解,并用它来实现四念处的修行。同样的,要了解到别人、众生也和我一样没有差别。我及他人均属名色的过程。而此名色是靠呼吸的存在,而呼吸代表的是身心的情况。如果我们的心没有烦恼时,呼吸是怎样的情况呢?有烦恼时又是如何?心散乱时、执着时或生气时,我们的呼吸是什么样的呢?这些我们都要了解,并且要观得很清楚。不但在我们的五蕴是如此,在别人的五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习惯安那般那的修行时,我们不必一定要用神通来了解别人的身心的情况,观呼吸,便能马上知道了!由于我们有自己的经验,便能知道他人是在生气或紧张,是定中的呼吸亦或昏沈,心在执着或散乱?也许你会问:观察自己的呼吸时,因为有触点,所以容易了解,但别人的呼吸要如何了解呢?这个要用定!例如我们用定观自己成白骨,然后看别人也变成白骨。同样的,我们用定来了解自己的呼吸,当然也能够看到别人的呼吸,甚至还可以看到很远的人。 
    在印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有一位据说大概是四、五百岁的老人,叫做象皮爸爸的(因为他很老,所以他的皮肤像大象一样)。由于他是一位很伟大的修行家,所以有一位飞机机师叫做白罗爸爸的,放弃他的工作,离开他的家,来到喜马拉亚山拜访他。当老修行家在托钵时,远远地看到白罗爸爸来访,便告诉他的侍者小童说:「叫那人不要来此,我与他没有什么事好说的。」他这样拒绝了好几次,他的徒弟便说:「师父慈悲!他已离开并放弃了一切,就请您教他一些吧!」象皮爸爸说:「他那样喘!喘!喘的人,怎么能够教他呢?」他既紧张、烦恼又多,所以他不想教他修行。这个故事是我的梵文老师讲的。老人家依照呼吸,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白罗爸爸有烦恼。这故事很有意思!在这里有一个木匠锯木的比喻,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呼吸的过程,是长、是短,从开端到中端到末端,就像好木匠在用锯时,他不用想就直接知道现在是在那里。拉锯时,是长还是短,定就是这样 ,定的功德是直接观一切的所缘,就能了解它的作用。不用分析,也不用想。我们所以能够修观,是由于有正定,正定一定要有智慧,定的智慧就是不执着、直接了别。对于自己和外面以及内外的所缘,均以此智慧来观。《法句经》里有一首很有名的颂:「没有正定就没智慧,没有智慧也没有正定。如果有定跟智慧,我们是在涅盘的附近!」。不论是内、外还是内外俱时,观于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所缘,这都要用定的智慧才能够观。

观身、受、心、法的生灭 
    上项所讲的是属于练习的部份,不管是在身、受、心、法的那一念处里,在说明练习之后,就要开始观(vipassana)的说明。观是怎样的呢?He dwells contemplating origination -things in the (breath-) body ,or he dwells contemplating dissolution-things in the (breath-) body.在安那般那的修行里,身体(kāya)又叫做堆,是很多法聚在一起也就是蕴的意思。而呼吸便是一个蕴。事实上,呼吸是心生的色,所有色的真正存在,便是色聚的经验,所以呼吸是许多色聚的经验。依照南传的《阿毗达磨》来说,呼吸是心生的色聚,它共有九个部分;那就是:地、水、火、风、颜色、味、香、营养素、声音。这些就是我们真正呼吸的经验,除了这九个分子以外,不可能有其它的呼吸经验了。这是我们呼吸的身,呼吸的蕴。色蕴除了心生的色之外,还有业生的色,火生的色和食生的色。我们呼吸是靠这个身体,我们用这个身体来出生。这是我们的根,我们身体的经验就是内在的色聚,有色聚才有呼吸存在,所以我们有呼吸的身、有出生的身、有命的身。 
