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歌曲:《我们是谁》第二篇 人之道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0:49
第二篇 人之道---出世与入世 人生的意义

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各种政策、伦理规范随之而变化。他说,洪荒年代没有揖让的道理,唐虞没有丧葬制度,汉唐年代没有今天的制度,将来也没有今天制度。

另外,王夫之还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但又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人的历史,故而提出“相天造命”之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历史的发展趋势,改变人自身的命运。

王夫之总结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历史观。其实,在他之前和之后,这种观点已渗透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公羊传有三世说(据乱世、开平世、太平世),《礼记·礼运篇》中也有乱国、小康、大同之说,后来康有为的《大同书》综合了两者,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汉高祖刘邦是有名的皇帝。他最看不起儒生,对儒生极菲薄。有一次他在洗脚时接见儒生。但对陆贾却有敬色。陆贾是楚地人,他帮助高祖平天下。他常常在高祖刘邦面前讲《诗》、《书》。刘邦本不是读书郎,常常不耐烦,说:“我在马上得了天下,关《诗》、《书》什么事。”陆贾说:“在马上得的天下,在马上就能治理天下吗?汤、武用武力取天下并且治理天下,文武并用,才取得长久天下。昔日的吴王夫差,极力推崇武力而死。秦朝沿用以前的刑法不变,取得天下统一后仍以严刑治理天下。如果秦能以仁义统治天下,你怎么能得到天下呢?”高祖听到这里,面有惭色。他对陆贾说:“你为我写一本书,说一说秦为什么失天下而我为什么得到天下以及古代各国成败的原因。”陆贾写了《新语》,高祖大为欣赏。且不说高祖如何来治理天下,单是陆贾所说“马上得天上,不能马上治天下”就有世异则事异的思想。世道变了,攻守之势异也。

现今也是如此。曾经看过一篇小说,说的是一位抗日的老大爷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如今请日本人来投资建厂。写得很悲壮。其时,世异时移。如今的现实与过去不一样,虽有过去的仇恨,但如今只需时刻警惕不让悲剧重演就是了。人类得活下去,得走向未来。越战也是如此,原来的战场如今变成热闹的市场。耳边犹有昔日遗留的地雷的爆破声,而两国现在却是贸易往来了。常有人感叹中越边境上的巍巍烈士墓,但也认为他们是英雄,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李白的《忆秦娥》写史最为有气象。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出世与入世

中国人有“人生在世”的俗语。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这就是人入了世,入了这个花花世界。人死去,称为“去世”,即离开这个世界。但本文所谈的“出世”与“入世”,与此有一定的区别。前面的出世与入世是以人的生命本身为标准。有了生命,是入世、出世,无了这条性命便是去世。而我们所讲的“出世”与“入世”是指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对生活的一种特指称谓。“出世”就是指人活着避开这万丈红尘、喧嚣的世界,“入世”就是在这万丈红尘中生活、拼搏,并为大众做些事情。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点这意思。常有人说,佛教是出世的,道教也是出世的,儒家是入世的,这倒也不尽然。先谈一谈佛教吧。为什么有人说,佛教是出世的呢?佛教认为人生皆苦,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苏轼有《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楞严经》中曰:“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就是佛教的佛法。佛法的基本内容是“四圣谛”。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痛苦的消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四圣谛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缘起论”,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譬如琴声,若无琴和弹琴的手,哪里来的琴声?故而,世间的一切也都是因缘而起,故而万事万物皆空,即诸法皆空。诸法皆空,故而对世事持一种淡漠的态度,故佛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出世的哲学。何况,佛教徒一般需要离妻弃子,出家修行。故而更被人认为是一种出世人生。

其实,从另一方面看,佛教也不失为一种入世人生。譬如佛教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及“佛祖以身饲虎,以身喂鹰”的故事更体现了佛教对人生的热爱。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活动家瞿秋白曾说过“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什么叫“菩萨行”呢?凡是抱着广大志愿,使大众觉悟,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从苦中普度救出来都称为“菩萨”,为实现这种志愿而坚持实践就称为“菩萨行”。其实菩萨就是“觉有情,道众生”的意思,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一等。在菩萨中,有一位地藏菩萨,在中国影响最深。据《地藏十轮经》说:“(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王之。据佛经故事说,他受释伽牟尼佛嘱咐,在释迦入灭,而弥勒尚未降生世间这一时期度世。于是他发了大誓愿,一定要度尽六道轮回中众生,拯救各种苦难,才升级成佛。大愿是:孝道,即孝顺和超荐父母;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苦行;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成长;祛除疾病;要度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

