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 中国:给地球拍组照——4幅地图看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7:08:30

给地球拍组照——4幅地图看世界

http://www.dili360.com 2011-12-19 12:49 中国国家地理网 

  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

  郝晓光:首先我很感动大家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这个图题目叫做“绘制地球全家图”,它的副标题是新编世界地图历史与科学的交融,大家可能会说你这个题目大了一点,历史与科学的交融,世界地图不就是个图,通过下面介绍的内容,您会觉得这个题目不大。首先我介绍一下讲的六个方面,中心论对双经双纬,地圆说对天圆地方,浑天说对盖天说,塞防观对海防观,大陆漂移对正常密度,地球仪对世界地图。就第六个我们主要的内容不是讲地图编制细节问题,那个可以说是技术活,我们主要讲它的内涵,讲它的文化,讲它的观念,以及讲它的发展。

  下面第一个中心论对双经双纬,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有的世界地图,这张图大家都是非常清楚,这个就不用说了。那么我们看一下1949年版的世界地图,大家看到这个蒙古还画在我们地图上,但是格局没有变化。一些细节上格局并没有变化,大家要问了你这个世界地图最初首版是什么样的。首版中文世界地图由意大利利玛窦这个人传入我们国家的。利玛窦在我们国家知名度特别高,他除了编世界地图之外,第一把把世界引入中国以外,他还做了很多事,比如说中西文字典,当时中文的字典也是他编写的,所以利玛窦我们国家里头,利玛窦国内学术界也好,社会上也好对他还是很尊重的,世界地图是他评价最高的一个作品。他当年第一次把世界地图引进中国的时候绘制了这个地图,但是这张图引起了我们国内当时观念的一种反感。“世界唯中国独大,余皆小,且野蛮”,可“西洋地理学家置中国于地图之极东一角,则怒”。利玛窦便把地图的中央子午线进行了投影转移,将中国的位置绘在地图的中间。 过去我们对天下对世界的观念就是这个,我们过去对世界的观念,当时的观念就是这个就是中国也就是天下,至于外国人很小的散布在一些小岛,而且比较远,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国家。所以这张图出来之后非常震撼,中国怎么这么小而且在边上,那么利玛窦就受到了很大一个冲击,后来他赶紧做一个投影把中国倒到这来,后来就流行了这种,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也是我拍的片子,在南京图书馆拍的,后来的图跟现代的图在格局上,没有很大差别。

  那么再看看一开始的这张,实际上我们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就是这张,利玛窦当初绘制这张图的时候已经形成国际上的格局,下面我会介绍为什么只有这两张图。也就是说两张图,一张图就是我们现在的国家通用的,还有一张图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实际上这两张图有一个说法,这叫亚太版亚洲太平洋,这张欧美版,由于欧美占据话语权,所以这张图也有人叫它国际通行,实际上亚太版在国际上也很通行。这有什么问题?大家看这张图不管是欧美版还是亚太版,我国的也好,国际的也好,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南极太大,因为大家知道南极跟澳大利亚差不多大,可是在咱的图上南极大,大四五倍。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做科研的科学问题,什么科学问题?传统的世界地图只适合描述东西半球,不适合描述南北半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是不是说把谁搁中间,也就是这两张图表现的是把谁搁在中间,即使这两张图不管谁在中间,分南北半球都很不行。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科学问题,我们先说科学问题,下面是文化问题。这个科学问题相当于苹果一个是竖切,这个就相当于横切,这张图片是我照的,这个就是头一个横体,把它摊开就是是南北,我起了个名字,这叫径向对应的就是纬向,什么意思?径向世界地图纵向是经线,横向是纬线,下面这个就倒过来了,纵向是纬线,横向是径线,既然径向世界地方表达东西半球,纬向世界地图当然就表达南北半球。

  下面就说我们这个时候既然有了纬向世界地图不能叫亚太版和欧美版,我们东半球版、西半球版,什么意思?版不是东半球图,东半球版世界地图,那么西半球版世界地图,也就是当年的亚太版或者欧美版。我们现在东半球板、西半球板,由于都是径向世界地图,我们就叫双径。当然有径向就有纬向,有东半球就有南半球和北半球,这就所谓的双纬,这个双纬世界地图是我们的创新,我编一个口诀,这是竖版的,世界地图三横一竖,东西南北,双经双纬。

