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一字型车位尺寸:拜年“事小”与“事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57:06
本报记者 陈振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30日   第 09 版)


拜年是件小事。一条短信一毛钱,拇指一按即拜年。“新年好”、“恭喜发财”、“给您拜年了”,一见面,开场话一撂,表达对吉瑞、健康、和谐、圆满的愿望,立马拉近人和人的距离。
拜年又是件大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拜年是其中最重要的仪式。按老礼,它有极强仪式感。拜年历史悠久。古代国家礼仪中,即有“朝正”、“团拜”,民间亦有团拜、拜年。拜年,是强化君与臣、中央与地方、亲朋之间联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指大臣向皇帝拜贺。《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时间一般在大年初一。至清代,朝正之礼提至腊月三十。《燕京岁时记·除夕》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谓之拜官年。”
“团拜”一词,始于宋代,沿用至今。《朱子语类·杂议》载:“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其初始意思,是指行礼方式,围成圆圈,互相行礼。这是同事间互相敬拜的方式。
下拜上,同拜同,这很正常。上拜下,则出现于延安时期。彼时,毛泽东等领导人开始向群众拜年,关心他们的疾苦。这一传统沿袭至今。现在,每年春节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出现在贫困地区、困难户家里,送去祝福和温暖。
拜年的形式也在变。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余文祥说,过去拜年,有两种模式。一是上门拜年,进门作揖,跪拜,主人连忙扶住,敬烟泡茶,并择日回拜。另一模式,不必进门,而将“某某某拜”的红纸条贴在拜年对象大门上,主人不必招待,也不必回拜。
从过去作揖、磕头,到送帖子、邮贺卡,再到视频拜年、发短信、发邮件、发微博,传播技术进步,使拜年方式日益多样便捷。
现在,每年春节期间,全国发送的拜年短信即有数百亿条。其中不乏精彩的诗词和“段子”,这种“拜年短信”的文学现象,应当运用好、引导好。
当然,也有分析认为,一些不分对象的群发短信,不但成为接收者的一种负担,还削弱了传达真情实感的功能。
拜年也是个累活。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士闪调研发现,在对“你觉得下列节日有必要传承下去吗”的回答中,认为春节有必要传承的人数,略低于中秋节。
“春节虽然隆重,但个人在节日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如忙年、拜年、走亲戚等,过完春节往往会有疲惫感。”相反,中秋节以赏月娱乐为内容,其家庭化、个人化色彩较浓郁,较为轻松、温情。
拜年更容易累心。都要给谁拜?哪天拜?如何拜?带什么礼物?漏拜了谁没?心中不免有些纠结和忐忑。此外,拜年也容易滋生“问题”。作家张抗抗有一条建议:拜年期间,是要警惕官场与商界,假借春节人情往来之名进行的钱权交易,“物质化和庸俗化正是春节文化品位下降的主要根源”。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马上就腊八,年就到了,拜年这事慢慢上了心头。有关拜年,每个人都有话说。龙年要来了,祝福大家在春节期间,在拜年时,舒心、平安、吉祥!
寒暄重乡情
(张颖 23岁 广告从业者)
我的家乡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的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近百户人家。从我出生至今,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区”里,还保留着以见面寒暄的方式拜年的习俗。
仔细想想,家乡的拜年也是有个“程序”的。小孩儿永远是先锋,大年初一一起床先得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到邻里乡亲家串着拜年。
这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客厅的桌子上,摆上一些瓜子、冻米糖等干货,当然,橘子、苹果等水果也不会少的。
老家的小孩拜年时多会用上一句通俗的话——“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时,主人就会拿出预先准备的糖果,我总记得,自己的小口袋在这时候总是鼓鼓的。
有了孩子们打头阵,接下来大人之间的拜年就简单多了,路上见了面,说上几句“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祝福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希望讨个好彩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寒暄,像我们这样的乡村,香烟也成为一种特别的沟通“媒介”。邻里间见了面,抽烟的见了还得递上一支,停下来问问去年的情况和未来打算,交流一些“外面”的信息,也听听别人的意见。
自从离开村庄外出上大学、工作了,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往乡里乡亲的家里走上一遭,补上缺席的问候。
连接村外的世界似乎必用上现代通讯工具,可家乡的邻里间拜年,还是那样朴素、真诚、亲切,这就是回乡的感觉。