    如果你是用安那般那来修定,那就不是观真正的呼吸,而是观呼吸的概念。只是入、出而已,没有观地、水、火、风等,此时你改变作意,出定开始修观(定中除了呼吸以外什么都没有),观生法、灭法、生灭法,了解它们,同时还要知道,什么是呼吸的生?什么是色的生?这个就是身念处的修行。身念处就是观色法!什么是色法的缘?什么是色法的生?依照《阿毗达磨》来说,色法的现起是靠无明、爱、取、业还有食物。这五个要素,是色法生起、存在的条件。如果在过去的生命里,我们没有无明、爱、取、业,于现在,则没有所谓的生命或色的相续了。接下来,什么是色(身)经验的灭?除了那五种要素外,我们还需了解两种灭:一是剎那剎那灭,另一是究竟灭(就是涅盘),我们务必先了解剎那剎那生灭,才能够了解究竟灭。要如何实现究竟灭呢?在身念处里,因为名色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我们应当思惟所有法的剎那生灭,善分别名色以及它们的缘起。在思惟了解之后,便能实现观智,如果我们有实践最高观的智慧,这就是舍心(行舍智)。在实现行舍智之后,究竟灭完成,这就是观的过程。对于色的生,色的灭,色的生灭以及它的缘起,能如实知,则会了解 〝body exists〞,to the extent necessary for just knowledge,for just remembering , and he dwells independent and clings to naught in the world. 这意思是,用努力、正知、正念和舍去了解剎那剎那生灭的过程,在这里面,只有生灭,没有我、我所、众生。也没有我、我所、众生的生灭。那些只是概念而已,它们不是我们真正的世间经验。有了这样的了解,所以便无取、无执。我们的取执是因为那些概念,不是因为那些法。我们不执着,首先要实现法,也就是世间真正的经验,不是那些概念。概念是属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范围,像收音机、杯子、桌子等,这是我们被教导的概念,被称为有文化的人的境界。不过,我们所观的真正境界,就只是地、水、火、风、颜色等等(和动物、天人一样),这些是我们真正经验的内容,我们要出社会(世间),那些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无法了知、分别剎那剎那生灭法的经验,是无法实现究竟灭的,究竟灭就是空的境界。

正定成就智慧,智慧完成正定 
    在修安那般那时,要如何分别它的真正经验呢?首先,用安那般那的概念来实现定,然后,改变你的作意。以安那般那的真实经验,见一切法的真实境界,即地、水、火、风等,善分别之,然后观其缘起,之后观那些法的生灭,就能够体证世间及出世间的法。再详细说,在培养定时,要注意不变的所缘,练习不断的注意呼吸的变化及其生灭的过程。虽是在变化及生灭的过程中,只注意呼吸的入出。不管它是冷或热,粗或细,不管是现在、明天或后天,还是经过二十年,你就只注意它的入出,因为你靠的是稳定不变的所缘,这就是安那般那的呼吸概念。在你练习不断的注意它之后,培养稳定的作意以及稳定的相,此时,便能够实现禅定。而禅定就叫做不改变的心。但如果你是注意所缘的变化─无常,那是无法入定的,也无法培养稳定的心。严格的说,这就不能实现观。因为观是靠稳定的作意。在五蕴里观那些法,并无你、我、众生及我所的存在。所以能够于色无取无执。这是因为有法的智慧,所以能够实现究竟灭,究竟不执着。至于有人问,修定是否需要到呼吸完全停止的地步?如果能够的话,更好!如果不能,最少要到近行定,才能够看清楚那个剎那生灭。依据《阿毗达磨》,定有四种。第一就是近行定,那是属于欲界的定。虽长时间在一个所缘,既在定中,仍能够改变作意,这就能够修观。第二是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行者继续不断的练习在一个所缘上,并作意于同一个所缘,即所缘不能干扰作意。如果有好的定的基础,便能够观剎那生灭。这就是观的定!有这个智慧的定,才能够彻底了解无常、苦的道理,但仍不能够彻底实现无我的胜谛。佛在菩萨位时,只能够教导无常、苦的义理,在成佛之后,才能够教导彻底无我的道理。佛在对还不能观剎那生灭,并分别所有法的修行者,他是教授无常、苦的胜谛。对有定的智慧及修定条件的行者,佛则教以无我的道理,并以此来实现无我的境界。这样修,是只观身体,并没有观其它的所缘。这就是四念处中身念处的内容:just knowledge,just remembering. 由于这样观才能够独立(independent),独立就是离。它有身的离和心的离两种,这都是要靠智慧才能够实现。我们要实现涅盘,则应该要实现四圣谛。因为,如果没有四圣谛是无法独立,并会执着所有的法。要不执着世间法和涅盘,便要修四圣谛!实践四圣谛就能实现安那般那的修行。

