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漫画怎么开通vip:为什么要读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08:46

哲学经典

  西方有苏格拉底的哲学言论;如尼采的《上帝死了》;如黑格尔、卢梭的一些哲学著作。中国有老子、孔子等人的哲学思想记录。等等。   当然,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应被奉为经典。

详细解释

  (1).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   《汉书·孙宝传》:“ 周公 上圣, 召公 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於经典,两不相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祭祀之理,制於圣人,载於经典。”

(2).指宗教典籍。

  《法华经·序品》:“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 唐 白居易 《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佛涅盘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且说如今三教经典,都是教人为善的。”

(3).权威著作;具有权威性的。

  丁玲 《杜晚香》:“ 杜晚香 没有引经据典,但经典著作中的某些名言哲理,都融合在她的朴素的讲话里了。”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箱子里都是袖珍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含义   现在大家常说的经典究竟是什么?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补充:   首先,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态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再次,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孔孟老庄”之于中国文化及传统思想,伏羲周公文王之于最高哲学体系,沙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现代人眼中的经典:一方面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时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够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经典;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是能够感动到自己,并深藏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的也可称之为经典。如此过于泛滥用“经典”,任何的流行性的东西都能称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等之“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影响巨大。经是一种文学类别,朴素优美,易于大众接受和传颂。经典是指有价值的东西。

编辑本段自然科学中的“经典”

  自然科学上的“经典”一般同义于“牛顿的、非量子的”,指量子力学出现前的科学理论或未考虑量子因而世界观仍停在牛顿时代的理论。

编辑本段伊斯兰教中的“经典”

  归信安拉降示给使者的所有经典。它是安拉的言辞,其中毫无怀疑;经典是真主用以引导世人脱离迷误,行走正道,认主独一,获得两世吉庆的经典。经典阐明了合法与非法、善功与罪恶、报偿与惩罚、正道与迷误让人类归信等。我们归信的经典是真实的。安们说∶“这部经典,其中毫无怀疑,是敬畏者的向导。”《古兰经》(二∶二)又说∶“归信真主的人们!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示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使、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入迷误了。”《古兰经》(四∶一三六)又说∶“虚伪不能从它的前後进攻它,它是从至睿的,可颂的主降示的。”《古兰经》(四一∶四二)又说:“伊斯兰是最后的、最完善的宗教,是安拉赋予全人类的宗教。”《古兰经》是真主颁降的最后经典,穆圣是集大成的封印万圣的使者、导师和领袖。穆圣的使命是针对全人类的,穆圣是真主派遣到尘世的最后使者。《古兰经》是真主降于穆罕默德圣人的,但真主也曾降示给以前那些圣人许多经典。如穆萨的《讨拉特》、尔萨的《引支勒》等。这些经典被后人篡改,失去原貌。只有《古兰经》才是真正的经典,这包括万有,大则天地奥妙,小则个人行止,对于治国,处世,通道,修身,明是非,知真伪,命人干好,止人作恶,莫不指示详尽。

什么算经典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回答的问题。

 

在汉语中,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经典是“classic”,基本含义也是最优秀的、第一流的。这个词的另一个译法是“古典”。

 

这个定义大家都没有什么分歧。问题是标准太抽象,在确定一本著作是不是经典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认为更确切一点的定义应该是“在某个学科或流派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或者“公认为某个领域最优秀的”。

 

还应该解释一下,“在某个学科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不能由当时的人说了算,而要由历史来检验。时间会大浪淘沙,把那些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义的书淘汰掉,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著作也风行一时,但这个学派对经济学并没有什么重要贡献,如今除了剩下一个“拉伐曲线”的概念,其他著作早被淘汰,无人问津了。同时,是否“起过重要作用”与它今天正确与否也没有关系。比如《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但这不妨碍它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一本经典。

 

是不是经典与当时和现在是否畅销也没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就是畅销的,如今仍然畅销。许多文学名著就是如此。但有些经典当时就不畅销,如今仍不畅销,或者曾经畅销过,如今已不畅销。不用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类经典了,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离骚》,谁也不能否认它是文学中的经典,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太艰深了,有多少人完整读过?日本的《源氏物语》,我读了三次,都没读下去。其实许多经典往往是有意义而无人读,所以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经济学中公认的经典是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通论》,但今天经济学专业的从业人士有多少人认真读过?经典著作不是畅销书,有些经典由于所涉及的学术专业比较艰深,本来就不该畅销。追求畅销,迎合读者的口味,往往成不了经典。其实书商在出版时也是只想畅销,不想经典了。这也无可厚非,以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还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不见得大家都要追求成为经典,经典必定是极其少数。

