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oa hr: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27:03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n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初创时期(20世纪初期)
教育救国(平民教育
电化教育名称
初步发展时期(建国初期)
电化教育处
社会教育
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
健全组织机构
深入学校,深入学科,深入课堂
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际化趋势
系统建设

教学机器—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教学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教育理论与技术应用结合的典范!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知行网

一.什么是教学机器?

1.教学机器

The teaching machine, a mechanical invention to automate the task of programmed instruction.教学机器是一种可以自动执行程序教学任务的机械发明。(什么是程序教学,下篇详细谈)

    教学机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最简单的印刷文字(比如经过特殊设计编排的课本),到复杂的电脑,再到尖端科技的军用飞行训练系统,都可以算做“教学机器”。但无论技术原理和造型外观怎样变化,教学机器所秉承的“教学工作方式”是一样的。——呈现问题(机器)、做出回答(学习者)、呈现预设的正确答案(机器)。

2.教具、玩具与教学机器

    有人把黑板、图表、模型、计算器(做加减乘除等用的),还有一些益智类的小玩具,总之,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东西,都称为教学机器,我认为是不妥的。

  

教具示例(点击可查看大图)

  

教学玩具(点击可查看大图)

    因为教学机器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代)心理学家们对自动教学(auto-instruction)的探索,“教学机器”一词的出现是1950年代的事了。虽然也可以描述为“教学上用的装置”,但与传统教具的本质区别在于,教学机器是可以提供“反馈”的!而一般的教学挂图、地球仪、动物模型、直尺圆规都不行,它们只是客观事实,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更不能“告诉”你正确答案。

二.教学机器举例

    第一部教学机器是1934年由Sydney L. Pressey(普来西)发明的。但直到50年代,程序教学的方法才发展起来。

1.斯金纳箱

 

    50年代,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训练老鼠和鸽子的装置也可以用与人类的教学。上图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

 

    顶上的小窗口用来呈现教学内容,紧跟着是一个与内容相配合的问题,学生在空白处写下答案,通过转动把手使机器前进,刚才写的答案就转到玻璃下面去了,不能修改,但仍能看到。同时露出正确答案。如果答对了,机器会进入下一内容和题目。

    每次在小窗口中呈现的内容都很少,以确保学生可以完全理解;呈现的问题用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比如,呈现的内容是“1+2=3,相似的,2+1=­­­___?”

 

 

    还有一种样子的“斯金纳箱”:放入一定尺寸的纸盘,沿着纸盘的半径印有问题和答案,木箱盖子上有小窗里每次呈现一个问题,学生把答案写在右边的纸带上,然后操作机器,露出正确答案,同时盖住学生自己的答案。

2.程序课本

    外观看上去跟普通的书一样,但里面的内容却是经过特殊编排的。每一部分只讲一点内容,紧跟着是配套的测验问题,并预留了写答案的空间,正确答案在另一页上给出。

    有的书配有一块彩色的透明塑料卡,比如红色,问题的正确答案也用红色印在题目后面。学习时,用塑料卡覆盖纸面,答案就看不见了。答完问题取下色卡可以对照答案。

    还有一类,用化学方法处理过的纸印刷,或者用特殊药水的笔选择答案,选对了,纸就会变色。

 

3.按键机器

 

 

 

 

    与“斯金纳箱”类似,把印有问题和答案的一叠卡片放进“机器”,在窗口中呈现选择题,学生通过按键选择答案,选对了可以进入下一道题。更复杂的机器利用电子屏幕呈现内容。拼写,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目前在语音室里使用的计算机和录音装置也是这种原理。

 

60年代中期的一款教学机器

    虽然广义上印刷的书本也可以算“教学机器”,但呈现教学材料一般还是各种类型的教学机器。现在,多媒体计算机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了!

三.关于教学机器的好评和非议

    教学机器确实有不少好处(尤其对于需要反复练习和更新速度慢的学科,比如算术,外语等),简单列举如下:

 

1. 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直观分析)

2. 机器计分可以及时评价学习效果(直观分析)

3. 减轻教师负担,使之有精力关注个别学生和进行难点教学(直观分析)

4. 节省学习时间(已通过实验验证,大约节省1/3)

5. 提高教学效果(已通过实验验证,更好或无差异)

6.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已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兴趣明显提高,多数人愿意选择新方式)

7. 教学成本低(辨证来看。开发成本很高,开发时间远长于传统教学,一旦投入批量使用,成本则很低。)

8. 管理灵活(直观分析。适用与函授等独立学习的情况)

 

    在1962年出版的书中,美国学者预言教学机器将在十年内在学校教学中普及使用,辅助课堂教学。然而,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出现。有国外网友评论说,“这些预言最好的用途就是记录了当年那些狂热的电子教育‘卖家’如何向我们推销他们的新技术。”“我经历过,知识用教学机器传达出来,真是可怕。千万不要成为预言的那样……”

    不仅如此,教学机器也有麻烦的一方面。比如,不易携带,要求学生具有自律能力(实际上很多学生并不具备,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

    另外,教学机器还让教师有种被取代的担忧(虽然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大范围发生),因此,也遭到一些抵制。

四.启示

    我个人认为,发明和使用教学机器的初衷是很好的,只是后来被教条化了。教学机器的核心思想是:小步子,用成功做激励,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如果用机器来实现这一思想比较麻烦,可否采用其他形式呢?(程序课本是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教学机器已经渐渐淡出教育视野,但它体现出来的程序教学思想却不应该被我们摒弃!(不少教育技术学者太喜欢赶时髦了,狗熊掰玉米,实用理论见一个丢一个,最后一个也不扎实,一个也用不起来)——这就是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