修八正道向涅盘 
    如何用安那般那的修行来实现四圣谛呢?首先,思惟呼吸,这就是苦谛,而努力注意呼吸的作意就是集谛,为什么要努力呢?因为我们都还没有解脱!解脱就是灭谛,而领我们到灭的道便是圣道(道谛),在观的过程,便能完全了解四圣谛的道理。同样的,可以用了解四圣谛的方法来做其它的练习,四种威仪的修行就是先说明练习的部份,再说明观的部份。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动?依照佛陀的教导,身体能够动是靠心所生的色法。反之,则无法活动。我们身体的活动便叫做身表,它是我们的心生出与风界有关系的色聚。身表也是一种色聚,它也有地、水、火、风等极微(kalāpa)。在批注里,有一譬喻:身体就好像牛车,如果没有心就不会动。牛车会动是因为有牛,车是色聚。而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心,就好像木头一样。我们不了解苦谛,是因为我们在练习禅修时,不断的改变身体的姿势;如果我们身体的姿势不变,则很难忍受身体的苦。而身体就好像车,身表像是牛,心像是司机,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够动。心靠身表;它使我们行动。如果没有牛(身表)和司机(心),我们的身体就像木头一般无法动!身表也有地、水、火、风、颜色、味、香、营养素等八种,这是它的真正经验。身表靠风界,所以能动。我们能够这样分析:身表是靠我们出生的身体(所以身表也是身体),而出生的身体是靠命与心,则我们便能够看到剎那剎那生灭─身表的生灭,身体的生灭跟命的生灭。此身体的经验就是苦谛;我们努力作意就是集谛;苦跟集谛都没有的境界就是灭谛;为实现灭谛修八支圣道就是道谛。为什么作意是集谛而不是道谛呢?因为,要努力修行才能够实现道谛!道谛是无漏有为法,需要靠它来实现无漏无为法。道还是在无常、苦与无我、空里。道好比船,用它实现涅盘后,便不再需要而可放弃它!道也是苦,也是无常;能够实现道,需要努力!而努力本身也是苦,努力虽然是好业,但仍是业;所以要实现涅盘乐,要全部都放弃,连道也要舍。这是佛教的特殊,与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不要执着于我们的道和我们的宗教。我们是用它来解脱的,完成解脱后就不再需要它了!不争论这个是对或错,因为那些都还在苦里面。我们不但用观,观于自己的身体,还用它观于所用的道,它也是在无常、苦里面。如果没有无常,就没有苦,也就不需要道了,此时便可放弃它!实现涅盘,就不需再注意什么了。(编按:因为梵行已立,所作皆办故)

四种威仪和不净观的正说与喻说 
    为什么要注意身体的威仪呢?因为用身体的威仪,才能去除苦。记住!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在无常、苦、无我里面,没有例外。接着是正知的练习,正知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利益和方便!我们会想利益和方便是相同的意思,不过还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我参加法会,这是利益人的;因为我是出家人,如果在法会里,讲了很多没有意义的话,这就不是方便。要彻底了解,为什么用方便使我们如法做能利益自己!当我们修止观的时候,做这些活动的人,就只是名色而已。除了名色以外,没有什么人、我、你,如果我们观名色,就不观我、你、众生,此时便能够明白剎那剎那生灭,了解剎那剎那生灭时,才能够实现观的过程,不论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在修导向灭谛的所有圣道时,有不净观的修行方法,不净观就是观身体的不净。它有两种:有色不净观跟无色不净观。有色不净观是活的身体的不净观;无色不净观就是尸体的不净观。佛是先说明有色不净观,南传佛教是用32个身体的部份来做此观法;北传佛教是用36个身体的部份来修。同样的道理,观那些部份,就不观我,观我就不观那些部份。我们有四大,观四大就看不到我、你、众生。在此,佛给我们一个比喻:屠人在屠牛之后,将牠切成一片片;就好像瑜伽师分别身体的地、水、火、风等四界,那些色聚,就是我们的四种威仪。