 

“经典”可以用于形容“经典著作”与“经典作家”,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作者在某一学科中的地位来确立经典著作呢?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个人要成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必须记住,并不是每位“经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典著作”。许多“经典作家”一生写了几十本书,仍然不能每一本都成为经典。就是马克思、巴尔扎克这样世界级的经典作家,也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称为经典。

   何为经典,历经岁月洗历而留陈,纵千百年而流传。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基础。中国文人传统讲究读经诵典,是其一为文化基础,二为道德规范。

 

   中国的国学经典讲究知行合一,即学习文化和学习作人是一体的。传统私塾培养的是文化和修养皆备的人才,究其重视道德的培养。传统私塾一般都是采用《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作幼童的入门教材,琅琅上口而易于记忆,虽看似浅显但意义深远;稍长一些的再习以《弟子规》、《唐诗三百首》、《易经》、《大学》、《论语》、《诗经》等等。

 

   中国近代以来,屡遭外敌入侵,遂全面转向西学,但无意中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新一代的中国人重理轻文,日渐道德风气低下,物欲横流,信仰迷失,滋生出颇多社会问题,如眼中只有钱,沉迷网络,人情冷漠,不赡养父母等等。皆因忽视国学,淡化传统伦理。

 

国学尤其是其中之经典,注重文化传续和伦理修为并行,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精髓。

 

为什么孩子从小就要开始学国学呢?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易中天: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

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但是,大家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来,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它有用吗?有!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尽管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释迦牟尼等等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民族,远隔千山万水,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

 

    我认为,第一点是对待人、对待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个就是对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幸福的终极关怀。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关系,更注重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

 

    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不外乎以下几个理由:【其一,经典质量高,相对于快餐文字而言,阅读经典不仅仅可以产生更多的阅读快感,尤其可以增长见识;其二,经典在文化交流和文化生活中运用得最多,读经典本身意味着掌握来更为有效的交际工具;其三,对于正在求学的人而言,考试的题目往往要触及经典。对于写作的人而言,读经典则意味着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此为概括性文字】

  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说:“不要买那只读一遍不能使人重读的书。”他又说,“与其读一百部好书,不如将五十部重读一遍。”——好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毫无疑问,当我们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一本新推出的书,那手头的东西显然还不是经典。经典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当越来越多的人不约而同地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这本书因此得以刻进更多人的脑海里。这样,一本新的经典就诞生了。

  读书当度经典,读经典犹如与大师对话。卡尔维诺、列夫.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马克.吐温、马尔克斯……这些人在书桌上排成队,他们有些头角峥嵘,有些面目慈祥,有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些人却仅仅设置思考的路障,留给你足够的空间去思索,去探险。当帕斯卡尔告诉你“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当雨果向你展示铁面人残酷的微笑,人生,或者超越人生的话题和思索,往往就此展开。至于那书桌上的一本本书,多像级级通往光明之路的台阶。而经典的阅读,也就此展开。

钱理群先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很多朋友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要读鲁迅,读《红楼梦》,读唐诗。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却要读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写文章,有什么用呢?钱理群先生这篇序言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名著,怎样读,这篇文章里都明白的交代了,希望它对青少年朋友有所帮助。

                                           ——中语

                                      序

                                    钱理群

    在进入“名作”的阅读之前,请年轻的朋友们先读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株“大树”与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时也是“人(人类)”的“文学”与“人(人类)”的“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

还要请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位世纪老人写给你们的小妹妹(或许还有你们自己)的这段话: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说得多么好啊!

