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雪第一季:潜意识 效率极低人群之七大习惯 催眠 高峰体验 暗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38:31

潜意识 效率极低人群之七大习惯 催眠 高峰体验 暗示 ...

请重视潜意识



潜意识的定义

人脑接受信息的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接收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无形的刺激,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有知觉地接收信息;而无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觉地接收,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

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潜在意识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间的超高度空间世界。潜意识一经开启,将和宇宙意识产生共鸣,宇宙信息就会以图像方式浮现出来,心灵感应等 ESP能力也将一一出现。

  分析认为,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积累的大量知识,充分开发之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类现在需要做的,则是正确认识和激发潜意识。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均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如果人类发挥出其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12个博士学位。



潜意识的发现

每一个人都具备潜意识的存在,只是过去并没有这种体认。潜意识的发现始自催眠术。现代催眠术的原始型态是奥国维也纳的医师梅斯梅尔所创立,但是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的人,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潜意识可以升华成为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

根据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类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约有一千五百亿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外部的刺激,会长出芽,再长成枝(神经元),与其它脑细胞结合并相互联络,促使联络网的发达,于是开启了信息电路,然而人类有95%以上的神经元处于未使用状态,这些沉睡的神经元如果能够被唤醒,几乎人人都可以变成“超人”。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这仅仅是理论值,就目前只用到很少的脑细胞的大脑,其耗氧量已经占到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全部使用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过运用了他们潜意识力量的2%不到。

因此,任何人不论你聪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坏,也不论你的愿望多么的高不可攀,只要懂得善用这股潜在的能力,它就一定可以将你的愿望具体的在你的生活中实现出来。

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的机器,任何愿望都可以办得到,但须要有人来驾驶它,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让好的印象或暗示进入潜意识就可以了。

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只要你不去想负面的事情,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运。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潜意识的形成


所有的肉体痛苦和情感的丧失及被麻醉而失去意识的时刻。

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而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但是这个反作用,以往我们注意的是意识中可意识部分的能动作用,却没有注意到意识中不可意识部分即潜意识的消极负面作用。

潜意识形成后,反作用于人的身体,减慢我们的思维速度,影响我们的记忆……从而影响了我们的思维也影响了我们的健康。



潜意识形成举例


一位母亲由于莫名的烦躁,对自己调皮的孩子不上进感到焦虑,经常打骂指责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 在这里可以看出在打痛孩子肉体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向孩子心灵致入潜意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视觉或听觉方面肯定会有心理障碍,或者是听不清充足的音色,或者是看不全充足的颜色。



潜意识作用举例


我国棋圣聂卫平曾经在一次国际重要围棋比赛后遗憾地说,自己明明前半盘领先优势很大,在收官子的阶段自己怎么下出了昏招啊!明明是在脑袋里想好的最佳收官次序,可是在出手下子时却下出最差的收官次序,真是莫名其妙,结果被别人翻盘了!真遗憾啊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反过来吧”或者诸如此类意念的潜意识在聂棋圣脑里起了作用!在聂棋圣疲倦的时候,潜意识这个小人儿说:快反过来吧。他的大脑就把最佳的次序与最差的次序反了过来!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聂卫平棋圣早年或青年时期(或许是文革时的?)所遭受的肉体痛苦或精神迫害,同时伴随着“反过来”等意义的语言。

由于受这种潜意识的影响,聂棋圣又有多少次遗憾地与世界冠军失之交臂呢?这恐怕只有聂棋圣本人最清楚了。

人有所谓的意识和潜意识,一般人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然而,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 所以,任何的潜能开发,任何的希望要实现,都是依靠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的特点

1、潜意识具有记忆储蓄功能。潜意识象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的认知和思想感情。

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一切意识到的东西,都会进入潜意识并储存起来。一些熟悉的事物,如长期生活环境中的习俗、观念、人物景象、他人的某些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等等,常常不经过明显的意识记忆,不知不觉地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并储存起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潜意识吸收和反馈的结果。

2、潜意识具有自动排列组合分类的功能。潜意识将保存的复杂多样的东西,进行自动的重新排列组合、分类,以随时应付各种需要。

人们做梦,便是潜意识的一种自动排列组合的反映。当我们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与这问题有关的潜意识就可能被我们唤醒,从潜意识里升到意识中来为思考服务。而与思考问题无关的潜意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唤醒,它老老实实在那里埋藏着。大脑功能紊乱的"神经病",便是潜意识排列组合混乱无序造成的。

3、潜意识的"密码"性和模糊性。"密码"是用来做比喻的权宜之辞,意即潜意识的唤起,须由特定的情景或特定的意识指令才行。"模糊"指存入大脑的潜意识已经变成了我们无法认识的模糊的"代码",只有通过意识的重新"翻译",才能清晰起来。这个过程速度之快,我们几乎无法觉察。

当我们要思考回想某件事的时候,比如我们想回忆少年时代一件成功的往事,我们就给潜意识下了一个特定的指令,于是这方面的潜意识很快便会被唤起,并经过意识"翻译",而栩栩如生重现出来。

当我们在某种特定情景的刺激下,一些相对应的潜意识有时会自动地重现出来。比如你看到电影中的接吻场面,你的潜意识中的某些相关的记忆有可能就闪现在脑屏幕上,与电影中的场面交相辉映在你的大脑意识里,煞是好看。这是潜意识的快速"密码"唤起和快速意识翻译的表现。

4、潜意识有直接支配人行为的功能。人的一切引起习惯性动作、行为,以及一些自己也没有意料到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潜意识在支配人。一些人遇到难题,马上想到"挑战""想办法解",行动也几乎同时跟上。另一些人遇到难题,则不自觉地、甚至不加思考地就想到退,想到失败,而且也在行动上退却。这便是过去不同经验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5、潜意识具有自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功能。当我们苦思冥想某一难题,一时得不到解决时,我们可能会暂时停下来做别的事。结果突然有一天,问题答案的线索,甚至完整的答案从你脑中跳出来了,你惊喜万分。原来这便是潜意识在自动替你思维解决问题。所谓"灵感",就是潜意识的自动思维功能。

6、潜意识的快速习惯反应,便可形成超感和直觉功能。据说有些印第安土著人能从马蹄印迹中判断马走了多远。这种超感和直觉实际上是长期与马、马蹄痕迹打交道形成的经验潜意识的习惯性反映。母亲对婴儿的某些直感,也是长时间和婴儿生活在一起的习惯潜意识的直接反映。

总之,潜意识就是我们"心"的大海。它汇集着一切思想感受的涓涓细流,容纳各种观念心态的百川江河。它是形成我们一切思维意识的源泉。

人从娘胎里诞生起,潜意识便开始形成:父母的期望、教诲、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从小到大的阅历,一切影响过你的外部思想观念、意识和你自己内部形成过的观念意识情感,包括正面积极的意识情感和负面消极的意识情感,这些统统都会在你的潜意识里汇集沉淀储存起来,形成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灵魂。它是我们形成新的思想、心态、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信息源泉。



潜意识的运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一些具有特别才能的人,即使在忙乱当中,仍能优雅而从容地完成异常复杂的工作,令人惊叹不已,就象芭蕾舞者令人眼花缭乱的美丽舞姿。这是经年累月修炼而来的能力。

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非凡能力中,隐含心灵的另一个层面——潜意识。事实上,人们都曾不自觉地透过潜意识来处理复杂的问题。但智慧极高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他们能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发展出较高的契合关系。而且与一般人偶然短暂的感应不同,他们将潜意识的运用当作一种修炼来加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证明了一个真理:“世界上最大的尚未挖掘的领域,是位于我们两耳之间的空间”。

这些所谓“非凡”的能力,实际上跟生命中许多“平凡”的事物密切关连,以致我们几乎未注意它们。我们自己也常常十分巧妙地处理生活中细微复杂的工作,却几乎不经意识的思考。

请你尝试做一个实验,触摸你的头顶。你会怎样做呢?多数人都差不多回答:“我只想把我的手放在头上,它就在那里了。”但是在神经生理学家看来,把你的手举上头顶,恰恰是一件异常复杂的工作。大脑传递讯号到手臂,讯号再传回大脑,这个过程牵涉到无数神经细胞的刺激与反应。这项复杂的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之间 所需要的微妙的协调,我们并未在意识上察觉。同样的,假如你必须思考步行的每一个细节,你的麻烦就大了。走路、谈话、吃东西、穿鞋子、骑单车,这些行为都是在几乎没有意识的情形下完成的,然后事实上这些都是极端复杂的工作。这些工作之所以能正确地完成,便是靠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出生伊始,婴儿就开始学习每一件事情。任何新的工作,起先都需要意识非常专注与努力。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整个活动从有意识的注意,逐渐转变为由潜意识来掌管。譬如,在你初学开车的时候,需要相当大的注意力,甚至要和坐在你身旁的人谈话都困难,然而,练习几个月后,你几乎不需要在意识上专注,就可做同样的动作。不久以后,你甚至可在车流量很大的情形下,一面驾驶,一面跟坐在旁边的人交谈。显然这时你对于必须监测和回应的上百个变数,几乎不必在意识上加以注意了。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学打球,学太极拳都是如此。

把熟练的部分交给潜意识来掌管,而让意识专注于其它部分或新的事物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对潜意识加以训练和培养,而熟悉各类技能。而一旦学会了,就会变成好像天生就会的。所谓“熟能生巧”,就是如此。所以,当我们运用潜意识的时候,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要熟练掌握诸般技能,做到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我们一般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契合,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强化。

潜意识没有自己的意志,也没有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当我们意识的心思十分活跃的时候,潜意识便被矛盾思绪的汹涌浪潮淹没。如果心灵处于平静的状态,如我们专注于某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时,潜意识便浮现而不易分心。

学习专注于心中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一种技能,这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容易的,需要时间与耐心去培养。对多数人来说,一想到某项心中重要的目标,就会马上想到实现这项目标的种种困难或障碍。虽然不断思考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策略是很有帮助的,但这也可能是缺乏训练的结果。一个讯号——对于“过程”的过分专注,会不断地掩盖目标的焦点。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如何将自己真正想要的,与达成它的过程加以区别。

我们必须学习更加准确地把焦点对准想要的结果。不断对准焦点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潜意识对明确的焦点有较佳的回应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明白分辨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潜意识就无法区分轻重缓急和对准焦点。

另外,对目标作明确的选择也很重要。只有经过选择,潜意识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但是这一切中真正的关键,仍然在于认识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在不知道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的情形下,将易流于机械式地运用潜意识。

总之,培养潜意识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契合内心真正想要的结果,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价值观,愈容易与潜意识深深契合,或甚至有时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所以,聪明的大脑能充分调动其潜意识为它服务。



如何开发潜意识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以下几点可供探索参考: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

如果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储备好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计知识、建筑技能、各种建筑机械,还有指挥管理技能等等。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事事留心皆学问”,你要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成功服务,而不是把我们导向失败。

由于潜意识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所以,成也潜意识,败也潜意识。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具体地说,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另外,对一切消极失败心态信息进行控制,不要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遇到消极思想信息时,可采取两个办法加以控制:

一是立即抑制它,回避它不要让它们污染你的大脑思想。对过去无意中吸收的消极失败潜意识,永远不要提起它,让它遗忘,让它沉入潜意识的海底。

二是进行批判分析,化腐朽为神奇。用成功积极的心态对失败消极的心态进行分析批判,化害为利,让失败消极的潜意识象毒草化成肥料一样变成有益于成功卓越的思想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

潜意识蕴藏着我们一生有意无意、感知认知的信息,又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我们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它的答案。比如反复下达这样的指令:我该如何开辟这新的饮料市场呢?还可以把指令化小:我开辟市场的第一步应该怎样走?等等。

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问题,结果却在梦中,或是在早晨醒来,或在洗澡时,或在走路时突然从大脑时蹦出了答案或灵感。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纸和笔,记下突然而来的灵感。电影大王邵逸夫,经常在思考各种问题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这使邵逸夫成就辉煌的事业。


4、不断地想像、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暗示。

假设你想要成功,就念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假设你想赚钱,你就念我很有钱,我很有钱,我一定会很有钱;假设你想要让自己的业绩提升,就告诉自己,我的业绩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升,我的业绩一定会不断地提升;假设你想要存钱,就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

这样子不断地经由你反复地练习,反复地输入,当你潜意识可以接受这样子一个指令的时候,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样一个想法,朝着你的目标前进,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潜意识的激发


我们的思想分成两部分,一是意识,二为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3万倍,所以要激发潜能,需要运用潜意识。

潜意识会依照我们心中所想的画面,构成真实事物。潜意识无法分辨事情是真还是假,一旦被接受,它终究要变成事实。只要有明确画面进入潜意识,潜意识立即想尽办法把这个画面转为事实。只要我们给予潜意识一个画面,它就会努力将它实质化。

我们当前生活的一切,都是我们潜意识的真实反映。在你潜意识种种的思想和观念,造就了现在的你。如果你的未来要有所不同,你一定要现在就改变你的潜意识。

看看你的周围世界吧,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外部世界,只有那些受到启迪的人才会非常关注内部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内部世界,即你的思想、感情、想象,造就了你的外部世界。

因此,这惟一的创造力产生于你的内部世界,不管是你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你的意识和潜意识会相互作用。为了改变外部条件,你得首先改变内部世界。

许多人在盲目改变周围条件和环境。他们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会产生不和谐、迷惑、匮乏和其他对于愿望的限制,这,还得向你的内部世界追寻原因。

你生活在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里。你的潜意识对你的思想非常敏感,你的思想先会产生一个“模型”,然后你潜意识中的无穷智慧和活力就会铸造它。

你有一个心灵,你应当知道怎样使用它。你使用意识进行思维,你的习惯性思维就会渗入到你的潜意识层,这里有创造一切的原动力。

你的潜意识是你情感的发源地。如果你想的都是好事情,好事就会来找你;如果你想的是坏事,坏的事情就来找你的麻烦。这就是你心理的工作方式。

一旦潜意识接受了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潜意识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你要是消极地使用这一规律,它就会给你带来沮丧、失败和不幸。如果你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你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

心情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是你以正确方式思维和感受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指出,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症,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为达到目的,它会利用以往的所有经验和任何星星点点的知识;它会萌生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会将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加以总结和利用。有时会立刻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间,但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意识与潜意识的不同


意识是可以进行推理、可以作出选择的。例如,你可以选择书籍,选择住房,选择伴侣等。而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脏的跳动,消化系统的运作,血液的循环、呼吸等,都是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不能进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识进行争论。潜意识就如同土壤,意识如同种子。消极的,破坏性的思想只能长出灾难的果实。潜意识不能区别好坏。如果你认为某事是真的,潜意识也接受它为真的,即使实际上可能是假的。

心理学家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对所有指示和暗示都接受,哪怕是错误的暗示,而且一旦接受后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催眠医师对试验者在催眠状态下暗示他是某某人,是猫或狗,试验人都能做出相应反应,有些反应与暗示的非常相像。