你看,地藏菩萨的五大誓愿,都是入世的,积极关注世人生活的。所以,佛教也是积极入世的,尤其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我国戏剧中有《目连救母》一出戏就是来自佛经故事。据《盂兰盆经》记载,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刚得到六通时,为报父母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观察,看到他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目犍连非常伤心,他马上运用中道,将饭送给他母亲吃。他母亲刚用手抓饭吃,饭就变成了火炭,不能入口。目犍连十分伤心,就去问佛陀。佛就告诉他,“七月十五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该在那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亲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时,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为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去父母离苦得乐,这是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好办法。”所以,“盂兰盆节”是“孝亲节”。后变为祭鬼神,并有放河灯、焚法船的风俗。可见,佛教徒也是孝敬父母、执子之道的。故而,佛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入世的。三毛说过:“只有在佛学中看出火红的日出,才算真正了悟了佛学。”

说佛教出世,主要是指佛教的四大皆空及最后的正果。在成正果的过程中,佛教是入世的。而最终的归宿,如涅槃,则是出世的。

再说一说道家与道教。

道家一般指老子和庄子。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道家”的名称。司马谈说的道家是汉初黄老思想的一个分支,崇尚清静无为。而老子、庄子思想也讲述清静无为,故而被人称为道家。道教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道家哲学,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道教创立之初,奉老子为教祖,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庄子的《庄子》也称为《南华经》。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坐忘、虚心、追求内心的安宁。道教发挥这种离俗超脱的精神,形成出世的心性炼养理论。

道家以老子为代表,主张“出世”。据史传说:老子本为周守藏室史,一日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一去不复还。又据《庄子》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道家哲学主张遁世绝俗,幽隐山林,陶性养生,不问世事。

道家的出世与其哲学思想不可分离。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世事都是道的显现,都会遵循道而生死变化发展,不需要人去干扰它。人只需静静地坐在一旁观赏,任道自化。入世则是干扰了道的自化,出世才是遵循道的本义。所以老子主张出世,庄子则认为世事皆空幻,惟有道体长存。有名的庄周梦蝶之事,不知庄周之为蝶,还是蝶之为庄周。无论庄周还是蝴蝶,还是呼庄周为牛为马,都是一样的。因为在道上看来,这些事物都是齐一的。世间的功名利禄、奋斗拼搏皆无意义,都是有条件的,是不自由的。自由的最佳境界就是得道,与道同一。故而,庄周也主张出世、混世。《红楼梦》是道家意味很浓的一部小说。疯跛道人用“好了歌”点化甄士隐,度他出世。“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好了歌”告诉人们“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只有了结世事,出家修道,才能得到永生的好处。

但是,从另一面来看,道家也是入世的。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正是为了有所为。别的不说,老子既然出世,就不应该留下《道德经》再出函谷关,这《道德经》正是道家入世的最好证明。另外,老该子《道德经》多言政治与具事,这也是入世的策略。他主张“功成身退”,是入世后才出世,“功成拂衣去”。

陈抟(公元871—989)是道教的“老祖”,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是道教继老子、张陵之后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也是关心世事的。他在《隐武当山诗》中说:“万事若在手,百年聊称情,他时南面去,记得此岩名。”元张洛《太华希夷志》载,他曾“揽镜自照,曰:‘非仙而即帝’,其自任如此。”他在周游四方,寻仙觅真的同时,又“多游京国间”,了解社会,观察各阶层的动静,追求拨乱反正、治理天下的理想。