    我们要说的话——名作(经典)的意义,读文学名作(经典)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

   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维方式……

   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实教育、出版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学、艺术、教育、出版……都统一起来了——这几乎是常识,却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忘却的。

    读文学作品惟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名作(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作(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关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广西教育出版社此一举,无论从“教育”方面,还是从“出版”方面,都是抓住了要害,做了一件大事: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以及人类)的后代的精神质量与生命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教育工程。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改善教学物质条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贻害子孙万代。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和驾御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作(经典)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如本书点评者——他们大都是大学里的文学硕士与博士,算是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作的导读),无论怎样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1998年9月写于燕北园

 

 

 

 

 

 

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赞成。这就产生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也很简单,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只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所以,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许多都是同代人。其中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比较麻烦,全世界有60种说法。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他应该与孔子同时。苏格拉底与墨子同时,柏拉图可能与老子同时,亚里士多德则与孟子、庄子同时。大家想想,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这样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历史的同一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地球的同一纬度(北纬30度以上下),这是一个谜。它也许只能用马克思的说法来解释,即那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之“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更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远隔千山万水,但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对人与人类社会的“理性态度”和“终极关怀”。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和谐。正是这些思考,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文化,而且达数千年之久。这样的思考,我们怎能不知道、不了解?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管用!实际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也不仅仅属于某某“学”,或者某某“家”。它们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每个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远是问题。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正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同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这就只能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了。由于先秦诸子博大精深,我们能够贡献的,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心得,引起大家的兴趣,并提供一些参考。至于我自己的体会,我想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我们为什么读经典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00:00  兰州晚报

 稿件来源:

 

  A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1942年,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的“序言”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关于经典,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经典重于文化与人文,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所传递出的与人类普遍命运、终极关怀、人文思想所共通的精神价值,在于其作为民族、国家、社会可以藉此长传不断滋养后人的高尚品性与内质。经典之为经典,正在于其所携带的“形上”价值。没有这一点,经典便称不上经典。

 

  经典是价值认同的一种方式,更是民族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与标志。文化是整合的,以经济、政治、伦理等命名的任何一个文化领域无不带着整合的背景。“在民族文化整合的方向上,在诸多人生价值配置的分际处,一个民族或时代所显示的某种宗教气象或哲学境界,即是这一民族或时代使自己成其为自己的所谓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黄克剑语因此,经典因其深厚的文化内蕴,便成为凝聚民族、肯定民族身份的一种知识资源,但人们从中更多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得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一个人找到赖以生存的群体的抚慰和个体的归宿,使心灵有所归依。

 

  历史考验了经典,故而经典的价值是不可动摇的。韦勒克说,“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经典的特质,在于它的稳固性,无可质疑性,以及其深深蕴孕着的人文力量与气息。经典决不是消费文化诡谋的产物,成为一种谋取钱财的资本,那些低俗的文化或作品无论如何包装、迎合消费也难成为经典。经典不是媚俗之后,被人记住的东西。正如今天,由于媒体的介入,许多丑陋的东西可以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但它们离经典甚远。芙蓉姐姐的“S”造型,如果也被冠以经典的话,那这种经典不过是对她个人的一种戏谑化的嘲讽而已,而这嘲讽的背后却恰恰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神圣的特质。

 

  经典有其普遍的人性价值与启迪精神,经典决不是伽达默尔所说的“历史流转物”,仅仅作为一种“交往伙伴”同我们发生关系,任由我们随意地解读与支配;而是立于我们面前的一座座精神的宝库,等待着那些对它心有灵犀的人的发现与挖掘。

 

  当然,经典也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经典是平易近人的,它是一本浸润着历史印迹的生活的大书,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读懂它。因此,一个民族的经典可以超越这个民族而成为世界各民族的经典,为不同的民族所阅读、理解与接受。

 

  B

 

  经典具有批判功能。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经典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对现实进行批判。作为隐藏着丰厚的人文信息,凝聚着人生命运的终极眷注与关怀的一种存在,经典可以给现实中的人提供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坐标。马尔库塞认为,“文化在根本上是理想主义的,对孤立的个体的需求来说,它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对肉体的痛苦来说,它反映着灵魂的美;对外在的束缚来说,它反映着内在的自由;对赤裸裸的唯我论来说,它反映着美德王国的义务。”因此,经典在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危机中,必将起到启蒙与救赎作用。经典将以其超越的价值祈望,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当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的进步基本满足了人类追求财富与物质享受的欲望之后,我们真正思恋的必然还有那富有生命力的、自由的、人的“诗意的栖居”。然而今天的现实却是,商业文化、科技理性甚嚣尘上,消费社会借助于强大的媒介优势,将一切都纳入到它的消费体系当中。无论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听从于它的指令,听命于它的安排。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气息散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切都是“丰盛”的、“富足”的。人们在消费的快乐与幸福中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满足,也经受着拼命赚钱而带来的工作压力与身体的疲惫不堪。消费这双无形的手操纵着一切,在“物品”自由的选择中,主体丧失了自由,人越来越被推向“异化”的边缘。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于经典的重读,都将意味着一种文化寻根,旨在为人类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经典需要重读,“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卡尔维诺语经典重读,是为了寻找历史、记住传统,熟悉人类经历的苦难、走过的风雨。经典重读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一个人不能没有历史,一个民族也需要自己的历史。有了历史才有了根基,而有了根基人才可能活得自信而踏实。重读经典,在于重读思想;只有重读,才能回到人类思想的源头,从经典中找寻答案、激发智慧,以探求解决人类当下问题的真正出路。重读是走进经典的唯一途径,重读也是经典成其为经典的理由。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重读经典,一定要做到“登岸舍筏”。只进不出,就会重新走进旧文化的怪圈,走入复古的老路。经典是开放的,正是在开放的重读中,经典将获得更为丰富的内涵与价值。重读经典对于经典和它的读者便构成一种双向的成全。

