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月あんり在线播放:《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48:02
《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下)  

 

利润平均化和生产价格理论

张卓元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2002年5月14日

今天,我与大家探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关于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问题,这是要论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的问题。首先我在开头部分,对书里的主要内容做简要的说明,然后讲述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生产价格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1961—1964年,中国一批经济学家对关于平均利润、资金利润率、生产价格问题进行了一个比较大的讨论。这次讨论最后因反对修正主义而停止。但是,现在看来,当时的讨论对中国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我本人也参加了这次讨论,因此,我可以给大家做一点介绍。再后面,我还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我个人对这两年中央提出的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的体会。因为,最早提出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在2000年“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我个人也参加了“十?五”计划文件的起草,所以对当时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有所体会,可以给大家介绍。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本原理

在整个《资本论》第三卷中,第二篇是马克思对价值规律的作用论述最多的一篇。对关于市场价值决定的部分在这一篇中得到了比较经典的论述,而且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对商品供求关系所做的分析,专门分析供给情况、需求变化之后对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实现起什么样的作用问题,也在这一篇中得到了比较多的论述。当然,这里没有提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这一概念后来由凯恩斯提出。但是,这里对供给、需求,对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对价值的决定、对价格,应该说做了比较经典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适用。比如,在这一篇中对价值规律怎样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以及在整个经济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问题做了比较充分的分析;对垄断问题也做了论述,而且当初已经提出了自然垄断的概念。

(一)部门内竞争与部门之间的竞争

区分部门内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理解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部门内的竞争形成社会价值或市场价格,“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个过程同前一个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更高水平。”(3.P201)所以,区分部门内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是理解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问题的前提。部门内竞争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所谓社会价值和市场价格;部门之间的竞争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从而形成生产价格。部门之间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马克思说:“我们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3.P103)为什么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会推动部门之间的竞争并且形成平均利润呢?马克思说:“社会劳动生产力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特殊发展,在程度上是不同的,有的高,有的低,这和一定量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成正比,或者说,和一定数目的工人在工作日已定的情况下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成正比,也就是说,和推动一定量生产资料所必须的劳动量成反比。因此,我们把那种同社会平均资本相比,不变资本占的百分比高,从而可变资本占的百分比低的资本,叫做高构成的资本。反之,把那种同社会平均资本相比,不变资本比重小,而可变资本比重大的资本,叫做低构成的资本。”(3.P183)这段话到现在来看也是比较适用。凡是有机构成比较高的资本,应该说它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较快,也就是说,凡是活劳动推动物化劳动多的资本,即我们后来所说的社会劳动物质技术装备程度比较高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较快。相反,与社会平均资本相比,不变资本比重比较小,而可变资本比重比较大的资本,即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资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就比较慢。但是,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只有活劳动才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活劳动占的比重大的部门提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比较多,相反,活劳动占的比重比较低的部门,它提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比较低。而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则是等量资本必须带来等量利润,否则资本不会投到得不到平均利润的部门。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176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由于资本和劳动量可以相互转移,所以每一个等量资本都要求等量的利润。这样使得利润率的平均化成为一种趋势。马克思说:“如果商品都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那就像已经说过的那样,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中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是一个普遍的原则。

在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中,有两个要点:一,资本的流动容易从一个部门或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二,劳动力能够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当然,如果信用关系和资本市场不发展,它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比如,从钢铁部门转移到纺织部门,或转到电信部门,如果资本市场发达以后,通过股票的买卖和股市价格的涨落可以进行自动调节。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讨论,就是马克思在讲到资本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时,说:“社会内部已经有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3.P219)。现在看来这一说法有点问题,认为如果有完全的商业自由,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的说法有点绝对。如果有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自然垄断当然是很难,而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更难。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列宁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所论述的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谓的经济性的垄断恰恰完全是由商业自由所造成。也许马克思当初写《资本论》时,垄断不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所以他没有看到这一点,以为完全的商业自由可以消除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现在看来,事实的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

(三)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使得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由于平均利润形成,等量资本要求取得等量利润,所以商品不是按照它的价值或围绕价值作为价格变动的中心,而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实际上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我认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这一篇研究的“价值”已经不是第一卷所研究的单个商品的价值,而是种种商品的价值,是某一种商品的价值,涉及到社会对这一产品的需要和总劳动支出的分量。所以,它不是某一个商品的价值,而是某一种商品的价值。因此,这里很多地方都论述到究竟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要是多少和在社会的总劳动支出中它占多大分量的问题。这比第一卷中研究的“价值”前进了一步,就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从抽象形态到具体形态的发展,从一个个商品到研究一种种商品。所以,这里提到了“市场价值”的概念,而且提到要把市场价值和不同生产者所生产的个别商品的个别价值区别开来。这些商品中,有一些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另一些的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因此,市场价值一方面应当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应当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这就是过去我们所说的以占显著数量大的那个部分商品的价值来决定这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对这一问题在60年代有过很多讨论,就是所谓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或广义的价值、广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问题。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了究竟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决定能不能起作用的问题。当时讨论时,都是按照《资本论》中讲的内容来讨论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形成和决定不起作用,它只影响价值的实现,即影响价格。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马克思在这一篇中的论述也可以看出,供求关系对商品价值的决定和价值形成起一定作用,而不仅仅是影响价值的实现。我当时也写了几篇文章,我主张后者的观点。当时,我们常引用的是《资本论》第三卷207页和209页的几段话。比如,马克思在第三卷209页中指出:“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社会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因此这一商品的市场价值实际上并不等于实际消耗的支出,而是只有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那部分社会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得不到社会承认的那部分劳动就等于浪费掉了。所以,比较稳定的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决定应该起作用。比如,农产品问题,《资本论》中论述农产品价值决定问题时,认为它是由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所决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产品总是需求比较旺盛,因此也要利用劣等生产条件的资源,这样,农产品的供给才能满足需要。所以,农产品的价值是由劣等生产条件(包括劣等地)的劳动耗费决定。

当然,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过去我们把供求关系分为比较长期的、比较稳定的供求关系和比较短期的、经常变化的供求关系。前者是影响价值的形成,后者影响价格的变动,而不影响价值的形成。这个讨论一直到最近讨论劳动价值论的时候,还有一些学者也写这方面的文章进行探讨。我认为,这一问题对我们研究今后中国一些产品价格变动的趋势,也许还有一定作用。比如,我国家电产业,特别是比较大型的家电(彩电、冰箱等)长期供给超过需求,所以造成越来越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的劳动耗费形成公认的市场价格。这就是因为它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大的家电的价格围绕占优势的生产条件下的耗费而波动。

二、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关于生产价格问题的争论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的老所长孙冶方同志比较地早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存在资金利润率、平均资金利润率、生产价格范畴的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这些问题是很不容易的。当然,孙冶方这个观点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因为在这之前(50年代末),当时苏联的统计学界中有一批专家也持这种观点,如,马雷舍夫、索波里等人,他们的观点也在当时的苏联被认为是异端。后来到50年代末,孙冶方曾经到苏联进行了比较长一点时期的考察,与马雷舍夫和索波里等人进行了探讨,交谈了当时苏联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所以,孙冶方回国后,等于把苏联那些学者的观点引进到中国来,认为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它对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率有好处。孙冶方的观点当然首先不是在公开报刊上发表,而是写了一些内部研究报告。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以,到1964年的时候,陈伯达和康生都把孙冶方说成是中国经济学界最大的修正主义分子。当时,最主要的是批评孙冶方提出的资金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和把利润当作评价经济活动效果的综合指标问题。后来,在经济学界也对他的这些观点进行了一些讨论,也出现了一些公开的文章,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1963年以后,在《红旗》杂志的二楼会议室,以“论社会主义再生产”为名进行了讨论,到后来系统地批判了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生产价格论”。当时的批判者认为,这是想把资本主义的原则偷运到社会主义的经济中来,使得社会主义的经济变质。这一讨论和批判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前。

当时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存在生产价格、资金利润率,应当运用它们来改善我们的经济效率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其积极意义,它看到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也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比如,利润是最主要的指标,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最后要看有多少利润。而且当时也提到,资金不是无限的(也就是现在的资本的稀缺性),必须要有效地利用它。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这些实际上是看到了原来传统体制的弊端,试图通过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来改善我们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但是,还需要看到的是,当时不论是苏联的学者还是孙冶方,都企求用计划安排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因为,当时的观点是,价格不是按市场形成,而是国家人为规定,但国家制定价格时按平均资金利润率为依据比较合理。这样的办法实际上行不通。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来看,当时多少有点空想,用人为的、计划安排的办法来敲定什么按生产价格来定价,这实际上不太可能做到。过去,苏联试图这样做,但最后都没有成功。所以,企求用计划安排的办法,用人为地、主观地制定价格的办法,把生产价格、资金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移过来,把其中最主要的形成这些机制没有引进来,这是行不通的。因此,从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当年的设想。就孙冶方来说,他认为要充分尊敬价值规律,“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是他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承认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应该是商品经济。这就表明理论本身也有矛盾,他们只是想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框框下,运用一些市场经济的原理和机制来改善管理和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但是,不管怎样,它反映了当时经济学家对传统计划经济弊端的认识,反映了经济学家对这方面的探索。所以,从历史的观点来说,这些探索有积极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均利润率规律正在为自己开辟道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和发展,统一的市场并没有完全形成,竞争开展的还不充分。所以,应该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还受着很多制约。按理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形成平均利润,因为资本都要求取得更多的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也是逐步开展的。但是,我们现在统一市场还未很好形成,竞争受着很多限制,特别是垄断的限制,其中行政垄断的制约尤为严重,也包括地方封锁。所以,它将影响到平均利润规律,从而不容易看清楚这一规律。现在,有很多垄断部门的利润或工资都大大高于一般部门。我们过去说国有企业脱困,脱困主要靠石油和石化,它们提供的利润占了整个国有企业利润的1/4以上,它们垄断了资源,即所谓的资源垄断。所以,现在垄断部门,特别受到行政部门保护的垄断部门的利润率和工资都非常高。按理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应该大体一样,但是我们现在由于在不同部门工作,与不同部门的效益挂钩而造成了工资和利润的差别。这使得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受到压抑,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统一以及公平竞争的开展,特别是我们现在加入WTO以后,依靠行政部门来保护垄断将不断受到限制,平均利润作为一种趋势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市场关系的发展,将来它自然要发展到价格按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将会逐步起作用,我估计将来应该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四、对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体会

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包括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率、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等等问题,都是从深化劳动价值理论中引发的。所以,有必要对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问题谈一谈体会。

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是在2000年9月份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十?五”计划建议在讲到分配等问题时,讲到了要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去年,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会议上又一次提到,要根据新的情况和实践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我的体会是,从中央的文件到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这一问题,主要是从政策含义上考虑的。当时在讨论分配问题时,特别是讨论到对怎样看待科技人员的劳动、经营管理者(即企业家)的劳动时,就开始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最初是从尊重科技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的角度提出深化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当时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所以,我的第一个体会是,它不是从学者、研究人员、经济学家的角度提出,而是从中央领导同志考虑怎样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的角度提出的,当然,它的意义不完全限于这方面。

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政策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经营管理者、企业家的劳动需要给予更好的尊重,他们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只要是参加经营管理的人员(包括私营企业主)的收入,都应该看作是劳动所得,包括我们一些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应该得到更多的收入。其次,科技工作者先富裕起来是靠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靠剥削。第三,由上面两条再引发出的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要求承认服务劳动,服务劳动也创造价值。马克思在世的时候,第三产业占的比重恐怕并不大,而现在却截然不同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70%左右。第三产业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因此,应当承认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服务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大发展,我们也应该做这方面的发展。因为,服务劳动,特别是金融、商业、会计、保险、咨询、审计等等,对提高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从事这些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看作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理所当然的。总之,我认为提出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对我国最主要、最现实的意义是它的政策含义,而不是在于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当然,从这里面引发我们经济学家们进行理论研究,这对推动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讨论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需要研究的,而且研究的最大的难点是剥削问题。对剥削问题,理论界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对私营企业主的一部分非劳动收入是不是剥削问题,有不同意见。对这个问题,不必从哪个方面来做出结论,而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在一次会议中,谈到这一问题时,有位老学者提到一个问题对我也有很大启发作用。这位学者说,如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把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所得看作剥削,那么对外资企业主所得的非劳动收入怎么看?它是不是剥削?如果是剥削,那么为什么外资的是剥削,而内资的却不是呢?进而,如果外资在中国取得的非劳动所得不是剥削,那么同样这一外资在其他的国家所取得的收入是否是剥削?对这一问题怎样区分,怎样说服人?我认为这一提法很有道理,当前,类似这种问题都值得研究。当然,这一问题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提出的,如果不肯定劳动价值论,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民间资本、私营企业的发展前景问题。有的私营企业主自己参与经营管理,所以他的这部分收入应该是他的劳动所得。有的私营企业主自己就是搞科技创新工作的,因此他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从这里也应该取得应有的收入。当然,这部分收入不是非劳动收入。在政策上,对民营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放宽。所以,怎样看待中国的民间资本、私营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当前各界都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以后,的确存在一个“国退民进”的问题,就是说,在总的比重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要减少,这减少的部分就要由民营企业来添补。但是,国有企业减少到什么程度,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的前景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以上是在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于其他理论方面的问题那就很多了,学者们最近也发表了许多文章。从政策的方面提出问题和从理论方面研究它的性质,是有区别的。对政策来说,只有合法和不合法的问题,即使是剥削,只要是合法的,就要允许和保护。而从理论角度研究问题,就不一样了。

