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家里的杂物:生态与环境问题研讨会论文集(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8:05:28
论山地旅游的规划与发展
陈茂勋
一、前言
2006年在北美东部度过了一个凉爽而愉快的夏天,有机会考察了阿帕拉契山地和北大西洋海岸山地的多处国家公园、旅游城市和度假旅游区,比较全面系统地收集、了解了不少有关山地旅游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对山地旅游的背景、现状,发展前景和问题等作了初步的模底探索;联想到近些年四川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迅猛增长,正经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巨大转变,而四川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山地大省,引用山地旅游概念和理念,发展山地旅游定能促进四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年4月回国后即向省里提出关注和重视山地旅游开发的建议,先后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成都市龙门山旅游开发有关会上,多次发言,讲述有关发展山地旅游的建议和意见,很受有关领导和部门首长的重视。为了更多同行业者了解山地旅游的概念,特将有关资料整理出来,共同分享。
二、关注和重视山地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关注和重视山地旅游的建议,是基于对世界旅游情势和四川旅游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和考虑,因为事关大局,事关四川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世界旅游发展情势
①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自1846年托马斯·库克创办第一次火车包价旅游,经过150年的历程,现代旅游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基本内容,旅游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产值,已占到全球GDP的12.28%和就业人数的18%以上,成为真正的支持产业;
②旅游成为不同文化人群交往、沟通和促进和平的桥梁和工具。
③旅游活动正从一般的大众风景名胜观光型向耗时较多,消费更高的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产品更加超于多样化和多元化,因此,国际性、区域性的长程旅游和地方性的短程旅游人次数双向增长。
④为了面对旅游发展带来的诸多文化冲突,社会冲突、环境冲突的日趋加深加剧的面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选择的重要任务。
⑤山地旅游区,回归自然的山地生态旅游的风糜全球,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发旅游的优先选择,不少山地国家就是靠国际山地旅游项目的开发而脱贫致富,振兴当地经济取得明显效果的。
2.四川省分析
①近10年来,四川省的旅游发展很快,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产值都双双快速增长,2005年共接待游人1.48亿人次,旅游收入736亿元人民币; 2007年1-6月,约1亿人次,577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亿人次和1150亿元,其中入境游人57万人,旅游收入1.7亿美元,分别增长39.2%和27.3%。
②四川旅游发展正处在从快速增长向平稳发展,从成长到日趋成熟,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负面影响突现,诸如产品结构需要调整,客源结构需要改善,消费结构需要改善,管理机制需要理顺等,要从景区开发建设型向旅游市场开拓型转变,旅游发展观念要从产业文明观向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引领转变。
③四川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内陆大省,地处西南腹地,即中国大陆第二地形梯度带上,地势西高东低,跨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北段、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丘陵和成都平原共5-6个二级地形地貌单元,是全球地形最复杂多样性区域之一;山高谷深、河流深切,江河纵横,地形海拨高度从200m-7500m以上,6500m以上极高山峰就有16座之多,蜀山之王贡嘎山海拨7556m,蜀山之后四姑娘山海拨6250m,天下名山峨眉山海拨3099m;全省山岳广布,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多样,即有平原(河流冲积扇平原和河谷平原),丘陵(低丘、浅丘、中丘、高丘)、山地(低山、中山、山原、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和高原(青藏、云贵)之分;并以山地、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占绝对优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地省份,其中平原占2.54%,丘陵占18.64%,山地占49.80%,高原占29.02%,平地/山地之比为25∶97.5;并可划分为西部川藏高原山地区和东部盆地丘陵、盆周山地两大区域。
④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度在全国名列前茅,计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6处(分别是九寨沟自然遗产、黄龙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伟大自然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1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1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12处。这些重要景区、景点都处在山地区域,并构成了四川省的旅游品牌和中国西部自然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物,因此,从本质上说,四川旅游纯属山地旅游。成都市是四川乃至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开发的门户和国际口岸城市。
三、有关山地旅游的一些基本概念
1.山地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
山地旅游又叫山地生态旅游(Mountain  Ecotourism)是当今国际旅游上发展最快的重要内容,在北美、欧洲、澳洲的许多发达国家参加户外生态旅游活动的游人已达旅游总人数的20-25%,山地旅游年均增长率已达到25-30%以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欧洲,人们又把山地旅游叫做“自然旅游”(Nature  tourism)、“绿色旅游”(Green  Tourism)、“可持续发展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按国际生态旅游学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简称(IES)的标准论述,生态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三大类别:
一是各类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
二是各类自然保护区(Natural  Protection  region )
三是乡村(Village)
而且,它们基本上是处在山地区域之内。因此,山地旅游活动必须严格受限于山地环境空间、生态保护理念和相关法规制约,而是一种小众型的,对环境负责的,尊重本土文化和民俗传统的旅游,有别于一般的大众观光旅游。
2.山地旅游区环境适应性特征
山地旅游活动的环境空间就是山地、各种类型的山地区域,无论是内陆山地还是海岸山地,都可按其海拨高程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以及山峰、山麓、山根带和山间平原等,对于山地旅游的适应性极不相同:
>5000m的极高山地,因其攀登艰难,仅适于远眺观景、摄影等专项活动与专业性小型登山活动;
3000-5000m高山及冰雪带和高山湖泊、高山草甸地带,适宜于徒步登山观景体验、滑雪活动等,但人数有限;
1800-3000m中山及中高山地,多是森林密茂,野生动物出没、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适宜于森林探险、野生动物栖息地观赏体验等小众型登山游行活动;
500-1800m低山和中低山区,常有广大农村,是人类活动、农林牧业生产劳动最密集、民俗文化场景最丰富的地区,适宜开放生态型大众徒步游赏,生态文化体验和登山健身山地体育活动等;
<500-1000m的丘陵和山间盆地、山根地带,适宜于大中型度假旅游区、山地旅游城镇开发建设,可成为山地旅游集中消费区或游人集散地,常有便利交通、食宿等旅游设施的完备配套功能。
3.山地特征决定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
由于山地旅游的环境空间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即
一是生态粹弱性,很容易遭受致命性破坏;
二是环境容量有限性,绝对不能无限制接受游人量;
三是交通通行不便性,不允许大量的公路建设;
四是山地灾害多发性,维护旅游安全任务繁重。
因此,决定了山地旅游开发只能是坚持小众型、小容量、低密度的自然生态旅游,即使是低山带的大众旅游区,也要坚持大众旅游生态化原则,与常规性大众旅游区相区别(表1),这就导致了山地区域自然旅游地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在现代生态文明观(而非常规的产业文明观)指导下,实行五个要,即:
表1  普通大众旅游和山地生态旅游之比较
一般特征
普通大众观光旅游
山地生态旅游
旅游目的地
旅游城市、 风景名胜地、人造景观区、主题公园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天然公园、高山雪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土著民俗文化风情浓益的乡村、牧区等
旅游设施要求
高度集中开发大型、高档宾馆饭店、豪华交通运具等
小型、分散、简易的食宿设施、自备汽车、房车以及步行助具等
设施归属权
所有旅游设施多归属于非当地或外国大商旅游社所有
主要属当地小型旅游商社或民众家庭、个人所有
经营政策导向
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商业化
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的保护性开发
吸引度
仅对旅游者,主要是普通旅游者有较强吸引力
对旅游者,特别是科学、文化专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都有吸引力
经营频率
季节性、周期性强
全年性、均衡性经营和发展
主体客源市场
国际游客和国内大众游客
多样性和多元市场,特别以青年学生、教师、教授等知识阶层,及家庭旅游者为主体客源
经济效益
设施和供给品的高进口率,产业产品低增值率并存,多有利于外地和国外企业盈利
主要依抚当地特色产品供给,设施设备低进口率和产业高增值率,对发展当地经济有利
政策、法规控制
以经济利益为主导,非控制性开发,不断追求客流量,旅游产品和开发运营生命周期短
开发区域广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在严格规划控制下,有享开发,严格限制在已认定的环境容量范围内,开发运行的长周期和可持续性
旅游者心灵感受
往往是被动式的走马观花游,游人心灵体验,印象与感受不深
积极接受生态环境教育之熏陶、参与性强,心灵感受融合于自然景观欣赏和本土人文交流之中,有主动接受大自然陶冶的美好感觉,体现自然生态旅游理念价值
一是保护自然要优先;
二是投资自然要慎重;
三是多样性自然景观要维护;
四是本土性民俗文化场景要维持;
五是生态环境教育要超前。
这些要求,无论对旅游者、社区民众、旅游开发管理者、经营者都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才能确保山地旅游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4.山地旅游活动多样性
山地旅游产品项目很多,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性地开发建设。目前,世界上最普及的山地旅游活动有:
乘小飞机、热气球空中观赏、跳伞;
登山、攀岩;
高山滑雪、滑草;
山间徒步行走健身;
山地自行车骑游;
山间蹦击;
特殊守猎活动;
野外宿营;
山地小溪漂流和山间湖泊水上(视水性游憩)活动;
高山远眺、观景;
森林度假、野生动植物观赏;
山地高尔夫运动;
还有其他非消费性娱乐活动等。
5.山地旅游区评价准则
由于山地自然旅游是旅游者亲身体验的生态文化之旅,不同于一般的大众观光旅游,因此,对山地旅游区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准则,顺序进行:
一是旅游区的环境安全性和社会安全性;
二是旅游区交通可及性和方便性;
三是旅游设施多元性,可全面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求;
四是景观优质性,好看好玩和科学文化价值。
我国习惯将景观美学价值作为优先评价标准,这不附合游人第一的旅游人类学原则。
6.山地旅游设施和交通运具系统
山地小木屋、小石屋以及临时性帐蓬营地、附设的露天休息椅橙、茶桌和专供临时性山地避难小屋等都是山地旅游线上不可缺少的设施;而山地轨道车终点站和主要途经站则设二星级、三星级山地宾馆、饭店和中型营站,专为众多游人住宿、就餐、沐浴,以及临时就医点之设置。山下的山地旅游小镇还设山地旅游用品、装备供给和临时租用店,如可方便地地买(租)到爬山专用靴、背包、用具,也有山地资料、图书、山地旅行食品、饮品供应业务。山地救护、救援设施都用最为现代的通讯和直升飞机救护等。山顶眺望塔、观光站也是相应的设施之一;如有攀岩活动,需设专用的攀岩场及绳索、步梯等。
山地旅游交通工具一般分外部和内部通行运具两大类:
外部:常有高速公路或支线航空站相连接;
内部:一般不修公路,除有少量山地便道公路,大多数山地公路都被关闭;
山地轨道车或缆车、索道是主要运输工具;
山地自行车小道(适当修善);
徒步登山行步道(大量);
另有少量有安全标志的生态步道专供野生动物观赏之用;
第三世界国家允许有少量马邦便道等。
7.山地旅游组织和经营机构
(1)国际生态旅游学会于2002年举办国际生态旅游年(IYE)和国际山地旅游年(IYM)活动,大力推动全球性山地生态旅游活动之有序开展,把管理和经营作为解决当前山地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的重要环节。
(2)山地旅游是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多实行登山协会会员制或山地旅游组进行运营管理,并有登山旅游保险业务,管理比较严密周全。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山地旅游经营机构主要有:
法国的    C.F.A  DE  VOYAGES;
英国的    Discovery  Initatives,LTD;
加拿大的  Active  Joumerys’Inc.,
China  Hiking  Adrentlires,Inc.