 

  C

 

  一个人的民族身份的确认与归属需要经典的滋养,读经典就是去接受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久远的记忆,去领悟和培养一个民族深沉的情感。民族经典渗透着祖祖辈辈的理想与信念,重读经典,尤其要尊重自己民族的经典。中国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也有着阅读经典的传统。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说过,“不是西方侵略中国,而是现代化侵略中国。”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的屈辱历史,这句话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到底该怎样对待中国的经典与西方的观念?在笔者看来,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与弘扬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并不矛盾,中国的发展需要这双重价值的滋养。经典带给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价值,科学与民主则给我们带来强大与进步。而在今天,当科技发展与商品消费已经走向它的反面,当人们越来越感到物质财富带来的已不是幸福而是压抑的时候,对民族经典的重读必将被历史性地隆重唤出。

 

  当然,在价值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消费风潮盛极一时的时代,我们将无法避免经典的被误读、被娱乐化与消费化。但正如作品成为经典要有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正是在同低俗文化的“竞赛”中,经典才能呈现其纯粹的、形而上的特质,其传达美与精神的功用才能为人所信服。只要我们还在读着经典,只要经典还在被人提及,一切似乎都用不着去太过担心。重读必然要突破一定的限度,突破主题先行的观念,突破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但这一定的张力不是谁恩赐给经典的,而是经典赋予解读者的,解读者面对经典不能随心所欲。当于丹自己以“心得”的方式去解读经典的时候,谁都明白,她的“论语”、“庄子”不过是经典文化流传中翻起的一朵浪花。于丹在作着一种解读,但于丹并不是经典。经典不是就某个人而言,而是对所有人而言,是对历史而言。真正能够解读经典的大师,一定要背后有传统,心中有苍凉。靠误读而迎合受众的经典解读,不过是与任何时髦新潮的娱乐文化一样,博人一笑而已。对于经典而言,那几乎构不成任何伤害。

 

  走进经典吧,当你在精神上成为迷路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发布时间: 2008-04-16 10:00 文摘报

 

 

  近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何怀宏教授在东南大学发表演讲,阐述了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仅仅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经典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常常不去读它,或者买了放在书架里想着我哪一天要去读、但可能

最后还是没有读的那些书。

 

  读经典有它的季节,并不是说你什么时候都合适进入任何经典,有些书适合早读,有些书可能会比较晚才会去读它。中国过去有句话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所以有些经典你不喜欢也不要着急,可能哪一天就会喜欢它;还有些经典你永远不喜欢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某些经典确实可能只适合某一部分人。

 

  经典是一些产生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以自己一贯的方式给我们打下印记,要么以无意识隐藏在深层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经典对你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经典的每一次重读都好像是初读,而每一次初读又好像是重温。这两种感觉是相辅相成的:初读如逢故友,重读似遇新人。

 

  经典带着长长的文化遗迹走向我们,它已不仅仅是一本书。像《论语》,虽然只有几万字,但它已经两千多年了,解释《论语》的经典也已成千上万。

 

  经典是不安分的,甚至是很偏激的,比如柏拉图、尼采。它会引起很多争议,甚至让人恨不得烧掉它。但只要是经典,它总还是会巍然屹立。

 

  经典可能像你的护身符一样,那是你真正的案头书,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也愿意有它相陪。

 