有一个熟练的催眠医师,在受试者进入休眠状态后,分别向他们暗示:你的背要发痒,你的鼻子流血了,你现在成了大理石塑像,你现在被冻起来了,现在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等之后,每个受试者做出的反应均与暗示的内容有关。

潜意识是非人格化的,是没有选择的,是什么都接受的。因此,有意识的选择,如想法、前提等,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选择正确,你的心里才能充满快乐。

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客观心理指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通过这些感官,也就是通过观察、感受、教育等人们获得知识。客观心理的伟大功能是推理。

潜意识常被人称做主观心理。主观心理认识环境不靠五官功能,它通过直觉。它是产生感情的地方,是记忆的仓库。当你的五官停止活动时,就是它的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客观心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主观心理的智慧就彰显出来。

主观心理观察事物不需要使用视觉官能,它有超人的视力和超人的听力。你的主观心理可以离开你的身体,漂离到遥远的地方,给你带回来的信息往往很真实,很准确。

通过主观心理,你可以读懂别人的心思,可以阅读未拆封的信,看到保险箱里的东西。你的主观心理不需要交流就可以理解别人。了解这两种心理的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你的潜意识无法与你争论。因此,如果你给它的是个错误的建议,它也会接受,并产生相应的结果。过去在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你潜意识中的想法,它是你信仰的结果。

如果你传递的是错误观念,现在想把它改过来,你可以不断地重复一些有建设性的、和谐的和健康的思想,你的潜意识就会重新接受新的思维习惯,因为它是你习惯生成的基地。

你的意识所进行的习惯性思维在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的“槽沟”。如果你想的都是些健康的、有意义的东西,这对你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目前你已深陷恐惧、担忧和一些灾难性的想法之中,要想改变并不困难。你的潜意识是万能的,向它发布命令,让它接受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想法,很快你就会有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感受。

信心是心灵最有力的触媒,潜意识是由信心做牵引。信心——具体描摹并且信以为真。当信心结合了思想时,潜意识立即受其悸动,将之转化为精神上的对等力量。

信心、爱和性的情愫,是所有正面情绪中最有力的三者。当三者融合为一体时,可以达到立即“显化”思想的效果,并且直达潜意识



潜意识的十大刺激源


1、欲望

2、音乐

3、友情

6、盟谊

7、诸如遭迫害者所体验到的折磨苦难

8、自我暗示

9、恐惧

10、对神经刺激的物质






分享到   
  • 回应 2010-09-29 20:13:25 胡大魔卐 (智小谋大)






    效率极低人群之七大习惯

    标签:杂谈 分类:哲理部分收集



      就像寻找对你有益的习惯一样,寻找妨碍你的习惯同样重要。这7种习惯中大多数都可能会轻易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你难以察觉它的存在(或者它如何影响到你)。



    1、缺席。



    也许你曾经听过伍迪·艾伦所说的这句话:

    “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来自于出席。”



    更多的出席——这是在生活中你可以保证更多成功所做的最大也是最简单的事情之一,无论是在你的社交生活中,你的事业上还是你的健康方面。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健康状况,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在每次你该出席时出现在健身房里。

    也许天气会不好,也许你会不想出门,也许你有一大堆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即使你在积极性不高时仍然继续出现在健身房里,那将比你呆在家里的沙发上放松要有效的多。

    我想这个也可以推及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作或绘画,你就会快速的得到提高。如果你更多的出门你就可以遇到更多的新朋友。如果你参加更多的约会,你遇到心上人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仅仅只是更多出席就会使你的生活大大不同。而缺席却会使你毫无收获。



    2、拖拖拉拉。



    为了简化,我将最喜欢的3种摆脱拖拉情况的方法列举如下:



    -吞食青蛙。也就是说在一天的最开始就完成那些最艰难最重要的工作。早上良好的开始会让你一天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动力。这通常会使你这一天都十分高效。



    -你如何吃掉一头大象呢?不要打算一口吃成胖子,这会使你感到过多负担以至于产生拖延的念头。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于行动的小步骤,然后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它完成,接下来再继续下一步。



    -说服自己。我发现这种向导型调整十分有效。就在我花了20分钟躺在床上反复默念在这几天里我都十分高效之后,我就不再会陷入拖拉的情况或者浏览1至5个我喜爱的网站寻找更新信息的必要。



    3、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除了拖拖拉拉以外,你最容易陷入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忙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之中。



    为了提高效率你也许需要某种时间管理方法。它可能会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比如在一天的开始使用80/20法则。80/20法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帕累托法则认为, 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所以为求高效你应该将你精力的大部分集中在那些极少数重要的事情上。



    当使用这个法则时你只需按优先顺序写下这一天你需要做的3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从头做起。即使你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件事,你仍然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也许你也会偏爱其他诸如GTD等方法。但是无论你如何组织工作,最关键的还是寻找那些最重要的工作,这样你就不必花费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忙于那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无关紧要,那么即使你快速的完成它们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4、多虑。



    因为多虑而很少采取行动。陷于无穷的分析之中只会使你虚度光阴。行动之前加以思考是没有错的。做一些调查研究,制定一个计划,探究可能存在的积极以及不利因素。



    但是强制性的反复思考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了。在尝试之前你没有必要去从每一个角度检查每一件事情。而且你也不可以等到一个最完美的时间再去做事,因为这样的时间从来不会出现。如果你继续这样思考就只会使自己陷的越来越深,从而使采取行动变得越来越难。相反,虽然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你有所帮助,但你现在需要做的就只是停止思考,然后去做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



    5、凡事过于消极。



    当你凡事都从消极方面考虑时,你的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打击。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问题和错误,而这些问题是本不存在的。你抓住细节不放。如果你想要寻找一个不做某事的理由,这当然没有问题。而当你从一个消极角度看问题时,每次你都可能找出十个借口。



    因此你几乎一事无成。你向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诉苦(也许很多人并不想听),抱怨你的工作,生活和领导有多么的差劲。你的生活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已经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实现的预测。



    对此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了解消极方面的限度,认识到你的消极思考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然后不妨尝试一些其他的角度。举例来说,你可以尝试着培养一下凡事从更为积极和乐观的角度思考的习惯,这会对你大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你也许就会开始尝试这种积极性的挑战。这并不容易,然而如果你接受了这种挑战,连续7天都只从积极方面思考,你就会突然意识到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你对世界的理解和你所得到的成果。



    6、固执己见,与世隔绝。



    人们很难去承认自己的想法不是最佳选择,因此你越来越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变得闭目塞听。这会让你很难取得进步,比如说效率就会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真思考改变人生的可能性都会变得很难。



    显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打开心胸。开阔视野,从他人和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从书籍等资源中获取知识。与任何事一样,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如前面所说,对此我的建议就是认识到你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而你做事的方式也会存在不足。那么不妨就尝试一下新事物吧。



    而我的另一条建议就是,阅读一下埃克哈特·托利的《新天地》,特别是有关Ego的章节。正如托利所建议的,如果你不再像Ego那样思考,你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抛弃那些已经无用的旧思想。另外我想要补充说明的就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盲目追求新的信息,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沉迷于自我帮助的人。在行动中运用那些新信息和你学到的事情,然后加以尝试。



    7、持续信息过剩。



    信息过剩并不是说你过多的阅读,我所指的是所有输入信息的过剩。如果你让所有的信息都涌进大脑,这当然会导致难于清晰思考,因为刺激源太多了。以下就是这种习惯可能会存在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一些信息也许会是消极的。媒体和周围环境会因种种原因提供一种消极的信息。如果你没有根据需要对信息加以选择,也许你就会陷入消极之中,从而影响到你的所思,所感,所为。



    -这会使你急于追赶当今发生的事情,然而每时每刻都有十几件事同时发生,想要追赶上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生活会因此充满压力。



    -如果你持续被信息轰炸,并且还试图将所有信息分类,那么你将很难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得到过多的信息,就会造成某种形式上的瘫痪,一事无成。或者你会被这种习惯所困,终日急于忙碌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



    为了可以集中精力,清晰思考并付诸行动,你就需要在吸取信息时更有选择性。当你工作时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关掉电话,断开网络,关上大门。你就会不可思议的发现,当你没有每隔五分钟就被打扰一次,没有机会因浏览RSS-feeds或喜爱的网站而拖延时,居然可以完成这么多的事情。



    现在并不是说我建议你们停止阅读所有的博客或报纸。但是一定要清楚哪些是你真正想要阅读的,哪些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同时你也可以查看其他开阔性信息的领域。



    比如说,你没有必要陷入所有来自周围环境的消极情绪。如果周围的所有人都在拖延或者焦急的忙于各种非重要的事情时,你会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影响。如果你有一扇心灵之门,关上它而去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 删除
  • 回应 2010-09-29 20:14:52 胡大魔卐 (智小谋大)


    催眠目录
    催眠
    什么是催眠术
    一. 催眠术的小史
    三.催眠的基本形态
    四.生活中的自然催眠现象
    催眠术的应用前提
    催眠术的应用
    现在主要提供的催眠服务:


    催眠
      基本概念 催眠术(hypnot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包括催眠药物和催眠术。正常使用催眠药物有利身体健康。催眠药物能避免失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治疗失眠病,提高睡眠质量。官方允许药店合法销售许多副作用较小的催眠药物,这些催眠药物不属于精神药品。
    什么是催眠术
      催眠术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而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心理学手法。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采用特殊的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的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也可由药物诱发,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既催眠疗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在中国,可以说“催眠”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的,或是一种迷信活动。在欧美,很早就有人倾力研究催眠。记录较早的是1775年在巴黎有一位喜欢心理治疗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FranzAntonMesmer)的“催眠”,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并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按现代理解那就是一种暗示力。据传法国政府准备出很多钱购买他的治疗方法,但他都不肯,这可能是由于他自己也不清楚。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能够给手术病人引起麻醉,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术有了广泛的传播,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后来,在前苏联生物科学家巴浦洛夫带领一班人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长足的发展,催眠真正成为一门有理有用的应用科学。现在,在很多国家有名望的大学、医院里,都设有催眠研究室,并积极开展着把催眠应用于医学、教学、产业等领域的可行性研究。
      乍一看催眠给人以神秘、魔术般的印象,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认真研究一下催眠就会知道,催眠不是像魔术、占卜那样虚幻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催眠、被催眠这一单纯的过程,实际上,它有着非常严密、完整的理论,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大有作为的科学。

