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文字方向怎么设置:“颈肌针法”治疗颈、背、肩、胛部疼痛 -针推专家钱德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3:11

“颈肌针法”治疗颈、背、肩、胛部疼痛 

     颈、背、肩、胛部疼痛 ,或重,或累,或酸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在一侧,也可发生在双侧;有的只有一处发生,也可多部发生。用钱氏“颈肌针”治之,一侧之疾,只用二枚二寸针,则可;若双侧之疾,左右各二枚二寸针,则安。

     颈、背、肩、胛部疼痛都说是“颈椎病”,其实大部分只是“颈肌综合症之颈肌型”;也有一部分是由于颈椎占位性病变,或骨性病变所致,或由于风湿所致。虽疼痛病因有所不同,但疼痛都是由颈、背、肩、胛部肌肉表现出来。

     颈、背、肩、胛部疼痛都说是“颈椎病”,其实与颈椎之“变”是二回事。颈椎之“变”不一定产生 颈、背、肩、胛部疼痛;而 颈、背、肩、胛部疼痛会产生颈椎之“变”。
     颈、背、肩、胛部疼痛都说是“颈椎病”,其实只是按照影像片子来进行推测,而现今影像只能显影出骨,或占位实体,而且是横切断层,对肌肉影像更是极模糊,极不公平的显示,由于是横切面就根本看不出肌肉的结构等变化,与病理改变,所以绝大部分影像报告最后都有“八股”文般的叙述“未见周围软组织病变”。

     临床效果是一切理论的试金石;医学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脱离临床的理论,是空头理论,只是纸上谈兵。

    “颈椎病”既是“病”,就是颈椎产生病理性病变,是骨病,是实质性、器质性的病,那么由它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治疗颈椎骨,与其所属部件才能改善,否则疼病终身伴随,永无休止。临床上颈、背、肩、胛部疼痛一般时轻时重,或有时痛,在休息好不疲劳不受凉等情况下就不会痛,或疼痛缓和些;大多保守治疗后都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竖横针刺法”中固定针法“颈肌针法”治疗颈、背、肩、胛部疼痛是从颈、背、肩、胛部疼痛的病因病机进行有效的治疗。

    颈、背、肩、胛部疼痛病因病机】

      颈、背、肩、胛部疼痛实质表现为局部或整体的肌肉束,或肌肉群产生挛急、转筋,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运动障碍,产生各不相用的临床症状。

    传统医学认为:

    肌肉,筋腱由于受寒邪,则会产生“收引”、“筋急”;受热邪,筋则“缓驰”、松驰;受风邪,则痛会“行”走,“痛无定处”;受湿邪,则重,“重如裹”;受燥邪,“燥胜则干”,耗伤津液,筋转不利。凡受邪,则气血失调,功能失调。除此之外,长期劳累、疲劳,或曾受外伤都能造成肌肉、筋腱气血壅塞,不通则痛;不通。易能生萎;不通,功能失调;不通,可能累及骨、关节。   

    现代医学认为:

    肌肉,肌腱有收缩、放松、延展功能;每块肌肉,肌腱都有固定的起点与止点,并都附着在一定的骨上;肌肉——骨骼肌有伸肌和屈肌,是产生运动与运动平衡的主导;人体每一个动作都是有主动肌与协同肌协同完成。

    “竖横针刺法”认为:

    肌肉与肌腱的收缩、放松、延展功能都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要受到肌肉、肌腱本身长度、功能、起止点、关节等方面的限制 。当这个度失去平衡时,运动必受限。比如,我们的头部左转时,就有个“度”。头部向左,左侧颈部肌肉要进行收缩,而右侧颈部肌肉要放松,要延展,当到一定度时,右侧肌肉延展到极限,再向左转就转不动,受到右侧肌肉的限制 。这是一个生理过程。如果一侧的肌肉群或一束肌肉产生功能失调,头部转动的运动也就受限,运动也就障碍了。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酸、胀、重、麻、痛感。

    这个“度”,从病理上来说,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长期的肌肉疲劳,劳损等因素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的量,超过这个“度”,就产生质的变化,产生疼痛,运动受限。这个量变,也许外界一个诱因,或用力不均,不平衡,也会立即超出这个“度”,产生质的变化,从而运动障碍产生。

    为什么颈部会牵涉到肩、背、胛部的疼痛呢?

    除了明白上面所述的病因病机外,我们还得从解剖学与肌肉力学的原理上进行剖析,从而进一步明白颈肩背胛部疼痛的机理。

    在颈部起止点的主要肌肉:

     肌   肉       起      始            抵    止          作           用

    胸锁乳突肌  胸骨体及锁骨胸骨端   乳突及枕骨上项线   转动头部,使头后仰低头,助呼吸

    斜  方 肌  枕外隆凸,上项线及   锁骨外1/3肩峰及肩  提肩、降肩或拉肩胛骨向内

                全部胸椎棘突         胛冈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内侧角       上提肩胛骨