  经典能帮助你把身边的噪音调教成背景轻音,以舒缓我们来自工作或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有的人生活在现代,他的心灵世界却是古典的。(《解放日报》3.23)

 

摘自《为什么读经典》(P1-10)

译者: 黄灿然 / 李桂蜜

作者: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6-8

 

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一、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至少对那些被视为“博学”的人是如此;它不适用于年轻人,因为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年龄: 他们接触世界和接触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的经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初接触。

  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为了让他们放心,只要指出这点就够了,也即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

  任何人如果读过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请举手。圣西门又如何?还有雷斯枢机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纪那些伟大的系列小说,通常也是提及多于读过。在法国,他们开始在学校读巴尔扎克,而从各种版本的销量来判断,人们显然在学生时代结束后还在继续读他。但是,如果在意大利对巴尔扎克的受欢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调查,他的排名恐怕会很低。狄更斯在意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们一见面就开始回忆各种人物和片断,仿佛在谈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米歇尔"布托多年前在美国教书时,人们老是向他问起左拉,令他烦不胜烦,因为他从未读过左拉,于是他下决心读整个《鲁贡玛卡家族》系列。他发现,它与他想像中的完全是两回事: 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话学式的系谱学和天体演化学,他后来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这个体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个人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青少年时代非常不同(至于是否有更大乐趣则很难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因此,我们不妨尝试以其他方式。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 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角度的转换而改变),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们用动词“读”或动词“重读”也就不真的那么重要。事实上我们可以说: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上述第四个定义可视为如下定义的必然结果: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而第五个定义则隐含如下更复杂的方程式: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

 

  这同时适用于古代和现代经典。如果我读《奥德赛》,我是在读荷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记尤利西斯的历险在几个世纪以来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怀疑这些意味究竟是隐含于原著文本中,还是后来逐渐增添、变形或扩充的。如果我读卡夫卡,我就会一边认可一边抗拒“卡夫卡式的”这个形容词的合法性,因为我们老是听见它被用于指称可以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继续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读一部经典作品还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一再推荐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他们竭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里存在一种流行很广的价值的逆转,即是说,导言、批评机器和书目被用得像烟幕,遮蔽了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所知比文本自身还多。因此,我们可以总结: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会,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经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在一部经典作品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那个经典文本早就说了(或那个想法与那个文本有一种特殊联系)。这种发现同时也是非常令人满足的意外,例如当我们弄清楚一个想法的来源,或它与某个文本的联系,或谁先说了,我们总会有这种感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定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当然,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如果没有火花,这种做法就没有意义: 出于职责或敬意读经典作品是没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除了在学校: 无论你愿不愿意,学校都要教你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或通过把它们作为一个基准)你以后将辨别“你的”经典作品。学校有责任向你提供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

  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我认识一位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一个极其广博的人,在他读过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欢《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期间,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断,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就会形成对一部经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极高: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这样一个定义,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关于那本无所不包的书的想法,马拉梅梦寐以求的那种书。但是一部经典作品也同样可以建立一种不是认同而是反对或对立的强有力关系。卢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动对我都十分亲切,但是它们在我身上催发一种要抗拒他、要批评他、要与他辩论的无可抑制的迫切感。当然,这跟我觉得他的人格与我的性情难以相容这一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则我避免读他就行了;事实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说: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为我使用“经典”这个名称辩解,我这里不用古代、风格和权威等字眼来区分。(关于这个名称的上述种种意义的历史,弗朗哥"福尔蒂尼为《伊诺第百科全书》第三册撰写的“经典”条目有极详尽的阐述。)基于我这个看法,一部经典作品的不同之处,也许仅仅是我们从一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在一种文化延续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里所感到的某种共鸣。我们可以说: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图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搁置一个关键问题,也即如何协调阅读经典与阅读其他一切不是经典的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有关,例如: “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而不是读那些使我们对自己的时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们哪里有时间和闲情去读经典作品?我们已被有关现在的各类印刷品的洪水淹没了。”

