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马达减速机: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 三亚申办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07:33

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

———三亚申办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纪实

身怀改革大志 踏上申办之路


  改革开放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2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上世纪80年代,第一轮改革以深圳为先行,创造了珠三角的“深圳模式”、“东莞模式”等;到90年代,第二轮改革开放以浦东为先行,创造了长三角的“浦东模式”、“温州模式”等。从全国来看,经过两轮发展,改革已处在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和更深的层次上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因此,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方面矛盾凸显期,要使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得到梳理,要使我们未来的发展持续、快速、健康、协调,能够按既定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新一轮改革是深层权利的调整、深层利益关系的理顺、深层制度的创造、深层素质的提升,涉及面广,配套性强,任务非常艰巨。国家将在新时期发展的新阶段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城市,在改革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先行实验和探索,在一些地区率先建立一个完善的新体制新机制,对全国起示范作用、引导作用、推动作用。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经过充分酝酿和考察,选择上海浦东新区作为新世纪新时期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验。

  目前,三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深刻的变革时期,迫切需要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行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在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才能实现三亚更快更好地发展。市委决策层敏锐地察觉到三亚新一轮改革的机遇即将到来。9月初,市委成立“三亚建设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课题组”,赴上海浦东调研,学习浦东改革创新的经验,借鉴浦东申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做法。随后,课题组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谋划“申办方案”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9月15日,课题组写出《关于三亚申办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的初步设想》,并于第二天分发到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课题组反复研究、反复修改,形成了《三亚建设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框架方案》。这一框架方案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和时代的前沿,纵观世界经济走向和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动向和趋势,从中国、亚太、全球的视野寻找三亚的大发展契机,探索了新世纪、新时代三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描绘了未来三亚跨越式发展的蓝图。

   9月底,课题组赴京向国家有关部委介绍三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第一次提出申办三亚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的诉求。

   10月2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认真研究课题组提交的《三亚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框架方案》。与会同志认为,三亚申办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加快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我国扩大开放的需要,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三亚申办和建设中国第一个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的历史性决定,就在一片支持和拥护声中一致通过了。

   11月中旬,课题组再次赴京汇报三亚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的申办准备工作情况。国家有关部委对三亚申办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非常重视,积极支持。

   12月7日至8日,市委召开四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制定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积极申请创办国际旅游试验区,建设中国国际旅游的龙头和示范窗口”被写入《规划建议》。

   12月21日,课题组赴京与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他们对《三亚国际旅游特区(试验区)框架方案》的意见,请求他们给予指导和支持。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推敲、细致修改,12月30日,《三亚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出炉。

   2006年1月上旬,《三亚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正式上报海南省人民政府。

   1月12日至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三亚申报“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进行了考察和指导。三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给这位曾经几次到访三亚的领导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三亚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整体环境并不有利于三亚的状况下,三亚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个发展水平,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三亚市委、市政府能够解放思想,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体制创新上,通过体制创新来焕发各个方面的活力。他认为,三亚以旅游产业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思路是正确的。三亚市委、市政府积极申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极具智慧性和战略性眼光,抓到了点子上,有利于三亚进一步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 发展国际旅游经济


  三亚地处亚太地区中心,毗邻港澳台,南近东南亚,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三亚资源独特,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是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中仅有的极其珍贵的热带资源。三亚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佳避寒、冬泳和度假休闲胜地。三亚拥有阳光、海水、沙滩等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三亚及周边地区的热带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型猕猴保护区、原始热带雨林以及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南海明珠———西沙群岛。三亚生态环境优良,大气环境质量全年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世界环保组织连续两次对45个国家158座城市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三亚的空气质量仅次于古巴的哈瓦那,位居世界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三亚城市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改革开放以来,三亚优先发展旅游产业,科学确立了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三亚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初步预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8.36亿元(不含农垦),同比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亿元,是2000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48.9亿元,是2000年的3倍;全社会存款余额122.7亿元,是2000年的2.5倍。“十五”期间也是三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最快的五年。

  三亚的城市功能和综合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三亚已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海南东西线两条高速公路在三亚交汇;粤海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与三亚接轨;三亚国际客运港可停泊10万吨级国际豪华邮轮;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开通近百条国际、国内航线,随着海南第三、四、五航权开放政策的落实,国际航线将不断增加,国际游客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三亚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到2005年底,共有300多家外商企业在三亚安家落户,“喜来登”、“希尔顿”、“假日”、“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纷纷涌入三亚。三亚已经与美国阿尔罕布拉市、法国戛纳市、韩国西归浦市、乌克兰雅尔塔市等国际名城结为友好城市。每年有20万左右国际游客来三亚度假休闲。1993年以来,共有40多批外国政要到访三亚。

  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首届世界养生科学大会、世界家庭峰会、世界潜水联合会代表大会、第二届全球化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在三亚隆重举行。越来越多的外资大企业选择来三亚召开高端会议,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多家在三亚召开过商务会议。亚洲高尔夫巡回赛三亚公开赛、三亚国际铁人三项赛、香港———三亚国际帆船赛......吸引众多国际体坛精英在三亚竞技。第53届、第54届、第55届世界小姐总决赛连续三年在三亚举办,吸引了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眼球,三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得到空前提升。