    一. 催眠术的小史
      催眠术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心理调整技术。
      在古代就有很多类似于催眠的记载,由于科学不发达,便借助自身或者外界的力量来治疗某些疾病。再如寺庙的僧侣或者教堂的神甫等进行讲道、说法、告解等,都有类似于自我催眠的作用。这就是催眠的神学时代。
      在18世纪,麦斯默提出“动物磁气说”,认为生病是人体磁场流通的阻碍,需要借助外力打通磁场,就能治疗疾病。
      1841年11月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布雷德(G.Braid)在观看一位瑞士医师用催眠术治病表演时,他用挑剔的、蔑视的态度想从中找出欺诈骗局,结果未发现有任何破绽,于是他也开始了对催眠的研究和应用。由于催眠能改变人的感觉敏感性,1841年布雷德开始用催眠来麻醉、镇痛。布雷德是用凝视水晶球的方法做催眠,他开始提出了眼神经疲劳学说,认为这是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这种使人进入清醒和睡眠之间的状态的方法就是催眠术(布雷德首先提出来的)。
      现在的催眠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二层次学说:
      A 第一层次:物质层次——脑神经系统功能。脑神经接受心理暗示后,进行储存、分析后通过神经生物的变化,影响生理活动功能,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导催眠状态。
      B 第二层次:个人心理活动的接受情况,主要是心理功能的作用如:暗示。在催眠状态下接受暗示性指示更具作用。
      进入催眠状态后,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特殊的单线联系,会使得受术者在生理功能和心理感受上发生积极的变化。脑内乙酰胆碱(分泌越多活动越浅缓)、多巴胺(分泌越多越振奋)、疲劳素等分泌改变,影响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从而提高人的身体器官的功能;同时受术者对催眠师的指令愿意接受而且能够合作,在催眠师的帮助下改善情绪,调节压力,解开心结,开发潜能。这就是为什么催眠术能够起到调节身心作用的原因。
      二.究竟什么是催眠术
      其实,当一个人与自己的感觉进行沟通,或者正在做内心观想工作,便是处在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了。催眠术是通过特殊的诱导使人进入类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技术,在此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就象海绵一样能充分汲取催眠师的指令,能导致这种状态的技术就叫催眠术。
    三.催眠的基本形态
      催眠有两种基本形态,那就是母式催眠与父式催眠。所谓母式催眠就是用温情去突破受术者的心理防线,也就是一种柔性攻势;父式催眠就是以命令式的口吻发布指示,让你感到不可抗拒,而不得不臣服。在催眠过程中,常常根据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选择使用不同的催眠方式。
    四.生活中的自然催眠现象
      其实催眠现象是人的一种自然适应的反应,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自然催眠现象。比如公路催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驾驶员长途驾驶,单调的汽车马达声会诱发催眠状态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修筑公路时会在路旁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或者有意识地将公路筑成弯道,避免诱发公路催眠。
      长途乘车旅行也是同样。长途旅行中单调、刻板的车轮转动声也会成为催眠性刺激诱人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中似乎能听到列车员报站的声音,而对其他声音则迷迷糊糊甚至一无所知。
      凡是单调、重复、刻板的刺激都能诱发不同程度的催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功能;而催眠术则是帮助人们开发和利用自身的这些功能,为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
    催眠术的应用前提
      催眠术是否成功,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要高,二是被催眠者要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催眠即可进行。
      判断方法有:巴布尔暗示:11项暗示,每次暗示成功得1分,总分为8分,得分超过4分以上者表示催眠可获得成功。
      手臂下落:
      右手平伸,暗示其越来越沉,沉得往下落。30秒后,下沉4英寸(约十厘米)或更低,得一分。
      手臂上飘:
      左手平伸,暗示其越来越轻,轻得向上飘。30秒后,上飘4英寸(约十厘米)或更高,得一分。
      两手分不开:
      先撒开两手,然后两手交叉,紧握置于下腹部,暗示其两手被粘住了,不能分开,反复暗示45秒钟,5秒钟后分不开手给0.5分,15秒钟后分不开手给1分。 口渴幻觉:
      暗示“你太渴了”,被试者有明显的吞咽动作,嘴动,润湿口唇,给0.5分,测试结束后仍然感到口渴,再加0.5分。
      失语:
      暗示“你喉咙、嘴巴动不了了,说不出话来”,持续45秒钟,5秒后说不出话,给0.5分,15秒后仍说不出话,给1分。
      身体不能动:
      暗示“你身体发沉,僵硬,不能站立”。持续45秒,5秒后不能站立,0.5分,15秒后仍不能站立,1分。
      “催眠后”反应:
      告诉测试者“测试结束后当我响起‘咔哒’声,你会不由自主地咳嗽”,测试结束后,发出“咔哒”声,测试者咳嗽或喉部运动,给1分。 选择性遗忘:
      告诉测试者“测试结束后你记不起第二项测试,只有当我说你现在想起来了,你才能想起来第二项测试的内容。”测试者想不起来,给1分。 2.布尔评定:选择一、二项就可以了。
      后倒法:
      告诉测试者,要进行神经特点方面实验。让测试者背向催眠师,两脚并拢而立,双手自然下垂,催眠师用手掌心轻轻平贴于测试者后背,低声说:“现在开始慢慢向后拉你,已经开始拉了!你开始向后倒了!已经开始倒了……”但实际只是把手后移,如果测试者向后倒,表明有足够的暗示性注意力。 前倾法:
      站立姿势同前,令测试者盯着催眠师的眼睛,催眠师的目光集中固定于测试者鼻梁上,伸出双手,掌心向内,放到测试者太阳穴附近,并轻微接触,暗示说:“现在当我的手拿开时,你回跟着我向前倒。” 勾手法:
      让测试者双手勾在一起,催眠师把自己的手包在测试者双手之外,给予轻微按摩,催眠师的目光固定于测试者的鼻梁,并要求测试者凝视催眠师的眼睛,暗示说:“你的手麻木了……两手握得很紧了……你已经不能把你的双手分开了!你用力试试看,你的双手不能分开了!” 试管法:
      给测试者三个盛有清水的试管,告诉说要实验一下嗅觉的灵敏度,暗示说:“闻一下,哪个是汽油,哪个是酒精,哪个是清水?”如果闻到了汽油或酒精,则暗示性较强。 摆锤法:
      用一根结实的线,一端系上一个小铁球,让测试者伸出一只手提着另一端,催眠师用一块木制的马蹄型“磁铁”围绕小铁球运动,并暗示说:“小铁球会跟着磁铁摆动起来……”
    [催眠术的应用
      长期以来,催眠术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奇异的作用,或视为江湖术士的妖法而排斥在科学殿堂之外,使它的声誉受损,遭到非议。特别是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下,尤其被那些不法之徒用作愚弄和欺骗人们的伎俩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使催眠术遭到致命的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兴起,人们努力探讨催眠术的奥秘,使其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催眠术作为心理调整和治疗技术,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它作为心理学之瑰宝,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研究越来越深入,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心理保健和医学界、商业界、教育界、体育界、司法界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现代都市的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看重精神生活;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自己的心理健康。越是高层次的人,越会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催眠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调整和放松技术,在缓解都市人心理压力,调整身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现在主要提供的催眠服务:
      1.减压放松,消除身心疲劳感
      2.改善睡眠,提高休息质量
      3.心理调整,体验自信与充实
      4.改善情绪,面对生活游刃有余
      5.自我催眠,提高自身调整应变能力
      实施催眠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 实施催眠的环境和时间设置
      环境设置:最好选择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有利于放松心情的环境,使人能自然而然地感到轻松、舒适和安全。
      时间设置:一般一次催眠一个小时左右,根据催眠中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视具体情况调整。作为治疗性的催眠最起码5次治疗,第一次为适应性治疗,第二次才真正开始治疗;一般每10次为1个疗程。当然,由于个体差异有人并不一定需要做完整个疗程就全面恢复。
      二 接受催眠调整期间的生活习惯
      每次治疗前要排空大小便,不要吃得太多太饱;消除杂念,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治疗;绝对禁止饮酒(饮酒后会出现头昏、头痛、烦躁等反应),尽量不服用人参、激素等;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向催眠师真实反映治疗后的体验和变化。
      三 实施催眠的禁忌症
      虽然至今未见催眠暗示伴发严重后果的实例报导,但实施催眠仍应注意选择适应症,同时注意禁忌症,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禁忌症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这类病人在催眠状态下会促进病情恶化或诱发幻觉妄想。
      2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催眠可使得症状加重。
      3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
      4 对催眠有严重的恐惧心理,经解释后仍然持怀疑态度者。
      对催眠术常见的误解和担心
      1 问:催眠术是否就是会让人睡觉?
      答:催眠术并不是催人入睡的技术,催眠状态和睡眠状态也有很多区别。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睡着了一样,但其实受术者和催眠师保持着密切的感应关系,他的潜意识活动在催眠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催眠状态下也是在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质量高于一般的睡眠,有时只睡了十多分钟,感觉就象睡了很久。虽然催眠术对于治疗睡眠问题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不仅仅限于这一个方面的作用,而是可以对人的身心状态进行全面的调整。
      2 问:催眠中被催过去后会不会醒不过来了?
      答:催眠过程中受术者和催眠师保持着密切的感应关系,所以看起来受术者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但其实他在和催眠师进行潜意识的沟通,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在催眠师的指令唤醒后就会醒来。当然,如果任其催眠状态持续下去,则可进入自然的睡眠状态,经过充分睡眠后受术者也会自然醒复,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或者不良后果。同样,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状态中,也可以通过催眠术转入到催眠状态,这称为睡眠性催眠术。
      3 问:催眠就是要让人什么都不知道了,然后就会发生一些神奇的改变吗?
      答:催眠并不是要剥夺人心理活动的能力,虽然有意识活动的水平降低,但人的潜意识活动水平反而更加活跃,这时有的受术者会有迷迷糊糊意识不清的感觉,好像只能听到催眠师的声音;而有的受术者觉得自己很清醒,什么都听得见,甚至认为自己完全没有被催眠,这些感觉在催眠状态下都可能会出现,也都不会影响催眠的进行和治疗效果。当然,受术者越是按催眠师的指令去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去检验),就越有利于从催眠中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
      4 问: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被催眠后催眠师要人干什么人就会去干,要人说什么人就会说什么,是真的吗?这样会不会被别人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隐私?
      答: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关于催眠的描写都有夸张和失实的成分。每个人的潜意识有一个坚守不移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人。实际上,即便在催眠状态中,人的潜意识也会象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保护自己。催眠能够与潜意识更好地沟通,但不能驱使一个人做他的潜意识不认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担心会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并且,即便不是属于隐私,但作为催眠师来说,也应该对于催眠过程中的情况为受术者保密,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5 问:催眠就是被暗示,所以是不是只有哪些没有主见或者意志不坚定的人,或者那些文化水平素质低没有档次的人才会被催眠?
      答:催眠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暗示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全部内容。催眠感受性是正常人都具备的一种心理特征,所以并不是说只有缺乏主见的人才会被催眠;同时,根据催眠学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催眠现象产生的第一层次是物质层次——脑神经系统功能;第二层次是个人心理活动的接受情况。由此看来,那些越容易接受催眠的人往往是那些脑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良好,心理活动功能强效率高而且敏锐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往往越是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质好、感受性敏锐的人越能够从催眠中获得好处,而过于年幼的儿童和过度衰老的老人以及生活中的低智能者因为脑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佳而难于被催眠。
      6 问:催眠对心理健康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答:催眠术本身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心理调整和治疗技术,只要施术者规范操作,不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即便催眠后有感不适,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会给受术者留下“后患”。当然,由于催眠术的特殊性,在实施催眠,特别是带有心理治疗和训练内容的催眠时,应该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并有实践经验的催眠师实施催眠。
      7问:如何选择催眠治疗师?
      答:要选择有相关的知识背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有丰富实践经验,有高尚道德观念的催眠师实施催眠才是安全的。例如:美国NB国家催眠教育与认证委员会中国总部,曹子策老师;英国萨里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蔡仲淮老师;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郝滨老师;中国催眠研究会,马维祥老师;北京广安门医院,王卫东医生等国内外著名的催眠治疗师。
      8问:催眠?那我的秘密不是都让人知道了吗?
      答:这是很多人的疑虑,认为只要被催眠,就好像自己失去了意识,所有能讲不能讲的;通通讲了出去……多难为情啊!这是因为一般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以为催眠就彷佛被人点了穴,或是吃了迷幻药般不省人事,这或许是被一些舞台催眠秀,以及电影、小说对催眠的夸张描述,所产生的误解。其时被催眠时,人的意识是清醒的,有时甚至因为内心的杂念平息,所以感觉上比平常更清醒,况且你的潜意识,会保护著你,你可以选择说与不说。
      但是话又说回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有的欲望;别人也有,你有的贪、嗔、痴、世俗人也都会有,虽然你自己可以选择说与不说,但是以我的经验,只要你很信得过你的催眠师,而你自己秉持著一颗开放的心,那麼你将是这个催眠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既然催眠的时候,当事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而使得有些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催眠?不禁要问:这样催眠会有效吗?是的,会有效!几乎所有的催眠治疗,都可以在「感觉上很清醒」的催眠状态下完成。
      9问:为什麼有些人容易被催眠而有些人却很难被催眠?
      答:常听有些人自信满满的说:我一定很难被催眠,因为我的意志力很强。其实这跟意志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跟你的顽固和偏执却有绝对的关系;因为如果你刻意抵挡被催眠,那你就绝对不会被催眠,因为那时候你是紧绷的,而被催眠的必备条件之ㄧ;就是要放松。而一般来说;约有百分之95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百分之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百分之5的人,很难被催眠。大部分的人都能够被催眠,只是有些人,必须施以反覆、长时间的诱导,例如二、三个小时,才能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就超过催眠师的正常负荷了。催眠大师密尔顿?艾力克森就经常使用无聊、重复的语言,经历漫长的时间,成功的催眠了别的催眠师视为很难催眠的人。
      而年纪越轻,也越容易被催眠,因为年轻人的脑细胞较有活力,而年纪越大者,脑细胞因为丧失了活力的关系,所以相对的较难被催眠。一般来说,有下面这些特质的人,他的催眠敏感度会比较高。
      一、年纪轻
      二、容易放松
      三、对催眠师有安全感及信赖感 
      四、想像力丰富
      五、专注力高
      六、好奇心强
      七、智商高
      有些人认为容易被骗的人,比较容易被催眠,这恐怕是穿凿附会的错误看法,事实上许多社会成就高、精明能干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倒是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目空一切,偏执强烈,通常都很难进入催眠状态。被催眠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高的人,越能获得催眠的益处


    > 删除
  • 回应 2010-09-29 20:25:47 胡大魔卐 (智小谋大)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15种心理特征-关于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者"的15种心理特征: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B一驱动),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D一驱动),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他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他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一般说来,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他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以上是自我实现者的15种积极的特征。当然,马斯洛也认为自我实现者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在他们身上也存在不少人类的缺点:如这些人有时笨拙糊涂、浪费和不细心,以及厌烦、激动和固执己见等等。但总的来说,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形象是十分理想的,是极端的心理健康者。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自由联想、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他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他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杰弗逊(T.Jefferson)、罗斯福(T.ROOsevelt) 、斯宾诺沙(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类有10人,他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他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马斯洛<2>——关于高峰体验-[Study]

    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一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合(统一、完整、浑然一体)的自我感觉。旁观者从外部各个方面来观察,也可得出同一印象。例如,他们更少分裂或者分离,更少与自己作战,对自己更加心平气和,体验我与观察我之间更加一致,目标更加集中,更加协调有机化,自身各部分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非常良好地运作,具有更高的协同作用,更少有内在的磨擦,等等。善于整合的其他方面以及它所依赖的各种条件,下面继续讨论。

    2.当他更加纯粹地独自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更能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合。例如,挚爱者双方更加亲密地融为一体,而不再是两个人;“我-你”一元关系更具可能性;创造者与他的产品合二为一;母亲与她的孩子合为一体;艺术观赏者化为音乐、绘画、舞蹈,而音乐、绘画、舞蹈,也就变成了他;天文学家“飞离地球”、融入日月星辰,而不是透过远望镜孔从这个地狱望到那个地狱。

    这就是说,对于认同、自然流露、或自我的最完满的获得,本身就是对于自我的超越、突破和超出。此时,个体达到一种相对忘我的境界。

    3.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通常处于自身力量的顶峰,正最佳和最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潜能。罗杰斯说得好,个体感到自己“在充分地发挥作用”。他感到自己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加聪明、更加敏锐、更加机智、更加强健、更有风度。他处于自身的最佳状态,一种如矢在弦、跃跃欲试的状态,一种最高的竞技状态。这种情况不仅是主体的感觉,而且能够被视察者目睹。他不再浪费力量与自己搏斗,不再压抑自己,肌肉不再和肌肉抗衡。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部分能量用于行动,部分用于抑制这些能量的发挥,而现在不再有浪费,全部能量都用于行动。此时,他尤如一条一泻千里直奔大海的河流。

    4.当一个人处于最佳状态时,他的“充分发挥作用”还体现出一个很微妙的特点,这就是行为的轻松自如。往日刻不容缓、疲于奔命的苦差重负,现在做起来不再有老牛破车、苦苦挣扎之感,而是轻车熟路、势如破竹。优美的感情和优雅的风度现在浑然一体,伴随着充分发挥作用的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此时事事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此时,他表现得胸有成竹,明察秋毫,好像完全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毫无怀疑、踌躇、也非止步不前。他的行动不是有气无力、虚晃一枪,而是精力充沛、命中要害。那些伟大的运动员、艺术家、创造者、领袖人物、高级官员,当他们处于自身最佳状态之时,其行动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这一点与认同这一概念的联系不如前面几点明显,但我认为应当将它包括在内,作为“成为真实自我”的一个附现象。因为它是外在表现,能使人目睹,因此也完全可以研究。我还相信,我们要借助它来理解那种神灵般的快乐,如幽默、滑稽、稚拙、憨痴、嬉戏、大笑等等。我认为这些乃是认同的最高价值之一。

    5.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有责任心,更富有主动精神和创造力,更加感到自身是自己行动和感知的中心。他更加真切地感到自己就是第一推动者,自己决定着自己的一切,而不是被引动的、被决定的、被支配的、无能为力、守株待兔、暮气沉沉的弱者。他自己就是自身的主宰,自己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自由意志”,他既感到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又感到信心百倍、无坚不摧。

    6.他现在最大限度地摆脱了阻滞、抑制、谨小慎微、畏惧、疑虑、控制、自责、制动。这些东西也许体现了他的价值感情的否定方面,体现了他的自承、自爱和自尊的否定方面。这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现象,从这两方面都可作进一步描述。当然,这只是已列出和下面将列出的那些特性的一个不同方面。

    这些事情在原则上很可能可以用实验验证,因为,从外部看,它们是肌肉与肌肉搏斗,而不是肌肉合作性的帮助肌肉。

    7.因此,他在行动时更具有自发性、表达性、纯真性,即正直、天真、诚实、公正、坦率、童真、朴实、无防备、无防御。他在行动时更加自然、放松、不踌躇、简单、诚恳、不做作、直截了当,有一种特殊的纯朴。他更加不受控制、自由地奔涌出生命力,即他更加自动地、冲动地、反射般地、“本能地”、非抑制地、非自我意识地、非思考地、无意识地表现自己。

