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社保局地址:"茶味"的科学分析之----呈味成分、茶之鲜(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8:02
(2011-01-31 09:37:56)
标签: 茶道
茶文化
茶之味
文化
分类: 精茗蕴香

茶汤中的呈味物质归纳起来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有机酸和茶皂素等。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换言之,茶叶的滋味是各种呈味物质对人的味觉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各种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茶叶中呈味成分:
1、酚类物质及其氧化物:
茶汤中的酚类物质以儿茶素含量最高。酯型儿茶素呈苦涩味,收敛性强。一些茶汤入口引起的涩味主要是由于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引起收敛。从感官的角度讲,涩味也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产生的。而简单儿茶素主要是产生茶汤中令人爽口的感觉。施兆鹏等研究认为,绿茶茶多酚含量在20%以内时,滋味得分与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多酚含量在20%-24%范围内,仍能保持茶汤浓度、醇度、鲜爽度的和谐统一。茶多酚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尽管茶汤浓度增大,但鲜醇度降低,苦涩味也加重。有研究认为,儿茶素总量与茶汤滋味评分的相关系数是0.929,表儿茶素的相关系数是0.729,表没食子儿茶素的相关系数是0.70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相关系数为0.850,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则为0.876。茶多酚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由于其含量较高,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主要物质。不能用简单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来断言茶多酚对茶汤滋味的影响,应该从茶多酚的可溶性程度,茶多酚绝对含量,茶多酚与其它呈味物质特别是氨基酸比例的大小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
茶汤中花青素也是苦味的来源成分,花青素在茶汤中含量超过它的阈值时茶汤有明显的苦味。150毫升茶汤含有15毫克花青素时,就有明显的苦味。紫芽中含有1%甚至更多的花青素,夏茶由于受强光照射,花青素含量高,多紫芽,也是夏茶多苦涩,品质差的原因。
2、氨基酸:
绿茶滋味要求醇和甘爽,其中甘和鲜爽的口感都与茶叶中的氨基酸有关。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呈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这也是茶叶中独有的一种氨基酸。茶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主要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酰胺、天冬酰胺等。就每一种氨基酸的味质特点来说,并非所有氨基酸都呈鲜味,大多数氨基酸是呈甜味或苦味。据有关资料报导,L型氨基酸大多数呈苦味,少数呈甜味或鲜味;D型氨基酸均呈甜味。自然界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因此,茶叶中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给予茶汤的味质多为苦味。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构型虽难断定,可以肯定它给予茶汤的味质决非仅为鲜味,也有苦味和甜味。这些不同味质经过不同的配比和综合作用,便构成了茶汤的各种不同味感特点。有研究表明,小分子量的氨基酸多呈甜味,和茶汤中的糖类一起构成茶汤回味甘甜的口感。茶汤中茶氨酸、谷氨酸、谷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含量低于300-1600ppm时,就没有味觉感受。程启坤、阮宇成研究指出,绿茶滋味应强调醇、鲜、浓,认为茶汤中氨基酸与茶多酚的比值和滋味醇度密切相关,比值高者(茶多酚有一定含量基础上氨基酸含量较高者),绿茶的醇度较好。有研究认为氨基酸总量与茶汤品质的相关系数为0.788,其中谷氨酸最高0.892,天冬氨酸为0.752,茶氨酸为0.787,精氨酸为0.641。
3、嘌呤类物质:
茶叶中含有的嘌呤类物质中咖啡碱是主要呈味物质,咖啡碱呈现苦味。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因此在茶叶多次冲泡过程中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咖啡碱由于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同时对活跃大脑皮层细胞、刺激胃液、胆汁分泌都有作用,因此是形成人们对茶叶嗜好的主要物质。咖啡碱与茶汤品质的相关系数高于氨基酸,达到0.864.
4、糖类及其它物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糖类的含量并不高,但由于人类味觉器官对甜、苦味道的不同感受阈值以及不同味觉的感受位置,茶汤中少量的糖在人们感受到轻微苦味之后反而呈现较强的感受,甜味与苦味的协同作用产生品茶时的愉快感受。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和酚类物质的糖苷也对茶汤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胶可以使茶汤产生厚、醇的口感。茶汤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能够形成咸味,但由于没有达到咸味的阈值,在品茶时多数感受不到。

