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笔记本壁纸4k: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和谐绍兴以人为本——解读《绍兴市“十一五”人才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1:27
和谐绍兴以人为本——解读《绍兴市“十一五”人才规划》 视力保护:      
来源:绍兴日报 2006-08-18      “十一五”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以“体制顺畅、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产出高效”为主要标志的区域人才集聚地,人才在产业、经济类型、城乡、区域间的分布趋于合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力求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规模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总量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9万人,比2005年的44.6万人增加约16.3万人。


  (二)结构目标产业人才结构目标。到2010年,第一产业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第二产业达到34万人,第三产业达到23万人。三次产业人才结构目标由2005年的7.0∶60.0∶33.0调整为6.6∶55.7∶37.7。第二产业中主导产业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占二次产业人才总量的30%左右。


  “五支队伍”结构目标。到2010年,党政管理人才达到1.8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0%;经营管理人才(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9%;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3.0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4.1%;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左右,占人才总量的32.8%;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8万人左右,占人才总量的6.2%。

  ●体现绍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走向的指数——《绍兴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完成。整个核心指标设计的重点围绕着为绍兴“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保障这一主线,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和谐绍兴,以人为本。

    ●数字无言,却最有说服力;数字简洁,却最适合描画过去与未来的轨迹。

    (一)规模目标、(二)结构目标(详见图表)

  (三)素质目标到

  2010年,各类人才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5%以上,达到40万人左右。其中,本科学历人才占35%以上,达到21万人左右。

    党政人才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加强,重点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善于治国理政的党政领导人才队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支较为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队伍。80%以上规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经过系统的现代经济、法律等知识培训,60%左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培养5名国家级创业企业家、30名省级创业企业家、100名市级优秀企业家。

    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重点培养、引进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产业领军人才。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万名。其中,第一层次(国家级)高级人才50名左右;第二层次(省级)高级人才100名左右;第三层次(市级)高级人才1000名左右。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高科技成果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注重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行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梯次结构。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人数达到15%左右,技师、高级技师达到3万人。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和传统农产品改良人才,有15%的农村实用人才取得农民技术职称资格,高中、中专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四)三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第一产业围绕构筑“一心二层三带四区”的农业空间布局,适应农产品结构调整需要,重点抓好效益农业开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二产业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成长性产业开发,按照基本建成“一大中心、二大基地、十大主产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重点集聚能够带动和促进现代纺织、精细化工、机械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等十大产业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和发展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第三产业(服务业),重点引进和培养商贸流通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十大服务业人才。

    ●实现“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加快人才集聚,努力扩大人才总量;

  (二)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资源市场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促进人才作用发挥;

  (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要结合绍兴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切实加强人才创业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求在纺织、医药化工行业和农业产业形成三大人才高地,加大机械、电子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加强人才创业平台建设,增强人才吸附能力。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把大企业作为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鼓励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落实好企业博士后科研项目支持资金,争取引进30名博士后进站工作。积极扶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争取新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省级100家。

    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人才产出能力。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做强做大绍兴文理学院,努力跻身省重点大学行列。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与绍兴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高等院校来绍办学。深入开展各级重点职校、示范专业创建活动,再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2所,省级重点职校3所,省级示范专业5个,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争取创办1所技师学院。到2010年,本市高等院校培养毕业生6万名,其中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3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0万名,培养高级技能人才2万名。

    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绍兴急需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五年内引进各类人才8万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3.5万名。鼓励绍兴籍人才回绍创业,发挥外地绍兴籍人才的作用;重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人才的柔性引进力度。创造条件组织规模企业到境外招揽紧缺的高层次人才,重点从韩国引进纺织服装人才,从德国引进机械制造人才,从日本引进医药化工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到绍兴创业。

    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特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151”第一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市级拔尖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技能带头人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开发与选拔,优先开发重点产业急需的高级人才。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每年举办1~2期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学习进修;充分利用绍兴籍院士的资源,探索开展市内高层次人才与院士结对学习活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项目扶持力度。

    加大分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后备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重点在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培养一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健全市场体系,促进各类市场全面发展。通过壮大综合性人才市场,完善网络人才市场,巩固特色产业人才市场,发展人才中介机构,逐步形成以综合性人才市场为龙头,网络人才市场、特色产业人才市场为支撑,人才中介机构为基础,互为补充、竞争协同的人才市场体系。

    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人才使用导向。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形成党委、政府引导、用人单位和人才通过市场自主选择的人才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机制。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研究建立党政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改进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业热情。鼓励、引导用人单位完善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构建一个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与人才智力贡献密切挂钩的多元化分配体系;让人才要素参与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采用年薪、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技术、管理参股。加大公共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发展人才创业风险投资,加大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及支持力度。加大评先奖优力度。组织开展绍兴市高级专家评选活动,继续抓好优秀企业家、职业技能带头人等评选活动。

    强化投入意识,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财政要优先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经费支持,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奖励和人才的培训。人才专项资金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逐年有所增长。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先增加对人才工作的投入。( 余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