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枫师兄办了小莹:管理学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6:09

第一讲   管理学概论

高频考点

考点释义

管理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是伴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完善的。从人类早期的群居生活和原始社会的分工协作,到国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管理也从无意识进人到有意识的阶段。人类在征服自然和发展自我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形成了一套管理思想和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管理思想加以提炼和概括,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假设前提,在管理活动中进行检验,继而对检验结果加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属于管理活动中普遍原理的东西。本讲主要介绍管理学理论知识,这是学习、掌握管理学的基础。本讲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是考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重要词条

管理——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对象是相关资源,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者——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其重要程度为基层管理>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人际技能,其重要性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大体相同;概念技能,其重要程度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

运筹学——运筹学是数量管理理论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英国科学家为解决雷达的合理布置问题而开发了一些分析与计算技术,这些技术构成了运筹学的雏形。就其内容讲,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如何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和物等资源。运筹学后来被应用到管理领域。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理论要点包括: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投入——转换——产出);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业务流程再造——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在经营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转变。

 
信息的反馈——是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效果,使信息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被使用。它是指对信息利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利用符合预期的过程。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

 决策——管理学所讲的决策,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在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时,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的活动。决策是指向未来的,而未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一切决策过程都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确定决策目标。第二,设计备选方案。第三,评价和选择方案。第四,对付诸实施的方案进行评价。

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Brain—storming)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头脑风暴法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指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计划——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计划内容都包含“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时做?地点)、When(何进做?时间)、H ow(怎样做?方式、手段)。计划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约束性的特点。

组织——是指服从计划,并反映着组织计划完成目标的方式。在管理学中,组织的涵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层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

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有效地授权必须掌握以下原则:(1)重要性原则;(2)适度原则;(3)权责一致原则;(4)级差授权原则。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组织文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领导——就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率领着一群人去达到目标。领导必须有以下三个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者追随者;(2)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在指挥、带领、指导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要有指挥、协调、激励等三个方面的作用。领导权力有五个来源:法定性权力、奖励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等。

领导风格类型——(1)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分为集权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者;(2)按创新方式划分,分为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3)按思维方式划分,分为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领导特性论——有效的领导者具有的共同特性一般有以下几点:(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2)强烈的权力欲望;(3)正直诚信,言行一致;(4)充满自信;(5)追求知识和信息。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动作。

有效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力强,因而和组织的智能(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是连在一起的。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它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纯净和纠正偏差。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创新——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创新工作作为管理的职能表现在它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它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创新工作也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有其内在逻辑性,建构在其逻辑性基础上的工作原则,可以使得创新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