    8.因此,他在一种特殊的意义上更具有创造性。由于更大的自信以及疑虑的消除,他能够以道家那种顺应自然的方式或者格式塔心理家所描述的那种灵活的方式来造成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他能根据行为本身固有的“外在于我”的要求(而非根据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根据其任务、天职或游戏的本质让自己的行为处于明确无误或游移不定的状态。因此,他的行为更具有即席发挥、兴之所致、斐然成章的特色,更具有无中生有、鬼斧神工的特色,更加新颖独特、远离陈腐平庸、不再束手束脚。他也更少准备、计划、设计、预谋、练习、预测等等,总而言之,绝非三思而后行。因此,他的行为相对来说不为任何东西驱动,并非追求、奋斗的结果。它们没有动机、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为它们是突然出现、临时创造的,并非脱胎于过去。

    9.所有这些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或物质的顶点。如果所有人在天赋上都互不相同,在高峰体验中他们更是特色各异。如果说人们在许多方面(他们的角色)可以互换,那么在高峰体验中,角色中断了,人们变得难以替代。无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无论“独一无二的自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的特色在高峰体验中的表现总是登峰造极的。

    10.在高峰体验中,个体在各种意义上最大程度地摆脱了过去与未来,具有更强的此时此地之感,最接近于全在的人。例如,既然他最少墨守成规与经验预推,他就能排开干扰,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好地全神贯注地倾听。这种干扰或者来自基于过去的期待(这种情境与现在的情境不可能相同),或者来自基于关于未来计划的希望或担忧(这意味着把现在当作未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既然他已超越了欲望,他也就不必根据自己的好恶来给事物贴上什么标签。他也用不着比较此时已有的东西和没有的东西,以便对他们进行评价。

    1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已不完全是受世界法则支配的尘世之物,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就内存精神规律与外在现实规律的区别而言,他更受前者而不是后者的支配。这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并非如此。就算是自相矛盾,它也不可能不具有某种意义。当对自我和他人同样任其自然之时,对他人的存在认知才最有可能。自尊、自爱与尊重他人、敬爱他人两方面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无为而为,也就是说,他顺应天性、听任自然、任其所为,而不是人为控制。此时他已把自己从非我中解放出来,不再受其支配,不再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而是按照自身的内存规律和法则行事,最大限度地成为自身。这种情况表明:内在精神(我)与外在精神(他人)全然没有什么根本差别,它们实际上并非相互对立。这种情况还表明:两种规律都是非常有趣和令人愉快的,它们甚至能够整合以及融合在一起。

    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上述令人迷惑的描述,这就是两人之间在存在层次上的爱情关系。当然,任何高峰体验的例子也可以说明。很明显,在这个理想表达的层次上(我称为存在领域),自由、把握、随其自然、信任、意欲、依赖、现实、他人、独立等语词都呈现出非常复杂和丰富的意义,然而,在日常生活的欲望、需要、自我保护、两分、两极化、分裂等的匮乏性领域里,上述词语是不具有这样复杂而丰富的意义的。

    12.现在我们强调行为的非努力或非需要方面,并把它作为我们研究的中心(或有机体的中心),有一些理论优势。在以上各方面的描述中,从一定的意义来看,特别是从匮乏性需要的角度看,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变成了无动机的人、或非驱动的人。因此,在高峰体验的层次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所达到的真切的认同是非努力、非需求、非欲求的,也就是说,他超越了一般类型的需要与驱力。他对自己任其自然,此时,他已获得了欢乐,这种欢乐意味着暂停对欢乐的追求。

    类似的情况我已在谈自我实现者时描述过了。现在,一切皆自然而生,不期而至,无所希望、无所努力、无所企求,然而源源不断,如歌如诉。他现在的行动全然不是为了消除匮乏、避免痛苦、远离苦恼和死亡,不是为了未来的进一步目标,不是为了本身以外的什么目的。他的行为已经变成了自我肯定的行为、终极行为,而不再是手段行为。他的体验已经成了终极体验,而不再是手段体验。

    在这种意义上,我把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称为神一样的人,因为大多数的神灵都被看成是没有需要、没有愿望、没有匮乏,什么也不缺少,所有方面都得到了满足。人们从无所匮乏来推论出“至上至善”的神灵所独具的特点和行为,我认为,这种推论对我们理解人类的非欲求的行为非常富有启发性。例如,我发现它对于神妙的幽默和欢悦的理论、对于厌烦理论、创造理论等等是打开思路的钥匙。人的胚胎也是没有需要的,正是由于这一事实,才产生了混淆高级涅盘和低级涅盘的许多麻烦。

    13.在高峰体验中,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与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我只是最近才从自己内心以及被试者身上醒悟到这种语言,因此关于这一点不过多谈论。第十五章也与此有关。对于认同理论,这意味着:那些真诚的人们可以变得更像诗人、艺术家和先知等等。

    14.所有高峰体验都可以有效地理解为利维意义上的行动的完成,或者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闭合,或者典型的赖希式的完全的情欲高潮,以及彻底的释放、宣泄、倾泄一空、爽然若释、登峰造极、大功告成、完美极致,等等。这种情况,与问题的悬而未决时的持续活动形成对比,与半空的乳房或前列腺、与未完成的排便、与不能哭泣的悲痛、与没有充分满足的进食者的食欲、与从未完全打扫干净的厨房、与有保留的性行为、与必须保持沉默不能爆发的愤怒、与一直没有训练的运动员、与不能挂正的墙上壁画、与不得不忍受的愚蠢行为、与无效率和不公正等等也同样形成对比。在这些例子中,任何读者都可以从现象学的角度理解行为完成的重大意义,以及行为完成何以能丰富对于非奋争、整合、松弛、和前已讨论过的一切事情的看法。世事的最终完成是完美、正义、美、目的,而不是手段。既然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构的,并且具有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那么,我们就接触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优秀的人和美好的世界是如何互相造成的?

    上述情况与认同有什么关系呢?很可能真诚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完成的人或至人。他有时的确体验到了主观的终极、完成或者完美。他的确领悟过这些东西。这也许证明只有高峰者才能取得完全的认同,而非高峰者必然留有不完全的、缺乏的、奋争的、缺少某些东西的状态,他们生活在手段中而不是目的中。或者说,如果真诚与高峰体验之间的关联不是绝对的,至少也可肯定是积极的。

    当我们思考身体和精神的紧张以及产生于“未完成”的持续动作时,似乎有理由认为,它们可能不仅与安宁、平静、以及心理健康互不相容,而且与身体健康也互不相容。这里,我们也许还得到了有关理解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发现的线索,即:许多人声称,不知为什么他们的高峰体验近于一种美丽的死亡,仿佛最强烈的生存包含着一种与之相反的东西——希望和愿望就此瞑目。也许正如兰克所说,任何一种完美的结束或终止在隐喻的、神话的或古风的意义上都是一种死亡。

    15.我非常强烈地感到,有一种欢悦是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关于这种想法的某些缘由前面早已叙述过了,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常谈到的,他既从自身也从外部世界体验这种欢悦,另外,研究者也可以从其外表观察到这种欢悦。

    既然英语在描述高级主观体验时力不胜任,要描述这种存在欢悦也就很困难。这种欢悦具有一种遍及宇宙或超凡的随和性质,超越了各种各样的敌视恶意。它完全称得上幸福愉悦、生气勃勃、神采奕奕。这种欢悦具有一种丰富充裕、漫衍四溢的性质,它不是由匮乏性动机驱动的。它超越了支配——服从的两极分化,既以人类的渺小(虚弱)为欢乐,又以人类的伟大(力量)为欢乐。在这种意义上,它是属于存在性的。它有一种凯旋的特性,有时也许具有解脱的性质。它既是成熟的又是童真的。

    在马尔库塞和布朗已描述过的意义上,它具有终极的、乌托邦似的、良好精神的、超越的性质。它也可以看成具有尼采哲学的性质。

    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洒脱出尘、无往不适、不为压抑、约束和怀疑所囿、以存在认知为乐、超越自我中心和手段中心、超越时空、超越历史和地域,凡此种种,皆与上述存在欢悦密不可分,亦是其定义的一部分。

    最后,就像美、爱或创造力一样,它本身就是整合的促成者。这是因为,它能解决两极分化以及许多难题。它为人类解决自己的境遇问题指明了一个有希望的途径。它启迪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以此问题为乐。这使我们能同时在匮乏性领域和存在性领域里生活,既是桑乔?潘萨,又是堂?吉诃德,正如塞万提斯一样。

    16.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他们有一个比较共同的反应就是感到“受之有愧”。高峰体验并非可由策划安排而引发,他们往往不期而至。我们常因高峰体验而“喜出望外”。在高峰体验中,我们经常有惊讶和意外之感,以及甜美的“豁然开朗的震动”。

    历经高峰体验后的普遍后果是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犹如信徒对于上帝,以及普通人对于命运、对于自然、对于人类、对于过去、对于父母、对于世界、对于曾有助他获得奇迹的所有一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可以转化为一种敬仰、报答、崇拜、颂扬、奉献等等反应。很明显,任何自然或超自然的宗教起源的自然主义理论也同样如此。

    这种感恩之情常常表现为一种拥抱一切的对于每一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它促使人产生一种“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

    最后,在描述自我实现的、真正的人既谦卑又高傲的特点上,我们完全可以从理论上指出一种联系。幸运的人几乎不能完全相信他的命运,感到敬畏者、怀有感激之情者亦复如此。他必须问自己:“我能当之无愧吗?”这种人通过把高傲与谦卑合并为一个独特的、复杂的、超坐标的统一体,以此解决其截然对立,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既高傲又谦卑。高傲而又带有谦卑的风味,这与傲慢与偏执狂是两回事。谦卑而又带有高傲的风味,这与受虐狂完全两样。只对它们进行区分会使它们成为病态的现象。存在性态度使我们能把高傲的英雄与谦卑的奴仆合为一人。

    结语

    我想强调前面已谈及的一个重要悖论,不管我们能否理解它,我们也不能不正视它。认同的目标,包括自我实现、自发性、个体化、霍尼所谈的真实自我、可靠性等等,它们似乎本身既是终极目标,同时又是过渡目标,是必经的过程,是通向对认同的超越的途径。这似乎就是说,它的功能就是消灭它自身。换言之,假如我们的目标是东方人的自我超越、自我消失、摈弃自我意识和自我观照、与世界相融、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那么似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向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获得认同,获得一个坚强的真正的自我,以及经由基本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实行禁欲主义。

    也许,对于这一理论,我的年轻的研究对象们所报告的高峰体验的两种身体反应都是中肯的。一种是高度的紧张和兴奋(如:“我感到极为疯狂,很想又蹦又跳、大嚷大叫。”)另一种是松弛、平和、宁静、悄然无声。例如,在一次美好的性体验、审美体验、或创造活动的狂热之后,两者都是可能的。或者是持续的高度兴奋、失眠,或者是兴趣全然消退,甚至产生食欲不振、便秘等情况,完全的放松、迟钝、以及深睡等等,也有可能。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 删除
  • 回应 2010-09-29 20:42:38 胡大魔卐 (智小谋大)





    暗示
    暗示(suggestion)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使他人的心理、行为受到影响。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影响暗示的因素有暗示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知识、地位、威信等)、受暗示者的特征(如年龄、知识经验、性格等)以及当时的客观情况。暗示被用于心理治疗和广告、宣传等广泛领域。

      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影响暗示的因素主要有3方面:暗示者的特征、受暗示者的特征和当时的客观情况。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混乱的境况中,人们容易受暗示。
    暗示
    就是用含混、闪烁的话,即使本意模糊起来,又使人能够隐隐约约地得到暗示。
    【概述】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会进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反复重播,在人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购物时,人的意识就收到潜意识中这些广告信息的影响,左右你的购买倾向。

      人都会受到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或技术。宗教中的冥想、瑜伽、气功、打坐,都是心理暗示技术。对此,要有科学的态度,正确解释人的受暗示性。




    【种类】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疑自己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作用】


       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

      1.消极作用:它有时也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假孕”,它是指有的女同志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当自己月经过期未来,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2.积极作用: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应用】


      在临床中,暗示还可以治疗疾病。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常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手段(语言、手势、表情、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含蓄间接地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引导来访者顺从咨询者的意见,从而达到某种咨询目的即心理暗示的使用。如一位妇女因丈夫突然在车祸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悲痛得双目失明。但经医生检查,眼睛的结构没有病变,诊断为心理性失明。用许多方法都没治好。后来进行催眠治疗,催眠师暗示她视力已经恢复,对她说:“我数五个数,数到第五个时,你醒来就能看见东西了”催眠师很慢地数一二三四五,果真数到五的时候,病人醒来,发现自己的视力已完全恢复。

      1.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他人暗示:即咨询者对来访者施加的暗示。它主要是利用咨询者的威望,把某种观念含蓄地传递给来访者,从而增进或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调节其行为或生理机能,达到咨询和治疗的目的。

      自我暗示:即来访者自己对自己的暗示。在心理咨询中,一方面,咨询者的诊疗语言和行为十分重要,应当慎重使用,以免发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咨询者必须启发和引导来访者发挥自我意识的调节能力,消除那些使自己增加精神负担,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培养积极、乐观的自我暗示,使之朝着符合治疗要求和有益于祛除病症的方向发展。

      2.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直接暗示:指咨询者以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来访者诱导和暗示,使求治者改变原有的病态感和不良态度,达到治疗目的。

      间接暗示:指借助于某种刺激或仪器的配合,使求治者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再结合施治者的言语态度进行暗示。

      3.注意事项

      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有意识的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变消极的自我暗示为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在考试心理的调整中引导学生变“我一点没底,我恐怕要考砸”为“别人行,我也行”。

      在他人暗示中,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

      暗示愈含蓄,效果愈好。因此在心理咨询和教育中最好尽量少用命令方式去提出要求。若能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暗示应具有艺术性。教师要力求为学生的活动配上适当的艺术形式,如趣味性的故事、竞争性的游戏等,借助于形式、色彩、韵律和节奏,通过非理性直觉,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使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在刑侦科学方面的作用:犯罪嫌疑人会利用人们这种普遍的受暗示的心理特性,实施作案。心理的犯罪比实际行为犯罪更让人感到可怕,特别是通过心理暗示来控制他人思维达到犯罪目的的行为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但心理暗示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起作用的,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受害者一定是那种心理暗示性比较强的人;第二,就是突然有某一件事的发生对他起到了暗示作用,达到了显著效果;第三,受害者一定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积聚在心里。

      刑侦科学的发展令刑侦专家同样会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对案情进行仔细甄别,从而发现蛛丝马迹,在侦破中巧妙地还原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全过程。从而大大减少这类犯罪对人类的危害。


    【心理暗示之谜】


      对于心理暗示,《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影响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一个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实,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其为“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但是,外来影响空间的存在、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并不等于一定会受到暗示。暗示的成功,还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着针对外来的暗示者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作用,在本质上,就是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别人的智慧、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作用通常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而且,我们会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种对于自主判断的部分放弃,是有一定适应意义的,这可以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就是一个人必须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见,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表面上看,有些积极暗示似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积极暗示对于被暗示者的作用,就象是“画龙点睛”。比如,如果一名运动员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世界记录了,这时候,他非常敬佩的恩师在旁边轻轻暗示到:“你能行,你一定能得第一!”,正是这一暗示,激发了他全部的潜能,使他在比赛中真的得了第一。这样的积极暗示,起到的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一个末流运动员,由于实力有限,即使暗示做得再完美、效果再佳,也难以创造奇迹。

