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喜茶加盟:三寶相關訓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8:13

三寶訓文體會

三寶使用方法:

一、守玄

1、濟公活佛慈訓: 德慧雜誌78

◎所以身為天道的弟子,就應以三寶修持作為修行的法門。

這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簡單的修行方法。不要小看明師、點傳師的玄關一指,這一指點是名「授記」,是名「明心」,是指點大家找到自己的真主人,點開生死竅門,不可輕視,得此是一大事因緣,好好自加珍惜。三寶的第一寶,點在這裡,讓你明心,讓你守玄,把萬念歸於一念,再把這一念放下來,那就是你本來的面目。玄關是個門,是下手處,開了正門往裏走,才能找到真主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有志於道者,以「守玄」功夫為修行之基石,守玄功夫非專指打坐禪定而言,而是在行、住、坐、臥中常收束身心,取念於前,意守玄關,念念不離而相續。把心收回玄關,就不會起邪念和妄想。從玄關發出的念頭,都是正念,都是慈悲心、喜捨心、智慧心。輕提心念在玄關,再用玄關去聽、去看、去應對一切事物,如此便能與師以心印心。

◎五字真言默念於心,用天心(玄關)去念,這種修持,可以讓我們帶到天涯海角,任何場所,任何時間,行住坐臥,都可以默念。散步時、空閒時、工作時、睡覺時都可以默念,這是收束心念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一切煩惱、妄想都是劫難,默念五字真言,不是外求淨土,而是內生淨土,用自性佛堂,獻自性心香,誦無字真經-守玄。

二、調心:

◎濟 公 老師曾在靈隱寺教過調心的方法:大意是當有煩惱壓力時,手抱合同在胸前,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頂上顎,意守玄關,呼吸時默念口訣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念口訣後四個字,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晚上睡前反省也可這樣使用。但不可太久,否則會變成頑空。

◎濟公活佛慈訓:

用心觀想呼吸,吸氣時觀想,氣從玄關吸進,再由玄關吐出,而吸氣時要念真經,吐氣時念一次

真經或一次氣唸一字都可以。我們道中是真人靜坐,道法自然,平心靜氣,坐的時候,身體要自然,背脊要直,兩眼自然八分閉,舌頂上顎,兩膀輕鬆下垂,自然氣貫丹田,二目守玄真人靜坐,平心靜氣,兩眼守玄關竅,這叫真人靜坐。

三、叩首

1、濟公活佛慈訓:

◎這個肉體如果沒有水可以洗,是很髒的,所以我們天天為眾生祈福,早晚獻香叩完一百叩首,要不要加叩是看你們,可是希望你們都能夠加叩一千叩首,好不好?(好)你每天一千叩首的迴向,眾生好安慰啊!你的冤欠不敢來找你啊!你天天為人家祈福,天天為人家擦腳、換尿布,他還恨你嗎?(不會)是啊!你對人家好,人家就對你好,那我們快樂嗎?(快樂)

◎磕頭心要誠,要迴光返照,筋脈拉直,頭部放鬆、手和頭一起動,力量由腳來支撐。「叩首」

非「叩手」。磕頭的動作,有發有收,頭尾動作一貫,這是一貫之道的精神。叩首要誠心。叩首的目的在於養成恭敬謙和的心,而且叩首的姿勢正確,可打通經脈,有益身體健康。

◎磕頭燒香,要的是一顆真心,所以磕頭要至誠,不要隨便,要一叩一叩慢慢的磕,不要像趕火車般快。

◎天德老人慈訓:拜拜就要慢慢拜,不要隨隨便便,像在敲木魚,叩!叩!叩!一下子就叩完了,這樣子不可以。

2、南海古佛慈訓

◎合同代表一陰一陽融合在一起,正負陰陽磁場能相通,如果抱合同,平日叩首禮拜,依於自性正門實修實煉,能接收宇宙至清能源,浩然正氣循環週身。

◎在叩拜 皇母當中,全身會引發核子分裂反應,釋放出能量,全身熱呼呼,身障慢性疾病或傳染感冒,加上佛光照耀,叩拜時暖流流注全身,通暢血液,再加上行功立德,抵償因果,雙管齊下,可一一消解各種病症。

◎叩首禮拜時,可引發全身的核子反應,核子反應器,即在你的玄關處,所以叩首時:(a)意念清靜;(b)心神集中;(c)散發菩提心;(d)無人我對待分別;(e)掃除妄想;(f)刪除不潔念頭。

久久功成,配合行功立德,必定身心健全,久依玄關核子反應器修持,可煉得光能顯現。

◎在叩首當中,守住玄關一竅,認本皈宗,萬法皈一,心無旁騖,斷除七情六欲,一切皈於中道。抱起合同,做十方圓滿,無有對待分別,如此陰陽磁場,皆無法束縛於你。

◎莫以為抱合同叩拜是一種形式,原因是你不明白陽三寶之真實妙義,以及用來修煉,以致求道如牛毛,了道如牛角。

登堂入室求道的修士,要瞭解如何運用三寶來修身養性,提高境界,行功立德,切記三寶的效用是很大的,然後必須自助而後他助,自助才能得天助。

三寶是用來修煉的,能修至內外功德圓滿,定可躲災避劫,消冤解孽,所以在接引各教信徒時,

要會講說三寶真實妙義。

日常生活當中,能將道注入其間,運用三寶來保身、保命,躲災避劫,提高境界,感化眾生。

無極在玄關竅,太極在丹田,無極生太極。因為玄關失一,落入太極丹田,參禪打坐者,即修煉精氣神,多半不離煉太極陰陽二氣,但真正煉處是方寸寶地,此地為精氣神會聚的那一點、集中點,最終究竟不離修持自性玄關,修煉合乎至道,真理。

三寶使用方法:共有三種方法

一、第一種方法:守玄

就是心思輕輕的想著你玄關竅那一點(但不可鬥雞眼,眼睛是張開的,但睡覺就閉上),無論行住坐臥,講話、吃飯、走路、等車、騎車、洗衣、煮菜、工作、睡覺:都可意守玄關(呼吸時可用玄關式呼吸)、默念真經。註:若走路時,默念真經可配合腳步,每走一步默念真經(口訣)一個字,每走五步即默念完一次。

二、第二種方法:調心

手抱合同(第三寶)像在蓋印章貼在胸前(膻中穴胸前凹處,在雙乳中央),手肘放鬆下垂。

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頭輕輕的頂上顎,眼觀鼻鼻觀心,心裏輕輕地一直想著玄關竅那一點即是

意守玄關(第一寶)”。正常可能會產生大量口水,可配合於吸氣快完時吞下口水後再呼氣。

用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腹部脹起,吐氣時腹部收縮,需練習至肺部不可脹起。

配合呼吸,吸氣時默念真經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念真經後四個字。(用第二寶)以上三寶齊用。

雖然是從鼻子呼吸,但需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想像著吸氣時,有四周空氣從玄關吸進,吐氣時想像有體內濁氣從玄關處吐出來,想像玄關為呼吸器官。此即玄關式呼吸

注意吸氣與呼氣時需緩慢,練習到聽不見呼吸的聲音才對。例如吸氣時十秒鐘的話(只有默念真經第一個字,吐氣也許就需二十秒(因配合默念真經後四個字),呼吸時間愈長愈好。

若時常使用的話,則在吸氣時,從玄關、膻中穴處會有一股暖流直下至丹田(肚臍下三公分處),吐氣時暖流自動從背後尾椎延著脊椎,往上至頭頂泥丸宮,並從玄關出去。此暖流就是浩然正氣。

靜坐時背脊需坐直,肺部與下巴微內收,若盤腿坐時,可在臀部下方放置5公分軟墊。若有病痛發生(如胃痛),有空時可以將合同改放在病痛(胃)的位置,可以獲得舒緩。(註:還是要看醫生)。

使用時機(可對清晨或傍晚的太陽,眼睛全閉,靜坐用三寶調心,效果更強)

以早上、晚上(睡前反省)各使用一次,時間3~15分鐘,因避免頑空,故不可用太久!

心不正時,如有煩惱、慾望、壓力、脾氣、憂慮時。可立即靜坐十分鐘調心。

調適精氣神(如精神不好、感冒、其他病痛時),使用頻率可以三餐飯前、睡前各用一次。病痛可以獲得舒緩。

使用好處:自己不好的習性(如脾氣毛病),煩惱或某種執著等,不知不覺消失於無形,身體的某些痼疾與業障漸漸好轉,是一種頓悟的方法。

注意:若有一用三寶就身體不舒服的狀況,那是暫時現象,那是在清理痼疾與業障,不用擔心,持之以恒必能改善。

三、第三種方法:叩首

1、手抱合同在拜墊上,手肘往內收約與肩膀同寬,而手肘微彎曲。貼在拜墊時合同接近橢圓形狀,在仍可維持子亥相掐前提下,合同的手心儘量水平貼拜墊使拱起幅度最小,震動力會最大。

2、臀部要擡高,頭與背成弧形往下彎曲成弓箭狀,頭高度不可太高需往下放低,但是額頭離合同一個半與兩個拳頭距離即可。眼睛一定要睜開,並凝視合同中心,兩手不配戴物品

3、一定是腰帶動頭與手一起動,頭與手自然被腰帶動牽引,手不可出力,雙腿要併攏。

4、腳膝蓋放置於拜墊三分之一處,膝蓋與小腿可使出力量支撐,臀部要擡高而重心往前傾,若能調整腳尖平貼輕輕出力接觸至地面,且身體各部關節放鬆有彈性的感覺時,此時腰會像彈簧般自動地帶動頭手叩首,但腳尖緊緊貼地不可移動,此為氣機引發之現象。每隔一百叩首額頭要輕碰至合同上一次,氣機會暫停讓腰休息後,再繼續叩首。(註:此時腿部臀部可能會非常酸痛,但習慣後即會消失,但此自動叩首現象不易做到,初學者可先跳過此點,待其他姿勢正確後再學。)

5、當腰帶動著手與頭同時動時,合同不可一直貼拜墊不動,合同被腰部牽動離開拜墊,高度約(0.5公分)並一上一下要有蓋印章的聲音,耳朵專注聲音,玄關要有震動的感覺。合同亦不可提太高,避免震動力沒有。至少兩手小指與無名指尖要貼拜墊並隨著合同一上一下輕微敲擊,由腰部控制合同撞擊拜墊的力量但需輕柔,有震動的感覺即可。註:最好選用硬質拜墊,不宜用軟質拜墊叩。

6、當合同蓋上拜墊而停止瞬間,頭隨著腰帶動後,頭部放鬆並隨著慣性力輕微地甩頭(頭不可出力),藉由離心力使玄關自然震動,叩首時亦舌頂上顎。

7、速度要慢慢的叩,以自己腰能承受的速度,覺得舒服而不累即可。若遇上下執禮報數太快,則以自己的速度叩首,不可快,以維持姿勢的正確性,並使得心神集中才較誠心。

8、同時配合意守玄關與默念真經,可以一字一叩首,三寶齊用,收心效果更佳。

9、若能進一步配合玄關式呼吸叩首,如默念兩次吸而兩次呼的話,不需數數,久久功純可達完全無念狀態。

10、叩首時身體會發熱,暖流路徑與調心相同。建議每天早晚一千叩首(叩首前胃需消化完食物),若有頭痛或感冒等其他病症時,可立即叩首得到舒緩,也可增加三餐飯前叩首而較快恢復。

11、不標準的叩首現象:(註:只要覺得身體叩的不舒服的話,即姿勢不標準,請自行研究調整)

(1)腰未帶動,只叩手,不叩頭(2)頭提太高(3)頭太低或貼近合同(4)叩頭太用力(5)合同貼著拜墊不動或動一點,而沒有震動效果(6)報數與叩首速度太快太急(7)抱拳的合同或合同拱起叩(8)報數時多叩(9)合同提太高,而沒有震動效果(10)手肘太開或僵直未微彎曲(11)眼睛閉著或沒有看合同中心(12)手有出力,未放鬆(13)頭與背平直未往下彎曲(14)手沒有抱合同叩。

三寶的意義

一、三寶簡述

1、濟公活佛降 鸞壇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從這一佛偈,就曉得每人身上也有個三寶殿,向此求之,就能化解一切,甚而成就佛道了。我今述之:

◎靈山:即是自性地,儒稱「至善地」,道曰「玄關」,此關在心頭,即「良心的頭上」,如能經明師點化,豁然開悟,則在自身可以「求佛」。第一寶

◎真經:經為通佛之徑,口唸佛號,心起佛心,曰頓教,曰淨土,專注於斯,非僧之專利,俗家居士人人可唸,稱為「最方便法門」,彼唸過去佛,我唸未來佛,彌勒當下生,唸彼早來世,以開龍華會,人人成佛道。則在自身可以「求法」。第二寶

◎心印:眾生若能與佛合一,才可成佛。此心與佛「合同」,手握不離這個:子亥(本來天真佛→孩),自然得佛心印,則在自身可以「求僧」。第三寶。

以上即為自身三寶殿,平時多燒香,有事可求之,自然逢凶化吉。所謂「朝登三寶殿,夕下五行山」,如此朝煉道,夕修行,可以脫離三界,跳出五行,永不輪迴。

常住三寶中:佛有三寶,曰:「佛法僧」,道有三寶,曰:「道經師」,人有三寶,曰:「精氣神」。學佛修道者宜常持「戒定慧」,禮佛法僧,守精氣神,遵道經師,悟關訣印,久之,業障日減,靈光日增,氣定神明,大益身心,可入究竟法門,常住真常也。

2、仙佛降 群仙嘉言錄

問:三寶簡義是什麼?

三天主考答: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眼識不亂,而神歸中,心思不亂,而目視以正,有道。

口訣也,雖名無字真經,口之修養也,口清而有仁,罵人則口不清,食濁者口不清,言食以正,有道也。

子亥訣也,拳拳服膺,表示誠心,子亥天之柱也,兩乎拳拳有道,散則打人或是非義之取,皆是離道之行為,以正,故有道。一寶目,二寶口,三寶身,清淨者可以入道矣。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恩群英 仙佛慈訓輯要第二輯 國外道場

從你求道那一刻起,你就是上天的人,上天無時無刻沒有不注意你,都在看著你,看你有沒有用三寶,是不是有什麼要為師幫忙的。

4、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二○○六年歲次丙戌六月初六日 發一泰國帕塔隆府法恩壇

三寶無時無刻不要忘記,這是為師傳給你們的無價之寶,世間難找。

5、達摩祖師降 鸞書

達摩曰:世間如黑夜,所以白天需要太陽;許多人想修道但摸不著門路,我且叫他提盞油燈跟著我背後走。可是這位道友一不小心,前腳踢到我的後腿,摔了一跤,手裡的油燈破了,灑了滿地是油,滿室突然昏黑,我叫他趕快取根火柴棒點燃,以尋找失落的心燈,豈知這一點,灑在地上的油全部起火燃燒了!

仙童曰:這又太過火,路未看清,眼睛先冒花了!

