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小麦正文加番外txt:洪江市楠木山农业生态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7:32
洪江市楠木山农业生态旅游2010年11月06日 星期六 0:01        “楠木山”素有“烂木坑”之称,总面积4000亩,木材蓄积量近3万立方米。山内有一蒲婆殿,历史悠久,殿两傍苍松挺立,喜迎各方来客,是避署之胜地。   花洋肖村的香米有几百多年历史,远近闻名,古为贡米,具有独特的香味,煮饭只要放几粒,香味扑鼻,是招待贵宾之佳品。

        花洋溪景区位于湖南西部的雪峰山脉深处,辖于洪江市深渡苗族乡,海拔800-1000米,距洪江古商城16公里、市治黔城40公里、八面山风景区25公里。景区内民族文化极其深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沿景区公路两边分布着香米稻田、团里苗寨、楠木山竹海等十余处景点,集山水风情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
       双龙抢宝:此景位于深渡苗族乡花洋溪村与邓家村交界处,为花洋溪景区门户。来到花洋溪村口只见山谷田塅中,隆起一球形土堆,占地约1.2亩,高约6米,似一"宝"礌落其间。土堆上四季花红,田垅里禾青草绿。山谷两侧斜引出两座山脉,远眺绵延不绝,近看下探谷底,有如两条蛟龙,潜水逐珠。花洋溪多灵山,此为一典型景观,双龙盘踞于此,孕育了灵秀神奇的花洋溪。当地人在此还有"过龙门"、"跳龙门"之说。据说,凡经过此地的人便觉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千层田:在花洋溪村的王家塅,周围群山环抱,山坡上梯田层沓,计田千亩。坡度都在30度至55度之间,层级最高级达七百级,故名"千层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竹海掩映下,在漫漫云海覆盖下,构成了一道神奇的景观。时至五月中旬,春播结束,梯田漫水,有如女子千钟眉黛,汪汪秋波,如入诗境;中秋前后,稻谷成熟,片片金黄,秋风拂动,金浪翻滚,如入画中。
      五指掌印:深渡苗族乡塅田水库一侧,有一处奇观,山势犬牙交错,浸渍水中,山体前趋成五指叉开,极似人的手掌,中指部位往下,压着一方田土,四四方方,甚似印玺。此景被当地人称为"五指掌印"。相传,玉帝曾在此行仪封蒲婆为楠木山圣仙,亲自加盖玉玺,以山印为证。
      香米稻田:此景在花洋溪景区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其旅游主题文化"五气"(香气、地气、空气、灵气、仙气)中占有二气:地气、香气。香米田位于花洋溪团里,面积1.5亩,依灵秀的花洋溪水,傍千年之桂花树。香米田产香米,可惜产量极低,一年产量仅500余斤。香米以其成饭即香,且味醇厚,闻名遐迩;又以其独一无二,成香之理尚无定论成为科学之谜。香米历来倍受人们的喜爱,以往进贡宫廷御厨,今日则成为往来馈送的首选。人食香米后可以长寿,据调查花洋溪村现有80岁以上的老人就达40余人。
     千百年来,香米成香的传奇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相传,古时,有一仙女久仰蒲婆大德,下凡来到成仙台,闲游至此,喜见溪水潺潺,清澈透亮,即于溪边戏水,掬水盥面,随之飘然而去。之后,溪边淤泥中杂出一穗,穗干坚实,谷粒饱满,当地人以为奇,取其为种,播于此,发现了香米。更为称奇的是,人们延种广为播种,却仅有此田能产出香米。
      团里苗寨:位于花洋溪村村部,夹花洋溪水而建,因寨成团且地势低洼,取名"团里"。寨建200年历史,苗乡文化在此展现无遗。走进苗寨,随处可见飞檐翘角、吊脚楼、青石路板、麻石台阶、火炉堂。特别值得一看的是:有约180年历史窨子干墙,墙体系片状青石岩精砌而成,墙高3.5米,进深2米,不用泥浆、石灰,百年来风雨无数,却丝毫无损。寨内约100余户600多人,都为苗族,着苗服、戴苗饰、吃苗饭、讲苗话、围篝火对苗歌等气息浓郁的苗文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迥异于当今社会的现代文明。
      距苗寨500米,建有纪念苗王杨再思的飞山庙,飞山庙为苗乡标志。此处飞山庙,气势宏伟,风格独特,十分可观。每年农历3月3日,当地苗民便杀猪宰羊,扫祭山庙,行间祈求风调雨顺,消灾祛邪;晚间团坐在火炉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沸腾山谷。
      五马卧槽:此景喻义苗乡人民:勇敢、勤劳、坚韧的品格。位于花洋溪团里,又名"五马山"。站在花洋溪团里,举目环视周山,如见五匹神骏奔腾而至,憩息溪水边,引颈低颔,俯溪浅饮。无独有偶,相传,此地原本荒芜人烟,忽一日,有五匹骏马自天边来,驮来了一对石姓夫妇,自此,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苗寨,苗寨现今有80%以上人姓石。由此,马深受当地人所崇拜,每年都要上"五马山"祭祖,对家养的马也十分爱惜,从不吃马肉,马死要盛葬。