用四种威仪来分别四大,了解走路的时候,下就是地、水,上就是火、风的感觉,用四界的道理来思惟地、水、火、风,实现无我。这就好像屠人在切牛,他的身体一片一片的,那个我、身体、你、众生的概念就不见了;只有肉的概念。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用四大分别来修观,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观的过程的基础。不管如何,我们分别在身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就好像切自己的身体成一片一片的,此时,我的概念灭,而那肉的概念就是法的概念,地、水、火、风便是真的经验。在四大观里,只有观察色法,这是一个完整的修行方法吗?我们可以修四大业处,用它来看在身体里面所有不同样的色法、极微。也许你会问:它并没有包括心法,这能够达到无我吗?修无我要分别色与名,如果光分别色是不够的,也不能够实现涅盘!所以四念处里也有名。修习时,先是要分别的很清楚。它是一个过程!四种念处最终都是在一起的;以一个修行的经验来说,修戒学、定学、慧学;也是先要清楚分别,了解它们的内容,终于这个修行的过程,会变成一个。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也是一个过程;只是在过程里面,作意在不同的方面而已。也就是说,修身念处时,你的作意是名色;修受念处时,作意是触受;修心念处时,作意是心、所缘、触、心;修法念处时,作意是心、所缘、触,留在触;作意改变,不过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四大业来分别它们,四谛也是包括在里面;对于四谛的了解与练习是不能分开的。分别四大的时候,也观色聚;观色聚里面所有的色法,看它们的生灭。如果这些修的彻底,再来便是修不净观,它包括九种练习。

受念处及心念处的修行 
    受念处的修行,在它的过程里,观有:色业处跟名业处两种。色业处就是身念处的修行;而名业处的修行,是从最粗的开始。最明显的名就是受,所以,从修受念处开始;如果我们有定的话,便可以开始修名分别,如果定不够的话,则先要修身念处,在身念处里修色分别,完成这些后,才能够修名分别。名分别也是由最明显的名开始;而最明显的心法就是受。受是最容易看得到的。用受了解苦,了解受的无我、无我所的道理。佛说,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我们要修四念处里的受念处,我们则要分别什么是染受、不染受?什么是清净受或轮回的受?什么是出离的受?佛用这种分别来让我们了解受念处。我们练习不断的观:我们的受是轮回的受?还是出离的受?是领导我们走向苦的受?还是领导我们走向解脱的受?那个领导我们走向苦的受,佛称它是有继续的受!它是有漏的受,会继续再轮回。什么是继续再轮回的受呢?如果我们感到乐,执着乐,这就叫做染着(染乐受)!反之,如果我们感到乐,不执着它,我们舍这个乐,这个就叫解脱乐受、出离乐受。修受念处时,要将两种受分别的很清楚。乐的条件就是可意的所缘、可意所缘的触,以及可意所缘的作意。如果对于可意的所缘,有不合理的作意,那就会有染。有继续再轮回的乐,就是不合理的作意,叫做常、乐、我、净(乐就是我们欢喜它),它是领导我们走向苦的受。反之,就是合理的作意,是领导我们走向解脱的受。如果是乐,乐的随眠是执着;苦的随眠是瞋;不苦不乐受的随眠是无明。有随眠的受叫做染受;是领导我们走向轮回的受。如果没有随眠、没有烦恼的乐、苦、不苦不乐受,就是没有执着,没有贪(欲贪),没有瞋,没有无明,这种受,便叫做清净受,是没有继续再轮回的受;是领导我们走向解脱的受。因此,在修受念处的时候,要分别的很清楚,什么是轮回的受?什么是领导我们走向解脱境界的受?什么是随眠的受?什么是没有随眠的受?在我们尚未解脱时,我们要努力:在感到乐受时不执着;感到苦受时不拒绝、不瞋恚;感到不乐不苦受时,不起无明。平常的人,没有苦或乐受时,他们的心是模糊、不明显的。所以这个是不苦不乐受的无明、随眠。受就是苦!佛教导我们,乐受还是苦,因为它有变化;它的变化就是苦。乐不会、也不可能继续很长的时间,它一定会改变。乐最长的时间是在禅定里,但一出定就没有了;这个就是乐的苦。苦自然已经是苦。不苦不乐也是苦,因为它会变化。无常就会有苦有乐;那受就会苦。所以要实现道,便要努力分别什么是清净的受和不清净的受?这个就是集。如果都没有这些,就是解脱的境界;解脱的境界就是灭谛。向灭谛的道(就是向于没有苦跟集的境界),这就是道谛。