      心理暗示也有非常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成为别人或异端邪说的受害者。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甚至可以说,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就存在着接受暗示、接受控制、接受操纵的渴望和需要。由于这些人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和不安全感,他们的内心往往会通过幻想作用,制造各种神话,幻想着有法力无边的神,可以接管他们、主宰他们的命运、为他们带来好运。

      这样的心态往往和外来的暗示一拍即合,就如同存在着默契。所以,那些没有主见的人,那些人云亦云的人、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人、那些比较幼稚的人、那些患了病或者遭受了精神打击的人,往往容易成为接受不良暗示的群体中的一员。这些人更愿意相信各种灾难或神奇力量、神奇效果的迷信传言。而造神者或者制造各种迷信传奇者本人,要么就是深谙人性弱点的超级骗子、要么就是骗人、骗己的精神变态者,具有因为变态而畸形发展的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的艺术。造神者和需要“神”来接管和奴役的群体,是一对相互需要的病态心理互补综合体。两种需要汇合到一起,就形成各种迷信现象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此时,不良的消极暗示,就能大行其道了。

      由于暗示作用的人格基础是脆弱的,暗示作用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虚假的幻想之上,所以,暗示作用总是面临着失效的危险,那些寻求暗示来支撑自己的人,不得不频繁变换顶礼膜拜的对象。所以,那些信誓旦旦地宣称相信某种功法的人,可以在某一天又突然对其大肆攻击,转而投在另一种神奇功法的脚下。我们可以断言,容易接受暗示的人,从来就不是某种真正的信仰或宗教的虔诚的信仰者,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真正主见、他们不是自己的主人,什么神奇、什么能满足他们的依赖需要、什么流行,他们就会信仰什么。由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这么多年来,没有一种所谓的“神奇功法”真正得以流传,它们几乎都是短命的。因为制造“神奇功法”的人和他们的追随者们,本身的人格就不成熟、不稳定,当然也就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更谈不上有什么坚定不移的信仰了。

      概括起来,暗示作用的本质,就是人由于自身弱点,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严重的可以达到不加分析和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观点,甚至异端邪说。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容易被别人控制和奴役、容易相信异端邪说、容易“走火入魔”。从这个角度讲,对于暗示过分敏感、愿意轻信各种奇迹神功,实际上是一种弱点和缺陷,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幼稚、意味着一个人人格的不成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很容易刚出“法门”、再入“神功”,从“走火”跨进“入魔”。




    【几种快乐的心理暗示】


      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这样可以使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人就会感到轻松一些。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每个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和失败时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既然已经到了最低谷,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当你在最不顺利的时候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增强心中的安全感,也会给自己以信心。

      不要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我们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就是在这里摔倒的”、“这段路总是出交通事故”等等。因为越是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越紧张。所以,聪明人应避免老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比如:“走稳些就不会摔倒了”、“经过这段路时应该减慢速度”等等。这种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总向自己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

      用“汽车预热”方式调整心情。司机都知道,汽车上路前都要进行发动机预热,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良好的行驶状态,做事也是一样。当星期一早上你还未从“周末综合征”中彻底解脱出来时,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与同事们交流一下,或是先翻阅一下上周的工作日志,当你给自己的心情“预热”之后,再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工作状态。在状态最好时迎接挑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周期”,有时人们难免会陷入莫名的情绪低迷阶段。这时就应该先做些简单的工作,不要给自己增添过重的负担。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高涨的时候处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因为好心情能激发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人们增强信心,产生知难而上的挑战欲。人在良好的状态下迎接挑战,可以淡化为难情绪。别给自己贴上失败的“商标”。不要总是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实在不行”、“我缺乏变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欢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总是给自己贴上“这不行、那不行”的失败“商标”,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激励与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做得差,成功一定会属于自信的人!

    【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试一下吧,灵验得很!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也是由于暗示的积极影响。

    有人曾经做过“人工印记”的实验。用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到被试者的皮肤上,告诉他说,贴上之后这块皮肤就会发烧。不一会儿,揭去纸片,皮肤果然变红了。还有人将一块金属硬币放到暗示者的手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皮肤烫起泡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烫”起了水泡,呈现了二度烧伤痕迹。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读者,你会探望、护理病人吗?请千万不要在脸上扮出悲天悯人的表情!

    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千万不要紧张”;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诉说:“他不吃白菜”;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这些都能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




    【关于心理暗示的小故事】


    ①.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威尔逊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索利恩的这篇小说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暗示。

    ②.望梅止渴与心理暗示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时值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战斗力也会大大削弱。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可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不短的路程。曹操沉思一阵之后,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然后很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许多。

      心理分析:曹操这位历史上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有意无意间利用了心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心理暗示总是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广泛应用,比如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权威性暗示,老师对孩子积极的期待,领导对下属适当的赞扬,都可以像曹操对士兵所描述的“一大片梅林”一样,让被暗示的对象“精神为之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不止曹操,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进行暗示活动。积极善意的心态,往往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他人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反之,消极恶劣的心态,则会使他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变得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发现他人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他人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









    > 删除
  • 回应 2010-09-30 09:48:52 胡大魔卐 (智小谋大)



    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是指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惯性比较大,就说明他(她)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反之,他(她)就是能很快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当然这里的“环境”涵盖面要比较广。要特别指出的是情景三所体现的问题,它更应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心理惯性在这类问题上的作用也更容易处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目录
    概述
    中华民族的心理惯性
    精神分析
    股市中克服心理惯性
    克服办法
    概述
    中华民族的心理惯性
    精神分析
    股市中克服心理惯性
    克服办法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心理惯性-概述


    心理惯性
    大家都有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的人会越挫越勇,而有的人会望而却步。我们姑且不深究人们的性格是属于胆汁质还是黏液质,单从其不同的遇事态度上来看,前者习惯了“勇”,后者习惯的是“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在对待阻碍性问题时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在逆境中还保存并持续着在顺境中的那种无忧无虑,这样就使其与所处的现实产生了碰撞,以至撞得头昏脑胀,不知所措。如果后者慢慢试着去“勇”,习惯了之后,勇于面对任何事的思维定势就促使其迎难而上了。所以时刻注意把握良好的心理惯性是多么重要。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些学生积极加入学生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寻找锻炼他们各种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借助某些“习惯了的处事作风”来顺理成章。所以经验也算一种处事惯性了。从小养成的这样那样的好习惯,其实是在对待某些事时的科学的心理倾向。

    由此看来,在育人或自我教育上,都不可忽视这种惯性所起的作用。必要时应多创造条件来提高科学的处事惯性。

    心理惯性-中华民族的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作为心理模式的一种自发沿袭,是受到一个民族之民族性格的直接影响的。民族性格又称国民性,是社会性格的一种,是一个民族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并恒久存在的心理特质的总和,是一种民族心理模式。“民族性格像是有磁力的磁石,按照它固有的磁力方向把全民族的性格吸引成一定的‘型’,人们都规规矩矩地按照这个‘型’塑造自己。”它作为一种心理模式,在一国国民内心世界深处起着极大的磁化作用,且有很大的惯性和惰性。在它的作用之下,人们对变化着的事物往往不习惯甚至本能地产生一种排斥感(也就是所谓的心理惯性)。民族性格成型于各民族的文化追求,它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在成型后深深影响着该民族的心理惯性。通常,民族越古老,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就越传统和闭塞,民族性格就越深沉、含蓄和执着,其民族的心理惯性就越强。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东方民族与西方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又直接影响了东西方民族心理惯性的差异。在西方,由于文化的相对开放性,人们在民族发展的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外化的民族性格,其民族的心理惯性相对较弱,人们习惯于追求一种热烈、浓重和喧嚣的生活,崇尚规则,注重外在形象,希图人际关系的理性调节。而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民族的历史较为久远,且经历了漫长的、具有浓厚封闭性的古代社会,其文化相对闭塞,民族性格也较西方深沉、含蓄、内秀和执着得多。这种民族性格使得东方人体现出了极其强烈的民族心理惯性,他们追求并习惯于一种温和、淡雅、平静的生活,崇尚道德,注重内在修养,希图人际关系的感性调节。以中华民族为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有着极其强烈的心理惯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对祖先、习俗、旧礼等标征传统的问题看得极为庄重和严肃,对完美、安静、平和等和谐状态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崇尚,而对面子、人情、关系等这类形成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而影响至今的文化因素也还依旧从心底放不下……。这些无疑都是其强烈民族心理惯性的真实反映,是中华民族性格及民族心理惯性中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特征。


    心理惯性
    强烈的民族心理惯性使得中国人对传统表现出了一种远较西方人浓重以致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为西方人所理解的依赖和重视,也使得中国法制在漫长的历史形成中对成因于原始社会而强化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正统道德规范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更使得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为力行法治而在培育人们的现代法律意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早已融生于国人民族性格之内甚至已渗透于广大人们群众骨髓之中的传统道德规范(如孝顺、诚信、忠义等)却依旧在民间对从西方移植或借鉴而来的所谓“现代法律”发挥着顽强的、甚至是立法者最初所远没有预想到的抵制作用。这对我国法治化的进程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使法律的实效受到了极大的减损,以致“法律纸面化”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心理惯性所导致的国人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崇信与依恋也与我国转型时期试图建立而又尚未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发生了冲突与碰撞,使不少意图接受和遵奉新道德规范的人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以致走上既不接受传统道德又对新兴伦理加以无端排斥的道路,出现了“道德滑坡”的严重问题。而“道德滑坡”则又转而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从法理上来说,法律所维系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的滑坡使法律所维系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的层面也相应降低,法律开始表现出游离出道德支持的态势,而法律的产生总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背景和道德动机的,脱离了一定道德支持的法律必然会因失去其存在的依托而最终消亡,成为一堆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纸面化规则。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特有的强烈心理惯性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国在力行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一因素加以重视。

    中国传统的法律有着西方法律远远不及的优越性。中国古代法律就总体上而言是一种在“德主刑辅”的思想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道德法”。在这种法律文化中,许多道德规范都受到了立法者的极度重视而被直接上升为法律。与这种道德法相比,西方的法律制度由于更注重和强化对个人物质利益的保护甚至将个人物质利益推崇到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高度,因而更赋有吸引力和鼓惑力,但在精神层面上,它们却缺乏对被适用者灵魂的关爱与抚慰。换句话说,它们无法给被适用者提供一份心灵上的依赖感。因此,西方的法律制度往往因使人们的灵魂寻找不到应有着落而易使人颓废。

    相反,由于对道德这一直接问津人们灵魂的规范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传统的道德法从一开始便对被适用者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它能够运用道德的力量使人们的灵魂在美与丑、善与恶、光荣与耻辱及正义与邪恶等的激烈较量中找到自己的归依,从而达到平衡人们内心深处因单纯的法律规则调整而引发的各种冲突、碰撞或不适应。因此,这种法律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较强烈的民族心理惯性的民族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而在这样一种法律文化的影响下的中国人的观念无疑是道德化的而不是法律化的。中国传统道德法文化上述合理性与优越性使得我国古代法在规范人们社会生活,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的法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一个人口居世界首位的国度里,仅以相对简约的律条规范着千百年间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许多没有法律威严的外表而实际上无所不在地约束着人们行为、起着法律般作用的东西,自人们的幼年即开始不知不觉地输入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人们‘自发的’习惯,甚至成为人们血液的一部分;在一个没有国教的国度里,一种温和的、人文的学说使人们建立起系统而完善的信仰和价值观,使人们摆脱极端功利主义和庸俗的心灵境界。”



    心理惯性
    不同国家、族群的文化就是不同的人类社会集体的心理惯性的表现。
    具有相似生活环境的族群,容易形成相似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沉淀。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备受异族欺辱,经历了近一百年的被打压的历史。好不容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起了新中国,中国人备感珍惜。当时的中国的老百姓,无不感谢共产党使占人口大多数的穷苦人摆脱了阶级的欺压,所以当时人民大众对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政府无任何的怀疑。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集体也显现出了自信。这种由上到下的社会集体,处于胜利之后的自信上,相信过去能够成功,现在用同样的经验也能成功。这是一个人性中所固有的经验论。

    经验论既是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或者说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心理惯性。
    人类之所以可以不断积累文明,经验的一代代积累的确是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的外在环境一直处于变化运动之中,经验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修改。
    既哲学上说宇宙的真理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真理。
    但是人性中人的个体之所以具有智慧,集体形成文化,人类社会之所以沉淀下来文明,都是经验起的作用。
    人性中是相当依赖经验的。由条件反射积累其来的经验是生物得以生存的原因。没有这种对经验的依赖,生物无法从环境中趋利避害,无法生存。这种对经验的依赖是生物的共性,并不只在人身上具有。
    在人这种高智商的动物身上,对经验的依赖就表现的复杂一些,并不仅仅表现为条件反射,会呈现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


    心理惯性
    文革之所以产生大致有两个对经验产生依赖的心理惯性在起作用。一个是当时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对从重大挫折中得到胜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的高度信任,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集体自信。当出现公共政策偏差,社会发展受到阻碍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仍然没有怀疑;另一个是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是沿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制定当时的国家政策。包括一大批的第一代领导人也处于对成功经验的认同,认同了继续革命的道路。因为新中国是在革命中翻身的,革命中谋取到的幸福,所以,继续谋取幸福可能还是需要继续革命。人民也因为这个心理惯性,认同了毛泽东的继续革命,谋求幸福的纲领。人们于是争先恐后的追求进步,比着革命性。不排除有个别人利用文革中的派系斗争来谋取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广大的人民在文革中甚至参加派系斗争的普通老百姓的表现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革命性,进步性,争着比着谁比谁更革命。当时的国内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就是革命就是追求进步、幸福的表现。

    所以,文化大革命其实并不都是毛泽东一个人的错,第一代领导集体和整个当时中国的社会刚翻身起来的劳苦人民的其实都沉陷在一种追求进步,追求革命的集体无意识当中。因为劳苦大众靠革命才翻了身,靠没有多少知识的工人、农民才打败了具有知识的资产阶级。知识无用论,丑老九的批驳的文化空气氛围难免就出来了。

    这就如同一种职业心理习惯,牙医习惯仅从牙而判断全身的健康水平。“身体有病是因为牙有病。”以前的教师习惯用教育的口气同自己的亲人、朋友说话。军人养成了服从纪律的心理习惯。

    作为职业革命家,毛泽东无疑是个伟人。但是成也经验,败也经验。对也革命,错也革命。中华民族也无疑是伟大的民族,但中国人多高兴啊,刚刚通过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革命是对的,革命有理。革命光荣,不革命可耻。只有继续革命,才能继续谋取幸福。