美国的    Cheesman’s  Ecology  Safaris,
Abercrombie &Kent.
美国秘鲁的  InKanatura  Travel,
澳大利亚的  Design  A  Tous(WA)Pty,Ltd.
新西兰的    ECO-Tourism  Australasia,
俄罗斯      Baikalcomplex  Travel  CO.……等。
8.山地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实例
以下一些经典旅游区,在合理解决山地旅游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和挑战,诸如游人拥挤、燥声污染,垃圾排放、有价资源过度消耗、火灾频发、外来物种引进和侵入,外来文化袭扰和本土文化消失,水源地污染,山地灾害困扰、威胁,资源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取得相当的成功和经验,是很值得学习、研究、借鉴的。
(1)瑞士阿尔卑斯则马特(Zemartt)地区
则马特(Zemartt)是瑞士著名于世的山地旅游小镇,也是阿尔卑斯高山滑雪胜地的旅游依托中心和度假旅游区,位于美丽的少女峰(matterhorn,4478m)和玫瑰峰(Mt.Rose,4632m)的北坡,距日内瓦仅2.5小时车程,有高速公路和准高速公路几条快速通道与瑞士各大城市连接,外部交通极为便捷。
该区年接待世界各地,主要是欧、美、日本的滑雪者,山地徒步背包旅游者和退休银发族、度假旅游者共120万人次/年以上,还有一些教师带领学生到该区学习考察生物地理的,而matterhorn峰攀登者每年只批准200人次以内,控制极其严格。
该区旅游接待设施非常完备,到各滑雪场的交通有轨道小火车、缆车、索道车、山地自行车、徒步山道等,60至80年代修建的两代公路均已关闭,停车场建立在远离城市4km以外,公交、大巴和游人在此停车后均需换乘轨道车或环保型电瓶车进入该市。旅游装备要求较高,要完全适合山地旅游需要,如背包需与身体拴为一体;靴必须是专用的登山运动靴子,有的还在靴上装有特殊的微型自动发机,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会自动报警求救;食品也必须是专用的和无污染的,如水果、巧克力糖、香肠、矿泉水等;一切乘余物、垃圾等由旅游者自行带到宿营地投放到垃圾箱内;旅游资料很多是由游客随便自取自用的宣传小册子,但比例尺1-5万分之一的地图,地形图等则需到专卖店才能购买,这对于许多专家、学者、大学生、专业人士的自助徒步旅游者则非常方便,无需请人带路、导游。山地徒步旅游线路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有半日、一日、二日或5-8日游程的,0.5-1日游者,当天回Zemartt镇住宿,2日以上或5-8日游程者,每晚必须到食宿接待站,食宿站有两种规模,一类是山地小木屋、小石屋,食宿点是大通铺床位;一类是山地宾馆,1-2星级以上,食品、饮品、热水供应都很充分。Zemartt镇设有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酒店21家,三至一星级70多家,以及数量众多的家庭旅店(别墅)一般都在1-2星级以上,能满足众多度假者的需求。
(2)新西兰昆斯敦附近山地旅游小镇
这个旅游小镇人口仅3000人,土地面积约1km2,以独具一格的山水湖泊环境吸引世界各国的度假旅游者,1999年被评为世界度假胜地20佳之一,2001年接待国际度假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年均创汇25亿美元(人均消费2500美元以上)成为新世纪,新经济的新亮点,其依托条件是:
——以山水风光、湖光山色为主的旅游资源;
——永保“清新碧绿”本色的全民环保意识;
——完善的旅游设施,度假旅馆273家,床位12000床,其中度假别墅和家庭式寄宿点各占一半,餐馆100多家,世界各地珍餐、饮品应有尽有;
——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多达150多项专项活动,主要有体育运动性的,冒险挑战性的和休闲娱乐性的三大类别;
例如:滑雪项目有跳台滑雪、摩托雪撬滑雪、直升机高山滑雪、山间平地越野滑雪等,年接国际滑雪者达23-25万人次。其他运动型项目还有橡皮舟漂流、骑马游山、急流快艇运动,深峡蹦极运动、山地高尔夫运动、索道飞行、空中特技跳伞、山地自行车挑战比赛、湖中轮杆钓鱼……等。
——以湖山胜景为最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以及一流设施和优质服务吸引各类中、小型国际会议,成为世界有名的国际会议中心之一,而且每年在以10%的速率强劲增长着。
(3)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美国夏威夷州,拉于太平洋中部,全州土地面积16075Km2,人口近100万,全由火山群岛组成,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是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年接待游人700万人次,近1/2是日本人,旅游收入达100亿美元,占全州GDP总量的1/3以上。全州有2个国家公园、50个州公园,度假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是海滩游泳、山地高尔夫、网球、沙滩排球,野营、野餐、徒步健身、深海垂钓、山地自行车运动、登山、守猎、冲浪、骑马……等,非常丰富多彩。
火山国家公园(Hawaii  Volcano  National  Park)始建于1916年,是全美第13个国家公园,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国际生物圈计划,其位置处夏威夷群岛的大岛东南端,面积1000Km2,而观光旅游开发区仅40Km2,包括几座海拨3000-4000m高的山峰。
以现代活火山奇观、热带雨林、海岛环境、海洋生物、大洋中脊裂谷带之特殊地质地貌为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旅游方式:以徒步观光为主,已建成观光步道总长240Km,每段路程4-5小时,最长达3天以上。另有两条四轮驱动越野车道,其中一条长24km,可环绕观赏Mauna  Loa,#Kilauea  Caldera主峰(高程在海拨4000m以上)的火山地景奇观。
主要游赏景点有:
①JAGGAR 火山地质博物馆;
②美海军兵营;
③游人中心及火山艺术中心;
④火山宾馆及山地高尔夫俱乐部;
⑤火山国家公园邮政服务处(纪念邮票邮品每周发行一次、火山岩石标本每月寄发一次);
⑥夏威夷休闲山庄;
⑦火山管道洞穴及岩熔桥,以及火山喷发孔、熔岩流、热蒸气孔、热泥塘、熔岩管道、火山湖、裂谷带等火山作用遗迹;
⑧海洋生物,主要是珊瑚及珊瑚礁;
⑨热带雨林及鸟语林公园;
⑩夏威夷火山瞭望台和惊险徙步探索小径……等(该项目仅对专业考察者,一般不对游人开放)。
游览规则有以下几项:
——火岛徙步游,不收费,随意进行;
——热带雨林观鸟徒步游:不预约、定时出游,每团组限10人以内,并特许爱鸟护鸟家庭进入园区,并有四轮拖车助具配合徒步游览,还有高山小木屋,隐藏所免费提供临时使用;
——公园门票:每人次10美元;从夏威夷机场到公园并经雨林观鸟及火山奇观观光每人次130美元;火山谷-瀑布游,每人次110美元;火山岛地质科考游,每人次110美元;美国所有国家公园管理人员,每年可享受每人次10美元的优惠票1次。
(4)尼伯尔安纳普尔那(Annapurna)地区
①Annapurna自然保护区位于尼泊尔西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克里根纳基河上游,北与中国西藏接壤,南面是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保护区面积7000km2,人口4万,分布9个部落聚居。地形地貌十分特殊,河流深切,高山深谷,群山环绕,是世界极高山区,海拨8000m以上山峰就有两座:Annapurna1号峰和Shaulairi峰,分别高度为海拨8091m和8151m。原始森林地带有上百种野生动物,如濒危珍稀物种雪豹、岩羊、麝鹿等栖息于此,还有大片兰花、杜鹃、竹、松、柏树等百余种野生植物。2000m以下低海拨河谷地带是原住民聚居的村落和农耕地。因此,该保护区不但风景绚丽,且特具生物多样性和文化背景多元性特征,现已成为尼泊尔山地农业和徒步旅游区。
②上世纪90年代初,该保护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旅游组(WTO)的支持帮助下,规划发展自然旅游,规划每年接待国际徒步旅游者7-8万人次,为当地人口总数的2倍。从规划和培训人员(当地居民、官员、管理及开发经营者)入手,提高服务水平,旅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仅1991年就有27万外国游客到尼泊尔旅游,其中徒步旅游者达7万多人次,占1/4以上。而Annapurna保护区的徒步游客就有38500人,占全国徒步游客的55%,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4倍,说明山地旅游区也是最好的徒步自然旅游区。
③Annapurna保护区的徒步旅游环线总游程22-25天,间设12个食宿接待站点和260个饮水(茶)供应点和歇脚点,开放徒步旅游的时间为4个月,即每年3-4月和9-10月(春秋季两个时段),其余8个月为休游期。
④为了维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理念上突出山地旅游特色,提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力量,生态旅游是人民自己的事情,生态旅游是对环境与文化友善的一种工具,因此,明确要求:
——大幅度提高当地人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