達摩曰:無妨,既摔破油瓶,就讓他滿地生光!世上多少人看不破,竅不開,把佛子關在天牢,埋沒了這位「真人才」,今日達摩來拉你一把,趕快跳出「天牢」,做個「自在佛」!

仙童曰:怎麼跳法?

達摩曰:我伸出手,你也伸出手,如此「合同相抱」,便是「子亥」轉法輪,做個「好孩子」,聽我

的「無字真經」好話語,一手打破那個「迷魂竅」,不是走出來了嗎?

◎ 達摩:今之明師一指,以禪門心法而論,名為「一指禪」,就憑此一指點,點到為止,叫你自悟,頓悟你是誰?若受指點者不知痛癢,甚而莫明其「妙」,以為在耍把戲,則此一指等於白費心機了。

心得:這是達摩祖師暗指要找心燈,求明師一指點,但求道後會遭遇種種考驗,一把火可能燒了萬里功德林,因此想要做個自在佛,跳出天牢(三心四相),就要用三寶了。

6、達摩祖師降: 鸞書

頓悟無生望指玄。真經運轉返先天。合同即是歸元意。三寶參通證佛仙。

7、天然古佛降 天佛院遊記

◎今一般門徒,上智者,每好知解,好高騖遠。或只偏重於道統真傳;或僅著力於天命真傳。平時研究重點亦易落於五教經典文字海中。對於三寶心法真傳,如來真實妙義,往往忽視印證與實踐,以致捨本逐末,死沈於佛法文字障中而不自拔。其實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人人自性法海之內,圓滿原在,一絲不少。只要賢徒能徹悟自心三寶實相,率性收於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能契會:「法由心生,亦由心滅」之理。
◎需知五教經論皆是慈悲應才之天心流露,與三寶心法之真傳,或有名相音聲之異,但其實義本與三寶真傳為一也!諸賢徒對於五教經論若能領會愈深,則愈能體會白陽三寶真傳之博大精微也。
◎白陽三寶,本是天地萬法之結晶,盡含歷代祖師之真傳妙意,全貫古今千經萬典之實相奧機。得逢遇者,皆係歷世有修,佛緣深具之原子。無奈末法運際,人根識器為大,慧海混濁,無法深會如來妙本。或執聲相,或著名利,竟然以迷引迷,而使一片迷茫濃霧,覆蓋大開普渡之白陽天。實令 為師感嘆!

◎人之真我,虛靈一團,光圓覺照,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又何需一法,徒增做作?

為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中、下根之心法。故三寶之意,深者會其深,淺者見其淺。三乘根器對三寶真藏之領受,自然各有異同。蓋三寶真藏確為超生了死之心法與密法。其中蘊含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及心法真傳。雖然得道佛子是從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領受三寶者,但三寶真藏依然絲毫不減半分。得道佛子依三寶真藏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更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也。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

◎故而三寶真傳對於上上根人而言,即指即悟,即悟即成,不假修持。對三乘根人而言,即受即修,即修即與 彌勒佛結了見佛聞法證果之佛緣,即生不受三界所縛,超出五行矣!吾望白陽弟子對於白陽法門之殊勝,能發真信並持平等心去宏揚此末後一著之福音!

8、濟公活佛慈訓 性理題釋「道有三五凝結之功」

「經書上,暗含道義多,如不明,抱住一性一竅推解,訪明人指點,自然節節可明,明白後可一律拋開,善自修之為是。

9、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云「一合相即不可說」,蓋三寶真傳亦是如是,吾帝只能在方便處,略示一二,以讓修子有所依循。白陽三寶者,超生了死之真傳也!其已涵蓋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與心法真傳。凡修子得了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點玄,口傳心授之後,若能依三寶心法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但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

◎白陽弟子既然已得之真,若能識悟三寶心法,並依法修持,便是修之真。但修道有千門萬戶,究竟以那一門悟入,則不可不辨。修子若不選擇最適合自己慧根之法門修持,則胡參亂參,瞎修盲練,終究是苦死無成。大凡修子依五教聖人所傳授之心法來修持是比較安穩的,不過五教聖人所傳授之法門,究竟那一個法門最適合自己呢?這就很難辨別了,尤其中下根人更是無所適從。
◎十八代祖師所傳之三寶,實乃大開方便普渡收圓之無上法門。不但適合上根人,也適合中根人及下根人之修持。目前不少白陽弟子,不但不依明師所傳之三寶心法,也不依五教聖人之心法修持,師心自用,自是其是,實在捨近求遠,誤己誤人。

10、天逢祖師降 天佛院遊記

白陽弟子受領三寶真傳,就是得了返回理天之金線,只要能澈悟三寶之真如妙義,憑此三寶之天命真傳、道統真傳與心法真傳,抱道奉行,須臾不離,做正人君子,就是金線不斷。金線斷與不斷,端視修子自己是否誠心修道,不在於是否跟緊某人!

心得:從上可知,這就是仙佛要我們要從明白三寶的真實妙意,才能夠印證五教經典的義理,並且要由自己的內心用三寶來修持,才算是有抓緊金線了。

二、第一寶:玄關竅之意義

1、達摩祖師降 鸞書

◎問:生死事大,玄關一竅玄之又玄,請問玄關一竅與人生死有何關係?

達摩祖師答:

玄關為道家語,佛則曰「靈山」,偈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人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故知「玄關正門戶,生死由此出」。然三界唯心識,要輪迴,由此心所作,要脫離輪迴,亦由此心作主,故明師指你生死竅,原來此關竅無形無相,乃是吾人之心竅也。若能無私慾,則無隱蔽茅塞,自然開通順利,率性而行之,三界內外,隨「心」所欲,逍遙自在也。有多少人,徒然口說,心未體行,觀其外相,或像是悟道形影;察其內景,卻是不堪聞問,此如何了脫生死?再點一百次亦是枉然也,故達摩西來,不傳別個,經書已是滿天飛,就只傳個「心」字,只要世人悟得我「心」印,會了我「心」法,包你與我同遊,超脫自在也。現今修道者對「玄關」一竅甚為重視,明師一指,當要頓悟,這一點乃要你放下一切、迴光返照、反聞自性、認識自己、看清生死「關頭」、不再依旁門左道,不再心性外放、不再左右不定。狂性一歇,菩提自顯,了悟即此,我是佛、佛是我;直指人心,不離此法。

◎玄:玄關也,妙境也。玄關妙境本玄不可測,大家都曉得有形的玄關了,哈哈!無形的玄關有什麼妙意呢?內觀此竅(心),回心轉意,則火宅頓化蓮池,狂性歇下,菩提自顯也。六塵收集,則玄關妙地又成「垃圾場」,幾人知道把它化為「至善地」?大家都知道自己家裡住在何處,可是有幾人在家裡能安下心來?所以,知道玄關,還是未知其「妙」,能在自宅裡安心修道才算得道人。說玄不玄,因為已知此秘;說玄是玄,因大家不知安玄,故曰為「玄」。

2、濟公活佛降: 鸞書

一指明路啟玄關,二 郎神 君來暗管,三花聚頂元嬰現,四季花開在台灣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你們試試看,你在閉氣的時候,心神自然就守住這一點;氣息一斷,靈魂自然歸到這一點,從這一點出去,包管上天。

4、濟公活佛慈訓: 真道真考一諸佛菩薩慈語 發一天恩道場

如果人的心不能執中一處,辦事就難成了,能夠把它執中一處,則無事不成;能以本性作為你的主人翁,你就可以主宰你自己,對於一切你也能夠平衡了

5、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元

◎ 其實每個人的導師還是自己,能救自己的還是自己,一切憑自己的心念去做,有理是在於自己的心要定。

◎ 修道一切操之在己,「道心」就是在那顆初發心,發心、退心只在一念之間,心在那裏?心在自己心中,心在玄關處,今天要怎麼做還得靠我們自己。

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 九月初一 日發一靈隱霧峰武聖宮三天法會台語班

佛性並無差別,你被為師打開那一竅,那就是你生死門戶,流浪生死六萬年,今天找到了,不要再忘記啊!時常要回到這地方,別一直放出去,來此就是要學道,學道就是學習修這顆心,這心修好,是不是一切都好了,因為你們的心,就是根本,自古聖賢都在找這點。

7、仙桃仙童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 正月初三 ~初五日發一靈隱霧峰武聖宮明德新民進修班

肉眼是沒有辦法告訴你世間有多少看不見的東西,要用心眼,打開你的心眼,打開你的心門接受面對所有事情,不要封閉自己,今天老師幫你點開你的門,那你就接受這上天降下的甘露,才會有感受,法喜充滿。

8、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三

點傳師跟你點在那裡,真主人就住在那裡喔!唉啊!你們的點道詞有沒有探討過,點道詞很好,你們卻不會體會啊?我問你,點傳師右手將你點開,左手再將他關起來,對不對?差矣,差矣,那是有為法,有為法是道嗎?有為法就差了。

你一手把他打開,一手把他遮住是什麼意思?右手點開,沒錯,告訴你主人在那裡,我們的正門在那裡,但那是一個門,老師問你們,當你們回家後,是要在門口,或打開門到裡面休息?那一個笨笨的站在門口說我家到了,就在這裡休息,有否?每一個人都是進來裡面休息的,什麼叫登堂入室,你站在門口是修什麼道?我是看你還悟不出來,所以左手把你推進去,不要在外面徘徊,是不是,你站在門口納涼嗎?想清楚啊!

所以說我們求道,是瞭解我們有主人,也瞭解我們的主人也是住在我們的家裡面。我們一間房子有主人的房間,主人有主人該睡的地方,客人有客人該睡的地方,這不能錯亂的,是不是

老師說,右手跟你點開,跟你你的主人在這門裡面,這個身軀是一間房子,你的天理良心就是主人,點傳師跟你講,你的天理良心要趕快進去,從正門進去,進去裡面作主,不要在外面徘徊,這時候你的主人回來了嗎?主人若回來,你的眼睛就亮起來了,知否?所以老師一個一個看,看你們都沒有瞭解這個意思,結果眼睛都瞇瞇的沒有精神,什麼沒有精神,神沒明,神明神明,拜神明,神要明才能拜神明,神不明你從哪拜神明?你要拜神明要拜那個神會麼?現在有沒有瞭解求道的意思?那麼修道的真正難做的工夫就在我們的主人要常常守在家裡不要亂跑就是在這裡而已。

9、鍾離權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四月初九日 發一高雄永合壇清口辦事班

明師一指點,點開了你這一竅,從這不二法門深入修行,保險你成仙作佛。

10、無極老母降 鸞書

玄關一竅:

此竅,釋曰,結舍利之處,儒曰,產嬰兒之所,道曰,成金丹之穴,此竅,至寶至貴,故學道,須先明玄關之要,玄關者,大道之正門也。若入道,定要對玄關門前而進,既聞玄關大道,而明玄關之處,亦是知所進行之路標,無偏無差而已,既知玄關,而不體會,雖名為知,實如不知也。明知玄關者,大道之前門,例如玄機,明明指在屋內之中,但其腳步,踏在門前,而不勇敢進入,只明見室內有寶器,但若不體會玄關,而知急精進,此寶何能得乎,既然寶器不能得,大道何能成哉。所以只知玄關竅,而不窮究見性之理,知有何用耶!知而不行者,愚也。進道在此竅,而道成,亦離不了,此玄關竅之路頭也。娘自傳下五教,教教說談玄關,別名甚多,總指玄關,而不敢漏泄之故,惟口口相傳,暗指名詞曰:生死之門,玄牝之鄉,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之地,西方,呼吸之根,自在菩薩,舍利國,極樂鄉,混沌竅,西南鄉,十目所指,守一壇,蓬萊島,歸根竅,黃庭,淨土,不二法門,玄關,十字架,十手所指,基督則曰:天堂,回回則曰:樂園,五教名稱甚多,任說不能盡,全部之名目,惟指在玄關一竅耳,......,母望原兒,既知玄關竅,如此秘奧微妙,須要真心誠意體會之,急速修持,勿失此會良機,要返本還原極樂,......,深究苦學,自然成功,進道在此,了道亦在此也。

◎所以玄關者,無極也。一字而已,人人說無極,乃有名,而無形相可觀,為娘救劫心切,今以人生之初,為形容譬喻,而詳細之,須知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雖有大小之分,內理原一也。天之一,在無極,人之一,在玄關,何謂一,能成萬物也。人生之初,秉父母之元氣而結,一顆明珠,名曰,無極本性也。玄關之一,自此而有,得父母之精血,此為混沌初開,無極一動,即玄關一搖,無極生太極,玄關失一,在人為丹田,太極分兩儀,為兩眼,兩儀分四象,即眼耳鼻舌,四象分五行,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臟六腑,由此而成,周身三百六十五骨節,八萬四千毫孔竅,由此一字而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一切萬物之起源,都在此一字之分,今修道歸一,就是還原之正理,所以天地與人,三才之理,原一理無二理也。修真之事,棄末求本之理,原在此處悟之,一者天下之正理,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天地與人,若失一,難稱三才,天得一而清,人得一復命歸根,為聖為佛為仙,總之成仙成佛,由此一竅而成也。教名雖異,成功原是一處,其妙難窮,其玄莫測,此功夫,總在人之自悟自進,而自得耳。

11、南無燃燈古佛降 鸞書

玄關之奧妙:

◎夫玄關者,大道之玄妙,深奧無窮,其理莫測,此玄關屬無極,無極振動,則生一,由一散而為萬殊,所謂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靈,人得一則聖,故釋曰,歸一,道曰,守一,儒曰,精一,一者理也。人得天之理則成性,得天之一,則成形,故在先天,指在母腹內,此時一性圓明,混然天理,不思飲,不思食,又無思無慮,只隨母呼吸,一氣流行,胎圓而自降生,落地一聲叫苦,陰陽之氣,隨口鼻而入,即性之一,分為命之二,須知在先天之一,謂之性,後天之一,謂之命,性命二字,各失其一,性失一,乾變為二,二者離也。離則必散,散則虛,一點靈性,離了玄關本位,本位虛,一點靈性,散於眼,眼能知觀色,散於耳,耳能知聽聲,散於鼻,鼻能知香臭,散於口,口能知言語,飲食,散於臟腑,能知饑飽,散於皮膚,能知癢痛,散於毛孔,能知冷熱,散於四肢,能知動作,散於心,則生六欲,乃被色聲香味觸法之染,若是散於肺,則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由此而東漂西動,昏沈下墜,兩命失一,坤變為坎,坎者陷也。陷於七情六欲,沈沒,乃為酒色財氣,名利情愛之八魔所迷,即轉入六道四生之輪迴,致不能返本還原也。所以一者,理也。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在人為性理,在事為事理,在物為物理,所謂理失一,則為埋字,有理萬事靈通,無理萬事不成功,天失一,星辰亂度,地失一,山崩海枯,人失一,日日輪迴,所以一之得失,最關重要如上,人能得一,復命歸根,還其無極聖地,會合本來真面目,乃萬殊歸一本,可斷輪迴之苦也。