    这是当时大多数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文革既为当时中国社会特有的革命文化的集体思维惯性。


    文革
    我们毫不用怀疑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是好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赞同文革的初衷是好的,广大人们热身投入对知识分子、领导甚至派系斗争的初衷是好的。大多数人是真心参加这场运动中,希望国家能更好,社会更进步,生活更幸福。

    在经历历史的痛定思痛后,我们需要反省,违背了发展观的这种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的错误经验,对国家,对社会是及其有害的。历史总在前进,我们需要认同经验,但是固守经验的集体无意识是危险的。

    文革的集体无意识中,革命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因为当年新中国成立的革命成功,所以以后就沿用革命来追求幸福的道路,形成了一种为革命而革命的习惯性心理。不再思考除了革命,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供选择。毛泽东文革期间讲过一句话:“大不了我再上井冈山打游击去。”

    但是,历史说明经济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此一时,彼一时。

    无论是政治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等的活动,或是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追求幸福。

    但是,我们往往因为我们经验而局限在做各种无意识的并不是追求幸福本身的活动,并因此消耗着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能量。

    我们认为我们是在追求幸福,我们的道路是对的。但是却由于心理的惯性,对经验的过度认同而在把追求幸福的手段当成追求幸福的目的本身。

    当穷孩子穷怕了,认为拥有钱财才是最幸福,因而在成年获得了安康的生活条件仍然机械的继续把绝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赚取钱财方面,缺乏同亲人的交流、沟通的时候;当从小比较少的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成年后非常依赖于同伴侣的亲密关系而导致两人关系的紧张的时候;当一个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对其他的非己的个人、集体、民族、国家、文化异议和排斥并固着于自己的习惯、风俗、文化的时候,这种人性中对经验的固着的个人和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就把一种手段当目的去追求幸福。虽然所有的人类活动的初衷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个体的精神分析揭露的是潜入个体无意识的心理经验对个体造成的影响,集体经验中会留下集体无意识的沉淀。所以,我们对我们的文化要保持一定的反省。孔子说:“吾三日而省吾身”,这是针对个人的修身养性。对于最大范围的文化,我们可以在继承文化的时候同时保持一定的文化自觉。自己反省自己,给自己提个醒。这样或许人类文明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人们似乎习惯于依赖书本和偶像,所以,这种心理的惯性可能造成的失误的确需要自我警醒。

    对于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手段目的化,有必要建立幸福学这门学科。各种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作为这门幸福学这门学科的骨架,使人们始终明确幸福才是人所有活动的目的。而其他的一切活动,只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

    切不可为政治而政治,为经济而经济,为科学而科学。幸福的文明不依赖于任何一种惯性系统中。对此,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开放心态才比较合适。

    在发展经济为导向的社会文化中,经济行为的惯性同样可能造成危害。

    心理惯性-股市中克服心理惯性


    心理惯性
    当股市从底部上涨的时候,我们总是由于前期的亏损和恐惧而不敢买;当股市从顶部下跌的时候,我们却由于前期的盈利和乐观的气氛而不断地继续买。这就是我们人的一种心理惯性作用的结果,由于心理惯性作用,我们会在乐观的气氛中一直保持乐观,而在悲观的气氛中一直保持悲观。

    当股市上涨,我们要克服心理恐惧主动增仓;当股市下跌,我们要克服心理贪念主动减仓甚至空仓,以保持自己在股市中的心态平衡。所以,当股市在高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分小心和谨慎,少一分乐观和盲目;大盘在低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分乐观,少一分恐惧。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对自己有绝对的了解,需要我们战胜自己的心魔。当我们恐惧的时候,我们会六神无主,感情将战胜理智,此时我们最想做的就是逃离战场,而不是奋发图强,所以在证券市场中赚钱的永远是少数,多数人成了自己心理的俘虏。要赚钱,我们就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情绪。


    心理惯性
    结合现在的行情,由于量价配合得非常理想,大盘正处于加速上涨的时期。而这时投资者可能由于前期过大的亏损而不敢介入,或者想在大盘回调之后再介入,这就是我所说的心理惯性的向后作用。所以现在我们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大盘已经反转,我们必须主动加仓。但由于年底的资金压力以及过往的统计经验,年底出现大行情的概率极小,现在还不宜全仓杀入,保持半仓左右是必要的。另外,大盘虽然反转,但我们仍然必须树立不设止损不买股票的理念。止损就相当于我们的手,在公车上如果我们实在不能保持平衡,我们就可以用手抓住把手,不然我们就会跌倒。而在股市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我们是人,不是神,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止损方法,以防自己被市场彻底淘汰。笔者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止损设置方法,以30日均线为准,只要大盘或个股下破30日均线,就说明大盘或个股已经走坏,必须止损出局。

    心理惯性-克服办法


    心理惯性
    一定要分清停留和离开的时机

    陷入心理惯性时,很多女人分不清楚何时该当机立断地摆脱现状,何时该耐心地等待时机,因此经常做出轻易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或盲目地跟另一半离婚等荒唐的事情。不能把等待时机的慎重性误认为是心理惯性,而草率地选择决定。

    只有认真地分析时局,才能分清楚停留的时机和离开的时机。当你为男友风流成性而黯然神伤时,如果不想就此分手,就应该为改变男朋友的性格而努力。如果在男友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继续维持现状,那么就是陷入了心理惯性,就像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轻易地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机会一样,这不是在打破心理惯性,而是缺乏耐性。

    其实,任何人都具有辨别心理惯性的能力。当你产生“我要的不是这种结果”这种想法时,就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现状的不如意。此时,如果维持现状无异于画地为牢,就应该要努力摆脱当前的境遇。患有心理惯性病的女人,其实也想早点解脱,但她们始终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没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打破惯性后的结果。打破惯性后的处境不一定比现在好,因此很多人都会停滞不前,抱持观望态度。她们认为,维持现状至少不会导致事态恶化,而且说不定能有转机。但故步自封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更加糟糕。如果不付出努力,没有坚定的意志,就永远无法打破思维惯性。

    如果无法承受当前的压力,就应该自我调整,并适时改变现状。比如:改善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改变对工作的轻浮态度。如果付出努力后依然收效甚微,就应该鼓足勇气打破现状。记住,绝对不能向同病相怜的朋友请教、求援。

    当佩菁的妈妈住院时,同病房里的病友也提了很多荒唐的建议。虽然她们都抱怨医院的服务差,但他们又觉得转院很困难,所以让佩菁放弃出院的打算。甚至,当佩菁积极办理出院手续时,这些人突然改变态度,反而开始帮医院说好话。

    心理惯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别人维持现状。患有心理惯性病的女人都清楚现状对自己不利,总是忐忑不安;而处在相同环境下的人,大多瞻前顾后,不敢放手一搏,而且会本能地挽留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向同病相怜的人求助,就等于向保险销售员询问是不是该买保险。当然,医院里的病友并非都是坏心眼,建议佩菁的妈妈继续住院,是因为她们患有惯性病,担心改变现状只会带来更坏的恶果。

    如果觉得人生不如意,就应该寻找改变的地方。俗话说:“前任的官才是清官。”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虽然前任的官员有可能是清官,但一个清官并非只有通过卸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廉。清官和卸任没有直接的关联,清廉与否取决于官员自身的素质。因此,在人生当中,我们应该大胆地换掉那些“不称职的官员”。



    思维惯性  

    简单解释 当人的思想在一种环境下进入精力集中的状态,环境突然的变化,不会使思想意识一下子进入新的环境状态。就好比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仍然会向前冲一样。而是保持在上一个环境中,心理素质低的人思维惯性会很大。
      小到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1分钟前出了车祸,过了几分钟或者进入安全的环境中,思想中还处于刚刚的危险之中。俗语“后怕”
      大到一些世俗的东西,比如赤壁之战的周瑜打黄盖,曹操以为黄盖在受到如此虐待或危险之下,一定会选择避免伤害自己的道路,因此相信了黄盖准备投靠自己的想法,这也属于一种思想惯性,因为很多很多的人都会做出投靠曹操的选择,曹操在这种思想惯性下,认为黄盖也是真的投靠自己。


    逃离思维惯性黑洞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文的主题,不妨首先重温一下“惯性”和“黑洞”这两个物理概念。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表述为“所有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由于作用于它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而黑洞属于广义相对论理论范畴,早在200年前,英国的米歇尔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就简要地定义了黑洞的概念: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致密的恒星会产生强大的引力场,以至于连光线都不能从其表面逃逸。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首次用相对论定义了这样一个时间-空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史蒂芬·霍金在他的畅销书《时间简史》中进一步普及了黑洞这一概念,同样让它成为了通用名词。

      本质意义来说,黑洞是无法逃离的,而在本文中用了“逃离惯性黑洞”这一夸张的标题,只是希望更好地揭开“思维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惯性”的可怕之处。无疑,如果没有创新、变革和流程再造等这些外力去改变,思维惯性和组织惯性就会象“黑洞”一样吞噬组织和个人的生命力。

      毛毛虫的悲剧与思维惯性

      两则试验很好地说明了思维惯性的可怕。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毛毛虫的悲剧在于思维的惯性,在于不假思索的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人,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思维惯性的另一个实验。美国一位科学家在海洋馆里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玻璃板把一条具有攻击性的大鲨鱼和一条小鱼隔开。刚开始,这条大鲨鱼不断撞击玻璃,企图捕食隔壁的小鱼。无奈,玻璃隔板太坚硬,无论怎么发威,玻璃隔板丝毫未损。攻击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便放弃了。于是,科学家便把隔板悄悄地移开。意想不到的是,大鲨鱼再也没有攻击过小鱼。它们都温和地在各自的领域活动,互不侵犯。

      毛毛虫故事告诉我们“盲从害死人”,不逃离思维惯性而进行创新就死亡。鲨鱼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固化了的“经验”也很可怕。

      两个实验故事很好地说明了思维惯性的可怕之处。思维惯性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人类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从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真理,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只是一层窗户纸,有时很简单,只要换个思维方式就可以捅破,但由于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使自己作茧自缚了。当然,对于平凡人而言,要摆脱思维惯性,易说难做,但至少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

      不拉马的士兵与组织惯性

      当组织中的人具有思维惯性时,便产生了组织惯性。组织惯性实质上是人的思维、行为惯性的集中表现,又称为行为定势。它对企业组织的破坏是潜在而危险的。

      路径依赖实际上就是一种组织惯性。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说的是当组织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让你轻易走不出去”。实际上,“路径依赖”本质上就是一种组织惯性,两者殊途同归。由思维惯性导致的组织惯性所产生的危害,或者说产生的破坏性同样可怕。还是通过以下几则故事来理解组织惯性。

      在管理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发现不拉马的士兵。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不久后,到下属的部队检查炮兵操练的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操练单位中,总有一位士兵始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百思不得其解,追问起来,得到的回答是:这是操练条例的要求。军官觉得非常奇怪,回去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在非机械化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面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角色,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始终固守着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惯性思维
    为什么有些人做了亏心事会慌慌张张的?为什么没做亏心事的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情会有很多顾虑,而有些人没有?你考虑过这些问题吗?这就是人的本性!
    或许你做了亏心事后,会有很多顾虑,而且怕见人,别人说到了这个话题你就总以为别人是在说自己,这也是人的一种惯性的思维。这用现在的话说起来也叫“可怕的惯性思维”。
    为什么要加上“可怕”二字呢?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奥妙了!惯性思维可以让坏人供认出自己的罪行,但是同样也可以让真正清白的人沉入黑暗!
    就在前两天我就听到了又一个消息,说的是一名公安干警,因为在办公中显得特别积极,而且什么事情都要抢在最前面做,他的这一表现让他的同事很怀疑,最后竟然把他暂时拘留了!我对这件事情有别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惯性的思维,但是惯性的思维是可以在行动中控制的,如果关心思维就可以当作的事情的证据和事情最后的结果的话,世界上所有的好人都将会被怀疑了!
    坏人就是坏人,惯性思维对于坏人来说也是个致命的弱点,曾经我看过一个侦探的故事:一个杀人犯因为杀了人,所以就产生了惯性思维,但是那个杀人犯并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有价值的证据。最后警察是这样来获得证据的——他们装扮成那个被杀的人,然后忽然出现在那杀人犯的面前,最后杀人犯晕了过去,为什么呢?这就是一个致命的惯性思维所造成的。
    惯性思维又好也有坏,但是惯性思维要科学地运用,而且惯性思维不能乱用,要以科学的方式来面对。因为惯性思维只是一个简单的猜测和一种对事物的“第六感”,是个不确定的东西。如果你强行要把他作为一个事实。那么或许等待你的就是“诬陷”别人的罪行!科学运用惯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常人说起来也就是“三思而后行”。
    怎样才能三思而后行呢?
    就比如说一个警察说某人偷了别人的东西,你认为小偷会怎么样?小偷当然会不承认。这时候你又没证据,只好放小偷走了。那么那个小偷走了后会怎么样呢?当然会增加警惕咯!你认为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当时合理的运用惯性思维,那么小偷或许手到擒来了。
    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科学地运用,就如同今天所说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只是一个简单的猜测,一个人的第六感。科学地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常常习惯于用约定俗成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也是一中惯性的,不正确的东西!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惯性思维这四个字,生活上,有很多人也都具有这种不好的思想,有些人经过了自己的努力,把原来不好的东西更正了,但是一些人还是会觉得这个人的那样东西是不好的!所以也形成了现在的第一印象,我觉得第一印象就来自人的一种不好的惯性思维。人无十全十美,要不断地去改正错误才能进步,那么这种改正被一个小小的惯性思维给覆盖了,你认为这样子好吗?也或许生活上面对健康的看法也有很多,但是很多也都来自惯性思维,比如某个胖的人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去健身中心,但是有很多人都会以为他去减肥,这种惯性思维对人并没有什么危害性,但是可以看出许多人都不是很科学的区运用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或许就是一个对人有辅助作用的东西,但是你有了它,你会觉得它很重要,但是你没有它,也会觉得有很多的好处。这其中只有运用了科学才能够很好地利用惯性思维,不让惯性思维危害到别人,也同样让惯性思维陪伴在我们的左右。
    惯性思维,或许会预测成功,但是也可能会预测失败,或许惯性思维对你很重要,但是一旦你说错了,那么小则伤害的别人的心灵,大则害死别人。让我们用科学来控制我们的惯性思维吧!让惯性思维收在脑子里多一点,放在心里多一点,和科学运用交上朋友也多一点!