——对旅游者提供教育和咨询、实践与体验的机会;
——教给当地人以健康、教育、能源利用、商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为保护具全球意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经济支助;
——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当地村民、游客、导游,旅游公司都必须有对自然和本土文化的友善态度,即“不是你改变尼泊尔,而是尼泊尔改变你”。
⑤为了维持这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坚决地控制人口,特别是游人增长和废物污染的严重局面,特提出和推行在Annapurna自然保护区按国家公园(NP)模式进行管理的措施,设立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ACAP)项目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上姆斯坦保护与开发分项目:海拨3000m以上的科考旅游,每年只允许进入科考旅游者限制在1000人次以内,每人次可徒步旅游10天,收费700美元。
——加勒岗-西克勒斯农业与自然旅游开发分项目:在海拨900-2700m的河谷地带,开发徒步旅游线,为期一个星期,路线穿越森林和富于民俗文化特色的村庄,当地居民直接为旅游者提供食宿,助游服务,每人次收费不低于700美元;
——为了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长期目标,确保生态碎弱的山地环境不受破坏,ACAP建立起一个规模宏大的管理机构:尼泊尔政府、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国王陛下、荷兰发展组织等都有长期支撑计划,全区70个村委会,50%以上居民参与管理委员会,80%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都接受过该项目的专门培训。因此,普遍接受了禁伐林木,参与植树造林,林地绿地保护,以及使用反回式锅炉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低耗能炊具、微型水电站等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根本改变了长期以柴木作燃料的传统习惯。
(5)我国台湾中央山脉也是举世闻名、开发最好的山地自然旅游区之一。
①台湾中央山脉实际开发生态型山地大众旅游的景区有阳明山国家公园(火山地景奇观)、太鲁阁国家公园(山水峡谷地景奇观)、垦丁国家公园(珊瑚碓石海岛地景奇观)、雪坝国家公(山岳地景奇观)、玉山国家公园(山岳地景景观),以及合欢山群峰、拉拉山神木区、东北角海岸带、东部海岸带国家风景区、太平山森林、马鞍山森林、溪头森林游乐区等共十余处之多。
②因中央山脉地跨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从玉山通过,加上海拨3000m以上的山岳林立,更将其气候类型推回寒带,而呈现山地气候多样化的复杂局面。恒春丰岛夏季有袭人热浪,玉山、合欢山顶峰一带冬季冰雪常积,生长其间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兼具热带、温带、寒带种类,生物多样性明显。因此,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回归自然,探擦地质地形景观,赏花、赏蝶、观鸟、观鱼、观树、观兽、观果、观红叶和观水、观冰雪、观气候;观天象的最理想场所。旅游者无不感叹说:“每一处国家公园的深度徒步探访,一年半载不嫌久,几年一次不嫌多,每次进入都有意外的奇艳,真是欲罢不能。”
③上述旅游景点外部交通都很方便,私家车进入停车场后即可入园随步道徒步观光,如阴明山国家公园的大屯山系登山徒道、绿色步道、白杨林步道,其他还有蝶类观赏区、鸟类观赏区、珊瑚观赏区等,都非常便于行走,徒步观光。所规划的山地步游小道都不太长,一般为3-5km,少数达10余km,即1.5小时至半日游程不等。
④近20年来,特别加强了国家公园的保育研究与措施,如严格限制在河道上修筑水库和拦砂坝,限制在河谷、山坡地进行农耕开发,限制游人数量过增,限制在山地旅游区开展不适当的经营性游憩活动等,而且对这一切都已形成明确的法律规定,强制实施。
(9)山地旅游管理,涉及管理机构体制创新和有效性行政措施与技术方法,内容含盖:
——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
——山地旅游环境,特别土地利用管理;
——游人的服务管理;
——人才开发管理……等诸多方面。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ty简称IES)举行的2002国际山地旅游年(IYM)活动,全面总结了世界山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与任务,提出了多项有效管理措施和办法,都是值得借鉴的。
①山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总要求是必须做到
——不降低山地旅游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原貌;
——确实为当地居民提供实惠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使旅游者获得高品质的旅游经历和体验。
因此,把山地生态旅游开发原则规定为以下5条:
——给当地居民以效益(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支持环境保护;
——小规模的限制性适度开发;
——较低的游客量(限制承载量);
——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旅游过程。
②山地旅游是山地发展的优先选择,其实旨是通过山地旅游项目和山地旅游活动的开展;
——着力培育旅游者行为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及其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性;
——绝对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风情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因游人进入而受到改变;
——提供当地原住居民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机会。
③目前山地旅游开发最严重的危险趋势正在发生和慢延,彼如许多山地旅游区本来不具备开展山地旅游的生态环境条件,也未经科学评估和规划,而一味打上“Ecotourism“的旗号,以这样的新标签,时帽标签,实际上成了招来大批游客,实施大众旅游(Mass  Toruist),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西部更是如此。
④山城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没有对山地生态旅游的科学界定和深入研究,以至混淆了在其性质、特征和类别上与常规性大众旅游的区别;
——在发达国家山地生态旅游实际上已达到适度的市场保和度和开发强度,发展潜力有限;
——而在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实际上是面临着:
·混乱的或无序的规划设计与开发;
·基本上缺乏山地生态环境标准与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保障;
·山地旅游价格低兼,低价出售极其珍贵的高品质稀缺资源,造成导致大批游人进入,而回收很低,甚至形成旅游淡旺季节失调的矛盾,总体收入不高,经济地位下滑;
·当地小规模旅游开发商与巨大的国际连锁公司的不平等竞争强烈,并形成大量现代旅游设施引进,外来物质,特种引进,以至当地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异化、生物多样性受挠,环境质量下降……等。
⑤认真面对山地旅游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严肃认真解决山地旅游区游人拥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挠等系列问题;
——重新认识生态旅游准则,科学评估山地旅游开发状况;
——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山地生态旅游示范地,若干年内签发105个生态旅游区执照证书;
——确定开发建设山地生态旅游地的标准和环境监测、管理规划;
——不但要按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严格执行旅游者行为准则(12条标准),还要对旅行商、旅游开发公司、企业等定出行为规范,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⑥对开发山地生态旅游的最新要求
——营造山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机会;
——减少依附性,增强多样性;
——调整、协调、改善山地旅游发展相关利益方,如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科研开发机制;
——提升对山地生态旅游相关方面权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培育互动双赢的当地经济;
——提供培训与对当地公众教育的机会和经费;
——促进建立和平、安全的社会环境与保障机制;