◎ 總之玄關藏性,性則神,神屬陽,陽中有陰,曰真陰,丹田藏命,命則氣,氣屬陰,陰中有陽,曰真陽,故真陰必配真陽,此以一對一,遇此不易之道也。今所謂玄關為離位,今所謂丹田為坎宮,須先斷色欲,斬月信水,守回六神,采抽添之法,將丹田旋轉,一點真陽,采還於離位,真陽相合,此謂之抽坎填離,降伏之法,將玄關一點真陰,複還坎宮,真陽相合,此謂之降離歸坎,如此複回,先天乾坤本體,天地依然定位,則如如不動,現出本來真性,世人不能見本來真性者,都是被後天陰穢之氣蔽住,須能將此穢氣拂淨,方能與天地合為一,如鏡無染塵埃,一照自得明現,亦如月光照水,水平清氣月自現,此謂之有感則應,人欲淨盡,則天理流行,若人欲未盡,如明鏡染塵埃,照不出形影,就不得相印,則亦不能應出也。再如污水,或江水遇波浪之時,月光雖明亮,但水汙穢波浪未息,就不得感受而印,猶如本性,被雜想之心念蔽住,即不得光明,上說為真一之門,此真一之門一開,則為超生了死,可為聖賢仙佛之階梯矣。   

12、南海古佛降 鸞書

三寶與明師一指:  

三寶在每一個道場均有之,故當今眾生中有因三寶之爭端,實為不值。佛有三寶,佛法僧;道有三寶,與人同以精氣神;....一貫道之關訣印,為傳道三寶。此乃因應制宜之普化,何致眾生起爭端耶?姑不論何教門、道場、傳道之普度,各有其宗,即為代天宣化推行大道之旨也。.....所謂玄關,乃人身之靈竅,亦真靈之所居,屬純陽之聚。至聖孔夫子曾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以此藉言人欲超脫此生死輪迴之門戶,有此大道真傳也。....玄關既為純陽之聚,真靈所居,乃為超脫生死輪迴之門,則經明師一指以啟開靈竅,可謂打開門戶,讓人身中之真神可從此靈竅中出入。吾再試舉一例:聖像本為由木頭彫刻,或者制作而成,凡欲奉祀,均有舉行開光儀式,這是一種宗教儀式,表面上以示隆重尊敬,但實質上卻是藉開光的儀式而啟開聖像的靈脈,以使神靈出入聖像,即所謂入神也;得有眼通者,一見聖像即可斷定是否有入神,所本者即在此也。解析至此,眾生可以明白,這個開光儀式比作一貫道之明師一指,則其義理相同,關鍵只在於明師一指之明師是否確實領有天命,則其可使求道者靈竅啟開,智慧之門不塞,修持不怠者,終可超生了死;而聖像開光者是否具備大德及明悉開光儀式諸般法則,即為關鍵聖像是否入神。分析至此,可下一個結論,明師一指有其正面之意義與功用,眾生須明悟,凡有所得者好自珍惜。但是,為什麼佛教徒卻對此大加攻訐呢?此中,首要源於佛教中人,大都認為一貫道剽竊佛教經典教義。此實為人人各自不同理念下的誤執,一貫道之傳教,乃以孔孟聖學之精髓為立身之本,而兼及佛道兩門之修持,而最終之主旨,乃在傳佈大道之真理;言論間涉及佛學,是有以之。唯,大道普傳,各道場弘法利生,吾深願眾生善體道旨,內修己身而兼善天下,各將己修心得廣作眾生之引渡也。.....一貫道中有 老母慈悲,以明師一指之法門,藉由明師之助力,而縮短自己苦修的歷程而已。明師一指,謂之得道,乃以一指啟開生死門,但生死門雖開,如若不能再為精修,終亦無用。得,始初得道而已,但其成果尚有一段漫漫修持歷程也。

13、月慧菩薩降 天道佛音

◎玄關者,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之處也。此玄關放之彌六合,遍法界,大而無外;卷之則退藏於不可知之密微妙處,小而無內。能悟此者,可會正法眼藏!

◎明師一指乃⊙,此⊙即玄關也,可大可小,圓融一切,合同真空與妙有。本乃三世諸佛眾生之共一法身。只因眾生迷昧不知,故需明師一指。但卻不可執於此指之上,而忘了真人之顯露,方是明師所欲指者。至於所指之地,並非著相有住之相也。蓋大道雖無形,但亦運轉森羅萬象,故不著相、不取相、不離相,方為中肯。明師所指之地,中也。天下之大本也。吾人之本心也。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能應明師所指,澈悟三寶,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佛與眾生,更無別法,故曰「無上法」。此玄關大道,自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無相無色,不屬有無,無新舊,非長短,非大小,無限量,無邊際,不可測度,覺者分明如如,剖析如如,強言玄關,強言十地,明佛指點,受者可入祖師室,得祖師禪,見本來面目,而超生了死矣。修士聞此玄關正法眼藏妙意,切莫又執空記,忽視明師一指之神聖意義,甚而根本否認玄關之存在。蓋大道實相,重在覺行兩字,覺者覺玄關之真空如來義,行者行玄關之妙有率性意,覺行圓滿,證佛而返本還原矣!總之,大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是非非,非非是是,顛顛倒倒,倒倒顛顛,欲悟正法眼藏,必需放下一切染縛,則當下可入矣!否則若是祇執著白陽三寶之名相,或徒落知解,未能實地修行,雖受明師指玄,亦是難證涅槃妙心,難會正法眼藏之密意!白陽修子,身擔普救九二殘靈之大任,千萬不可偏執色空之兩端而自傲,必要好好體會三寶實義,並依之觀照一切,則可獲正法之大益矣!

14、無極老母降 鸞書

修道之玄關

◎修道之「玄關」:有謂玄關在中脈,有謂玄關在任督二脈,亦有謂玄關在前額等,莫衷一是。修道何以重視玄關呢?因為玄關是「元神」的重要出路。在欲講修道與玄關的關係之前,必須先確定玄關在那裏?

世人謂家宅之正門為玄關,故修道引用而言玄關為元神必循之正門,亦修道者必先入之正門,殆無疑義矣。可是這個正門在那裏呢?就在人之「前額」。因為脈絡只是修持「元胎」的路線,在體內之間,絕非元神之出路,何況元神乃輕純之靈體,輕純則上昇,故玄關在前額已無疑義。現在說明了玄關的所在,以及它的功能。茲再講到它與修道的關係。

玄關乃「人與天」相通之橋樑,玄關大啟,則正眼流通,萬法由心,隨意而動。何以謂?就實質而言,修道之主要目的,企求修為至無所罣礙,元神得脫離假體而與之各成單元,亦即修至元神衝開玄關出竅,始得不受肉體牽引與束縛,而得「反璞歸真」,契合大自然,神遊於太虛,自如無礙,與天地同參,永恆不滅之境界。

故玄關這個門戶一啟,元神運轉大小周天自如,萬法隨意收發,而達返本還原之真如也。在表面而言,玄關即為正門,修道亦必遵循正道而入門,絕不能執著於某一項迷惑,蓋因修道雖是一項深奧玄妙的功夫,可是絕非一條阻絕不通的死巷,必然有可遵循的門路,可以逐漸推進。

◎天人合一的距離,雖有形的差距令人覺得高而不可攀,實際上只是一念之間而已,一念善,即昇天;一念惡,則墜淵。正所謂:無勞修別道,即此是玄關。道在心,心使念者也,所以走善的道路,已是「天人合一」境界的起步。

但在修持妙旨玄微之道心,雖有甚多阻障關門,但欲修至啟開玄關門戶之時,假體的束縛卻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如何去掉這個束縛的包袱而達到與「天」相通的境界?那就應該由「去掉」作為修持的功夫了。.....。

◎綜此而言,修道與玄關的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亦是一體兩面的密切關係,蓋因元神衝開玄關出竅,乃為先天道心之修成,由正道入門。修持道德而證人道,乃是後天道心之修成,由此相輔相成,可自由衝過玄關,達於天人合一也。

◎娘再舉一例加以說明:世有修「先天道」者,嘗有謂受明師一指點玄關,就是得道。這個「得」字,不是已成事實的得義解,而是指明讓你悟到那裏就是成道──超生了死,永脫輪迴的關鍵,是一個假設的「得」。是得道了,必須「修持」,爾後才有得道之日,因為這個修持,仍是在肯定的事實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原動力。為什麼要先讓你假設「得到道」呢?那就是要你去掉包袱,因為「元神由玄關」出入,而玄關又在肉身之中,這個肉身就是元神的包袱,先讓你明白元神的出入門戶,再讓你去掉包袱,這樣就可以得道而成道。

二、第二寶:真經的意義

1、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口訣:真經:(慈心觀想法)

此真經實是五教教理之精粹所凝結而成者,從上至下,字字代表無上甚深之妙意!

第一字意義者為道之無極也,儒之至善,釋之佛性。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也,亦即無人我、無生滅、無執染、無對待、無貪、嗔、癡,...之真如性體也。

第二字意義為道之太極,儒之親民,參贊化育,佛之法輪王,亦即至尊、至上、至美、至真之妙義也。最後之意義則為體用合一,定慧雙修,性命合體之喻,用之則無窮,放之則彌六合,遇緣即施。緣去即息,卷之退則藏於密,來者應,去者靜,常清常靜,內聖外王,不離本體之如如妙道也!

2、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年次辛未 七月初八 發一屏東慈法宮

其實這五個字是有形有象的心經。(第一個字)就是心經裡面的摩訶廣大、無邊無窮無盡,等於大無邊境。我們家有圍牆,這是我的家,但是沒有邊境就是無窮無盡,遍佈十方三界,也就是無極、渾元融體。太極呢!無極分太極有兩儀才有天地,是不是它全存在這裡面?我現在用水比喻好了,這一杯清水(清水)這一杯是茶葉水(茶水)這一杯是污濁的水(污水),這一杯清水它就是無極,但是我們把茶葉放下去變成什麼?(茶水)就是兩儀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兩儀有日月天地乾坤、才分三才四相五行就有萬事萬物。

科學登峰造極,它能製造什麼?要是沒有土裡面的五金它能製造什麼?你們有書、紙可以寫可以看,要是沒有樹如何製造?不管製造什麼餠乾也好,沒有米沒有麵是製造不出來的;一樣的道理,這杯好比綜合果汁,萬事萬物一樣,但裡面仍有清水存在,也就是道,四相五行你們要把這些過濾到這杯清水,返樸歸真,所以才能生飲才能生長。太就是兩儀,陰陽日月,一陰一陽謂之道。佛就是覺者,你要覺你的本來,無形無相,生天生地生萬物,一小週天的真主宰的自性佛。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這個自在菩薩就是你的真正覺者。

3、無極老母降 鸞書

佛家之「唸佛」,以彌陀淨土之「一心不亂」,達到直生極樂之淨土法門,更是聚能之重要技巧。因為在唸佛,如果凝肅精神意志,在全身之精神意志穿越時空,而直入...佛之願力之間,個人之色相已幾近不存在,完全發揮能量之極致,關鍵就在如何「一心不亂」而已。

4、月慧菩薩降 天道佛音

◎是以修道者,必當首先訪得明師之指傳,以知大道之體在,然後再體察經文之關要處,並向本身上返觀,於日常萬用之中契合大道之體用,如此不但可以洞悉經要,而且更能明會聖門傳心之道。有云:「念經不如講經,講經不如行經。」如果修士不明大道在我身之體處,不能以經意去契合心法,而徒自誦讀言傳,就是爛熟四萬八千部經,亦是搏沙作飯,畫餅充飢,除幫助作一些善行外,並不能成就妙諦也。至於「見性成佛」之道,更是談何易哉?今白陽大道奉天承運,為普救萬靈於既倒之末法之中,將性理真傳,顯微於三寶之內,凡是有緣佛子,真誠發心,皆可逢師指玄授微,得悟大道體用:「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無上法益,白陽弟子當知:顯相三寶,寄於音聲形象之表面,乃屬「平等法」,凡誠心求道者,人人可受而得之。至於隱微真道,即需授受兩者,以心會心,不露他耳矣!故白陽三寶,淺者見其淺,深者會其深,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不出三寶之外,吾望白陽弟子能於三寶上,實會正法之眼藏,實覺涅槃之妙心,則不負上天成全及爾等歷世積修之佛根矣!
◎夫天本一天,極本同極,心原同心。所謂空色不異如如是也。今道務之中,常把一天分成理天、氣天、象天;一極分成無極、太極、皇極:一心分成道心、人心、肉心。故而修子隨論入囚,由此而生善惡高低之念,雖明:人得一日大之理,卻行離一之業。哀哉!聖賢設法應才應根之論,無非在方便之處開門,於慈悲之地施法。無奈眾生不悟萬法皈一,萬法皆空之理,故不能覺會三天同天,三心同心,三極同極之妙。
◎白陽大道奉天承運,普度三曹、收圓九六,平收萬教者,不僅要弘揚性理真傳,更要讓末法眾生皆能體悟一心三極之玄奧,此點白陽弟子可於五字真經中領會。而由此明白應運收圓佛闡揚一心三極之大慈大悲心懷。白陽大道之五字真言,啟示慈悲之救世主 彌勒慈尊,如何信解行證「一心三極」之境界與歷程。
◎彌勒慈尊之生命實相曾經像所有三世諸佛眾生一樣,為了超越有限、短暫、相對之現象界,追求無限、永恆、絕對的本體世界。因此唾棄現象世界之一切,乃至於斬七情、斷六慾、掃三心、飛四相,期望達到無限、永恆、絕對之本體境界,此者可謂 彌勒慈尊之無極心(法身、理天)之驗證,認為現象世界虛妄不實,因此一心追求超越甚至唾棄現象界,以達到空無所有之境地。但是 彌勒佛心不只於此而圓滿,它之太極心驗證了本體不離現象,現象不離本體色不空二之應身。因為若執著在本體方能永恆、絕對、無限,乃是遭受永恆、絕對、無限所局限,(應無所住亦是一種住,空集合亦是一種集合,無色亦是一種色)而成為有限、相對、與短暫。因此 彌勒佛心不止於無極心,更進一步體悟行證太極心,使本體與現象如膠似漆,本體中能顯能藏現象,現象中能顯能藏本體(道用,常應常靜)。彌勒慈尊之皇(佛)極心又更深一層體悟現象即本體,本體即現象,因而人類可以建立地上天國!世界大同淨土也。
◎彌勒慈尊之生命實相經過無極、太極、佛極之心路歷程後,體悟此無極心、太極心、皇(佛)極心,乃是自性靈魂本來就具有,分言之一而三,合言之三而一。從此 彌勒慈尊之靈魂,信解行證「一心合三極」,而成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救世主。白陽弟子若是瞭解白陽大道之五字真言妙心,則知白陽大道即在發揚一心三極之法義,希望藉此普度眾生,讓所有眾生信解行證一心三極,效法 彌勒慈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大慈大悲。白陽弟子應體認只要所有眾生都能信解行證一心玄極,闡揚性理天道,完人道、配地道、應天道,那麼自由、平等、博愛之大同世界,及無限,永恆、絕對之地上天國,人間淨土,必會在有目共睹之時來臨。
◎佛有三身:法身、應身、報身也。法身即無極理天;菩提自性。放諸彌六合,卷之退藏密,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遠弗屆,無微不入,非垢非淨,非方非圓,非青非黃,人人本有,個個具足,三世諸佛,蠢動含靈,皆同此身。此身非言可說,故佛云:「不可說」。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法身乃宇宙萬象之體,諸法緣起之源,十方諸佛之母,無量功德之根,無量智慧之心,無量妙行之本,天地萬物以生,日月運行以成,有情無情以存,千經妙理難宣,萬典奧義難詮,不畫、唯佛覺,不言、唯聖明,名大道名上天,曰真如曰中庸,曰菩提名實相,尊曰 無生老母,天言無極理天。
◎佛云:「不移半步到西方」言此也。又云:「心淨即佛土淨」亦言此也。故理天處處皆是,爾在理天,他在理天,我在理天。爾有理天,他有理天,我有理天,共一理天,言說難詮,唯覺可登。理天不生不滅,故信解行證法身者可名超生了死。六祖名言:「原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其已悟證法身故登理天而大轉法輪也。(法身乃不可思議,不可言詮,以上皆形容也)。
◎應身即大道之用,如鏡應物,一氣流行,隨緣而轉,運行因果之成、住、壞、空者即此應身氣天也。 彌勒慈尊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儒家之參贊化育,自強不息。道家之無為而自然者。皆是啟示大道妙用應身之名言。應身無形無相,因緣而用,或云因果,或云五行氣數,故應身大而合法身,不離法身,即是法身(大願者能涵蓋一切而不執不住)。小而執緣而成願力身。故修子必須大其願以合法身。如 彌勒慈尊之普度三曹、收圓九六、龍華三會。南海古佛之聞聲救苦。大乘佛法之世世願行菩薩道等,皆是大其願力以合法身之聖例也。
◎報身者象天皇極也,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森羅萬象如是,眾生亦復如是(行善獲福報,作惡受惡報),然報身不離法身、應身。故修子當悟一心三極妙意,悟法身、行應身、修報身也。悟法身者,信解覺悟無極心登理天而超生了死。行應身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修報身者,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也。(圓滿報身即合法身矣!)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定之本然即定法身理天無極。率領這本性運行一切,即是萬物遵循之應身大道。修報身即修養這種率性之本能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也是一切教化之共旨。故「天命之謂性」是無極,「率性之謂道」是太極,「修道之謂教」是皇極。白陽修子,身受性理真傳,三身皆具,若能當下體認信解行證「一心合三極」之道,則超生了死,回理天、面 無生,甚而同助天盤,皆無所難矣!