  当然,可以假设也许存在着那种幸运的读者,他或她可以把生命中的“阅读时间”专程献给卢克莱修、琉善、蒙田、伊拉斯谟、克维多、马尔罗、《方法谈》、歌德的《威廉??麦斯特》、柯尔律治、罗斯金、普鲁斯特和瓦莱里,偶尔涉猎一下紫式部或冰岛传奇。再假设这个人可以读上述一切而又不必写最新重印版本的评论,为取得大学教席而投稿,或在最后期限即将届满时给出版商寄去作品。如果保持这个习惯而不必受任何污染,那么这个幸运者就可以避免读报纸,也绝不必操心最新的长篇小说或最近的社会学调查。但是,这种严格有多达的合理性甚或有多大的功用,尚未得知。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阅读经典作品,你就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角度”阅读的,否则读者和文本就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浓雾里。因此,我们只能说,从阅读经典作品中获取最大益处的人,往往善于以大量调剂好的当代材料,来改变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而这并不一定要预先假定某个人具有和谐的内心平静:它也可能是某种不耐烦的、神经兮兮的性情的结果,某个永远都感到恼怒和不满足的人的结果。

  大概最理想的办法,是把现实当作我们窗外噪音来听,提醒我们外面的交通阻塞和天气变化,而我们则继续留心经典作品的话语,它明白而清晰地回响在我们的房间里。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把经典作品当成远方的回升来倾听已是一种成就,因为屋外被现在弥漫着,仿佛是一部开着最大音量的电视机。因此我们应加上: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实事仍然是,读经典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我们的生活步调无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或空间让给人本主义者的悠闲;也与我们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不一致,这种精英主义永远也制订不出一份经典作品的目录来配合我们的时代。

  这反而恰恰是莱奥帕尔迪的生活的环境:住在父亲的城堡,他得以利用父亲莫纳尔多那个令人生畏的藏书室,实行他对希腊和拉丁古籍的崇拜,并给藏书室增添了到那时为止的全部意大利文学,以及所有法国文学——除了长篇小说和最新出版的作品,它们数量极少,完全是为了让妹妹消遣(“你的司汤达”是他跟保利娜谈起这位法国小说家时的用语)。莱奥帕尔迪甚至端起绝不算“新近”的文本,来满足他对科学和历史著作的极端热情,读布封关于鸟类的习惯的著作,读丰特奈尔关于弗雷德里克"勒伊斯的木乃伊的著作,以及罗伯逊关于哥伦布的旅行的著作。

  今天,像青年莱奥帕尔迪那样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难以想象,尤其是他父亲莫纳尔多伯爵的藏书室已经崩溃。说崩溃,既是指那些古书已所剩无几,也指新书已扩散到所有现代文学和文化里去。现在可以做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自己理想的经典藏书室;而我想说,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半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可能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空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我注意到,莱奥帕尔迪是我提到的惟一来自意大利文学的名字。这是那个藏书室崩溃的结果。现在我应重写整篇文章,使它明白表示,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进而明白表示意大利经典作品对我们意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从比较外国的经典作品;同样地,外国经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从比较意大利的经典作品。

  接着,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免得人们相信之所以一定要读经典作品是因为它们有某种用途。惟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作品总比不读好。

  而如果有谁反对说,它们不值得那么费劲,我想援引纪奥伦(不是一个经典作家,至少还不是一个经典作家,却是一个现正被译成意大利文的当代思想家):“当毒药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个曲调。‘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个曲调。’”

 

任和平:为何要隐居深山读经典

汉网 www.cnhan.com

 2009-08-06 18:01:57  稿件来源:

 汉网 

 

 

 

--------------------------------------------------------------------------------

 

 

 

 

 

  陕西西安的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女儿在终南山居住了近3年,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希望以此培养出人格完整的现代”君子”。他们表示,在女儿13岁前,不会送她进入那个令人“非常失望”的现有教育系统。(2009年8月4日《华商报》)作为家长的这对西安夫妇,不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小学就学,而是带着她隐居深

山背诵《论语》、《易经》,实在显得很另类。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西安那对夫妇名叫西西的小女孩在终南山海拔1300米处农家土屋里的学习很愉快,“每天都在过暑假”,和上学的孩子相比,玩得时间也比较多。不妨来看一看西西的作息时间表:早晨6点起床,6点半开始读书。上午8点半,休息或是到门口山路上溜狗。9点开始读英语。到10点半,用餐,餐后有时间,背《诗经》。中午午休到两点,下午是写字,抄写英文和古汉语。晚上画画,或听妈妈讲《说文解字》。隐居的土屋中没有电视,西西每天下午5点听收音机里播的评书,她崇拜岳飞、赵云、诸葛亮等。如今7岁的西西已能背诵2万多字的《易经》,并认识山中许多的野花和各种不知名的昆虫,学会了感谢别人,与同龄孩子相比比较豁达。西西父母打算在她13岁前完成所有经典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培养一个有用之材。”

