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的台词:山东人的两种大汉基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6:24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1952年,m到济南视察,许世友陪同。许世友在在山东打了16年的仗,却不知道"山东"的来历。在去趵突泉的路上,m告诉他:齐鲁古时候称"邹鲁"或"齐青"、"山左"。齐鲁又因为在太行山以东,所以古代"山东"有时指齐鲁,有时比齐鲁大。到战国时期,只剩下7个大国争雄了。人们以函谷关为界,西边的是秦国,东边则是山东六国……
    从m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战国时期就有"山东"这个词了。秦朝统一中国后,山东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山东仍指太行山以东,狭义的山东就专门指齐鲁地区了。

    山东成为一个行政区划,则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秦朝把全国分为36个郡县,齐郡、琅邪、东海、东郡、薛郡等都在今山东范围。汉初封王,山东大部分地区封给了齐王刘肥。汉武帝时削弱诸侯势力,初置十三郡州,山东置青、兖、徐三州。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山东地区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为路,全国分为二十四路,山东分属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所在益都(今山东青州市),统辖山东地区。至此,"山东"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青州是山东第一个首府所在地。元代,设置了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尉司,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首府仍在青州,后转移到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到清代山东省的名字才正式确定下来。

    说了半天山东人,现在才想起"山东"这个词。这是一个带有明显地域界限的标志。"山东大汉"的基因从何而来?

    我认为,山东人成为大汉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还有种族、文化等多方面基因的遗传。

    种族是决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齐鲁建国前的山东人都是东夷人。那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夷"字,在古山东话中,它和"人"是同一个读音。"夷"从大,从弓,就像一个背着弓箭的大汉。这恰好形象的描述了东夷人的两个特点,一是身材高大,二是崇尚武力、兵器和英雄,其标志符号就是腰间佩戴的那张弓。

    专家说,人的身高除了遗传基因,主要靠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分为运动、营养、环境三大类。运动还分为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营养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还有钙,钾、磷、铁等矿物及各种维生素类。环境则分为日光、空气等自然环境和包括文化刺激在内的社.会环境。最早的山东人是"沂源猿人"。沂源县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有"山东屋脊"之称,空气通畅,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既无沿海地区的潮湿,又无平原地区的干燥闷热,生态环境良好。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吴新智说,沂源无论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优异的自然环境,保证了最早的山东人具有身材优势。

    东夷是一个喜爱运动的民族,这里地处海岱之间,日照时间长,能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的动植物多,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正是因为这样,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被争夺的对象,经常陷入战争漩涡。从远古时期开始,东夷就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它们在部落领袖的率领下进行过无数次的战争,人人都成为斗士。前面说过的东夷族首领蚩尤,是一个勇猛善战的英雄。黄帝对蚩尤极其惧怕,在杀死蚩尤后,还把他的胃填充起来,做成一种类似足球的"鞠",让部下戏玩,这就是最早的足球。

    有人做过统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中,山东、河南一带的先民身材是最高的,平均在1.7米以上,而浙江、陕西等地的先民身高不足1.68米。东夷人的身材高大,强健,性格豪放。在长期的渔猎生活方式中磨练得机智灵活,具有搏斗的优势。

    东夷人非常喜欢弓箭。通过现代的史籍研究和考古发现证实,东夷人最先使用弓箭和金属兵器,使人类结束了只能以木棒、石块作为武器的历史。这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技术的一个革命性飞跃。东夷人的另一个首领是大力士后羿,传说他发明了弓箭且射术精湛,曾射落天上9个多余的太阳和山泽中的吃人怪兽,为民除害。

    传说是现实的折射,东夷族自古就有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所以蚩尤、后羿受到华夏民族的崇拜,被尊为神祗。蚩尤是"东方八神"之首的"兵神",后羿是箭神,尤其受到秦始皇、汉武帝等重视武功帝王的顶礼膜拜。