心得:整理師母慈訓真經之意義

真經第一字:理天,無極,清靜法身佛,要悟,天命之謂性

真經第二字:氣天,太極,千百億化身佛(應身),要行,率性之謂道

真經第三字:象天,皇極,圓滿報身佛,要修,修道之謂教

5、護法真君降 鸞書

◎無極理天:

此謂乃道家儒家合稱之名詞,道謂無極,儒謂理天,佛家稱做西方極樂世界,此天為佛聖及大羅金仙所居,至清至淨,脫離一切形色,離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就是佛境之地,孔夫子謂至善地,在佛家論說,就是三界之外,佛家三界乃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是氣天之最上,理天之最下,是理氣之交界處,至於無色界乃聲聞、緣覺、菩薩所居,菩薩居無色界最上位,與理天可以並稱了,佛聖,乃圓通無礙,故理天是圓通無礙之聖者,方可以達此境地,可謂之究道實地。

◎太極氣天:

此之稱謂亦是道儒之通稱,道謂太極,儒曰氣天,又曰中天,佛家稱謂欲界天,色界天,是在太極陰陽之權內,此天就是太極氣天,至於佛家之無色界天,雖不是圓通無礙之究竟實地,亦可並稱理天,是權理天,吾清水祖師,今居此權理天之無色界天,居此天者即可稱佛及菩薩了,至於純屬氣天即指欲界、色界而論也。太極氣天,乃中天之統稱,是六道輪迴中之天道,修道士,有為之行功立德,不能脫離陰陽,外道自修自煉,不得明師一指,誠心大德者,可達此天,凡夫忠臣孝子,大善人亦可居此氣天下位,(指色界欲界之色界天)此天之神仙,因為有為有欲,所以有各天之天王統轄而攝政,各天再統歸中天玉皇上帝統轄,凡是在陰陽之權內,方才所云之地球天,亦不例外,統歸中天所轄。

◎皇極象天:

此天乃有形世界,六道輪迴中之人所居,又名凡界,亦謂之煉獄,形象動物居於此世界,故曰象天,非神仙淨土,故曰凡界,因為人類前世之因果,其善不足上天堂,其惡不足下地獄,有善有惡之因果,轉生此凡界,再修再煉,定盤神仙佛聖,或是地獄之盤,故稱煉獄,三期末劫,上天不忍人類塗炭,水火精子承運下凡,拯溺眾生於苦海之中,不然此象天界終有毀滅之日。

◎ 至於人身三天亦有無極理天、太極氣天、皇極象天,亦云上界、中界、下界,上界即無極,在人身即人頭部,無極主宰居中在玄竅,耶穌形容於十字架,作為象徵,玄竅主宰主理人身三天(無極天、太極天、皇極天),形同宇宙無極真宰統轄理氣象,一切有形無形,謂至尊至聖萬靈真宰,故基督聖經記載云:「上帝創造人,是依上帝的形體創造的」,學到者由此類推,天地之大道理,中庸曰:「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呼天地」。人身無極主宰,居至善地主理人身三天,再無極天謂天命之性,在太極天謂心,在皇命天謂命,命即身,性在心思萬計,身命萬能,性趣心思盡失,身命不勤,一具死屍,人身雖分三天,而其理即一也。至於人身太極氣天者,人之上八卦也,人之頭部之下腹部之上,居於人身中軀,分為五部(五臟),心、肝、肺、 脾、腎,猶國家之分為五院一樣,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依此五院健全國家體制。至於人身五臟,心肝肺脾腎,健全人身之一切系統而不至於紊亂,心主行政而有思慮,心臟停一切腦神經之系統隨之而停,肝主魂而木之氣旺以養心,可見全心之行政,腎主精而水多以生肝木,肺生魂而金氣足以生腎水,脾胃主消化,吸收營養而土固以生肺金,而魄不散,心主血氣之流通而生土,中土固,五行相生不息,人之命長生,人身健康,為皇極象天,人間社會,做出有益之出來。至於人身之皇極象天者,乃役也,這個使役,役身依於太極之心,太極之心依於無極之性,性心身一貫,乃天地之定理,理而律,律而數,大同世界現矣。故皇極之象天乃指人之腹之下,亦為人全身之軀體,有形之軀體,依賴無形之心性而做,故曰身役也。至於地球天者,乃指地球上之氣界,與地相連合,凡是離地即是,屬下界之天,此天乃下界神祇所居,猶福德正神,城隍、遊魂等等,或是人間私設神壇,多屬地球神所居,此類神祇不必修道,只行小善,即可以為地球界之神,因為此種神祇,在世做人之時,無清口素,食死後其靈魂陰氣尚在,不能上昇天界,因為天界陽多陰少,使其自然無法上昇,天越高氣越少,陰越少,到了無極理天,則陽陰盡無,所以要修到脫離陽陰之氣,方可達到理天,譬喻人類有體重,必然要居在物質之地球上,鳥有羽毛能飛,魚有鱗故能入水,此乃天地之定理也,誠可知焉。

三、第三寶:合同的意義

1、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合同(見素抱樸)

合同抱起「宇宙同」。今哲學家有「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之悟境,此乃契合大我,回皈世界大同之佛心矣。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更是明示色空合同之真理。所以子亥相叉,便是抱個無極,故而此寶乃是在借身根之領悟而契會真道也!

◎合同(赤子觀想法)

子亥相叉本含陰陽合一之象,亦是一個「孩」字,故手抱合同好比手抱一嬰孩。赤子之心即是

天真無邪之自性佛,亦即平常心也。赤子之心非識、非知、非欲、無憎愛、無分別、不造作、不執著、天真純潔、餓來吃飯、睏來眠、於事無心、無心於事。一切順乎天然之流露,修子若是能入此含意,時時懷抱著一顆赤子之心,二六時中與赤子之心合,與赤子之心同,隨緣而化,興慈佈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何患道果不能成熟? 吾帝深盼白陽弟子能深解 天然如來之甚深法義也。

2、濟公活佛慈訓

◎人一叩是什麼?人一叩叫命,是提醒你,你有一個命,你的天命非常的重要,所以你來這裡是提醒你,時時刻刻不要忘了自己的天命、天性,不是叫你來要拜偶像。可是你在叩的時候,你的天命能夠跟上天的真神交流感應,在你的一動一靜之中,你早就做到了禪定,而不執著形象。我一定要去坐禪,要見老母,要見仙佛,我要學禪定,那是假的,你可以修到見老母,但是你可以做理天的仙佛嗎?

◎作揖的時候,為什麼要抱合同?因為要叫你「看到好的東西抱在胸前,然後要去做」。

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光明的智慧1

膜拜叩首,是拜自己的性命,命怎麼寫?人一叩。在叩頭的時候,就是在告訴自己,要做自我反省的功夫,如果趾高氣昂,能夠反省出什麼嗎?心志高傲,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有什麼好反省的?人人心中,天賦靈性都是個自性佛,所以面對仙佛時,就好像看到自己的佛性一樣,對仙佛鞠躬,就等於對自己謙恭反省,做揖的時候,就好像立身行道於紅塵中,要懂得謙恭反省,要把腰放低一些,才不會碰到矮門,再來就是左腳向前跨出,好像做事一樣,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要太莽撞,就如孔老夫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光去做不會思考,是不會合乎中道的;光思考不去做,理想也不會實現,所以為人處世總要一步步踏實的來。所以當我們再對仙佛叩首時,就是在對我們做最好的反省,曾老夫子說過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方能成就一代聖人。修道、學道的路途中,心要懂得去調伏、去平靜,要懂得境隨心轉,不能心隨境轉。

4、南海古佛慈訓:

子亥相抱意味著懷抱赤子之心,修煉返老還童,有孩子一般純潔無染之心,了卻種種罣礙、煩惱與因果障礙。

5、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一

叩首、跪拜,是在拜你自己呀!拜什麼?拜你的自性。自性就是佛啊!何處覓真佛?你的自性就是佛,你自己就是菩薩,還要不要到處去拜佛?這一點,你如果認清楚了,十年在修、二十年還是在修,你活到一百歲還在修啊!

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正月初二日發一靈隱桃園彌勒佛殿 三天法會

有的徒兒埋怨說,叩頭是一種麻煩;一百叩首就感覺很累,佛規禮節太麻煩!什麼是叩頭?叩

頭有幾劃?(二十一劃) (二十一 這都是有含意的,所以不要怕叩頭,越叩越多越好!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要轉就從「心」開始轉,所以這個心很重要。

7、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光明的智慧三

我們在叩首的時候,要低心下氣,就是要把心收回來。

8、天然古佛: 發一靈隱 聖佛綸音二

自性三寶,自性有佛堂,自性有佛燈,所以趕緊讓萬家生佛。人多叩頭一天,就多一天的寧靜,多一天的清靜,你的念頭,你的心就在隨行功德,所謂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古來有訓。

9、無極老母降 鸞書

在進修之中,「禮拜」是一個可以將自身之能量,從內中聚集,進而融入宇宙之中的一個簡易法門;因為禮拜的儀軌,如果是端肅虔誠,外可莊嚴色身,內可凝肅意志,上可進入佛菩薩之願海,下可同化眾生之共鳴,因而佛家謂虔誠禮拜者,為佛之「應化身」,如此簡單的儀軌,卻深含自身與菩薩之間水乳交融之能量,因而不可以輕忽。

10、護法真君降 鸞書

◎ 真君曰:此樓閣雖與一般無異,卻是金光四射,乃是其內奉祠祀母座,可云是凡界白陽大雄寶殿,現在堂中有護壇將軍降臨其壇,故有金光。我們進去並須要先參 母座,甚至不論三界內外神聖仙佛到其堂,均須先參駕,我攜你進去詳細即可明白。

莊生曰:稟真君:生學識淺陋,入鸞堂未久,恐有失禮儀之處,願真指示。

真君曰:你不識白陽天道禮節,你可用鸞堂禮節,表示最誠敬即可。

莊生曰:禮節亦有分別白陽禮節乎。

真君曰:當然有,青陽應運以青蓮葉為象徵,做為青陽禮節,紅陽期以紅蓮花合掌似的拜法,似紅蓮花一樣作為紅陽之象徵。白陽期以蓮藕之拜法做為白陽之真道暗傳之象徵。至於蓮藕埋藏污泥之中,猶白陽修道乃是在於混濁之世間所成就者也。所以白陽善子都在默默的為國家、社會、人類做貢獻,不求人知而行無為之善德

貳、三寶的修持

一、守玄法:

1、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天元宮德慧雜誌78

◎所以身為天道的弟子,就應以三寶修持作為修行的法門。

這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簡單的修行方法。不要小看明師、點傳師的玄關一指,這一指點是名「授記」,是名「明心」,是指點大家找到自己的真主人,點開生死竅門,不可輕視,得此是一大事因緣,好好自加珍惜。三寶的第一寶,點在這裡,讓你明心,讓你守玄,把萬念歸於一念,再把這一念放下來,那就是你本來的面目。玄關是個門,是下手處,開了正門往裏走,才能找到真主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有志於道者,以「守玄」功夫為修行之基石,守玄功夫非專指打坐禪定而言,而是在行、住、坐、臥中常收束身心,取念於前,意守玄關,念念不離而相續。把心收回玄關,就不會起邪念和妄想。從玄關發出的念頭,都是正念,都是慈悲心、喜捨心、智慧心。輕提心念在玄關,再用玄關去聽、去看、去應對一切事物,如此便能與師以心印心。

◎五字真言默念於心,用天心(玄關)去念,這種修持,可以讓我們帶到天涯海角,任何場所,任何時間,行住坐臥,都可以默念。散步時、空閒時、工作時、睡覺時都可以默念,這是收束心念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一切煩惱、妄想都是劫難,默念五字真言,不是外求淨土,而是內生淨土,用自性佛堂,獻自性心香,誦無字真經-守玄

◎一個人若平日能時常「守玄」,祥和之氣自然會引發善因緣的發生。

◎徒兒們,你再不往自己內心著手,就太遲了。趕快!趕快安設無形的自心佛堂。趕快!趕快安設無形的自性佛堂。咱就在自心佛堂,自性道場裡修道吧!凡事不要太忙碌,留點時間收收心,三寶常常來使用,保證修道法喜又進步!

