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 d3020 说明书:知识-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21:52
素材  网络  编辑 沾花如雪
本文引用自野鹤《引用 知识-文化》

知识-文化
时间,是清晰的,亦是混沌的,在这种愚人的辩证法中,失去了它可能的消失线。当回到知识与文化的起点,会发现当初那个模糊的远方似乎更模糊了。
曾经所理解的知识多半是等同于文化的,这也许是多数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人的普遍真理,因为这很明显是一个划分阶级的一个工具——教育,这大概也成了人们思维事物的一个基调。然而,导致这一恶果的是我们这些寄希望于教育而达成美梦的“傻学生”?这一疑问很显然会牵涉到教育的诸多问题,而要悉数下来又唠叨的没完没了,还是回到主题。
知识和文化,作为人类记事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首先是从人类的造物开始的,这不是哲学上的问题,而是个常识,认识到这点是很有好处,因这对于人类探寻其本源提供了一个实物基础,作为被亲历与被体验到的直接感受。但是,知识与文化对于人类关系的形成(如社群的形成),其作用却存有一些差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习得的知识,来自人主动的一种意识创造,是从无意识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作为与主体一起参与创造的自然界,是个感觉的存在,人从而有了“关系”意识,这种关系意识,从简单渐渐过渡到倾向于复杂而至有现在这庞杂的关系之网。而这种关系又通过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得以维持,那便是文化。有人或许会认为远古人是没文化的一群半人半兽的怪物,而这可能知识历史学家的一厢情愿,据有关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即使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的文明社会也还有不少部落级层的远古人,但从其描述的状况看,他们也主要是靠某种“文化”的力量聚集在一起的,尽管他们知识只限于自然的经验。可见,知识与文化是不能划等号的,但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却似乎在向我们证明知识即文化即文明,个人认为这有悖于道德。
出于对知识与文化的不同性质作出的一个暂时论断是:知识的思考会把我们变为一架陈旧的机器,而文化的思考却可能为我们规划出一个更好的未来。当然,知识与文化的性质之不同有着更多的理解。基于一个“裸知识”的普通人而言,总体的一个感觉是,知识的记忆性有时是对人的一种侵犯,这一性质与文化的感染性——总给人予关怀——形成强烈反差。文化,是人之本性的一个回归。人的某种对自由的反省,不是导向文化的虚无主义,而是通往真实。对探寻真实的一种可能性假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验证的灵魂学,通过想念的自由导入你思维着的世界。从另一视角效果中窥见的“气”,是关于传统的可能性的思想解放,同时也回到了传统的那个源头。
文化的回归,这似乎是知识所能体现的最高价值,而不单单于社会生产力的贡献这种表层的物质现象,对“知识思考”也就不再是以知识论知识的抽象的无聊纠缠,而成了人们生活中“文化思考”的一部分。这里涉及到一个氛围的问题,即我们的生活形态是怎么形成的?很显然是由文化而晕开的一个维度空间,其中有知识的积累,有传统的照面,从古至今的一个连续的人类文化系统。但这一系统亦是个充满了各类不可思议的矛盾空间,而带有期待得去认识它,往往会带来失落。对这个由知识构架起的壳文化,最终会被你看破,这或许正是你的失落所在,因为真相与你所想完全是两码事,在这种失真的状态下,你当然有被骗的感觉。知识,就像一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