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车库收费员女招聘: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模块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9:02:10

平原一中2009级高一语文模块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2010-02-04 10:16:20)转载 标签:

孟子林

平原一中

t细胞

盛衰

兴国

教育

分类: 语文教育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

1 2 3.答案:A .解析:①句“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②句与“有益”相对,应选用“有害”。③句“诚实温和”是属于品质性格,要用“品性”故选A

4.答案为D  .解析: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项“邂逅相遇”多用于久别亲友之间的偶然相见。C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5答案为A.解析:A报纸、刊物等的名称加书名号,而其所办栏目名称为引号。B项整句为非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C《教师口语》作为新增的课程使用书名号不当,应用引号。另《序言》使用书名号也值得商榷。D身材矮小、脊背拱起,是小句关联,应为逗号,原文用顿号是错误的。

6答案为C.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加“情况”;B项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D概念不清,“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能并列,“地理位置”属于“房源条件”。

二、科技文阅读

7.A(人体免疫是指人面对外来病原体侵害的防御机制,该项将之偷换为“外来侵害”,犯了概念扩大的错误)

8.D(A项,表意绝对化,原文为“皮肤和黏膜是自然免疫的主战场”,“异物进入体内后自然免疫也要参与体内的防御;B项,错解原意,炎症反应初期仍然是自然免疫在起作用,4天后获得性免疫才被激活;C.错解原意,胸腺不能制造T细胞,只是负责挑选T细胞,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制造的;D.随年龄增大,人体免疫能力肯定下降,运动和生活习惯只是让我们恢复到本来应该有的免疫力)

9.C(A项,人体免疫力是综合抵抗能力,经常生病的人其综合抵抗能力肯定低;B项,炎症反应虽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消炎药有利于尽快消除侵害,若炎症严重而不服用消炎药会损害身体;D项,人体免疫力的强弱与包括体力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仅仅看胸腺一个指标)

三、文言文阅读

10  D。解析:A一句归义为归附,归顺,动词,二句归义为返回,投奔,动词B 一句告义为祷告,动词 ,二句告义为报告,动词  C一句困义为围困,动词,二句困义为困扰,动词

11  C.解析:A都是主谓间B介词,等到 C前表承接,后表并列D介词,用

12 B  鱼和熊掌作为喻体主要是引出观点“舍生取义”

13 翻译句子:

(1)当他(庄宗)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重点词:“及”“举”“莫”各一分)

(2)我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重点词“与”“其”“乃”各一分)

(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那游山的乐趣。(注意字字落实。错一处扣一分)

14、略

15、(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淡淡的和忧愁两层意思分别一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16.原因:一是供需矛盾,二美元贬值(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

17.⑥③①②④⑤ (全对4分)

18.“人才” →“员工”     “高就” →“就职(工作)”  “慧眼识英雄” →“考察后聘用我”(三个要点分别一分)

文学类阅读参考答案:

19.朴素(1)。享殿除了有孟子像,再也没有别的了。孟子墓是一个大土丘,墓的四周用一圈石墙兜住。

孟子墓没有图片资料,只有黄土和清风。站在山顶上看不到孟子墓,也看不到孟林中的惟一建筑享殿。(举出两个适当例子则得2分)

20.⑴孟子的思想是当时时代的精华,超出了一般人的智慧,所以不被大家理解。孟子只能和天地万物交流自己的思想。⑵虽然孟子的思想不被大家接受,但是他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论被劝者是否听从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结构上:与前文“孤独的孟子只有与日月相对,与上苍交流”照应,深化孟子的孤独这一文章主旨,强化情感,使结构完整严谨。(2分)用写景语句结束全文使文章回味深长,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1分)

②内容上: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写出孟子墓和大自然和谐一体,写出了孟子深受上苍的喜爱(1分)。

22.第一问:作者采用衬托、对比、比喻的方法来写孟子林的。(2分)

第二问:(1)通过对孟子林所在的四基山的景色精心描写,衬托出孟子林的幽雅静谧、质朴无华,(1分)(2)通过对孟子林和其他王侯之墓的对比,表现了孟子墓的朴素,(1分)(3)通过对把孟子的言论比成果实、把孟子林树木比成老人,表现了孟子的孤独和他与上苍的交流,抒发了作者对孟子的崇高敬意。(2分)

实用文阅读参考答案:

19.原因有二:(1)唐初人才济济,个性突出鲜明,为避免内斗和党争,非常需要稳压器似的人物。(2)在李世民的时代,房玄龄能隐忍委屈,协调好皇帝与群臣的关系,甘愿做皇帝的出气筒。(每条2分)

20.从文意看,房玄龄并非是一个无个性的人(1分)。其性格特征应是世事洞明,温和谦让,通达睿智,豁达大度,谦虚低调,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答全得3分,答3个以上得2分,答3个以下的一分)

21.(1)房玄龄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2)22年殚精竭虑,甘为人梯,使贞观时期的大臣各尽其才。(3)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致绩工程”,然而贞观时期的大事小事却离不开他的实干。(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4分,答对一条得2分)

22.本文通过典型场景、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分)这在写作上给我们如下启示:(1)必须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个性;(2分)(2)必须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借助描写和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使人物血肉丰满。(2分)

23\作文【构思点拨】

    此文题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这里“飘雪的季节”可以是实指,以此为观照可写雪花是春的使者,雪花来了,明年的花期就近了。也可以是虚指,“飘雪的季节”指的是恶劣的环境,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一切逆境,而“花开”则与此相反,指人生的顺境,美好的生活。以此为观照,文章要表现人的乐观、豁达、不屈、积极向上等心态。当然,写作时,也可虚实并举,以实衬虚,化实为虚,使文章更雅致,更含蓄。

附文言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后把她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写了《伶官传》。

   赏析一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人重视。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余为公真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

这篇序文与其说是写伶官,不如说是写庄宗。李存勖是一位颇具勇力之人,打仗时能冲锋陷阵。作者写他由盛转衰,教训十分深刻,十分惨烈。作者先从王朝更迭的原因写起,落笔有力,足警世人。这正是陆机在《文赋》中讲的“立片言以居要”。应该说,欧阳修的历史观比薛居正深刻,他认识到了“人事”的重要性。然后,作者回顾历史,概述了庄宗临危受命的情景。这段描述,言简意赅。随后,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文章的重点。“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又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犹如从万丈高空跌落下来,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极为深刻。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描述景象,而是总结历史教训。开头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然否定了天命之说,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当描述完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作者开始总结历史教训了。他先引用古书上的话,意在告诉读者,这个道理古人已经知道,庄宗没有记住前贤的话。然后作者道出自己的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者至此,会很自然地想起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来,贤明之人都有些相同的见解。

    从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有敌人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因为他能使你警钟长鸣。庄宗之所以“壮哉”,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励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竟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当敌人被消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逸豫”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国家。像庄宗这样的人,他的敌人被消灭,也就预示着他自己开始走下坡路。

    欧阳修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北宋最高统治者看的。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正是因为不能自强,所以最后也落得个“身死国灭”。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沈德潜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此言达哉!

赏析二: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段叙事,后段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请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也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句末的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 ""抑……欤 "反诰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