2、三官大帝降: 天佛院遊記

◎玄關:(一真觀想引導法)

全身唯性是真,身外皆是虛妄不實。因此時時觀想此「一真」,而不讓六賊走旁門,心不隨外境所專,守玄之妙到達關無所關之境。則久久功純,觀而無觀,想而非想,一切隨心所欲而皆不踰距,如常應緣不變,則六根常靜常應,常應常靜,而超脫六道輪迴,已操在自己之手矣!守玄之人,最初乃以收萬念皈一念,收一念而率性,至終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一真觀法成矣。

◎守玄之修法為現今白陽弟子最通用之門。故二六時中,無論行住坐臥,屏息諸緣,輕提心念,專注於玄關一點,久久功純,守而無守,也能離妄顯真。

◎故人們修道,要時常持真經,觀想彌勒祖師那皆大歡喜之慈容,救世度人,行善佈施,多為他人著想,多幫助他人,無心無為,使慈心時時溫暖別人而不執功計德。

3、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十一月十三日 發一天元 泰國廣緣宮清口班

◎時時念頭守一,不思善,不思惡,不執著,五字真言時時默念,有空三寶用一用。

◎為師傳給你們的三寶心法,是不是要用來預防盜賊?時時刻刻用三寶,放下人世間的情愛、痛苦、煩惱,債清德立,就漸漸與仙佛接近了。

◎ 清口還要清心,把垃圾污穢一切貪嗔癡慾望掃除。見人不好,感謝上天讓我們有前車之鑑,見人好,感謝上天讓我們見賢思齊,把內心念頭真正的清乾淨,時時刻刻不離佛性,恩愛名利不戀,時時刻刻三寶存心。

◎對以往的過錯要下定決心去改變,一心一意去改變自己,時刻用三寶趕走身上的賊人:貪嗔癡。

4、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法會

徒兒閒暇更記住:時時靜心默守玄關,不浮不燥,氣貫丹田

5、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仙佛慈訓摘錄

三寶乃法門,而你們不會使用,只知遇到災難時趕緊用三寶,平時就該用來修心煉性,常唸你就與彌勒祖師、為師有感應,遇困難感應就快。

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歲次甲申正月廿四日 發一三峽靈隱寺講師班(聖佛綸音)

晚上睡覺沒有用三寶的請舉手?(無人舉手)不錯,你們都有長進。聽老師講這種話叫做愛的叮嚀,有則繼續,無則嘉勉。

7、濟公活佛慈訓: 真道真考一諸佛菩薩慈語 發一天恩道場

要靜坐可以,你有一訣,比他們更高超的,他們天天坐在那裡,事也不做的去靜坐;你可以做事,也可以靜坐,那就是你這個雙人,「二目守玄,而又能做事。」雙人守一土,中央戊己土,「雙人能守中土,才能見性」,不像他們那樣靜坐來的;你能培外功修內德,修久了,你自然到達境界,你就能平心靜氣。沒有一個經典是教我們參禪打坐的。

8、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光明的智慧:情緒管理篇

三寶的好處、妙用太多了,但要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用於自身,如心不平靜時,念念五字真言;有問題時、靜不下來時,念念五字真言,就有妙智慧。迷惘時要參拜,就是問問自己、反省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先找出根本再解決,這樣就是妙智慧了

9、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覺者的棒喝一(老師的話 十一)

如何克己呢?一、冷靜。這不是一次就能冷靜下來,是要慢慢、要功夫的。二、意守玄關。三、凡事都是自己的錯,所以要並用三寶。四、將心比心。五、替換定律。不急不緩,做到中庸之道。六、反求諸己。凡事先想一想,仔細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錯?

10、南海古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十三

◎無論在何處,有事辦則渡人,無事辦則修己。一個劫數的來臨,對於領導者及所有的修行人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因此濟公及月慧為此憂心忡忡;你們要多用功,要發慈憫心,平常在家雖不能行善,但也可以多唸經迴向,以善念消弭災劫。這雖是一個法,但最主要的是要讓你們發出那一份「慈悲心」,讓人間的修行人,把這一份的慈心傳達到無極宮,報之老母娘。

◎現在諸多人心惶恐,因此你們在講道時,要多提光明面,若有求道者的心性不能安寧,就叫他默唸五字真言;沒有聞道的人,叫他唸唸佛號,仰仗諸佛菩薩的悲願,再加上自我身心的主人不亂,才能有救。

11、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十一月廿八日 新加坡 發一天元明德佛堂

到末後了,沒把握往後怎能修辦?從此刻開始,心性一定要提昇!一切的人我、對待,不要存在!如果在人事上打轉,那你還修什麼?辦什麼?光看的都是別人的不對,所以說修道、辦道,要與人結善緣,而不是結冤;心裏起憎恨心,就與人結了惡緣!所以每個人都要提昇!這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的;第二寶(口訣)在緊急的時候念一念,沒事的時候也要念,最重要的是:要去「實踐」!念念如仙佛,魔就對你沒有辦法!念念都是佛心,就沒有私我,沒有私,就不會貪,還會執著什麼?憎恨什麼?要腳踏實地去實踐

12、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十二月十二日 美國 發一天元 道一佛堂

很自然的,一吸一呼,呼吸之間本是道,不是有形色在那裏坐禪道,你們進來的時候,兩目守玄,把心念收攝,收攝你們的心念,不要讓你們的心猿意馬往外放,那時候、那一刻,當下就是道!神仙在那裏?天堂在那裏?在你們的心中!

13、南海古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三月十七日 蘭嶼崇實佛堂 發一天元宮

方寸寶地應時時讓它清靜,無塵埃染著,時時迴光返照,照見自家主人。記取無時無刻牢拴意馬念無生。

14、呂仙祖降: 鸞書

◎聚靈:

顧名思義,要把己身之靈識由分佈全身而達到聚集於一處(或一點)。一貫天道有明師一指,乃借此打開(點開)玄關竅,以利元神出入;但這一原則上之行為,並不代表每個經過明師一指的道子,元神都能在此後自由出入,其關鍵仍是在精修不怠。所以聚靈也是如此意義,由自身的恆心修持,使靈神由面而點,能夠發揮潛異能量,就是有成。

◎修持的過程又是如何呢?所謂萬法歸一,在靈神的修持工夫唯有使之入靜而已。嬰幼兒的成長主要不在於食物而是在睡眠,這就是個明證。靈神要茁壯有力也必須使其入靜,因為人之日常不論醒睡之間,因受七情六慾以及人世間諸般事物生態的影響,靈神無法安靜,更無法凝聚;所以聚靈的第一步工夫,就是使意念之紛亂,減輕至最低限度(當然能夠入靜至「忘我」是最佳狀況),但並非每個人能夠如此順利,所以有賴恆心去行持。

心得:時時刻刻意守玄關與默念真經用守玄法,就如濟 公 老師所說:能夠預防盜賊,即六賊,眼耳鼻舌身意,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就能減少妄念至最低程度,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不致於因受寒(受考)而一下子感冒生病了(心不正),當然若是已經生病的話(受考而心不正),就需要用三寶齊用靜坐調心法了。

15、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四月十九日道德重整班 發一靈隱

三寶心法日常用,修心煉性復本容,莫將此寶丟腦後,辜負上蒼把道展弘

16、南極仙翁慈訓 西元一九九六年歲次丙子十一月十一日 發一印尼雅加達清口壇主二天班群信壇(客語)

有事沒事常常守玄,三寶已經給你了,不要不懂得用,也不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用,平常的時候就能跟上天心心相印。

17、三天主考慈訓:西元一九九六年歲次丙子十一月十四日 發一印尼雅加達清口壇主二天班 和謙壇

色考非常可怕,知不知道?男的女的都一樣,趕快把心收回來,抱三寶一心不亂,上上下下都一樣。平心了沒有?

18、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 十

二目守玄,心中無物,無掛礙,老師所引導的一機、一禪、一語都在契應這個道,真正的修行者是不用為師我來帶動的,應隨時隨地都可以靜心。靜心不在形象,也不在於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心中能時時刻刻地體悟。

19、四部護法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十二月十一日 美國 發一天元 道一佛堂

兩目守玄,靜觀明瞭,靜聽明曉,板抄不用看,靜聽皆能明瞭,懂嗎?(懂)爾若神識外放,心就亂動。

20、韓湘子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七月十七、十八、十五日 發一新營誠志佛堂三天法會

煩惱是斬不斷理還亂,你自己沒有方針,自己的目標沒有找尋出來,而煩惱沒有解決,索繩一直打結,結加結再加結,是不是成了不可解的結,要怎麼解開?要用心解,但不是用心機,是用你的本性良心,看看你自己的煩惱在哪裡?困頓在哪裡?迷惑又是在哪裡?閒來無事的時候就用用三寶,返觀返觀自己人生需要的又是甚麼?聽得懂嗎?

21、鍾離權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六月二十七日 發一馬祖南竿普慈佛堂 一天法會

什麼叫做返老還童啊?就像是抱三寶抱一整天也不覺的累啊?

22、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老師的話一

不要忘記成就自己的自性,以內在的自性法門時時迴光返照,照覺自性,才能在辦道的過程中,不斷的給自己精進,感謝,才是究竟,否則自性不覺何能覺他。

23、天然古佛慈訓:發一靈隱 聖佛綸音二

常常念動自己的自性之佛,念動自性三寶

24、藍采和大仙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九月初一日 發一靈隱

你們凡間不是有那個什麼隨身聽,還有那個隨身包,有沒有啊?()什麼都便利,那你們都有「隨身寶」你們怎麼不知道用啊!你們隨身寶是什麼啊?(三寶)那你會用嗎?()確定?這三寶可要好好牢記,這研究起來學問可深啦!

25、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九十四年歲次乙酉四月廿、廿一、廿二日 三天法會 發一三峽靈隱寺(台)

有一種玩具可以放出去,又可以收回來,你們不是有這種玩具嗎?(溜溜球)這都是在提醒你

們,不要老是說:老師啊!我日常生活當中這麼忙,要怎麼收心?(對某位坤道班員說,班員回答:唸三寶)唸得大大聲的嗎?(不是)(操持:現在因為有點佛燈,請仙佛護法,才能講出來,回到家裡就只能默唸在心中了),這個心要守住「一」。

26、濟公活佛慈訓 性理題釋

◎如何是三花聚鼎五氣朝元

「此為守玄工夫,三花者,精氣神也,人身為爐,玄關為鼎,道家安爐立鼎,即是此工。」將三花五氣凝聚在鼎中,恆心密煉成丹,或喻仙丹,金丹,其實是復回自性本體。..........

「五氣者,五臟之氣也。心一靜濁氣變為清氣,守住玄關,默默綿綿,若存若亡,多多益善,至道凝矣。」五臟之氣為內五氣,尚有金木水火土外五氣,靜中吸此地下五行之氣,上有五行星之五氣,以靈吸其精華,以真意引入元神竅,協助五氣朝元。

◎何謂迴光返照:

人在後天,思念是多的,向外思則順,向內思則逆,順行為鬼,逆行為神。換言之,放作鬼,

收作聖。故勸人修道,則曰「回心」,回心即回思,回思即回光返照也。一時有閑,若肯收心於這裏,人我兩忘,一念常存,便是離苦得樂的法則。佛經上云:「二六時中,念念莫離這個。 ,子曰:「學而時習之」,皆是叫人行此工也,所以有志於道者,不可不注意於此也。

◎何謂修煉:

平治謂之「修」,撥陰取陽謂之「煉」。人自有體之後,私欲漸生,私心為陰氣,天性為乾陽,回光返照,就是以真陽而化私陰,內煉陰氣,外煉僻氣,內外同時加工,使之平均,勿要過與不及,久而久之,自得大中和矣

◎經云:六門常常閉休走本來人是何意義

然外五門好守,內中這意門難閉,意藏於脾,名曰「陰神」。道教有一笨法,二六時中,一心注於玄關,以老陽真火燒煉,如愚如癡,乾乾不息,百日之功,可得心清智朗之味,行之既久,道心用事,六門不閉而自閉矣。

27、藍彩和大仙 鸞書

◎溫養即是溫養聖胎,實喻保守此元氣之不散也。..逆運河車,轉大法輪,透過三關,載於玄關,用烹煉之功,煉化陰神,識性,妄念,自此神光寂照,須臾不離,合成虛境,溫養聖胎,乃專一,猶如雞抱卵之至誠,恰似龍含珠,時時靜守玄關竅,免得爐中水火寒,此時陽氣未純,有餘有陰氣未盡,須要防危險,所以至誠,保守胎元不虧損,要念茲在茲,念之天理,即抱正念,如明月之當空,念之人慾,即有妄想,如浮雲之蔽日,須能一念不生,靜極自生動機,有一點純陽之物,從丹田昇上中宮,欲與道胎,合為一處,則自往下,轉回尾閭,而上乾頂,降于玄關,此物是無為助胎至寶,如有現此妙境,當要謹慎轉之,所以在克念可以作聖,不視不聞,存覺性,無思無念,養胎仙,須知元氣為結胎之本,呼吸為養胎之源,再者,元氣有生活之理,呼吸有滋養之機,元氣生時,使之歸源,助我胎之圓滿,呼吸綿然,使之純調,助我胎之化育,則心依息平,而息亦隨心平,心息相依,神氣相含,息之往來,如有如無,不急不緩,聽其自然,任其自如,故調其息,定養其神,明道胎初凝,後天之息,本似於有,不著於有,聖胎既結,意在其中,寂然不動,心常覺悟,勿忘勿助而養,勿寂勿照而溫,自然氤氳二氣,昇降循環不絕,法輪亦自轉,其元氣同流,激去五臟六腑之陰氣,即變成純陽乾體,由此而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無不通達,打成一片明鏡,凡軀自忘,道胎永存,昏昏默默,渾渾淪淪,則神入其氣中,而此氣包住其神,外則我虛無寂滅之性,在於氤氳瑞氣之中,其時陽光發現,普照全體,內則一派天然之佛性,無形無象,又無內無外,就可以欣喜,則性朗朗兮、如秋月之明,而命融融兮、如薰蒸之醉,其骨肉如沐浴,而心性似太空,通達無為兮,安寂六根,靜照六識兮,空盡五蘊,身似浮雲兮、實合泰山之不動也。

28、地藏古佛降 鸞書

◎現值三期末法,法門很多,有些法門很難修持,很費功夫,現在的眾生,壽命又很短促,恐怕等不及修成功圓果滿,生命卻已結束了,豈不是枉費了修持的一番苦心嗎?還有些法門,非要德高望重之高僧大德指導不可,惟恐走火入魔這是很危險的。說來只有唸佛求往生的法門,最簡易,最穩當的了。如果修行人,能認真頓悟修持,行功立德內外雙修,誰學了就會的,何必定要尋找困難法門呢!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裡的一段話:「十方如來憐唸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這就是虔誠持誦佛號者,將來必蒙佛救渡往生的實證也。