    随着民族的大迁徙,种族之间的融合在加速,这就使得山东人的身材更加高大。

    从秦汉之后一直到宋元,中国历史上最少有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公元3――6世纪的"匈奴――鲜卑时期",公元936年――1125年的"契丹――女真时期",以及公元1279――1367年的"蒙古人时期"。这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时间之长,人口之多,影响之深远,都对中国的人种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晋惠帝时,匈奴人攻破洛阳,杀士兵百姓3万余,史称"永嘉之乱"。大量中原人为避战乱迁往长江中下游,形成"衣冠南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山东先后置于9个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之下,战乱不断,几无宁日。大量金发碧眼的白种胡人进入山东。据说,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北方人移居南方,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北方人与大批涌入的胡人杂居。

    北人南侵,中原人南移,加上汉代以来中原多次与匈奴、鲜卑等族通婚,促进了外族血统的扎根,从而增高了山东居民的身材,由此产生了"山东大汉"的称号。这里的"大汉"除身高马大的形态学特征外,还指骁勇善战和所向披靡,是故"大汉"又为"豪杰"。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中指出:北魏时期,"连川敕勒谋叛,徙配青、徐、齐、兖四州为营户",这"四州"充当"营户"的地方恰是今天的山东一带。又说,"北魏祖宗本以冀、定、瀛、相、济、青、齐、徐、兖等州安置北边降人,使充营户",这一带除了现在的山东外,更有河北、河南等地。"总之,冀、定、瀛、相、济、青、齐、徐、兖诸州皆隋末唐初间山东豪杰之出产地,其地实为北魏屯兵营户之所在。由此推测,此集团之骁勇善战,中多胡人姓氏(翟让之'翟'亦是丁零姓),胡种形貌(如徐世绩之类)……"

    那么多胡人被发配到山东,使山东人高大的体形中杂糅了浓厚的外族血液。这些人成为李世民建立唐王朝的"武力基础"。

    唐朝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之后,北方人开始逃亡南方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五代十国",存在了短短54年时间,北方出现了5个朝代,而南方相继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屡有更迭。李白有一句诗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第三次则是北宋灭亡之际,民族迁徙达到高潮,从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出现大幅逆转。汉时北人南人比例为8:2,南宋时则反过来为2:8。全国的**中心也由秦汉时期的关中,经过洛阳,一步步向东南转移。

    如此说来,山东人高大的身材里,也有少数民族的影子。有一个人这样写到:"关于山东人种起缘,学术上说是比较纯种的一支蒙古利亚北方人种,但我臆测可能在古代时,或多或少有匈奴、契丹或突厥之类胡人的混血。在大连、青岛、威海、烟台等地,常能见到相貌类似相声演员李金斗面部特征的男人,高鼻子带钩、双眼睑很深、肤白、络腮胡子、身材高大俊朗,我不太相信他们是很纯的黄种人。我有一祖籍山东的同学,其父是南下干部,离休前在海军任职,父子均是1.8米的魁梧身材,且胸毛浓密、卷发、大胡子,二斤白酒下肚跟没事似的,我常开玩笑'骂'他匈奴。据他父亲回忆,曾听太爷爷说好像祖上是从长城外迁移山东的……"

    如今,南方的许多地方还保留着汉民族最古老的习俗和语言,文化呈现坚韧和独立的特质。而北方的民族文化融合仍在进行,文化上有一种包容和交融的特点。

    除了种族的融合,齐鲁深厚的文化基因成为山东大汉的内在支撑。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齐字是一个象形字,解释为3个排列整齐的箭头。从文字的渊源上,齐国人继承了东夷人的尚武之风。东夷人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群体,曾长期抵抗夏商统治者的镇压,在周统治者怀柔政策的感召下,渐渐融入后来的齐国,成为齐人的主要成分。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立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东夷人尚武、好勇、好田猎、擅技击的习战传统和剽悍性格,也被齐人继承发扬。《诗经·齐风》中,多以赞美、颂扬的笔调来写狩猎,表达对英武、粗犷的崇尚。

