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图库网夏美酱:电影收藏家卢和民:情系电影 始终不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08:11

卢和民:情系电影 始终不悔




成山的电影胶片盒

  假如看到办公室、车库、楼道、会议室,1700多部电影上万个电影拷贝胶片盒从地顶到天,你会猜这个地方是哪儿?假如有人购买了6台电影放映机,一年为全县乡亲们义务放映500多场,你会猜他是干什么的?如果不了解底细,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收藏量超过省、市级电影公司库存的地方,是河北省文安县和民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和民的办公楼,这些电影拷贝全部是他个人的收藏。

  是不是收藏老电影拷贝与收藏文物字画一样,既显风雅又可升值,也是一条生财道?许多人这样想,其实不然。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胶片没有价值,价值在电影,电影只有放映出来,人们才能欣赏享受。但是,胶片每放映一次都有磨损,35毫米的电影拷贝只能放800场,16毫米的只能放400场。所以卢和民说,购买收藏老电影拷贝从没想过保值升值的事,他唯一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享受老电影的艺术美,感受凝聚在电影中的时代风采。让年长的回味、让年轻的了解中国电影有过怎样的发展历程。   由于收藏老电影拷贝数量为全国之“最”,卢和民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成了好朋友,小崔不仅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资料库,而且有空就来连续看上几天老电影。他对卢和民说,你收藏的老电影比我多,有这么个酷爱老电影的朋友真好。去年11月,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了介绍卢和民的专题片《知名电影放映员卢和民——三重身份的乡村电影放映员》。卢和民有哪三种身份呢?一是每年可纳税几百万元的企业家、二是大柳河镇高村党支部书记、三是义务电影放映员。

  卢和民是怎么处理好“三位一体”的关系?人们不知道,只知道他创办的企业,除按照国家法规按时上缴各项税费外,还无偿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他曾出资15万元为村里修了水泥路,拿出10万元建自来水塔,彻底解决了村里人的饮水难题。村里孤寡老人、贫困家庭也没少得到他的帮助,当他看到镇里的敬老院、学校年久失修,又拿出40多万元,帮助修缮加固……人们还知道,他那么忙那么累,但一点不影响热爱和收藏老电影,也不耽误给大家放电影。如今,卢和民收藏的老电影成了县、乡两级招待客人的最好内容,卢和民乐此不疲义务服务。他说分享老电影艺术的人越多我越高兴,虽说胶片每放一次都有磨损,那我也愿意让人看。也许别人不知道,对我来说收藏是喜好放映是满足,俩加一块儿是幸福。

  从卢和民真诚的微笑与神情中,不难感受他讲的是心里话。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这份从童年萌发的爱,伴随着他走过漫漫人生……

 

  远近闻名的小影迷

  今年46岁的卢和民,出生在河北省文安县一个贫困的小村。那时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全村人可以少挨几天饿;如果赶上旱涝天灾,家家户户糠菜半年粮。在这种情况下,卢家的日子似乎更难过,一溜5个“小秃子”,张开嘴个个肚子像无底洞,总也填不饱,天天围着父母喊饿。卢和民最小,父母知道他吃喝抢不过哥哥,总想偏一点“老疙瘩”,但他们发现小儿子很少喊饿,尤其是有电影可看的日子,小儿子总是吃两口就跑出去了。“这孩子没吃嘛但跑得那么快,像中了魔似的。”母亲看着他跑远的背影,长叹一口气。

  母亲说得对,卢和民就是对电影着魔,只要知道哪村演电影,既不饿不渴也不累不困。如今他还感慨,虽说当年日子穷,但电影放得真不少。那时农村政治教育工作抓得紧,放电影是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内容,上级规定各村都得放。可以富村多放穷村少放,但不能不放。他记得当时乡里的干部们说,放多放少是条件问题,放不放是觉悟立场问题。于是,他们村再穷每年也得放几场。好在邻村和附近的农场放得多,这样一来每个月都有几场电影看,把他美得总像在过年。