  近年来,三亚旅游业迅猛发展,已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产业体系。目前,三亚已拥有星级饭店157家。其中,五星级和准五星级饭店12家,四星级和准四星级饭店32家。2005年,全市旅游饭店接待过夜游客4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38%。凤凰国际机场进出港人数突破300万人次。三亚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潜水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度假旅游、高尔夫旅游、会议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三亚农业规模小,工业限制严,天生的禀赋使三亚成为旅游专业化城市。三亚旅游业充分发挥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功能,成为三亚影响力最大、拉动力最强、贡献率最高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旅游业成为带动其它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几年,以旅游休闲、健康疗养、避寒休养为主要目的的岛外、海外人士在三亚大量购房,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十五”期间,房地产销售额达108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目前,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的70%以上。仅“十五”期间,旅游服务业就创造了166亿元的产值,提供了8亿多元的税收,占地方税收的63%。二是旅游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市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40%以上。此外,我市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花卉养殖、家庭旅馆、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解决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旅游业成为促进开放的重要载体。三亚建市以来,旅游业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内引外联的纽带,有力地推动了三亚对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三亚的国际知名度,旅游业已成为三亚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05年全市旅游服务贸易收入达7699万美元,远远超过当年全市外贸实物贸易出口总值3640万美元的水平。四是旅游业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1993年以来,为迎接凤凰国际机场通航,举行96′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等各种节庆赛事,三亚先后投入近100亿元资金,完善城市交通、通讯、电力、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并对城市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构建三亚综合配套改革框架 增强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三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行业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现有体制中存在的障碍日益明显,三亚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严重束缚:国内旅游企业因体制制约无法与跨国公司平等竞争;大型跨国投资项目的进入受到限制,一些国际高端旅游产品难于进入,国际旅游商品的流通渠道不畅,国际游客的增长受到多种限制;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行业的体制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不接轨,等等。这些体制性和机制性制约因素也是全国旅游业和旅游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与时俱进,走高端化、国际化道路,参照国际惯例,把国家确定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放在三亚先行先试,按照国家改革开放总战略,把国际旅游空白领域的制度设计放在三亚先行探索,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机制。

  《三亚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确定了三亚新一轮改革的总体目标:立足三亚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逐步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一条旅游城市持续、快速、和谐发展的道路,使三亚成为全国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示范窗口,使三亚成为全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示范区域,成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三亚必须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建立国际游客自由出入境的便利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授予的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扩大免签证和落地签证范围,充分利用海南第三、四、五航权开放政策,增加国际航线,开辟旅游便捷通道,方便国际游客顺畅出入。建立货物自由通关的便利机制。充分利用港口和运输条件,实施“大通关”工程,确保货物便捷通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零售业,在营造度假天堂的同时打造购物天堂。建立资金自由流动的便利机制。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提升国内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方便国际游客消费的支付需求,适应跨国公司在投资和经营方面对资金流动的要求。建立国际旅游项目自由落户的便利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根据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应国际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引进和开发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特色强、配套齐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用独具风格的旅游品牌敲开国际高端旅游的大门。建立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便利机制。改革政府主导的资源管理方式,探索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有效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积极推进旅游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和完善法规和条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尽早与国际接轨。

  以旅游产业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新型旅游开发和管理体制。认真研究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借鉴国际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逐步消除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限制,引入一些成熟、健康的高端旅游项目,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探索建立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产业链。着力扩大现代服务业门类和品种,大力发展会展、国际商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旅游房地产、文化体育、美丽时尚、农业科研、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突出其高成长、高知识含量和高辐射力等特征,逐步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使之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新动力源。

  继续探索和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运行机制,建立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财政体制从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服务型财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化进程,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制。紧紧围绕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调整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社会事业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户籍制度、规划建设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强化公共配套建设和管理,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搞好国际咨询和招投标,对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绿地景观、标志性建筑、特色街区等进行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凸显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个性和风格,实现旅游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创新融资手段,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引进国际和地区性常设机构,努力使一批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国际旅行社、国际教育机构、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国际赛事等落户三亚。

  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步伐,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市场体系、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改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引进社会资本、国际资本创办高端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体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旅游社会。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促进资源节约。探索新型的环境监管体制,运用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治理机制,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态资源保护体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海洋、沙滩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率先在三亚建立新型生态补偿机制。

  
创造条件搞好改革 实现三亚更快更好地发展


  过去20多年,三亚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的改革,今天已经到了一个继续为我们的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提供保障的时候。三亚进行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实现三亚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海南省“南北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把三亚建成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的重要保证,对于全国的旅游业和旅游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目前,天津、深圳、杭州、武汉等20多个省、市正在加紧申报各种类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亚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要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是要有好的体制基础,二是要有好的经济基础,三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四是群众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五是上下齐心协力。

  三亚,是全市50多万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是每一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市干部群众应以申办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己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辉煌业绩,夯实经济基础;服从和服务改革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冲破小团体利益的樊篱,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新体制新机制,突破一切阻碍发展的障碍,为进行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高水平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使三亚达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水准;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为进行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新一届三亚市委领导班子一定会加快申办发展国际旅游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程,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三亚的建设和发展,着力打造实力三亚、活力三亚、和谐三亚、魅力三亚,使三亚成为带动中国旅游升级换代的超级引擎,成为崛起中国占据世界竞争高端的重要平台。不远的将来,一个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一定会屹立于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