(本报记者 李志伟采访整理)
贺卡更温馨
(杨柳 24岁 学生)
我6岁打球,先后进了市体校、省体校、省专业队、国家青年队,3年前来到北大读书,也是北大乒乓球协会会长。每逢春节,我都会给我的老师寄上一张贺卡或明信片祝福拜年,这也许源自我们家的“传统”。
我的家人都爱写家书,而我母亲更是深深影响了我。她是第一个教会我用图画、用文字表达感情的人。她喜欢把她和父亲的情书装订起来,取名为“爪印”,经常拿出来说一说那个时代革命战友般的恋情;她也把我所有贺卡、便条、家信装订成档案,题名为“足迹”。每次打开家书,那浓浓的爱犹如涓涓细流不断融进我的心田。
我喜欢通过写信、写贺卡和老师们分享成功的那份喜悦。到了春节,我也会寄上一些卡片,写上祝福语。“复古”的贺卡与书信也许更契合春节气氛吧。
写给我的母校八叉巷小学,“小丫头在未名湖畔读书,感校恩播撒梦想,感师情彩笔耕耘,谢教练国球汗水浇灌”。
写给体校,“小小银球,师徒情深”;写给省队、国家队,“国球雄威,金牌多多”。
写给教我编辑出版课的老师,“说拉弹唱,声情并茂,听课是享受;博古通今,苦心造诣,桃李齐赞美”。
诚然,现代通讯工具不可不用,但是终究比不上一张手写贺卡的温馨。有了手机、网络,看似方便了,却让人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贺卡就是一个纽带,跨越时空地域传递人们的感恩与祝福。
告别千篇一律的问候短信,用一张简简单单的节日贺卡,一条小小的亲笔祝福语,给老师送去感恩,给家人送去温馨。
(本报记者 李志伟采访整理)
礼物尽孝心
(冯璇 23岁 学生)
我来自江苏一个中等收入家庭,是复旦大学在读本科生,现就读于卡内基梅隆。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都选择一份礼物给亲朋好友们拜年。礼物也都不是什么太贵的东西,但都是为特殊对象挑选的。
爸爸妈妈都50多岁了。当时已是冬天了,看到爸爸还是穿着以前的旧大衣,恍然间觉得爸爸苍老了许多。于是,就想着过年的时候,给他买件新大衣。
爸爸收到礼物的时候,很高兴地就试穿了,然后就骂我乱花钱,说他不需要。可是我心里却很开心,虽然爸爸头上早已经有许多白发,但他在我心中从来都是个帅爸爸。
那年过年的时候,也给老妈买了围巾和羊毛大衣。妈妈拿到礼物的时候说:“我有,干嘛还给我买?”可是我还想给她买一条围巾,让她围着我买的围巾过年,暖暖和和的。我还为和我家交往比较多的亲戚们,也都专门买了礼物。
每逢过年的时候,我还会给我的闺蜜买一些礼物拜年,去年那个冬天是我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假期了,想着即将分开,总想留下些纪念的东西。我有些人来疯,看到可爱的就买下来,买了梳子、睫毛膏、帽子什么的。朋友们在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就会想到我对他们这份友谊的珍视。
总之呐,拜年不在送礼,心意最重要。
(本报记者 石畅采访整理)
短信寄心声
(Simon 62岁 退休人员)
“Simon”是我的微博名。我虽已过花甲,但我孩子常说我已成了“微博控”与潮流达人了。
已过退休年龄的我,每逢春节都会发大量的短信给我的亲戚、朋友、同事、客户。而且通常我都是原创。
刚接触手机时,发一些简单的“祝新年快乐”;后来变得追求诗情画意;再后来就学着发彩信,尤其是生肖彩信,带音乐、动画,形式活泼,很有意思。有时发送短信还会根据不同的收信人,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
吃完年夜饭晚8点钟左右,我就开始忙活发短信,估计到午夜两点才停。由于短信太多,我只能在收到别人发来的短信后再回复。但即便这样,那一晚上也够忙的,得有几百条呢。只能边看电视、放爆竹、吃饭,边发短信。第二天早上起来,手机又会爆棚。看到新短信的符号,会感到一种亲切,来自远方的问候。
发短信对我来说是得心应手,不过我爱人就不太在行,但她也不甘“落伍”。于是每逢过年,我们都要开个小型“研讨会”,现场教学,指导如何发祝福短信。不过她最终往往放弃——我就编好拜年短信,先发给爱人,然后她再群发。
时代变化可真快。新的通讯工具改变了空间和时间,距离感一下子缩小了,时间节省了。人和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过,我倒是不常写字了。
最近呢,我在忙着和我爱人一起研究Facetime,可视通话。而且,还专门配备了便携式无线路由器,用3G上网,速度可快啦。我看,以后过年就可以视频拜年啦。
(本报记者 李志伟采访整理)
视频传亲情
(李倩 19岁 学生)
我来自山东青岛,UBC本科二年级在读,去年的时候来到了温哥华。
国内春节放假,国外放假则是在圣诞。因为机票特别贵,算上燃油附加税来回一万多块钱(人民币),圣诞假期特别短,性价比又不高,就没舍得花这钱回家一趟。
等到国内过春节的时候,我这边就又开学了,但温哥华这边华人很多,春节期间和同学一块过的,并没有感到寂寞。但因为圣诞没回国,太久时间没见到爸妈,没吃过爸妈做的饭了,就特别想他们。
过年的时候,因为时区不一样,我深夜3点就爬起来了,没过多大会儿,国内这边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我一边和家里人用QQ视频聊天,一边开着网页在线看晚会,我爸爸妈妈在家里也用电脑看春晚。
等到国内新年钟声敲响,我这边才早晨8点,通过视频就向家里人拜了年,特别方便,解决了空间的距离问题。从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没仔细看过他们的脸,现在在视频这端,才有机会仔细端详,才察觉到在我长大的同时,他们却老去了。
在我们那个大家庭里,我是家里最小的,姑姑舅舅们都宠着我。过年的时候,我没法回去,他们也没法过来,给他们也是在线视频拜的年,聊聊天、拉拉家常、送个祝福什么的。虽然和家里人距离很远,但视频拜年却又让我们从未感觉如此之近,尤其是让我有机会仔细端详他们的脸。
(本报记者 石畅采访整理)
本版制图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