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初秋》赏析:[转] 太极拳总计三招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59:34

太极拳有陈、杨、吴、孙、和、武等流派。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就有八十五式、八十八式、老的一百零五式,还有新编二十四式、四十五式、四十二式等等。那么这些太极拳套路,它的练法有什么区别呢?依我看,一点区别也没有,至多各有侧重,实质内容并没有两样。
  太极拳要追根寻源,可以从历史中曾经存在的大师那里去找,也可以直接从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中去找。这是一条通过长期的自我实践,细心地寻找自己身体的奇妙现象,在无数次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寻找太极拳真谛的路,也可以说是个人认知的路。现在我有一个个人认知,在欣慰之余愿意和大家分享。人体是个二元体:一元是身体凸现成爬行时的格局,身体要求虚领顶劲,颈、腰、腿三关节屈曲,上下对拉,以此得到一个三段分区的身体;另一元是身体呈进化铸就的用杠杆力的格局。用”人体二元体”理论来看,我有了一个个人认知,即“太极拳总计三招半”,不管是一百零五式、八十五式,还是二十四式、四十二式,总计只有三招半。

  ============================

  第一招  颈头脊柱发力招

  “颈头脊柱发力招”,用的是人体肩以上的部位。方法是:颈、头上顶,称“虚领顶劲”或“顶头悬”。肩以下空虚备用,只有踝关节仍然保持伸屈灵活。这一招手臂伸出去,不是为了抓握什么东西,也不负击打任务,只是伸向前远方就是。就拳术而论,手臂伸出,从颈部脊柱开始“力从脊发”,“伸中有屈”,手臂出手坚定而柔软,具有探求的心理和行为。人的这种探求状态,实际上就是人类“爬行时代”身体跃起悬在空中、前肢刚要落地时的姿态。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以此招手臂的发力源头在颈、头部位,故称此招为“颈头脊柱发力招”。此招在整套拳中比比皆是,凡是手伸出往前,一定就是它。施此招的人,意念贯注在头顶前额和颈上耳后,肩以上松弛,踝关节伸屈活泼,使伸出去的手落实。此时,胸、腹、腿松空,故肩以下部位极其自由。整个人体用这种方式与对手交手,反应特别灵敏,无须担心被人击打。因为这种状态下身体处于一种探索的式样,心态也是求索的心理,回旋余地很大。
  坚持这种式样的是“虚领顶劲”。伸手时用拇指引前,可使此势不散;眼神外射,黑眸向上,可以补助;声音用气呼“哼”,可以助力。

  ============================

  第二招  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一招是推手游戏中双方已经交合,是在对手的力量不松动同时不容我松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此时,我坚定保持第一招不变,但身体的腰、腿部位,由原来的松空状态,主动使髋、膝、踝三关节屈曲。手臂不松动、不反抗,却要腰、腿不伸反而屈曲下沉有点难度,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一点不难了,也就是右手黏、左手钳。如此腰、腿屈曲,手臂坚定不松动,于是整个人体的高度降低,腰、腿和手臂成为一把正在钳合的钳子,构成了对对手上下钳制之势。
  第一招用“颈头脊柱发力招”,第二招用”腰腿屈曲下蹲招”,两者是由两个不同神经系统支配的。支配颈、头的是颈段椎髓运动神经系统,支配腰、腿的是腰、骶段运动神经系统,两者完全可以分别清楚。我完成了这样的转变之后,对对手来说灾难几乎已经来临。因为我黏着对手的方法、位置和方向都已经改变,如果对手此时不随机应变一定会无法保持平衡。我第一招是平直向前,对手一定也用平直向前的方法与我相对,但是,第二招我改变了方法和方向,成了上、下钳制,对手平直向前的对抗若无法改变(要改变,必须要用下面讲的“半招”)的话,我就能轻易将对手锁定使其动弹不得。
  其实此招利用的就是人体在爬行时代前肢落地后所具有的强大撑地力和向胸、腹方向的抓地力,后肢在前肢着地后回缩,同时三关节屈曲,用了更强大的腰、腿的屈肌,这样在爬行时就形成了向前跨越一步的态势,在人体直立状态就形成了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主要动作在腰、腿部位,手指的着意点要从大拇指变到小拇指,只有这样才能全身顺遂、呼吸畅通。小指引领,进而使手臂协同腰、腿成钳合之势,只有这样才可使手臂只起连杆作用,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此时眼神外射,黑眸居中,发声助力用气呼“哈”字。

  ============================

  第三招  阴阳互换骤变招

  我用第二招上下钳制,如对手不用半招断臂化解,那时我的第三招就真正落在对手身上了。不管对方用力多大,因为我踝关节前屈而使手臂更加落实,能发挥出爬行时前肢撑地的巨大力量(一手前伸努力保持平衡),再加上腰、腿屈曲下沉的钳制之法(另一手施法),这时我在对手身上的着力点虽然没有放松,但方法、位置、方向却在瞬间改变了,对手此时会锁定动弹不得。又因为我的钳法是在身体中正的平衡状态之下,能做到“随其而动”,所以对手若想向动,我能顺其方向而动,对手一定会感到落空而前俯;若对手向后缩,我能随其跟进,对手会自己夹死自己,再动就要摇晃。当对手想突围时,等着对手的就是“第三招”。此时,我一手前伸作掤,另一手上下钳合将对手锁定。在咬住对手时,我用的是前足掌着地、重心在前足掌,顷刻间我改为后足跟着地,身体重心从前足掌通过踝关节转移到后足跟,使原来全身屈肌集体作功,突变成全身伸肌集体作功。全身屈肌集体作功时把身体像“弓”一样拉开张满,全身伸肌集体作功时身体这张“弓”拉满后突然放开弹射。通过踝关节这样的“战略大转移”,全身肌肉力量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人体顷刻间具备了强大的推力。这个力量顺着对手跌扑的方向发出,对手受到打击的力量是自己的跌扑力量加上我的推力,双倍的力量加在对手身上,正可谓“四两拨千斤”,轻轻一按一捋一送,就能使其跌出丈外。太极拳套路中,那些“弓腿”和“跟步”动作,就是训练这一招的。
  这第三招正是爬行时代人体用腰、腿蹬、撑一跃而起的状态,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个体的能力。眼神外射,黑眸朝下,手用腕,发声用气呼“嗨”。
  注:本文说的是人体在凸显成“爬行”格局时,人体的前、后关系或称阴、阳关系,它们是圆的运动的一部分一一全身伸、屈肌整体作功。