对于陈抟的这种企望,社会上已有传闻。后周世宗曾召见考察陈抟是否有异志。周世宗死后,他“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为入世。中途闻太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后来,传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及宋皇室其他一些重大事件,都曾请教陈抟。可见,道教主张出世,但另一方面,也是主张入世以济国安民为己任。另外,其他道教人物如北魏寇谦之深受太武帝器重,大臣崔浩以师事之。南朝道士陶弘景虽隐居茅山,梁武帝军事大事都要向他咨询,陶因此被称为“山中宰相”。元代道士丘处机劝成吉思汗不嗜杀人,敬天爱民,清心寡欲。郭象在《庄子注》中高唱“内圣外王”之道,“所谓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道教经常是农民起义的旗帜。东汉末年由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就有反抗官府、相互救济的精神,因而被统治者诬为“米贼”。所以说,道教比佛教更具有入世的意义。

最后谈一谈儒家。儒家是积极入世的,这是无可否认的。儒家讲“内圣外王”之学,外王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原始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皆惶惶如丧家之犬,奔走游说于诸侯之间,企图实现自己经世之思想,实践自己的经世之术。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发展成为经学。经学是官府所立的官学,是当时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学问。同时经学也有经世致用之义,把经学作为治理国家大事的范本。经学分为专门讲“微言大义”的义理之学与专门讲考证的考证一派(诸如乾嘉之学)。其实考证一派也是经世致用之实学,是经世致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不过,儒家也有出世思想。孔子曾笑话隐士,认为隐士与禽兽在一起,不可同日而语。但孔子也曾有出海泛舟之志,并且也有“曾点之志”。在四子侍坐之时,各个弟子各抒己见,抒发自己救世济民之思想,而曾点却在一旁鼓琴,轮到他发言,他说:“暮春时节,和几个小朋友、大朋友在河里洗完澡,在春风中唱歌跳舞而回。”孔子点头说:“吾与点也。”他也赞成曾点的理想,孔子也希望不问世事,过自娱自乐的生活。

清代大儒曾国藩是一个正统的儒家,是清末的中兴名臣,建有许多功业,可谓入世深矣,而他却总有出世的心情。曾国藩给他的弟弟曾国荃一首诗说:“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意思是说左边放了一大堆表扬你的奖状,右边就是功击你的书,人间的是是非非如同加减乘除,加了这个,定会减了那个。应该学一学屠羊说,人生在世,应该将万事看做过眼浮云。屠羊说是楚昭王时卖羊肉的屠夫,帮助昭王复位。昭王复位后,他拒绝做任何官,依旧去卖羊肉。

正因为佛、道、儒三家对于出、入世的看法有同有异,故而到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后代中国人吸取各家的思想,而成为独特的中国人。

讲了半天的出世、入世,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都是人,都是在这个世界之中的。随着世界的发展,出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上几乎没有不被人类涉足的地方,并且人类已开始探索古人所认为的“神仙”世界。况且,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是人这个种类上的一小节,通过血与肉不停地将自己绵延下去。故而,每一个人应该为整个人类做出自己一小节所应该做的事情。最简单、最实用的对出世的反问就是:如果大家都出世,那么谁来发展社会?人类岂不消亡了吗?这反问虽最简单朴实,却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人类总陷于世间各种事务之中,总被物所奴役,疏忽了精神上的自足,人类会因缺乏休息和“新鲜空气”而逐渐萎靡。所以,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就成为必要。其实无论儒、道、佛都是讲这个道理的,只不过稍有偏重罢了。

怎样叫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呢?譬如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譬如佛家的“砍柴担水,无非妙道”,譬如儒家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都讲这件事情。今天,我们做一件很大的事业,自己胸怀济世之志,呕心沥血,为世人谋幸福,这是入世。但自己不该抱着挟恩图报的念头,认为自己做了这样一件大事,该得到世人的感恩。你只要觉得尽了自己的心,自己的力,就可以了。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李白有诗云:“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出世并非就是不让人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去服务,去奋斗而已。即中国人常说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年纪大了,精力不如年轻人了,就不要在主要工作岗位,而在家中抱抱孙子,培养革命后来人以及到社会上做些公益事业,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且年纪大了,什么都应看开了,更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年轻人也一样,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一些,只抱定为人民服务之心去做,就会少很多无谓的烦恼,真正享受到幸福。当然体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李素丽,平凡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仅带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并不求美名和赞扬。这就是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