下面,我留给大家一点时间,与大家进行交流。

******

学生1问:对您刚才讲的劳动价值论的讨论,我觉得与剥削和国有企业改革有关系,我想谈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大家都在谈所有制问题,我觉得所有制的第一个功能应该是承认它的有效的激励作用,而这方面经济界探讨的很多,就是私有制的激励最强。我的主要想法是,剥削并不与私有制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私有制是产生剥削的条件之一。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价值创造是个社会系统,比如说,股民在运用自己的资金炒股时,客观上在进行一种配置资源的活动,这也应该是一种管理活动,这是不是也在创造价值?中间为什么会有非劳动所得,我认为是他拥有的资本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中心要素,成为相对于其他要素更为稀缺的要素,从而它能够在分配当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所以,我认为剥削产生有两个条件,即私有制和中心要素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出现了劳动雇佣资本的课题,这一话题是在反思我们过去的所谓私有制一定会产生剥削的想法。我觉得,我们这种资本占中心要素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产生剥削,哪怕是公有制条件下也会产生剥削。在公有制条件下,我们以前的计委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综合平衡部门,他们也在全社会进行着资源的配置,他们的劳动创不创造价值呢?如果否定他们创造价值的话,对他们的劳动又怎么看待呢?所以,对剥削问题不能仅仅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来看待,而是应该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现在的时代正处于资本成为中心要素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知识将会取代资本成为中心要素,那时,不一定是资本剥削劳动,很可能是劳动剥削资本,社会的分配也将会向劳动者复归。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您给予批评指正。

答:我们所说的剥削主要是指所得的收入是否是劳动收入,前提是价值是不是由劳动创造。对创造财富和创造价值应该加以区分。关于财富的创造问题,马克思曾说过,把劳动当作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不正确,在当时,土地也创造财富。按这一点来说,你的意思是资本也应创造财富。我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说创造价值的是劳动,因此,你的收入如果是由你的劳动创造,就是劳动所得;不是由你的劳动创造,就是非劳动所得。至于说资本参与分配,包括土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这也应该得到尊重。也许你刚才说的问题是否应该区分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就是创造价值和创造使用价值分开。社会财富的创造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不仅仅是劳动,而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以此可以区分这个所得是劳动所得还是非劳动所得。非劳动所得不见得是不合法,这应该加以区分。我有一篇文章也讲到了劳动价值论不能解决所有分配问题,分配的原则不是由劳动决定的,它是按要素来分配的。是不是要把这一点做一个适当的区分,我听听你的看法。另外,你刚才说国家计委配置资源创不创造价值,这里也有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价值都是指商品的价值。所以,如果国家计委进行商品交换,比如它向一个企业提供咨询,把自己的成果作为商品卖给他们,那么这就有个创造价值问题。但是国家计委作为一个国家的财经管理机关,它没有提供什么商品,没有进行商品交换,所以就没有价值问题。创造不创造价值,还要看是否进入商品交换范围。我们很多公务员的劳动是有益的,但是它不进入商品交换过程,因而谈不上创造价值。

学生2问:怎样运用劳动价值论来看待中国农村问题,劳动价值论是否在农村也适用?

答:我觉得仅仅靠劳动价值论,解决不了一切问题。中国的农村问题很复杂,首先要弄清城乡差别的固定化问题。比如,社会保障制度,它只对城市适用,而在农村却没有。这与劳动价值论差别太远了,其中很多是属于政策问题。这些恐怕很难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但有一个问题,过去我们说,工业化都是靠农产品按低于其价值的价格来出售而提供原始积累来搞工业化,就等于把农民的一部分剩余劳动拿到工业中去,推进工业化,即所谓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但现在看来,完全用这种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现在要涉及到国际生产价格问题,我们的农产品中凝结的劳动比较多,而加入WTO以后,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世界平均耗费的劳动所决定。我们现在的很多农产品虽然耗费和凝结了很多劳动,但它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并不多。所以,现在对工农产品的剪刀差问题可能要有新的解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在加入WTO以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过去都说城市剥削农村,工业剥削农业,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了。这里面的很多问题,如体制问题、分配问题、三农问题等等,是靠劳动价值论所不能解决的。

学生3问:劳动价值论是否能解决所有问题?

答:深化劳动价值论问题刚提出的时候,也并不是为解决所有问题而提出。它的直接动因就是为明确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当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它可以对理解很多问题提供一把钥匙,或者说它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我想仅仅靠这个很难解决。但是,它对提出的作为直接动因的那两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而切包括第三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和流通等问题,劳动价值论是能够解决的,特别是马克思论述价值规律调节的那部分,应该说有很多都是适用的。

学生4问:

答:我想首先还是要区分合法还是非法。比如你刚才说的雇用童工,这是非法的。在非法的前提下,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收入,都属于是非法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当年刘少奇所说的“剥削有功”是正确的。因为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这样。由于过去的传统,人们对剥削可能有些极端的看法,好像一说剥削,都是不好的,应该受到声讨的。这恐怕不见得正确。但是,我认为对政府制定政策来说,关键在于区分合法和非法。至于说是不是剥削,我想是我们理论家的任务。现在来说,更多是这方面的问题,对政策来说它不在乎那些,只要是合法的就要尊重和保护。

所以,首先要把经济活动分成合法的和非法的。如果它是非法的,不管它是不是剥削,都应该取缔。比如个体的走私,它虽然没有雇人,但它不合法,所以要取缔。因此,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是合法,只要是合法的,不管它是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所得,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学生5:

答:关于垄断,我们体制有一些毛病。比如民航、电信等行业,服务差而价格高,而且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很高。对此,报纸上的批评也很大。近些年,对这些行业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进展很慢。国家体改办也早在去年前就提出今后改革的重点是垄断部门。但是,体制改革也是一个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改革有一定难度。我想,用行政力量来维护垄断的作法恐怕可能在短时期内是可以的,但要想长久维持下去恐怕不太可能,总是要在各个方面的推动下逐步要改变。

学生6:

答:在资本的积累问题,还有一种勤劳致富的说法,就是说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而积累起来的。但是,好像《资本论》中也讲过,个人劳动的积累有限,一般来说大量的资本积累很难靠自己的劳动来得到。

学生7:

答:法律上没有剥削不剥削的问题,但在经济学上是有的。重点是,要看它的政策允许,要看它合不合法。这一点,我认为比理论上怎么认识更重要,特别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来说,我也赞成不要太强调这一问题。比如说,对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哪些是劳动收入,哪些是非劳动收入,这是很难区分的。对这一现象可以做一点研究,但没有必要太看重这种研究。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理论

岳福斌

2002年5月22日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非职能资本问题,也就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生息资本和利息的问题。

产业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具有三种职能形式,即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其中,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属于职能资本。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货币资本也需要独立出来,也就是说,在整个资本形态中的货币资本独立化为生息资本。这样,我们就需要开始研究生息资本问题。生息资本问题的内容比较庞杂,《资本论》中把这一篇分为上、下两篇,占《资本论》第三卷1/3强的内容,它是整个《资本论》篇章结构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内容。而且,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难,恩格斯也在第三卷的序言中说“主要的困难在第五篇,那里讨论的也是全卷最复杂的问题。”除此之外,学习和阅读这一篇书之所以比较困难,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马克思对这么大的内容没有太多的论述,他生前只是摘录了很多读书笔记,全部都是摘录卡片。恩格斯是根据马克思摘录的这些卡片,整理成为现在的这一内容。第二,这些摘录的卡片没有内容提纲,完全是由恩格斯根据这些卡片一一整理的。这些卡片的内容有些与恩格斯的思想不一致,所以恩格斯在整理时加了许多注解。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必须认真阅读原著。

《资本论》第五篇的研究对象和整体框架

《资本论》第五篇的内容,大致上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由21—24章构成。主要研究什么是生息资本,什么是利息,如何从量和质的方面把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收入,以及这种分割如何进一步掩盖资本关系的实质等一系列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研究中,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从一般当中进行了理论抽象。所以,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假设只有一个工人和一个资本家,在生产领域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第二卷中的研究,就不是一个工人和一个资本家了,也不是一个领域,而是生产和流通领域两个领域,把生产也分成第一和第二两大部类。这样,就出现从事流通的资本家。而到第三卷,马克思的研究就更加具体化,他基本上是按照资本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来考虑的。所以,就有了负责生产的资本、负责流通的商业资本、负责提供货币的资本和负责土地的土地资本。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古典经济学的三要素来进行的。西方的学者批评马克思的第一卷和第三卷有差别,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在这里,马克思是把资本所有者分成几种类型,有职能资本所有者,也有非职能资本所有者。因此,剩余价值形成之后,就要按照劳动要素进行分配,这就要把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主的收入。这种分割之后,就会造成一种假象,就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把钱借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用这一货币进行生产,然后把一部分利润交给借贷人。所以,好像这部分利润是职能资本家创造出来后交给了借贷资本家。因此,掩盖了这种资本的实质关系。

第二部分:由25—28章构成。这里出现了银行资本,它具有代表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双重人格。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资本可以到工商企业中进行直接的投资,同时,它也可以把钱贷借给工商企业。这样,客观上形成了信用和信用制度。所以,马克思在第二部分中,用四章的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产生、形成及其特点,分析了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在信用基础上,马克思还分析了股份经济的一些问题,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包括股份公司、股票、证券市场等问题。

上次顾海良教授来讲课时说过,马克思计划写六册经济学著作,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当然,马克思生前没能完成这一宏伟任务。但是,通过对《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研究,我发现马克思计划要写的六册书中的第一册——“资本”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一个完整的表述。因为,马克思在第一册中计划写的是资本、竞争、信用和股份资本等四个问题。对资本问题阐述的比较详细,竞争问题没有来得及很好的展开,但已经涉及到了这一内容。比如,转型理论和《资本论》第三卷开始时讲的生产价格形成问题,就是竞争问题,只不过是没有独立地写出来而已。我认为那可能就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竞争理论的框架。通过研究,我认为在这一篇中讲述的银行资本和信用问题,可能就是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框架。另外,马克思原来计划写的第一册书中也有股份资本问题。过去,马克思的后人把股份资本当作社会主义的异己因素来对待,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有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不能搞股份制。因此,在几十年的教科书中有意无意地遗忘了马克思的这一闪光思想。

第三部分:由29—32章构成。在这里进一步展开对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分析,分析信用制度对生息资本的影响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分析生息资本的运动和职能资本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还分析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区别和联系等等。这一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展开。

第四部分:由33—35章构成。这里马克思详细考察了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问题,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货币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建立了他的货币理论。

第五部分:由36章构成。这一部分着重从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研究了资本主义以前的高利贷资本和资本主义生息资本之间的关系。

一、生息资本是一种派生的资本形态

这一问题中将讲到以下几个内容:

(一)生息资本和商业资本一样,早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已经存在,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中,生息资本表现为高利贷资本的形态。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是一个客观存在,或者说是一种主要的资本形态。但它并不是产生于资本主义条件下,而是产生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在资本主义以前,一些封建地主、庄园主为了发展自己,向一些民间的钱庄或一些有钱人借一笔钱,当然要给贷款人付比较高的利息。不仅在地主和地主之间进行借贷,而且穷人和穷人之间也进行借贷。随着这中活动的发展,有一批人专门分离出来经营这种活动,从而逐渐产生了生息资本。