  一个几岁的农村娃,常常赶几公里路去看一场电影,可见电影对他有多大的吸引。露天电影一般要等到天黑放,几点黑几点放,有时放完晚上10点多了,小和民就一个人往家走。“你自己走又黑又远的道儿不害怕?那电影看多少遍了还非得去,真不听话。”母亲一边给他擦脸一边心疼地数落,“有啥好怕的,只要有电影看,我的胆儿比谁都大。”他扬起小脸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多次母亲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外村看电影,让哥哥们陪他去,但抓这个这个跑,逮那个那个溜,母亲急了朝他们的屁股就是一巴掌,“瞧瞧你们有哥哥样吗?忍心让弟弟一个人跑那么老远去看电影。”“那电影他都看8回了还要看,傻不傻啊?他傻还让我们陪着,不去!”大哥推门跑了。“您看看村里有像他这样的吗?沾电影没命。他愿意看他看,我不陪着看。”二哥三哥都这态度,趁母亲不注意撒腿也跑了。“妈,我个人去。您放心,啥事没有。”说罢,小和民自己走了……

  小和民最怕放电影时停电,突然停电电影啥时候放就不好说了。没耐性的人拍拍屁股走了,有耐性的人等一两个小时也走了,最后留下的人里准有他。有一次,邻村演《英雄儿女》刚开始放停电了,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叔叔,还接着放不?”“放是放,但不知啥时有电。你回家吧。”“我不回,等放完了再走。”他这个从这村看到那村的小影迷,放映员们都知道。“放完还不知几点呢,你娘得多着急啊。”叔叔们怎么劝他也不走,他等啊等啊一直等到深夜。那天,直到凌晨两点才来电,这时放映员发现场地上还剩下20多个人,这些人中唯独那个小脑瓜抬得高高的,不错眼珠地盯着银幕。

  可以说电影是小和民童年的太阳,让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充满温暖。小兵张嘎、红孩子、海娃等电影里的小英雄,一次次地出现在他的梦里,有的梦是他们跟着他在村里玩,有的梦是他跟他们一起打日本鬼子。“要是我也能当放映员多好啊,想啥时看他们就让他们出现在银幕上”,那天早晨从梦中醒来,这个想法突然闪现在脑海里,从此再也抹不掉。打这以后,小和民再看电影不像过去那么单纯了,每次他都最早出现在放映场地,占住离放映员最近的位置,以便看他们是怎么放电影的。他说那时越看越羡慕,越看越着迷,恨不得马上长大,也像他们那样成为放映员。

 

  历尽艰难梦不断

  1983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让20岁的卢和民在家呆不住了,他对家里人说:“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不能啥也不干,我想到天津闯闯。”“一个农村人到天津能干啥?天津那么大,你两眼一抹黑别说干啥,恐怕连自己也养不活。”老人不理解他的想法,但劝也劝不住,他们知道这小子虽然看着挺随和,实际上脾气倔着呢,而且从小就胆大,由着他去吧……

  天津虽然离文安县仅一百多公里,但却有天壤之别。以前卢和民虽然来过天津,但那是走亲戚,心里除了新鲜就是高兴,但这次不一样了,他想从这座城市淘第一桶金,行还是不行心里一点儿没底。从给人打工开始,一边干一边了解情况,他深信这座城市可以带给自己机遇。果然,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天津许多企业需要劳保手套,时常供不应求,他对自己说“这是个机会”。于是,他认真考察了市场,然后开始组织生产。不干不知道,一干才知为什么别人都不愿意干,因为劳保手套附加值实在太低,利润微乎其微。“那也干,干就比不干强。天上不会掉馅饼等你张嘴接,干企业也一样,高利润的产品不会来找你,香港大企业家李嘉诚不也是从做纽扣开始的吗?”当时他这样对自己说,并全身心地去干。

  卢和民第一个月的利润是多少呢?说出来许多人不信,只有450元。但这仍然让他激动万分,钱在手里数了一遍又一遍,心想甭管挣多挣少是自己干出来的。钱放在口袋里“热乎”了两天,卢和民来到了百货大楼电器部,指着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说:“同志,你把它打开让我看看。”“有嘛好看的,现在什么节目也没有,就有那个报时的‘地球’。”“我不是想看节目,是想买电视机。”“你真买?”售货员从口音里听出他不是城里人,他知道农村晚上常停电,白天有电但电视台没节目播,只有中央一个台而且还是从晚上7点半开始,电视买回去不也是个摆设吗?卢和民认真地点点头,售货员不解地接上电线,心想“这农村小伙是不是有钱烧的?”