    菱  形 肌   下2个颈椎及上4个胸   肩胛骨内侧缘        牵肩胛骨向内上

                椎棘突

    颈(头)长肌  位于颈椎前面                            颈椎前屈,头前俯

    竖  脊  肌  从骶骨后面向上       上位椎骨的棘突、   伸脊柱,降肋,仰头

                                     横突,肋骨及枕骨

    斜角肌      颈椎横突             第一或二肋上面     上提第1_2肋,助吸气        

    以上所列主要肌肉束,有深层的有浅层的,但主要有一起止点在颈椎棘突或横突之上,另一头则在肩部,或背部,或肩胛部。当我们头颈部低头时,头部的重量就是一个力点,从肌肉力学解析力距越长,受力最大,所以有些从颈部发出的肌肉向下起点或止点就会受力最大,极易劳损;另一种情况,各人的肌肉韧性、弹性的个体差异,或肌肉束疲劳的程度不同,或曾受外伤,或有瘢痕组织等因素,在以上种种因素下受力影响后产生的劳损度也随之不同。因此,临床上就产生形形式式,疼痛程度,运动受限程度各不相同的颈背肩胛部的病症。

    另外还要强调说明的,按现代医学所讲,颈椎骨的病变“颈椎病”会产生颈肩背胛疼痛,暂且不讲这只是现代医学中的一种推测,也不讲其理论也没有确切的真凭实据,我们用“颈肌针法”就能非常有效与迅速地改善或解决症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只有颈部肌肉的健康,才有颈椎的健康。

    临床医学本身是以治疗有效和无效,论理论是否正确。

      颈、背、肩、胛部疼痛【治疗】:

      “竖横针刺法”在用“颈肌针”治疗颈、背、肩、胛部疼痛分型分得非常细,有利于治疗,总体分为:单纯性颈痛、颈背肩胛痛。

     1 ) 单纯性颈痛

     单纯性颈痛又可分为急性与劳损性。

    1.1 急性颈痛  中医称之为:落枕、失枕、转筋(扭脖子);在现代医学中脊柱医学往往推测为:颈椎错位,或椎小关节半脱位。急性,有时也会从慢性劳损而演变,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症 状】 :一侧或二侧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在晨起后感觉颈部疼痛,故曰,落枕,或失枕。严重的落枕会因头颈部不能动弹,动则痛,起床艰难。日常生活中也会因突然转头,或仰头而随之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也属落枕之列。

    【临床检查】: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托之患者下颌,进行左右旋转患者头颈。查明是一侧还是二侧颈部疼痛;是左旋痛,还是右旋痛,左旋时痛在左侧还在右侧,右旋痛,右旋时痛在左侧还是在右侧。若患者颈项部疼痛剧烈而强直,不能配合检查时,则需患者讲明那一侧颈项部最疼痛。第二步,检查后仰与低头是否疼痛;仰头疼痛部位及低头疼痛部位。

    【临床分析】:左旋时痛在左侧,一般是以左侧斜方肌、竖脊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左旋时痛在右侧,一般以胸锁乳突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若左旋超过45度右侧痛,则要考虑斜方肌、竖脊肌放松功能失调;若转头项时牵背胛部疼痛,则牵涉肩胛提肌、菱形肌放松功能失调。后仰疼痛若牵涉痛至肩胛角则以斜方肌、肩胛提肌收缩功能失调为主;开始低头就痛,则以斜方肌方松功能失调为主,开始痛轻再低受限,累及竖脊肌放松功能失调;低头牵背部痛,累及则肩胛提肌、菱形肌;若低头痛在颈后正中,一般是斜方肌、项后韧带放松功能失调。颈项疼痛强直,剧痛者,一般以竖脊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

     治  疗】:按上述临床分析最主要在于使放松功能失调的肌肉恢复其放松功能,掌握这关键就如掌握解决疾病的金钥匙。病痛就迎刃而解。

    治则: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治法:颈肌针法。

    具体方法:

    取一枚2寸针以“横刺式”,一般约从颈部第四椎旁开向椎体方向刺入。如需刺浅层肌肉,则浅;若刺深层肌肉,则深。刺入得气,如背、肩、胛痛者,气必至病所。当“气至病所”时,徐徐将针提出至皮下,检查治疗效果,病痛减轻。或运动障碍减少,说明有效,即可复将针刺入。取第二枚2寸针,可在检查时运动受限的协同肌进行“横刺”。

    如后仰痛,属收缩功能失调,则用第1枚针时改用“竖刺式”即可。

    当二枚针进针后。即可接上针灸治疗仪,取疏波,强度以舒为宜,以患者可接受为宜。

    接治疗仪,其跳动方式必将颈部功能失调的肌肉束(群)全部进行跳动,如不能进行如此跳动,就要对针进行调整到位。

    1.2 劳损性颈痛 一般劳损性颈痛以酸痛、胀痛和颈部感觉累为主。此症属中医痹证,大多因气血不和或气血壅阻不畅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肌疲劳、肌劳损,或有瘢痕组织所至,也有推测是“骨质增生”导致。

    【症 状】颈部肌肉酸累,胀痛,有时会觉头很重难以支撑;大多在休息好,不疲劳的情况下自动好转,用热敷可缓解,可减轻,或可消失,严重时会造成颈部运动局部欠利或受限,或在转动颈部时有吱吱声响。