(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息资本的形态则表现为借贷资本的形态。

(三)生息资本是资本商品,是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是一种特别的商品;或者换一种说法,资本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这就是生息资本的属性或本质。生息资本在运动过程当中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占有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家把钱交给职能资本家,而这些资本家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他所雇佣的工人创造了价值,这一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新增价值,即剩余价值。转移价值主要是补偿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价值,新增价值和价值主要是V+M部分。而V这一部分,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实际也存在一个补偿问题,就是劳动力价值的补偿。为什么要提出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呢?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最低的补偿额度,这一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探讨。真正被资本所有者分割的只有M部分,就是剩余价值。但是,在没有生息资本参与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都归职能资本家所有。如果商业资本还没独立,那它都集中在一个领域中,都归一个资本家所有,因为他既从事了生产,又从事了流通。商业资本独立之后,剩余价值就要分割成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企业的收入,一部分是流通领域的收入,即商业利润。由于生息资本的产生,剩余价值就不能仅仅在工商企业主之间进行分配,因为没有人会无偿地借钱给你用,他借钱给你是要从你创造的剩余价值当中分得一部分。因此,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必须要按照平均利润的标准,把他们本人得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再分割给借贷资本家。这样,借贷资本家手中拥有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一种商品,一种资本性的商品。

(四)生息资本具有双重支出与双重归流的特点。对这一特点,仅仅从生息资本上看不出来。如果单单看生息资本,好像是借贷资本家把钱交给了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在一个生产周期之后,又还给了借贷资本家,就是G—G′,不同点就是第一个G不带增值,而第二个G带增值。这其实是个表象;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G—G—W…P…W′—G′—G〞。显然,这里存在双重支出和双重归流的特点。放到社会再生产的实际当中进行分析,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掩盖他们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往往不进行这种实质性的分析,而马克思完成了这种实质性的分析。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

马克思指出:“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特别名称,特别项目”,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货币所有者的一部分利润。利息是货币资本特殊剩余价值的报酬。它来自于平均利润,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职能资本家之所以向借贷资本家借钱,是因为他本身的资本能力有限,但他对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却非常之大,所以就想用别人的钱赚取更多的钱。马克思从质的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借贷资本不同于普通商品的样度,因为这种生息资本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普通商品的剩余价值是被消费掉,而生息资本商品类似于劳动力商品,它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资本所有者通过工资的方式购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能力的施放,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生息资本也一样,在经济景气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找到一部分货币,把它转化为资本,它将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本。生息资本的特殊使用价值是它能够增值,能创造财富,能生产出利润。因此,只要能生产出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的利润,职能资本家就愿意到借贷资本家那里贷款,愿意付出一定的报酬。

所以,大家要从本质上来把握利息问题,它是利润的一部分,来自于整个产业工人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

(二)利息率

利息率反映的是利息参与平均利润分割的量的比例关系,是一定时期内利息和贷出的借贷资本量的比例关系。这里,一定时期内的利息,指的是总量,而不是个量。马克思所指的都是总量,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的整个利息是多少,贷出的整个资本量是多少,它们的比例又是多少。它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现象。

(三)利息与利润的关系

1.从理论上讲,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职能资本家交给借贷资本家的利息不应该超过平均利润率和不应该等于零。这是个理论上的分析,就是关于利润的上限和下限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超过平均利润率的情况时有发生,等于零的情况也有,但是一般都表现为政府行为。比如,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后,日本的经济非常不景气,所以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以零利率向产业资本和流通资本贷款。利息超过平均利润率的情况,在中国比较普遍。中国的企业为什么总是搞不上去呢?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历史都是靠贷款而建立起来的。他们从银行贷的款都是高利贷,现在年利息率降到2%以内,而当初他们贷款时的利率都非常高,几乎达到了20%多的利息率。就现在来讲,很多企业生产之后没有盈利,但是它还是需要靠从银行贷款过日子。这种不盈利的企业,解决的只是一个社会问题,就是安排一部分人的就业,要从纯粹经济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企业应该宣布破产。

2.利息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利息和平均利润比例固定的情况下,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的高低,即平均利润率决定利息率。生产、流通部门的利润提高,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提高,而平均利润水平提高,职能资本贷款时的付息能力就会提高,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利息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景气,产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生产状况好转,因而它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有更多的借贷资本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当中。所以,在供给者没有增加,而需求者增加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利息率来获得贷款,因为,谁付的利息多,贷款就流向谁。

(四)利息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信号

这是我从马克思的原著当中最新挖掘出来的问题,大家可以进一步研究。

1.一国利息率的高低与产业发展的程度成反比例。从我国过去的实践来说,我国利息率相当高的时候(年利息率达到10%左右),当时海外的年利息率大概都在4%—6%,我们的要高出二倍多。1994年,我作为财政部教育经济考察团成员之一,到东南亚的几个国家进行了考察。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发现,当时他们的贷款利率大约在4%—6%之间,而当时国内的民间利率是15%左右。那么,从产业结构方面来说,当时中国的产业结构显然比较低,发展比较慢,主要是以农业和加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非常慢。所以,我们的利息率就高,产业结构发达的国家的利息率就低。但是,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非常之快,传统的产业在不断削弱,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正在发生着一场产业革命。而就在产业革命过程中,中国的利息率在发生着变化。产业越发展,我们的利息率就降低,到现在为止降了九次利息。在产业落后的时候,我们的利息率是逐年提高的,在先进的产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利息率会逐年降低,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

2.利息的提高把繁荣和它的逆转期间划分开来。

3.在危机中,人们必须出任何代价借钱来应付支付的需要,所以利息率这时会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因为利息的上涨意味着有价证券价格的下降,所以,这时候,对那拥有可用货币资本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按低得可笑的价格,把这种有息的证券抢到手里。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说得非常深刻。我经常建议证券商们要好好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五篇,就是出于这种思想。

(五)利息率下降的趋势

在现实生活当中利息率会逐渐下降,在不正常的年代可能会出现展转的上升,但从整个来讲,是有下降的趋势,越发达的国家,利息率越低。马克思认为,利息率之所以有下降趋势,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拥有财富阶级的发生,靠剪息票为生的人增多。在生产过程当中,靠发意外之财,或正常致富,或通过不合法手段赚钱,或通过继承财富而形成一个财富阶级。他们可以不劳而获,可以把自己的这部分钱贷出去,从而获取利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会越来越多。这样,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竞争等等因素,利息率就会逐渐下降。

2.信用制度的发展,虚拟资本的增加。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虽然实际资本没有那么多,但汇票、股票等虚拟资本将会不断增加。虚拟资本的增加,就导致可供贷出的货币资本量不断提高。可供贷出的货币资本量不断提高,供给增加,而如果需求没有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利息率就会下降。

(六)没有什么自然利息率!那种像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工资率那样的自然利息率,是没有的

西方的货币学派和银行学派提出了有自然利息率的观点,认为像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工资率那样,存在自然的利息率。马克思批判了这种观点,指出没有这种客观的存在,因为利息率是由利润率、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市场等决定的,因此,就没有什么自然利息率。马克思提出了平均利息率的概念,认为只存在平均利息率,而不存在什么自然利息率。

三、信用和信用制度

随着借贷资本的产生,信用开始产生,信用在社会上达到一种普遍意义的程度时,信用制度也就开始产生。所以,信用和信用制度是与生息资本同生共存的,是伴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到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使信用制度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对信用制度的分析,构成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信用制度的基础

这里摘录了马克思的三段话,它基本上揭示了信用制度产生的基础。

1.“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货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也就是说,信用制度的产生,是由商业汇票为基础。当时,国际上的运输是靠远洋运输,一般运输的船只行动比较慢,预期的汇票虽然已到,但货物未必与它同行。而这种情况下,流通领域的商人还需要新的资金来预定下一批的货物。这样,他就把这没有到库的货物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有钱人借钱。一些小银行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周转,所以它就拿这一汇票找另外一些大的银行,再把汇票作为抵押来借钱。这样日积月累的发展,就逐渐产生了以汇票为基础的信用制度。为什么这种信用货币以汇票为基础才能行得通呢?这就是第二条的内容。

2.“我们首先分析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这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它的代表是汇票,是一种有一定支付期限的债券,是一种延期支付的证书。”就是说,汇票是一种有支付期限的债券,从它的物质载体上看,它是一大批没有到库的货物,只要到期之后,可以出售这些货物换回货币。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它的可信度。因此,这样的信用制度是以汇票作为基础而被建立起来的。

3.马克思又指出:“决不要忘记,第一,货币——贵金属形式的货币——仍然是基础,信用制度按其本性来说永远不能脱离这个基础。第二,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这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事实上,当今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和土地并没有在私人手中形成垄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的信用制度也在发展。因此,对这个“垄断”,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生产资料的一种集中,至于在谁的手里,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信用制度的作用

对信用制度的作用,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如下几点:

1.信用制度对利润平均化起“中介作用”,它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利润平均化是社会再生产的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市场竞争,资本在部门之间不断转移,形成平均利润率。客观上,行业的利润率不可能一样,平均利润率仅仅存在于一个大数群中。有的新兴行业在刚刚开始时它的盈利水平相当高,它不参加利润平均化,因为这时候大量的资本还没有流动进来。有些厂商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他会马上向这个新兴行业投资。而要投资,就需要一些新的资本,由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利润很可观,所以他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向银行贷款,以银行贷款作为中介进入新兴行业。这种活动扩展到社会上许多厂商之后,出现部门之间的竞争,必然其利润也会下降,以至最后形成平均利润。

2.节约了流通费用。由于有信用制度,在商业活动中就不需要用实际的商品,而只需要有商业汇票就已足够。这样,就可以节约运输费、包装费、整理费等等流通费用。期货也是一种信用,期货市场的发展,大大节约了流通费用。

3.股份公司的成立。没有信用制度就没有现代的股份公司。之所以搞股份公司,是由于任何一个私人资本很难用自己的自由资本来投资建立一个相当规模的产业或行业、企业。最早的股份公司是东印度公司。之所以产生东印度公司,是因为它是一个国际的贸易公司,要搞国际贸易,就必须要有国际上的合作,要有国际上的远洋货轮。而远洋货轮的投资非常之大,靠一个人无法建起,必须靠多个人合资。所以,就由几个人合伙建立起了东印度公司,这就是原始形态的股份公司。铁路也一样,它也只能靠股份制建立,如果没有股份制,全世界都不可能有一寸铁路。所以,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奴隶制度,就不会有埃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股份制、股份公司的产生,到目前为止人类不会有一寸铁路。

4.建立在信用制度上的股份制为单个资本家提供了“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社会财产为少数人所占有;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在这种赌博中,小鱼为鲨鱼所吃掉,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

5.交易所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最突出的代表,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集中和运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四、股份资本

股份资本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今天我着重讲股份资本和股票两大问题。

(一)股份资本

1.定义

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并由股东们出资认购股份所筹集的股份公司的资本。它并不是从来就有,但它的历史比较长久,最早的股份资本产生于东印度公司。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股份资本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的企业组织制度形式。在中国,过去也有很多股份公司,上海的一些大的纺纱厂等等都属于是股份公司,建国后,由于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而都被关闭。

股份资本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之大。对它的作用,我们可以以反推的方法来认识。如果没有股份制,现在全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中国没有股份制,我们的国有企业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中国没有股份制,现在居民的资产状况会是什么样?这样反推,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它的巨大作用。如果没有股份制,现在世界上的很多跨国公司是无法形成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也无法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现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人们都共同承认马克思是最先指出经济全球化规律的人,但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一体化,而是指社会主义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全世界同时取得胜利,然后在全世界实行经济一体化,建立公有制社会。在中国,就目前来说,国有企业脱困离不开股票市场。就居民来说,仅仅靠工资收入不可能富起来。而社会主义又要消灭贫困,要使广大劳动人民富裕起来,那怎么才能富裕起来呢?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目前的条件下,作为工薪阶层的人自己手中如果没有自己拥有的一部分量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就不可能富起来。总之,实践证明,对股份制怎么评价也不为过。我们曾经说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即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在西方有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进化论;在近代社会有两大应用,即蒸汽机和电的应用。这四大发明、三大发现和两大应用都是从自然科学领域讲的,如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讲,应该把股份制加上去。所以,我们可以说股份制是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第四大发现、第三大应用。