    山东教育学院已故教授徐北文是一个齐鲁文化专家。就山东人为什么被称为大汉,他曾在82岁高龄时进行了一番解释。

    "人们一直以为在齐鲁大地这个滋养了孔孟圣人的地方,这个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一定会是首善之区,文明之乡,其实这只是齐鲁文化的一个方面。鲁国是文圣周公所封之国,是礼乐之邦,不过齐国则是武圣姜尚的封国,尚武好勇一向是齐国人的风气,这种风气,在齐地形成了悠久的传统。《荀子·议兵》云:齐人隆技击。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齐国人爱打架。再譬如说当年的齐闵王,据史书记载,他选用官吏的办法只有一条:看他敢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搏斗。齐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以比武取乐。即便是他们驾车上路,也喜欢以车毂相互撞击来逗乐。大道上,尘土飞扬,车马疾驰,'砰'的一声车毂相碰,落败的一方人仰车翻,时常有性命之忧,齐人的好勇之风可见一斑。当然,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教化的推广,上层阶级中这种传统逐渐有所收敛,但这种传统在民间却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一直到宋代,齐人好勇之说还常见于史册。"

     徐北文说,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山东好汉的是秦琼秦叔宝,他是山东济南人。"和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都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小时候,崇拜黄脸汉子秦叔宝,那可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级人物,他重信用、讲义气、武艺高强而又喜欢打抱不平,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看小说《隋唐》,听说书的讲《说唐》,对这些故事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对里面讲述的山东好汉秦琼、程咬金、罗成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想到他们是咱们山东人那种自豪更是深深地发自内心。我想在齐鲁文化中崇敬好汉,争当好汉的传统就是这样通过民间文化代代相传的。"

    的确,翻阅史籍,我们会发现齐人以勇武著称,历代齐君都喜爱善斗之士。《国语·齐语》说:"庄公陈武夫,尚勇力。"《晏子春秋·外篇》说:"是时齐王好勇。"《荀子》和《孙膑兵法》都记录了齐人尊崇、擅长技击的事实。《汉书·刑法志》说:"齐愍以技击强。"《管子·七法篇》更是总结了齐人技击的水平和能力:"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由于统治者励精图治、军事文化普及、老百姓尚武习俗等因素,使齐国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兵力和战斗力。春秋齐桓公时,经管仲的改革,齐国已拥有3万士兵和左、中、右三军编制,千辆战车。齐地居民也酷爱练武竞技和研究兵法,**、比剑、比射、角力等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齐人的好胜心还表现在他们爱好娱乐体育竞技上,《管子》说:"齐民贪粗而好勇","士民贵勇武而贱利"。正是这种尚武的渊源和长期战争的实践,齐国成为我国古代兵学的中心,在800年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军事家和著名将领,如姜太公、管仲、孙武、孙膑、田单等,还诞生了《六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中国十大兵书中近乎一半的作品。

    有一个故事,非常典型地说明了齐人粗犷剽悍的性格:齐国有两个勇士,一个居住在东郭,一个居住在西郭。一日,两人路遇,东郭勇士说:"去喝一杯如何?""有肉下酒吗?"西郭勇士问。"你身上的肉,我身上的肉,不是肉吗?"东郭勇士乜斜着西郭勇士说。西郭勇士不甘示弱,欣然应允。于是,两人找来些豆酱,拨出刀来,你割我一刀,我割你一刀,蘸着豆酱吃起来,谁也不甘心先服输,直吃得两人都倒毙于地。

    齐国人如此,鲁国也不乏刚勇之人,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路,就以勇敢著称。《论语》记载:子路问孔子:君子应该不应该崇尚勇敢?孔子回答:君子崇尚勇敢没错,但是要以"义"为上,否则就是"乱"和"盗"。孔子认为,贤人应该具备六艺,并把它教给自己的学生,这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就是关于战争的学问了,看来孔老夫子也并不排斥战争。

     齐鲁文化冲突和交融了800年,为新文明形态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孔子儒家学派的诞生为标志,东夷文明彻底完成了跳跃,成功升级为更发达的齐鲁文明,这一文明形态至今仍是山东地区的主流文明形态,而其文化内核儒家文化,不仅继承了土著东夷文明的实用、自然、宽容的精髓,也融合了关中文明强调阶级、秩序、尊卑的思想。于是,这一融合了整个黄河流域文明的思想,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的内核。

    因为有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山东人的正义感强,与义薄云天的豪侠义气、路见不平的侠骨英风、正直善良的古道热肠慢慢勾勒出一个"山东大汉"的形象。(选自《俺是山东人》 新华出版社出版 郝桂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