    【临床检查】: 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托之患者下颌,进行左右旋转患者头颈,是否运动受限,或欠利;再进行后仰、低头检查是否运动受限,或欠利。详细询问颈部受限或欠利的部位,以及受限与欠利的姿势。

    【临床分析】:一般劳损性颈痛都是由颈部肌肉长期姿势不正确,受累,或受凉所致。比如长期头枕沙法扶手、椅背;长期长时间一种姿势看书、看电脑等;睡觉枕头不适;由于工种原因要低头工作或仰头作业;颈部长时间对着风扇或空调等等均会产生劳损性颈部肌肉痛。多以颈部肌肉气血不和,颈肌疲劳而产生紧急,放松功能失调,颈部肌肉韧性与弹性减弱所致。

    


治  疗】:

    治则: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治法:颈肌针法。

    具体方法:在临床检查中明确放松功能失调的主要颈部肌肉束(群),取一枚2寸针在其肌肉束中部以“横刺式”刺入,然后徐徐将针退出于皮下,请患者作被动试验,其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复刺入。再取一枚2寸针在相当斜角肌部仍以“横刺式”刺入。接针灸治疗仪。波型:疏波。刺激量:以舒为宜。接针灸治疗仪后要使患者肩胛向上或向后跳动为准。如双侧劳损,则双侧治之。

   2 ) 颈背肩胛痛

   颈背肩胛痛实际是个统称,其中可颈背痛,可颈肩痛,可颈胛部痛,可肩胛部痛,也可颈肩背胛皆痛。在“竖横针刺法——颈肌针法”中均以二枚2寸针治之。

   【 症 状】 :一侧或二侧的颈背肩胛痛,而在背、肩、胛部位的疼痛都随之颈部的转动,或低首,或仰首,或侧颈等动作而产生疼痛,也可叫“牵涉痛”。当背、肩、胛任何一个部位产生疼痛时,其运动功障就会受到一定的障碍。如涉牵肩痛,就会使肩部活动产生一定的障碍,久之,因肩关节活动障碍也会导致肩周肌肉束(群)发生一定的病变,故临床上多误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再如牵涉背、胛痛,那么一切牵涉需要提胛、移动肩胛背部的动作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欠利或受限,甚则连夜寐翻身,或躺下,或起身的动作都欠利或受限。还有一些患者可伴肩胛背部畏寒,或似有凉气外涉,遇热则舒。

     【临床检查】:患者端坐,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托之患者下颌,进行左右旋转患者头颈,询间有否疼痛,牵涉到肩部,还是背部 ,还是肩胛部;再作后仰与低头被动检查,是否有牵涉痛,痛在何处;也可作侧颈被动检查。

      【临床分析】:一般牵涉肩部疼痛,以斜方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牵涉肩胛角部疼痛,以斜方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牵涉肩胛缘疼痛,以斜方肌、菱形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牵涉背部疼痛,以斜方肌、竖棘肌、菱形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同时还应考虑,一个动作,必将是有主动肌与协同肌同时做功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在治疗时决不能只考虑某一块肌肉束,要从运动的整体观念出发。临床还得注意一点的是,一些肌肉束(群)劳损,功能失调,也会涉及左右相关肌肉束(群)的功能,也会泱及关节、韧带。

     临床也偶有出现因颈部骨性或神经性占位性病变所致肩胛背痛,此类病变多曰轻夜重,而且疼痛沏骨难以忍受,锁骨缺盆可触有淋巴肿大,或当用“颈肌针法”冶疗10天左右一点疗效全无,就须摄磁共振片进行排除。

    治  疗】:

    治则: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治法:颈肌针法。

    具体方法:一般取一枚2寸针在颈部向椎的方向取“横刺式”刺入:以斜方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在颈部向上2/3部进针;以斜方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在颈部中部进针;以斜方肌、菱形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在颈部向上1/3部进针;以斜方肌、竖棘肌、菱形肌放松功能失调为主,在颈部1/2部进针;如只是低头牵部疼痛,一低则痛取颈上部,低到一定程度牵背痛,取颈下;仰头牵痛,一般取颈之下(部)。当刺入后,气至病所,徐徐提针,作被动试验症状减轻或消逝,复将针再刺入。再取一枚2寸针,在相当斜角肌部仍以“横刺式”刺入。接针灸治疗仪。波型:疏波。刺激量:以舒为宜。接针灸治疗仪后要使患者肩胛向上或向后跳动为准。如双侧劳损,则双侧治之。

    【备  注】

    “颈肌针法”不仅可治疗因颈部肌肉功能失调所致的颈、肩、胛、背部症状,也可以用来单纯的,或不明病因的肩、胛、背部病症,且安全,有效。

    在治疗时应宣传正确的看书报,、电视,打电脑、游戏机、麻将牌等,睡觉的枕头高低等等健康保健知识。要告诉人们,就是本次治疗全愈后,若不注重平时健康保健颈部肌肉,积劳也会成疾的。

    用“颈肌针法”治疗颈、背、肩、胛部疼痛一次可见效,一般治疗3——10次症状全逝,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