2.股份资本的特征

(1)股份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以私人资本相对应。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建立公有制,有人说要实行计划经济,还有人说要实行按劳分配。这些都不正确,它们都只是手段,而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我们通过这三个手段,可以达到我们人类的美好理想,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恢复劳动者社会主人的地位。建立公有制是为了克服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是,建立公有制不是非得要通过暴力革命。当初,马克思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工人阶级政党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的方式达到公有制,后来由于行不通,他才提出了暴力革命的思想,而列宁实践了他的这一思想。要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可以通过暴力的掠夺方式,而实际上也可以通过股份制的方式来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因为人们拿钱买了股票,形成一种大规模的生产之后,这个生产资料的性质就不是私有制了,而是由控股者的性质来决定这一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国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不一定要占51%,只要有控制其他分散股份的数量就已足够,这也算具有国有制性质。不管是私人资本还是异己所有,把它们集中起来,都改变了个别资本的性质,形成一种社会资本,从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股份制正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方式。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目的是要建立资本社会化,不是政党化和集团化。社会主义的目标有可能通过股份制来达到。

(2)股份资本的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自己资本的所有权在自己手里,但使用权在股份公司里,这就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所说的两权分离。从理论上讲,两权分离的实质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价值归资本所有者所有,使用价值归别人使用。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具体化的形式。

(3)股份资本证券化,使实际资本存在于资本的纸制复本之外。我国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之所以低效运行、流失严重,就是因为它不能流通。资本的生命也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所以,把国有企业的资本股份化,通过股票把国有资本进行转移,就可以搞活国有企业的资本。股份制不仅搞活了国有资本,而且现在最大的意义是它可能会解决政府的最大难题——对社会保险的欠债。我们可以通过卖国有资产,来充实社保基金。中央已经肯定了这一路子,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3.股份资本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基础

(1)股份资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最早产生于国际贸易中。现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它进一步发展。股份资本具有非常大的生命力,因为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在整个世界没有实行全部生产资料一体化之前,只能实施这种形式。

(2)它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3)它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物。

(4)它是以信用为主要基础。

4.股份资本的发展动力

现在,股份资本在中国方兴未艾,发展越来越大,目前仅上市公司就有1200多家,准备上市的还有200多家在排队,在进行改制的、等待辅导的就更多。股份资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有下面的三个机制:

(1)财产的约束机制。中国的国有制企业搞不好,就是因为缺少一种财产的约束机制。通过股份制改革,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财产约束。因为所有权是国家的,但使用权交给私人,财产的使用权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由总经理来管理,大家都会很关心。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是产权一元化,就是政府单方面负责。而股份制本身是产权多元化,投资人都要负责,如果经营的好,股票所有者的股票就放在你的公司,经营不好,他们就可以把股份撤出来,买别的股票。这样,经营者和所有者都会关心它,搞的不好就要失去权利。所以,在股份公司中财产具有这种硬性的约束作用。

(2)利益激励机制。股份公司是按股分红的,经营得好,就有很大好处。现在,企业的职工大多数都有本企业的股票,他们除了工资收入之外,也有企业里的分红送股。利益激励机制也是树立人才观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利益激励机制首先能够使企业家真正到位,如果没能力经营或经营的不好,就要淘汰。所以,利益激励机制就能够进行人才的优化配置。

(3)竞争机制是强有力的外在压力。竞争有人才的竞争、资金的竞争、市场的竞争。股份制企业是两权分离,企业的董事长是股东的代表,但企业的总经理是企业里的第一大打工仔,是由董事会任命。一股没有,但可以当公司的经理,但必须有相当多的股份,才能当公司的董事长。一些人很有才华,懂经营会管理,但没有太多的资金,而股份制就给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会。而谁拥有这个人,这个企业就得到很大的发展。另外,资金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企业运作的好,就能不断地吸引社会上的游资到自己的企业中来,而有了雄厚的资金,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另外,市场份额总是有限的,因而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三个外在的压力,迫使股份制企业决不能像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制那样经营,谁要把股份制像国有制那么经营,这个企业迟早要面临倒闭。

(二)股票

1.定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股份资本所有权的凭证,是股东借以取得股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是生息资本的形式。

2.性质

股票属于虚拟资本的一种,它虽然不是现实资本,但是它促进了现实财富的集中。

3.股票和国债的区别

4.股票价格及其变化规律

股票价格有面值、发行价格、上市价格和交易价格。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我通过对马克思的研究,发现马克思对股票价格规律揭示的非常深刻。

现在,人们对股票价格的认识大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从政策面分析,就是政府鼓励做多还是做空。鼓励做多,股票价格就要上涨;鼓励做空,股票价格就要下跌。所以,政策是股票价格的风向标。第二,从政治上分析。比如,去年“9?11”事件之后,美国的股票全部下跌,中国的股市也受到了影响。总体上来说,最重要的是经济,股票反映的一个国家经济的状况,经济状况好,股票价格就上涨,反之,就下跌。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经济形势不好,股票价格倒上涨,经济形势好,股票就要下跌。这里,我分析两点因素:第一,这是股票对经济状况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据目前的观察,这种超前的周期是半年。第二,庄家的因素。中国的庄家一般都会去炒垃圾股、亏损股,因为这种股票容易集中筹码,而且比较便宜。所以,有的庄家会利用经济形势进行反向操作,必须研究他们的心理。

地租理论

蔡继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2002年6月5日

对地租理论的研究,更体现出发展和创新的特点,因为马克思地租理论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今天讲的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要作一个导论,阐述地租理论面临的问题;其次,讲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存在的矛盾;第三,提出我自己研究的结果,即新的地租理论;最后,提出几点启示。

导论

1.几个概念

土地这一范畴,不仅指地皮,而且也指所有自然资源的统称,上至空间,下到地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属于土地的范畴。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是指纯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它与一般的租金有很大的差别。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租金是指租地农场主为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支付的全部费用。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地租,其他的还有投入土地的固定资本,它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折旧,而且每年还要支付一定的利息。除此之外,租金中还有一些非正常的成分,就是对平均利润的扣除。正常情况下,租地农场主应该得到平均利润,但是在一些异常的情况下,比如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出现一些大波动的时候,农场主不一定得到平均利润,部分平均利润将被土地所有者掠走。租金中还有一部分是对雇佣工人、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这些都不是地租。真正的地租,就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费用,而这里的土地是假定为没有经过人类开垦、改造过的自然原始状态的土地。所以,在研究马克思地租理论时,特别要注意地租的概念,它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纯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土地的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是指土地的买卖价格,把历年的地租除以相应的平均利息率而折算出土地的价格。

2.地租理论的难题

地租理论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劳动价值论和平均利润理论的基础上说明地租

的来源。用价值作为一条线来概括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可以用以下图示表示:

左边第一个总量表示全部社会劳动(包括n部门的劳动),n部门的全部劳动创造全部价值(用W表示),在第一卷和第二卷全部都是按价值交换的,到第三卷后转换成生产价格,即。生产价格等于单个产品的生产价格成本加平均利润,全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量应该等于价值总量,而这一生产价格总量进一步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再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逻辑演进到此,就要提出一个问题:地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土地不创造价值,但是使用土地必须支付地租,那么从全部价值中的哪一部分才能找到这部分地租的来源呢?所有价值构成中似乎已经没有地租的份额。这是地租理论面临的难题。

要阐明地租的来源,不仅要坚持劳动价值论,还要坚持平均利润理论,这恰好是以往地租理论所不能做到的地方。

3.古典经济学(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矛盾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有两个特点:

第一,他否认绝对地租理论。在当时,所谓绝对地租,就是使用最劣等的土地时交纳的地租。当时对有没有绝对地租问题,有激烈的争论。统计学家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存在绝对地租,而李嘉图断然否定绝对地租的存在。后来,马克思评论这场争论,认为统计学家的观点正确,而李嘉图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统计学家用事实来说话,他能够证明最劣等的土地也支付地租,所以他的结论可信。而作为经济学家的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首先,他没有看到这一现实,其次,他的逻辑可能有错误。李嘉图的错误就在于一方面他忽略了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因为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用土地就必须支付地租,否则,这种土地所有权只是名义上的,只具有法律上的意义,事实上已经被废除。李嘉图另一方面的错误,在于他的价值理论。李嘉图试图坚持一个百分之百的劳动价值论,即商品的交换完全根据劳动的耗费进行。他认为,等量劳动换取等量的产品,价值构成中不存在地租的源泉,最劣等的土地只能为租地农场主提供平均利润和工资,再补偿必要的不变成本。如果最劣等的土地还要支付地租,农产品的价格将会高于其价值,那样就会违背价值规律。因此,李嘉图认为,只有按照和劳动成比例的交换价值进行交换,才是等价交换,一旦商品的价格高于或低于它的劳动耗费,那就是对价值规律的一种违背。

李嘉图级差地租理论。在当时,除了李嘉图之外,还有马尔萨斯、安德森等四个人几乎同时提出了地租理论,当然,他们的地租理论都是级差地租理论。但是,只有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是试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级差地租的来源。因此,有关经济学说史的著作通常都认为级差地租理论是由李嘉图创立的,或者李嘉图的名字与级差地租理论连在一起。那么,李嘉图是否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真正说明了级差地租的来源呢?我认为,在历史上对此问题存在着一个错误的判断,就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说史的著作都做出了肯定的答复,马克思也认为李嘉图在经济学上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了级差地租的来源。李嘉图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进行分析:

门 土地

等级 投

资 劳动

耗费 产

量 价值  利

润 级差

地租 部门利润率%

               单个  总量       

业 劣 50 60 1  60 60 10 0  10

  中 50 60 2  60 120   10 60

  优 50 60 3  60 180   10 120  

工业 劣 50 60 1  60 60 10 — 140

  中 50 60 2  60 120   70 —

  优 50 60 3  60 180   130   —

总计 300   360         720   240   180  

图中,第一列代表部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第二列代表土地等级,研究地租理论时通常假定不同等级的土地的数量相同;第三列代表不同等级土地上的等量投资,因为等量资本投在等量的土地上,才能衡量土地生产力的差别。投资中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可变资本推动的是劳动,而推动的劳动量加上剩余价值率就是全部的劳动耗费,它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它创造的剩余价值;第四列代表劳动投入;第五列代表产量。我们看到,优、中、劣三个等级土地的产量不一样,分别是3、2、1。这样,就涉及到商品的价值到底由哪一个等级的土地的劳动所决定的问题。李嘉图虽然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但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即决定价值的不是平均劳动,而是最劣等土地投入的劳动耗费。因此,按照他的价值

注:资本有机构成4:1;剩余价值率100%。

规定,农产品的价值和工业品的价值最后都是由最劣等地的劳动耗费决定。最劣等的土地投入了60个单位的劳动而产出了1个产品,那么一个产品的价值就是60,而中等土地、较优等土地和优等土地的产量多,多的这部分就变成级差地租。所以,从价值构成来看,劣等土地创造的是60个单位的价值,而中等土地创造的价值是120个,优等土地是180个。如果按照劣等土地的价值进行交换,每一个等级的土地都会得到平均利润,但是中等土地和优等土地得到了超额利润,这超额利润就转换成为级差地租,扣除了超额利润之后,所有等级的土地得到的都是平均利润。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没有把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列在一起,为了揭示二者之间的矛盾,我把工业部门也列在图中。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最劣等的土地决定价值,实际投入的劳动是360个单位,创造的价值是720个单位,其中180个单位转换成为级差地租。显然,等量劳动没有创造等量价值,这就违背了李嘉图的初衷。李嘉图企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级差地租的来源,而到最后,级差地租反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超出了它的劳动投入。另一方面,如果工业品和农业品都是由最劣等的劳动耗费决定它们的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因为农业部门要交租,而工业部门不交租,所以农业部门扣除了地租之后,只能得到10%的利润,而工业部门可以得到140%的利润,这显然违背了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因此,李嘉图既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又没有坚持平均利润率理论。

4.地租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

地租是现代社会三种收入之一,它在马克思的逻辑中是属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范畴。马克思的逻辑是:劳动创造价值→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产生利润→利润转化为利息→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因此,地租在马克思的整个范畴体系中属于最后一个范畴,也就是一个最具体、最复杂的范畴,也是包含的规定性最丰富的范畴,从而也是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最难懂的范畴。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一个重大意义,即它标志着劳动价值论的最终完成。反过来说,如果地租理论不能最终成立,劳动价值论就会瓦解。遗憾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地租理论只是一部手稿,没有经过反复的修改,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