  卢和民是感觉有点“烧”,但不是“钱烧”而是“电影烧”。当年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集体变得名存实亡,像放电影这样的集体活动自然不存在了。没有电影看,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难受,好在邻村有一家托人买回一台电视机,“救”了他的急,每天可以到人家看电视。为这卢和民至今仍心存感激,他说我的那些乡亲们真朴实,那年我天天往人家里一坐,也不管人家爱看不爱看,心里烦不烦,不到屏幕上出现“再见”两字不出门。那时他就想,等有钱了啥也不买先买台电视机,电视里演的电影虽说小了点儿,有总比没有强。回家的路上,卢和民紧紧抱着电视机,生怕一不留神掉地下摔了,他说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什么叫满足。

  在天津一干就是10年,1993年天津许多企业转产,导致劳保产品市场越来越小,卢和民干不下去了,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回老家“重打鼓,另开张”。说实话,卢和民“打回老家去”是需要点勇气和自信的。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他在天津干了10年,受了累却没挣着钱,能不成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吗?但卢和民似乎没那么大的压力,他知道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虽说自己最后没在天津成就大事业,但10年的历练同样是巨大的收获。只要坚持往前走,脚下自然就有路。

  回乡后不久,卢和民便着手创建了市场前景广阔的木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建筑装修用的中密度板,但这次起步后他依然有过挫折。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怎么办?卢和民找来专家给企业“号脉”,得知问题出在质量上,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于是,他高薪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主持生产、培训工人,使质量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越,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后,沉睡在卢和民心底的“梦”,一天比一天清晰…… 
2009-08-08 09:41:47


 

 

不畏辛苦寻拷贝

  三年前的一天,卢和民与朋友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电影上,那位朋友说:我想起一件事,听说文安县电影院马上要拆,正发愁那些库存的电影拷贝没法处理呢。”“真的?”“没错,不信你再打听打听。听到这,卢和民一下子站了起来,顾不上打招呼,开车奔县城去了。

  到电影院一问,人家说有这么回事。他又问他们的拷贝怎么处理,对方回答:还有啥用?没人要那玩意儿。”“我要!卢和民脱口而出,吓了人家一跳,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知他是啥意思。精明的卢和民嘿嘿一笑,说从小就爱看电影,对电影院特有感情,现在电影院要拆了,想请大家吃顿饭。饭桌上卢和民大讲特讲自己对电影的感情,把对方感动得主动提出把全部拷贝送给他,而且还说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那天晚上,卢和民兴奋地颠过来倒过去地看这些拷贝,认真擦掉拷贝盒上的锈迹,第二天又请人给拷贝盒喷漆。

  这是卢和民获得的第一批正宗电影拷贝,包括《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等曾经最流行也是拷贝最多的电影。从此以后,他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跟朋友聊天、到外地做生意、与客户交流,他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跟收集电影联系上,比如哪哪电影院要处理拷贝,某某人手里有什么电影等等。总之,他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尽快圆自己心中的电影梦

  什么叫痴情?卢和民的所作所为是最好的诠释。了解他的人说,只要知道哪有拷贝,甭管白天夜里、甭管正在干嘛,开车就走。有一回沈阳那边来信儿说,有人手里有部上世纪七十年代拍的故事片想出手,卢和民得知消息的时间是晚上8点多钟,他二话没说开了8小时的车奔到沈阳,正好太阳升起。没承想见到对方,人家反悔了说不卖了。卢和民心里明白,这是自己过于心急惹的祸,对方说不卖实际上是想抬价。我大老远来的,你就直说想要多少钱吧?”“行,我看你心够诚,不给不落忍,一口价4万元。听到这,卢和民看了对方一眼,从提包里拿出钱递过去。2006年,四川成都有人打电话问他有4集当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新闻简报》要不要?卢和民说马上过去。卢和民了解这套拷贝的合理价格在8000元左右,但对方开口要两万元。卢和民了解这些人本不是想收藏,而是把拷贝当成商品挣钱。这回他多了一个心眼,跟对方讨价还价,不让对方看出他的真实态度,甚至还做出无所谓的样子。这回对方软了,让他出价,卢和民心中暗喜,最后折中成1万元。卢和民没想到的是,一年后这人又打电话给他,说想把这套拷贝买回来出价5万元行不行?不行!我收藏不指它挣钱。卢和民想都没想一口回绝。

