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花歌曲表达的意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省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5:44
我们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新的起点上,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端正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坚持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而人的发展也总是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就是要自觉遵循文化和人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有机统一,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和谐双赢。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熔铸育人化人的精神之魂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学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认识成果。它从创立那天起,就把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成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自己的“精神武器”。一方面,它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中与时俱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使之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成为指引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之魂。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才获得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开阔了视野,真正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空前解放。也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有了核心和“灵魂”,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有了精神指南。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和科学指南。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与社会主义多样文化的繁荣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曾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当前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强化主导、壮大主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样既能坚持人的发展的正确方向,又能在坚持“双百”方针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整合文化因子,进而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与国际环境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中,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三是要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要深入挖掘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真正抓住“人本身”这个“人的根本”,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普及化、现实化和大众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和境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熔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化人的精神之魂。
继承传统、吸纳先进发挥育人化人强大功能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必然积淀着全人类文明的结晶。这也内在地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对文化发展的自觉、自信与自强,即以客观的姿态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坚守,以开放的胸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未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根基。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等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也滋养哺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特别是在建设先进文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科学继承、一如既往地发扬光大。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都需要整合外来文化,并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不断发展壮大和完善自己。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对待西方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反映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有利于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优秀成果。当然,这个吸收借鉴决不仅是单纯的“物理嫁接”,而必须是有机的“化学反应”,最终旨在于转化再造,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并在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中孕育并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格调、高势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培养和造就具有世界眼光、博大胸怀、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坚持科学发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效益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反映了党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清醒认识,也反映了党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理性把握,为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为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的“育人”、“化人”过程中,必须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首先,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前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导向。无论是从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殊本质要求来说,还是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来看,都要始终不渝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并作为责任来担当,作为义务来履行,作为价值准则来恪守,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地促进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坚持改革取向,加快培育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在文化产品、文化要素的供给配置上,一定要用足用好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即使是那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应可以采取招标竞价购买的形式从市场中获取,进而把文化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扩大到市场的“大循环”。要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科学界定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需求,坚持不断优化“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的“两手抓”的思路和文化发展战略格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之双轮驱动、比翼齐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再次,要借助蓬勃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相互促进。当今科技重大发现与进步,都首先在文化领域(以前是军事领域)得以运用并产生效益,进而带来文化建设发展样式和传播方式上的革命性变化,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文化发展之路,让先进文化插上信息与高科技的强劲翅膀。
(罗剑明  系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