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ub8online.com:华东模范中学从“备教法”向“备教学行为”转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9:21
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执教根据学生实际激活课堂教师:优化教学行为体现教学领导(附照片)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从“备教法”向“备教学行为”转向    华模率先提出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包括提出“四环节十六字”。现实的情形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优化,是建立在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上的。
    学校运用国家级课题《在组织变革中提高学校领导力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通过继续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强调以“双通”教育为理念,提升教师课堂领导力为指导思想,全面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探索通能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教育教学,改善学生学习行为,拓展学生通识,提高学生通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学业效能的提高。
    华模将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内容的重点,也是实施“双通”教育的前提。
   
镜头  关注课堂提问
    学校政治教研组在高中三个年级分别选取了一个班级进行有关课堂提问的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课堂中必须有教师的提问,但有45%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的提问对他们没有启发性,有78%的学生不爱向教师提问题,有12%的学生对课堂上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非常不满意,还有36%的同学认为教师的问题他们难以回答。调查同时显示,72%的同学认为教师提问的作用是传授知识和集中班级注意力,只有9%的同学认为教师提问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几乎没有人认为提问有利于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课堂中的教师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关注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已经成为当前二期课改大背景下,更好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引导学生,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行为。于是,教师们感到:第一,要从教学“三维目标”来设计提问。第二,教师整堂课的问题设计时,要有梯度,难易兼有,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种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第三,既要兼顾知识型问题的设计,又要兼顾理解、应用型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不仅易于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微型讲坛  教学行为是要素
    董君武
    教学行为,初看起来,似乎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的“规定动作”,司空见惯。可仔细琢磨一下,不难看出,这个“规定动作”中蕴含着万千气象。有的“规定动作”符合教育规律,中规中矩;有的“规定动作”,有板有眼;可也有的“规定动作”,不仅无效,而且产生负面影响。
    华模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视作教学的生命线,非常倚重。因此,改善教学行为,是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持系统”来考虑的,是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来落实的。
    既然,教学行为是要素,那么就应当“铁肩担道义”,犹如千钧重。
    (作者为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校长)
   
华模教育词汇  教学行为“四环节十六字”
    备课环节:析、集、谋、编
    授课环节:导、述、变、结
    反馈环节:选、测、评、省
    辅导环节:谈、疏、拓、融
   
改善:从教师能力提高出发
    当前,华模教师已步入年轻化的阶段: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超过三分之二,其中30~40岁的教师和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分别占40%和25%,一方面,他们的教育行为和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使学校充满活力的最能动和活跃的因素,是学校变革与创新的基础与源泉。而且,他们普遍喜欢教师职业,对学校发展满怀期待,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历,愿意在一种富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开展教育的探索性实验与研究。显然,改善教学行为,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题中之义。
    同时,“双通”教育既对学生的“学”提出变革要求,更对教师的“教”提出挑战。学校以“双通”教育为基点,给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新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有效地迎接挑战。
    “双通”教育中给教师明确提出了教学行为的“四环节十六字”,即备课环节中的“析、集、谋、编”;授课环节中的“导、述、变、结”;反馈环节中的“选、测、评、省”和辅导环节中的“谈、疏、拓、融”。这“四环节十六字”,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新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和评价功能,给教师教学行为变革提供了引领、导向、反思、诊断和调控。它能启发教师教育自觉,增进他们对“双通”教育课程理论及其价值意义的领悟,也能促进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反思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重建自己的新教学理念提供智慧资源。
   
改变: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
    陆老师第一年教高三,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上课伊始她总是会让学生拿出默写本,默写上一节课重点讲解过的知识点和这一节课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收起来进行批改,接着再用PPT放出例题进行讲解。但是她却发现在讲解的时候会有三类不好的现象出现,一是有些学生还在一抬头一低头的抄写例题中,二是有些同学会露出一脸迷茫,不知道在讲什么,这是因为她让他们看题目的时候他们在抄题目,根本来不及思考,三是有些同学很兴奋,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根本不抄题,思考的时间充足,但是这一类学生往往在回家作业中会出现错误率较高的情况,因为他们回家后凭记忆做题,没有先复习上课学过的内容,所以导致错误率较高。而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抄例题的问题”。“那么我为什么不干脆把例题和练习打印出来发给学生,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呢?”于是学案应运而生了。
    自从有了学案,陆老师的课堂容量大了,减轻了学生负担,也大大提高了课堂40分钟的效率。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明显的提高。
    这说明,教师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行为,使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学生基础”。
   
改进:从优化教学策略入手
    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自己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效发挥教师的课堂领导力。而有效的启发引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现象和场合实施引导。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引导,对好学生只需“点到为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要“耐心细致”,对大多数学生应该“热情有加”。在不同的场合施行不同的引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是耐心的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热情的鼓励者;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是冷静的反思者。
    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引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与困惑之处,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引发必要的争论,并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引导学生体验正确的思考方法。
    三是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实行有情引导。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不仅是认知环境的需要,而且还是情感态度养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与他人相处、进行人际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认识态度在此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情感常常左右课堂的整体气氛。教师的有效引导来自于课前的精心设计,更多是根据多变的课堂实际情况随机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