  下面是比较正规的图画都有,这就是说我们当初编世界地图的时候引起了很大争论,争论的三个问题,国际惯例问题,变形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关系。所以我们这次报告主要是讲一些问题,不是讲技术上的什么。实际上所谓国际惯例问题,大家都说你编的图,谁同意你编了?谁让你编了?有个惯例各国都把自己搁中间,我们仔细一看不是,你比如欧美版和亚太版,这个美国不讲道理都不在中间,这个美国在这,这个美国在这,这里就有一个文化问题和一个科学问题,你到底是文化当先还是科学当先,这个ICA是国家制图协会的简称,他采用了欧美版这张图,但是我觉得这个也不一定有道理,所以说他不存在谁把谁搁中间就是各国的习惯,最后我们会讲这个图有唯一。

  我们在看这些问题,你这个南极周围实际为澳大利亚1.8倍,但是在径向实际为3.8倍,这还没画完,画完了还不止,它长的样子这是孔雀的嘴,这条不像孔雀,你看这个关系,三大洲,澳洲、非洲、南美跟南极的地理相对关系,基本上就是一个三角形,这是平的。从地理关系、角度都不行。再看北冰洋在这个图上真是天涯海角跟咱没关系,你到这来看北冰洋成了世界中心,我们后来提出了北冰洋是世界的地中海。

  我们也受了一个很严厉的批判,你把一个国家,中国搁这来了,后来我们也争辩,他说中国和周边的地理关系你不重视吗?后来我们用了一个观念之后,大家也同意我们的观念,我们编制中国地图不是要表达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地理关系,那个你可以亚洲地图,你可以别的图,你编世界地图而是要表达中国和全世界的地理关系,这个观念看起来是驳不倒,你编世界地图当然是要表达跟全世界的关系,而不是跟周边的关系,周边关系咱可以编一张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所以这个观念我们提出来之后那些争论上基本上也统一我们的观念。

  我们现在讲世界地图的科学意义,利玛窦传教士也是位学者,他对世界地图使从我们天圆地方的观念走上了地圆说,促进了中国的科学发展,这个确实是评价在很多学术著作上都是这个评价,促进了地圆说,因为地圆说太重要了。

  地圆说对天圆地方,地圆说是一个科学观念,天圆地方是中国很落后的是个文化问题, 大家知道郑和伟大的航海家,他的基本航线就是这样,下面还有一些也是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别林斯高晋。1405年郑和率船队百余艘,最大的船的东西1000多吨,他下西洋,他做了很多好事,但却没能开辟新航线和发现新大陆,87年后,为什么说在地圆说的指引下,这个不是我加上去的。有一部电影叫《哥伦布1492》,一开始前面电影一个引子,就是哥伦布坐在海岸上,旁边是个孩子,他就指着海上开的一艘船,慢慢远处,船的桅杆就慢慢消失了,这说明地球是圆的,因为到远了就下去了,他就跟这个孩子说地球是圆的,当然这是一部影片他渲染的。哥伦布在各方面跟郑和没法比,就是船的吨位、人员,他就是三艘轻帆船最大的100吨,但是他一举发现了美洲,当然在学术界有很多观点,哥伦布用的是侵占、占领,郑和是一种亲和,当然这两种观念我也不去评价什么,但是后面大家看到一个事实,就是哥伦布的航海和郑和的航海都是航线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意义却是不能相提并论。

  这时候出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央视上出现了这张图,大家看从上海出发,新西兰、长城站、阿根廷、中山站、澳大利亚回到上海,我们这是一个环形,还包含了南极洲,当然包含了澳大利亚,也就是环球航行了一站,可是在这张图上太奇怪了,航点一模一样上海、新西兰、长城站、阿根廷、中山站、弗里曼特尔、上海,他这是8字,这个O字零形,这个环南极航行,这个把南极搁外头了,这个我们中山站在这,长城站在这个距离,他这长城站在这,中山站在这上面是中国,以为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距离跟中美差不多远,无论从方向、角度、逻辑这个图是不对的,当然我们发表论文上都解释了,央视对我们学说也表示理解。

  这是我们环南极科考,这张图跟麦哲伦是一样的,那么环球航行,什么叫环球航行?就是走一圈,实际上你到了南极点上,你围着绕一圈也叫环形,我们这个环球航行就是环南极,这个有个考察站,这个很好玩,插了一个棍子,有人围这个绕一圈,我这环球走了一圈实际上也是。这个是以北极为主,又环一圈,所以这个也被我们采用了,这个就是郑和航海600周年的时候,海岸局的一位领导帮我们选择,实际上他们也了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