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是不是寡妇年:有效教学的法宝―――巧妙设疑,开拓思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21:23
有效教学的法宝―――巧妙设疑,开拓思路 作者:方印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8

 

内容提要:
  为了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现象,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在设疑过程中,如何运用先进的电化手段(网络),既锻炼学生动脑有锻炼学生动手查询的能力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现象由来已久,与当前大力 提倡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开阔学生眼界的大气候极不适应。倘若不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真不知会有多少学生主动放弃它。不少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的方法。其实学生不爱学语文,扣除教材本身的不尽人意的因素,恐怕关键还在教师自身。我们不少教师备课往往只是把教参上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先行搬到教案上,在将其背熟,然后再"胸有成竹"的跨进课堂,于四十五分钟之内,原原本本地"演"给学生,把讲坛当成了自己的舞台。这样的教,学生自然是不爱学的。我们常说要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五分钟要素质,要效率。为此,想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的问题,奉上自己尚不成熟的几点浅见,以为抛砖之引。

  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多数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粗读一两遍,便自认为已把课文全部读懂,倘若手中再有一本教参,便益发觉得没有任何疑问了。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如果这老师能提出一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问题,就会激发他的探索兴趣。如果他再能经过仔细的阅读,反复的思考,将疑问解决,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慢慢的对学语文也就有了兴趣。

[例] 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的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 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说着就呵呵的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选自《琐忆》)

●设疑 为什么当鲁迅先生说出"我也姓过一回唐的"之后,作者心头很久以来所积的疑云一下子就全都消尽散绝了?
  这个问题回答似乎并不难,但真的把它答好答全却不容易。不少学生会马上想到这正说明了鲁迅的平易近人,且很快从下文中找到佐证。但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本质上问的是"我"的内心感受这一点。首先初见鲁迅前,作者对他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偏见----"先生多疑"。"疑"是由反动文人对鲁迅的"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黑白颠倒混淆视听的曾子杀人式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使"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再进一步思考,作者往见鲁迅,除了那个"偶然"的机缘外,实则是想当面先生表达自己的歉意-----他不愿因自己的文章让先生受到反动文人的围攻谩骂。但一个文学青年的脆弱的心理再加以"偏见"又使他的内充满了矛盾,怕被鲁迅责备、痛骂。不巧的是,初次见面,作者又把鲁迅原本赞扬他的那句"先生写文章,我替你挨骂哩 "理解成了不满和斥责,心理的紧张和恐惧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个时候,鲁迅说出"姓过一回唐"的话,他便敏感的"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先生说"姓过一回唐"也好,"先生写文章,我替你挨骂"也好,实则是对自己的褒扬。紧张的情绪和偏见(疑云)自然?quot;全都消尽散绝了"。如果老师启发学生先别忙着下结论,认真阅读课文,反复思考,学生就不会在浅层的意义上去草率回答题了。意料之外的设疑,意料之中的合情合理的分析,确能使学生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二. 设疑具体,力避空泛抽像;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巧妙设疑,就要做到所提的问题要具体,力避抽象和不着边际。过于抽象的问题,会使学生往往对你所提的问题本身产生疑问,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从那个角度回答,说到什麽程度才算圆满(扣题)。这样的问题没有意思,学生也不会感兴趣。其实,那些抽象空泛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怕是连我们老师也未必能答出来或答好。换言之,与其说是折磨学生,不如说也是在折磨我们自己。

[]
●设疑 预读朱自清的《绿》后,思考为什么说绿是生命的象征,青春的标志,希望的所在,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很显然这样的设疑是不合适的。首先,在你的问题中就把绿的象征意都说尽了(指抽象意义),然后叫学生在"阅读"中去找,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人们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你的疑问将之颠倒过来,是违反规律的。学生答不出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失败的提问,不仅谈不到巧妙,而且还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这是一个脱离了课文的问题,硬要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就会导致学生胡思乱想,信口胡说。由此看来,设疑具体,力避抽象,是十分重要的。

[]
●设疑 《绿》中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感受是"醉人",那麽作者是通过什麽方法去描写这种感受的呢?

  这样的设疑就比上面的提问要具体的多了。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思索,很快就能回答的比较全面具体。首先,这种"醉人"的感受是在文中明明白白的写出来的,学生能找到这种感受的语言环境,进而结合语境去理清思路,深入思考。另外,运用的方法是明确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很快就能找出。那麽,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何处呢?其难点就在于要对描写这种"醉人"感受的方法的作用进行分析。更深层的是对这种"醉人"的感受的实质的挖掘。作者通过各种手法(比拟、对比)极写这种感受,正是由于绿的生命力的所在,希望和力量的所在所致。那麽,作者亲近绿,走近绿,融入绿,与绿同醉也就找到答案了。

  其实,设疑具体并不难做到,你只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认知规律出发,多替学生想一想,又有何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