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剧大全最新:【ZT】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版本赏析_望江楼吧_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5:57
分享次数:0
共有5篇贴子
【ZT】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版本赏析
分享到:

77de不败传说547位粉丝
1楼
我对莫扎特总有一种难舍的情怀,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正是他的音乐将我领进了“古典音乐”之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才悟出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他后期9首“钢协”中,这首第23号显的很特别,那种美中见柔、柔中见凄、凄美之中又不乏思念、不乏希冀的情怀总是令我陶醉,这凄绝又美绝的旋律又总能激起我心中的阵阵涟漪,        美国著名乐评人唐斯就认为此作属“媚人”之作,这主要是因为第二乐章那绝美而又略带优伤的西西里亚格调,每至此,弹者全神贯注的弹,听者全神惯注的听,因而流传甚广,伴随着勃兰德尔优美的旋律,谨将我以前发表过的文字稍加修饰,搁置于此,借此以慰我心,以度佳节。
古尔达这版“第23号”演奏(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古尔达兼指挥,录于1993年5月)给我印像较深,钢琴的音色接近波森多弗尔琴,木质感与颗粒感都甚好,古尔达的处理琴风扑实,触键舒放不拘,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让人感觉不出其过去固有的维也纳风格中华丽与透明的一面,印像最深的则是钢琴演奏中的质扑与自然,由于身兼指挥,乐队的声音与钢琴十分搭调,合奏声响很纯粹(不得不赞一下北德广播交响,万德留下的财富——对莫扎特很有感觉),二乐章给我难忘印像,专情而不滥情,浓郁之处反而以淡雅处之,只有心有灵犀的高手才能达到这般境界,格调那叫一个高!对音色及音粒控制真是出色,在看似随意的触键中实则精准的把握着细节与力度,带有晕感的音色更加突出此乐章的小调特性,越细品越觉出内蕴丰腴,魅力就来自老到的质朴手法与浑然天成,随意之间,墨墨点点已自成一美妙画卷了。和哈农库特那一版(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哈农库特)同样出色,精神气质表达差不多,但十年前的“北德版”古尔达专注力似更好,在音色及风格上有明显不同,演奏要精细一些,触键精致华美,虽还没有达到像他“北德版”那样的随心所欲,但慢板乐章仍表现出与旁人都不同的韵致与气质,阿姆斯特丹乐团一如即往的优秀,它的音准与精致在超一流大团里数一数二,再加上哈农库特对节奏与力度超人的敏锐,这三个乐章无一不精。
阿什肯那奇(爱乐乐团~阿什肯纳奇兼指挥、DECCA双张系列)属于那种地域色彩较淡的钢琴家,因而对作品适应性较强,除俄罗斯作品外,他的贝多芬、莫扎特、肖邦都有精品,这版演奏与古尔达形成对比,明朗而亮丽,触键十分小心翼翼,第一乐章加大了力与柔之间的对比,线条突凸,专注力有意向两侧偏移,展示了莫扎特身上明朗与贵族气息的一面,二乐章用情较深,颇有一步三叹之感,玩情调,偏重于情感色彩的抒发,乐队也为之推波助澜,此版弱点在乐队,第一乐章呈示部过于锋利,多少冲淡了作品本身的韵致。
科曾(伦敦交响~克尔特茨、DECCA传奇系列)的莫扎特追求亲切、自然而又带有几分即兴色彩,这版演奏给我最深印像之处在于跳出固有情感圈子外而另觅蹊径,演奏朴实、平直、不动生色,如实展示作品自身的魅力,可能不那么动人,却是大家风范——不滥情,不在细节上小里小气,二乐章仍是一反常态的冷处理,强调音粒的圆润与钢琴分句的气质感,着重于内在感觉而非浮于表层的情绪抒发,似乎并不顺畅,但对内蕴的表述却平坦如初,克尔特茨对乐队的调度好极了,绚丽而又不突凸张扬,远胜阿什肯那奇版。
哈丝姬尔版(维也纳交响乐团~萨切)也给我较深印像,她的演奏在气质与音色上流露出诱人的魅力,第一乐章定力极佳,这出乎我意料,气定而神清,神清则语速、气色俱佳,其音色与钢琴分句的质朴同样给我深刻印像,二乐章弹的甘润而悠远,纯净处婉若赤子降临,而你在如歌般的吟唱中分明又能感觉出几分孤漠与落寂,喻意很丰富,哈丝姬尔是科尔托的大弟子,她的莫扎特倍受称誉,确是不同凡响。