一、马克思级差地租地租理论及其矛盾

我用下面的图表来讲解这一问题。马克思研究的地租是农业地租。他假定,农业部门分成A、B、C、D等几个等级的土地,各投50个单位的资本,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按照剩余价值率为100%的假定,50个单位的资本可以推动60个单位的劳动,60个单位的劳动生产的产量是1、2、3、4。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它们的个别生产价格是60个单位(按照60出售就能得到平均利润),但是它们的实际生产价格(按照市场上出售的生产价格)仍然是由最劣等的劳动耗费决定。所以,最劣等的土地一个产品卖60个单位,中等土地两个产品卖120个单位,优等土地三个产品卖180个单位。这样,中等地和优等地的超额利润就转化

土地等级 投资  劳动耗费 产量  个别生产价格 实际生产价格 市场生产价格 利润  级差地租  虚假社会价值

A 50 60 1  60 60 60 10 0 

360

B 50 60 2  60 120   120   10 60

C 50 60 3  60 180   180   10 120  

D 50 60 4  60 60 240   10 180  

合计 200   240   10    720   600   40 180  

注:有机构成4:1;m’=100%;p’=20%

为级差地租。马克思接受了李嘉图的观点,认为农产品的价值不是由社会平均劳动耗费决定,而是由最劣等地的劳动耗费决定。

那么,农业部门总共投入的240个单位的劳动创造了600个单位的价值,显然,这里面多出了360个单位的价值,马克思把多出这部分价值,叫做虚假的社会价值。从图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等量劳动没有创造等量价值,那么虚假的社会价值是从那里来的?是农业部门创造的,还是土地创造的呢?还是由其他部门转移来的呢?这就是围绕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存在的一个争论的焦点。

对虚假社会价值之谜,马克思有一段话:“关于级差地租,一般应当指出:市场价值始终超过产品总量的总生产价格。”“10夸特小麦实际生产价格是240先令;但它们要按600先令的价格出售,贵250%。实际平均价格是每夸特24先令;但市场价格是60先令,也贵250%。”“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竞争而实现的市场价值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产生了一个虚假的社会价值。”这是整个《资本论》第三卷到第四卷唯一谈到虚假社会价值的地方,而且对虚假社会价值没有做任何解释。从前苏联到日本、中国,围绕着虚假的社会价值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这就是所谓的“虚假社会价值之谜”。对这一谜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流通说或转移说,它从流通的角度解释了虚假社会价值的来源。这种观点认为,虚假社会价值不是由农业部门创造,而是来自工业部门剩余价值的转移,即农产品在工业品进行交换时,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工业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这种不等价的交换造成了一部分剩余价值从工业部门转移到了农业部门。这种观点似乎坚持了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原理。但是,它违背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在现实当中,平均利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即定的事实。同量资本投入到不同部门得到的利润大体上是相等的。按照流通说,一部分价值从工业部门转移到了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固然交了级差地租获得了平均利润,而工业部门显然得不到平均利润,因为大量的剩余价值转移到了农业部门。所以,这种观点只坚持了一个原理,违背了另一个原理。

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说,认为虚假社会价值是由农业部门内部创造的。此说坚持了平均利润理论,但违反了劳动价值论

因此,这两种观点都坚持了一种原理,而否定了另一种原理,所以,似乎都不能成立。

二、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存在的矛盾

绝对地租是使用最劣等土地时所交纳的地租。劣等地之所以要交地租,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所造成。如果随意使用土地而不交任何费用,那么这就等于这块土地的所有权是被废除了。所以,马克思认为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租。李嘉图之所以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原因之一就是他认为找不到绝对地租的来源。而马克思认为,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这个来源必然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要比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有机构成低,就是说同样的资本的可变资本的成分大,而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只有由可变资本才能创造。所以,同量资本投入到农业部门而得到的价值多于工业部门,是因为资本在农业部门推动的活劳动比工业部门多。而商品的价格如果要按照工业部门作为标准,那么农业部门的价值肯定要高于生产价格。(见表格)

部门 投资  资本有

机构成  价值  生产

价格 价值—生产价格

工业 100   80c:20v 120   120   0

农业 100   60c:40v 140   120   20

假定:剩余价值率=100%

上面的表格告诉我们,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都投入100单位的资本,工业部门的有机构成是4:1,而农业部门的是3:2。如果农业部门创造的价值是140,工业部门创造的价值是120,生产价格以工业部门为标准,农业部门的价值就会高于它的生产价格20个单位。这20单位的价值就是绝对地租。也就是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事实上农业部门的超额剩余价值没有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而是作为绝对地租交给了地主。所以,把绝对地租扣除之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生产价格是一样的,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地租的来源和地租的规定之间存在着矛盾。既然说绝对地租存在的条件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那么在土地所有权没有废除的时候,绝对地租必然要存在。但是,马克思在另一方面又说,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这事实上就意味着绝对地租的存在必须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而这两个规定之间具有矛盾,因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是一个历史的、暂时的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会逐步赶上和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差额就不复存在了,差额一旦消失,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没有了,进而绝对地租就会消失。这一矛盾,不仅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当代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已经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而且即使在马克思的时代,即农业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也不能成立。因为,工业部门也有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它也要交绝对地租。那么工业部门的绝对地租从哪里来呢?如果农业部门不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把多出一个差额变成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那么工业部门到哪儿去找这一差额呢?如何解释工业部门的绝对地租呢?显然,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即使在当时也有问题。

三、地租新论

正如前面分析,马克思的两大地租理论都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他的地租理论不是某一个部分有错误,而是整个地租理论存在着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平均利润理论能否自言其说。

我研究地租理论的时间比较长,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相关的文献(都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1.“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经济学动态》,1985年;2.“关于社会主义地租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3.在南开大学工作期间发表了若干篇文章,有:“论工商地租、工商差价”、“农产品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变形”、“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绝对地租”、“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的矛盾”、“农村目前的土地问题”、“城市地租的来源及其量的规定”、“地租与生产价格的变形”、“绝对地租存在的条件”、“土地有偿使用和价格改革”等;4.最后一本著作,即我的博士论文——《垄断足够价格论》于1992年出版。

我所研究而得出的新的级差地租理论是与生产价格的变形相联系的。在马克思的转型理论中,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后就已经结束,没有进一步转化。因此,就出现了他的地租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我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的垄断,生产价格还要发生变形。

(一)级差地租引起的生产价格向垄断生产价格的转化

1.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模型

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进行产品交换时,是以垄断生产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一般的生产价格。下面,我就分析生产价格是怎样转化为垄断生产价格问题。这里我借用的前提都与马克思的理论相一致,即土地的数量有限,质量不等,同量资本投到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出的产量不同,也就是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不同。土地经营的垄断,是指由于使用了一块优等的土地,由此提高的劳动生产力是任何其他生产者不能创造的,而这种垄断是不能通过竞争消除的。资本家是平等的,他把资本投在优等土地上和投在劣等土地上的收益应该相同,如果投在优等土地上的收益多,那么资本家们都会去租用优等土地,这样,优等土地的价格就会上升。因此,这部分就会转化为级差地租。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事实上农产品的价格既不是按照价值,也不是完全按照生产价格,而是一种垄断生产价格。这种垄断价格就是由最劣等地的成本加上相应的平均利润,但是由于较优等地会得到超额利润,而根据劳动价值论,这一超额利润又不能由土地创造,所以,超额利润必须来自对剩余价值的扣除。因此,需要求解一个新的平均利润率。下面我要推导这样一个公式:

总剩余价值为M,全部资本为C,最原始的平均利润率是:′=。这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垄断时形成的平均利润率,而有了土地经营的垄断,这一公式就要发生变化。我推导出了一个级差系数,即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较优等土地和较劣等土地的级差,表示农业部门的级差,为工业部门的级差。新的平均利润率应该等于全部剩余价值中减去两个部门的级差利润,即超额利润,从剩余价值中扣除超额利润之后的平均利润才归资本家所有。这个超额利润最后要转换成为地租,不能算在平均利润率中。把这一公式进一步推导,就得出了平均利润率的最后的公式(K为工、农两部门的单个资本投资):

这时,单个产品的价格就变成了一个垄断生产价格,垄断生产价格就是由最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新的生产价格。根据垄断生产价格进行交换,较优等地的生产价格和它的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就转换成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等于垄断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从下面新的图表中,我们可以考察它是否克服了以往的矛盾。

从这一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总的垄断生产价格与总的价值和总的劳动量是相等的,总的级差地租加上总利润等于剩余价值,虚假社会价值和级差地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

门 土地等级 预付资本 产量  价值  IPP   MPP   虚假价值 级差地租 利润

业 A  40 4  45 48 48    - 8

  B  40 5.5   617/8 48 66    18 8

  C  40 6.5   731/8 48 78    30 8

  合计  120   16 180   144   192   12 48 24

业 A  40 4  513/7 48 48    - 8

  B  40 4.5   576/7 48 54    6  8

  C  40 5.5   705/7 48 66    18 8

  合计  120   14 180   144   168      24 24

总计 240      360   288   360   12 72 48

注:资本有机构成3:1;m’=200%;Q2=1/2,Q1=1,Pb’=20%

一例子中,是假定Q1>Q2,如果农业部门的级差系数大于工业部门的级差系数,那么农业部门的垄断生产价格会高于它的价值(高出12个单位),反过来,工业部门的生产价格会低于它的价值,它有一部分亏损,即它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了农业部门。

当然,把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位置颠倒,结论就会相反。只有Q1=Q2时,才不会产生虚假的社会价值,但同样会存在级差地租。因此,级差地租与虚假社会价值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样,应该说从逻辑上克服了传统的级差地租理论存在的矛盾,在坚持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前提下,我对级差地租的来源及其数量的规定重新做了解释。

2.n部门的模型

马克思当年只考察了农业部门,没有把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综合起来进行考察。这也是导致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存在矛盾的一个原因。因为,单纯地从一个部门来看,似乎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而当把两个部门综合起来考察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n部门的模型有一个新的平均利润率公式:

对单个资本的垄断生产价格也有了新的规定,对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也做了新的规定。由此,得出了一个进一步的结论:在由n部门组成的经济当中,一个部门的垄断生产价格是否与价值一致,取决于级差系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时候,任何一个部门的级差系数如果高于社会平均级差系数(社会平均级差系数是把各个部门的级差系数加总之后除以部门的数量),那么这个部门的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如果它的级差系数低于社会平均级差系数,这个部门的价格就会低于价值,由此会造成一部分虚假的社会价值。当一个部门的级差系数等于社会平均级差系数时,这个部门就是按价值进行交换的,它属于一个自我平衡的部门。以上是把两部门经济扩展到n部门经济之后得出的结论。

(二)绝对地租与垄断足够价格

这里,我接受了马克思的关于绝对地租存在的条件,即绝对地租存在的惟一的条件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这里强调“惟一”规定,避免了马克思的双重规定。马克思一方面说绝对地租是由土地所有权决定,而另一方面实际上又等于认为绝对地租是与农业有机构成联系在一起,一旦农业有机构成高于工业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就不复存在,但是土地所有权还存在。这里,我把马克思的双重规定变成了单一的规定。

最劣等的土地的绝对地租的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没有得到解释。因为马克思认为土地不创造价值,所以最劣等的土地就没有参照系,它自身就找不到劳动价值论的依据来决定绝对地租的量。因此,在这里我借用了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先确定了最劣等土地对边际产量造成的影响。绝对地租的量是由土地的边际收益产品所决定,这种边际收益产品取决于边际物质产品,也取决于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图形中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

土地投入量

土地收益

R曲线表示土地的边际收益产品,横轴表示土地投入量,纵轴表示土地的收益。当土地的投入量为L,确定的土地价格为R时,土地的绝对地租量就是E。也就是说,劣等的地租等于投入一定量土地时带来的边际收益产品。这样,就能够用绝对地租来保证最劣等的土地也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

绝对地租从总量上来看,如果坚持劳动价值论,它只能是来源于全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这里,需要做进一步做假定:假设ARi为第i部门的绝对地租总量,ri为第i部门的绝对地租率(i=1,2,3??????n)

