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颜色搭配:材料写作之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23:59

         这些天一直在琢磨写一份在这会议上的交流材料,虽然没动笔,但确实有很多想法。前天,一位网友给我转来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位职业秘书的情书》,作者显然是秘书出身,他用极其纯熟的、眼下颇为流行的笔调,用给领导写讲话稿的口气写了这封情书,极尽调侃与讽刺之能事。我笑过之后,就很难再笑了。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秘书,写材料虽有所进步,可是那种八股式的结构和祈使性的语言也已经不知不觉地从我笔端流出。综合材料到底该怎样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谈这个问题,实在是我之力所不能及,因为任务在身,故谈一点浅陋之见。

蜜蜂在万花丛中辛勤劳作,只为酿成那一点儿蜜。综合材料的写作也有赖于广泛占有材料

2001年第5期《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苏南寓言》是篇好文章。作者在20000字的篇幅里叙述了“苏南模式”的演变过程,深刻分析了该模式由盛转衰的原因,探讨了苏南经济转轨的方向。这是一篇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启示性的佳作。该刊的卷首语说,这篇文章连续采写时间约50天,采访资料20余公斤,录音带30多盒,胶卷近40个。由此看,有深度的材料必须要广泛占有大量的资料,尤其是第一手材料。

资料从哪里来?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苏南寓言》就是一份典型的调查报告。要想获得第一手资料,那就要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那里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活生生的事例,还有群众的独创精神,这些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以后写来也会相当投入,现场感极强。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自不必说了,他花了数月时间证明了农民运动到底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的《江村经济》,是作者花了很长时间考察得来的,其间他经受了无数艰难险阻的考验,但是这份报告终于成了经典。

前不久,市里召开《全市安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会议》,民生副主任与我受命写作领导讲话。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国正在试点,写这份材料既缺乏理论指导,更缺乏一般资料的参考。改了数次的稿子,负责同志仍不满意,于是我们就去搞得好的社区去调研,结果得到了很多鲜活的东西。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曾经年累月地在大英博物馆里写作,在这里写作不仅环境安静,更主要的是有大量资料可供参阅。因此,搜集各种书面资料对于写作极其重要。这不仅能使材料观点准确,而且论证严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那种主观臆测、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综合材料写作中必须要摒弃。威廉·夏伊勒的历史名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为什么会成为“信史”,那是因为作者几乎阅读完了四百八十五吨的纳粹德国档案及其他大量的包括纽伦堡审判的文件。《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在90年代中期出版后引起轰动,一版再版,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了文化大师在他的余生中是怎样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给人以极强的心灵震撼。在这部传记中,作者陆健中采用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材料,几乎达到了“无一事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的地步。

当然,我们的材料写作不可能与这些名著相比,但是作为党政机关的综合材料一定要在“信”上下功夫,因为这些材料若发了文件,就是政策;出自领导口中就是决策;刊播出来,就形成影响。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有根有据,从搜集的资料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材料的搜集有赖于平时的积累,首先是学习,尽可能地提高素质。著名学者钱钟书就是一个博览群书之人,他的《谈艺录》、《管锥编》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涉及到五、六种语言,这与他扎实的学问功底是分不开的。每一个秘书都要牢记列宁这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写作时就会厚积薄发、文如泉涌、妙语连珠,很多东酉就会信手拈来,而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当然,每个人不可能样样都通、样样都精,这要求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职责和研究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并分门别类地归档,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

搜集资料方式有很多种。就拿前些天写社区建设材料来说吧,刚开始时茫然无措,因为除了一份中央文件,几乎没什么可供参考的文章。我把我的烦恼说给一位网友听,这位读计算机的研究生说,“这还不简单,上网去找”。一语惊醒梦中人。可不,利用搜集软件,一下子出来了很多条关于“社区建设”的条目,尽管很零碎,但毕竟有了很多内容。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时代的魁力,在这网络无限、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真要好好利用,不能浪费。

对秘书人员来说,搜集资料还有一个重要来源,那就是领导同志的讲话。这个来源非常重要,这不仅决定着材料的方向,还决定着材料能否符合领导的口味。要留心领导的讲话,善于捕捉领导的思想火花,哪怕只是片言只语。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媒介,是材科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一份材料不仅要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感,更重要的是尽快将语言背后的含义准确、快速、全部地注入到读者的血液之中

在做秘书之前,我就已经写了一些理论性文章。我是学经济的,那时从事的也是具体的经济工作。当时写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在经济方面的一些观点。我认为,理论文章必须要严谨、准确,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于是在作文时,有意识地用长句子,大量地使用经济学术语,甚至用上了数学公式。当文章发表出来,有人说看不懂时,还沾沾自喜。可是在我进入机关后,就感到了一种“文字危机”,那种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语言风格使我很难适应材料料的语言方式。