  ============================

  半招

  此招不是进攻而属于化解和防御的招式,故称“半招”。假设对手用第二招上、下钳我,我可用此“半招”脱身,其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断臂”,太极拳圈内称此法叫“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具体方法是:丢弃被钳制的手臂,而其他部位仍坚定地保持“上下对拉”、“三段分区”的状态,不管对手力大力小,决不让自己的头、肩和上半身倾斜,在“上顶下沉”之间保持“立身中正”。(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容易做到。)断臂似乎是退缩,但身体除了被断手臂之外,其余部位却是呈积极的进取态势。如果对手用了“第二招”,而我不能及时“断臂”,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力量再大也没有用。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太极拳也是始于足下。拳论云:”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而绝大部分练拳者或认为太极拳要从手上松、从头上往下松。笔者无意否定他家。从人的常理上来说手指松一松,胳膊松一松,感觉上是很容易的。但那是生活中的”松”,而不是太极拳上的”松”。若想入得太极大门,从脚下松是必由之路,也是捷径。
   
  练人极拳起始要从脚下松是很困难的。首先,人体一百多斤的重量全压在一条腿上,可想而知,行动起来有多困难。尤其是在倒撵猴向斜飞式转换过程中,由于连续重心在右腿一条腿上,那时脚、膝盖极其困难,初学者甚至产生怀疑这种观点的正确性。但是,太极拳始于脚下往上松,用祝大彤老师的话就是: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的脚下功夫,阴阳变化一通百通。太极从脚下松是无法回避的。祝大彤老师更为精辟的一句话: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
   
  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双脚五指平松落地,由大趾、二趾、中趾、四趾直到小趾,节节松开,双脚处于双轻状态,全身自然处处空松。吴图南老前辈告诉弟子们:”五个脚趾要一一松开。”意即练太极拳时脚下要松。笔者随祝大彤老师学拳。他自始至终强调一句太极拳的至理箴言:脚下一松到顶。
   
  太极脚运行的过程是减加法,先减后加。每一动作,先由脚下放松,祝大彤老师用电灯的开关来形容它,当你想让灯亮时要先按开关。阴动脚引手,手是灯泡,当松脚时。太极拳开始运行。由实脚开始松,继而南躁由膝由胯,节节放松。逐渐宴脚变成了虚脚,虚脚变成了实脚。这是减加法。
   
  太极脚在虚实转换过程中,行走的是弧形线,严格按八方线的规矩做。手上轻扶八方线,脚下同样轻扶八方线,每个动作实脚为八方线的中心,例如搂膝拗步,实脚向虚脚转换过程中,由实向虚以减法方式渐变为虚脚,原来的虚脚呈弧形线运行到实脚正前方,在正角位(30度)定住。整个运行过程包含着脚下阴阳变化、八方线、太极减加法。正如祝大彤老师在《太极解秘十三篇》中所言,太极拳脚下虚实变化是渐变,绝对不是突变。从此练法不难看出,太极拳的脚下功夫相当重要,练功的过程,就像大树往地下深深扎根的过程,日久天长,太极脚的功夫自然上身,桩功很坚固,撼之不动。太极脚是太极拳最为朴素的学问。
   
  初练太极拳由脚下松时,会有这样几点感觉:首先,身上处处在和自己作对,全身僵紧。偶尔松一松手指,感觉很舒服,难免使人产生松是否应由手上松的心理。其次,行拳过程中由脚下松,全身会自然平稳,尤其是在祝大彤老师门下学拳特别强调阴阳要分明,实脚要实足,虚脚要虚净。单脚完全重心的情况下更会有婴儿.学步之感,摇摇晃晃。这种现象在初《学阶段是很正常的。第八十一式全套拳打下来,膝关节有疼痛感,是膝关节着力。以大腿支撑全身,膝关节不负重,疼痛感就将消失。
   
  现以上这些现象是很正常的.甚至身上其他地方的肌肉也会出现难受的感觉。尤其是四十岁左右的习拳者更易出现这种现象。脚下松是习练太极拳的基础。脚是人之根基。人体各个关节,每块肌肉都是紧密相连的,一旦由脚下节节放松,自然由于不可能一步到位,每松一处关节,一块肌肉,其他地方的关节和肌肉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由于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这种反应,是我们上下内外不协调的结果,
套多练拳,套路熟了,疼痛感即消失。
   
 

 

 

 太极拳从脚下一松到顶是一项大工程,能够达到从脚下一松到顶也就进入了太极大门,非数年纯功而不可及。但太极学子不可因困难蓄而废。在习拳过程中,要坚持每一动作从脚下松。自己身上各关节、各肌肉每松一处,脚下松功不可没。直到你全身九大关节节节贯通,脚下一松四梢空,自然就体会到太极拳空松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