    习惯的概念



    习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人的意识有潜显之分。显意识是你警醒状态的知觉活动,而潜意识则在显意识之下,静静等待。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海上冰山的话,显意识仅仅是冰山一角。人类的许多奥妙,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学者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已经通过不断地重复某个动作,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也就是,不用思考,便自动运作。这种自动运作的力量,即习惯的力量。它是非常巨大的,长此以往将使其主体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抽象地讲,就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如果学会运作潜意识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祖父解释道:“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你现在就是一位空想家,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不要紧,你还是可以把自己变成行动者的。”

    什么是空想家与行动者,两者又有怎样的区别。

      行动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行动者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行动者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创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以及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仅仅是梦想过这些而已。

      是什么阻碍了空想家成就事业?难道只是因为对“开始”的畏惧?或是对失败的担忧?或者,是因为空想家不够聪明,缺乏智慧,能力欠缺,还是运气不佳?而究竟又是什么使得行动者能够去做,从而成就了令人满意的事业,而空想家却注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答案很简单,哦,不过,也很深奥。

      给予行动者动力的,同时也是阻碍空想家进步的,那都是同样一件事物:习惯!

      我是谁?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

      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

      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

      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

      我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唉,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对于我而言,二者毫无区别。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

      我就是习惯。



    习惯的力量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毫无疑问,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小到啃指甲、挠头、握笔姿式以及双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比如,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运动项目是什么,锻炼时间长短,多久锻炼一次等等。甚至我们与朋友交往,与家人和同事如何相处都是基于我们的习惯。再说得深一点,甚至连我们的性格都是习惯使然。

    “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关于习惯成就性格的说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

      习惯实际上不仅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

      习惯就像一只巨大的飞轮……正是它,使得那些从事最艰苦、最乏味职业的人们没有抛弃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它,注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最初选择的范畴内与生活展开搏斗,并为那些自己虽然并不认同,但却别无他选的某种追求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它,把不同的社会阶层清晰地区分开来……

      哪怕只有25岁,你也能够在这个年轻的身影上一眼看出未来的推销员,医生,律师,或是首相;哪怕只是一句话,你也能够从中分辨出细微的主观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在表明,他们总有一天逃不过某种命运,就像是衣袖上会出现的褶子一样。我们的性格就像塑料,一旦塑造成形就很难改变,不过,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甚至是教会的教义改革,以及国家的宪法变革,都比改掉我们身上哪怕最细小的坏习惯容易得多。

      那么,习惯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便是我们仅用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习惯的本质原因。显意识的活动仅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儿了,潜意识就当政了。因为,潜意识从不入睡,它永远静静地存在,静静地等待显意识哨兵开小差。

      走老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开车前设定了自己的目的地,却不知不觉行驶到别的地方。就拿我来说,原本每天上班是走同一条路线,而最近一段时间,途中因为施工经常导致交通堵塞,于是,我有意识地为自己规划了另一条行车路线。然而不幸的是,我还是很多次走上了拥堵的老路。

      这种“走老路”的习惯,便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它就像是我的自动导航员。在匆匆忙忙的早晨,我的显意识思维早已被无数的工作计划、任务和其它紧要的事占得满满当当,于是,我的自动导航员(即我的潜意识)便轻易地取得了控制权,并指挥着我驶上以往上班的老路。

      显然,“走老路”对我的意识来说显得更自然,更节省精力,也就是说,除非我必须调整自己的潜意识(即习惯),否则,我将毫不迟疑地重复类似的选择。

      的确,尽管我已经有意识地注意到了恶劣的交通路况,以及照老路行驶必然造成上班迟到的现实,但是,在我的潜意识还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前,我便只有面对这样的困境:因为我的潜意识掌控了我的方向盘而选择了老路,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停在拥堵的队伍当中长嘘短叹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改变习惯(潜意识)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有意识地与潜意识进行沟通与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才能生成一套新的潜意识的运行程序。

      只有主动去改变潜意识,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否则,我们只会继续那种我们以往一点一滴构筑起来的生活方式。

      显意识与潜意识

      试想,你的思维由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构成: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便是你的知觉,它负责思考、推理、计算、计划或设定目标。潜意识则是各种事物的仓库,你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便在此存放。你的记忆,情感,信仰,价值观,当然,还有你的习惯,统统构成了你的潜意识。

      你或许听过这样的说法:“改变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的确有几分真实性,甚至得到了某些研究数据的支持。但是,“21天”也并不是一个那么神奇的数字。不同习惯的改变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越早(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习惯,形成的时间越长(重复的次数越多)的习惯,越难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习惯比另一些习惯更难以改变。这一点,不仅坏习惯如此,好习惯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一旦好习惯养成了,它们也会像故事中的橡树那样,牢固而忠诚。在习惯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习惯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存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它们也越来越像一个自动装置,越来越难以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习惯”有别于“上瘾”。在通行的词典里,“习惯”的同义词是“倾向”、“趋势”、以及“日常行为规律”等;而“上瘾”的同义词则是“变态的固执”、“药物依赖”、以及“沉迷”等等。显然,二者差别显著。

      通常,“习惯”和“上瘾”有些联系,而又相互独立。举例来说,当我们试图戒烟的时候,如果能认识到吸烟不仅是一种习惯,同时还是一种上瘾行为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戒烟。在吸烟的行为里,上瘾源自对尼古丁的化学依赖,这之外的就是一种习惯了。每一个烟民吸烟的习惯和上瘾的程度都不尽相同,但是,要想成功戒烟,不论是吸烟的习惯,还是吸烟的化学依赖,都必须同时加以根除。



    习惯的益处



      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

    好习惯是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以及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当然,他们身上并不一定没有坏习惯,但是,一定不会太多。

      让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吧。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但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成功取决于智商?

      每个人都应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智商。智力是天生的,它就像身高一样与生俱来,很难更改和提高。但是,你完全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个人的教育水平,获得更多知识。正是习惯,决定了每个人如何更为充分地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

    不是天才和天赋造就了这些原本普通人士的非凡成就,而是坚韧不拔的好习惯,即不畏挫折与失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与完善。

    成功取决于处事风格?——真正让我们与众不同的还是习惯

      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很聪明,很有天赋,但却总是得不到他们应有的成功。他们的确天赋过人,但是天赋却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成就。同样,在你的身边,是不是还会有另

    一些人,他们的成绩明显超越了他们的个人天分?看上去,他们似乎并不是特别聪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但是,他们却总是做什么就能成就什么。

      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通常,前者总是被人们打上懒散的标签,而后者会被认为很刻苦很勤奋。懒散实际上也是诸多坏习惯综合作用的结果——拖沓,做事没条理,糟糕的时间观念,缺乏实际行动,不守信用,没有毅力等等。同样,良好的处事风格其实也是若干好习惯的综合表现——做事有条理,时间观念强,信守承诺,坚韧不拔,从不拖沓等等。因此,只要查看一下个人习惯,你很快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区别所在。

      你或许认为,处事的风格是天生的,父母遗传的,好和不好都与生俱来。不过这只说对了一半。的确,人的所有性格特征都来自遗传。但是,除了先天的素质之外,一个人的处事风格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么一说,我们似乎回到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老生常谈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表现出强烈的遗传倾向(天性的一面)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经验、环境等因素的巨大影响(后天的一面)。至于先天的本性与后天的培养各自占据多大的比重,则是人们永远争议的焦点。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后天的培养铸就了我们强大的习惯,而正是习惯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处事风格。

    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酿恶果

      实干家的标志便是他们的实际行动!不仅是偶然为之,更是持续的、有目的的行动。

      前面的那些章节已经让我们明白,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加能说会道、更勤奋、或者更有恒心和毅力。他们不过是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不仅让他

    们着眼于行动,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更有毅力,使他们沟通更有效果、工作更有效率。

      闭上眼睛,憧憬一下,我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们也因此变得更有效率。然而,这个愿望该如何去实现呢?

      这里列出了一些好习惯,你不妨再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然后,让好习惯取代你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那些好习惯将影响你的一生,比如:

    * 永远信守承诺;

      * 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 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 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 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 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

      * 积极倾听;

      * 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

      * 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 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 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

      * 定期锻炼身体;

      * 少看电视;

      * 多读书;

      * 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 控制情绪和脾气;

      * 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

      * 定期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写信。

      是的,这样点点滴滴的好习惯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小习惯与大习惯

      培养小习惯意义非凡。举例来说。假定你养成了下面这3个小习惯:

      1. 你总是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而不任由它们堆积如山;

      2. 你总是快速响应客户和同事的请求;

      3. 你第一次读到收件箱里的邮件时,就及时处理好。

      上述的3个小习惯将给你带来如下好处:

      1、 从不拖沓日常事务;

      2、 客户和同事们相信你会及时响应他们的请求;

      3、 你会及时处理各项事务并得到大家认可。

      这样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好习惯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更多、更有意义的结果会很快接踵而至——你开始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不再拖沓,变得有条理,有效率。渐渐地,你还会发现你的闲暇时间因你的井井有条而多了起来,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都是好习惯的结果。

      小习惯带来小成果,也将逐渐变成你的日常习惯,并取得更大、更有意义的成果。

      大成果也许难以准确推断,或是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无疑是相当深远的。

      “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好处太多了,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究竟能在成功之路上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的习惯。

      好习惯造就好结果,坏习惯酿成坏结局。

      成年人大多局限于某种思想、行动和结果当中。他们很少跨越那条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人为界限。



    习惯的主人



      除非你去改变一些你每天都做的事情,否则,你的生活只能一如既往。成功的秘密就隐藏在你的日常行为中。

      事如其人,你每天做的事情就决定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这么简单,不论你是变好还是变坏,抑或什么也没有变,都是你日复一日的行动决定的,可见你的日常行为真的很重要。

      你或许会问,“习惯”和“日常行为规律”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习惯”和“日常行为规律”常常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在这里,我们探讨问题时,我们就把日常行为规律定义为人们的习惯总和。换句话说,你的习惯将决定你的日常行为规律。

      无论如何强调日常行为规律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基于良好习惯之上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习惯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

      自己做主,选择生活

      我们被锁链束缚,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在自己手中。

      让我们回到空想家和行动者的话题。并非生活眷顾行动者,而是行动者选择了生活。行动者有目的地选择生活,而不是随遇而安。

      我们知道,生活总是把那些我们无法控制、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强加于我们身上。有这么一个笑话我很喜欢:“如何让上帝发笑?告诉他你的计划吧。”我们无法掌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每天怎么做。我们可以去选择,每天、每月、或是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出行动的选择。问题只是,我们时常是选择“不去选择”。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日常活动的90%源自于习惯和个人的惯性。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也就是说,生活中90%的选择早已做出,并被记录到固定的程序当中。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程序,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意识不到我们能够选择,或者,领会不到这样的选择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我们的显意识完全有能力训练我们的潜意识。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无意识地任由不良的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了,而必须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日常行为方式。这便是有目的地去生活!

      驾驭你的习惯,和你每天的日常行为,乃至你的生活吧。

      让我们再次回顾前面那段“我是谁”的最后几句:

      我是谁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



      为了变得有效率,变得有毅力,变得足智多谋、不屈不挠,更为了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我们惟有通过自律来实现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从本质上讲,通过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自律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习惯的能力,而不是一种必须的技能。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到有目的地培养习惯,构建日常行为规律了。

      每天做些苦差事——为自己

      我选择了每天清晨长跑来帮助自己培养高度的自制力。泰迪?罗斯福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论你选择怎样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件你必须强迫自己完成的苦差事。其次,这件苦差事也必须是你每天都可以完成的。最后,这件苦差事当然还应该是一件有益处的事情(例如,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自信,改善认知能力等等。)

      你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苦差事,例如跑步,健美,游泳,骑车,散步,有氧运动,瑜珈,武术等等。体育锻炼的项目数不胜数,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选择的苦差事仅限于体育锻炼。练习一种乐器,坚持阅读或是写作,和朋友通信或写邮件等等同样适用。选择怎样的苦差事本身并不重要,坚持才是问题的关键。每天坚持做点儿自己原本不太喜欢的事情,最终会让我们获得自律、毅力、以及信守承诺。



    培养好习惯构建新生活



    自我评估

      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哪些习惯在阻碍你进步?你注意过它们吗?在实现了第五章中提到的“转变”之后,我们培养好习惯和构建富有成效的日常行为规律的第一个步骤便是自我评估。首先,你必须确切知道你希望培养的好习惯,以及你亟需改掉的坏习惯究竟是什么。这一阶段的工作势必涉及到你的同事以及亲人,他们将帮助你找出那些你甚至尚未意识到的坏习惯。这看起来似乎只是常识,不言而喻,但是,这一阶段却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最亟需改变的习惯总是别人的习惯。

    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

      许多阻碍我们成功的习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有一些坏习惯很难发现。通常,我们甚至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人们也可能被“训练”,或者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象大象那样“条件反射”地受到某种定性的思维、行动以及结果的禁锢。这时候,他们往往不自觉地陷入了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某种陷阱之中。

      我们通常都能够随口说出几个阻碍自己进步的坏习惯,以及一些有助于自己发挥潜能的好习惯。不过,我们也往往不能完全列出所有相关的习惯,因此,总有一些我们察觉不到的习惯在阻碍我们的进步。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自知之明”了。

      我们以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真的如何看待自己之间,有一个“交集”,那就是自知之明。越有自知之明,就越能够正确把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眼中对我们的看法有可能截然不同。钱伯斯(Oswald Chambers)把这种缺陷视为一种有害的、普遍存在的骄傲和自负:“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如此惊人的无知……我们必须放弃自以为了解自己的这个念头,这将是人们最不现实的幻想。”

    自我评估结果

      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列举几个自己希望改掉的坏习惯,以及期望养成的好习惯。

      替换,而不是抹去。用习惯去克服习惯。

      我们明确了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希望改掉的坏习惯之后,应充分理解如何改变习惯,这很关键。人们通常说,习惯很难根除。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习惯不可能根除,只能够被替换。换句话说,你只能够替换、而不是抹去一个坏习惯。替换,而非抹去,二者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此,我们在着手改掉坏习惯之前,必须仔细地思考究竟应该选取哪些好习惯来替换它们。

      你也许听说过,一些瘾君子在戒烟之后,转而开始暴饮暴食了。结果是饮食过量,体重骤然攀升。尽管烟民戒烟后频繁出现的暴饮暴食现象的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是,显然,在改掉某种习惯之后,必然会产生某种必须填补的空白。因此,有目的地选取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接踵而至。

      如果你有目的地选取了好习惯去取代坏习惯,那么,改掉坏习惯将变得容易许多。以嚼烟草为例。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用了磕瓜子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取代嚼烟草。当他每次受到嚼烟草的诱惑时,便强迫自己嗑几颗瓜子。虽然他现在已经戒烟而且用不着嗑瓜子了,但他在戒烟的早期,很长时间里都需要借助瓜子。

      我的另一个朋友,他的坏习惯则是晚上要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入睡。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定用看书取代看电视,直到自己睡意袭来后入睡。这无疑又一次验证,有目的地选择新习惯来取代旧习惯,将极大地提高改掉坏习惯的可能性。

      反之,有目的地培养和构建某种好习惯,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其实也在同时取代其它的习惯。例如,你希望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能先收拾床铺,那么,你一定意识到了你其实每天起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其它方面的。再比如说,你希望自己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那么,你必然已经意识到,你以往没有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习惯。而不善于倾听可能意味着,你的思维总是被自己要说的下一句话占据,而无法去思考他人正在说的话。如此一来,你必然会错过别人试图与你沟通的许多信息,因为你总是在想你应该如何回答。导致你不善于积极倾听的原因,也可能是你在与他人谈话时,总是习惯性地把思绪转到其它你必须完成的事情上了。