◎一念唸佛就是唯一約束自己的好辦法。當你覺得你的心不受約束的時候,趕緊一心唸佛號,惡念自然就可消失了。

◎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唸。念的遍數愈多愈好,唸的時間越長越好。感應佛力愈大。

◎搬柴挑水的時候可以唸佛號,刷牙洗臉的時候也可以唸佛,耕種鋤割的時候可以唸佛。不論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只要眾生在工作時,不阻礙也可以唸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唸佛,能使惡念不生,心志專一,頭腦清醒,會使工作做得更美好。

◎只有睡在床上的時候,和不清淨的地方,只可心中默唸即可,不可唸出聲來,唸出聲就對佛不恭敬之。

◎一般人不論富貴貧賤,有沒有權勢地位,個個都有不如意的事,在眾生心中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煩惱苦悉。這些都是由自己妄想心,執著心引起,如果大家能一齊來唸佛,心中就有佛的思想,就不會去胡思亂想,意念就正確且清淨,心中煩惱業障自然就消失了。...因此活在世間中,如果能唸佛修行,則心安精神爽,自能消業障,生活自然就會愉快如意。

心得:這是地藏古佛對未求道者所說的唸佛妙用,當然對求道者來說就要默念真經,因只能默念不能念出聲,故在任何場所都可以默念,故有前賢說在廁所不可以默念真經,那是多慮了。

二、調心法:

(一)修持方法與意義

1、濟公老師曾在靈隱寺教的「調心」的方法:大意是當有煩惱壓力時,手抱合同在胸前,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頂上顎,意守玄關,吸氣時默念口訣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念口訣後四個字,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晚上睡前反省也要這樣使用。但不可太久,十分鐘十五分鐘,否則會變成頑空。註:老師把此三寶用法稱為“調心”。

2、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日本法會

用心觀想呼吸,吸氣時觀想,氣從玄關吸進,再由玄關吐出,而吸氣時要念真經,吐氣時念一次

真經或一次氣唸一字都可以。我們道中是真人靜坐,道法自然,平心靜氣,坐的時候,身體要

自然,背脊要直,兩眼自然八分閉,舌頂上顎,兩膀輕鬆下垂,自然氣貫丹田,二目守玄真人靜

坐,平心靜氣,兩眼守玄關竅,這叫真人靜坐。

3、鑑班院長白話訓 西元二○○六年歲次丙戌 五月十一日 發一泰國素林府慈明壇

把你們邪思妄想一概驅除出去,來佛堂不是以人心揣測,用你們的天心來辦事,三曹普渡豈可當兒戲!用用你們的三寶。

4、南極仙翁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丙戌 四月初二 、初三 發一三峽靈隱寺 常德精進班

(仙翁對班員慈悲)看著俺啊?(班員叩響頭)抬起頭來!仙翁要你看著我!你很難受是嗎?心中沒主啊!把你的主人拿出來(班員...)默守你的玄關!你說我要怎麼幫你?你先要自個兒作主,老朽才能幫你,你能夠自我作主,我才能夠幫你作主!

5、南海觀音菩薩降 因果病象析論與印證

◎「因果病」大致區分為「精神」與「身體」兩種,亦即是有形與無形之區分。而「無形」尤勝於「有形」,亦即是無形之因果病較為難解也。

◎所謂例外者,其中有發願和解,冤業離去,因果無形病症不藥而癒,這當然不用解釋。但,另外尚有不知不覺不藥而癒者,這就有加以詳細解說之必要了;大致可分為兩種情形。其一,因為業債討報的期限到了,它們必須離去,而受纏擾者的症狀,全部是因為業債的牽掣所造成,所以,它一離去,症狀不藥而癒。其二,是受纏擾者元神抗力增強,驅逐或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製力,所以不藥而癒。

◎問:菩薩所說的第二種情形中,請問如何增強元神抗力而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掣力?是否意味著尚有後遺症?

菩薩答:

增強元神抗力方法有數種:「靜坐」、「誦持真言、神咒、經典」以及求得「仙佛加持靈神」等均是。而暫時壓制業債會有後遺症,因為元神加強,對假體肉身的主宰力也更鞏固,業債不易侵   擾,轉而有形之干擾或祟運,這些都是後遺症,只減輕而已。

◎問:這豈非挖東牆補西牆?

菩薩答:

倒也不盡然。這不但減輕,也是逐步化解,因為從無形轉化到有形,就能夠對症下藥。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能夠說毫無益處嗎?

心得:後學曾與不少資深前賢偶爾在私下聊天時,有時前賢有談及如何對於冤親債主所引起的因果病症化解,前賢有常常講的就是要發愿行功立德來償還,確實也很多道親因而發愿後因果病就好了,後學也是同意的,並另外有說:「可惜的是,也有些道親發了愿來行功立德,卻沒有什麼效果」,因此後學另說明可以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用三寶修持也可以化解,但前賢往往不能認同此一看法。後學認為這是因為如同一個水缸裏本來水是少的,但給裝滿了水(發大愿),本來應該是可以供應眾人飲用的(可迴向冤親債主功德), 但很可惜水缸破了一個洞(起心動念脾氣毛病),使得水裝不滿(是有漏功德,甚至有些是一把火燒了萬里功德林了),因此才會讓冤親債主有機可趁,控制住我們的身體了。就如同發一崇德有位范聖杰講師所講的”業力與愿力”的VCD光碟法會見證,他在十八歲求道後,剛好冤親債主找上門,之後發心渡化了五千多人,一心抱道奉行,因有護法仙佛保護著而無法讓冤欠算帳報仇。之後范講師作生意愈做愈賺錢,最後他起了貪念,這時冤親債主才有機可趁讓他出了場大車禍來報仇。這個狀況其實在古時候很多故事都有此記載,就如同佛教的三昧水懺知玄和尚的故事(袁盎與晁錯的因果),若不是他動了傲慢心念,冤親債主就會被護法神所阻擋,因此冤欠是根本無法找知玄和尚算帳的。因此如何不起心動念,是一大關鍵,因此用三寶就能減少起心動念,並讓元神發動激發出生命的潛能了。後學發現道場是常常講發愿化解,但就這部分而言很少提及。

所以南海古佛說,用靜坐持咒的方式,元神抗力增加就可以印證此一說法了,因為用了三寶修持,就是讓心回到了本性當中,就是最殊勝的靜坐持咒的方法,淨化心靈,就能讓元神抗力增加了,因為有很多道親用了三寶修持之後,也沒發什麼愿,但身體的病痛就在不知不覺間獲得改善了,甚至好起來了,後學的媽媽常常會頭痛毛病應該也是被冤親債主所控制,卻不藥而癒。

不過話雖如此,就如古佛所述,元神抗力增加,讓無形的暗箭已防,但是有形的明槍難躲,也許冤親債主反而會讓我們有形的外在諸事不順,產生很多如工作、事業、家庭問題來干擾,想盡辦法再讓我們再起心動念,因此必須配合行功立德來償債才能雙管齊下。後學覺得范聖杰講師起了貪念,也許就是因冤親債主看他太誠心了,很難捍動,才順水推舟,換一個外在方式讓他賺錢,最後讓他動貪念才能有隙可趁(後學看這則顯化見證,是注意於此問題上而讓自己有所警惕的)。

6、濟公活佛慈訓 西元一九九八年正月十八日歲次丁醜十二月二十日 發一雅加達和謙壇

◎徒兒呀!我們來檢討九七,檢討你們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與思惟之間,一投足一舉手,有沒有犯了過錯?念頭一動,整個人生就轉變了。

◎反省自己,一出口有沒有講是非?反省自己開口閉口皆是道?懺悔班時哭哭啼啼,愈懺愈糊塗,這樣有什麼用呢?徒兒讓為師不禁的傷心。

◎把燈關掉,把心平靜下來守玄,有看到東西嗎?先放在心裡好好的看。如果心不能平靜下來,就看不到什麼。在你面前有一團光,心越靜,自然就能夠看到未來的世界。那時候從海裡往上去,那是水災。把心再平靜下來,你們就能夠看到九九八一。把燈打開,徒兒是否有看到九九八一的景象?看到的徒兒站出來講。

◎有人跟為師說:「老師啊!剛才看的不太清楚啊!」好,電燈再關,不管你們看到什麼,要一直念五字真經。徒兒有沒有比較靜下來了?看到什麼?

(林點傳師:請問老師,大災劫來的時候,我們要進行那些工作?)第一,人要懂得平靜。第二,唸經,讀經。..可見得你們各個心裡都有怕哦!定力還不夠。在平靜當中,念頭不可以隨便亂動,那時候你們就要克制自己的念頭,克制自己的慾望。第三,你們各個應該懂了吧!(以三寶心法為修持)對啦!

◎你們要問為師什麼呢?(老師慈悲,我們在佛魔交爭的時候,要如何降服自己的業力?)只有用三寶。可是在這裡為師沒有跟你們談因果,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必須要靠你們各人去了,相信你們各個都在安定的時候,沒有在徬徨之中了。

心得:這次法會是後學唯一看到發一組的訓文中,老師曾在現場,要求道親要眼看佛燈,並且用三寶守玄默念真經,老師同時讓全部的道親看到了末日的災劫景象印證,平常法會濟 公 老師臨壇時都是慈悲的教化我們要修辦道,很少講什麼顯化的,這是唯一老師在法會中有施法力的顯化的狀況。後學推想,這是因為道親先看了佛燈,讓道親的心收回來專一,能意守玄關,但是念頭又會亂動,老師叫道親再默念真經,當道親的心收回來時,一心清靜,老師才有辦法施法力讓道親看到災劫的景象,讓道親有所警惕。並明白末日災劫來臨時,要用三寶來修持,不要害怕與惶恐。

7、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九十五年歲次丙戌八月十五、十六、十七 青年三天法會 發一三峽靈隱寺(國)

想不想賞月呀!(想)月亮出來了嗎?(還沒)月亮常常都在,時時都在,只是你們看不到而已呀!想不想賞月呀!(想)你們意願這麼低,老師我怎麼樣請月亮出來呢?想不想呀?(想)乾道很想,坤道想不想呀?(想)你們想嗎?(想)好!那麼電燈先關一下吧!你們好好守玄!等一下月亮就出來了!

靜靜心啊!可有沒有人要去外面看看月亮出來了沒呀?(此時有位坤道班員說她要去)你們都

以為老師講的話這麼簡單嗎?無聲勝有聲是不是呀?今天賞月就是賞你這心頭月,望到了沒呀!心圓月就圓,心有缺口月就不圓了!好吧!把燈打開,你們的功夫還不到,可以坐到深夜,心開了沒?(開了)絃鬆了沒?(有)所以三寶會不會用呀?(會)剛才守玄,有沒有守到睡覺了?

心得:此班三天法會為一年一次的青年三天法會,參與青年大多是點傳師、講師、壇主的子女,濟 公 老師先教青年道親用一下三寶,然後才繼續開示慈語。這可 能 老師是先教三寶來降伏道親的妄心,然 後 老師接下來的慈訓才能讓青年弟子聽得進去而有所體悟吧!

8、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國曆十一月二十三日 (慈仙佛堂) 發一靈隱

(陳經理請示:守玄要怎麼守比較標準?)就兩目守玄而已啊!(守這個地方)當然是守那個地方,不然,你守那裡?鼻尖嘛!(那麼整個心意是在這個地方嗎?)當然是在這裡,但是,你要觀鼻啊!兩眼守玄是觀玄,對不對?但是,你們要以鼻觀鼻啊!(兩個眼睛看在這個地方)嗯!二分開八分閉(看在這個地方,然後心意守在裡面)對!對!.....(那到最後也是這個樣子?)當然要自然啊!自自然然啊!(要不要用力?)不用!不用用力。(謝謝老師慈悲)好!好!

9、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年歲次辛未七月初八日發一屏東慈法宮

你靜下來當手抱合同二目守玄,這個守玄不是叫你守在這裡(點的地方)這樣會變成鬥雞眼,你們現在東西拿在這裡看,眼睛的兩眸會不會集中在這裡?這個玄就是中。把你的心思雜念妄念都放下來,放得一無所放,台語說的「無影無一隻」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都無一物本來的那個至清至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原先叫你放下,二目守中,中就是玄就是道,而不是叫你守在這裡,人家會說奇怪,他們一貫道的道親,每一個眼睛都斜眼「脫窗」(台語)這是不對的

10、濟公活佛慈訓:中華民國六十八年歲次巳未三月十八日 發一 慈善堂

要載同伴!要登彼岸!要闔家團圓不分散!休忘了眼前明燈!閉目守玄,看看自己昏暗不昏暗?靜以自觀,動以相看。眼睛睜開,看看自性佛在不在?

心得:濟 公 老師曾講兩眼守玄,二目守玄的,以前就有些道親真的用兩眼盯著玄關竅看,就變成鬥雞眼了,老師的意思是要我們意守玄關,不過現在經郭點傳師的提倡用三寶,應該就很少有這種情況的道親了。

11、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 八月初七 日 發一天元花壇菩提禪院

人自有生以來就是妄念用事,所以要調伏你們的妄念,就要先調伏你們的心,佛家之靜坐方法,也是禪定的功用,「禪定心」你們好好的去參悟,懂否?

