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ascii编码:大科学时代---- 《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4:03
大科学时代
      ---- 《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序

    (刘大椿 人大教授)
   

   乃基教授时有大作问世,思路开阔,行文潇洒。20 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史,后来转而研究科学技术的文化背景问题,涉及社会转型,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眼下这本新作就是以科技革命为基本线索,以内生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为参照系,通过对现代型的进一步分析,试图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

    每当我们思考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根本差异的时候,必然会揭示出的一种现象是,传统社会保持着循环似的绵延,而现代社会则有一种持续的自我维持的增长。对这一现象的诠释可以有多种,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恐怕还是与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密切相关。当我们惊叹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时,不要忘了那些巧夺天工的器皿和饰品不过是少数贵族的玩物,是等级的符号标志。在传统社会中,有价值的东西很难留存于民间,一些有象征意义器物的生产和使用甚至必须由君主授权。在资源有限的社会里,这些现象是不难理解的,但正是在这种思路下,传统社会几乎是一种没有增长的社会。

    我们今天开始生活在一个丰裕的社会之中,整个社会用各种方法刺激着每个人的消费欲望,更刺激着每个认为这种不断升级的消费欲望而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财富。从原则上来讲,现代社会的一个广为人们认可的巨大进步是机会均等,即大多数人通过努力有可能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同时,即便个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社会的总体发展仍然会使他们受益。这是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更为进步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是人类走向解放的发展环节。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无需对历史进行繁琐的考证,即可指出其关键是人们认识到了“把蛋糕做大”这么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道理。其巧妙之处也是显见的,一方面,财富的增加会刺激所有的社会成员投身于旨在拥有更多财富的竞争之中;另一方面,财富总量的增加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不同程度的受益者。这恐怕是人类目前所找到的兼顾效益与公平的最佳思路。然而,现实的情况较我们的事后分析要复杂得多,历史发展的脉络总是在现实可能性中逐渐展开的,历史的合理性往往潜藏在众多试探性的选择之中,是众多无意识行动中体现出的有意识。在“把蛋糕做大”的思路的鼓舞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在有关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四个方面。

    其一是注重生产关系的转变,即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仅获得劳动力的价值,劳动产品的分配有资本家分配,由此导致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其二是强调资本主义精神,即新兴的资本家将创造财富和积累资本当作一种神圣的事业,由这种准宗教性的冲动内在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

    其三是凸显自然经济向金融经济的嬗变,这一变换的实质是市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其所导致的交易的符号化使价值的实现与时间关联,成为一种指向未来预期价值的开放的连续体。

    四是对垄断和创新的追求,即依据收益递减规律,唯有不断地在技术和制度上进行创新,才可能在某一部门和地区形成垄断,获得超额利润,而这是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这四个方面从不同层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内涵,只有通过对它们的全面检视,才能获得对资本主义的总体理解。

    人们一般会首先关注第一个方面。无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抓住了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当资本主义体制下的产品分配不公严重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严重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发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乃至社会危机,处于不利地位的无产阶级可能通过暴力革命,以强调分配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这一理论预言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所验证。

    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和殖民地与半殖民地,而不是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往往不是由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和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相伴随。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由于革命是一场有代价的社会变革,是否选择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蓝图的美好预期,还与大多数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有关。仅从物质生活层面看,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首先是个人所占有和支配的财富的多寡,其次是分配是否公正。显然,当个人战友和支配的财富能够基本满足生活需要,且有不断积累的趋势时,即便产品的分配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公,人们依然倾向于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革命。从历史事实来看,不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表面动因的确是社会不公愈益显得难以忍受。贫穷加剧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敏感,极度贫穷背景下的分配不公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感到彻底绝望,为了寻求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体制而义无反顾的投身于社会革命之中。

    因此,通过社会主义运动而揭示出的现代社会的矛盾不仅在于我们以前所认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不可调和,更为基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不足、社会财富稀缺。换言之,任何人道主义的社会构想必然建给予这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所谓社会公正问题与财富的总量和增量是不可分的,社会分配方案必须以财富的总量和增量为基础,否则只能是空想。因此,仔细考察近百年社会主义运动,不难发现,尽管社会主义将社会公正置于至关重要的理想层面,最终无法回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而鉴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薄弱基础,与现代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特别引人注目。

    乃基教授在大作中试图从科技革命出发来探讨社会转型,以便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极为复杂多样,充满曲折甚至倒退,很难把握其规律和普遍性,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转型的研究主要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这无疑是重要的视角。这两个学科在研究中注重实证依据和逻辑分析,对复杂社会的细节和结构框架进行条分缕析的研究。然而由于社会的极端复杂性,有必要扩展我们的研究,而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可以为研究社会及其转型提供新的视角。因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而言,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有三个特点:首先,科学技术是历史上,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科学技术的规律也就等于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简单、清晰,所以由此入手研究社会和社会结构转型不失为一条捷径。第三,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相对较少受认识主体的影响,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因而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乃基教授的出发点是很恰当的。

   目前关于转型的研究各有侧重,分别涉及下属三个层次:一个是社会转型,即由传统到现代、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包括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其根本标志是经济基础转型,从农业、畜牧业到工业,再到“后工业”。其次是社会结构转型,主要是调整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的关系,其标志是在经济基础基本维持不便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有确实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最后是社会中局部关系如消费结构、城乡关系等的调整,它只发生在局部领域,所涉及的时间一般更短些。

    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之中,而且同时包括上述三个层次。从1840 年鸦片战争起(也有认为从洋务运动或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开始的),中国就被强行推入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在这一个半世几多艰难曲折的征程中,中国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次社会结构转型,其间还有很多次失败或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是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转型道路上的第三次社会结构转型,二十几年来业已发生了一系列局部的转型。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这次社会结构转型将最终为中国社会转型铺平道路。

    乃基教授为了把研究做深入,详细论述了作为主线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内盛行国家由传统到现代以及由现代到后现代的变化,并试图从哲学上说明内生型国家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她认为知识经济是由现代到后现代的深化,全球化则是内生型国家由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中将现代性推向全球,以及发展中国家加入现代化行列的过程。他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阐明了现代性的哲学基础,论证有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人类彼此交往的共同的平台。

    我认为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拉杂写了上面一些话,是为序。

                                       刘大椿 2004年元月与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