这些都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山地旅游区的基本要求。
⑦解决目前山地生态旅游面临问题的办法途径是:
——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必要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推行和实施清污、控污的有效先进技术措施;
——努力提高全民关注和增强山地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的意识和目标要求;
——重新评估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审查是否达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对当地本土文化传统的高度负责,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贡献。评估的重点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特别是亚、非、拉美、印、巴和中国西部许多省区。
(10)山地旅游规划
首先是要遵循世界旅游组(WTO)的基本要求,要有区域性总体规划和优先旅游区的开发规划,具体要求各有重点和区别(如表2)其次,发展山地旅游必须依托的山区小城镇之规划建设要尽量保持本土文化场景,保持生物-自然资源与环境空间原生性及多样性的平衡,土地利用做到:
——住房用地约占30%;
——房外空间和花园占40%;
——街道、步道、行车道(场)等动线区点占30%;
再次,还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旅游区水循环系统的变化,特别是开发建设区水土流失量的变化。
第四,山地旅游城镇空间规划应着重展布以下重点:
①旅游食宿和居民区的范围,包括花园、开放空间、广场等;
表2  旅游规划类别及要求
类   别
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
景区、场点性旅游开发规划
基本特征
综合性、指引性总体规划
专题性、控制性产品项目详控规划
基本要求和要点
突出旅游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特别对山地发展的有效作用和旅游产业要素的协调发展
突出旅游区旅游发展方向,主题定位,旅游设施形体风貌特征、空间布局和上地利用的定位和控制等
主要内容
①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与方向;
②区域出入境门户;
③区内外旅游交通设施;
④旅游服务网络系统;
⑤旅游产品类型及布局;
⑥优先发展区布局;
⑦接待服务设施类型、等级、数量;
⑧旅游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评估;
⑨旅游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任务;
⑩旅游才培育、引进及人力资源开发;
11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2旅游政策及法规保障;
①旅游区功能划分及土地利用之定位;
②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餐饮店、文化娱乐场、游人中心、商品购物店、电讯服务、医疗救护服务、观光动线场站等的具体布局、选址定位等;
③旅游供水、供电、排污系统之布局与定位;
④旅游观光游赏道路系统的走向、布局与定位等;
⑤旅游区资源保护与环境营造规划;
⑥旅游建设投入、产出的经济分析及风险评估、避险措施等;
②旅游快速通道和外部交通线之连接;
③街区和社区通道之接线;
④各类生活空间;
⑤水体及其边缘、水前开放空间;
⑥环境教育与研究空间;
⑦社区广场和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纪念地;
⑧垃圾处理场及设施;
⑨旅游购物及旅游商品、食饮品生产及供应区等。
四、关于整体打造龙门山国际山地度假旅游区的若干意见
最近,成都市委、市政府接受专家建议,在进行了初步的调研论证后作出整体开发龙门山优势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东方阿尔卑斯山地旅游度假区,将其推向国际市场的决定,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决策,对于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四川自然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转变,均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1.要从国际视野的角度重新认识龙门山
龙门山包括岷山山脉和邛崃山脉,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部,北东-南西走向,从广元到泸定全长500公里,宽30-70公里,是川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生态屏障,与瑞士、法国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有许多相似之处。
①造山机制的全球意义相似性;
世界上的造山带主要是三大类型:
一是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碰撞造山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是典型代表,是非洲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成,简称A型或陆/陆碰撞型。
二是大洋板块/大陆板块碰撞造山型,美洲科迪历拉山脉是典型代表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简称C型或洋/陆碰撞型;
三是陆内推覆造山型,以龙门山脉为代表简称L型,即大陆块块内部挤压、推覆造山,以最典型的推覆冲断构造,飞来峰群最为属目。
因此,从地质学意义上看,龙门山、阿尔卑斯山和科迪历拉山都是同等重要的全球性造山体系。
②山形地貌特征相似性
瑞士是一个内陆山地小国,从南到北由阿尔卑斯山、侏罗山间夹苏黎世-伯尔尼-日内瓦盆地三个单元组成;成都市从北西到南东,由龙门山、龙泉山间夹成都平原组成,两山夹一盆的地形格局几乎完一致,因此,也导致了山体、城市在地缘环境,交通区位和空间展布的相似性。
③生物多样性龙门山优于阿尔卑斯山。龙门山是大熊猫栖息地主体,几乎八成以上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大熊猫种群都在这里,是真正的“熊猫故乡、国宝家园”,其他如牛羚、金丝猴等国家一类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也有不少栖息、繁衍在龙门山区,珍稀植物还有珙桐等。
④文化多元性优势明显,发源于松潘雪山梁子、流经龙门山的岷江,是著名的藏羌文化走廊,藏、羌、回、汉多民族交融的走廊,禹出龙门,又是大禹王出生之地,民俗文化遗产丰厚的地区,因此我们提出了“四川是天府之国,岷江是天府之源,都江堰是天府之魂,成都是天府之都”的文化论断。
但是龙门山和阿尔卑斯的山地发展模式极其不同;长期以来,龙门山是以开发林木—木头经济、开发矿业(煤碳、石灰石等)—石头经济、开发水电(涵硐式引水型中小电站)—水头经济为主,从而造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阿尔卑斯则是保护优先(两代山地公路均已关闭)、发展山地旅游为主,仅高山滑雪场就有200多个,年接待世界游客主要是高山滑雪者,山地徒步旅游者和银发退休族工住度假者数百万人次,成为特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山地资源为何利用?山地发展走什么路子?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学习,借鉴的问题。
2.要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龙门山山地旅游示范区
——发展方向:山地旅游。
——发展目标:中国山地旅游示范地,并力挣成为国际山地旅游示范地之一。最好先从国家地质公园做起,逐步申报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山地旅游示范地(国际105佳之一)。
——市场定位:山地旅游有别于常规性大众观光旅游,应以小众型,高消费的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为主体,适当兼顾科学探索旅行市场。
——发展功能分区定位:要真正融入成都城市旅游圈,特别要将第三、第四两个圈层纳入山地旅游功能区,即:
城市中心区:以进城观光、文化、商贸、会议、会展活动为主;
城郊扩散区:(0.5小时车程以内)以城郊休闲活动,乡村旅游为主;
空间消费区:(0.5-1.5小时车程之间)以旅游房地产开发,城市人到外地购房(别墅、公寓)买回空间、扩展消费为主,适宜发展避暑、度假、老年休闲社区及城市远郊区高档住宅建设,也可建成省市政府机关单位的第二办公基地和国际会所等;
旅游对象分化区:(1.5-2.5小时车程以上)城市以外的中远程旅游活动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自主选择性发展空间的独立旅游目的地区域。
就龙门山而言,山根、山前地带,用地条件好,交通方便、中小城镇多,适合第三圈层项目之开发建设;中山及后山地带适合发展专项性强的山地旅游项目,成为真正的山地运动产品项目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山地旅游重大举措:
·首先是要把成都市规划建设成为真正的中国西部国际山地旅游口岸及游人接待服务中心;
·要积极争取开通成都市至北美、西欧、澳州和日本等主要容源国中心城市的直达航线,彻底解决国际旅游发展交通瓶径制约;
·优先开发建设几处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将龙门山熊猫家园与中华熊猫世界联合起来,真正树立“天下四川·熊猫故乡”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国际一流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详见“论大熊猫旅游产品开发”一文)。
·与瑞士等山地旅游国全面合作,建立友好城市、姊妹山脉亲密关系和长期联合双赢发展伙伴关系;
·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与试验推行统一的龙门山国家公园管理、运营模式;
·与国际山地旅游组织合作,全面推动龙门山山地生态旅游活动的国际化和体制化;
·将龙门山的山地旅游开发,纳入国家正在推行绿色长征之旅的“国宝家园之旅”项目行动计划;
·强调社区参与对山地旅游的开发和管理。
(作者系四川现代旅游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许纪存
摘要:“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是生态保护从大局着眼,从基层单位入手,从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小区域抓起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具体实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意识,尊重自然规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细胞工程 生态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或非对立关系,但是,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加之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实践
四川省环保局及相关部门正在全省开展的生态小区类型的“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具体探索和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从基层着手、从小区域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什么是“生态细胞工程”
我省在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决策中,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四川多年来开展生态保护的实际,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在我省广大城乡建设工业生态园区、农业生态园区、人居活动生态小区、自然生态小区等四类各个领域的生态小区建设。上述生态小区面积小,或是一个企业、一个农庄、一块农业基地,或是一个居民小区、一方旅游景点,涉及到群众的生产、生活、旅游、休闲等各个方面,不管从事什么活动,均遵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走科技先导型、清洁生产型、消费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把这种生态保护从大局着眼,从基层单位入手,从群众身边做起,从小区域突破并使之不断延伸拓展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称之为“生态细胞工程”,也可谓“星火项目”。“生态细胞工程”也包括了具有同样理念的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军营等等。
(二)“生态细胞工程”建设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家园
坚持以人为本,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推行生态小区建设—“生态细胞工程”的根本目的。为了指导生态小区建设,省环保局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各类生态小区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位势、生态绿地、水资源和能源使用、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从创建指标要求可以看出,生态小区这类“生态细胞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促进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引导广大群众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家园建设做起;倡导的是将生态理念、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贯穿到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追求的是从根本上整合和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的不仅是经济指标,还有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资源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打造的是发达的生态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现的是服务基层、关注百姓的宗旨;构建的是人与自然融合相处,空间上的协调发展,时间上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家园。
(三)和谐家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将生态小区建设称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细胞工程”,那么,和谐家园建设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社会是由从城市到乡村的工厂、村庄、社区、学校、机关、军营等基本单元构成的,建设这样庞大的和谐社会是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领域、各层次的系统工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和谐社会就应从一个一个构成社会的家园做起,“生态细胞工程”正是建设和谐家园的有效措施。若将人们从事生产、生活、休闲的小区域都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和谐家园,就可以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推进整个社会步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也只有建成覆盖城乡、全面广泛的和谐家园,才能使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生态细胞工程”创建的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的互动和谐,是人类步入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细胞工程”正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细胞工程”实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文明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导致的是人与自然的异化,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双方处于平等、互利、和谐状态中。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小区“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包括工业生态园区、农业生态园区、自然生态小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努力实现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生态产业的根本要求。通过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不仅影响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二)生态文明推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大力推进时,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通过生态细胞工程创建的和谐家园,区域经济社会发生了质的演变,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新”。