,绝对地租率为一个部门的绝对地租量除以该部门投入的资本,用公式表示,就是:。由于要从总剩余价值中扣除绝对地租,我们前面分析的平均利润率又会发生新的变化。新的平均利润率要从剩余价值中扣除地租,而扣除地租之后,在它的价格中还要加上一个地租率。因此,这里我们得出一个新的公式,即足够价格(要足够地支付绝对地租的价格)的公式。这种足够价格,既包括平均利润,又要包括地租率,即IEPi=Ki(1+Pd’+ri)。

下面推导出一个新的平均利润率。由于IPPi转化成了IEPi,第i部门的级差超额利润等于QiKi(1+Pe’+ri)。很显然,新的平均利润率Pe’的形成和绝对地租AR的扣除,必须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我们求解下列方程:

由于这样一个转化,引起了垄断生产价格向垄断足够价格转化(以MEP表示)。我取这样一个概念,是因为:一,亚当?斯密曾经用过“足够价格”的概念,认为一个商品的足够价格是指保证这一商品提供给市场时,它所得到的价格足以补偿耗费的成本,还要得到正常的利润。如果一件商品达不到这种足够价格,生产者就不会卖这一商品,即厂商对产量的供给取决于提供给他的价格。但是,亚当?斯密所说的足够价格其实并不足够,因为它没有地租。一个生产者在市场上销售产品后得到的收益,首先要补偿工资,其次要补偿不变资本,第三要得到正常的利润,第四,由于租用了土地,所以必须要支付地租。因此,在价格中只有包含绝对地租的价格,才是一种足够价格。这是我所引用的“足够价格”概念的新的内涵。之所以叫做垄断足够价格,是由于这种足够价格由最劣等的土地决定,是由经营的垄断造成的。垄断足够价格与个别足够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单个资本的绝对地租就是个别足够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三)商业地租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主要是农业地租理论,基本上没有工业地租,更谈不上商业地租。而现实社会当中,商业地租占的比重非常大。因为,在城市中的大量城市用地都从事商业活动。显然,商业地租在整个城市地租中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商业地租比其他产业的地租复杂得多。这一复杂性是由马克思自己的理论造成的。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反而要耗费价值,即所谓的纯粹流通费用。这里带来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是商业地租的来源及其实现的价格机制问题。如果说我前面的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理论是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的完善和发展,那么商业地租理论完全是由我自己创立,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根本没有商业地租理论。

作为前提,我首先简单介绍商业利润的一般实现形式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商业部门的投资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商品买卖(以B表示),即商业资本投入到商品买卖上的资本。另一部分是纯粹流通费用(以D表示),即用于做广告、发定单、派推销员等等的费用。由于商业资本也要获得平均利润,所以投入的商业资本要与产业资本相竞争,竞争的结果,又形成新的平均利润率。假设投在第j商业部门的商品购买价格上的资本为Bj(j=1,2,3……m),第j部门的必要纯粹流通费用为Dj,则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的竞争使平均利润率Pe’转化为Pf’,其公式为:

新的平均利润率多了一个商业部门,也就是在全部剩余价值当中既要扣除绝对地租,又要扣除纯粹流通费用。因为纯粹流通费用自己不能得到补偿,它不创造价值,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扣除。

单位商品的一般差价与它的周转速度有关。如果商业部门没有任何经营的垄断,那么它的每一次周转的加价额应该是一个平均数。商业部门的周转加价由最劣等的地段决定。

随着利润率的这种一系列的转化,垄断足够价格转换成垄断足够出厂价格,垄断足够出厂价格和个别出厂价格的差额转化为级差地租,而个别出厂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转化为绝对地租。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银行也不创造价值。银行地租是通过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形成的。银行之所以还有利息,是因为处在繁华地带的银行所收取的存款多,贷款的机会也多,因此它的存贷差比普通银行的存贷差要高。但是,由于土地经营的垄断,正常的利润率由最劣等的银行决定。因此,较优等地的银行通过土地经营的垄断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转换成为级差地租。这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中没有提到(马克思也没有提到矿山地租和宅基地租)。

四、新的地租理论的启示

(一)我所研究的地租理论,在逻辑上克服了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存在的矛盾,在逻辑上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平均利润理论。

(二)新地租理论为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以及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鲁从明教授(中央党校)

2002年6月12日

今天下午我分两个部分讲,一是简单介绍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商业资本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就由这一理论引发出来的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主要包括三个问题:一个是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第二是流通生产理论,物质有生产力,流通也有生产力,很值得探讨;第三是关于从劳动价值到市场价格的转化。

一、《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商业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

首先介绍马克思关于商业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讲,资本主义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家一族如何瓜分剩余价值,三家即指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一族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土地所有者。《资本论》第三卷的前三篇主要讲产业资本家如何瓜分剩余价值,中心问题是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问题。我们今天讲《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四篇,即第二家——商业资本家如何瓜分剩余价值问题。对这个理论本身我想向大家做个简单概述。

(一)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研究对象

商业资本的研究对象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研究商人资本或者叫商业资本如何瓜分剩余价值。马克思往往把商人资本和商业资本并列起来看待,他所说的商人资本和商业资本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商品经营资本,所谓商品经营资本就是经营商品买卖的资本;另一种形式是货币经营资本,它不是借贷资本,而是从事货币流通的技术性的服务,比如说运送货币,保管货币,搞汇兑等。这里讲的货币经营资本与后来的银行资本不是一回事。大家可能会质疑马克思为什么把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统一归入到商人资本这个概念当中呢?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营资本经营的对象是商品,是买卖商品。那么货币经营资本呢?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通过经营货币的技术性的业务来获得利润,实际上从事的是货币流通的业务,所以它叫作货币经营资本。这个货币经营资本是现代银行资本的前身,比如封建社会山西的各种镖局,主要运输、保管货币和汇兑,不以放债为主业。当然货币经营资本后来也从事信贷业务,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银行。可是马克思在这里考察的是当时的经营货币技术性业务,对于这两种形式,马克思主要考察是前一种,即商品经营资本。关于货币经营资本的内容则放在第五篇借贷资本和信用中。这里主要考察商品经营资本,所以我们通常讲的商业资本就是指商品经营资本,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

马克思对于以商品经营资本为主要对象来考察的商业资本理论,在第三卷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地位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的深化,《资本论》第一卷着重揭示剥削关系,第二卷着重揭示资本是如何运动的,第一、二卷都是停留在生产领域。但是,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仅仅考察生产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考察流动过程,即处于流动过程中的商业资本如何体现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如果对流通领域中的资本与雇佣劳动这种对立的关系不加以考察,那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对商业资本的分析是对资本主义本质分析的一种继续和深化,因为人们不仅要了解生产过程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还要了解流通过程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这是其重要地位的第一个表现。

对商业资本的考察是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完成。《资本论》前三篇主要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那里讲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还是指各物质生产领域的各个产业部门,怎样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最后如何转化形成生产价格。对于流通领域的商业资本,仍然是一种职能性的资本,跟产业资本、工业资本一样,也要参加利润的平均化,所以只有分析商业部门的利润才能够使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得以完成,这是它的重要地位的第二点。

(二)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研究的方法

我们再考虑分析方法上的特点。《资本论》整个第三卷总的分析方法与第一卷和第二卷相比是不同的,虽然共性的都是抽象法。

第一卷突出使用了一种矛盾的分析方法。从商品的二因素深化到劳动的二重性矛盾,从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推演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第二卷突出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分析法,因为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归根到底是按比例,是平衡问题,无论是循环周转还是再生产都是比例关系。而资本主义第三卷突出的是一种转化的分析法,所以第三卷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转化理论即马克思的转化学说。其一,从资本形态来讲,资本怎么转化为产业资本,怎样转化为商业资本,又怎样转化为借贷资本;其二,剩余价值也得转化,剩余价值怎么转化为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就是《资本论》第三卷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具体到商业资本这个方法更具有特殊性,即采取一种还原的分析法,或者叫做比较的分析法,也就是在解释商业资本职能的时候,与产业资本相比较。他们认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实际上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商业资本从事的职能就是卖掉商品实现资本和利润,实际上这就是产业资本循环当中的第三个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所以在探讨商业资本职能的时候,将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相比较,并把它还原到产业资本中。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分析方法呢?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有很大的不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对生产、手工业生产、小商品生产处于支配地位,商业资本家是主宰者,从事手工业的小商品生产从属于商业资本,比如古代生产的盐、铁器、丝绸、磁器,这些手工业作坊都是受某一个大商人支配。可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转化形式,是产业资本的派生形态,是先有产业资本然后从产业资本当中分离出的一种资本家。所以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资本的时候,他要采取和产业资本相比较,甚至于还原的分析方法,才能使人们清晰地看到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是如何联系、并转化而来的。转化以后,商业资本既有独立性又不能完全独立于产业资本。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方法上突出比较和还原,我们在分析很多问题的时候也需要采取这种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商业资本分析中突出了历史分析和归范分析的结合,即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结合。《资本论》第三卷前三篇没有谈及产业资本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谈及资本积累历史的时候,实际上分析了产业资本的发展史。《资本论》第一卷有个资本积累理论,在该理论中原始积累过程也是产业资本的形成过程:通过剥夺小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本,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雇佣劳动,那时候分析的资本原始积累历史,主要是产业资本形成的历史。而对于流通领域商业资本形成的历史,在《资本论》第三卷谈及商业资本以前,没有进行过专门考察,所以进入对商业资本理论分析,必然要考察商业资本的历史。从古代的商业资本如何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有一个历史的叙述。通过历史的叙述和理论的探讨,使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性,凡呈现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就必须对其进行历史性考察。

(三)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结构

下面谈谈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结构。《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商业资本的理论一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商品经营资本,即《资本论》第三卷第十六章,主要分析商品经营资本怎样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转化而来。第十七章讲商业利润,分析完资本形态,再分析商业利润。第十八章讲商业资本的周转,就是从运动当中进一步探讨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利润的增长,通过商业资本本身的周转,从运动中来考察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它所获得的利润。第十九章讲货币经营资本,即商人资本的第二亚种,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没有详细解说,因为货币经营资本后来的发达形态就是银行、借贷资本。这个银行形成以后,它不仅经营借贷业务,还从事货币的技术性业务,比如汇兑、保管等,在这里仅提供一个线索。最后一章即第二十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四)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三大原理

就上述五章来讲,我们能够从原则上学习自然比较好,但在学习《资本论》过程中,除了按照《资本论》的自然结构,一章章读下去,最后还必须有个归纳,否则总是停留在马克思手稿的基础上,难以形成一个很明晰的体系。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来讲,看完马克思的原著以后,要把他的理论归纳成几条基本原理。就整个商业资本的理论来讲,主要包括五章,但是从基本的理论、主要思想来看,主要包含三大原理。

1、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关于商业资本形成,用一句话加以表示,就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商品资本的转化形态。对于该转化的分析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资本来源于产业资本中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商品资本的转化形态。产业资本的循环分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表现为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资本和利润,商业资本其实是一部分商品资本的转化。比如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初期,往往是生产和销售合二为一,一个整体。旧社会的皮鞋厂,前面卖皮鞋,后面生产皮鞋,前店后厂。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把销售这一环节独立划分出来。其次是转化的条件,必须要有一部分资本家,专门投资于商品买卖,形成一个资本家集团。没有这个独立投资的条件,商业资本不可能形成。第三,商业资本不是产业资本中第三阶段全部商品资本的转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商业资本形成以后,并不是说厂家完全不需要投资于商品买卖,至少产业资本运行到第三个阶段,商业必须要有库存,建立仓库搞批发等。商业独立化并不意味着产业资本家完全不进行商品买卖,仍然有一部分可以经营买卖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运行过程中一部分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转化后商业资本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马克思认为商业资本的运动特点非常简单,完全在流通领域,就是一买一卖,先买后卖。而产业资本的循环周转过程是购产销三个领域,是生产和流通的领域,而商业资本周转是买和卖的领域。马克思分析了它的运动形式以后,接着分析了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一是节约流通时间,如果分散的产业资本家都从事商品销售,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商品滞留在流通阶段。如果商业资本家进行专业化经营和信息流通,商品买卖的时间就会缩短。第二个作用是节约整个社会的流通资本。如果分散的厂家都从事商品买卖,整个社会用于流通的资本比重则很大。如果有专业化的商业,就意味着用更少的商业资本可以为更多的产业资本家服务,整个社会用于流通的资本会减少。第三个作用是促进社会资本的周转。同一个商人,可以同时为许多厂家服务,人们生产出产品后,把商品批发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收回资本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再生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商业资本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加快了周转的速度。最后一点是促进剩余价值的生产。商业资本的形成,使整个社会的流通资本得到节约,相比而言,节约的流通资本就会增加投入生产领域的资本,从而间接地促进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上述基本原理可以被归纳为商业资本的产生和职能。学习这个原理有助于我们与实际相联系,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发展挂勾,使我们认识到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即商业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建立发达的商业体系。就我们社会主义阶段现在的商业发展的规模而言,城市发展的规模有些过度,而城乡的商业网络发展不足,从外延讲,一个是集中,一个是薄弱,农村商业比较落后,同时结构也不合理,商业的重复建设比产业还要严重。比如海淀区既有当代商城,又有双安商场,现在又搞新的商业,雷同问题比较突出,没有自身特色。这是商业体系的最大问题:一是网络分布不均,一是结构雷同。就商业总的规模来讲,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农村的商业网络,但更重要的是结构的优化。有专业化的商业同时又要允许产业部门兼营商业,产销可以综合地发展,比如日本好多厂家和商社结合在一起。但是现在所谓的综合经营不是我们过去“前店后厂”那种落后的形态,而是建立在内部高度分工体系上的综合。所以商业发展的道路有两种模式:一个是综合经营,一个是专业化,比如连锁店就是专业化的体系,但同时也不排除厂家还可以同时经营商业。