12、達摩祖師降 鸞書

 調心:

生活之中,行住進止,須悉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之而粗,氣動則心散難聚;至於守靜,亦不過逸,故當持身安靜,常使心息調和。若欲習坐,可用先天坐法,最為恰當,吾今述其坐法,

先天坐法:

◎坐時宜先盥漱,取潔淨之意,且可固齒,寬緩衣帶,蓋恐束縛,有礙氣之流通。

◎坐時宜潔所以免汙濁,宜靜所以防擾神,至神像前或經書前坐者,蓋如在上,如在左右,乃可以感乎真靈真氣也。

◎用先天坐法,取自然之意,譬如胎兒平坐氣海,決非盤腿,正身端坐於椅子上即是,自首至足,均要端正平穩,尤宜注意者,頭不可仰,亦不可俯,腰不可曲,亦不可挺,...口輕閉,蓋恐呼吸由口出,氣息不平也。舌輕抵上顎,不必捲舌抵至中間,但抵於上牙根之上可矣。此時如有痰涎宜吐出,吐時宜輕,若係津液,則徐徐咽下,不可猛,以防噎也。兩目垂簾,就像垂簾子一樣,不要太開,不要太閉,太開則散亂,太閉則昏沈,先視鼻端,是定一準則,以取正中,然後收視返聽,知竅不守,純任自然。注意返聽,亦是返聽祖竅,祖竅本無聲可聽,惟將耳之根性,注於此耳,繫心一處,一處祖竅也。心無繩,何以曰繫?以意繫之,心及耳目歸於一處,神凝而氣化矣。(祖竅即玄竅也)

◎坐時宜有鎮定工夫,心乃可平,氣乃可靜,初坐遊思妄念必多,但思念一起,即能自覺,仍用收視返聽繫心一處之法,以守祖竅,思念自然漸漸摒除,....呼吸往來,純任自然。果能平心靜氣,呼吸自然勻細,若有心調之,心將住於呼吸,離空而外馳矣。

◎初坐只宜短刻,.....時雖不長,習靜初步,最為適宜,若貪功躁進,勉強久坐,不傷陽,勢必受病,惟不可時時分心看鐘,約略計之,多三五分,亦未始不可也。每日坐一次,不可間斷,人身一小天地,陰陽二氣,一日一週,今日坐,明日不坐,動靜功夫,便不相接續,學道貴恒,豈可出此。

◎坐畢以兩手搓擦頭面四週圍數次者,乃坐後調理,所以助氣脈之流動,並因坐久,週身毛孔鬆開,出濁汗,而面部亦然,易受風寒,故搓手使熱,擦之即閉,男由後向前,即從腦後抹至面部。女由前向後,即自面部抹向腦後也。緩行百步,再出坐室,因久坐後須舒散,且免受風寒。

心得:後學體會若是先在佛堂獻供獻香禮(動),之後看佛燈並配合默念真經玄關式呼吸(靜),然後

再來叩首數百至一千下(動),因為若在靜坐調心前先叩首的話,這時身體因運動後全身會發熱,之

後再來靜坐調心的話(靜),這時會比較有感覺有真氣在身體內以玄關為中心,自動地延著任督二脈

在運行,之後若要再來緩行百步來舒散的話,可以用經行的方式(動),每走一步默念一字真經來配

合,再來靜坐念彌勒救苦真經(靜),這樣一動一靜,一動一靜也是蠻適合的。

13、濟公活佛慈訓: 發一 光明的智慧2

真人靜坐,如何坐?二六時中時時刻刻迴光返照,二目守玄,眼睛閉八分睜二分,看住我們明師所指點的地方,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所謂的真人靜坐。行、住、坐、臥之間都能夠守住真人之地,就不離本性。

14、無極老母降 家書

「一封信傳給你,兒女見信早回心,養身法,習要勤,回家真訣要記忖。」「呼吸調順先天炁,涵養本來一點真,此是返鄉一明路,不修難見老娘親」。

15、藥師琉璃佛降  鸞書

三寶逆流法

◎一是天下之正理,採日月寶華,由上降下,由下煉逆流,為純陽一炁,真陽上玄關,氣聚精血不洩,智慧漸開,此法要先煉丹才可得。

◎「一呼守玄關,一吸貫丹田」。....,以真意接引真氣,上串尾閭關引至玄關。

◎恆心勒煉此功夫,心靜神定,拴住心猿意馬,至三寶會合,道之造化在於此矣。

◎一即是玄關,將一本散於五臟六腑之靈,修皈一本,玄關自能震動,待天雷響,無縫鎖開,煉至此,便是人間逍遙自在仙。

◎玄關本是精神合一之所,七孔八竅由此生,故玄關開,週身關竅才能運轉。

◎轉週身要用真意,打開玄關府,身心兩空,頭上自有真氣上朝,此時見靈光就不難。

◎學者應識玄關,早知玄關之道所,生等勤煉之,自有妙相矣。

16、濟公活佛慈訓: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 正月十七日 發一天元慈孝佛堂

徒兒們!為師希望你們現在自己面對母燈,眼睛閉上,靜默三分鐘(班員都依師指示閉眼迴光返照).....唯有自性,你的自性才能照亮自己,只有它才是真的,以後災禍來臨就是靠這一點真靈救世,所以自救救他,希望徒兒都能保護自己的靈光,好自為之。

17、月慧菩薩降 鸞書

◎調身-指調身體,使生理能獲得「致中和」之狀況,通常選擇子午卯酉等休息時間,於靜處光線空氣均通之地,自然安泰端坐,自可把散亂之塵念,收回皈來,此為調身之大概。

◎調心-把心猿意馬,牢牢看住,不讓牠再到處亂跑。方法很多,如:念佛號,持咒,觀想等皆可,時久就安靜下來,續之,智慧與定力,就在調心的過程中培養滋長。

◎調息-在色空合一之理下,心理與生理是互相依持影響的,此乃調息之所必要之點。一般人氣息急促而粗,如此心身亦處在一種動盪不安之狀態下,若能藉調息,慢慢使氣息精微細長,就會使心身達到「致中和」之目標,自然精神爽朗,心情平靜安定,疲勞恢復身體健康。

心得:濟 公 老師在法會所教的三寶調心法,就同時有調身、調心、調息之功用了,一舉三得。

18、李鐵枴大仙降 鸞書

所謂氣滿,前任脈,後督脈自開,而運行道路自通,乃自然之法,而上自有溶溶兮,如山雲之騰太空,霖霖兮,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兮,如春雨之滿漢澤,液液兮,似河水之將流釋,散則透於週身,為百脈之總綱,聚則合於先天,真乙炁之虛無,此乃至清至真之子時,實則至虛至靈之真景象,乃妙示得藥後,要進火之真妙景也。此景象,若有妄想,或功夫未到,總不可得,功到自然而有,至此時膀胱如熱火,兩腎如滾湯,切不可貪其舒暢,恐藥苗,被熱氣燒太過之危,又金丹不結之險,須急速轉大法輪,運上玄關,不然此物,滿而有溢,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則前功廢卻矣。進火之法,...統身端正,兩手安太極,眼露一線之光,此謂盤膝,則尾閭關自開,尾閭謂之第一關,尾閭一開,則夾脊謂之第二關亦開,玉枕關謂之第三關亦開,此謂之三關,三關既齊開,九竅亦定相通,所以泥丸宮,崑崙頂,等等關竅都盡開,此自古至今,先天大道,自然之經絡,若是真意,不對三關順序運上崑崙,而下玄關,若對玉枕運透玄關者,乃大差矣。此運法之路,乃屬偏路,絕不是大道之通路,若如此做,不是一炁流行通達,而天地相通之理,所以若如此運用定然做不通,亦定煉不成,此謂左道旁門,若知用前面之正法運用,至此時候,三關已開,八脈亦通,甘露如泉,吞不得了,其味香如蜜,此時緊急迴光返照而吸氣,運動真意,推動甘露降下,引對前通任脈,上通陰蹻,下通陽蹻,中通衝脈,橫通帶脈,上前通陽維,而降下丹田,自丹田所得之藥物,即金丹舍利,運動真意,引對尾閭關,而通督脈,上後通陰維,而直運過夾脊關,到達玉枕關,再運過九峰山,崑崙頂上,一並載於金鼎,即玄關之中,此時心意齊守玄關,.....,藥物到玄關之時,約量守二三分鐘,此謂第一次運功,第二次運功,心意再順甘露,而照初次運法,到通尾閭,提上玄關,再守二三分鐘,第三次之運法相同,連運三回以後,心意齊守玄關,以待烹煉,其時龍虎同宮,水火既濟,又曰貫滿乾也。此謂少煆之功夫耳,以上候烹煉。...

須知進火之法,即用真意,另名謂之精神力,亦謂心之思想力,....使其週流全體,既然有溫氣,可轉運關竅,由此而可得,新鮮血氣週流,百病不治自癒,所謂熱氣,即陽氣,寒冷之氣,謂之陰氣,所以人身,有一分溫氣,即不死,仙佛若有一點陰氣,則不成,故道法無他,全部都是,用精神力運用,學者,若知將精神統一,時時用真意使其昇降,氣血自循還,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即此意也。

19、何仙姑大仙降 鸞書

烹煉之法:何謂烹煉,烹煉者,譬如凡人飲食之煮飯也。煮飯起初,定必用猛火而煮,初初要煮之時,若無用猛火煮者,米定不能成飯矣。所以藥物已得,若無用進火行法輪之功,運上玄關烹煉,定不能成金丹舍利也。須知道者,路也。乃法輪之通路也。即前任脈,後督脈也。烹煉必須,不遲不速,以呼吸定其法,進火亦名,運周天也。故行法輪之時,神氣必須與甘露而同行,亦謂心意,乃精神力之作用,其時心意同甘露,至丹田,則運過尾閭,夾脊,玉枕,透上泥丸宮,落在玄關,若泛然由偏道之外而行,渺渺茫茫,不由正路而行,此不得成舍利,凡行法輪,合乎自然,同順三關九竅之大道,若勤則太過,而風大,即呼吸粗,法輪不能轉運,而燄無所制,若怠則不及,而風少,乃呼吸過微,不能成長旺之功,而變散也。 須知進火者,乃運大藥,即真靈歸源,若不運轉,則漏盡,不能止,而舍利亦不成,此運用之法,要運三回後,心意齊守玄關,以待烹煉,此言雖重覆,乃叮嚀之妙喻,學者愈須注意為是,所謂達摩初祖,折蘆渡江,此亦是法輪過關之妙喻也。世尊一箭射中九重鐵鼓,此亦行法輪之意也。箭者真意也。射者神氣,同甘露而行之法也。九重者,人身背骨有三關,即尾閭夾脊玉枕,此三關,左右皆有竅,故曰,九重鐵鼓,當過關之妙法,所以運過關,亦要照前節說明,必由中竅而運行,若馳別路,則不能得道矣。

須知烹煉在玄關,儒曰,靈台,煆煉九曲明珠,釋曰,靈山,烹煉牟尼寶珠,道曰,靈關,修煉黍米玄珠,名雖分三,其實皆烹煉,真意所運載之藥物,金丹舍利,使混合一團也。學者當知,此藥物雖載於金鼎,若不用烹煉之功,而用武火煆煉,則不能凝丹成至寶,此時依照前節坐法盤膝,六神統一,齊守玄關,即守藥物,同時立刻用起枷子,.....返照玄關竅,兩手舉起,左手疊右手,如帶枷之刑,須用大力,在胸前臍上八寸左右,用最大力量之武火,將那濁精識神,遊魂鬼魄,妄意一切煉退,此時呼吸之功,自然一吸到丹田,一呼到玄關,自此妙法輪而常轉,烹煉大藥,約量數分鐘就可,若過時間,恐怕藥物燒化,而丹反不結也。此時五物自交,成為元精,元氣,元神,元性,元情也。五物既返,則五元歸復,五德持權,則五賊降伏後,五氣自然朝元,三花聚頂,顯吾本性,如城巍魏不動,而丹自結,舍利自成矣。所謂武火者,呼吸之息強烈,謂之武火,微細謂之文火,因此烹煉之功,全動武火用事,但年青之人,以及老年之人,在修煉之中,文武火候之分法,亦略有差別之不同,因老年人氣弱,須多用文火溫養,若是青年之人氣旺,精血猛強,故要多用武火而制止,絕不可過微,反而精不化,即大丹不結,若過旺精走洩,而藥被燒,即丹分化,須謹慎抱中和,進功,為一大要事也。

心得:合同的手心需像蓋印章一樣,按在膻中穴上,是中丹田所在,可引發體內經絡運行,三寶齊用,時間約三至十五分鐘。

20、無極麻仙姑降 鸞書

◎道家有云:「氣促則短,氣徐則長,是練氣之要。」顧名思義,人之呼吸原本進出有其脈動之韻律。若是激烈運動之後,必然呼吸急促,若是氣息受到身體牽掣而所改變,必然影響氣行在體內循序脈絡。相同之理,人之情緒,譬如:過度興奮、過度發怒,此一情緒之波動,導致氣息連帶波動,亦然影響氣行脈絡之平順;人身以氣行全身,而使此肉身可以有動力,可以有血糖養份之均勻,若此一氣行改變,對人身當然有所影響。
◎道家之所以重視氣行,由「吐納」可以知其概略:
「深吸」-以此可以收納天地精華。
「徐吐」-可以排除體內穢氣。
然則此一吐納之工夫,動靜之中互見消長。人在氣行之中,展現生命活力,卻必需保持此一氣行之平順,所以不可以使氣促而短,必需以徐徐源源之平靜氣行,助益人身脈絡及至筋骨。
不論佛家、不論儒家,亦有相近於此理論,儒有內斂沈穩,要人端肅言行,佛有靜心去念,使其不紊。雖然未必專指於練氣之說,但是卻可以使人不氣燥而平順,有助於法理之精進。道家則直指氣之必要平順,始可源源不絕,進而生生不息,是以氣養生之學。
◎道家有練神之法,不論是藉神或胎,藉神或丹,或藉神益元,關鍵在於如何還神之元,進而可以得其助力。需知,神既可匯聚精,氣而助益人身各部器官,而顯露神采,則「練神還神」即是滋養體軀之壽命,使人身減輕衰耗、腐壞之速限,而達到長生之目標。因此,還神之法訣,可謂是總結,比較繁複,因為,需要匯聚精、氣,再加以還諸於「神」,然後,三寶融匯,充沛全身。
還神之法訣:坐定(需先行氣順暢脈絡):行氣-納入氣海(氣海盤旋)-後行命門-再上重樓-會於玄關(氣神融匯)-運行周天(周天有成,精氣融匯於神,則三寶分佈人體而各司其職,各益其部。),萬緒歸原,不紛不紊,是神養元。

◎納氣:

人身之中自有其氣,然則氣有不足,或氣有消耗。所以,必要藉諸天地之氣加以收納,馭行成原而為己用。可以藉調氣吐納,可以藉坐工行氣而為之。
歛神:

神為虛遊。容易飄離散馳,因此,必要加以綰縈,使之歛守在元。可以藉觀想而禦神,可以藉守丹而沈元。

◎吐納—練氣以迄氣機,使其動靜,均在呼吸之間,練氣者,均知必需使氣綿長,氣綿而長,肺活量大,氣血之運行顯示有力,則人身助益,生命亦綿長。因此,行吐納有異於平素之呼吸,加以調節至深吸—可以積蓄大量新鮮空氣,以及大自然能量。淺呼(徐徐吐氣)—所收納於大自然之氣與能量,在體內慢慢加以練化,運行,則如動植物注入水與養份,倍得活力,若吸氣之後立即加以呼出,則人體所得微薄,因此演成呼吸急促,促則短壽,並且,體內不能多得大自然之氣與能量。

◎需知練氣化神,主要行氣必要「上玉枕?過重樓」,而直下膻中行氣,最難過者此三穴,即乃氣門不易通暢。膻中氣無法順暢,人必悶絕不安;玉枕難越,則人身穢氣無以宣洩,影響新陳代謝,更遑論重樓迴旋轉氣,此三穴不過,則練氣無以化神。正午陽剛過重,膻中緊縮,玉枕受壓迫而萎縮,不利行氣,因而事倍功半,更有行氣而多悶悒,不能神清氣爽。
綜此而言,練氣欲得化神之效,必需在練氣之際,使人身之(氣聚而行、行而順),達到(穿經過脈,順暢無礙),如此始能(藉氣淨化穢濁,而得提神之效)。

◎培元:

元胎之神,隨氣浮沈,故需先歛納於玄關,使元神成胎,具備飛昇之力,或者元神具備靈力,能有抗禦之能力,則不受不可預測之力,減少損耗,以免得軀體之傷。
培元養丹,由氣入門,一般練氣,由吐納調息,使能沈歛匯聚;但修丹元之術,關鍵在如何歛納於玄關。道家修真之士,有在正午之課,觀現、導引,以期元神常住玄關;亦有先養成丹,再藉氣行丹,住於玄關之中。

◎ 導氣成丹—氣欲成丹,水火必濟;水者腎也,火也陽關(陽關包括精關及玄關)。因而氣在丹田沈歛,循會陰則要轉入腎門,氣合水精,漸成丹象,再入命門,命門真火,正是坎離水火,合成爐鼎練丹。至此,氣行周天。唯,氣行上重樓尚需入玄關,以練陽神。

21、南無大勢至菩薩降 鸞書

須知借後天命,而修先天性,再有先天息,後天息之分別,先天息之呼吸,對玄關吸,但要借後天鼻出入,修煉若無借後天息,決定無道可學,所以法為筏,即船也。欲渡江須用筏,若到彼岸,法就不用。

22、曹國舅大仙降 鸞書

◎ 學者,須知採藥無他,乃吸先天虛無之氣,而採精氣神三寶,所結之藥苗,既然三寶已現,必奪造化之權,運採取之功,降心火於丹田,化開丹田之陰氣,以真意為主,意者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神屬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自玄關,落於坤,丹田就變為坎,由坎中陽爻,在人身為精,在五行為金,此精是人喫五穀,所生化之物,若知煉則為佛為仙,不知煉則為鬼矣。此精名說真藥,乃屬在陰精,故此陰精,若無用風火煆煉,則此精必定在裡面作怪,思想淫慾,攪亂君心矣。煆煉之法,務要凝神,.....,又加調息之功,而使橐籥鼓風,則風吹火,烹煉淫精,化而為炁,其炁混入一身之炁,再合先天之炁,再從竅內發出,而為藥苗,如世人之鎔鐵,起初用風筒吹風,使爐火猛烈,然後則鐵可鎔,若火不暖亦不及,火強則太過,總要取中和,而不失敗,此採藥之法,乃靜入虛無,而待元精生,以神火而化,以息風而吹,以靜而取,以動而應,以虛而養,以無而存,則調藥之法,得之矣。所謂神則為火,息則為風,別名謂之風火煉精,精得火則化。....,要隨時,吸先天虛無之氣,到玄關,要吸當時,....,鼻息要一吸,初次吸後,舌尖再搭天橋,虔誠求出甘露,然後將此甘露,再降下丹田,...,二次再吸先天虛無之氣,到玄關,吸時照原,...息一吸,....使修煉之人,容易明通大意,若不用積集之法,亦難得一時間,補滿先天之破處,所以煉道修真,教人定要抱長久之志,累年累月之功,即如在砂中傾金同樣,乃積少成多,從近而遠,登高必自邇,如行路之初,由近處而出發,能久行不怠,方得到目的地

◎所謂金丹大藥,並無物可形容,千言萬語,亦是自身之濁精,由全身溫煖之氣,乃強烈之火候燒過,而成真種,由此方有真氣可採也。此真氣,又曰元氣,修煉大道,總要保持,此點真種不散,如浩然之氣,時時上昇,而得長生不老也。例如精似水,爐屬火,水放在鼎內,就是精血聚在丹田,即爐中內,爐若不熱,無猛火燒起,此鼎之水,永遠不滾,既然水不滾,就無薰蒸之氣浮上,至終此水,則變成汙臭水,此乃比如精血,聚在丹田,若無受過溫煖之燒,此精血永不化,雖然有極法可閉,亦不是究竟功夫,久久亦都走洩,此論說,一樣如造酒,只收薰蒸之氣,而為酒精,若無收此燒氣之薰蒸,為酒者,不久定壞去,若真酒精,任存數十年,亦都不壞,所以大道之修法無他,亦是採取,溫煖之氣燒化,所薰蒸之真氣,使其週流全體,而通竅,聚陽棄陰,即煉金剛不壞之舍利,若用有形,而為藥者,即差之矣?

心得:要用玄關式呼吸,來吸收天地精華、先天虛無氣、先天氣、佛光、宇宙至清能源,來補充本性的元氣,來煉化識神較快。

23、南無無量壽佛降 鸞書

再講靜坐之法有三種,乃普通坐法,單盤坐法,雙盤坐法,總之理有定理,法無定法,由人隨便不拘束,不阻礙心神之不安寧,能隨時入靜就好,何法都可以用,坐在蒲團上,用鼻吐出腹中濁氣,約量幾回,至腹中爽快,身中覺暫靜,將舌搭天橋,以吞甘露,眼要露一線之光,即半閉半開,平視迴光返照玄關,....,靜中切忌,埋頭昏沈之魔病,靜中知覺身正,則前任脈,後督脈自通,呼吸要微細,緩緩而長,不可粗急而淺短,在玄關丹田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肆,則不隨便受染六塵,百病不治而自消,.....在靜坐之時,要絕雜念思慮,用真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一上一下,覺有透丹田玄關之間,勿遲勿速,任其自然,覺得口鼻之氣似無,由其自如。

24、彌勒祖師降  鸞書

靜坐之法,同眼之守法:

但眼之守法亦有三種,第一種,開眼圓神,第二種,露一線之光,第三種,眼光全閉,吾對開眼圓神先講,此圓神之法者,坐功之人,少有進步,圓神者。屬陽。眼光一定外泄,此種坐法,若無大德好靜之人,恐學不來,總之,圓神時候,自將眼光之精華收歸,一心守在竅內,統一玄關....,不可用力相助,自然得到自身,小周天之微妙,第二種,露一線之光,此法坐功之眾生,容易進步,一線之光者,屬半陰半陽,使眼勿開勿閉,神光不外泄,一心守定玄竅門中,此法,最快得到,自身小周天之微妙,第三種,眼光全閉,此法坐功之人,有小困難之處,眼光全閉者,屬陰,眼閉之法,容易昏沈散亂,恐犯埋頭睡魔病,諸子要坐眼光全閉,不出魔病,亦有方法,吾佛指示,眼閉時候,一心內守,使無雜念,守定竅門,目既不露光,頭要直,身端正,心定靜,不可力助,亦能達到統身爽快之地步也。

25、南無孫臏真人降  鸞書

正玄關,統一六神秘訣:

舌尖塔在天橋,即齶,自然生出甘露之香津,即時吞入腹內,在此時,眼露一線之光,守定竅門,若感到心意亂動,靜不得,則用正玄關之秘訣,....因為人生日常,全是妄想,識神用事,在靜坐之時,心猿意馬,不容易鎖閉,或想東,或想西,無一時能靜,吾真人,道行淺薄,今夜所講正玄關秘訣,能統一六神,除散亂,....。

心得:靜坐之時,眼睛最好用八分閉二分張之法,背脊要坐直,舌頂上齶。

26、南無黎山老母降  鸞書

初步坐法,與正氣濁氣,須明道及明理。

◎若要打坐之時,蒲團要鋪平,坐在蒲團上,眼不可閉而看平,頭要正,而身亦要端正,口不可閉,須吐出腹中之濁氣吐盡,感到全身爽快,神氣平和,其時口即閉住,舌搭在天橋,求生甘露,若有甘露,即時吞入腹中,至此時,眼光收回歸,露一線之眼法,守定玄關,一呼一吸,要緩而長,不可短而急,可比呼吸,自己不知有無一樣,所謂長息長生者,短息即短命也。

◎若繼續靜坐,有得到丹田溫暖者,就是丹田火發,此乃化精,以及化月信水之妙火,所以不可駭怕,若一駭怕,水即來助,倘一著急,而心無守竅,必致身體之不舒服,非但坐不得法,此精血亦不化,反而要走泄,精血既走,難免病痛上身,若坐到虛無之時,身有動靜,切不可心活,最好心靜無我,死活不管,任其自然,能如此者,方可早得真道也。

◎又對正氣與濁氣,須要分明,心若靜虛所發為正氣,心若妄動所發為濁氣,既然濁氣產生,心就不穩定,竅內定不平和,此雜念之氣上升,恐生邪氣之火,而連累身中不爽快,所以此雜念之氣,即是濁氣,故坐功之人,切要心意勿動,由其自然,正氣自能上升,全體自舒服,六神自統一,三寶亦得連和,須知若濁氣上升,人就不舒服,五臟六腑亦不和矣。

◎故坐功到熱氣上升時候,最宜注意心靜,熱氣原為正氣,心一動,就變成濁氣,所謂動則變,變則化,靜則聚,聚則轉,若不分別,正氣以及濁氣,濁氣發動,認做真氣發動,實為誤解,所以坐功之人,往往犯此弊病,亦不計其數,道理若不徹明注意,就枉費修道多年苦工,所謂雜念妄想,即是濁氣也。

◎要靜坐時刻,由自己自由而坐,靜坐以後,待統身齊和,一點動靜沒有,方可起身動作,切不可性急而起,須照常,漸時坐在蒲團上休息,若有發汗者,一時不可吹風,停數分間,養靜全體舒服,方可以行動,此為初步,煉心性之功夫,棄雜念之法,已得入手矣。

心得:調心與叩首都是一種讓身體產生真氣運行的一種很強的方法,但後學發現有些道親,在夏天叩首時,因天氣熱,常常在叩首時旁邊放一台電扇,並開電風扇吹,除了對仙佛不誠心之外,因叩首時會有發熱發汗,全身毛細孔打開,氣灌全身,若吹風的話反而會使身體受寒,對身體有所損害,不是很適宜。另外靜坐若是盤腿坐的話,最好臀部下放 五公分 的軟墊,這樣在臀部坐下時,會有下陷的現象,這時剛好讓背脊能夠坐直,氣較自動運行任督二脈之中,否則的話背脊不易坐直,氣較難自動運行。因此在調心過程中,不能受體內氣機熱流運行任督二脈影響而有所分心,意念必需一直在玄關,不能離開玄關。

27、南極仙翁降 鸞書

◎靜坐之人,在蒲團上,心意抱定至誠,眼露一線之光,守玄關,統一六神,滅除雜念,不可埋頭仰面,埋頭即任脈不通,不可昏沈太重,仰面即督脈不貫,尾閭關不開,故要端身正坐,令上下相通,子午相對,方可調勻氣息,一呼一吸,緩而長,成一勺,而玄關丹田,自然一氣,身中無半點雜念,....然後用先天虛無之火,乃是一點真意而已,即用此火,當時同甘露玉津,降下丹田.....,雜念全消,守至虛極靜篤,無人我之時,正氣復發,丹田溫煖,久久修煉自然功成,精血自化矣。

◎呼吸之一呼一吸,定要深而長,用腹部調息而成,一勺,須知人之性命本源,下手功夫,由呼吸入門,呼吸初不可短而淺,若短淺者,身體就不能健康爽快,亦不能達到循環之優良,又不能延年益壽,故靜坐之呼吸,謂之調息,學者,應該注意,呼吸絲毫不可用力,使鼻息出入,極輕極細,漸漸深長,使肺中,及腹部之濁氣,儘量能外散,所以靜坐之功夫,到年深月久,呼吸深細,一出一入,自己不覺不知,可比無呼吸一樣,勤煉到此處,可達到調息之極功,若是呼吸不調和,心就不能達成真靜,性命亦不得延長也。呼吸若能吸透天地根,即玄關透丹田,此即築基功夫已成,基若築穩,則佛仙之道就不遠矣。

◎調息之法,決定用腹部凸凹,雖免用鼻吸呼,亦得自然,順腹部凸凹,而吸呼也。若不知用腹部調息之人,不但性命不長,亦難得健康,恐多患肺病艱苦,何也。因五臟六腑,就是肺臟極軟弱,因肺臟極不易展大,若用肺臟呼吸,肺臟時時大起來,致肺尾同胸骨相爭,久之定發生肺癆病,若知用腹部調息,由新陳代謝,吸新鮮空氣,換出腹部穢氣,不只腹部肺部輕鬆,亦可幫助消化食物之極功也。初築基之人,若口中玉津未生,感覺口渴,體中火盛之時,可以用後天水,乃清水滾水,多飲之,使身中雜邪之火能散,若至先天真水生出,玉津如蜜之甜,又吞不完之時,口就不渴,此時免再飲後天水,故菩薩,有甘露水,能救活群生,亦名大悲咒水,又曰先天真水,若能飲此水,而得長生,就是學道人之玉津甘露也。

心得:呼吸除用玄關式呼吸外,還要用腹式呼吸來配合,需深吸徐吐緩慢地呼吸,但不可用力,當口水跑出來很多的時候,可以在吸快完時緩緩吞下即可,之後再慢慢呼氣。

28、漢鐘離大仙降 鸞書

◎得藥者,無念之念,是為正念,若正念時時現於前,方可合先天一氣,到此藥苗,則能順序而得矣。得藥之名,乃是奪天地造化之權,盡在此得藥之節,藥既然得入,名曰風霜都喫盡,獨占普天春,此乃譬喻梅花,不怕霜雪,而風霜不染,修煉到此,萬塵不能染身,內外融和,已無陰氣,如春陽光輝,...,,其中境象,如沐如浴,週身融融和和。...用真意牽之,用真息攝之,將大藥收歸在丹爐之中,後待法輪之功,得藥之時,慾靜理純,忘照沌一,意息無雙無急,自然定靜,虛無合體,我不知有身,身不知有我,如是真忘,真照真息,此為真噓之文火,能用此文火,何懼真種大藥之不得哉....,數分間,引出三十六回左右,追得風盡,心自靜,身自輕,恍惚杳冥。入虛無之境,全體舒暢爽快,四相忘形,膀胱即尿道,如火熱,兩腎如滾湯之蒸氣,相貌如癡顛,不知有我身,甘露如蜜之甜,久久忽醒,此為得藥妙景火候也。

◎上說得藥,由全身溫煖之熱氣,而將濁精污血燒化,方有真炁可採取,即用逆行之功,用心意,另名精神力,而使真氣昇降,轉運法輪,所以精能化氣,由氣可養元神明朗,此元神另名,謂之本性,世人若知用元神做事,即不違背良心犯過失,因此元神好靜,人若知靜定,自得減少閒事是非,所謂識神者,即貪求愛慾之心,此元神同識神鬥戰,天理戰敗人慾,謂之邪不敵正,...,學道之人,若要見本性,須知煉己之功純一,將識神人慾,煉得乾淨,精血能化為真氣,而得元神本性明現,學者所知,本性本虛空無體,若有意見本性者,本性永遠不得見,心有著相,乃屬有為法,所謂棄我者,即天堂現前,從我者,即天堂路遠,地獄現前矣。若有意入虛空,即虛空不可得,比如世人,有意欲鼻香味,千思萬想,香味亦不來,但無意思吸香味,香味一陣一陣吹來,此乃示學道者,不可執我相人相,或一切有為法,而求本來佛性,故佛之淨土法門,由念佛號,以棄心中雜念,則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有禪無淨土,十人九差路」此乃欲得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