茶之“鲜”:
鲜味,与甜味、咸味、苦味、酸味一样属于我们能感受得到的基本味。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味道。科学家认为,正是由于长期进化才使人类拥有了品尝鲜味的能力。
茶叶中的鲜味物质主要是茶叶中的氨基酸,氨基酸与茶汤品质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氨基酸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偏低,茶味鲜而寡淡,缺乏刺激性与厚度,如采摘过早的早春茶;而茶多酚含量高而氨基酸含量偏低则茶味偏浓涩,而缺乏鲜味,如夏茶;氨基酸与茶多酚共同形成了绿茶的“鲜爽”味。所以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是评价绿茶品质的一个常用而重要的指标,在茶多酚一定含量下,以酚氨比值越低代表茶叶品质越好。
1、茶氨酸:
在茶叶的氨基酸约有20种,谷氨酸与茶氨酸对绿茶鲜味作用最明显。茶氨酸在新梢中占氨基酸总量的50%~60%,茶氨酸在一些名优茶中含量可超过2%。茶氨酸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为强正相关,它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
茶氨酸(Theanine)是一种在其它植物中比较罕见的氨基酸,它是1950年日本酒户弥二郎从玉露茶新梢中发现的,并命名为茶氨酸(Theanine)。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种蕈(Xeecomus badins)和茶梅(Camellia sasanqua)中检出外,在其它植物中尚未发现。
茶氨酸除了拥有降血压、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等功效外,最令人称奇的就是还有其令人心旷神怡的作用。相对咖啡,绿茶中所含的咖啡碱并不少于咖啡,虽然喝茶也可以导致失眠,但不会导致心跳加速、精神紧张的情况,这皆是因为绿茶中的茶氨酸。
在我们大脑表面可以测到α、β、σ和θ,4种与人身心状态密切相关的脑电波。当我们大脑处于紧张、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往往会出现β波;而当我们处于安静休息的清醒状态下时,在脑中会出现α波;而在极度疲劳或熟睡时,大脑中出现的是δ波;而成年人受到挫折、郁抑及精神病患者和少年儿童,一般大脑中出现的是θ波。有研究者表明人类的头脑在保持最佳状态,将能力做最大限度的发挥时,脑波所呈现的是处于α波的状态。美国哈佛大学华莱士教授发现,一些的禅修者在入定时,其α波强度也大幅度增加。
Chu等人在观察茶氨酸对15名18~22岁青年女性的脑电波影响时发现,口服茶氨酸40分钟后α—波有明显增大趋势。但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他们没有发现茶氨酸对睡眠优势的θ—波的影响。从这些结果中他们认为服用茶氨酸引起的旷怡身心效果不是使人趋于睡眠,而且具有提高注意力的作用。僧人、文人如此的偏爱茶叶,皆是因为茶使他们心情放松而清静,这种体验应与古文人的艺术气质相通,也可能使他们产生了更多的艺术灵感。也许茶氨酸使茶与僧人、文人以及他们的诗、书、画、琴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隐形的物质因素吧。
2、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与品种、嫩度、海拔、加工工艺有关:
如安吉白茶,这种名字看上属于白茶,实则是绿茶工艺的名优茶,其氨基酸含量可达6%左右,最高达10.5%,其滋味甘鲜。由于只有春季才会产生“白化”现象,其并价格不菲,而近几年在上海也处于热销势头。



嫩度高茶叶其氨基酸含量高于嫩度低的;而一般高海拔茶叶的氨基酸含量会高于低海拔的。这些与茶叶品质正相关的因素,也与氨基酸含量表现了正相关。
而日本的玉露等绿茶,正是通过采摘前的遮荫,增加了鲜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使其形成了独特的鲜爽而不苦涩据的风味。
在茶叶的贮存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变化处于起伏状态,贮藏1年后,氨基酸总量基本持平,但其组成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鲜味其主要作用的茶氨酸含量直线下降,其次,表现鲜味与甜味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也被氧化,含量减少;另一方面,茶叶内的蛋白质会水解产生一些氨基酸,而这些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不能改善茶叶的滋味,有的甚至带有苦味。所以绿茶贮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其鲜爽味很容易失去。
3、咖啡碱:
咖啡碱本身并没有鲜味,但是咖啡碱在茶汤中可以与茶黄素以氢键迪和后,形成的复合物具有鲜爽味,因此咖啡碱含量也常被看做是影响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咖啡碱与氨基酸都是含N化合物,有的研究也会把茶叶的含N量与茶叶的品质进行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