  卢和民说为收藏到更多电影拷贝,他不怕花钱也不怕辛苦。去年湖北襄樊有家企业想处理电影公司抵债来的900部电影拷贝,他听说后激动地当天就坐飞机去了,很快跟人家达成协议,出价5万元拉走。为把这些拷贝运回来,他又花5100元雇了一辆车连夜开回文安。回家后,爱人看着他像大熊猫一样的黑眼圈,心疼地说,你收藏电影拷贝花多少钱我不管,但这么玩命不行,万一把身体累垮了怎么办?”“没事,心里高兴多累也就不累了。

  有高兴多累也不累的事,但也有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的时候。每每有这种情况,家里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尽量不惹他。有一次,鞍山有人打电话说可以卖他一个《洪湖赤卫队》进口胶片的拷贝,进口胶片不仅清晰度好而且比国产胶片耐磨损。他订好了时间与地点,卢和平跟往常一样,扔下正在进行的装修开车到了鞍山。那时正是寒气逼人的冬天,到了订好的地方对方没来,打电话也不接。天太冷卢和平只能在车里等,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但最终也没等来对方,只能开车回文安。路上他越开越累,回家进屋倒头就睡……

 

  无私奉献放映员

  时至今日,卢和民为收藏电影拷贝已投资了150万元,主要国产电影的拷贝都有。而且还购买了两台35毫米电影映机、316毫米电影放映机,以及其他电影器材。除此之外,还专设了一个电影放映室,装备比一个中型电影院还齐全。他要干什么呢?人们开始谁也猜不出,只觉得很奇怪。这有什么奇怪的?为给大伙放电影呗,我一个人看有啥意思?卢和民笑着跟大家解释,说完还发出邀请。这下让有些人更嘀咕了,看来他得不轻,要不然怎么会花那么多钱为别人服务呢?脑子肯定有问题了。

  卢和民没时间解释,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唯一的希望是有人来看电影,没承想人家免费也不来,空荡荡的放映场里只零散坐着两三个人,而且还都没坚持到最后。他问人家为什么?含蓄的说没空,直率的说没劲。好朋友劝他:电视里啥没有?要说有说要笑有笑,还有情侣们的搂搂抱抱,你演的电影色太,看电影就像上政治课……你别费那么大劲儿了,自己喜欢就自己看,不喜欢往外卖也不赔。”“什么赔不赔的,如果我一个人看费那么大劲儿干啥?撑的?卢和民不信人们不喜欢看电影,为此他还在家里做过试验,让二十刚出头的儿子和女儿跟他一块看,开始时孩子们说什么都不看,他就有偿请他们陪看,看了几场后,儿子和女儿反映不错,说没想到这些电影坐下来认真看挺有意思的,这下卢和民心里有了,自己企业里有那么多年轻人,他们也会很快喜欢上的。于是,每周晚上他都在厂院里换着样放几场,而且每场亲自放。很快,他发现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附近企业的工人也来看。卢和民说,听到人们在银幕前的笑声,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卢和民义务放电影的消息很快传播开了,不光有企业请他去放,附近的村镇也前来预约,好像他成了专业电影放映员。有那么多单位想看电影,卢和民虽然高兴,但却实在忙不过来。2007年,他组织了一个有3名专职放映员组成的电影队,按预约去放电影。如果去养老院,卢和民安排的片子,主要以老人爱看的戏曲片为主,如《花为媒》《杨门女将》《红楼梦》等;去学校放映的片子主要以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正气、励志成材的为主,既有老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儿女》《上甘岭》《南征北战》,也有新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秋菊打官司》《梅兰芳》;去乡村多安排《甜蜜的事业》《他俩和她俩》《许茂和他的女儿》《月亮湾的笑声》。

  总之,卢和民把放电影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他说农村文化生活比不了城市,城市影院、影城哪儿都有,咱农村现在有的连电影院都没有,十几岁的孩子好多不知电影是咋回事,我有这个爱好又有这个能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心里高兴……

  一年为当地百姓免费放500多场电影,受益群众十多万人,而且一放就是三年,为此卢和民成了名人,所得的荣誉是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者”“河北省送电影下乡先进个人。如今在文安县很少有人知道卢和民是总经理,都知道他是电影放映员。

  卢和民说,农村文化生活比不了城市,城市影院、影城哪都有,咱农村现在有的连电影院都没有,十几岁的孩子好多不知电影是咋回事,我有这个爱好又有这个能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心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