      准确的辨明我们需要替换的习惯,就可以更有把握地着手实施。这很关键,要知道,如果你还不具体了解你的坏习惯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又谈何改掉它呢!一旦清晰界定了坏习惯,那么我们用好习惯替换它们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列举几个自己希望替换的坏习惯,以及替换这些坏习惯的的好习惯(越详细越好)。

    人为设定结果,引起潜意识的注意

      如果缺乏某种强加的后果,人们将很难重塑自己,因为,他既是大理石,也是雕刻家。

      负面结果(吸手指和啃指甲)

      结果,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引起潜意识的注意。还记得我们说过,习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为了改变习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关注潜意识,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所以,当我们一次次地重复我们的坏习惯,或是无法养成好习惯时,我们必须设置某种后果。就像是训练一只宠物,如果一只小狗在地板上撒了一泡尿,而它只是被轻轻地拍打了一下,那么,小狗将只会把在地板上撒尿与轻柔的拍打联系在一起。

      许多家长都知道,纠正小孩吸手指的好办法,便是在小孩的手指上涂上某种怪味的东西。于是,小孩便会将吸手指与怪味这一负面的结果联系起来。

      一旦你为坏习惯设置了不良后果,那么,你便是在训练你的潜意识了。你的潜意识最终会将坏习惯(或者说没有养成好习惯),与那些负面的结果紧密联系到一起。潜意识一旦确认了这样的联系,你也就开始走上了改掉坏习惯的道路。

      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论你是否人为地添加不良后果,坏习惯确实会导致负面后果的发生。但是,这些自然发生的不良后果往往还不足以阻止坏习惯的继续。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提醒大家,那些所谓的自助和励志的建议往往会打出诸如“你只是个人,不是神”,“人无完人”等种种口号和借口,告诉你大可不必为“失败”和那些坏习惯导致的后果自责。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自助方案有些目光短浅,它只会毁掉你成功的机会。相反,如果我们把所谓的“失败”看作是“历练”的话,将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可见,我们需要为我们自己的习惯活动提供某种因果关系,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另外一个能引起潜意识注意的,是令人愉快的事物。让我们再次回到小狗的例子。如果你希望训练你的小狗学会听指令,比如坐下、大声叫、摇尾巴等等,那么,你完全可以利用犒赏或是爱抚来进行正面的强化教育。正面强化(正面结果)或是一顿美餐,也或是主人悦耳的语调,抑或是溺爱的拍打中表现出来的体贴和关心。小狗很快便会将你所希望它去做的那些动作与种种正面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父母们也很清楚正面激励的效果。我的许多朋友都在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早起收拾床铺的习惯。如果孩子早晨起来主动收拾了床铺,那么,妈妈便会为他准备一份热乎乎的早餐。反之,则只会得到一份冷冰冰的麦片粥。现在,孩子们早已长大,也许都上了大学,妈妈也不再为他们准备热乎乎的早餐作激励了,但是,好习惯已然养成……每个早晨,天天如此。

      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有个很招人讨厌的习惯:他总是忍不住地替别人说出后半句话,而且还时常打断别人的发言,只为了指出别人谈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私下里告诉我说,他终于利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克服了自己的坏习惯。我的这位同事酷爱吃开心果。每次在自己终于成功地忍住不去接别人的话茬,或是忍住不去挑剔别人的语法错误时,他便奖励自己一大把开心果。终于,他有效地克制住了自己想发言的冲动,现在,他已彻底改掉了自己这个招人讨厌的臭毛病。

      正面激励之所以能对我的同事如此有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他的抽屉里整天贮备着开心果。近在咫尺的开心果是如此诱惑,它们就像思想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效地阻止了坏习惯的进攻。显意识如此高度警惕,并伺机去训练潜意识。终于,潜意识明白,除非自己成功地阻止了插嘴、或是粗鲁打断别人而挑剔语法的恶习,否则,显意识将阻止自己享受开心果带来的快乐。所以说,改变习惯的关键便在于有意识地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

      运动员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心理预演”与“视角化想象”的重要性。你一定见到过跳远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之前,模拟起跑、起跳、以及落地的情景吧,也见过篮球运动员站在罚球线上,进行无球状态的投篮模拟吧。

    在心理上模拟将要执行的任务,以及对成功的可能结果的想象极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同样,我们为了应对某种特定场景所进行的心理预演,也将大大地提高我们改掉某些不理想的行为(坏习惯)的能力。

      我们假设,你很清楚自己在面对坏消息时,会有一些反应欠佳的坏习惯。通过反馈调查你又了解到,在听到坏消息时,自己也的确有一些过激的表现。

      这样,当你注意到这个坏毛病,并确认它发生的具体时间,就是你改掉这一坏习惯所迈出的第一步。那么,你的下一个步骤则是,确认自己希望用来取代这一负面习惯(注意:是取代坏习惯,而不是抹去坏习惯)的正面习惯是什么。一旦坏习惯以及坏习惯发生的场合得以确定,并且具体确定了自己今后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场合,你下面要做的,便是心理预演的工作了。

      在内心预演自己将如何应对特殊场合,对于改掉坏习惯来说至关重要。

      事实上,对大脑的医学研究也表明—— 心理预演,即对某种行为的生动而具体的想象,将有助于调动那些操作实际行为的大脑细胞。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人们在力图以好习惯取代坏习惯时,心理预演尤其重要。因为,当人们准备克服某种习惯性的反应时,额叶大脑皮层将变得非常活跃,它将全身心地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和所有的反应。

      在额叶大脑皮层休眠的状态下,人们就很容易去做那些根深蒂固的行为。反之,当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心理演练,使额叶大脑皮层相应被激活后,再面对类似场合,我们将更倾向于去实践我们的预演,以及预演中的那些期望中的反应。

      你可能很希望一下子就能改掉好几个坏习惯,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小习惯能带来小成果,小成果又将造就大一些的习惯,接下去得到更有意义的成果。而大成果通常比较微妙,也更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也无疑是更为深远的。

    聚焦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改掉习惯是件挺难的事情,而且也很清楚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为了改掉坏习惯,我们必须关注、沟通、并训练我们的潜意识。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一次是否能彻底的改掉一个习惯便是至关重要的。

      改掉习惯,需要调动聚焦的力量。关于聚焦的威力,我们可以用光线聚焦的例子来类比说明。

      我们都知道,漫射的光线谈不上任何威力。但是,通过聚焦后,我们却可以获得巨大的能量。太阳光线通过放大镜后,聚焦的光线完全可以点燃纸张或干草。进一步聚焦光线,例如激光光束的聚焦,它的威力甚至可以切断钢铁。

      在改掉坏习惯方面,聚焦的威力同样巨大。集中我们的显意识,一次只改掉一个习惯,我们将获得对潜意识“编程”的强大能量。一次改掉多个习惯的企图,势必分散我们的精力,并彻底毁掉我们改掉坏习惯的能力。

      在开始试着改变习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极端困难。我们发现,就像运动中的火车那样,我们很难开始改变习惯的步骤。但是,一旦我们成功的改掉第一个习惯,改掉坏习惯就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事实上,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不仅要集中精力,力求一次改掉一个坏习惯,而且,在决定改掉某个习惯时,最好能从小处入手。比方说,如果你希望参加马拉松比赛,在没有开始练习长跑之前,你显然必须从短距离的训练着手。不过,根据积累的原则,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将达到完成马拉松长跑的水平。积累是一种现象,它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稳步改进,并最终形成巨大的改变。这便是积累的巨大威力。

      一个从来不跑步的人,哪怕仅仅从400码的距离开始练习,最终也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马拉松选手。

      当你从小处入手,并借助积累的力量,那么改掉习惯也将变得十分容易。

      慢慢的逐步的改善也正是培养任何好习惯的关键。

      有的时候,积累的力量也可能阻碍我们前进。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无疑再次说明,有目的地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改变某些不好的习惯,而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却选择了“不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坚韧的力量

      同义词:坚持、坚忍、顽强、固执。

      以上每一个名词都含有不畏艰难和阻力,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追求目标的意义。坚韧也暗含有对忍耐的褒扬。

      任何改变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决定性的要素。事实上,成功的改掉坏习惯的先决条件便是那高于一切的品质——坚韧。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自我控制赋予了我们改掉习惯的能力。事实上,改掉习惯的能力与我们的自律能力是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而我们的自律能力的高低可以从我们的坚韧中看出来。

    坚韧是一种习惯。坚韧这一习惯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你表现得越坚韧,你也越可能变得坚韧。

      事实是,坚韧对于改变我们的习惯,实现我们的目标至关重要。

      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力量并不属于大多数人,它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坚韧从来不负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足够的坚韧?答案便是,在我们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时。否则,我们还不够坚韧!

      我们应该预见到可能的挫折,但是,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把挫折视为失败。所有成功人士都必然经历过挫折,他们与那些“失败者”的区别仅在于他们的不屈不挠和永不服输。对于积极进取的行动者来说,挫折仅仅是暂时的“筋疲力尽”。

      手中牢牢紧握那根引导自己走完忙碌人生迷宫的线索的人,一定是那些每天早晨都会为一整天的事务做个计划并能按时完成计划的人。

      一日之际在于晨。每一天的开始,将为一天中余下的时间搭起一个大舞台。如果你有目的地在每一天的早晨设定好一天中自己希望的行为模式,那么,这意味着你向着自己希望的生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早晨,正是我们自我检验控制能力的试剂。

      每天早晨醒来后是为一天做个计划,还是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呢?假定我们已经为自己做了个计划,我们又是否能够坚持执行计划?我们是遵循一个有目的的、预先设定好的,并能够让我们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行为模式呢,还是放任自己自由想象和自由休闲?或者,我们只是随意而匆忙地准备出门,目的不过是为了准时上班?

      如何度过早晨,决定了我们日常行为规律是否能发挥它潜在的威力。它究竟是由好习惯构成,还是被坏习惯充斥,早晨的时光将彻底揭示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希望自己不至于一生碌碌无为,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那么,养成有效利用早晨时光的良好习惯将至关重要。

      造成早晨效率低下,或是使得整个早晨都用于匆忙准备和出门的一个原因是,早晨时间过于紧张。我们往往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压力很大,时间的利用也不见效果。我们总是如此珍惜和拼命延长早晨被窝里的每一分钟。这样的赖床习惯却有着完美的理由——在这个国家里,睡眠被剥夺是如此普遍的事情。我们的每一天,都在忙碌处理无数事务中度过,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经常牺牲充足的睡眠时间。然而,不幸的是,这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缺少睡眠,我们整天精力匮乏,精神无法集中,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效率,同样的任务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于是,我们的工作时间便变得更长更辛苦,下班后也会需要更多的睡眠。

      同时,缺乏睡眠还极大地减少了人们改变习惯的可能性。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习惯存在于思想和行动的能量保存。此外,我们的显意识为了限制我们的潜意识,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在身心疲惫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我们驾驭潜意识、改变习惯的难度势必会大大的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种疲惫、懒惰、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呢?

      一天中的第二个关键时刻出现在晚上。如何度过晚上的时光,也是决定你如何度过早晨时光的因素之一。在心中默默整理和评价一下自己一天中完成的事情,并规划好自己第二天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第二天早晨是否能够正确做好计划,以及是否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制定一天的计划,并坚持执行计划,将让你的工作变得效率更高成绩更大。如果,每一天你都无法完成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那么,你应该反躬自问一下,症结或许就在于缺乏计划。



    有效小技巧,帮你改习



    目标的力量——设定一个目标

      在确定了自己希望改掉的习惯,并了解了如何改掉它之后,“告别坏习惯”的工作就被提上了你的日程。无数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那些坚持为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比那些从不设定目标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设定目标的人比不设定目标的人更成功,而且,目标让人们在以下方面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压力更小,焦虑更少;

      * 更容易集中精力;

      * 表现出更多的自信;

      * 更有效率;

      * 总是表现优异。

      事实上,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善于设定目标的人不仅更容易成功,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显然,有效设定目标的能力将有助于我们改掉习惯。制定计划则将进一步提高我们改变习惯的成功率。

    制定一个计划,并坚持

    制定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制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制定计划的人的3.5倍。

      * 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者高达78%;

      * 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没有制定计划的人仅为22%;

      * 除了制定计划外,坚持计划也是最终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根据调查结果,那些坚持计划的人,比那些中途改变计划的人成功概率高出许多,具体来说,前者的成功概率是后者的成功概率的5倍多。

      * 坚持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84%;

      * 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成功概率为16%;

    把它大声说出来

      一旦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或意向告诉他人,它们将变得更加现实。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到付诸实践是责无旁贷的。当我们的意向受到公众舆论或公众监督的制约时,我们往往感觉从前未曾有过的高度的责任感。这或许便是我们通常并不愿意将改变习惯的目标告诉别人的原因吧。如果我们对外宣布了自己的打算,却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其他人便会了解这一切,无

    疑,这会让我们遭受的痛苦更加剧烈。但是,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告诉他人自己将改掉习惯来帮助自己坚持下去,而不轻易就放弃。

      在改变或培养好习惯的努力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那便是他人的支持。亲人、朋友,或者同事,都可以成为支持、鼓励、激励你的人选,或成为友善的提醒者——他们完全有可能决定我们究竟是成功地改变生活的某个方面,还是继续糟糕的现状。

      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帮助我们记住事情的小技巧——“线索在手指间”。诸如此类的心理暗示的确能够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过的,当我们考虑养成某种好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皮层——负责行动的大脑部分——将被激活。研究表明,在我们思考某种行为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其实已经在开始实战性的“练习”了。我们还要记住,某个行为被重复的次数越多,它根深蒂固的程度就越高,即便这种重复只是发生在我们的脑子里。

      我们不妨进行一下这样的尝试:在纸上写下我们希望养成的习惯,并把它贴到洗手池上方的镜框上。这样,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你便会得到它的提醒,让自己再一次注意到自己的目标。得到镜子上的标志的提醒后,你的大脑便会开始执行任务。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一切都将自动完成,不过,额外地关注一下会对任务的执行有更大的帮助。通过这样的简单步骤,你所希望养成的习惯就能得到每天最少两次的演练,其效果也会迅速地累积。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具有不可思议的潜能。但是,人类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潜能。

    “现状”与“可能”

      当心,不要让“现状”导致我们对自己潜能的低估。相反,我们应该把精力积极投入到“可能”领域的开拓。



    今天还是明天



      如果你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行动者,那么,你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也惟有从今天开始做起!切勿依赖明天。

      如果你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就是你的失败之日。同样,如果你计划一切从明天开始,你也将失去成为行动者的所有机会。明天,只是你愚弄自己的借口罢了。

      我们总是自欺欺人的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它会出现。然而,就是这个画饼充饥的愿望,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付诸行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持续而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我们甚至计划着某种非凡的事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的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