2010-7-26 02:54回复
77de不败传说547位粉丝
2楼
安妮·菲舍尔版(新爱乐乐团~鲍尔特)也不错,演奏流畅而精致,音色偏暗又略带刚性,细节好,二乐章与古尔达版如出一辙,情趣内在,表述自然,充满净穆与温雅之情而毫无斧凿雕琢痕迹。
波里尼与伯姆版(维也纳爱乐乐团)当然杰出,乐队华丽明晰,典型维也纳味道,波里尼的演奏全然一个典雅、隽朗、富于贵族气息,他的处理非常大气,流畅如歌,演奏绝不在细节上拘泥,可谓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二乐章处理速度略慢,弹的端庄而富于神采,毫无阴郁之色,毫不小里小气,又并不缺乏情感,那时的波里尼已经具有大家的风度。
老一代大师版中,我最欣赏肯普夫(班贝格交响乐团~莱特纳),他的解读,根植于心而其华在表,力度给的好极了,如果想了解什么是古典主义时期形式与内容的均衡统一,你就听肯普夫此版,他的演奏是心智上达到登仙化境后自如的抒发,技术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惗熟、自然,又是那么的美仑美涣,不用在紧崩着,不用在专情,不用在感慨人生,也不用再回味人世间的种种疾苦磨难,即没有老成,也未见童真,有的只是圣像般的慈祥与维纳斯神像那样永衡魅力与莫测高深,听听第二乐章,哪个能达此境地!莱特纳自四、五十年代就与肯普夫合作录制协奏曲,自然深喑大师的风格特点,班贝格的演奏听的不多,精致、正宗,相当好。
塞尔金版(伦敦交响~阿巴多)未能令我完全满意,不知是否和年龄有关,节奏感太拖了,生机活力锐减,而且乐队与钢琴的相融性一般,看得出阿巴多在近全力的“贴”,但当速度明显慢时,两者很难做到严丝和缝,除第一乐章外,二乐章依然明显的慢,情感表达很难被有机的“串起来”,其实塞尔金的钢琴音粒端正,音色也称得上晶莹,但节奏把握上的弱点甚难弥补,致使韵致略减,实乃遗憾,第三乐张开端乐队部分多好,该有的都有,说明把节奏拉下来的主要是塞尔金,阿巴多作为小一辈只能“协奏”。
霍洛维茨与朱利尼(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就利落多了,老大师可谓宝刀不老,指键如飞处,音粒仍声声入耳,又表现出任何一个版本都未有的清晰层次,想不到莫扎特作品还能被演奏成这般模样!——极端的技术化、效果化,作品本身的古典风韵与暗隐其中的情趣被淡化,代之而起的是是对键盘技巧与力度对比的专注、和对钢琴分句与美妙音粒的追求,但演绎却与莫扎特精神气质与作品本身的内蕴偏远,第二乐章韵味大改,别人强调的,他偏偏一带而过,西西里格调中的凄惋与忧伤感全然消逝,虽然乐队依然保持着原貌,但钢琴吟唱的是反调,然又不失风韵,没有任何人表现出这样的标新立异!也没有人在此作中展示出这样丰富的层次与对比!这真乃天神一般的大手笔,“三拳两脚”,就改变了200多年来该作品固有的运行方向!第三乐章简直就是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玩儿”!老顽童般的由着性子“炫”!不管你是否喜欢,不能不敬服老大师高超的键盘技巧与视野,指键大师这顶帽子如果只有一顶,非他莫属。
季泽金此版(爱乐乐团~卡拉杨)很珍贵,他也是莫扎特钢琴作品出色的解读者,二战后由于受纳粹牵连,演出多次被中断,留下的协奏曲并不多,卡拉扬的乐队相当好,出色烘托出季泽金的清丽与精致,第一乐章提供出难得的韵致与味道,平直质朴而又孤傲隽秀,二乐章弹的意味深长,他用最为平净的语调在诉说着内心,每个音符的力度都给的恰如其份,不管轻音重音,各个脉脉相连,音断而意不断,真是清丽悦耳,直入心扉。
比尔森(英国巴罗克独奏家乐团~加丁纳)是美国出色的古钢琴演奏家,加丁纳则是复古大潮中的一员主将,两人气味相投、一拍即合,因而演奏步伐特别一致,给人以完全溶和在一起的感觉,出色展示出莫扎特那个时代的风貌,二乐章弹的妙不可言,一股巴罗克特有的清晰与透明,乖巧如小家碧玉而又落落大方,即无拘泥与小节之弊端,又无阴郁之色,隐现在沉静音色之下的,是一张建康美丽的脸,加丁纳的协奏当然好,相亲相溶。