 

  对于这种隐居深山读经典的现象,现在就下肯定和否定的结论似乎为时尚早。但至少从目前来说,西西隐居深山读经典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西西接受经典熏陶、培育完美人格、促进健康成长,人们也没有理由禁止他们那样做。而由西西深山读经,不由得使人联想到了童话大王郑渊洁以私塾教育法培育儿子成才的故事。当年郑渊洁在决定不让儿子上中学后,自己编了数百万字的私人教材,分道德篇、创新和怀疑篇、哲学篇、法制篇等,都是以童话手法编写的。这样的教材一共写了10部,几乎囊括了郑渊洁儿子需要学习的所有科目。后来,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从游戏开始接触电脑,在网络这个无形的学校里壮大成长,而且通过网络学会了赚钱。当郑渊洁还在继续手写稿子的时候,郑亚旗已开始在网络工作室给人做设计和维护,成千上万地赚薪水和卖创意了。对于现行的教育,郑渊洁曾经这样评说过,学习知识应该是快乐的过程,但是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痛苦。

 

  看看当今教育的现状,就会发现郑渊洁说的并不过分。当今的教育功利色彩浓厚,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应试教育盛行,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有的学校重技能和智力的训练而忽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培育,等等。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不小的差距。今年3月,青岛女孩岳娜陆续收到4所美国名校的入学通知。她在拿到美国高校的入学通知后,立即投身到国内高考的复习准备中,尽管她付出了努力,最后却连本科线也没有达到。已被国外名校录取的中国学生,却连本国高考的本科线也没有达到,是国外高校录取的要求低,还是中国高校的门槛高?而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排行榜,在全球高校200强中的前10名,美国占了8所,还有两所是英国有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中国只有几所世界知名大学而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

 

  因为对现行的教育“非常失望”,也因为有着殷实的家庭经济条件,西西在深山读经的学习生活有可靠的保障,他们这样的选择别人无可厚非。但这事也没有效仿的必要,因为作父母的真想自己培养孩子成才,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的途径,大可不必跑到深山老林里去。说西西的父母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抗争与逃避也好,说他们是在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也好,小女孩隐居深山读经典毕竟只是个案。但这种很另类的个案却在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工作,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担当着重要职责。看看现在,想想未来,我们在教育方面确实还有不少的工作要 做。

 我们颂读经典而沦为殖民地?

殖民地, 经典

前几天,有人在帖子里意思说我们人口大国因读《心经》而沦为殖民地,或者说“不因有《心经》而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反而到了近代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对于这种说法,偶异议也!今天得闲,现陈述肤浅认识如下:(偶知识浅薄,算冒大不伪,欢迎大家指教)

 

众多佛学爱好者都知道,《心经》是佛家般若经典核心的核心。也几乎是《金刚经》的缩影。自古儒家济世,道家修身,佛家修心。《心经》可谓佛经中修心的最好典籍。

 

修佛也好,修道也好,修其他也好,其实都是要找到自身的佛性或道性或者说“金刚心体”。如果我们自身都无法找回自身的佛性,如何向外寻找真如面目?如果用狰狞的面目如何去身外寻找到佛性?如果无法从内心找寻宁静的港湾,如何去烦嚣的红尘中寻觅到净土?有语曰:佛看众生都是佛,众生看佛也是众生。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佛性,只是被世俗灰尘污染面目了,我们的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说,修行就是一个找心的过程。所谓:明心见性,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是也。

 

良好的信仰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寻找智慧的理解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若说因为读《心经》而沦为殖民地,未免对中国儒、佛、道文化的发展史理解太偏废,说残酷一点:就是根本不细细思考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史的的表现。

 

本来,中华文化和儒家思想是有很强的优越感和尊严感的,否则日本,韩国,甚至越南不会屡屡向我们的先祖和先祖文化“靠根求源”。

 

我们先祖伏羲氏开始了华夏的人文历史,到黄帝时华夏民族形成并与其他民族拉开了距离。我们祖先自我的定位是“华夏”,这是我们民族和文明的中心。这是中华文化中原意识的开始。后来集中华文化于大成的儒家思想维护了中国的主流思想的统一,并将其接纳为主流思想的华夏民族以及其发展而成的汉族经历了几千年至今。这是汉文化的根源。

 

 

就拿汉字来说,也是旷世的魁丽之宝。有人说,汉语是一种最智慧最能表情达意的语言。此言细想实在不假。要形有形要意有意,所谓“象形、会意”。“会意”本身就是一种意境深远的思维活动。

 

“中国汉字它所具有的艺术和理性的品格,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书法艺术,穷天地之变化,尽人世之情怀,书韵律之节奏,表大千之万象,就是以汉字为元素,对艺术最好的诠释。”

 

君不看名山大川,名家真迹千古流传?