材料语言的特点是简明、流畅,而且不能矫情,让人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尤其是要让那些基层群众和干部要懂,这样才能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才能使工作部署得到落实。要适应工作就必须要转变文风,实际上,这也是在锻炼一个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逐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文风的重要性,而且我看到了很多大师所作出的榜样。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该书现已出到十六版,被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发行了1000多万册,这是出版界的奇迹。今天在捧读这部120万言的辉煌巨著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部教科书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它有着与时俱进的经济学思想,还要归功于这是本大众性读物,它尽可能地去除了那些过于专业、晦涩难懂的东西,用极其通俗、富有文采并不乏幽默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经济学神奇的世界,这部著作对于普及经济学知识所作的贡献是任何一部同类著作所无法比拟的。实际上,萨缪尔森并不是靠这部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出于对萨翁的仰慕,我买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经济分析基础》,尽管我曾系统地学过微积分、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等数学课,可这本充斥着教学公式的书,我仍然视为“天书”,至今束之高阁。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经济学家却写出了最受人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后来,我又读到了前世界银行副行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教科书,同样,他的书仍然是那样易读,所以,我直到现在还弄不懂,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一直板着面孔,故作高深,令人难以卒读呢?

不过,这种风气好象已经改变了许多,读一些年轻学者的经济学专著时,如《现代化陷阱》,就强烈感受到了文学的震撼力,其经济思想通过质朴的语言扑面而来,其对中国社会发展及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让我感动不已。后来又读到青年经济学家樊纲、盛洪等人的经济学随笔,让人感到经济学已放下了架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好象扯得有点远,但我认为,这与写材料是相通的。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再稍微放开一点,就会发现很多著名学者原来也写过材料。于光远可谓著作等身,他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那篇划时代讲话的起草人之一。从报道中得知,有很多经济学家曾是中央报告的起草者或审核者。

材料写作,必须要时刻想着受众对象,有很多自己耳熟能详的东西,可能别人并不清楚。有时好象有点罗嗦,但这种罗嗦是必要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后不久,我为负责同志起草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讲话。在即将定稿时,负责同志说,把“‘三个代表’的含义要阐述一下,基层同志可能不清楚。”会下我与基层同志打交道时,发现确实有人不知“三个代表”的确切含义。1998年××文件主要内容是扩大投资、刺激需求,这个文件后面就有一个附录,专门解释了诸如“通货紧缩”、“需求”、“供给”等经济学术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新词汇必然进入到材料之中,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抓好贯彻落实,在材料中做必要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年的操练,有时感到自己在材料写作中可能已经摸出了一些门道,但当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写过的材科时,就发现自己正在向另一极端滑落,那就是语言的感情色彩已消失殆尽,空话、套话越来越多,语言词汇越来越贫乏,一下笔就是“切实推进”、“狠抓落实”,一张口就是“一要……”、“二要……”,典型的八股。其实好的讲话材料还是不少的,远的不说,近的如,李瑞环去年(2000年)在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让人耳目一新,那真是一篇美文。薄熙来当选省长后的就职演说也是一篇佳作,情真意切,话如其人。材料怎样才能写好,多揣摩别人的作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非常重要。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同样,材料写作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要努力探索,发现规律,把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第四十九回中香菱跟林黛玉学做诗,经过黛玉的数次开导,以及她自己的勤思苦练,进步很快。她的三首吟月诗,从一开始的堆砌词藻、凑泊成句,到后来借物抒怀、余韵悠长,香菱在不断摸索前进中,找到了做诗的规律。小说还借俗话作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写材料同样如此,一定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主动参与,反复磨炼,不要畏难,更不能有爱面子、怕出丑的思想。

材料写作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常常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现代派诗人、香港国际《大公报》翻译黄灿然在谈到他学习和掌握英语、学习和掌握翻译时说:“我学会了克服写作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尤其是学会忍耐、坚持,再忍耐、再坚持。”只要咬紧牙关挺过去,胜利的彼岸就在眼前。

但这还不够。材料写作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否定自己才能实现螺旋式上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思”就是“思考”,要在思考中不断强化自我批评,作清醒的自我分析,跟自己保持距离,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地方看自己,再慢慢说服自己去改变自己。同时,还要能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主动征求别人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逐步清除自身存在的问题,吸收外部对自己有利的养分。这时,材料之门就已经向你打开了。

林黛玉对香菱说:“只管放开胆子去做。”这就是不要畏首畏尾,不要四平八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敢地写下去。秘书这个职业是很被动的,因为他服务的对象是领导,一切以领导为中心,一切以领导意志为转移,所做的工作常常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这并不表示秘书一事无成。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应该是能动的、互动的,称职的秘书应该能在很多方面与领导做到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我所服务的领导就希望有这样的秘书,他把讲话材料当作工作研究,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琢磨推敲,常对我说:“你不要紧张,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这方面我做得不够好,但我一直在努力——大胆而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只管放开胆子去做”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但也并不意味着蛮打莽撞、乱来一气,而是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现在这个概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被运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材料写作来说,创新就是确定一个更适合于表达材料内涵的主题、角度、结构和语言等要素有机结合的材料样式,尽量做到主题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等。这是一个蛹化成蛾的过程,一个“蝉蜕”的过程。作者是材料写作的主体,材料的创新,归根到底是作者对自己整个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