1.创建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单纯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索取的对象,而是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首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有机融合;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防止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经济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框架。
2.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以生态经济为表现形式。“生态小区细胞工程”正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原理贯穿到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在大力推进我省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时,做到既尊重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社会的“三生”共进。我省在实施生态小区“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中,涌现了宜宾五粮液集团工业生态园区、三圣乡农业生态园区、芙蓉古镇人居活动生态小区、邓小平纪念馆生态园区等各类先进典型,向人们展示了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净化美化、人居环境舒适优雅、生态文明蔚然成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崭新画卷。
3.形成了生态保护新的推进机制
我省自启动“生态细胞工程”以来,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受到了基层单位普遍欢迎,各地开展创建工作十分踊跃。在各级环保局和各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从社区到山区,通过“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将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育尊重自然的论理观与建设文明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由于“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区域具有范围小、选择面宽、好操作、易实现的特点,已成为基层单位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抓手,是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好形式,是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由点到面推进的切入点。
三、推动“生态细胞工程”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川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生态细胞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生态和谐家园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生态细胞工程”评估指标体系
我省的“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刚刚起步,还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各相关管理部门要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指标体系,使其更为合理、科学、规范,为创建各种类型的“生态细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家园发挥更大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
“生态细胞”面积虽小,但建设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各个领域,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合力打造,共同推进“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加大指导和推广力度
各级环保局及相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四川的战略高度,加大对“生态细胞工程”建设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并要重点抓好一批“生态细胞”精品示范工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创建档次和水平。
(四)纳入“惠民行动计划”组织实施
“生态细胞工程”建设贴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百姓得实惠。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有利于促进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有利于倡导生态文明和建设和谐家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将“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列入省和各地的“惠民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做到广泛发动,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指导监督,扎扎实实推动“生态细胞工程”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生态四川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秸杆燃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宋宝增
一、生物质能源的基本概念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l%。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解将能量和碳素释放,回到自然界中。事实上,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生物质燃烧是传统的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20%来自生物质能源。
二、我国的生物质能源
我国现有森林、草原和耕地面积41.4亿公顷,理论上生物质资源可达650亿吨/年以上(但在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植物经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有机碳量,每年约为158吨)。以平均热值为15,000千焦/公斤计算,折合理论资源为33亿标准煤,相当于我国目前年总能耗的3倍以上。目前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主要包括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有机废渣废水等。
据调查,目前我国秸秆资源量已超过7.2亿吨,约3.6亿吨标准煤,除约1.2亿吨作为饲料、造纸、纺织和建材等用途外,其余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薪柴的来源主要为林业采伐、育林修剪和薪炭林,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年均薪柴产量约为1.27亿吨,折合标准煤0.74亿吨;禽畜粪便资源量约1.3亿吨标准煤;城市垃圾量生产量约1.2亿吨左右,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据估算,我国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约7亿吨标准煤。
三、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
3.1秸秆资源和利用