2010-7-26 02:54回复
77de不败传说547位粉丝
3楼
安达(萨尔兹堡莫扎特学院乐团~安达兼指挥)此版给我惊喜,感觉找的很准,若论艺术品质和整体效果,此版并不在古尔达之下,我对此版评价就四个字,“恰到好处”,哪个方面都恰到好处,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技巧、感性与理性、钢琴与乐队,无一不佳,这个莫扎特协奏团还是第一次听,一开声就为之叫好,不愧为“莫扎特”协奏团,吃的那么透,出来的声音那么悦耳,独奏合奏那么水乳交溶,二乐章演奏的情真意切,完全发自内心,毫无机巧之心与矜夸之意,淡定而丰满,清秀而隽永,大家气度。
本来以为古尔达、安达版已经相当好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同样精彩的海布勒(伦敦交响~罗维兹基),以自如、流利、细腻见长,钢琴打磨如珠、圆润如玉,无一丝毛刺,下足了亲切与细腻的功夫,表现的是纯粹维也纳式的语速和语言方式,海布勒与戴维斯合作录制了全集,获评甚高,被《音乐圣经》推为首选,单论这首“第23号”当然好,但未必超过布兰德尔与斐拉亚版,乐队略显尖锐,不知是唱片本身使然还是其它原因。
在未品尝这个“第23钢协盛宴”之前,此作我只听过斐拉亚、布伦德尔、比尔森版。莫扎特钢协全集版,斐拉亚和比尔森版我算是听过,布伦德尔只听过“第19——27号“,斐拉亚这套全集,算得上张张精彩,他的演奏着重于浓郁情感与深髓意境的表达,是一个偏重于情感的版本,触键上我感觉他仿佛不是弹,很多时处是在“抚”,近似我们东方人熟知的“抚琴”,在美妙音色的外层,仿佛罩上了一层“晕色”,琴音行走如一团团光环掠过,十分难得。布伦德尔与之恰成对比,他着重于在莫扎特典雅气质、高贵的式样美与如歌的歌唱性上着笔,触键上,布伦德尔就是弹,发音清晰透亮,音体晶莹饱满,他指下的莫扎特如一片蓝天白云,亮丽而纯净,另外值得提及的是,他似有意在演奏中突出莫扎特音乐的结构性,这在许多版本中都是被忽视的,他的演奏不仅是层次好,音乐构架也最为凸显、清晰,可惜未能找到他的全集。全集版中,比尔森版是个富于特点的版本,这架钢琴英文拼写为FORTEPIANO,意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所用钢琴,用这架钢琴演奏的莫扎特,与用波森多夫和斯坦威琴都明显不同,不以宏亮的声音与丰满的表现力取胜,却散发着十分贴近那个时代的气息与巴罗克式的透明,其二,这版演奏也不像其它版那样,钢琴居显赫的中心地位,而是与乐队并重,这样,加丁纳的乐队比重明显加大,也由此形成特色,此版弱点在于,第19号之前,首首精彩,之后由于作品情感比重逐渐加大,表现力相队弱了一些。
非全集版中,我最欣赏古尔达,我个人始终认为他是贝多芬和莫扎特最优秀的诠释者之一,甚至是最合适的解读者,特别是对莫扎特,在气质风格上极合适,尽管他后来醉心与爵士乐,多少分流了对古典乐的专注,但他的莫扎特所流露出的、唯他独有的“维也纳味”令人神往,古尔达是在浓郁维也纳氛围培育、发展起来的钢琴家,说他“怪”其时很不准确,即使怪,也怪在个人性格而非演绎、演奏风格,以他的心智才能未能录制全集,实乃莫扎特钢协版本中的一个大遗憾,好在他留下了一些录影和唱片,聊可补缺,这些唱片,我个人以为和阿巴多、维也纳爱乐合作的“第20、21、25、27号”较为出色,这时候的古尔达无论是心智、历炼、技术、灵感都在巅峰期,与阿巴多和维也纳爱乐形成极有魅力的共鸣,特别是“第25号”,那种挺拔、开阔与气脉之绵长充分是任何一个版本都不具备的。
哈斯姬尔应该是另一个最杰出的诠释者,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单纯与童真气息与莫扎特精神极贴近,这种气质深如骨髓,绝非后天可以培养,因此诺大年纪后、直至已成一龙钟老太太,气质依然是那股气质,终身未改,再加上他演奏风格中传承自科尔托的那种绝美的“法兰西格调”,使他指下的莫扎特与众不同,独具魅力,这版上有她临辞世前与马克维奇录制的“第20、24号”绝版唱片,其超凡脱俗的风骨给人印迹甚深。
另一个较有特点的版本来自西班牙钢琴家拉罗恰,她在晚年与戴维斯录制了多张唱片,这个时期的拉罗恰已从巅峰期的锐气才华让位与豁达心境和成熟老到的思考,初听似感觉不到引人注目的外表魅力,但她追求的是莫扎特在维也纳最后几年愈来愈明显的天人合一、反朴归真的超脱境界,和在纷争复杂的客观环境里无所争、无所求的人生态度,她的演奏正是表达着这样的心境,亲切、纯朴、甚至带有几分木纳,似一下子把人们与莫扎特的距离拉近了,这其时是一个新的视角,也是其魅力所在。
因这套大餐丰盛,多说了几句,虽皆心声,未必准确。

2010-7-26 02:54回复
77de不败传说547位粉丝
4楼
',1)">

2010-7-26 02:54回复
77de不败传说547位粉丝
5楼
尤金娜 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A大调(1943年录)
弹的很激情,速度很快。苏联音乐家的早年录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