2、商业利润和流通费用的补偿

关于商业资本理论的第二个原理综合起来就是商业利润和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该问题要点如下:一是商业资本必须获得利润而且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必须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这是马克思强调的一个观点。因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一样,都是一种职能性的资本。对资本结构的分析,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整个资本有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之分。所谓职能资本就是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流通的资本,即从事实业性的资本,比如从事工业、农业、投资于银行、商业的资本,这一职能资本必须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单纯的财产资本、借贷资本,既不从事生产也不从事流通,是非职能性资本,不能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只能获得利息。

如何平均化?答案是通过商业和产业资本互相竞争。如果商业利润率高于产业利润率,产业资本就会流向商业,转移的结果使得商业发展过于膨胀,超过了社会承受限度,商业本身的经营效益就会下降,最终下降到和产业利润相等的水平;反之如果产业利润率高于商业利润率,商业资本就会转向产业,其结果是产业资本的总产品供过于求,使产业经营效率下降,从而使工商利益趋于平均。

第二个要点是关于流通费用的获利和补偿问题。马克思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把流动费用分成两类,一是生产性的流通费用,以运输保管为代表。生产性的流通费用的投入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和生产性的投资一样既要收回资本同时也要获得利润,第一卷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还把流动费用划分出一种非生产性的流动费用。非生产性的流动费用指售货员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非生产性的流动费用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既要获得补偿也要获得利润。但马克思把商业劳动基本上看成是非生产劳动,这是他的一个历史局限性。

最后一个要点是商业利润。按照马克思所说,商业工人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其流通费用还要从总剩余价值中扣除,表面看来,好像是对社会效益的一种侵害,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减少。马克思再三强调,由于商业资本的独立化,节约了流通费用和流通资本,加快了资本的周转等,由此带来的总效益远远超过非生产性流动费用所获得的补偿和利润。商业资本的独立化,促进了社会总量的增加,从总体上讲,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当然这里隐含着一个缺陷,即把商业劳动基本上看作非生产性。

该原理如何联系现实?我们认为必须强调社会主义商业利润的平均化。对待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曾经有一种类似苏联的传统观点:在工商利率分配上坚持工业利润大于商业利润,因此过去我国商业的发展非常薄弱。在改革开放中,有一段时期是全民经商、全民下海,使商业过多地膨胀,商业利润一度超过工业利润,这也不利于产业发展。从长远来讲我觉得工商利益要趋于平均,才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另外我们要重视对社会流通费用的研究,商业的流通费用比重很大,流通费用的节约有利于提高商业利润,有些商家就是通过流通费用的降低来获得超额利润。所以流通费用的规模、结构和节约渠道等很值得我们研究。

3、商业资本的周转

最后一个原理是关于商业资本的周转,主要包括如下要点,一是商业资本周转的特点,它完全在流通领域实现周转,包括买卖两个阶段:货币转换商品,商品转换货币。第二个要点是商业资本的周转和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谈到一个辨证的关系,一方面商业资本的周转受制于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为什么?因为商业资本经营的是商品买卖,商品来源于厂家——产业资本家的生产,同时商业资本的商品卖给消费者,这取决于消费和生产的关系,所以商业资本本身周转快慢首先要受到整个社会再生产速度的制约。如果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很少,节奏很慢,商业资本不可能转得很快,另外消费不足,商品则不能很快卖掉,所以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和消费的总过程,对商业资本来讲是一个大前提,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商业资本的周转具有独立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产业资本的再生产。为什么?有这样几点原因:第一、商业资本的周转可以缩短流通时间。比如杯子生产出来,转移到商业资本家手中,厂商再生产就可以继续,但是杯子还在商业资本家手里,没有被消费,而物质生产部门再生产加快了,所以商业资本的周转可以缩短流通时间。第二、商业资本家之间还存在投机倒把行为,即买空卖空。同样一个杯子,甲卖给乙、乙卖给丙,实际上都是在商人之间买卖,商业资本好像在周转,但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并没有什么变化,杯子还在流通里面空转,厂家的再生产并没有得到加快。第三个原因还在于商业资本集中了大量的流通资本,拥有雄厚的货币资本,在整个社会经济出现大动荡时,它可以买空卖空。比如粮食紧张时,大批地抛出现金收购粮食。这使得商业资本的经营周期与整个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不是同步的,商业资本的周转对整个再生产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商业资本的周转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甚至于在一定时候会导致危机。大批的产品由商业资本收购变成商业库存,导致产业资本在心理上造成错觉,即社会上需大于求,可以加快生产,但是如果库存过大,就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到来。商业库存有它的积极作用,可以调节商品供求关系,然而一旦过量,就会诱发经济危机。商业资本的周转还有个积极作用,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消费价格,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商业资本的周转,研究合理的库存和规模。有人主张商业零库存,我觉得这个理论值得推敲。商业零库存还需要商业吗?人们可以直接去厂家购买。商业本身有一个必要的库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起一个调节商品供求的作用。但是若超过这个必要的库存,则会导致负面效益,所以这很值得我们研究。

二、由商业资本理论引发的几点问题

(一)生产劳动学说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生产劳动学说,首先要了解马克思在生产劳动理论上的贡献,因为现在对价值论的讨论有些误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在对古典学派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的,我觉得值得重视的有下述要点:一个关于生产劳动二重性的概念,即生产劳动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是生产价值、剩余价值的劳动。第二个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马克思提出总体工人的概念,生产劳动是总体工人,不仅包括一线工人,还包括厂长、经理和科学家,总体工人是不断扩大的。第三点是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有剥削的技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过去我们对马克思手稿的这一点不太重视,把资本家说成百分百的剥削者,这是不对的。马克思对资本家的观念,既具有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面,又同时具有剥削的一面。最后一点马克思谈到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当然主要是指物质生产领域,但马克思指出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也形成价值。

就这四点来讲,我们应该承认马克思的贡献,其实马克思在生产劳动理论上的局限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生产劳动主要理解为物质生产领域,而流通领域基本上是非生产性劳动,除了保管、运输等,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第二点他认为服务产品有价值,但在整个商品经济当中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在马克思的时代,这句话也是不科学的。那个时代也有服务,比如跳舞、唱歌、理发、教师等,并不是微不足道的。现在看来这两个结论都必须突破。

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我们进一步引入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标志。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有三点特征。第一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首先必须是生产一定有用产品的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第二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三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价值增殖的劳动,必须有效益。“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只有那个创造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这句话评价很高,认为他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要害。对资本主义来讲,生产的目的就是价值增殖,如果劳动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那怎么能称为生产劳动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判断生产劳动既有它的社会规定性,还有它的效益性。所以我觉得严格意义上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符合三点:一是有用的产品;二是满足社会大众人民健康的需要;三是价值增殖。

关于社会主义流通劳动的性质问题,即商业的性质,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我们已经认识到流通特别是第三产业基本上也是生产劳动。但是商业或者流通意义的劳动具有生产性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发展的规模必须在社会必要的限度之内的。超出了这个必要限度,不仅不能增值,还会带来负效益。另外对流通劳动、商业劳动在价值增值当中的效益如何判断和分析,这个问题迄今为止没有解决。当然现在我们把商业创造的价值,统计到国民生产总值当中,但是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我们的生产效益或流通效益的指标,这还值得研究,毕竟它和价值概念不完全一致。

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的体系要做多层次的分析。现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外延是越来越扩大了,但是在扩大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看到生产劳动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个层次是生产粮食的生产劳动;第二个层次是生产农业的生产劳动;第三是工业劳动,特别是制造业;第四层次才是流通领域、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劳动等,以此类推。无论生产劳动的外延如何扩大,产品在满足人民需要中的重要地位是稳定的。多层次的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层面之间的比例和制约关系如何,这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值得探讨。

(二)流通生产理论

接下来是流通生产力问题。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流通商业在社会生产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引导人们对流通生产力做这样一种视角的探讨,原因如下:

第一,现在流通劳动在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心。因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是流通,流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三分之二左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消费需求中也有二分之一是用于流通服务。整个经济增长量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流通。

第二,流通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通不单纯是买卖关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枢纽。这里所讲的是大流通,包括商业、金融、电信、交通服务等。市场经济搞资源配置,而资源配置的主要枢纽依靠流通。我们过去考察生产力,是为了研究生产力如何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前理解的生产力主要指物质生产力,即劳动者加上生产资料的结合。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转到流通,应该对流通生产力进行新的研究。

第三,流通生产力的含义。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流通过程所完成的各种流通量,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流通条件之下所完成的各种流通量的大小,这个流通量包括物流、商流、资本流、信息流等,整个来讲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只不过它的产出是流通量。但是这个流通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有所不同,它有内在的表现和外在的表现。所谓内在的表现就是自身的流动过程,比如商店一个月的周转量和销售量表明了它的流通生产力。外在的表现体现在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总体上最终的作用。也就是说你把这个商品卖出去后,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流通生产的效益既有内在的表现,也有它最终对整个社会再生产所起的作用,这两者不完全是同步的。这与物质生产力是有区别的。

第四,决定流通生产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五点:一是流通的规模;二是流通的结构,比如商业、金融、交通、电信等结构是多层次的;三是流通的组织,比如连锁店就是一个组织;四是流通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网络化的水平;最后一个是整个社会分工协作的规模,社会分工越细流通的功能显示得越大。作为一个理论经济学技术人员,我觉得流通生产力的问题很值得研究。

(三)从劳动价值到市场价格的转化

第三个探讨的问题是关于劳动价值向营销价格的转化。为什么举这个问题?因为最近在讨论劳动价值论的时候遇到一个矛盾,有的坚持要素价值论有的坚持劳动价值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完全解决,所以我试图从理论上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首先是问题的提出,我们今天研究和讨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直接目标就是为了说明当今的收入分配,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坚持按劳分配,又要坚持要素分配,将两者统一起来,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可是怎样从更深的理论层次上对既要坚持按劳分配又要坚持按要素分配这个观点加以论证呢?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不能动摇,《资本论》中最成功的方法论之一就是劳动二重性,整个《资本论》建立在二重性学说基础之上,如果把二重性学说推翻,整个《资本论》体系就会瓦解。同时劳动价值论也是我们搞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根基。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是按要素分配,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按照生产力的关键来讲,我们现在应该强调按要素分配,但又要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是一个矛盾。因为要素价值论作为价值创造的因素和劳动相并列,就等于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动摇了共产党执政根基和理论基础。但是仅仅坚持劳动价值论又不能完全说明要素的作用,因为劳动价值论是非常抽象的,只是回答了价值财富的源泉,它超越这个领域,不具备可操作性。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充分调动积极性,从操作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利益量化到每一个所谓的主体上。因此劳动价值论有其局限性,它不能合理地说明要素价值分配的道理,这就是矛盾所在。

我觉得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把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当中的合理因素综合起来,就像马克思当年综合了古典学派一样。我们既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同时又要从要素价值领域当中提炼合理的成分,要素价值论作为价值理论是不科学的,但作为要素价格论却是科学的。把要素价值论改为要素价格论,就是按照你在市场上投入的要素得到相应的回报,要素都有价格,土地有价格,资本有价格,劳动也有价格,按照各自的价格进入商品并获得相应的回报。