 

感恩仓颉,他以他深邃的四目之光和一双粗大的手,成就了一个伟大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

 

“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好像在黄帝陵有这样一段碑文:“條山苍苍,大河汤汤,文明之光,万世其昌。”

 

 

在汉文化进程中,至唐朝,“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众所周知:唐太宗和武则天是两位卓越的君王,可贵的是:他们在位时极力提倡儒、佛、道文化共同发展,互为促进,互为弥补 。这就是我国儒、佛、道三家有难分难解的渊源的根源所在。而唐宋,几乎是春秋以来,文化最鼎盛的时代。什么唐初四杰,什么八大家、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

 

 

再看当时汉文化兴盛时,国与民与经济的状态:

 

君主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唐太宗践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的为君之道。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太宗能够容忍魏征等臣下的犯颜直谏,闻过则喜。在人才任用上,能够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贡献聪明才智。

 

所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之为[/color]“贞观之治”也!——唐玄奘克服万难西域取经定格在这个朝代,可见那个朝代佛学的兴盛程度。

 

 

 

 

武则天对于佛更不用说,她本身曾削发为尼,其对佛教的敬仰和重视及传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贵的是其对佛理的精通非一般佛学大师所能企及,从她几个偈子可以看出: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武则天时代,我们有“开元盛世” 。

 

 

 

 

 

我们被沦为殖民地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事。为什么我们从世人景仰的中华民族沦为殖民地?这期间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

 

其实,自元蒙以来,中国和汉文化被异族奴才文化污染了。也可以说汉文化逐渐被殖民了。异族文化的首发弓箭就是射向以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

 

从“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可以看出元朝时代统治者的文化素质。当然,成吉思汉是人杰。

 

这里主要将一下清朝。

 

满清对汉文化可用“敬远”一词来形容。从尚书房的设立和帝王对上书房学习内容,以及太师的选拔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满清对我们的汉文化不可谓不敬仰。可满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又将儒家文化作偷梁换柱之举。

 

兴盛八股文,在用人制度上凸显为以八旗子弟为重。这明显在将汉文化的根基歪斜化。最可恨的是还大行文字狱。而我们的汉文化自唐朝后就多是儒、佛、道齐眉同进的(有过独尊儒术的时期)。社会要想进步,必须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人才如何发挥?思想的禁锢造成了社会的封闭,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后来,没有正确的文化理念和不均唤醒了卖国。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

从小卖到大卖。于是,我们沦为殖民地?

 

再后来,十年文革更荒唐。

 

其过程中,中华文化的毁灭状态令人想起来心有余悸。僧尼道士统统还俗、批林批孔、包括建国后一切以苏维埃为学习指标,造成我们的上一辈,只读苏联名著,只唱苏联歌。我们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却是禁书。。。。。。

 

如此:我们的国家建国和改革几十年来——

 

逐渐站起来的那条腿叫“经济”,跪着的那条腿叫做“文化”。

 

同样的,没有正确的文化理念和不均,唤醒了我们新时代的各种社会矛盾以致背叛人民的事情在演绎。。。

 

当一个国家国民思想根基不牢固的时候,就充分显露出自主性和自信心的不足。

 

可不可以说,我们国家的被殖民源于文化先被殖民掉了?。。。。。。

 

 

 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念摘要:

 ◇ “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

 ◇ 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 从小教导儿童读诵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

 ◇ 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 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关键是给儿童背什么?应该背一生可以受益的东西。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

 ◇ 该记忆的时候给他记忆,不该理解的时候不要强求理解,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不要错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费儿童的好时光。

 ◇ “经典”,只要从头按照章节,一字一句读下去背起来便是。

 ◇ 家长、老师的信心和督导是成败的关键。

 ◇ 教孩子读诵经典不止是孩子进步,老师和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