目前,绝大部分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就地焚烧于农田,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和首都机场的烟尘事件就是典型的事例。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改变原来直接燃用秸秆薪柴烟薰火燎的炊事和取暖局面,以生物质可燃气作为他们的生活能源,就会改善其卫生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劳动强度。众多粮食、木材、茶叶、果类等加工厂,每天都有大量的谷壳、锯末、木屑、果壳等废弃物产出堆放,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将其转换成可燃气体,生产出优质能源,变废为宝,可谓一举两得。我国的边远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多属于缺电、少电地区,可将秸秆和薪柴气化发电或供热,可自产自用。事买上,秸秆能源技术之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优势在于开发利用秸秆能源不仅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能源,而且还可保护环境。
3.2 我国秸秆能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秸秆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国家几位主要领导人曾多次批示和指示加强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利用。国家科委已连续在三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应用范例,如生物质气化发电和集中供气、生物压块燃料等,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我国已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包括国内有名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拥有一批热心从事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著名专家学者。我国的生物质气化技术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气化炉的形式从传统上吸式、下吸式到最先进的流化床、快速流化床和双床系统等,在应用上除了传统的供热之外,最主要突破是农村家庭供气和气化发电。“八五”期间,国家科委安排了“生物质热解气化及热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专题,取得了相当成果:采用氧气气化工艺,研制成功生物质高热值气化装置;用下吸式流化床工艺,研制成功l00户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与装置:用下吸式固定床工艺,研制成功食品与经济作物生物质气化烘干系统与装置;用流化床干馏工艺,研制成功1000户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与装置。“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安排了“生物质热解气化及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专题,重点研究开发1MW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农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目前,全国已建成农村气化站近200多个,谷壳气化发电100多台套,气化利用技术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
此外,在“八五”期间,我国还重点对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进行了科技攻关,引进国外先进机型,经消化、吸收,研制出各种类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压缩成型机,用以生产棒状、块状或颗粒生物质成型燃料。我国的生物质螺旋成型机螺杆使用寿命达500小时以上,属国际先进水平。虽然我国在生物质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技术水平却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由于资源分散,收集手段落后,我国的生物质能利用工程的规模很小;为降低投资,大多数工程采用简单工艺和简陋设备,设备利用率低,转换效率低下。所以,生物质能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低,运行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重大的能源作用。相对科研内容来说,投入过少,使得研究的技术含量低,多为低水平重复研究,最终未能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如:气化利用中焦油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给推广应用带来严重问题。
在现行能源价格条件下,生物质能源产品缺乏市场竟争能力,投资回报率低,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而销售价格高又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
技术标准未规范,市场管理混乱。在秸杆气化供气与沼气工程开发上,由于未有合适的技术标准和严格的技术监督,很多未具备技术力量的单位和个人参与了沼气工程承包和秸杆气化供气设备的生产,引起项目技术不过关,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带来安全问题,这给今后开展生物质利用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有关扶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尚缺乏可操作性,各级政府应尽快制定出相关政策,如价格补贴和发电上网等特殊优惠政策。民众对于生物质能源缺乏足够认识,应加强有关常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政府应对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地位予以足够重视,开发秸杆能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工程。
四、关于推广秸杆燃气技术的建议
在农村秸秆能源利用技术中,在多种秸秆气化技术中,我省绵阳通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富氧-蒸汽气化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和特点,产生的可燃气体成分组成见表。
表  可燃气体成分组成
燃气成分
CH4
CO
H2
CmHn
CO2
N2
MJ/m3
备注
含量(%)
16.02
15.08
28.15
0.29
29.91
5.42
12.31
燃气方案
生物质中热值可燃气体的供气压力为250~300mm水柱;可燃气体的杂质含量小于20 mg/m3,焦油含量小于10mg/m3。
此项技术已引起了上海电力公司的重视,在上海建设我国第一个10MW级秸秆气化发电项目正在进行中。
在农村和县镇推广秸秆气化利用技术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建议根据规模大小分两个层次来逐步推广。
4.1 农户相对集中的村级气化站
在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村,建中小型的秸秆气化站,设有贮气罐,专人管理,向各家提供厨房和采暖用气。建议采用图1所示的工艺路线。
燃气
气水
分离
除焦
冷却
气化
造粒
粉碎
秸杆
图1 秸杆燃气生产工艺框图
4.2 在县城附近建现代化的大中型秸杆气化发电厂
采用秸杆粉碎造粒、富氧气化、先进的除焦油技术、脱出CO2等先进技术,应用先进的整体联合循环发电工艺(IGCC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建设10MW级发电站,效率可达43%,并且可根据需要实现热电联产。建议采用图2所示的工艺路线。
秸杆
除去Co2
除焦
冷却
气化
造粒
粉碎
燃气
电力网
蒸汽
涡轮
蒸汽
锅炉
燃气
涡轮
图2  秸杆气化发电工艺框图
4.3 关于家用小型秸杆气化炉
目前,由于小型气化炉,技术简单,价格低廉,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热值要求,因此,应采取谨慎的措施,不宜大规模推广。
五、结语
生物质能源在未来世纪将成为可持续能源重要部分。我国幅员辽阔,但化石能源资源有限,生物质资源丰富,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采用高新技术将秸秆、禽畜粪便和有机废水等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将涉及农村发展、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国家安全和生态平衡等诸多利益。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为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事业创造有益的发展环境。(作者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