西方提到的一系列价值论实际上都是价格理论。按照价值来讲,首先必须具有基础性,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其次必须具有同质性,马克思的抽象劳动可以还原为一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可以普遍地互相比较。西方的所谓的边际效用、广义价值论等,实际上都是在谈论价格,并没有回答价值的同质性是什么,也无法区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包括萨缪尔森也感到遗憾,他认为西方经济学有很多理论,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科学的价值理论,因为他们的很多分析不需要价值的概念,用价格就能够把西方经济学解释清楚。可是马克思分析了价值,所以采用要素价格论,就可以把两者综合起来。如何综合?这需要分析两者的转化。劳动价值论是价值的本质形态,它体现的是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当中的劳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所有新创造的价值都是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所以生产当中回答了人们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和最后形成价值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

但是到了流通领域就可以转化,流通领域坚持的是等价原则,是价值的等价关系。在流通领域大家都是价格的表现者,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价格、土地价格都一样,在交易过程中是等价的,人们关注的是价值的等价交换关系。生产领域是劳动创造价值,流通领域是等价交换关系,交换中坚持等价,两者各得其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劳动者在流通领域出卖的是劳动力,所以应该得到的是工资而不应该是全部的利益,这是一种等价交换,当然资本家付出一定的资本,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个回报也是有偿的,是付出的要素的价格,即付出的资本的代价。而且非劳动要素在第一个层次即劳动创造价值当中,生产要素不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它既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也具有创造价值的潜能。大家也看到了我的一些文章,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而具有价值增殖的潜能。同样的体力劳动由于运用的生产要素的质量不同,创造的价值量是有区别的。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

资本家的收入在生产的第一个层次上具有剥削性,但在流通领域具有非剥削性。由此引发的对剥削定义的看法值得进一步讨论,迄今为止,我们对剥削的定义是通过运用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个定义是科学的,要保留并承认它的正确性。但是这个定义主要回答了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问题,告诉人们社会制度的发展方向、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回答为什么最终要消灭剥削这一目标,并为之提供理论根据。但我们现在还需要有另外一种剥削观,流通领域合理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因此与此相反依靠对生产资料或者某种权利的垄断权,严重地破坏等价交换原则,稳定地获得收入,这也是一种剥削观。我们强调反对这种剥削,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就是强调流通领域必须坚持等价交换,分配也必须坚持等价交换,反对严重破坏等价交换的剥削行为。劳动价值理论和要素价格理论在社会层面上是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都是真理,不要一个打倒另一个。劳动价值论的真理性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即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向未来社会过渡,最后消灭,而要素价格理论有利于提高当今市场的效益。这样,我试图把劳动价值理论和要素价格理论统一起来,解决我们今天既要坚持劳动价值理论,又要坚持按要素分配的矛盾,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总结

李成勋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2002年6月19日

今天,我讲三个问题:第一,《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第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三,如何评价和运用《资本论》。

一、《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从规模上看,它有四卷、六册,400万字,4687页。第一卷有982页,第二卷648页,第三卷有1135页,这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分为三册,这是经济学说史的部分,有1922页。所以,《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资本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部非常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资本论》中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最初表现为剩余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而后这种矛盾又进一步延伸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从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中又发展到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资本和劳动对立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剥夺者被剥夺。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所以,整个《资本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实证。另一方面,《资本论》还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科学社会主义是回答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而《资本论》首先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解决了这一问题。《资本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指出了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的,因此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她要求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理想由工人阶级来实现,这样,社会主义就不是空想了。而且,《资本论》中还得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理论,对未来社会还提出了许多意见。显然,《资本论》也是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

以上是就马克思主义几个组成部分来说的,其实《资本论》不仅如此,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著作。

《资本论》问世以来,人们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形成了一门很大的学问。有研究《资本论》创作史的;有专门研究方法论的;有专门研究《资本论》传播史的;有专门研究《资本论》原理的,这一领域的队伍很庞大;也有专门研究《资本论》注释的;等等。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理论框架

(一)研究对象

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直到现在人们还说不太清楚,因为马克思当时没有专门论述《资本论》的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曾经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至少是马克思在1867年所认可的,而且也是他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最权威的表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无休止的争论,因为这一表述有所模糊,特别是对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依据我的理解和其他旁证的材料,这里所使用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的使用方式。“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有五种意思:1.生产关系;2.生产力;3.劳动方式;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5.生产力的使用方式。这里使用的最后一个意思上的“生产关系”,即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也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的理解得到了从列宁那里也得到认证,他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另一种表述。

(二)研究的目的

对研究目的,马克思有很多明确的论述。在《资本论》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也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或者说,经济发展规律。对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马克思说,对工人阶级来说,我这本著作(《资本论》)所能提供的东西,比我个人参加任何代表大会所做的工作都更重要。就是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写给工人阶级的,是为了工人阶级解放而写的。马克思还说,《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的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报酬。恩格斯也曾说,《资本论》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很显然,《资本论》是为工人阶级解放运动而写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倾向性始终会存在,从《资本论》的研究目的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三)《资本论》的方法

总体上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就是从现象出发,发现本质,在一堆本质的认识中说明现象。但是,如果说《资本论》的方法仅仅是唯物辩证法,或者说是抽象法,是不够的。《资本论》不仅仅用抽象法,而且还用了其他方法。抽象法主要是研究的方法,叙述的方法恰恰不是抽象法,而是还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深入为过程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另外,马克思也使用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构成整个《资本论》完整的方法。

(四)《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三个过程、十个方面。

1.一个起点,就是商品。马克思分析400万字、4000多页的《资本论》,是从商品这一逻辑起点开始而步步展开的。马克思研究商品的同时,研究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之所以从商品开始研究,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济发展而来,不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跳跃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说,一定范围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从而商业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其次,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必须首先解剖商品。商品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非常复杂、非常重大的现象,也就是,可以用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来说明这一问题。如果商品的使用价值非常大,但价值得不到实现,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论、再生产理论等等都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说明的。

2.一个基础,就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证劳动价值论为什么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它回答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以及商品价值量如何确定。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阐明剩余价值来源的一个关键。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也就是具体劳动转移了旧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包括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第四,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价值上怎么得到补偿,实物上怎么得到替换的问题。从价值上,一定要把总产品分为C、V、M三个部分,从实物上要把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部分。有了这种划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途径,从而就能找出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规律性。

3.一条主线,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或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资本论》就是论资本的,而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如果说不清剩余价值,就无法说清资本,而说不清资本,《资本论》将会失去意义。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恩格斯也在《反杜林论》说,马克思的全书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论》第一卷是讲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讲的是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卷讲的剩余价值的学说史。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论》的主线。

4.三个过程,就是第一卷讲了资本的生产过程,讲剩余价值怎样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第二卷讲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流通分为前流通和后流通,前流通是指购买原材料、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的过程,后流通是指出卖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过程,即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第三卷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不仅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也考察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而且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角度,考察了资本和资本的具体形态,如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农业资本等等。第四卷是资本运动三个过程在资本家头脑中的反映。

5.十个方面,就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基本框架。这十个方面是:

(1)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贯穿整个《资本论》,但是它的基本理论是在第一卷第一篇中得到论述的。这里有五个要点:1商品具有二重性。2商品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3价值的实体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即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4价值的形式有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价值是人和人关系的一种体现,人和人的关系是看不见的,而它的表现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后由货币来表现。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能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5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2)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到第六篇讲述的内容。有六个要点:1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理论的全称,实际上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因为资本和剩余价值分不开。而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才会转化为资本。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过程。3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4提高剩余价值率有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更多地使用后者是其基本趋势。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而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工资是一个分配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把它作为生产问题,而且当作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因为只有说明工资是什么,才能够证明剩余价值的存在。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都以工资形式付给工人,那么就没有剩余价值可言,也就没有剥削的问题了。马克思的创新就在于把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说明了工资的本质,从而说明了剩余价值。6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积累理论。这是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剩余价值理论阐述的是资本如何产生和带来剩余价值的问题,而资本积累理论讲述的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它有六个要点: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资本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回答了资本的来源。资本并不是资本家勤俭节约积累起来的,而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没有扩大再生产就没有资本积累。3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4随着资本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会相对降低。因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部分增加,而可变资本部分会相对减少,对工人的需求就会降低,所以工人阶级的地位相对降低。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剥夺者被剥夺。6马克思把史和论结合起来,讲述了资本原始积累问题。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剥夺的历史。

(4)个别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内容。有七个要点:1资本是不断运动的,停止运动,资本就停止了生命。资本的运动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资本将采取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实现资本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三种资本形态同时并列和相继进行。3资本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合。4资本运动在流通领域发生的费用,叫做流通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就是运输、包装、保管等费用,这是生产在流通当中的继续。纯粹流通费用,是纯粹与流通相关的,单纯与商品形式变化有关的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创造价值,而纯粹流通费用不创造价值,它是从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5周而复始的、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6因资本不同部分的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7资本周转速度决定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这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内容。有七个要点:1社会资本是个别资本的有机总和,不是简单相加。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实物构成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是C+V+M。3社会总产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交换,它的实现条件是:I(V+M)=ⅡC。4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或基本条件是:Ⅰ(V+M)>ⅡC。5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Ⅰ(V+△v+)=Ⅱ(C+△c)。6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即粗放的扩大再生产和集约的扩大再生产。7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是通过盲目、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来强制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纯粹是坏事,因为可以通过危机来强制调整经济比例,确保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而且,为了摆脱危机,资本家要改进技术。

(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的内容。这里,马克思以产业资本为背景,进行了抽象分析。有五个要点: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2不同利润率是形成部门竞争的基础,而部门竞争的结果形成平均利润率。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3平均利润形成后,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不是价格,而是平均利润形成后的价值。4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5平均利润形成后,它证明了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来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事实。

(7)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有四个要点: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2商业利润是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商业资本家不仅获得利润,而且要获得平均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形成后,生产价格就等于: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4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一样,都是被资本家剥削的无产者。所以,店员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8)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论。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是整个《资本论》中篇幅最大一篇,它分上、下两部分。有五个要点:1借贷资本是一种生息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派生出来的一种资本形式。2利息是平均利润一部分的转化形式。3借贷资本是从属于职能资本的一种独特的资本形式,它只有被借到职能资本家手里,才能成为职能资本。4在货币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银行在起媒介作用。5银行资本家不仅通过职能资本家来剥削雇佣工人,而且也直接剥削银行雇员。6信用制度可以促进利润的平均化,加速再生产过程,有利于流通费用的减少,也促进股份公司的成立。但是,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即用剥削别人劳动的方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它又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有了信用制度,就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在信用制度的条件下,建立了股份公司等等,孕育出了新社会制度的因素。

(9)地租理论。有六个要点:1地租理论涉及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的关系,即大土地所有者阶级、农业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2地租理论是以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地租是土地私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3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级差地租的实体,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它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转化而来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原因,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土地优劣的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条件。4级差地租有两种形式。5绝对地租的实体,是由农产品的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转化而来的。由于农业有机构成高和土地私有制存在而不能参与竞争,所以农产品的价值是高的,与全社会形成的生产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被大土地所有者占有,这就是绝对地租。6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计算。

(10)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的内容,马克思没有写完。因为这一篇是全部《资本论》理论部分的最后一篇,所以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性的一个总揭露,是对第三卷的总结,也是对全书的总结。这里有四个要点:1讲了“三位一体”公式的神秘性。“三位一体”公式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提出的,即资本产生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得到工资的理论,把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关系概括在这一公式中,从而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也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它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揭露了“三位一体”公式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指出生产决定分配,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商品的价值是由三种收入构成的,它不是由分配决定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工人自己也成为商品的出售者;第二,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两点概括,已经把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区别开了。3马克思肯定了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表现。4阶级的形成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不是由收入决定,而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三、如何评价和运用《资本论》

我想用于光远先生在2002年4月21日给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一问题:“首先,《资本论》是一部科学著作,既然是科学著作,就一定会有生命力,这是无容怀疑的。再说,我认为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实际来研究《资本论》的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始。所以,有关《资本论》的研究会今后还应举行很多次。还有,研究《资本论》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可以结合起来,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可以而且应该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这种气魄,当年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就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许多思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