      楠木山竹海:主要集中在楠木山脚,占据"五气"中的"香气"。面积达3万余亩,海拔在400-700米之间。从深渡驱车经棉花坳盘旋而上花洋溪,一路山叠彩,竹滴翠,鸟啭鸣,花含笑。下车漫步竹林,脚下碎叶铺地,如履薄毯;身旁竹干如削,挤挤挨挨;头顶碧叶累累,遮天蔽日;屏声静气,近听鸟语,远闻风啸。至此有一种浑然忘机,陶然自乐的感受。往上至花洋溪团里坳口处,居渡槽下,举目四望,茫茫竹海连绵起伏,海啸山鸣,绿波翻滚,至此,悠然自得,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花溪路:团里苗寨与楠木山之间有一段山谷,亦溪亦路,为进山的唯一通道。山谷长约500米,宽一车身,谷床平缓,块岩铺底,既无崎岖之险,更无滚石可寻;溪水或横流或漫浸,深不过膝,浅不及胫。穿行在花溪路上,溪水四溅,清凉写意,两面山势夹峙高峻,相对而出,山上树木蓊郁,鸟语花香,有如"人在画中游,水在脚底流",情趣盎然,仿若仙境。
      花洋湖:此景为花洋溪景区山水风情最为集中和最具特色的地区。坐落于楠木山腰,截花洋溪水,四面环山,面积达200余亩,贮水量240万立方米。湖面波光涟漪,最宽处约270米,最窄处仅20余米,长达5里。湖水幽远萦回,几尽少女似水柔情。湖中鱼虾群游,菱藻繁生,一派生机;湖岸翠竹弯腰,山风徐来,窈窕可人;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一望如墨。三月踏春而至,花洋湖就象是镶嵌在丛山之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与红飞绿染的群山相映成辉,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春景图。      
      烂木坑:位于楠木山顶西峰,距楠木山顶500米路程,面积约15亩。此处怪石林立,树木苍生,其间有百余棵百年古树,以楠木为主,楠木山名由此而来。
     烂木坑属森林资源保护较好的地区,特点十分突出。"老树生髯须,满地滋苔藓"见其古老,"仰看鸟巢,别出天外"见其树高,"合抱数围,荫地数丈"见其树大,"腐木横陈,清凉阴湿"见其诡谲。楠木山曾建有楠木山林场,号称林山万亩,为原黔阳县第三大林场,隶属于深渡苗族乡。60-70年代,建有100余人的知青生产队,队部建于楠木山顶的成仙台,与蒲婆殿相对。楠木山林场以物种齐全,森林资源丰富著称,除盛产楠竹、楠木之外还出产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和娃娃鱼等濒危动物。
      目前,烂木坑成为楠木山"繁盛时期"的一个缩影,见证着一段沧海桑田的历史。观此景,览今追昔,让游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成仙台:位于楠木山最高峰,海拔998米,为花洋溪景区的核心景点,占据"五气"中的"灵气"、"仙气"。来到楠木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如置世外桃园。成仙台约100余亩,丘陵小山间阡陌纵横。揽胜山中或奇石狰狞,或苍松呼啸;行走水田间,或稻花飘香,或茭白送爽。
     成仙台取名于蒲婆成仙的故事。相传蒲婆慈心善目,因夫死家寒,自太平一路乞讨至楠木山一带,但见千山灼焰,禾枯草干,石开土裂。此地数月高温干旱,已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蒲婆深念民苦,得知楠木山顶,常有神显灵,便手足并行至山顶。来到山顶即垒土为牌,烧楠木为香,终日伏拜祷雨,饿时则以山果裹腹。至七七四十九天,香火烟熏开南天门,震惊天廷。玉帝获知,感其诚,幸其善,即命为蒲婆大仙,封仙于此,是夜天雨瓢泼。据说,后来蒲婆大仙感激天恩,佑庇生灵甚勤,凡有祈求,多有灵验,此地凶险,均能化险为夷。后人遂建蒲婆殿。
      蒲婆殿后依山次第建有观音殿、南岳殿,山树相杂其间,殿宇或隐或现。蒲婆殿后山坳间,有一池,上与天接,曰:"映月池"。传说为蒲婆接待上天仙女洗浴的地方。"映月池"池水清澈见底,水深不过2米,池面宽仅5-10米,却蜿延曲折3里许,池中孤鱼浅翔,单草短生,清凉通透。蒲婆殿下有一井,曰:"天井",井水冬暖夏凉,相传为蒲婆所掘。据说,掘井之日,泉水喷涌而出,顺山而下,遂成花洋溪,花洋溪不仅哺育了山下的人民,更造就了山下神秀的山水。由此,在当地称蒲婆为"圣母",称楠木山为"圣母山",称花洋溪为"圣母溪"。
      登顶楠木山鸟瞰群山俯首,万千世界尽收眼底,拓目荡胸,"小大"之感油然而生。登顶楠木山更是人生境界的"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