心念处的道理也是如此;要了解心念处就要了解我们的心,分析我们的心就是心念处的道理。在修受念处时,要练习不断的观其变化与生灭的过程。有心才有受,心剎那剎那生灭,受也剎那剎那生灭,不论是我们内外的相续都是同样的道理。那心念处的修行,也是要分别:什么是有烦恼及没有烦恼的心?什么是粗的或是微细的心?什么是有定和没有定的心?什么是解脱与没有解脱的心?心的解脱就是离开烦恼。

修三种断,动摇所有的烦恼
    要解脱、离开烦恼应修三种断:镇伏断、彼分断、正断,实现佛法,就要不断的修习这三种断,如此才能够实现四念处的修行!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在《阿毗达磨》里,有眼镜蛇的譬喻:小朋友很调皮地到森林里去干扰所有的众生,他用棍子靠近蚂蚁窝,蚂蚁窝里有眼镜蛇,眼镜蛇就像是我们心的烦恼。小朋友开始用棍子在蚂蚁窝里面搅搅,结果眼镜蛇起来了,如果他继续搅搅,牠就会攻击他,小朋友就会死。同样的道理,修三种断可对治我们的烦恼:第一、攻击,我们用身体及口收集不善业(编按:不善业会攻击我们,令我们轮回),修世间定镇伏五盖来对治它,这就是镇伏断。第二、彼分(既造作和收集来的不善业),可修彼分断来对治。我们修戒跟修基本的止观(所修的戒,还是基本戒,就是根律仪),心的贪就不明显;心的瞋、痴、慢也不明显,这就是彼分断。修镇伏断与彼分断,我们的心就不会攻击(编按:修十八大观断彼应断之法,请参考《清净道论》第二十二,说智见清净品:断)。刚刚我说攻击是因为开始时牠在睡觉,接着牠起来,最后牠攻击。在睡觉时怎么断呢?睡觉就是随眠!我们修定,它就不能够起来,也不可能起来;因为在定里面,心是继续在完全的清净里;出定后,才会起来。第三、修道能够正断,断去所有的随眠。心念处的修行,就特别注重于彼分断与镇伏断的修行来实现正断。在彼分断跟镇伏断里,能够完全地动摇(巴利文叫vikkambhana)所有的烦恼;所以它们不能起来,这就是定的情况。在彼分断时,还不能够完全动摇所有的烦恼;虽然我们的身体跟口没有攻击的行为,但在心里面还是有不善法生出。在镇伏断时,不善法就已经不能够出现了;不但在身跟口的部份,连心中也不能够出现;不过出定后,不善法仍会生出。但修正断时,是实现道,连烦恼的种子都已经不见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修心念处的条件是:先用彼分断跟镇伏断的修行来实现正断。重要的是;在实现身、受、心等念处之后,法念处的修行便会很清楚。 法念处的修行,以智慧和正定实现舍
    实践道的条件,便是特别靠法念处来实现道跟实现无我的。法念处就是实现无我的道理;而身、受、心等念处,也是实现无我的道理;不过它们是法念处的基础!我们实现道果的时候,是特别靠法念处来完成的。在法念处里面,要实现无我,则先要离开所有欲界的烦恼,它们都包括在五盖里面;所以要离开五盖才能够修定,不管是止的定或观的定,都是没有五盖。能够用止观的条件,就是没有五盖的情况。所以在法念处时,就是要先了解五盖!不了解它就无法实现无我,无法实现止观跟无法深入涅盘界与解脱界。没有五盖,才能够实现五阴、十二处及六内处的修行。能如此,才能够真的完满七觉支的修行。七觉支的次第是先要修念,才能够用智慧。所以第一是念,第二是智慧(择法)。我们能够用智慧是靠念,有念的智慧才能够精进,我们能够精进才能够实现喜,有喜才能够实现轻安,有轻安才能够实现定,有正定才能够实现舍。如果它们都在一起,那我们便能够成就四念处的修行,成就四念处的修行便能够了解四谛。我将它们所有的部份,简单的归纳在一起。要了解四念处的修行是一个过程!先分别它们不同样的部份,再了解它们互相的关系,将不断的解脱过程都实现在一起。如果我们在解脱的境界里面,四念处便能够任运的出现于一处。虽然我没有说得很详细,但精髓还是有讲到,希望你们都受利!看你们每天如何的用在生活里面!而这个一乘道就是:不管在做什么,都要知道;身体是身体而已,受是受,心是心,想行是想行。这就是在涅盘界(空界)!在空界里,没有我,也没有法的我。都是在互相存在的关系里。互相的关系就是轮回,了解互相的关系就是了解轮回,了解互相的关系就是了解道,了解互相的关系就是了解涅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