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福克斯拆门板视频:经费使用与控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55:43

中小学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概述

 

中小学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是指学校为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与使用教育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学校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其实质是一种管理行为,是有效执行学校策略的工具。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主是对教育经费的收入与支出这两方面的管理。
  一、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国家及全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以及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所取得的成果。但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的整体教育投入水平仍比较低,教育投资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规定的,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教育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5%的目标,都未能完全实现。
  (二)经费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量部分基本被人员经费所消耗,公用经费增加得不多。
  (三)教育财政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编制年度教育预算时,难以反映教育经费需求的总量,社会各方也难以进行有效监督。
  (四)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中的工勤人员过多,有些教学仪器设备和图片资料利用率不高,存在重复建设等。
          解决教育需求与供给矛盾的途径,除了走增加对学校投入的“外延型”的道路,还要走提高现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式”的道路。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否则将面临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浪费并存的不利局面。
  案例1: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概述]广州市的某所中学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办学场地有限,在建设一座新教学楼的过程中,有一间大课室的功能设置上,对应建成纯粹学生上课用的课室或会议室还是建成多功能的综合室,校领导班子意见出现了分歧。如果要增加体育和讲座功能,工程造价要增加45万元,这对于一所年收入约800万元的学校,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些校领导有不同意见,认为不值得。但经过充分论证后,还是按校长设计的方案实施了。建成后的效果是:四周的扶手、镜子让这里具有体操训练房的功能,翻开埋在地板里的插座,连上接线后,这里又能成为可连接因特网的学术报告厅或者一个大教育室。事实证明,综合室的使用效率是非常高的。
  [评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并只不是一味的省钱,而是要追求性价比最优,以合适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二、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我国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目标指出了明确的方针。纲要中将教育投入和办学效益同时提出来,体现了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目标是提高办学效益。


  三、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任务
  (一)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二)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概括而言,就是实行预算管理,增收节支。


  四、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原则
  (一)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二)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
  (三)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五、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

    广州市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置教育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辖区内中小学的财务活动,学校设报账员,在中心办理学校的财务事项。


  六、中小学财务报告
  (一)中小学财务报告的概念
  中小学财务报告是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文件。它由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会计报表是根据会计核算资料,通过归集、加工、汇总而编制的用以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它用表格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及分配的变动情况。它既是学校编制经费预算的依据,又为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提供决算依据。

财务情况说明书应表述影响财务状况且变化的重要因素,总结财务管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等。
  (二)财务报表的分类
  按反映的内容分类: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
  按编报的时间分类:月报、季报和年报(又称年度决算)
  按编报的层次分类: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
  (三)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数字真实、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四)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利用会计核算及有关的财务资料运用财务指标对学校各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研究和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和了解学校财务状况,促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证学校事业的顺利开展。常用的财务指标如下:              

财务指标

计算公式

指标注释

财务状况分析指标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是衡量学校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反映学校借入款项的安全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越好。

预算收支完成情况指标

预算收入

完成率

 

实际收入/

预算收入

反映预算执行的情况,指标值越高,表明收入组织工作的绩效越大。但指标过高,说明收入预算偏离实际。

预算支出

完成率

 

实际支出/

预算支出

在支出预算合理的基础上,若该指标小于“1”,且保证了计划的完成,属于节约。若指标大于“1”,且计划没增加,视为预算超支。

事业支出结构指标

人员支出

比率

人员支出/事业支出

衡量学校支出结构的指标,与公用支出相对应,太低则不易保持人才稳定,太高则会影响学校事业的发展

公用支出

比率

公用支出/事业支出

衡量学校支出结构的指标,与人员支出相对应

生均事业

支出

事业支出总额/学生年平均数

分析评价支出规模合理性的指标。同一地区、类型相同的学校生均事业支出出现较大差距,则反映学校在财务管理上的差距

 

七、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的制度体系:
  包括:财务管理体系、会计体系和财务监督体系
  (一)财务制度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二)会计制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三)财务监督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广东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广东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广东省教育系统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有关负责人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办法。


  八、校长在教育经费使用与控制中的权利、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一)权利
  《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和其他行政事务,由校长负责。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有代表学校“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同时也有保证教育经费来源正当、使用合法有效的义务,并依法接受监督。
  (二)经济责任
  校长的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财经责任:校长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规定对学校各项收支进行管理。任职期内,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对学校财务收支的真实主、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业务活动负有财经责任。
  2、财务管理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严密,使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
  3、会计责任:校长作为学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有贯彻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规章制度,如实报告学校财务状况的经济责任。并且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培训,为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学习条件。这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的规定。
  (三)法律责任
  1、《教育法》规定的责任:《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会计法》规定的责任:如果违反《会计法》,校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根据行为和情节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金额最高为五万元,最低为二千元。行政处分分别有降级、撤职直至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