做机关干部也一样,如果仅仅想为人民做点事情,而不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人格就会高大起来,人也自然会威仪起来,而不是那种媚上欺下的嘴脸。其实,老百姓的眼睛最亮,整天为着个人私利而想当官的人肯定不能当官,不想个人私利的人肯定能做大官。这是老子的舍小私而成大私(这里的大私我理解为公),朱陆的舍小我而成大我(大我也是公),佛教的舍己度人后成佛。这并非是“吃亏就是占便宜”,或天予以诚实人的赏赐。如果这样想的话,这些都不是出世的心情,我们应将这些看做是自然而然之理。

人生的意义

人生在世,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究竟人生何为?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很少想这样的问题。偶尔想起,也只是一闪念就过去了。惟独受到极大的打击或者遭受苦难时,才会想到:“我为什么活着?”我们中国古代哲学探讨了人生意义的问题。

儒家的人生是一种孜孜以求昭显出人之本质的人生。儒家认为,人是一种道德性的存在。这对我们影响很深。譬如,有人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人们都要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你这个人干得真不是人事”、“你这个人真不配做人”。这种评价往往是一种道德性的评价。因为从儒家哲学的出发点来看:儒家认为人之本性是善的,即人生来就是一种道德性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点善心,就和动物无任何区别。我们现今关于人的观念着眼于人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这个关于人的概念纯粹是科学时代的产物,纯粹从科学、进化论上着眼来定义人,而儒家则认为人首先是道德性的存在。人只有体现了道德律,才能称之为人。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体现道德。

孔子整理鲁国的历史——《春秋》,讲述春秋大义,实际上是以道德的高尚与否来评价历史人物的。我们老百姓评价人往往也是用道德的标准。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他智勇双全,但其核心的目的是忠义,故而老百姓才如此敬重关羽。关羽的像有时和赵公明元帅一起被供为财神。关羽之所以被供为财神,主要因为我们认为关羽以义取利。也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得赚有义之钱,不义之财不可取。现代社会中一个很有名的工业巨子曾说过这样的话:“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再去做事。”这便是典型的儒家遗韵。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该考虑的是:此举是否合于德。

张横渠曾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核心也在于德。将人规定为道德性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在于体现道德。这道德来自于天。朱熹说过:“其流行者是天道。人得之者为性。乾之元亨利贞,天道也。人得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天道是人性的显现,仁义礼智,是人的内在本性。儒家的哲学就是教人如何体会到内在于自己的道德本性,把这种道德本性发挥出来,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人的一生的意义即在此中。

儒家人生的意义是做一块玉,温柔敦厚,谦谦君子。道家人生的意义则是和大道合一。道家认为人生而为人,是为了昭显大道。人生的意义在于求大道,与道合而为一,而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地。

道家的道是一种“一”,是天地万物人心的总一。天地万物都是从道中流出的,人也一样。人要体会到这“一”,就需要重新回到道的状态,与道合一,成为道中自在的人。怎样才能与道合一呢?通过坐忘、心斋、玄览等方式,将心中的杂念及所学的知识全部都忘却,努力使人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存任何定义,如婴儿的样子,不区分人我、人物的区别。若能这样,就能体会到道,而成为真人、圣人、神人,就会自由地游弋于宇宙八荒而不需任何条件,道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

庄子是道家的典型代表。有人称庄子的哲学为混世的哲学。庄子认为人与蝴蝶、牛、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道的体现。故而,人生就如草一般,随风倒伏。世人清我清,世人浊我浊。有一次,庄子和学生到一家农舍借宿,主人杀鹅款待。主人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主人说:“杀了那只不会叫的鹅吧。”庄子和学生在山中行走,见到一棵笔直的大树和一棵弯弯曲曲的树。匠人们正在砍伐那棵直的树,他们认为弯的树没有用。庄子的学生就问:“老师,你看,一只鹅有用,一只鹅没有用,杀了没有用处的鹅;一棵树成才有用,一棵树不成才没有用处,却伐倒了有用处的树。那么我们做人,是做有用的人好,还是做没有用的人好?”庄子回答说:“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就是说,做人要看起来有用又没有用,故而有人认为庄子对人生持一种混沌的态度。其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认为人生不要分辨有用与没有用,从道上看,都是齐一的,都是符合道的妙用的。我们不要去追逐做一个有用的,抑或没有用的人,而是要专心于道,而成为一个绝对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